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及方法

文档序号:788446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终端和方法,特别是涉及多模式移动通信终端和方法、信息安全和设备安全。
背景技术
通信可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有线通信有公众电话交换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各种数字用户线路(xDSL)和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有线宽带接入通信等;无线通信有蜂窝数字移动通信、集群数字移动通信、个人通信接入系统(PAS)、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本地环路(WLL)、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无线宽带接入通信等;蜂窝数字移动通信主要有GSM和CDMA两种制式的第二代蜂窝数字移动通信、以WCDMA、CDMA2000、TD-SCDMA三种制式为主的第三代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等;集群数字移动通信主要有TETRA和iDEN等制式;个人通信接入系统主要有PHS(小灵通)和SCDMA(大灵通)等制式。通信按双工工作方式可分为全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单工通信;例如,蜂窝数字移动通信为全双工通信,对讲机通信为半双通信,电视广播为单工通信。不同制式的通信既有技术实现上的差异,也有应用上和服务上的差异,具有各自的优势。因此,多种制式并存。
不同制式的通信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应用。因此,许多用户同时携带多个移动通信终端以满足不同制式通信的需求,特别是GSM、CDMA蜂窝数字移动通信和PHS个人通信终端,例如一个GSM手机和一个PHS手机或者一个GSM手机和一个CDMA手机,甚至携带两个同样制式的移动通信终端,例如两个GSM手机,一个用于“全球通”,另一个用于“神州行”。这是因为在同一个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同一种制式的通信中,不同的服务品牌也有不同的服务优势。可是,使用多个手机来满足多种通信的需求,不但成本高,携带不方便,而且需要对多个手机进行操作,使用极其不方便。
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0138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GSM和WCDMA双模移动通信终端的信号处理方法;专利申请号为02101734公开了一种GSM CDMA双模移动通信终端,同一时间只有一个模式工作,通信不能在两个模式之间切换;目前市场上已有数款GSM和CDMA双模移动通信终端,同一时间只有一个模式工作,通过人工按键来选择一个工作模式;还有一款GSM和PHS双模移动通信终端,它的最大特色是用户可选择GSM PHS双模或者GSM或者PHS单模进入待机状态,可选择其中一个模式呼出电话,GSM和PHS各用一根天线并分开放置以免干扰。现有的双模或者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在结构上都是做成一个整体,在款式和数量上都远比单模移动通信终端少。由于不同制式的通信终端在技术实现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结构上做成一个整体的双模或者多模移动通信终端技术实现难度大、设计生产周期长、研究开发投入大、产品成本高、体积大、功耗大、款式少。
专利申请号为20031011188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PHS和WCDMA系统间通过网络进行切换的方法,需要增加网络功能才能实施;现有GSM和CDMA、PHS等通信网络具有网络内部通信切换功能,这些网络之间能够互通,不能切换。不同制式的通信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应用。因此,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通信切换即模式切换是需要的。例如,当一个正在通信的通信模式信号不好,用户希望将通信切换到另一个通信模式继续通信;由于资费等原因,用户希望从通信模式1呼入和从通信模式2呼出,当一个来电到达了用户不希望用作呼入的通信模式2时,用户希望通过模式切换而不是呼叫转移将来电切换到通信模式1,在通信模式1接听来电。
移动电话用户漫游到外地时,来电常常要先绕到移动电话用户归属地再到漫游地,形成了长途迂回路由,占用了较多的网络资源,主被叫支付较高的通信费用。专利申请号为03114159和02143482等中国专利,公开了移动电话用户漫游地本地化或者长途迂回路由解决方法。但是,需要增加网络功能才能实施。
当多个用户共享一个通信设备时,常常带来了频繁叫人接电话的不便。专利申请号为0310205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蓝牙手机来电定向呼叫转移的方法,避免了多个蓝牙手机呼叫转移到同一个蓝牙网关导致来电时多个蓝牙手机同时振铃的问题。但是,当用户不使用呼叫转移时,不能将来电切换到蓝牙网关即没有模式切换;当不是手机呼叫转移来的来电时,多个蓝牙手机将同时振铃。
手机和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容易丢失、遗失、被盗,丢失的手机被非法使用造成通信费用损失和手机中的信息被泄露与非法利用。

发明内容
现有双模或者多模移动通信终端模式固定、技术实现难度大、设计生产周期长、研究开发投入大、产品成本高、体积大、功耗大、款式少、更新困难;现有手机和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容易丢失、遗失、被盗,现有手机中的信息容易泄露;多个用户共享一个通信设备时,叫人接电话很不方便;由于网络不支持,导致现有通信模式切换方法和移动电话用户漫游地本地化或者长途迂回路由解决方法不能实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不同模式技术实现上的差异,提供一种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和方法,既有单模移动通信终端在技术实现和产品上的优势,又具有双模或者多模通信,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模式个数和模式类型,动态重组所需要的单模、双模和多模移动通信终端;还实现了通信模式切换;实现了呼叫重定向、呼叫拾取和呼叫回拨,用户在自己希望的通信模式上接听来电或者呼出电话,避免长途迂回路由;实现了信息安全、设备安全和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安全;实现了设备共享,分机识别。
本发明提供的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具有多种通信模式,由一个公共部分和一个或者多个独立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通过蓝牙无线通信相连接。
公共部分由人机界面和蓝牙无线通信部件或者人机界面、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和一个通信终端传输部件组成,还可以包括信息处理、信息编码与解码、信息加密与解密、网络隔离与监控、信息存储、信息检测输入与输出硬件和软件。
公共部分可以是各通信模式公用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人机界面是用户与设备交互有关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包括键盘、触摸屏与笔写输入、指纹检测、显示屏及其驱动、LED显示、蜂鸣器、振动马达、麦克风与音频输入、音频输出与喇叭、摄像头与图像输入等;信息处理包括指纹数据处理与识别、文字处理与识别、语音处理与识别、文本-语音转换、图像处理与识别和各种计算、个人数字助理(PDA)等;信息编码与解码包括PCM语音编码与解码、压缩语音编码与解码、压缩图像编码与解码等;信息加密与解密包括存储信息的加密与解密、传输信息的加密与解密等;网络隔离与监控包括内网与外网的隔离、信息存储的隔离、输入输出端口的隔离等;虽然通信终端传输部件不是各通信模式的公共部分。但是,将其中一个通信终端传输部件包含于公共部分中,可以使这一部分具有独立的通信能力,成为一个单模通信终端;公共部分的软件可包括各模式共用的通信协议栈中高层协议软件和应用软件、人机交互软件、与各模式通信软件、模式选择、模式切换、分机识别、鉴权、互锁、距离测量、信息安全、防丢失、防遗失和防盗等软件。
独立部分由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和一个或者多个通信终端传输部件组成。
独立部分可以是各种通信模式不能公用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全双工通信终端有GSM、CDMA2000、WCDMA、TD-SCDMA等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终端、PHS、SCDMA等个人通信终端、卫星通信终端、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n等Wi-Fi兼容的无线局域网络(WLAN)终端、IEEE802.16a等WiMAX兼容的无线城域网络(WMAN)终端、无线本地环路(WLL)用户端、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等无线宽带接入终端、HDSL、SDSL、ADSL、VDSL、RADSL等xDSL和Cable Modem有线宽带网络接入终端、综合业务数字网络终端、公用电话网络用户端等;半双工通信终端兼容全双工通信终端有TETRA、iDEN等集群数字移动通信终端;半双工通信终端有FSR等对讲机;单工通信终端有广播电视接收机、卫星定位接收机等,它们是一种广播式的单工通信终端。通信终端传输部件主要包括信道编码与解码、调制与解调、信号处理、信号放大和功率放大,还可包括信令处理和通信协议处理等。例如,GSM、CDMA蜂窝数字移动通信调制解调器、PHS个人通信调制解调器、ADSL调制解调器、PSTN调制解调器、无线局域网卡、无线城域网卡、卫星通信终端传输部件等都是通信终端传输部件;单工通信终端传输部件只有接收通道或者发送通道,例如电视接收机传输部件、GPS全球卫星定位接收机传输部件等。一个独立部分有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模式。
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在系统上可动态重组;在结构上可分离与组合;在逻辑上可双向鉴权、在线互锁或者在线联锁;用户可通过密码优先解锁。
