一种phs基站切换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1249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phs基站切换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个人手持机系统)基站切换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对切换出现的各种原因进行相应处理,从而提升切换性能的基站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PHS系统国内又称无线市话,能够提供廉价的移动服务,在国内获得了迅速发展。一方面,PHS基站工作在1900兆赫频段,该频段无线传播具有信号波动比较大穿透性差的特点,容易引起切换。另一方面PHS基站功率小,覆盖范围小,用户移动中容易走出基站覆盖范围,引发切换。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了PHS系统切换较多,只能通过切换性能改进改善通话质量。
PHS系统切换有TCH(Traffic Channel,业务信道)切换、重呼型切换两种。重呼型切换需要基站指示手机进行重呼型切换,手机从通话TCH信道切换到控制信道,重新发起呼叫,在新的TCH信道建立话路后,由网络通知基站释放原通话TCH信道,切换时间较长约1秒,切换可在不同基站间进行。TCH切换时,基站在通话TCH信道下发切换指示,指令手机切换到目标TCH信道,释放旧的TCH信道,在新的TCH信道进行通话,切换只能在同一基站内进行,切换时间很短约300毫秒。
PHS系统切换通过检测误帧率FER(Frame Error Rate)和接收信号场强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的特性进行,其中FER是影响通话的直接因素,目前切换算法也是主要考虑FER特性判断,根据FER特性判断是否要进行切换,根据RSSI决定切换类型。
现有算法没有专门针对PHS系统出现的切换原因进行分类处理,容易引起切换时间长、切换掉话等问题,原因如下1)PHS系统工作在1900兆赫,信号穿透性比较差,信号波动比较大,且某些情况下会引发信号波动加剧(如,移动过程中建筑物遮挡,快速移动等),导致接收性能快速恶化。根据PHS空中接口协议,FER检测以1.2秒为单位,检测时间比较长,不能进行快速切换,导致切换时间长,通话质量下降,甚至出现掉话。2)没有区分持续小误码和突发大误码两种情况,针对不同情况FER检测做不同处理,加快切换速度。3)手机发起TCH切换时没有综合判断基站上行信息,判断信息不全面;没有对TCH切换频度控制。可能导致短时间内,手机在一个基站下连续进行TCH切换,可通话时间很短,通话质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PHS基站切换方法及其装置,其通过对切换出现的不同原因进行了相应处理,从而提升了系统的切换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HS基站切换方法,其中,包括步骤A,检测PHS系统的误帧率和接收信号场强的信息;及步骤B,根据步骤A检测出的信息,按照由不同的切换原因预先确定的基站发起切换判断优先级对PHS系统将要发起的切换类型进行判断,并发起相应的切换请求。
所述的方法,其中,基站发起切换判断的优先级由不同的切换原因对PHS系统切换的影响程度来确定。
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基站满足所述不同的切换类型中的其中一种类型,并发起相应的切换请求时,不对所述基站进行其他切换类型的判断,以免重新开始切换判断。
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进一步包括步骤B1,根据接收信号场强的信息,判断是否满足接收信号场强触发的切换条件;如是,则发起重呼型切换;如否,则继续步骤B2;步骤B2,根据误帧率信息,判断是否满足误帧率触发的切换条件。
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2进一步包括步骤B21,根据误帧率信息,判断是否满足持续小误码切换条件;如是,则发起持续小误码切换;如否,则继续步骤B22;及,步骤B22,根据误帧率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突发大误码切换条件;如是,则发起大误码切换;如否,则保持,不切换。
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21和/或步骤B22进一步包括一根据接收信号场强判断切换为信道切换还是重呼型切换的步骤;当接收信号场强高于设定门限时,触发信道切换;当接收信号场强低于设定门限时,触发重呼型切换。
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通过滑动窗来检测误帧率和接收信号场强的变化信息。
所述的方法,其中,滑动窗检测进一步包括常规变化滑动窗检测和快速变化滑动窗检测;快速变化滑动窗用于在信号快速变化时,对接收信号场强进行检测,其检测窗口的大小和检测步长根据切换速度的要求通过外场测试来确定。
