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事务语言接口转换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761564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统事务语言接口转换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统事务语言接口转换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TL1(Transaction Language 1,传统事务语言)是用于电信网络管理的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或人机管理协议。TL1接口广泛应用于电信设备领域,作为一种人机交互或机器之间交互的接口规范,在北美等国家广泛应用并将是否提供TL1接口作为市场准入条件。TL1便于被管设备(带有TL1代理的设备)与TL1管理器之间的通信。被管设备上的TL1代理用来访问存储在被管设备上的数据,TL1管理器通过这种访问来监控和管理被管设备。
由于TL1接口规范仅作为部分国家电信运营商的准入要求,所以对于部分电信设备供应商,其产品原本不提供TL1接口,但为了获取市场准入条件,这些设备供应商必须在原有接口规范(如用CMIP(通用管理信息协议)和GDMO/ASN.1(管理目标定义指南/抽象语法表示)描述工具定义的网络管理接口Q3接口规范)上提供TL1接口,即需将TL1接口规范和原设备接口规范进行转换。
TL1接口与设备原接口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TL1接口很难一次性直接实现TL1接口与设备原接口之间的转换。现有的TL1接口转换技术,基本上是在TL1语法检查后进行简单的语法分解,同时有可能对TL1消息中的参数进行简单的合法性检查和参数翻译,但未提供符合原有接口要求的转换格式,而是在设备中设置中间接口。TL1接口首先和中间接口进行转换,再由中间接口转换到设备原接口。中间接口和设备原接口在接口规范、格式等方面保持一致,以使设备原接口不直接关心TL1接口规范本身,以增强接口间的独立性。在TL1接口和中间接口之间实现通用的、直接转换,在中间接口和设备接口间,根据设备原接口做相应的二次转换。
对于设备响应输出或自动上报输出,也是需要设备原接口首先通过中间层将其转换为TL1接口格式响应输出消息,然后再经过TL1命令格式翻译和语法分析后输出到TL1终端机。
现有的TL1接口转换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对于TL1终端机下发的消息,首先由TL1语法处理器接收后进行语法分析,然后由TL1接口翻译器对该消息进行简单的参数翻译,将该消息中的参数翻译成中间接口适配器能够识别的格式,然后再由中间接口适配器对其进行适合原接口要求的转换和检查,将转换后的消息传送给设备原接口,即设备接口处理器。
对于设备响应消息及上报消息,同样需要先经过中间接口适配器对其进行适合TL1接口响应格式要求的转换和检查,然后再通过TL1接口翻译器和TL1语法处理器对其进行翻译和语法分析,将消息转换成TL1格式输出到TL1终端机。
例如用户登录命令,在TL1格式上其标准语法格式为ACT-USER:[<TID>]:<UID>:<CTAG>::<PID>;其中,ACT-USER为TL1格式的用户登录命令名称;UID表示用户名,最大16字节;PID表示用户输入的密码,最大16字节;TID和CTAG为TL1标准参数。
而其对应的设备原接口格式固定,即参数的个数、顺序以及参数规格、长度是固定的,如下表1所示表1

可以看出,TL1接口和设备原接口存在以下差异1、参数个数不同TL1格式中命令相关参数只有用户名和密码,而设备原接口除了有用户名和密码外,还有一个用户接入类型;2、参数顺序不同;3、参数形式不同用户密码在TL1中输入时为明文字符串(TL1是字符流格式),而设备侧为加密后的密码。
从以上接口差异性可以看出,经TL1语法分析和命令格式翻译,只能将TL1命令翻译成设备接口中间格式,为命令字(511)+用户名(16字节)+用户密码(16字节),而无法直接将TL1格式转换为设备原接口。然后还要将这个中间接口再次转换成设备最终命令接口,即需要二次接口转换,且由于每个具体的命令接口都必须进行类似的二次转换,工作量大。如果设备原接口发生改变,比如,增加新的参数,此时必须再次修改中间接口的处理。这样使得接口耦合性增大,不利于TL1接口和设备原接口的分离,扩展性差,设备开发及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统事务语言接口转换装置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TL1接口转换实现复杂、扩展性差的缺点,简单灵活地实现TL1接口转换。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传统事务语言接口转换装置,用于完成传统事务语言TL1终端机和设备接口处理器之间传输消息的转换,所述装置包括TL1语法处理器,耦合于所述TL1终端机,用于对接收或发送给所述TL1终端机的消息进行语法分析;TL1接口处理器,耦合于所述TL1语法处理器,用于完成所述TL1终端机和所述设备接口处理器之间发送消息格式的转换;所述装置还包括参数对象描述器,耦合于所述TL1接口处理器,用于为所述TL1接口处理器提供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