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采用标准的蓝牙无线连接。因此,一种多模移动通信终端的公共部分可与一种或多种独立部分组合使用,一种独立部分可与一种或多种多模移动通信终端的公共部分组合使用。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模式个数和模式类型,动态重组所需要的单模、双模和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实现动态系统重组。蓝牙无线通信和移动通信等终端传输部件的集成电路芯片集成度都很高。因此,独立部分的体积可以很小,一般不影响携带。结构上分离与组合可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一种方法是将独立部分安装在公共部分的电池框体中。用户可根据需要使用带独立部分的电池,实现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在结构上的组合;使用不带独立部分的普通电池,实现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在结构上的分离。
在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的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双向鉴权成功后,进行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的双向鉴权,可采用与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双向鉴权类似的方法。公共部分与独立部分在线互锁是在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的双向鉴权通过后且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保持蓝牙无线通信连接期间,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的设备和设备中的信息被解锁或解密,设备和设备中的信息可用。否则,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的设备和设备中的信息被加锁或加密,设备和设备中的信息不可用或/和不可见。设备加锁有键盘加锁、SIM卡和UIM卡加锁等,信息加锁和加密有电话本、短信息、记事本、文档、文件加锁和加密等。公共部分与独立部分在线联锁是一个或多个公共部分和一个或多个独立部分的双向鉴权都通过后且各部分都保持无线通信连接期间,各部分的设备和设备中的信息被解锁或解密,设备和设备中的信息可用。否则,各部分的设备和设备中的信息被加锁或加密,设备和设备中的信息不可用或/和不可见。公共部分的键盘、电话本、短信息、记事本、文档、文件等可分别与一个独立部分在线互锁。因此,在公共部分或者独立部分丢失后,丢失的设备和设备中的信息不可用,以免信息泄露和通信费用损失。用户密码优先解锁确保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通过密码都可使设备和设备中的信息解锁或解密。
多个多模移动通信终端的公共部分可与一个或者多个独立部分通过蓝牙无线通信交叉连接,共享各通信模式;通信模式忙可呼叫预占和自动回叫;在各公共部分之间可呼叫转移。
一个多模移动通信终端的公共部分可与一个或多个独立部分通过蓝牙无线通信相连接,一个独立部分可与一个或多个多模移动通信终端的公共部分通过蓝牙无线通信相连接,各公共部分之间、独立部分之间也可以通过蓝牙无线通信相连接。独立部分可以被多个公共部分共享,还可以被其它设备共享。例如,被蓝牙计算机共享用作调制解调器。
独立部分的状态有传输信道空闲或者被占用(忙)、电池的电量、网络的信号强度等。独立部分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立即向公共部分广播,并在各公共部分的显示屏上显示。由于多个用户共享一个通信模式,当一个公共部分需要通过一个通信模式呼出时,通信模式可能已被占用。如果通信模式处于空闲可用状态,则直接呼出;如果通信模式处于忙状态,则用户可选择其它通信模式呼出或者选择呼叫排队即呼叫预占,当通信模式空闲时呼出该呼叫,被叫应答后,再向主叫用户振铃即自动回叫。
在各公共部分之间的呼叫转移包括呼叫前转移和呼叫后转移。呼叫前转移包括无条件呼叫转移、遇忙呼叫转移、无应答呼叫转移、不可到达呼叫转移等。呼叫后转移是将已经应答的来电或者呼出的呼叫从一个公共部分转移到另一个公共部分。
各通信模式可同时激活,根据用户预先设置的优先顺序或者/和各通信模式的可用性报告或者/和呼叫类型选择一个通信模式发起呼叫;公共部分可根据用户预先设置的优先顺序或者/和各通信模式的可用性报告选择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模式启动或者关闭、进入激活或者省电状态、进行模式切换;关闭状态的通信模式的呼叫可转移到激活的通信模式上;可通过按键音、回铃音、振铃音、铃音或者显示提示当前通信模式。
呼叫类型有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呼叫、语音通信呼叫和数据通信呼叫等;通信模式的优先顺序有优先呼出顺序、优先呼入顺序、优先激活顺序等,由用户根据呼出费率、呼入费率、服务满意度等方面通过人机对话自行设置。通信模式的可用性报告包括网络信号强度、信号质量、电池电量、忙闲状态等。当激活的通信模式网络信号差或者电池电量不够用时,公共部分激活其它可用通信模式、进行通信模式切换。未激活通信模式的呼叫可按无条件呼叫转移、遇忙呼叫转移、无应答呼叫转移、不可到达呼叫转移等方式转移到激活的通信模式上。
可通过按键或者来电和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唤醒公共部分。在连接状态下的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可以进入活动(Active)模式、呼吸(Sniff)模式、保持(Hold)模式、休眠(Park)模式。在活动模式,主单元通过轮询活动从单元来控制信道,决定哪个活动从单元发送数据,活动从单元监听主-从时隙分组,确定是否允许自己发送数据。在呼吸模式,减少了从单元监听的次数,进一步省电。在保持模式,从单元有较多的时间来完成与本微微网无关的其它任务。当从单元不需要加入微微网信道,但是仍然希望与信道保持同步,可以进入休眠模式。当有从单元休眠时,主单元提供AM_ADDR为0的广播信道,休眠从单元在指定的时间间隔监听广播信道,获得休眠时间参数、通用广播消息、请求重新加入微微网的时机等。主单元可以强制或者主单元或从单元请求进入活动模式、呼吸模式、保持模式、休眠模式。当通信终端传输部件监听到来电或者状态发生变化需要向公共部分报告时,独立部分的蓝牙无线通信部件被唤醒,通过蓝牙无线通信唤醒公共部分。
通过人机对话提示,用户可选择当前通信模式或者用户识别卡的提示方式,查看各通信模式的状态。
独立部分加入公共部分的蓝牙微微网或者公共部分加入独立部分的蓝牙微微网,互相交换业务能力和业务参数、位置标识和地理位置信息;公共部分测量与独立部分之间的距离,向用户提示是否超出预定距离或者独立部分测量与公共部分之间的距离,向公共部分报告是否超出预定距离;独立部分或者/和公共部分可定位并通过通信终端传输部件报告它的地理位置信息。
多个蓝牙设备共享通信信道,构成一个微微网(Piconet)。在一个微微网中,只有一个蓝牙设备是主单元(Master),可以有7个激活的从单元(Slave),激活的从单元具有3比特活动成员地址(AM_ADDR)。一个微微网的跳频序列是唯一的,由微微网中主单元的设备地址(BD_ADDR)来决定,跳频序列的相位由主单元时钟来决定。主单元时钟和跳频序列用于微微网中从单元的同步。因此,微微网中的每一个从单元都知道主单元时钟和设备地址。由于各个微微网的跳频序列互不相同,同一区域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部分或完全重叠的微微网。一个微微网的主单元通过呼叫可以使其它微微网的主单元或从单元成为这个微微网的一个从单元,属于某个微微网的从单元可以呼叫其它微微网的主单元或从单元,从而将多个微微网连接成一个散射网(Scatternet)。在散射网中,一个蓝牙设备可以同时属于一个或多个微微网,既可以作为某些微微网的主单元,同时也可以作为另外一些微微网的从单元。发起呼叫的蓝牙设备总是一个微微网的主单元,主单元和从单元的角色根据需要可以转换。
独立部分和公共部分通过蓝牙无线通信互相交换业务能力和业务参数,进行兼容性检查。互相交换位置标识和地理位置信息,以便进行与位置有关的业务。业务能力包括话音通信、数据通信、移动通信、个人通信、集群通信、卫星通信、固定通信、数字通信、模拟通信、宽带通信、窄带通信等,业务参数包括通信速率、通信费率、电话号码、域名、IP地址等。
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在结构上可以分离。因此,测量公共部分与独立部分之间的距离,当超出预定距离时,向用户提示,可实现多种应用。例如,提醒用户由于两部分相距太远导致通信质量不好。如果用户只携带了公共部分或者独立部分,当用户离开另一个部分预定距离时,它们通过振铃等方式提醒用户不要忘记携带另一部分。公共部分已有音响等用户提醒功能,在独立部分也可增加一个蜂鸣器,实现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双向提醒,用来及时提醒用户防止手机被遗忘、丢失、被盗等。通常将公共部分放在口袋里或者挂在胸前,将独立部分放在公文包或者手提包等随身携带的物品中,当用户离开它们预定距离,就会及时被提醒,用来防止随身携带的物品特别是贵重物品被遗忘、丢失、被盗。一个公共部分可以有多个独立部分。因此,将多个独立部分分别放在多个随身携带的物品中,用来防止一个人或者一个小组的人随身携带的多个物品被遗忘、丢失、被盗。当装有独立部分的物品被遗忘、丢失、被盗后而且已经超出了蓝牙无线通信的距离,蓝牙无线通信不起作用。独立部分可定位并通过通信终端传输部件报告它的地理位置信息。因此,可及时报警,根据位置报告和位置跟踪追回物品。
可采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位置区定位和小区无线电测量定位、小灵通(PHS)等个人通信接入系统(PAS)位置区定位和小区无线电测量定位、GPS等定位方法。个人通信接入系统采用微蜂窝结构,位置区定位精度在单个基站的覆盖半径以内,基本上可以在50米覆盖范围以内。特别是在繁华街道、商业区、车站、码头、机场等基站密集区,定位精度可以达到20米以内。个人通信接入系统小区无线电测量定位能够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多模移动通信终端不但能够及时提醒用户防止手机和随身携带物品被遗忘、丢失、被盗,而且即使手机丢失了,手机不可用,手机中的信息不会被泄露,能够根据位置跟踪追回丢失的手机和随身携带的物品。
可通过特定内容的用户到用户信令补充业务(UUS)或者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SSD)或者短信息或者语音业务数据或者数据业务数据或者DrMF信令远程控制独立部分并接收独立部分的报告。
通常公共部分通过蓝牙无线通信对独立部分进行控制和接收独立部分的报告。当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之间的距离超出了蓝牙无线通信的范围时,蓝牙无线通信不起作用,可使用具有用户到用户信令补充业务(UUS)或者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SSD)或者短信息或者语音业务数据或者数据业务数据或者DTMF信令且通过网络能与独立部分的通信终端传输部件通信的任何终端,向独立部分发送特定内容的用户到用户信令补充业务(UUS)或者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SSD)或者短信息或者语音业务数据或者数据业务数据或者DTMF信令,远程控制独立部分,使独立部分总是能够在控制之中,并接收独立部分的报告。