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快速变化滑动窗检测的接收信号场强信息来判断PHS系统是否满足接收信号场强触发的切换条件;利用常规变化滑动窗检测的接收信号场强信息来判断的切换为信道切换还是重呼型切换。
所述的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一根据检测的接收信号场强所获取的上行信道信息来判断上行信道是否允许发起信道切换的步骤。
所述的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一利用定时器控制信道切换时间间隔的步骤,以从而控制信道切换的频度。
所述的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对手机和基站切换综合控制的步骤,具体包括步骤一,接收切换请求,并判断切换请求为手机切换请求还是基站切换请求;如为手机切换请求,转入步骤二;如为基站切换请求,转入步骤三;步骤二,判断是否有空闲信道;如有,则分配新的信道,并发送信道切换指示,指令手机切换到新信道,再转入步骤四;如无新信道,则发重呼型切换指示;步骤三,判断当前检测的接收信号的场强值是否大于设定的门限值;如是,则分配新的信道,并发送信道切换指示,指令手机切换到新的信道,再转入步骤四;如无新信道,则发重呼型切换指示;步骤四,释放旧的信道,在新的信道进行通话,并进一步设置信道切换控制定时器;步骤五,判断信道切换控制定时器是否超时;如是,进行信道切换;如否,则不进行信道切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HS基站切换装置,其中,包括误帧率检测器,用于检测PHS系统的误帧率信息;
接收信号场强检测器,用于检测PHS系统接收信号的场强信息;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用于根据误帧率检测器和接收信号场强检测器上报的信息,按照由不同的切换原因预先确定的基站发起切换判断优先级对PHS系统将要发起的切换类型进行判断,并发起相应的切换请求;及基站切换控制器,用于接收切换请求并进行切换控制。
所述的装置,其中,基站发起切换判断的优先级由不同的切换原因对PHS系统切换的影响程度来确定。
所述的装置,其中,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进一步包括接收信号场强触发切换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接收信号场强的装置,判断是否满足接收信号场强触发的切换条件;误帧率触发切换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误帧率信息,判断是否满足误帧率触发的切换条件;其中,接收信号场强触发切换判断模块较误帧率触发切换判断模块优先级更高。
所述的装置,其中,误帧率触发切换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持续小误码切换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误帧率信息,判断是否满足持续小误码切换条件;及,大误码切换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误帧率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突发大误码切换条件;其中,持续小误码切换判断模块较大误码切换判断模块优先级更高。
所述的装置,其中,持续小误码切换判断模块和/或大误码切换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具体切换类型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接收信号的场强判断切换为信道切换还是重呼型切换;其中,当接收信号场强高于设定门限时,为信道切换;当接收信号场强低于设定门限时,为重呼型切换。
所述的装置,其中,FER检测器和/或RSSI检测器进一步包括滑动窗检测装置。
所述的装置,其中,滑动窗检测进一步包括常规变化滑动窗检测和快速变化滑动窗检测;快速变化滑动窗用于在信号快速变化时,对接收信号场强进行检测,其检测窗口的大小和检测步长根据切换速度的要求通过外场测试来确定。
所述的装置,其中,基站切换控制器进一步包括一上行信道信息获取模块,通过接收信号场强得出,用于判断上行信道是否允许发起信道切换。
所述的装置,其中,基站切换控制器进一步包括一信道切换控制定时器,用于控制信道切换时间间隔,从而控制信道切换的频度。
所述的装置,其中,基站切换控制器进一步包括一切换综合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手机和/或基站发出的切换请求,并控制进行相应的手机和/或基站的切换;其中,切换综合控制模块进一步包括一手机切换控制模块,判断是否有空闲信道,若有则切换至新信道;一基站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在进行基站切换时判断接收信号场强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是,则切换至新信道;一信道切换频度控制模块,用于判断信道切换控制定时器是否超时,如是则进行信道切换。