所述参数对象描述器包括参数对象信息单元,用于配置所述TL1终端机和所述设备接口处理器的参数信息;对应关系生成单元,耦合于所述参数对象信息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建立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
所述参数对象信息单元为掉电保持介质。
一种传统事务语言接口转换方法,用于完成传统事务语言TL1终端机和设备接口处理器之间传输消息的转换,所述方法包括A、配置所述TL1终端机和所述设备接口处理器的接口消息的参数对象信息;B、根据所述参数对象信息建立参数对象信息表;C、根据所述参数对象信息表建立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
D、当所述TL1终端机与所述设备接口处理器进行通信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完成TL1消息及设备接口消息的转换。
所述参数对象信息包括参数对象的标识ID、参数对象名称、参数数据类型、参数对象辅助信息,所述参数对象辅助信息包括参数的可缺省值、特殊参数类型。
所述步骤C包括建立TL1消息名称与设备消息名称的对应关系;建立TL1消息参数对象与设备接口消息参数的对应关系。
所述步骤D包括D1、当所述TL1终端机下发命令消息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TL1命令消息转换为设备接口命令消息;D2、当所述设备接口处理器回送响应消息或者上报消息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设备接口消息转换为TL1消息。
所述步骤D1包括从所述TL1命令消息中获取TL1命令名称;根据所述TL1命令名称查找所述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TL1命令消息中的各参数信息;根据所述TL1终端机和所述设备接口处理器的参数对象信息对所述TL1命令消息中的各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和参数类型检查;将所述TL1命令名称及检查后的TL1消息中的各参数转换为所述设备接口命令消息。
所述步骤D2包括从所述响应消息或上报消息中获取设备接口消息名称;根据所述设备接口消息名称查找所述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设备接口消息中的各参数信息;
将所述设备接口消息名称及所述设备接口消息中的各参数转换为所述TL1消息。
所述接口消息包括命令消息、响应消息、上报消息。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针对TL1难于直接适配到设备原有接口的特点,增加参数对象描述器,将TL1消息格式中的参数作为参数对象,建立参数对象信息表,根据该信息表建立TL1消息格式和设备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直接根据该对应关系实现TL1消息及设备接口消息的转换。本发明装置不需要中间接口适配器对TL1消息进行二次转换,由TL1接口处理器根据参数对象描述器提供的对应关系直接完成TL1终端机与设备接口处理器之间消息格式的转换,实现不同设备接口之间的通信。其实现简单、灵活,减少了TL1接口和设备原接口的耦合性,当系统发生变化时,只需通过参数对象描述器修改其提供的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即可方便地适配到不同的系统中,扩展性强,同时降低了系统开发和维护成本。


图1是现有的TL1接口转换装置结构框图;图2是本发明装置结构框图;图3是本发明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4是TL1终端机下发命令消息到网元设备的消息传输流程图;图5是设备向TL1终端机发送响应或上报消息时的消息传输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将TL1消息格式中的参数作为参数对象,建立参数对象信息表,根据该信息表建立TL1消息格式和设备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直接根据该对应关系实现TL1消息及设备接口消息的转换。
本发明装置不需要中间接口适配器对TL1消息进行二次转换,而是由参数对象描述器向TL1接口处理器提供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使其直接完成TL1接口消息格式的转换,实现TL1终端机与设备接口处理器之间的通信。
本技术领域人员知道,TL1是用于电信网络管理的ASCII或人机管理协议。TL1包含4种类型的操作应用消息,输入命令消息,分别为输入命令消息、确认消息、输出响应消息和自发消息。其中,输入命令消息是从TL1终端机或其他源发送到某个网元设备的消息,此类消息要求网元设备执行某些操作关联动作;输出响应消息是对某条输入命令消息的一个回复,其中包含说明命令是否已成功执行的信息,以及需要返回到TL1终端机/用户的任何数据;自发消息是从网元设备发送到适当TL1终端机的消息,不具备明确的与之相关的输入消息。通常在以下情况会使用自发消息·报告故障事件;·报告网元设备中预定的诊断测试;·报告性能监控数据;·报告网元设备数据库中发生的变化;·周期性报告所选网元设备的情况。