多个多模移动通信终端的公共部分可共享一个通信模式,公共部分可作为独立部分的分机。当一个通信模式有来电时,需要确定哪一个公共部分应答这个来电,即公共部分识别或者分机识别,公共部分识别方法有主叫号码公共部分识别,其步骤是a1.第一步广播主叫号码独立部分将来电的主叫号码通过蓝牙无线通信广播给各公共部分;b1.第二步号码比较公共部分将收到的电话号码与已有来电特别是最近来电的电话号码比较,有相同电话号码则将相同电话号码最近来电的时间通知独立部分并转第三步,没有相同电话号码则将收到的电话号码与电话号码本中存储的电话号码比较,有相同电话号码则通知独立部分已在电话号码本中找到相同的电话号码并转第三步,没有相同电话号码则通知独立部分没有找到相同的电话号码;c1.第三步等待通知振铃独立部分根据收到的各公共部分号码比较结果,优先选择一个公共部分,通知它向用户振铃;或者来电数据公共部分识别,其步骤是a2.第一步发送分机号码主叫终端A将被叫公共部分分机号码通过用户到用户信令补充业务(UUS)或者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SSD)或者短信息或者语音业务数据或者数据业务数据或者DTMF信令发送给被叫独立部分B;
b2.第二步分机号码提取独立部分B从收到的来自主叫终端A的用户到用户信令补充业务(UUS)或者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SSD)或者短信息或者语音业务数据或者数据业务数据或者DTMF信令提取分机号码;c2.第三步振铃独立部分B根据第二步提取的分机号码,通知分机号码所对应的公共部分向用户振铃。
由于业务的需要,通信双方常常是在一段时间内通信频繁。因此,根据最近来电的时间来优先选择一个公共部分应答来电。当呼叫从一个没有被共用的通信模式有条件转移到一个被多个用户共用的通信模式,来电的主叫号码首先发送到没有被共用的通信模式,然后发送到被共用的通信模式上。因此,没有被共用的通信模式首先收到来电的主叫号码并报告给其对应的公共部分,然后,被共用的通信模式收到同一来电的同一主叫号码并广播给各公共部分。分机号码是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约定的区分共用一个通信模式的各公共部分的标识,可通过语音提示主叫端用户输入分机号码。DTMF信令主要用于公众电话交换网(PSTN)中。
模式切换是将通信或者呼叫从一种制式切换到另一种制式、从一种通信或者呼叫类型切换到另一种通信或者呼叫类型、从一个通信终端部件切换到另一个通信终端部件、从一个用户识别卡切换到另一个用户识别卡等。通信制式有GSM、CDMA2000、WCDMA、TD-SCDMA等蜂窝数字移动通信、PHS、SCDMA等个人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络(WLAN)、无线城域网络(WMAN)、无线本地环路(WLL)、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无线宽带接入、xDSL和Cable Modem有线宽带网络接入、综合业务数字网、公用电话网、电视广播等。通信或者呼叫类型有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话音通信、数据通信等。
模式切换方法有补充业务呼叫重定向请求模式切换,其步骤是a1.第一步通信模式设置AN1、AN2、BN1、BN2为电话号码或者域名地址或者IP地址,终端A的AN1对应通信模式ACM1,AN2对应通信模式ACM2,终端A设置当前呼入通信模式为ACM2,终端B的BN1对应通信模式BCM1,BN2对应通信模式BCM2;终端A使用连接线路识别(COLP)则在通信模式ACM1上设置呼叫转移,将被叫号码为AN1的来电转移到号码AN2对应的通信模式ACM2;b1.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号码AN1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以BN1为主叫号码,A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c1.第三步连接线路识别AN2在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后,终端A将AN2通过连接线路识别(COLP)或者含有呼叫重定向请求的用户到用户信令补充业务(UUS)或者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SSD)发送给终端B;终端B收到的AN2与第二步的被叫号码AN1不同,或者收到呼叫重定向请求,则转第四步,AN2与AN1相同或者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AN2和呼叫重定向请求,则转第五步;d1.第四步呼叫重定向AN2终端B呼叫释放,网络通知终端A呼叫释放,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或者BCM2,AN2为被叫号码或者地址,呼叫终端A;e1.第五步应答网络通知终端A向用户振铃,用户摘机应答,与终端B通信;或者呼叫拾取模式切换,其步骤是a2.第一步通信模式设置终端A的号码AN1对应通信模式ACM1,号码AN2对应通信模式ACM2,终端A设置当前呼入通信模式为ACM2,终端B的号码BN1对应通信模式BCM1,终端B设置当前呼出通信模式为BCM1;b2.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号码AN1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以号码BN1为主叫号码,号码A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c2.第三步主叫号码识别BN1在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后,终端A在通信模式ACM有来电,ACM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转第七步,ACM不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根据主叫号码识别(CLIP),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1,转第四步,没有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1则转第七步;d2.第四步终端A回叫终端B号码BN1终端A呼叫释放,网络通知终端B呼叫释放,终端A使用通信模式ACM2,以号码AN2为主叫号码,号码B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B;e2.第五步主叫号码识别AN2在第四步终端A回叫终端B后,终端B在通信模式BCM1有来电,根据主叫号码识别(CLIP),得到终端A的主叫号码AN2则转第六步,没有得到终端A的主叫号码AN2则转第七步;f2.第六步终端B呼叫终端A号码AN2终端B在第二步呼出一个呼叫后,被叫释放呼叫,接着收到一个呼入呼叫及其主叫号码,这种情况发生在预定的时间内或者查到AN2属于AN1对应的终端A,则终端B释放呼叫,网络通知终端A呼叫释放,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以号码BN1为主叫号码,号码AN2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g2.第七步应答网络通知终端A或者终端B向用户振铃,用户摘机应答,终端A与终端B通信;或者全双模呼叫拾取模式切换,其步骤是a3.第一步通信模式设置AN1、AN2、BN1、BN2为电话号码或者域名地址或者IP地址,终端A的AN1对应通信模式ACM1,AN2对应通信模式ACM2,终端A设置当前呼入通信模式为ACM2,终端B的BN1对应通信模式BCM1,BN2对应通信模式BCM2;b3.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以BN1为主叫号码,A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c3.第三步主叫识别BN1在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后,终端A在通信模式ACM有来电,ACM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转第七步,ACM不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根据主叫号码识别(CLIP),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1,转第四步,没有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1则转第七步;d3.第四步终端A回叫终端B终端A没有查到BN1对应终端B的BN2,则转第七步;查到BN1对应终端B的BN2,则使用通信模式ACM2,以AN2为主叫号码或者地址,BN2为被叫号码或者地址,呼叫终端B;终端A在通信模式ACM2呼叫终端B后,等待终端B呼叫释放,在等待预定时间后,终端B通信模式BCM2没有呼叫释放且没有摘机应答,则通信模式ACM2呼叫释放;e3.第五步主叫识别AN2在第四步终端A回叫终端B后,终端B在通信模式BCM2有来电,得到终端A的主叫号码或者地址AN2则转第六步,没有得到终端A的主叫号码或者地址AN2则转第七步;f3.第六步终端B呼叫终端A终端B在第二步呼出一个呼叫后,接着收到一个呼入呼叫及其主叫号码或者地址,这种情况发生在预定的时间内或者查到AN2属于AN1对应的终端A,则终端B释放BCM1的呼叫并转第七步,或者释放BCM1和BCM2的呼叫,网络通知终端A呼叫释放,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或者BCM2,以AN2为被叫号码或者地址,呼叫终端A;g3.第七步应答网络通知终端A或者终端B向用户振铃,用户摘机应答,终端A与终端B通信;或者呼叫后转模式切换,其步骤是a4.第一步通信模式设置终端A的号码AN1对应通信模式ACM1,号码AN2对应通信模式ACM2,终端A设置当前呼入通信模式为ACM2,终端B的号码BN1对应通信模式BCM1,终端B设置当前呼出通信模式为BCM1;b4.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号码AN1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以BN1为主叫号码,A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c4.