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不同切换原因,对于FER检测机制进行改进,引入RSSI快速检测机制,加快切换响应速度。针对不同切换原因影响程度,确定基站发起切换判断的优先级,防止切换掉话,改善PHS系统的切换性能。综合判断上下行信息,对手机和基站切换进行统一管理,控制TCH切换频度,防止短时间内连续TCH切换,目前还没有类似的处理算法公开。在现有的PHS系统基站中,只需要将软件升级就能够实现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对于目前PHS系统网络的切换性能的提升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FER和RSSI常规变化检测滑动窗口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RSSI快速变化检测滑动窗口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基站切换装置组成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基站发起切换算法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的模块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基站切换控制器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方法及其装置的实现包括下面各个方面(1)FER和RSSI变化滑动窗检测;(2)基站切换发起算法;(3)基站呼叫控制算法。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1)FER和RSSI变化滑动窗检测由于信号存在一定波动性,为保证上行信号检测的及时性好及有效性高,采用滑动窗方式检测RSSI和FER变化。滑动窗口滑动是一个连续过程(如图1、图2所示)。窗口持续滑动,通过判断可以获得信号变化过程,并根据变化过程对信号变化规律进行判断,更好的为切换判断提供依据。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FER和RSSI常规变化检测滑动窗口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RSSI快速变化检测滑动窗口示意图。
影响语音质量FER判决时间通常为1.2秒,为了综合处理FER和RSSI信息,我们将RSSI和FER常规滑动窗口大小定为1.2秒(如图1所示),采用100毫秒的滑动步长,相邻两个窗口有1.1秒的重叠。
图3为本发明的基站切换装置组成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基站切换装置包括FER(误帧率)检测器1、RSSI(接收信号场强)检测器2、基站切换控制器3、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4。其中,RSSI监测器2读取原始RSSI值,利用滑动窗口(如图1、2所示)对RSSI进行处理,上报处理过RSSI值给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4。FER检测器1利用滑动窗计算FER值,上报给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4。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4对FER检测器1和RSSI检测器2上报FER值和RSSI值进行处理,按照图4所示基站切换发起算法进行RSSI切换、持续小误码、突发大误码检测判断处理,实现基站切换发起策略。切换控制器按照基站切换控制算法,对基站和手机切换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对切换类型进行控制,对于TCH切换频度进行管理,实现基站切换管理。
图3中所示RSSI检测器2每100毫秒记录一次RSSI值,滑动窗口每滑动一次,计算该次滑动对应1.2秒窗口对应的12个RSSI的平均值,并上报给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4。
图1所示的1.2秒窗口滑动时,图3所示的FER检测器1计算1.2秒窗口时间段内误帧数,误帧数与240(根据协议1.2秒内共有240帧)相比获得误帧率,上报误帧率到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4。
在信号快速变化时,需要根据RSSI进行切换处理,而信号快速变化采用1.2秒窗口检测时间长,为此引入启动小窗口检测机制即快速变化窗口检测机制,如图2所示的快速变化滑动窗的窗口大小为S1毫秒,滑动窗口RSSI检测步长为S2毫秒。每S2毫秒RSSI检测器2记录一次RSSI值,每滑动一次,计算该次滑动窗口内的S1/S2个RSSI平均值,上报平均值到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4。其中S1和S2根据切换速度要求,通过外场测试确定,S2要求可以被S1整除。
(2)基站发起切换算法为了缩短切换时间,改善语音质量,除了引入滑动窗口机制提高FER和RSSI变化检测性能外,我们还引入了新的基站TCH信道切换发起算法,如图4所示。为了加快切换发起速度,根据切换原因及其影响,切换算法按照RSSI切换、持续小误码切换、突发大误码切换的优先级顺序进行切换判断处理。