TL1输入命令消息格式通常为Command:[<TID>]:[<AID>]:<CTAG>:[<GB>]:[<MPLD>];其中,Command表示TL1的命令名称,在TL1建议中有常用的命令名称描述;TID表示命令发往的目的网元或设备标识;AID表示命令操作的对象标识;
CTAG表示TL1命令的序号;GB表示TL1命令中的其他一些特殊参数,通常设备厂家不支持,可以忽略;MPLD表示命令的参数块,MPLD是统称,实际可以包含多个参数块,每个参数块又可以包含多个参数,参数块之间使用“:”分隔,参数之间使用“,”分隔。
另外,格式参数中的“[]”以及“<>”表示参数是否可缺省(前者表示可缺省,后者表示该参数不可缺省)。
针对TL1消息格式,本发明将TL1消息格式中的AID参数区以及MPLD参数区的参数作为参数对象,建立参数对象信息表,然后再根据该信息表以及TL1消息格式和设备原接口消息格式建立TL1消息格式和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当TL1终端机与设备原接口通信时,根据该对应关系不需要中间接口适配器的二次转换即可直接实现TL1接口的转换。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结构框图本发明装置S0位于TL1终端机S1和设备接口处理器S2之间,用于完成TL1接口与设备原接口之间传输消息的格式转换,实现基于不同协议的接口之间的通信。
该装置包括TL1语法处理器S01、TL1接口处理器S02和参数对象描述器S03。
当TL1终端机下发命令消息时,首先由TL1语法处理器对该命令消息进行语法分析,检查其是否存在语法格式错误,如果存在语法格式错误,则向TL1终端机回送错误信息;否则将该命令消息传送给TL1接口处理器,使其根据参数对象描述器提供的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将该命令消息转换为设备原接口能够识别的消息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设备接口处理器,由设备接口处理器将这些消息分发给设备相应的功能模块进行处理。
设备收到TL1终端机发送的命令消息后,需要向TL1终端机回送确认消息及响应消息,这些消息为设备原接口的消息格式,同样需要经过本发明装置S0将这些消息转换为TL1消息格式,以使TL1终端机能够识别。
在网络管理过程中,网元设备还需要自动上报一些消息,比如故障信息等。同样,这些消息的格式为设备原接口消息格式,需要经过本发明装置SO将其转换为TL1消息格式,上报给TL1终端机。
首先,通过设备接口处理器将这些消息发送给TL1接口处理器,由TL1接口处理器根据参数对象描述器提供的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将这些消息转换为TL1接口能够识别的消息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给TL1终端机。
参数对象描述器S03用于向TL1接口处理器S02提供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包括参数对象信息单元S31和对应关系生成单元S32。其中,参数对象信息单元用于配置TL1终端机和设备接口处理器的参数信息;对应关系生成单元连接于参数对象信息单元,用于建立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
参数对象信息单元可以通过掉电保持介质来实现,比如FLASH(闪存)或E2PROM(可电改写存储器)。将TL1接口消息参数对象化,将这些参数对象信息(包括参数对象标识ID,参数对象名称、参数对象数据类型、参数对象辅助信息等)写入参数对象信息单元,同时,根据设备原接口命令字,写入各参数对象对应的标识字。然后,由对应关系生成单元根据这些参数对象信息建立起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对应关系1.通过TL1命令名称和设备命令字ID,建立不同接口命令间的对应关系;2.通过参数对象ID和设备参数,建立不同接口参数的关联关系,包括参数对象ID在设备接口消息中的参数顺序、参数类型、长度信息等;3.通过TL1消息格式中参数的辅助描述信息,获取参数对象的一些其他信息。
在具体实现中,也可将参数对象描述器S03集成到TL1接口处理器中。
可见,本发明装置不需要中间接口适配器对TL1消息进行二次转换,由TL1接口处理器根据参数对象描述器提供的对应关系即可简单、灵活地直接完成TL1终端机与设备接口处理器之间消息格式的转换,实现不同设备接口之间的通信。
当系统发生变化,比如,网元设备更换时,由于不同厂家设备支持的接口消息可能会有所不同;再比如,系统软件升级时,需要增加或减少传送的消息。这时,只需向参数对象信息单元中重新写入新的参数对象信息,然后,由对应关系生成单元根据这些新的参数对象信息重新建立起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即可使本发明装置适配到新的系统中,有效地降低了系统开发和维护成本。
参照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方法的实现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获取TL1终端机和设备接口处理器的参数对象信息。