第三步主叫号码识别BN1在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后,终端A在通信模式ACM有来电,ACM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转第七步,ACM不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根据主叫号码识别(CLIP),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1转第四步,没有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1则转第七步;d4.第四步终端A回叫终端B号码BN1终端A摘机应答与终端B通信,终端A使用通信模式ACM2,以号码AN2为主叫号码,号码B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B;终端A在呼叫终端B后收到网络发来的已向终端B振铃并发送主叫号码的通知,终端A通信模式ACM2等待终端B呼叫释放,在等待预定时间后,终端B没有呼叫释放,则通信模式ACM2呼叫释放;e4.第五步主叫号码识别AN2在第四步终端A回叫终端B后,终端B在通信模式BCM1有呼叫等待,根据主叫号码识别(CLIP),得到终端A的主叫号码AN2则转第六步,没有得到终端A的主叫号码AN2则转第七步;f4.第六步终端B呼叫终端A号码AN2终端B在第二步呼出一个呼叫后,接着收到一个呼入呼叫及其主叫号码,这种情况发生在预定的时间内或者查到AN2属于AN1对应的终端A,则终端B释放它的两个呼叫,网络通知终端A释放相应的呼叫,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以号码BN1为主叫号码,号码AN2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g4.第七步应答网络通知终端A向用户振铃,用户摘机应答与终端B通信;或者呼叫回拨模式切换,其步骤是a5.第一步通信模式设置终端A的号码AN1对应通信模式ACM1,号码AN2对应通信模式ACM2,终端A设置当前呼入通信模式为ACM2,终端B的号码BN1对应通信模式BCM1,终端B设置当前呼出通信模式为BCM1;b5.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号码AN1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以号码BN1为主叫号码,号码A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c5.第三步主叫号码识别BN1在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后,终端A在通信模式ACM有来电,ACM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转第五步,ACM不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根据主叫号码识别(CLIP),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1则转第四步,没有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1则转第五步;d5.第四步终端A呼叫回拨终端B号码BN1终端A呼叫释放,网络通知终端B呼叫释放,终端A以号码B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B;e5.第五步应答网络通知终端A或者终端B向用户振铃,用户摘机应答,终端A和B通信;或者带内信令呼叫重定向请求模式切换,其步骤是a6.第一步通信模式设置AN1、AN2、BN1、BN2为电话号码或者域名地址或者IP地址,终端A的AN1对应通信模式ACM1,AN2对应通信模式ACM2,终端A设置当前呼入通信模式为ACM2,终端B的BN1对应通信模式BCM1,BN2对应通信模式BCM2;b6.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以号码BN1为主叫号码,号码A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c6.第三步当前呼入通信模式判定在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后,终端A在通信模式ACM有来电,ACM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转第七步,ACM不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终端A摘机应答,与终端B通信,转第四步;d6.第四步发送带内信令终端A使用特定内容的语音业务数据或者将语音业务切换到数据业务后使用数据业务数据,向终端B发送含有AN2的呼叫重定向请求的带内信令;e6.第五步接收带内信令终端B收到含有呼叫重定向请求带内信令的特定内容语音业务数据或者语音业务切换到数据业务后的数据业务数据,提取成功AN2则转第六步,没有收到含有呼叫重定向请求带内信令或者没有提取成功AN2则保持与终端A通信;f6.第六步终端B呼叫终端A终端B呼叫释放,网络通知终端A呼叫释放,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或者BCM2,AN2为被叫号码或者地址,呼叫终端A;g6.第七步应答网络通知终端A向用户振铃,用户摘机应答,与终端B通信;或者呼叫等待模式切换,其步骤是a7.第一步模式切换判定终端A的号码AN1对应通信模式ACM1,终端B的号码BN1对应通信模式BCM1,号码BN2对应通信模式BCM2,终端A号码AN1对应的通信模式ACM1与终端B号码BN1对应的通信模式BCM1建立了第一个通信连接,终端B的公共部分根据用户预先设置的优先顺序或者/和各通信模式的可用性报告,判定将通信模式BCM1切换为通信模式BCM2;b7.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号码AN1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2,以号码BN2为主叫号码,号码A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c7.第三步建立第二个通信连接在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后,终端A在通信模式ACM1有呼叫等待,根据主叫号码识别(CLIP)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2,保持正在通信中的呼叫,激活呼叫等待中的呼叫,终端A号码AN1对应的通信模式ACM1与终端B号码BN2对应的通信模式BCM2建立了第二个通信连接;d7.第四步断开第一个通信连接终端B断开通信模式BCM1的通信连接,网络通知终端A断开保持的呼叫;或者全双模模式切换,其步骤是a8.第一步模式切换判定终端A的号码AN1对应通信模式ACM1,号码AN2对应通信模式ACM2,终端B的号码BN1对应通信模式BCM1,号码BN2对应通信模式BCM2,终端A号码AN1对应的通信模式ACM1与终端B号码BN1对应的通信模式BCM1建立了第一个通信连接,终端B的公共部分根据用户预先设置的优先顺序或者/和各通信模式的可用性报告,判定将通信模式BCM1切换为通信模式BCM2;b8.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号码AN2终端B查到AN1对应终端A的AN2,使用通信模式BCM2,以号码BN2为主叫号码,号码AN2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c8.第三步建立第二个通信连接在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后,终端A在通信模式ACM2有来电,根据主叫号码识别(CLIP)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2,终端A摘机应答,终端A号码AN2对应的通信模式ACM2与终端B号码BN2对应的通信模式BCM2建立了第二个通信连接;d8.第四步断开第一个通信连接终端B断开通信模式BCM1的通信连接,网络通知终端A断开通信模式ACM1的通信连接。
在补充业务呼叫重定向请求模式切换方法中,通过呼叫重定向请求,主叫立即重拨号码,主叫和最终连接的被叫建立直接的路由。不管是单模还是多模终端,连接线路识别(COLP)、用户到用户信令补充业务(UUS)、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SSD)都是与呼叫有关的补充业务,是用来协助呼叫的。以用户到用户信令补充业务(UUS)、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SSD)传输呼叫重定向请求时,请求中可包含重定向请求标识、BN1、AN1、重定向号码或者地址AN2。当AN1为漫游的移动电话号码,AN2是漫游地的固定电话或者PHS电话等号码时,避免了长途迂回路由。当AN2是当地的固定电话、PHS电话、接听免费的移动电话等号码时,可实现免费接听。当AN2为终端A的域名地址或者当前的IP地址,终端B可使用分组通信模式,将呼叫重定向到AN2,实现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模式的切换。因此,实现了不同制式的模式切换和不同呼叫类型的模式的切换。
在补充业务呼叫重定向请求模式切换方法中,如果终端A是普通终端,没有模式切换功能,则终端A不会执行第三步;不管终端B是否具有模式切换功能或者是否开通了需要的补充业务,终端B不会收到连接线路识别号码AN2,不会执行第四步。因此,呼叫到达AN1或者AN2,呼叫不改变。如果终端A具有模式切换功能且没有开通需要的补充业务,则终端A执行第三步。但是,终端B不会收到连接线路识别号码AN2。如果终端A具有模式切换功能且开通了需要的补充业务,终端B没有模式切换功能或者有模式切换功能而没有开通需要的补充业务,则终端B不会收到连接线路识别号码AN2,不会执行第四步。因此,呼叫到达AN1或者AN2,呼叫不改变。
在呼叫拾取模式切换方法中,仅使用主叫号码识别补充业务,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补充业务,许多通信网络都开通了这项业务。第四步被叫以号码AN2为主叫号码回叫主叫,是通过主叫号码识别补充业务,将被叫希望接听来电的号码AN2通知主叫,并通过第六步主叫重拨号码,实现类似公用电话交换网络中的呼叫拾取。因此,称之为呼叫拾取模式切换。
在呼叫拾取模式切换方法中,如果终端A是普通终端,没有模式切换功能,则终端A不会执行第三步到第六步,终端A和终端B不会呼叫释放;如果终端A具有模式切换功能而没有开通主叫号码识别,则终端A在第三步转第七步。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下,不管终端B是否具有模式切换功能,呼叫到达AN1,呼叫不改变。如果终端A具有模式切换功能并开通了主叫号码识别,则终端A执行到第四步呼叫释放,网络通知终端B呼叫释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终端B没有模式切换功能,则终端B不会执行第五步和第六步;如果终端B具有模式切换功能而没有开通主叫号码识别,则终端B在第五步转第七步;这两种情况下,终端B到终端A的呼叫变成了终端A到终端B的呼叫,即变成了呼叫回拨模式切换,改变了主被叫关系。