RSSI切换优先判断是为防止信号快速衰减,在信号很差时进行切换引发切换换时间长、切换掉话。此类切换因素影响大,切换速度相应速度要快,要求优先判断。
FER切换通过滑动窗口判断FER进行切换,通过信号强度确定切换类型强信号干扰时(当前1.2秒RSSI平均值高于某一门限)TCH切换(信道切换)、弱信号干扰(当前1.2秒RSSI平均值低于某一门限)触发HO切换(重呼型切换)。如图4所示,FER触发的切换分为持续小误码和突发大误码两种,区别在于启动判断的FER门限值和滑动时长不同,小误码一般随信号恶化率先出现,为加快切换反应速度,持续小误码切换判断优先处理。
新的切换算法引入了以下切换参考变量RSSI切换电平门限W、TCH切换电平门限X、突发大误码误帧率门限Y、持续小误码误帧率门限Z。门限设置值与基站性能有关,可以通过外场测试切换速度、切换对语音质量影响来确定,其中突发大误码率高,因此要求Y大于Z。
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4接收FER和RSSI检测器上报的RSSI和FER后,记录FER和RSSI到缓存,按照如图4所示流程,进行切换判断处理
步骤401,开始切换流程;步骤402,判断缓存的小窗口RSSI平均值是否满足RSSI切换条件;步骤403,如满足RSSI切换条件,即如缓存的小窗口RSSI平均值满足连续M个RSSI记录低于W,则发起重呼型切换,并发送切换请求到切换控制器;此时,小窗口RSSI切换记录值、持续小误码和突发大误码FER值全部设置为无效,初始化防止满足其它条件时,连续发送切换请求,重新开始切换判断,影响上层处理。
步骤404,如不满足RSSI切换条件,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持续小误码切换的条件;步骤405,如满足持续小误码切换的条件,即如果K1秒内连续L1次FER大于Z,则发起持续小误码切换,并进一步判断最近1.2秒窗口RSSI平均值是否高于门限X,如是,则转入步骤406,如否,即如最近1.2秒窗口RSSI平均值低于X则转入步骤407;如不满足持续小误码切换的条件,则转入步骤408;步骤406,发起TCH切换;步骤407,则发起重呼型切换;当满足持续小误码切换的条件时,将相应的切换请求发送到切换控制器;此时,小窗口RSSI切换记录值、持续小误码和突发大误码FER值全部设置为无效,防止满足其它条件,连续发送切换请求,重新开始切换判断。
步骤408,判断是否满足突发大误码切换的条件;如是,即如果K2秒内连续L2次FER大于Y,转入步骤410;如否,转入步骤409;步骤409,保持,不切换;步骤410,进一步判断最近1.2秒窗口RSSI是否高于X;若是,则转入步骤412;如否,即如最近1.2秒窗口RSSI低于X,则转入步骤411;步骤411,发起TCH切换;步骤412,发起重呼型切换;当满足突发大误码切换条件后,发送切换请求到切换控制器,此时,小窗口RSSI切换记录值、持续小误码和突发大误码FER值全部设置为无效,防止满足其它条件,连续发送切换请求,重新开始切换判断。
其中,M、K1、K2、L1、L2与基站性能有关,可根据基站外场切换性能测试确定。由于,突发大误码检测时间短,要求K2小于K1,L2小于L1。
图5为本发明的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4的模块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4通过设置在其内的RSSI触发切换判断模块41、FER触发切换判断模块42,及FER触发切换判断模块42内部又设置的持续小误码切换判断模块421、大误码判断模块422,及其内设置的用于判断信道切换还是重呼型切换的具体切换类型判断模块4211、4221,来具体实现上述的基站切换发起算法。
(3)基站切换控制算法手机依据下行信号状况进行切换处理,手机发起TCH切换时上行信号质量不一定适合做TCH切换,由图3所示切换控制器3综合处理才能做出最佳判断,处理方法如下切换控制器3通过向RSSI检测器2获取当前1.2S窗口的RSSI平均值,获取上行信道信息,与基站发起TCH切换RSSI门限X比较,判断上行信道是否允许发起TCH切换。
连续TCH切换时正常通话时间很短,通话质量下降,切换控制器3为保证通话质量,引入信道切换(TCH切换)控制定时器31,控制TCH切换频度,防止连续TCH切换。TCH切换控制定时器31设置超时时长为D秒,TCH切换以后,在定时器超时前禁止新的TCH切换,超时后才可以,这样就把TCH切换时间间隔控制在了D秒以上,D的具体值可以根据基站性能测试获得。
切换控制器3对手机和基站切换综合管理,其处理过程如下A)切换控制器3接收基站和手机切换请求进行处理接收手机TCH切换请求到以后进行B);接收到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的TCH切换请求进行C),接收到手机或基站重呼型切换请求进行D);B)切换控制器3判断是否有空闲信道如果有空闲信道分配新的信道发送TCH切换指示,指令手机切换到新的信道,进行E);如果没有有空闲信道进行D);C)切换控制器3向RSSI检测器2获取当前1.2秒窗口RSSI平均值,如果RSSI大于X,分配新的信道发送TCH切换指示,指令手机切换到新的信道,进行E),否则进行D);D)切换控制器3下发重呼型切换指示。
E)释放老的TCH,在新的TCH进行通话,设置TCH切换控制定时器31,进行F);F)TCH切换控制定时器31超时,进行A);TCH切换控制定时器31超时前,切换控制器3收到基站或手机发起TCH切换请求、重呼型切换请求,都进行D)。