前面已经提到,TL1输入命令消息格式通常为Command:[<TID>]:[<AID>]:<CTAG>:[<GB>]:[<MPLD>];本发明将TL1消息格式中的参数对象化,即将TL1消息格式中AID参数区及MPLD参数区中的参数作为参数对象。比如,对于TL1的用户登陆命令消息“ACT-USER:[<TID>]:<UID>:<CTAG>::<PID>;”,将用户名、用户密码看作参数对象,UID、PID是参数对象的名称。
参数对象信息包括参数对象的标识ID、参数对象名称、参数对象数据类型、参数对象辅助信息。参数对象辅助信息包括参数的可缺省值、特殊参数类型(如是否要加密等)。其中,参数对象标识ID使用一个唯一的数字表示。
参数对象名称可以从TL1消息格式的参数名称中获取,要求该名称是唯一的,如上述TL1的用户登陆命令消息中的“UID”表示用户名参数对象的名称,可以分配值501表示其对象标识ID。另外,还可以设定一些保留的对象ID用作特殊参数对象ID,如1~500表示特殊参数对象ID。比如,上述设备原接口消息中的“用户接入类型”,由于其在TL1接口消息格式中没有体现,因此可以将其作为特殊参数对象。
参数对象数据类型可以是字符串、无符号1字节整数、无符号2字节整数、无符号4字节整、有符号1字节整数等等。另外,数据类型也可以为扩展的自定义数据类型,如同C++编程语言的除无符号整数、有符号整数、字符串等还可以自己定义类一样。
参数对象辅助信息是指该信息不便在参数的数据类型中描述或该信息和具体的TL1消息相关。如在某些TL1消息中,同一数据类型的参数对象在不同TL1消息中略有不同,在某消息中是必须输入,而在另一消息中该参数是可缺省的,这个缺省值的信息就可以当作参数对象辅助信息写到TL1消息格式信息中。因为该可缺省属性在不同的TL1消息中是不同,同一参数对象名称,如用户名,有时是可缺省的,有时是不可缺省的,另外在可缺省的情况下也存在有不同缺省值的情况。通过参数对象辅助信息对该参数的描述就可使设计者自己选择辅助信息的描述标记符和语法,如上述的用户登陆命令消息“ACT-USER:[<TID>]:<UID>:<CTAG>::<PID>;”中,如果该命令的功能支持匿名登录,则UID参数是可缺省的,缺省不输入时就是匿名anonymous,则可以按如下格式在TL1消息中进行描述“ACT-USER:[<TID>]:[<UID#anonymous>]:<CTAG>::<PID*md5>;”。
使用[<UID#anonymous>]来表示该参数在可缺省情况下,若用户没有输入该参数(如ACT-USER:::121::huawei;),则实际上可以认为输入为“ACT-USER::anonymous:121::Huawei;”,以上“#”表示该参数有可缺省值,anonymous表示其缺省值。*md5表示要求使用md5签权算法加密。
根据具体的TL1消息格式得到TL1不同的消息格式信息,如登录命令、退出命令其格式都不同。在接口转换时,可以根据该消息格式信息判断用户输入的TL1格式是否正确,如TL1命令码、AID参数个数、MPLD参数块个数以及各参数块中的参数个数、参数是否可缺省等属性。
设备接口处理器的参数对象信息即设备原有接口信息,比如前面表1中所示的设备原接口的用户登陆命令消息,包含以下参数命令字,2字节,取值为511;用户接入类型,1字节,不同协议接入时取值不同;用户密码,16字节,使用md5鉴权加密;用户名,16字节,最长为16字节字符串。
根据上述这些信息,即可建立如下表2所示的参数对象信息表表2

其中,ACCTYPE表示用户接入类型参数对象,其标识ID为1(系统可约定1~500表示系统内特殊的用户ID),accesstype表示其数据类型是用户接入自定义类型。
步骤302根据TL1终端机和设备接口处理器的参数信息建立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
假设ACT-USER命令支持匿名登录,即UID参数是可缺省的,缺省时的匿名为anonymous,且用户密码需要经过md5算法鉴权加密,则在TL1消息中对用户登陆命令消息的描述如下“ACT-USER:[<TID>]:[<UID#anonymous>]:<CTAG>::<PID*md5>;”。
已知设备原接口消息中参数顺序为{用户接入类型,用户密码,用户名},根据上述参数对象信息表中的信息,可建立如下表3所示的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表3

步骤303当TL1终端机与设备接口处理器进行通信时,根据建立的对应关系完成TL1消息及设备接口消息的转换。
当TL1终端机下发命令消息时,根据上述对应关系(即参数对象信息、TL1和设备接口对应关系)将TL1消息转换为设备原接口能够识别的命令格式;而当设备向TL1终端机发送响应或上报消息时,根据上述对应关系将设备原接口消息转换为TL1终端机能够识别的消息格式。
图4示出了TL1终端机下发命令消息到网元设备的消息传输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01用户从TL1终端机输入命令消息。
步骤402根据GR-831-CORE标准检查TL1命令的语法格式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则进到步骤410返回错误信息。
否则,进到步骤403从TL1输入命令中解析出TL1的命令名称。