在全双模呼叫拾取模式切换方法中,使用主叫号码识别补充业务和主被叫各自两个通信模式,避免了呼叫拾取模式切换方法中可能的呼叫回拨。在全双模中,如果一个为电路交换模式,另一个为分组交换模式,则可实现电路交换模式和分组交换模式之间的切换,特别是可实现由电路交换话音通信模式切换到分组交换话音通信(VoIP)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希望呼叫回拨。因此,如果在第六步终端B得到的AN2为域名或者IP地址,则可选择通信模式BCM1释放呼叫并转第七步,应答回拨的VoIP呼叫。在第四步,终端A可使用多种方法查找BN1对应的终端B的BN2,例如,在终端A的电话号码本、最近来电记录、短信息、电子邮件中查找。当模式ACM2为分组交换模式时,终端A需要终端B的域名或者IP地址。如果规定终端的动态域名和电子邮箱地址由它的电话号码按照指定的方法生成,则终端A根据终端B的电话号码自动生成终端B的动态域名BN2,终端B根据终端A的电话号码自动生成终端A的电子邮箱地址并将当前的IP地址用邮件或者短信息发给终端A。
在全双模呼叫拾取模式切换方法中,如果终端A是普通终端,没有模式切换功能,则终端A不会执行第三步到第六步;如果终端A具有模式切换功能而没有开通主叫号码识别,则终端A在第三步转第七步;如果终端A具有模式切换功能并开通主叫号码识别,在第四步终端A没有查到终端B的BN2转第七步。因此,在这三种情况下,不管终端B是否具有模式切换功能,终端A不回叫终端B,呼叫到达AN1,呼叫不改变。如果终端A具有模式切换功能并开通了主叫号码识别,查到了终端B的BN2,回叫终端B,如果终端B没有模式切换功能,则终端B不会执行第五步和第六步;如果终端B具有模式切换功能而没有开通主叫号码识别,终端B在第五步没有得到终端A的主叫号码或者地址则转第七步,在这两种情况下,终端A在第四步等待预定时间后,终端B的通信模式BCM1和BCM2的呼叫没有释放,BCM2没有摘机,终端A通信模式ACM2主动释放呼叫,通信模式BCM1的呼叫到达AN1,呼叫不改变;呼叫拾取模式切换和全双模呼叫拾取模式切换方法中的前3步基本相同,第四步不同。因此,两种方法可以一起实施,当全双模呼叫拾取模式切换方法中的第四步没有查到BN1对应的终端B的BN2时,可转入呼叫拾取模式切换方法中的第四步,按呼叫拾取模式切换。
在呼叫后转模式切换方法中,如果终端A是普通终端,则终端A不会执行第三步到第六步;如果终端A具有模式切换功能而没有开通主叫号码识别,则终端A在第三步转第七步。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下,不管终端B是否具有模式切换功能,终端A不回叫终端B,呼叫到达AN1,呼叫不改变。如果终端A具有模式切换功能并开通了主叫号码识别且终端B没有模式切换功能,则终端B不执行第六步;如果终端A具有模式切换功能并开通了主叫号码识别且终端B具有模式切换功能而没有开通主叫号码识别,则终端B在第五步转第七步;在这两钟情况下,终端B都没有执行第六步。因此,终端B没有释放呼叫,终端A等待预定时间后释放ACM2的呼叫,呼叫没有改变。
呼叫后转模式切换方法与呼叫拾取模式切换方法不同的是呼叫后转模式切换方法在第四步终端A摘机应答与终端B通信后,再在通信模式ACM2回叫终端B,并在ACM2等待终端B呼叫释放,如果等待预定时间后终端B没有释放呼叫,则终端A通信模式ACM2呼叫释放,避免了在呼叫拾取模式切换方法中终端B没有模式切换功能或者没有开通主叫号码识别导致呼叫拾取变成呼叫回拨的问题。虽然呼叫拾取模式切换方法中有呼叫回拨的可能,但是,在模式切换完成之前不需要被叫终端摘机应答。由于呼叫后转模式切换方法是在呼叫应答通信后再改变通信路由实现模式切换的,与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的呼叫后转有相似之处。因此,称之为呼叫后转模式切换方法。
呼叫回拨模式切换方法简单。但是,主叫和被叫关系改变了。在呼叫回拨模式切换方法中,终端B是可以呼入的任何终端B;如果终端A是普通终端,没有模式切换功能,则终端A不会执行第四步,终端A和终端B不会呼叫释放;如果终端A具有模式切换功能而没有开通主叫号码识别,则终端A在第三步转第五步;在这两种情况下,呼叫到达AN1,呼叫不改变。
呼叫回拨模式切换方法改变了主叫和被叫关系。因此,可通过人机交互提示用户确认,也可根据将要回拨的电话号码的区号或者位置信息来自动确定是否回拨。虽然呼叫回拨模式切换方法中的主叫和被叫关系改变了,但是,在长途迂回路由等很多情况下,用户需要选择呼叫回拨。
带内信令呼叫重定向请求模式切换是在通信建立后进行的,模式切换由被叫端请求,主叫端重拨号码来实现。在带内信令呼叫重定向请求模式切换方法中,如果终端B没有收到含有呼叫重定向请求带内信令或者没有提取成功AN2,则保持与终端A的通信。因此,如果终端A和B中有一个没有模式切换功能,则呼叫不改变。
呼叫等待模式切换应用了呼叫等待,接受模式切换的终端可以是具有呼叫等待的任何终端。在全双模模式切换方法中,如果第二步终端B没有查到AN1对应终端A的AN2,则改用呼叫等待模式切换。全双模模式切换不使用呼叫等待,接受模式切换的终端可以是任何终端。具有模式切换的终端才能起始模式切换。
本发明提供的分机识别方法和模式切换方法,与现有通信网络和普通通信终端兼容,不但可用于双模和多模终端,还可用于单模终端。如果用于单模终端,有些方法需要人工辅助。在本发明提供的双模和多模终端中,分机识别和模式切换方法都是终端自动完成的,对用户来讲,和普通终端的呼叫基本一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和方法,既有单模移动通信终端在技术实现和产品上的优势,又具有双模或者多模通信,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模式个数和模式类型,动态重组所需要的单模、双模和多模以及单卡、双卡和多卡;还实现了不同用户识别卡之间、不同制式之间、不同呼叫类型之间的模式切换,特别是通过从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的模式切换,实现端到端的IP通信和VoIP通信,模式切换方法与现有通信网络和现有通信终端兼容;实现了呼叫重定向、呼叫拾取、呼叫后转和呼叫回拨,用户在自己希望的通信模式上接听来电或者呼出电话,避免迂回长途路由,节省大量通信费用,得到好的服务;实现了移动通信终端信息安全和设备安全以及随身携带物品的防丢失、防遗失和防盗、定位跟踪;实现了设备共享,分机识别。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方式1在本实施例中,多模移动通信终端是一个GSM和PHS双模移动通信终端,由一个公共部分和一个独立部分组成,两部分之间通过蓝牙无线通信相连接。公共部分由人机界面、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和一个GSM移动通信终端传输部件组成,还包括信息处理、信息编码与解码、信息加密与解密、信息存储硬件和软件。人机界面包括键盘、双LCD显示屏及其驱动、LED显示、蜂鸣器、振动马达、麦克风与音频输入、音频输出与喇叭、摄像头与图像输入;信息处理包括WAP浏览器、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编码与解码包括PCM语音编码与解码、JPEG和MPEG4压缩图像编码与解码等;信息加密与解密包括电话号码本、短信息、摄像和录音文件加密与解密等;信息存储有FALSH存储器和MMC多媒体存储卡;GSM移动通信终端传输部件主要包括GSM基带和射频两大部分,还包括用户识别卡即SIM卡;人机界面、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和GSM基带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公共部分的硬件可采用一个普通的GSM蓝牙手机硬件,将一个GSM终端传输部件包含到公共部分中,使公共部分具有独立的通信能力,成为一个单模通信终端。公共部分的软件包括GSM和PHS模式共用的通信协议栈中高层协议软件和应用软件、人机交互软件、与各模式通信软件、模式选择、模式切换、分机识别、鉴权、互锁、距离测量、信息安全、防丢失、防遗失和防盗等软件。
独立部分由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和一个PHS通信终端模块组成。PHS通信终端模块包括PHS基带和射频两大部分,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和PHS基带相连接,PHS基带具有PHS通信协议栈软件和PHS小区测量定位软件、与蓝牙部件通信和与公共部分通信等软件;独立部分安装在公共部分的电池框体中,并从中获得电源供给。当公共部分使用带独立部分的电池时,将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在结构上组合到了一起。当公共部分使用不带独立部分的电池时,将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在结构上分离了。电池框中的独立部分和电池作为一个整体独立工作,可放在口袋、公文包或随身携带的物品中,通过蓝牙无线通信或者经PHS与GSM网络和公共部分通信。
当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之间的距离在蓝牙无线通信的范围内,独立部分加入公共部分的蓝牙微微网或者公共部分加入独立部分的蓝牙微微网,首先进行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双向鉴权,再进行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的双向鉴权。在鉴权通过后,互相交换业务能力和业务参数、位置标识和地理位置信息;业务能力包括话音通信、数据通信、PHS个人通信、数字通信、窄带通信等,业务参数包括通信速率、通信费率、电话号码等。在鉴权通过后且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保持蓝牙无线通信连接期间,公共部分的键盘和SIM卡被解锁,电话号码本、短信息、记事本、文档、摄像和录音文件被解锁和解密;独立部分的PHS通信部件被解锁,用户信息被解锁和解密。
用户可选择PHS与GSM通信模式同时激活或者两个模式之一被激活,用户可预先设置呼出和呼入的优先顺序是优先使用PHS通信模式,在PHS通信模式不可用时使用GSM通信模式。公共部分收到PHS与GSM通信模式定期报告的基站信号强度和独立部分的电池容量,并和预定值比较决定PHS或者GSM通信模式是否可用。如果PHS通信模式可用,则当前通信模式为PHS;如果PHS模式不可用而GSM模式可用,则当前通信模式为GSM。在LCD屏上显示当前通信模式、信号强度和电池容量,按键时发出与当前通信模式对应的按键音。
终端A的号码AN1对应GSM通信模式,号码AN2对应PHS通信模式,当前通信模式为PHS,在GSM通信模式上可设置呼叫无应答转移,将被叫号码为AN1的来电转移到PHS通信模式;终端B的号码BN1对应GSM通信模式,号码BN2对应PHS通信模式,当前通信模式为PHS,在GSM通信模式上可设置呼叫无应答转移,将被叫号码为BN1的来电转移到PHS通信模式。
以终端B在PHS通信模式呼叫终端A的号码AN1为例,说明呼叫和模式切换过程。当用户在终端B的公共部分按键输入号码AN1时,按键音和显示屏向用户提示当前模式为PHS模式,用户按一下发送键后,公共部分通过蓝牙通信通知独立部分的PHS通信终端模块起始话音呼出,被叫号码为AN1。终端A在GSM通信模式有来电,得到主叫号码BN2,报告给终端A的公共部分,公共部分判断来电不在当前呼入通信模式PHS上。因此,启动模式切换。
