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交换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文档序号:761840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讯交换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交换装置及其操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整合移动通讯网路、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以及互联网语音协议电话网络的通讯交换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网络语音电话的蓬勃发展,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系统已经逐渐转移为数据交换网络系统,这种新一代网络架构的建置成本与维护成本皆远低于传统语音电信网络的花费,通过开放性的互联网,人们不仅可享有更便宜的语音服务,也可轻易的与世界各地进行网上实时的通讯联系。
目前有关于互联网语音协议(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的应用现状与技术平台,多半是采用点对点的方式(Peer to Peer based)来进行,通话双方需要有相同的装置,诸如个人计算机或是专用话机。若是通过电信局或是固网业者所提供的通话节费方案,通常需要使用到网关器或是专属网络电话机,虽然这些装置具备有很强的系统兼容性,也可通过其内建的支持架构来执行连接转换的工作,然而这些装置不但体积庞大且售价昂贵,其安装方式也较为复杂,不符合一般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此外,当消费者在使用这类产品时,其本身必须处于一个与互联网保持联机的环境中,一旦离开这个环境,则无法使用VOIP网络电话进行通话,而一般电信业者的指定转接服务,也只能支持移动电话或是传统电话机,无法让消费者选用更便宜的通话方式。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讯交换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主要是用来交换一移动通讯电话网络、一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以及一互联网语音协议电话网络的语音讯号,使得消费者在拨打市内电话、网络电话或是移动电话时,可依照实际的状况,选用各种不同的电信交换方式来达成节省通话费的目标,即使本身不在计算机装置的附近,也能够通过互联网来拨打电话或是接收来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通讯交换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发明整合一移动通讯网路、一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以及一互联网语音协议电话网络,通过本发明的通讯交换装置,可对上述三种通讯网路的语音讯号进行交换动作,使得消费者在使用传统电话机或手机拨打电话时,也能利用网络免付费的特性,更能随时接收到上述三种通讯网路的来电。本发明通讯交换装置本身只负责控制各个通话网络局端装置有关声音流的部分,主要是针对语音讯号进行分配并进行语音讯号的转换和导通,至于各个通讯网路平台必须经过许多申请和认证的相关程序,则分别交由各个通讯网路局端装置来处理,有关这些通讯协议的沟通程序,原本就是各个通讯网路局端装置所具备的功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讯交换装置的操作方法,首先根据一发话端的来电号码字符串来决定一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此发话端可为移动电话、传统电话机或者是一可透过窗口接口进行拨号功能的计算机装置,此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可为预先设定或是手动设定。接着根据此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进行一拨号动作来连接一受话端,此拨号动作可为自动拨号或是手动拨号。最后执行此发话端与此受话端之间的语音讯号形式转换程序。
为了执行上述的操作方法,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讯交换装置,此通讯交换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端口、第二连接端口、第三连接端口、讯号切换模块以及通讯管理模块。第一连接端口用于连接具有互联网语音协议通讯功能的电子信息设备以收发透过互联网传递的语音讯号,第二连接端口用于连接移动通讯终端设备以收发透过移动通讯网路传递的语音讯号,第三连接端口用于连接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以收发透过该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传递的语音讯号,讯号切换模块用来切换第一连接端口、第二连接端口以及第三连接端口所收发的语音讯号,通讯管理模块则用于控制此讯号切换模块以决定一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并负责转换这些语音讯号的形式。其中,通讯管理模块更包含有一微控制单元(MCU),用以处理这些语音讯号的转换程序;振铃用户线路接口电路(RSLIC,Ring 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用以告知来电并控制振铃产生;以及一语音编码/译码单元,用以转换模拟语音讯号与数字语音讯号。
此外,第一连接端口与移动通讯终端装置连接的方式可以通过传输线以有线方式来连接或着是通过无线传输装置与移动通讯终端装置连接。而此通讯交换装置更包含有一无线讯号收发器,用以收发一无线局域网络的电信讯号,第三连接端口更可另外连接一电话机以收发另一透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传递的语音讯号,也可连接一专用交换分机(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建构出一个完整的内部电话分机网络。