步骤404根据已建立的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表以及参数对象信息表将TL1命令消息转换为设备原接口命令格式,具体转换过程如下1.根据解析出的TL1的命令名称从已建立的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到该TL1命令的输入格式;2.从该TL1命令的输入格式中获取各参数对象信息,比如上述ACT-USER命令,在其输入格式中从左到右扫描可以获取各参数对象名称、参数辅助信息,确定UID参数为可缺省,缺省值为“anonymous”,参数PID为必输参数,且需要对该参数采用md5鉴权加密;3.根据获取的各参数对象信息在已建立的参数对象信息表中查找对应的参数数据类型信息,对TL1命令消息中的各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及参数类型检查,比如,检查输入的UID参数长度是否超过16字节等;若用户没有输入参数,则检查该参数是否可缺省并赋予其缺省值;或根据其辅助信息确定PID是否加密,根据PID的辅助描述信息“*md5”可知PID需要使用md5鉴权加密,转换时调用系统的md5算法加密即可;4.参数类型检查完成后,将TL1输入命令中的参数转换成设备原接口参数格式;对于特殊对象参数的转换,如上述用户接入类型参数,调用该自定义类型参数的处理即可。比如,通过TL1接入时的通信端口可以设定为其接入方式为telnet(以太网)或TCP(传输控制协议)或串口。
这样,就完成了TL1消息格式中所有参数的转换。
步骤405将转换后的命令消息传送给设备接口处理器。
图5示出了设备向TL1终端机发送响应或上报消息时的消息传输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501接收设备响应消息或上报消息。设备响应或上报消息格式同设备命令格式类似,即“命令字+参数”,只是响应参数的前2个字节固定表示命令执行的错误码,若为0表示命令成功,为1表示命令失败。
步骤502根据错误码判断命令执行是否成功,若失败,则进到步骤510直接生成TL1响应错误消息反馈给用户;否则,进到步骤503获取设备接口消息名称。
步骤504根据设备接口消息名称查找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获取设备接口消息中的各参数信息。
步骤505将设备接口消息名称及设备接口消息中的各参数转换为TL1消息。
步骤506将转换后的消息通过TL1终端机传送给用户。
例如对于查询设备某单板信息的TL1命令的响应格式为<cr><lf><lf>^^^<sid>^<year>-<month>-<day>^<hour>:<minute>:<second><cr><lf>M^^<ctag>^<completion code><cr><lf>^^^“<CFGAID>::SN=<SN>,[MAC=<MAC#N\″\″>]:<EQPTSTATE>”<cr><lf>;其中,cr表示回车符,lf表示换行符,^表示空格符,sid表示设备标识。
<year>-<month>-<day>^<hour>:<minute>:<second>表示响应的日期和时间。
M表示响应,ctag和该响应对应的命令消息中的CTAG一样,用于命令和响应的关联,completion code表示命令执行成功与否。
“<CFGAID>::SN=<SN>,[MAC=<MAC#N\″\″>]:<EQPTSTATE>”为命令执行成功时的响应内容。命令执行失败时,没有响应内容,在completion code中表示为DENY。
CFGAID表示所查单板的板ID;SN表示单板的生产序列号,为15字节字符串;MAC表示单板的以太网口的MAC地址,也是字符串格式,由于并非每块单板都有以太网口,所以该参数为可缺省项,以上#N\″\″为参数对象辅助描述信息,表示该字符串为空时,MAC地址没有意义,不需要输出该参数,加了″\″是由于响应格式的最外层已有“”;EQPTSTATE表示单板状态。
以下为查询结果举例SONET-NE 04-11-09 10:02:38M 101 COMPLD“SLOT-9::SN=SCC018542179980,MAC=0A-86-7D-33-6C-6A:ONLINE”;预先建立的参数对象信息表如下表4所示表4

其中,KEYWORD表示关键字类型,所谓关键字,就是用字符串信息代替设备原整数参数,以提高可读性,如使用ONLINE表示1,OFFLINE表示0,SLOT-9表示9号单板。
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5所示表5

收到设备的响应消息后,首先,根据响应消息中的命令字ID,即513在接口对应关系表(表5)查找到记录,根据该记录查找到“对应设备参数信息”即{505,506,507},以及该设备接口对应的TL1响应格式以及响应参数格式的参数对象名称信息。然后,根据参数对象ID505、506、507在参数对象信息表(表4)中查找到相应记录。在所找到的记录中可以得出其数据类型,然后将设备接口参数翻译成TL1的参数,得到翻译后的TL1参数信息,并通过参数对象信息表中的参数对象名称和ID的对应关系,再组合生成整个TL1响应消息。
在生成TL1响应消息过程中,可根据参数辅助描述信息,进行相应参数再处理。如以上MAC参数,若翻译后TL1参数为长度为0的字符串,则表示MAC参数没有意义,不需要显示。
根据TL1语法处理器生成TL1响应消息的其它部分,即<cr><lf><lf>^^^<sid>^<year>-<month>-<day>^<hour>:<minute>:<second><cr><lf>M^^<ctag>^<completion code>
这样,就将设备原接口发送的响应消息转换成了相应的TL1接口响应消息,然后,就可将生成的整个TL1响应消息反馈给用户。