以呼叫拾取模式切换为例说明如下终端A的公共部分首先通知GSM通信模式释放呼叫。因此,呼叫不会转移到PHS通信模式,网络通知终端B的PHS模式释放呼叫,终端B的PHS模式释放呼叫后报告给它的公共部分。然后,终端A的公共部分通过蓝牙通信通知PHS通信终端模块起始话音呼出,被叫号码为BN2;终端B的PHS通信模式有来电,得到主叫号码AN2,并通过蓝牙通信报告给终端B的公共部分;在此之前,终端B的公共部分在通知PHS模块呼出一个呼叫后,不久就收到PHS模块报告被叫已经释放呼叫,接着又收到PHS模块报告一个呼入呼叫及其主叫号码,这种情况发生在预定的时间内。因此,终端B的公共部分通知它的PHS模块释放刚收到的呼叫,终端A的PHS模块收到网络通知释放呼叫并报告给它的公共部分;然后,终端B的公共部分通知它的PHS模块起始话音呼出,被叫号码为AN2;终端A的PHS模块有来电,得到主叫号码BN2,并通过蓝牙通信报告给它的公共部分;终端A的公共部分判断来电在当前呼入通信模式PHS上。因此,向用户振铃,振铃音表明来电来自PHS模式和主叫号码BN2,用户摘机应答,与终端B通信。
在终端A和B通信中,它们的公共部分不断收到PHS与GSM通信模式定期报告的基站信号强度和独立部分的电池容量,并和预定值比较决定PHS或者GSM通信模式是否可用。例如,终端B的公共部分根据PHS与GSM通信模式报告的基站信号强度,判断PHS模式信号变差了,GSM模式信号较好,决定将通信由PHS模式切换到GSM模式,终端B起始模式切换。
不管通信模式是否在通信中,公共部分的蓝牙无线通信部件不断收到独立部分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发来的蓝牙无线电信号,公共部分通过测量信号强度和质量,计算出它与独立部分之间的距离。当两者的距离超过预定距离时,就向用户提示,提醒用户由于两部分相距太远导致通信质量不好,或者用来及时提醒用户防止手机和随身携带的物品被遗忘、丢失、被盗。
如果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之间的距离超出了蓝牙无线通信的距离,蓝牙无线通信连接被断开,公共部分的键盘和SIM卡被加锁,电话号码本、短信息、记事本、文档、摄像和录音文件被加锁和加密,独立部分的PHS通信部件被加锁,用户信息被加锁和加密。因此,双模终端不可用,双模终端中的信息不可见和不可用。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在公共部分输入密码来解锁和解密,使用可收发短信息的终端向独立部分发送特定内容的短信息,将独立部分解锁和解密,并接收独立部分的报告。
当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之间的距离超出了蓝牙无线通信的距离,独立部分启动它的PHS模块进行小区位置区定位或者小区测量定位,公共部分启动它的GSM模块进行小区位置区定位或者小区测量定位,各通信模式的位置信息向公共部分或者指定的其它终端报告,可用于位置跟踪和遗失物品追回。
多个GSM PHS双模终端的公共部分可共享一个PHS独立部分。如果PHS模式处于空闲可用状态,则公共部分通过它直接呼出电话;如果PHS模式处于忙状态,则用户可选择GSM模式呼出电话或者选择PHS模式呼叫预占,公共部分收到PHS模式空闲报告时,通知PHS模式呼出该呼叫,被叫应答后,再向主叫用户振铃即自动回叫。PHS独立部分也可以被其它多模移动通信终端的公共部分共享,还可用作一个PHS终端调制解调器,供蓝牙手提电脑或者掌上电脑通过PHS无线上网用。以主叫号码公共部分识别为例说明来电处理过程如下当PHS模式有来电并通过主叫号码识别获得主叫号码后,通过蓝牙无线通信向各公共部分广播该号码;各公共部分将收到的电话号码与已有来电特别是最近来电的电话号码比较,如果有相同号码,则将该号码最近来电的时间通知独立部分,如果没有相同号码,则继续在电话本中查找,并将结果通知独立部分;PHS独立部分根据收到各公共部分的号码比较结果,按最近来电的时间顺序优先选择一个公共部分,通知它向用户振铃。
本实施例的GSM PHS双模移动通信终端,GSM模式包含在公共部分中,PHS模式放在独立部分中。也可以将PHS模式包含在公共部分中,GSM模式放在独立部分中。类似地,可实施CDMA PHS等双模或者多模移动通信终端。
实施方式2在本实施例中,多模移动通信终端是一个CDMA和PSTN、ADSL三模通信终端,由一个公共部分和两个独立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通过蓝牙无线通信相连接。公共部分由人机界面、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和一个信息处理部件PDA组成,还包括多媒体存储卡。人机界面、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多媒体存储卡分别和信息处理部件PDA相连接。人机界面包括键盘、触摸屏与笔写输入、LCD显示屏及其驱动、LED显示、蜂鸣器、振动马达、麦克风与音频输入、音频输出与喇叭、摄像头与图像输入;信息处理部件PDA包括WAP浏览器、WEB浏览器、电子邮件软件、PCM语音编码与解码、压缩语音编码与解码、JPEG和MPEG 4压缩图像编码与解码和电话号码本、短信息、摄像和录音文件加密与解密等。在本实施例中,公共部分的硬件采用一个普通的蓝牙PDA终端硬件;公共部分的软件包括CDMA和PSTN、ADSL三模共用的通信协议栈高层协议软件和应用软件、人机交互软件、与各模式通信软件、模式选择、模式切换、分机识别、鉴权、互锁、距离测量、信息安全、防丢失、防遗失和防盗等软件。例如,WEB浏览器、电子邮件等软件可用于CDMA2000模式和ADSL模式、PSTN模式,VoIP软件可用于CDMA2000和ADSL模式,可视电话软件可用于PSTN和ADSL模式。
CDMA独立部分由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和CDMA2000移动通信终端模块组成;CDMA模块主要包括CDMA基带和射频两大部分,还包括用户识别卡即UIM卡;CDMA基带具有CDMA2000通信协议栈软件和CDMA小区测量定位软件,与蓝牙部件通信和与公共部分通信等软件。
PSTN和ADSL独立部分由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和ADSL调制解调器、PSTN调制解调器、分离器组成;ADSL调制解调器的线路端口和分离器的ADSL端口相连接,ADSL调制解调器的USB端口和蓝牙无线通信部件的USB端口相连接;PSTN调制解调器的线路端口和分离器的电话端口相连接,PSTN调制解调器的串行端口和蓝牙无线通信部件的串行端口相连接,PSTN调制解调器的话音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分别和蓝牙无线通信部件的话音输出、输入端口相连接;分离器的PSTN网络端口和PSTN用户线相连接;蓝牙无线通信部件由蓝牙射频、基带、存储器和接口等组成,蓝牙基带包含了话音输入、输出电路和PCM语音编码解码器,还包含与公共部分、ADSL调制解调器、PSTN调制解调器通信等软件。
CDMA独立部分可安装在公共部分的电池框体中,并从中获得电源供给。当公共部分使用带CDMA独立部分的电池时,将公共部分和CDMA独立部分在结构上组合到了一起。当公共部分使用不带独立部分的电池时,将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在结构上分离了。电池框中的CDMA独立部分和电池作为一个整体独立工作,可放在口袋、公文包或随身携带的物品中,通过蓝牙无线通信和公共部分通信。
当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之间的距离在蓝牙无线通信的范围内,独立部分加入公共部分的蓝牙微微网或者公共部分加入独立部分的蓝牙微微网,进行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双向鉴权,再进行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的双向鉴权。在鉴权通过后,互相交换业务能力和业务参数、位置标识和地理位置信息;CDMA独立部分报告的业务能力是CDMA2000移动通信、数字通信、话音通信、数据通信、窄带通信等,业务参数有通信速率、通信费率、电话号码等。PSTN和ADSL独立部分的PSTN模式报告的业务能力是PSTN固定通信、模拟通信、话音通信、数据通信、窄带通信等,业务参数有通信速率、通信费率、电话号码等。ADSL模式报告的业务能力是ADSL固定通信、数字通信、数据通信、宽带通信等,业务参数有通信速率、通信费率、域名、IP地址等。由于PSTN和ADSL独立部分需要与PSTN用户线连接,PSTN用户线是固定的。因此,PSTN和ADSL独立部分是半固定的,可在办公室、会议室、家里等地方各配备一个PSTN和ADSL独立部分,与相应的PSTN用户线连接。当公共部分到达办公室并与办公室的PSTN和ADSL独立部分建立了蓝牙无线通信和双向鉴权、在线互锁,得到PSTN和ADSL独立部分报告的业务能力和业务参数、位置标识和地理位置信息。因此,本实施例中,多模移动通信终端的PSTN号码、ADSL域名、IP地址是不确定的,与位置有关,而CDMA号码是确定的。
在鉴权通过后且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保持蓝牙无线通信连接期间,公共部分的键盘被解锁,电话号码本、短信息、记事本、文档、摄像和录音文件被解锁和解密,CDMA独立部分的UIM卡被解锁或者PSTN和ADSL独立部分的通信部件被解锁,用户信息被解锁和解密。
用户可选择CDMA和ADSL、PSTN模式同时激活或者其中一个或两个模式被激活。用户可预先设置呼入优先顺序是ADSL模式、PSTN模式、CDMA2000模式,电路交换话音(使用电话号码)呼出优先顺序是PSTN模式、CDMA2000模式,分组交换话音和数据(使用域名或IP地址)呼出优先顺序是ADSL模式、CDMA2000模式。在LCD屏上显示当前通信模式、信号强度和电池容量,按键时发出与当前通信模式对应的按键音。
现有终端A和B,终端A的号码AN1对应CDMA模式,号码AN2对应PSTN模式,动态域名地址AN3对应ADSL模式;终端B的号码BN1对应CDMA模式,号码BN2对应PSTN模式,动态域名BN3对应ADSL模式。以终端B在PSTN模式呼叫终端A的CDMA号码AN1和全双模呼叫拾取模式切换为例说明呼叫和模式切换过程。终端B的用户希望通过ADSL与终端A进行端到端的分组通信。ADSL模式不一定总是在线。因此,当ADSL不在线时,不能呼入。通过PSTN呼叫到ADSL呼叫的模式切换可实现端到端的ADSL呼叫。终端B的公共部分通知它的ADSL调制解调器登陆ISP(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动态分配一个IP地址,与它的动态域名BN3相对应。AN1是电话号码,使用电话号码呼叫优先顺序是PSTN模式、CDMA2000模式。因此,当用户在终端B的公共部分按键输入号码AN1时,按键音和显示屏向用户提示当前模式为PSTN模式,用户按一下发送键后,公共部分通过蓝牙通信通知PSTN调制解调器起始话音呼出,被叫号码为AN1,主叫号码为BN2。终端A在CDMA模式有来电,得到主叫号码BN2,报告给终端A的公共部分,公共部分判断来电不在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DSL上。因此,启动模式切换。
终端A的公共部分首先根据主叫号码BN2自动生成动态域名BN3,它是BN2对应的终端B的动态域名。终端A的公共部分通知它的ADSL调制解调器登陆ISP,动态分配到一个IP地址,与它的动态域名AN3相对应。然后,终端A的公共部分通知它的ADSL调制解调器起始分组通信呼出,被叫动态域名为BN3,主叫动态域名为AN3;接着,终端B的ADSL模式有分组通信来电,将分组数据通过蓝牙通信发送给它的公共部分,公共部分得到主叫IP地址和动态域名AN3、终端A标识等信息,判定AN3属于AN1对应的终端A,通知它的PSTN和ADSL独立部分释放PSTN呼叫,应答ADSL分组通信,可开始分组话音通信或者文件传输等端到端的通信。