总而言之,本发明通讯交换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提供各种不同通讯网路的通话方式,并能随时随地接收各种通讯网路的来电,在连接各个通讯网路平台时,皆应用原本通讯网路局端装置所提供的通讯功能,因此本发明通讯交换装置不仅价格便宜、体积小且携带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通讯交换装置的通讯架构的示意图;图2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通讯交换装置的方块图;图3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通讯交换装置的操作方法的实施步骤图;图4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通讯交换装置将一互联网来电转接到一远程受话者的操作流程图;图5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通讯交换装置将一远程发话转接至互联网以拨打电话的操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10第一连接端口;115~USB接头;120第二连接端口;125~RJ45接头;130第三连接端口;135~RJ11接头;140讯号切换模块;150通讯管理模块;152微控制单元;154振铃用户线路接口电路;156语音编码/译码单元;160无线讯号收发器;165无线局域网络;170个人计算机;175互联网语音协议电话网络;180手机;185移动通讯网路;190电话机;195公共交换电话网络;S301~S303为本发明通讯交换装置的操作方法的实施步骤;S401~S410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讯交换装置将一互联网来电转接到一远程受话者的操作流程;S501~S510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讯交换装置将一远程发话转接至互联网以拨打电话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讯交换装置的通讯架构的示意图。在实施例中,一通讯交换装置100,包括一第一连接端口110、一第二连接端口120、一第三连接端口130、一讯号切换模块140、一通讯管理模块150以及一无线讯号收发器160。其中,该第一连接端口110通过一个人计算机170与一互联网语音协议电话网络175相连接,藉由此通讯路径使得该通讯交换装置100可接收或发送一数字语音讯号。该第二连接端口120通过一手机180与一移动通讯网路185相连接,该手机180为预先设置,藉由此通讯路径使得该通讯交换装置100可接收或发送另一数字语音讯号,而依据该手机180所采用的通讯标准,该移动通讯网路185可为GSM、GPRS、3G或是PHS等市面上一般移动电话所支持的通讯标准。该第三连接端口130可通过一电话机190与一公共交换电话网络195相连接,也可直接连接到该公共交换电话网络195,藉由此通讯路径使得该通讯交换装置100可接收或发送一模拟语音讯号,无论是市内电话或是国内长途电话,都能够进行通话服务。因此,该通讯交换装置100利用各通讯网路局端装置如个人计算机170、手机180与该电话机190成功地与三个广域网络相连结。该讯号切换装置140可分别切换该第一连接端口110、该第二连接端口120与该第三连接端口130所收发的语音讯号。该通讯管理模块150,用于控制该讯号切换模块以决定一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并转换该第一连接端口的语音讯号形式、该第二连接端口的语音讯号形式以及该第三连接端口的语音讯号形式。此外,该无线讯号收发器160,用来收发一无线局域网络165的电信讯号,该无线讯号收发器160可采用各种短距离通讯标准,诸如Wi-Fi、Bluetooth、Zigbee、UWB与NFC等技术,进一步与局域网络内的各个移动用户进行通话。
请参阅图2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通讯交换装置的方块图。该通讯交换装置100在连接该互联网语音协议电话网络175时,可透过一USB接头115的一端与该第一连接端口110连接,另一端与该个人计算机170连接,只要在该个人计算机170安装完driver驱动程序后,该通讯交换装置100便可支持该个人计算机170。在连接该移动通讯网路185时,可使用一RJ45接头125,经由传输线将该手机180的麦克风或耳机的声音传输进来,并在播号或是接通时进行声音的导通。另外,也可通过一无线传输装置来连接该手机180与该第二连接端口120,该无线传输装置的短距离通讯标准可采用目前移动电话常内建有的蓝牙技术,当然也不排除其它的短距离通讯标准。在连接该公共交换电话网络195时,则可通过一RJ11接头135的一端与该第三连接端口130连接,另一端与该电话机190连接。在图2的实施例中,该通讯管理模块150还包含有一微控制单元(MCU)152,用来处理该第一连接端口110、该第二连接端口120与该第三连接端口130的语音讯号的转换程序;一振铃用户线路接口电路(RSLIC,Ring 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154,用来告知来电并控制振铃产生,并作为模拟讯号与数字式讯号的接口;以及一语音编码/译码单元156,用来转换模拟语音讯号与数字语音讯号。
请参阅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通讯交换装置的操作方法的实施步骤图。首先,根据一发话端的来电号码字符串以决定一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此为步骤S301。其中,该发话端可通过该互联网语音协议电话网络175、该移动通讯网路185或该公共交换电话网络195,再经由个人计算机170、手机180或该电话190与该通讯交换装置100相连接,在决定该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时,使用者可预先设定好该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决定通过何种通讯网路再转接电话出去,该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可为手动设定,也就是该发话端在连接至该通讯交换装置100时,再输入字码来决定欲使用的转接网络。接着根据该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进行一拨号动作以连接一受话端,此为步骤S302。在选定该转接网络后,再拨号到欲连接的受话端,该拨号动作可为系统自动拨号或通过该发话端手动拨号。最后执行该发话端与该受话端之间的语音讯号形式转换程序,此为步骤S303。整个通话程序系从该发话端通过该通讯交换装置100再转接到该受话端,该通讯交换装置100负责转换该些不同形式的语音讯号,并处理相关的通讯管理程序。
请参阅图4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通讯交换装置将一互联网来电转接到一远程受话者的操作流程图。当一发话端通过TelTel或Skype等计算机语音通讯软件,使用通讯软件本身所设定的帐号来拨打电话时,该通讯交换装置100通过个人计算机170接收一互联网语音协议来电(步骤S401),接着网络电话产生振铃(步骤S402),然后通过一字码定义规则来指定一转接网络(步骤S403),该字码定义规则依据一般惯用的拨号规定,诸如国际冠码、国码、区码、收话用户电话号码或是人为预设的数字代码。这时可将该来电转接至一内部网络(步骤S404),再连接至一局域网络内的各个电话分机(步骤S405)。也可将该来电转接至一外部网络(步骤S406),再连接至一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步骤S407),通过该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拨打电话(步骤S408),或连接一预设的伺服手机(步骤S409),再通过一移动通讯网路拨打电话(步骤S410)。在图4的实施例中,受话人可接收来自于国内外的网络来电,经由转接至该内部网络后,再通过有线传输方式或无线传输方式,将该来电转接至局域网络内的各个电话分机。如果受话人外出或在另一个地方,也可经由外部网络,再选择该移动通讯网路或把该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当作传递路径,以自动拨号或是手动拨号来联络位于远程的受话人。如此一来,无论受话人身处何处都能接收到所有的网络来电,并采用最便宜的收费方式。