图6为本发明的基站切换控制器3的模块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基站切换控制器3通过其内设置的信道切换控制定时器31、上行信道信息获取模块32、切换综合控制模块33,其中切换综合控制模块33进一步包括手机切换控制模块331、基站切换控制模块332及信道切换频度控制模块333,来实现其综合判断上下行信息,对手机和基站切换进行统一管理,控制TCH切换频度,防止短时间内连续TCH切换的功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S系统中效率极高的切换处理算法与装置,能够改善网络切换性能,防止切换掉话,对PHS网络的建设与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PHS基站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检测PHS系统的误帧率和接收信号场强的信息;及步骤B,根据步骤A检测出的信息,按照由不同的切换原因预先确定的基站发起切换判断优先级对PHS系统将要发起的切换类型进行判断,并发起相应的切换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发起切换判断的优先级由不同的切换原因对PHS系统切换的影响程度来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基站满足所述不同的切换类型中的其中一种类型,并发起相应的切换请求时,不对所述基站进行其他切换类型的判断,以免重新开始切换判断。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进一步包括步骤B1,根据接收信号场强的信息,判断是否满足接收信号场强触发的切换条件;如是,则发起重呼型切换;如否,则继续步骤B2;步骤B2,根据误帧率信息,判断是否满足误帧率触发的切换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进一步包括步骤B21,根据误帧率信息,判断是否满足持续小误码切换条件;如是,则发起持续小误码切换;如否,则继续步骤B22;及,步骤B22,根据误帧率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突发大误码切换条件;如是,则发起大误码切换;如否,则保持,不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1和/或步骤B22进一步包括一根据接收信号场强判断切换为信道切换还是重呼型切换的步骤;当接收信号场强高于设定门限时,触发信道切换;当接收信号场强低于设定门限时,触发重呼型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1、2、3、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通过滑动窗来检测误帧率和接收信号场强的变化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滑动窗检测进一步包括常规变化滑动窗检测和快速变化滑动窗检测;快速变化滑动窗用于在信号快速变化时,对接收信号场强进行检测,其检测窗口的大小和检测步长根据切换速度的要求通过外场测试来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快速变化滑动窗检测的接收信号场强信息来判断PHS系统是否满足接收信号场强触发的切换条件;利用常规变化滑动窗检测的接收信号场强信息来判断的切换为信道切换还是重呼型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1、2、3、5、6、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根据检测的接收信号场强所获取的上行信道信息来判断上行信道是否允许发起信道切换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利用定时器控制信道切换时间间隔的步骤,以从而控制信道切换的频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对手机和基站切换综合控制的步骤,具体包括步骤一,接收切换请求,并判断切换请求为手机切换请求还是基站切换请求;如为手机切换请求,转入步骤二;如为基站切换请求,转入步骤三;步骤二,判断是否有空闲信道;如有,则分配新的信道,并发送信道切换指示,指令手机切换到新信道,再转入步骤四;如无新信道,则发重呼型切换指示;步骤三,判断当前检测的接收信号的场强值是否大于设定的门限值;如是,则分配新的信道,并发送信道切换指示,指令手机切换到新的信道,再转入步骤四;如无新信道,则发重呼型切换指示;步骤四,释放旧的信道,在新的信道进行通话,并进一步设置信道切换控制定时器;步骤五,判断信道切换控制定时器是否超时;如是,进行信道切换;如否,则不进行信道切换。