如果终端B的ADSL不可用,则在等待预定时间后,终端A的ADSL起始的分组通信没有应答或者终端B的动态域名BN3没有相应的IP地址导致呼叫失败,终端A按呼叫优先顺序选择下一个模式PSTN为当前呼入模式。终端A的公共部分首先在电话号码本中查到BN2对应的终端B的号码BN1,然后,通过蓝牙通信通知它的PSTN调制解调器起始话音呼出,被叫号码为BN1,主叫号码为AN2;接着,终端B的CDMA独立部分有来电,得到主叫号码AN2,并通过蓝牙通信报告给终端B的公共部分;公共部分根据电话号码本查到AN2属于AN1对应的终端A,通过蓝牙通信通知CDMA独立部分、PSTN释放呼叫,网络通知终端A呼叫释放;然后,终端B的公共部分通过蓝牙通信通知它的PSTN调制解调器起始话音呼出,被叫号码为AN2,主叫号码为BN2;终端A在PSTN模式有来电,得到主叫号码BN2,报告给终端A的公共部分,公共部分判断来电在当前通信模式PSTN上,因此,向用户振铃,用户摘机应答,终端A与终端B通信。
PSTN和ADSL独立部分是半固定的。因此,它的防丢失、防遗失和防盗功能使得公共部分不能离开它所在的房间或者所在的大楼。当用户需要取消这个功能,可通过人机对话输入密码来操作。多个多模移动通信终端的公共部分可共享一个PSTN和ADSL独立部分或者CDMA独立部分。本实施例的分机识别、在线互锁、远程控制等过程与实施例1的情况类似。
权利要求
1.一种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具有多种通信模式,其特征是由一个公共部分和一个或者多个独立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通过蓝牙无线通信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是公共部分由人机界面和蓝牙无线通信部件或者人机界面、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和一个通信终端传输部件组成,还可以包括信息处理、信息编码与解码、信息加密与解密、网络隔离与监控、信息存储、信息检测输入与输出硬件和软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是独立部分由蓝牙无线通信部件和一个或者多个通信终端传输部件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是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在系统上可动态重组;在结构上可分离与组合;在逻辑上可双向鉴权、在线互锁或者在线联锁;用户可通过密码优先解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是多个多模移动通信终端的公共部分可与一个或者多个独立部分通过蓝牙无线通信交叉连接,共享各通信模式;通信模式忙可呼叫预占和自动回叫;在各公共部分之间可呼叫转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是各通信模式可同时激活,根据用户预先设置的优先顺序或者/和各通信模式的可用性报告或者/和呼叫类型选择一个通信模式发起呼叫;公共部分可根据用户预先设置的优先顺序或者/和各通信模式的可用性报告选择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模式启动或者关闭、进入激活或者省电状态、进行模式切换;关闭状态的通信模式的呼叫可转移到激活的通信模式上;可通过按键音、回铃音、振铃音、铃音或者显示提示当前通信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是独立部分加入公共部分的蓝牙微微网或者公共部分加入独立部分的蓝牙微微网,互相交换业务能力和业务参数、位置标识和地理位置信息;公共部分测量与独立部分之间的距离,向用户提示是否超出预定距离或者独立部分测量与公共部分之间的距离,向公共部分报告是否超出预定距离;独立部分或者/和公共部分可定位并通过通信终端传输部件报告它的地理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是可通过特定内容的用户到用户信令补充业务(UUS)或者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SSD)或者短信息或者语音业务数据或者数据业务数据或者DTMF信令远程控制独立部分并接收独立部分的报告。
9.用于权利要求1和5所述多模移动通信终端的公共部分识别方法,其特征是主叫号码公共部分识别,其步骤是a1.第一步广播主叫号码独立部分将来电的主叫号码通过蓝牙无线通信广播给各公共部分;b1.第二步号码比较公共部分将收到的电话号码与已有来电特别是最近来电的电话号码比较,有相同电话号码则将相同电话号码最近来电的时间通知独立部分并转第三步,没有相同电话号码则将收到的电话号码与电话号码本中存储的电话号码比较,有相同电话号码则通知独立部分已在电话号码本中找到相同的电话号码并转第三步,没有相同电话号码则通知独立部分没有找到相同的电话号码;c1.第三步等待通知振铃独立部分根据收到的各公共部分号码比较结果,优先选择一个公共部分,通知它向用户振铃;或者来电数据公共部分识别,其步骤是a2.第一步发送分机号码主叫终端A将被叫公共部分分机号码通过用户到用户信令补充业务(UUS)或者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SSD)或者短信息或者语音业务数据或者数据业务数据或者DTMF信令发送给被叫独立部分B;b2.第二步分机号码提取独立部分B从收到的来自主叫终端A的用户到用户信令补充业务(UUS)或者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SSD)或者短信息或者语音业务数据或者数据业务数据或者DTMF信令提取分机号码;c2.第三步振铃独立部分B根据第二步提取的分机号码,通知分机号码所对应的公共部分向用户振铃。
10.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多模移动通信终端的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是补充业务呼叫重定向请求模式切换,其步骤是a1.第一步通信模式设置AN1、AN2、BN1、BN2为电话号码或者域名地址或者IP地址,终端A的AN1对应通信模式ACM1,AN2对应通信模式ACM2,终端A设置当前呼入通信模式为ACM2,终端B的BN1对应通信模式BCM1,BN2对应通信模式BCM2;终端A使用连接线路识别(COLP)则在通信模式ACM1上设置呼叫转移,将被叫号码为AN1的来电转移到号码AN2对应的通信模式ACM2;b1.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号码AN1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以BN1为主叫号码,A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c1.第三步连接线路识别AN2在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后,终端A将AN2通过连接线路识别(COLP)或者含有呼叫重定向请求的用户到用户信令补充业务(UUS)或者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SSD)发送给终端B;终端B收到的AN2与第二步的被叫号码AN1不同,或者收到呼叫重定向请求,则转第四步,AN2与AN1相同或者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AN2和呼叫重定向请求,则转第五步;d1.第四步呼叫重定向AN2终端B呼叫释放,网络通知终端A呼叫释放,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或者BCM2,AN2为被叫号码或者地址,呼叫终端A;e1.第五步应答网络通知终端A向用户振铃,用户摘机应答,与终端B通信;或者呼叫拾取模式切换,其步骤是a2.第一步通信模式设置终端A的号码AN1对应通信模式ACM1,号码AN2对应通信模式ACM2,终端A设置当前呼入通信模式为ACM2,终端B的号码BN1对应通信模式BCM1,终端B设置当前呼出通信模式为BCM1;b2.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号码AN1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以号码BN1为主叫号码,号码A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c2.第三步主叫号码识别BN1在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后,终端A在通信模式ACM有来电,ACM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转第七步,ACM不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根据主叫号码识别(CLIP),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1,转第四步,没有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1则转第七步;d2.第四步终端A回叫终端B号码BN1终端A呼叫释放,网络通知终端B呼叫释放,终端A使用通信模式ACM2,以号码AN2为主叫号码,号码B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B;e2.第五步主叫号码识别AN2在第四步终端A回叫终端B后,终端B在通信模式BCM1有来电,根据主叫号码识别(CLIP),得到终端A的主叫号码AN2则转第六步,没有得到终端A的主叫号码AN2则转第七步;f2.第六步终端B呼叫终端A号码AN2终端B在第二步呼出一个呼叫后,被叫释放呼叫,接着收到一个呼入呼叫及其主叫号码,这种情况发生在预定的时间内或者查到AN2属于AN1对应的终端A,则终端B释放呼叫,网络通知终端A呼叫释放,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以号码BN1为主叫号码,号码AN2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g2.第七步应答网络通知终端A或者终端B向用户振铃,用户摘机应答,终端A与终端B通信;或者全双模呼叫拾取模式切换,其步骤是a3.第一步通信模式设置AN1、AN2、BN1、BN2为电话号码或者域名地址或者IP地址,终端A的AN1对应通信模式ACM1,AN2对应通信模式ACM2,终端A设置当前呼入通信模式为ACM2,终端B的BN1对应通信模式BCM1,BN2对应通信模式BCM2;b3.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以BN1为主叫号码,A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c3.