自动上报的接口消息转换的实现与上述响应消息转换的实现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权利要求
1.一种传统事务语言接口转换装置,用于完成传统事务语言TL1终端机和设备接口处理器之间传输消息的转换,所述装置包括TL1语法处理器,耦合于所述TL1终端机,用于对接收或发送给所述TL1终端机的消息进行语法分析;TL1接口处理器,耦合于所述TL1语法处理器,用于完成所述TL1终端机和所述设备接口处理器之间发送消息格式的转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参数对象描述器,耦合于所述TL1接口处理器,用于为所述TL1接口处理器提供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对象描述器包括参数对象信息单元,用于配置所述TL1终端机和所述设备接口处理器的参数信息;对应关系生成单元,耦合于所述参数对象信息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建立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对象信息单元为掉电保持介质。
4.一种传统事务语言接口转换方法,用于完成传统事务语言TL1终端机和设备接口处理器之间传输消息的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A、配置所述TL1终端机和所述设备接口处理器的接口消息的参数对象信息;B、根据所述参数对象信息建立参数对象信息表;C、根据所述参数对象信息表建立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D、当所述TL1终端机与所述设备接口处理器进行通信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完成TL1消息及设备接口消息的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对象信息包括参数对象的标识ID、参数对象名称、参数数据类型、参数对象辅助信息,所述参数对象辅助信息包括参数的可缺省值、特殊参数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建立TL1消息名称与设备消息名称的对应关系;建立TL1消息参数对象与设备接口消息参数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D1、当所述TL1终端机下发命令消息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TL1命令消息转换为设备接口命令消息;D2、当所述设备接口处理器回送响应消息或者上报消息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设备接口消息转换为TL1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1包括从所述TL1命令消息中获取TL1命令名称;根据所述TL1命令名称查找所述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TL1命令消息中的各参数信息;根据所述TL1终端机和所述设备接口处理器的参数对象信息对所述TL1命令消息中的各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和参数类型检查;将所述TL1命令名称及检查后的TL1消息中的各参数转换为所述设备接口命令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2包括从所述响应消息或上报消息中获取设备接口消息名称;根据所述设备接口消息名称查找所述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设备接口消息中的各参数信息;将所述设备接口消息名称及所述设备接口消息中的各参数转换为所述TL1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消息包括命令消息、响应消息、上报消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统事务语言接口转换装置及方法,用于完成传统事务语言TL1终端机和设备接口处理器之间传输消息的转换。所述装置包括TL1语法处理器、TL1接口处理器和参数对象描述器,TL1接口处理器根据参数对象描述器提供的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完成TL1终端机和设备接口处理器之间发送消息格式的转换。本发明方法包括配置TL1终端机和设备接口处理器的参数对象信息;根据参数信息建立TL1消息格式与设备接口消息格式的对应关系;当TL1终端机与设备接口处理器进行通信时,根据建立的对应关系完成TL1消息及设备接口消息的转换。利用本发明,可以简单灵活地实现TL1接口转换,降低系统开发和维护成本。
文档编号H04L29/06GK1829221SQ20051005141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日
发明者陈天祥, 韦震宇, 尤乾坤, 陈庆辉, 邹育泉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