13.一种PHS基站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误帧率检测器,用于检测PHS系统的误帧率信息;接收信号场强检测器,用于检测PHS系统接收信号的场强信息;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用于根据误帧率检测器和接收信号场强检测器上报的信息,按照由不同的切换原因预先确定的基站发起切换判断优先级对PHS系统将要发起的切换类型进行判断,并发起相应的切换请求;及基站切换控制器,用于接收切换请求并进行切换控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站发起切换判断的优先级由不同的切换原因对PHS系统切换的影响程度来确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进一步包括接收信号场强触发切换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接收信号场强的装置,判断是否满足接收信号场强触发的切换条件;误帧率触发切换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误帧率信息,判断是否满足误帧率触发的切换条件;其中,接收信号场强触发切换判断模块较误帧率触发切换判断模块优先级更高。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误帧率触发切换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持续小误码切换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误帧率信息,判断是否满足持续小误码切换条件;及,大误码切换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误帧率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突发大误码切换条件;其中,持续小误码切换判断模块较大误码切换判断模块优先级更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持续小误码切换判断模块和/或大误码切换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具体切换类型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接收信号的场强判断切换为信道切换还是重呼型切换;其中,当接收信号场强高于设定门限时,为信道切换;当接收信号场强低于设定门限时,为重呼型切换。
18.根据权利要求13、14、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误帧率检测器和/或接收信号场强检测器进一步包括滑动窗检测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窗检测进一步包括常规变化滑动窗检测和快速变化滑动窗检测;快速变化滑动窗用于在信号快速变化时,对接收信号场强进行检测,其检测窗口的大小和检测步长根据切换速度的要求通过外场测试来确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站切换控制器进一步包括一上行信道信息获取模块,通过接收信号场强得出,用于判断上行信道是否允许发起信道切换。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站切换控制器进一步包括一信道切换控制定时器,用于控制信道切换时间间隔,从而控制信道切换的频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站切换控制器进一步包括一切换综合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手机和/或基站发出的切换请求,并控制进行相应的手机和/或基站的切换;其中,切换综合控制模块进一步包括一手机切换控制模块,判断是否有空闲信道,若有则切换至新信道;一基站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在进行基站切换时判断接收信号场强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是,则切换至新信道;一信道切换频度控制模块,用于判断信道切换控制定时器是否超时,如是则进行信道切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PHS基站切换方法及其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步骤A、检测PHS系统的误帧率和接收信号场强的信息;步骤B、根据步骤A检测出的信息,按照由不同的切换原因预先确定的基站发起切换判断优先级对PHS系统将要发起的切换类型进行判断,并发起相应的切换请求。该装置包括用于检测信息的FER检测器和RSSI检测器;用于根据切换判断优先级进行切换类型判断,并发起相应切换请求的基站切换发起控制器;及用于响应切换请求并对切换进行相应控制的基站切换控制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对切换出现的不同原因进行了相应处理,从而提升了系统的切换性能。
文档编号H04W36/08GK1882160SQ20051001193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5日
发明者刘绍龙, 沈建达, 蓝善福, 杨志鹏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