第三步主叫识别BN1在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后,终端A在通信模式ACM有来电,ACM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转第七步,ACM不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根据主叫号码识别(CLIP),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1,转第四步,没有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1则转第七步;d3.第四步终端A回叫终端B终端A没有查到BN1对应终端B的BN2,则转第七步;查到BN1对应终端B的BN2,则使用通信模式ACM2,以AN2为主叫号码或者地址,BN2为被叫号码或者地址,呼叫终端B;终端A在通信模式ACM2呼叫终端B后,等待终端B呼叫释放,在等待预定时间后,终端B通信模式BCM2没有呼叫释放且没有摘机应答,则通信模式ACM2呼叫释放;e3.第五步主叫识别AN2在第四步终端A回叫终端B后,终端B在通信模式BCM2有来电,得到终端A的主叫号码或者地址AN2则转第六步,没有得到终端A的主叫号码或者地址AN2则转第七步;f3.第六步终端B呼叫终端A终端B在第二步呼出一个呼叫后,接着收到一个呼入呼叫及其主叫号码或者地址,这种情况发生在预定的时间内或者查到AN2属于AN1对应的终端A,则终端B释放BCM1的呼叫并转第七步,或者释放BCM1和BCM2的呼叫,网络通知终端A呼叫释放,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或者BCM2,以AN2为被叫号码或者地址,呼叫终端A;g3.第七步应答网络通知终端A或者终端B向用户振铃,用户摘机应答,终端A与终端B通信;或者呼叫后转模式切换,其步骤是a4.第一步通信模式设置终端A的号码AN1对应通信模式ACM1,号码AN2对应通信模式ACM2,终端A设置当前呼入通信模式为ACM2,终端B的号码BN1对应通信模式BCM1,终端B设置当前呼出通信模式为BCM1;b4.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号码AN1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以BN1为主叫号码,A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c4.第三步主叫号码识别BN1在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后,终端A在通信模式ACM有来电,ACM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转第七步,ACM不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根据主叫号码识别(CLIP),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1转第四步,没有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1则转第七步;d4.第四步终端A回叫终端B号码BN1终端A摘机应答与终端B通信,终端A使用通信模式ACM2,以号码AN2为主叫号码,号码B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B;终端A在呼叫终端B后收到网络发来的已向终端B振铃并发送主叫号码的通知,终端A通信模式ACM2等待终端B呼叫释放,在等待预定时间后,终端B没有呼叫释放,则通信模式ACM2呼叫释放;e4.第五步主叫号码识别AN2在第四步终端A回叫终端B后,终端B在通信模式BCM1有呼叫等待,根据主叫号码识别(CLIP),得到终端A的主叫号码AN2则转第六步,没有得到终端A的主叫号码AN2则转第七步;f4.第六步终端B呼叫终端A号码AN2终端B在第二步呼出一个呼叫后,接着收到一个呼入呼叫及其主叫号码,这种情况发生在预定的时间内或者查到AN2属于AN1对应的终端A,则终端B释放它的两个呼叫,网络通知终端A释放相应的呼叫,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以号码BN1为主叫号码,号码AN2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g4.第七步应答网络通知终端A向用户振铃,用户摘机应答与终端B通信;或者呼叫回拨模式切换,其步骤是a5.第一步通信模式设置终端A的号码AN1对应通信模式ACM1,号码AN2对应通信模式ACM2,终端A设置当前呼入通信模式为ACM2,终端B的号码BN1对应通信模式BCM1,终端B设置当前呼出通信模式为BCM1;b5.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号码AN1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以号码BN1为主叫号码,号码A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c5.第三步主叫号码识别BN1在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后,终端A在通信模式ACM有来电,ACM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转第五步,ACM不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根据主叫号码识别(CLIP),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1则转第四步,没有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1则转第五步;d5.第四步终端A呼叫回拨终端B号码BN1终端A呼叫释放,网络通知终端B呼叫释放,终端A以号码B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B;e5.第五步应答网络通知终端A或者终端B向用户振铃,用户摘机应答,终端A和B通信;或者带内信令呼叫重定向请求模式切换,其步骤是a6.第一步通信模式设置AN1、AN2、BN1、BN2为电话号码或者域名地址或者IP地址,终端A的AN1对应通信模式ACM1,AN2对应通信模式ACM2,终端A设置当前呼入通信模式为ACM2,终端B的BN1对应通信模式BCM1,BN2对应通信模式BCM2;b6.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以号码BN1为主叫号码,号码A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c6.第三步当前呼入通信模式判定在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后,终端A在通信模式ACM有来电,ACM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转第七步,ACM不是当前呼入通信模式ACM2,则终端A摘机应答,与终端B通信,转第四步;d6.第四步发送带内信令终端A使用特定内容的语音业务数据或者将语音业务切换到数据业务后使用数据业务数据,向终端B发送含有AN2的呼叫重定向请求的带内信令;e6.第五步接收带内信令终端B收到含有呼叫重定向请求带内信令的特定内容语音业务数据或者语音业务切换到数据业务后的数据业务数据,提取成功AN2则转第六步,没有收到含有呼叫重定向请求带内信令或者没有提取成功AN2则保持与终端A通信;f6.第六步终端B呼叫终端A终端B呼叫释放,网络通知终端A呼叫释放,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1或者BCM2,AN2为被叫号码或者地址,呼叫终端A;g6.第七步应答网络通知终端A向用户振铃,用户摘机应答,与终端B通信;或者呼叫等待模式切换,其步骤是a7.第一步模式切换判定终端A的号码AN1对应通信模式ACM1,终端B的号码BN1对应通信模式BCM1,号码BN2对应通信模式BCM2,终端A号码AN1对应的通信模式ACM1与终端B号码BN1对应的通信模式BCM1建立了第一个通信连接,终端B的公共部分根据用户预先设置的优先顺序或者/和各通信模式的可用性报告,判定将通信模式BCM1切换为通信模式BCM2;b7.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号码AN1终端B使用通信模式BCM2,以号码BN2为主叫号码,号码AN1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c7.第三步建立第二个通信连接在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后,终端A在通信模式ACM1有呼叫等待,根据主叫号码识别(CLIP)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2,保持正在通信中的呼叫,激活呼叫等待中的呼叫,终端A号码AN1对应的通信模式ACM1与终端B号码BN2对应的通信模式BCM2建立了第二个通信连接;d7.第四步断开第一个通信连接终端B断开通信模式BCM1的通信连接,网络通知终端A断开保持的呼叫;或者全双模模式切换,其步骤是a8.第一步模式切换判定终端A的号码AN1对应通信模式ACM1,号码AN2对应通信模式ACM2,终端B的号码BN1对应通信模式BCM1,号码BN2对应通信模式BCM2,终端A号码AN1对应的通信模式ACM1与终端B号码BN1对应的通信模式BCM1建立了第一个通信连接,终端B的公共部分根据用户预先设置的优先顺序或者/和各通信模式的可用性报告,判定将通信模式BCM1切换为通信模式BCM2;b8.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号码AN2终端B查到AN1对应终端A的AN2,使用通信模式BCM2,以号码BN2为主叫号码,号码AN2为被叫号码,呼叫终端A;c8.第三步建立第二个通信连接在第二步终端B呼叫终端A后,终端A在通信模式ACM2有来电,根据主叫号码识别(CLIP)得到终端B的主叫号码BN2,终端A摘机应答,终端A号码AN2对应的通信模式ACM2与终端B号码BN2对应的通信模式BCM2建立了第二个通信连接;d8.第四步断开第一个通信连接终端B断开通信模式BCM1的通信连接,网络通知终端A断开通信模式ACM1的通信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多模移动通信终端,由一个公共部分和一个或多个独立部分组成,各部分通过蓝牙无线连接,系统上可动态重组,结构上可分离与组合,逻辑上可互锁,公共部分由人机界面、蓝牙部件、通信部件组成,独立部分由蓝牙部件和一个或多个通信部件组成,独立部分加入公共部分微微网,交换业务能力参数和位置信息,测量相互间距离并提示,可定位和远程控制;主叫号码或来电数据方法识别共享通信模式的多个公共部分;模式切换方法包括补充业务或带内信令呼叫重定向、呼叫拾取、呼叫回拨、呼叫后转切换,实现不同制式、不同呼叫类型间的模式切换,使用户在希望的模式接听来电或呼出,避免迂回路由,节省费用;用户可重组各模式;防止设备和随身物品丢失与信息泄露。
文档编号H04M1/725GK1816187SQ20051003313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5日
发明者廖日平 申请人:广州天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