请参阅图5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通讯交换装置将一远程发话转接至互联网以拨打电话的操作流程图。发话端由其所持手机拨打电话至一预设伺服手机(步骤S501),通过一移动通讯网路连接至该预设伺服手机(步骤S502),再通过一字码定义规则指定转接网络(步骤S503),这时可选择转接至内部网络(步骤S504),然后连接到各个电话分机(步骤S505)。也可选择转接至外部网络(步骤S506),连接一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步骤S507),然后通过该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拨打电话(步骤S508),也可连接至个人计算机(步骤S509),再通过一互联网电话协议网络拨打电话(步骤S510)。在图5的实施例中,通过向电信局申请该预设伺服手机与发话人所持手机的专线方案,发话人无论身处何处皆可利用所持有的个人手机先拨打至该伺服手机,再利用该互联网语音协议电话网络或是该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再转接电话至一受话端,如此可节省大量的通话费用。同理通过相同的通话机制,发话人也可从一公共交换电话网络选用便宜的方式转接到该移动通讯网路或该互联网语音协议电话网络来拨打电话。
综合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讯交换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可以有效的将移动通讯网路、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互联网语音协议电话网络整合在一起。不仅在拨打电话时,可基于不同的受话端对象,采用最便宜的通话方式,无论何时何地也都能够接到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网络来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及修饰,仍将不失本发明的要义所在,亦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都应视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讯交换装置的操作方法,用以交换一移动通讯电话网络、一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以及一互联网语音协议电话网络的语音讯号,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根据一发话端的来电号码字符串决定一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根据该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进行一拨号以连接一受话端;以及执行该发话端与该受话端之间的语音讯号形式的转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交换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该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为预先设定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交换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该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为手动设定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交换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该拨号动作为自动拨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交换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该拨号动作为手动拨号。
6.一种通讯交换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端口,用于连接一具有互联网语音协议通讯功能的电子信息设备以收发一通过互联网传递的语音讯号;一第二连接端口,用于连接一移动通讯终端设备以收发一通过移动通讯网路传递的语音讯号;一第三连接端口,用于连接一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以收发一通过该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传递的语音讯号;一讯号切换模块,用以切换该第一连接端口的语音讯号、该第二连接端口的语音讯号以及该第三连接端口的语音讯号;以及一通讯管理模块,用于控制该讯号切换模块以决定一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并转换该第一连接端口的语音讯号形式、该第二连接端口的语音讯号形式以及该第三连接端口的语音讯号形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讯交换装置,其中该通讯交换装置还包括一无线讯号收发器,用以收发一无线区域网络的电信讯号。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讯交换装置,其中该第三连接端口另连接一电话机以收发另一通过该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传递的语音讯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讯交换装置,其中该通讯管理模块还包括一微控制单元,用以处理该数个语音讯号的转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讯交换装置,其中该通讯管理模块还包括一振铃用户线路接口电路,用以告知来电并控制振铃产生。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讯交换装置,其中该通讯管理模块还包括一语音编码/译码单元,用以转换模拟语音讯号与数字语音讯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讯交换装置的操作方法,可用来交换一移动通讯电话网络、一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以及一互联网语音协议电话网络的语音讯号,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根据一发话端的来电号码字符串来决定出一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接着根据此转接网络的指定顺序,进行一拨号动作来连接一受话端;最后执行此发话端与此受话端之间的语音讯号形式转换。为实现上述方法,此通讯交换装置包括有一第一连接端口、一第二连接端口、一第三连接端口、一讯号切换模块以及一通讯管理模块,可用来转换不同形式的语音讯号,并控制此转接网络的操作流程。
文档编号H04Q3/00GK1870680SQ200510071170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3日
发明者曾玠澄, 罗世暹, 陈佳显, 黄陈漳 申请人:曾玠澄, 罗世暹, 陈佳显, 黄陈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