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用图像显示装置及配备有该装置的数码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19870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码相机用图像显示装置及配备有该装置的数码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数码相机的图像显示装置及装备有该图像显示装置的数码相机。
背景技术
大部分通过摄像单元来用电学方法拍摄图像的数码相机具有光学取景器和显示已拍摄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监视器)。而且,现在的数码相机,作为摄像单元包括设于相机主体中的摄像镜头,及在相机主体中与摄像镜头相对地设置的固体摄像元件。
光学取景器包括设于相机主体前后面的取景器物窗和目窗,及上述相机主体内设置的具有朝向取景器物窗的一端和朝向目窗的另一端的取景器光学系统。通常,考虑到使用者在手持相机时易于从目窗观看,光学取景器被设于相机主体的上缘部分。
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含有多个像素呈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区域、从显示区域外周的上缘或下缘向上方或下方进一步突出的伸出部、及装在伸出部上的像素驱动单元的例如液晶显示面板之类的显示面板。数码相机的图像显示装置有固定型和活动型。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1-160787号公报中公开的配备有固定型图像显示装置的数码相机中,在相机主体的后面的光学取景器的目窗下方设有监视器开口,而且,在相机主体内的光学取景器下方配置有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通过相机主体后面的监视器开口使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露于外部。
例如,字日本特开平10-191114号公报中公开的配备有活动型图像显示装置的数码相机中,设有可在相机主体后面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活动型图像显示装置。活动型图像显示装置的配为,在不使用光学取景器时,其位配置在覆盖光学取景器目窗的上端位置;而在使用光学取景器时,其位于使光学取景器目窗露出的下端位置。下端位置的活动型图像显示装置使其下端部突出于相机主体下方。
在数码相机中,为使使用者易于看到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所显示的监视器图像,期望尽可能地扩大显示区域。
但是,为实现上述要求,在含有从显示区域的上缘或下缘向上方或下方突出的伸出部的现有的显示面板中,与显示面板整体的上下方向尺寸相比,显示区域上下方向尺寸则小了伸出部的上下方向尺寸部分。
因此,在配备有如上上述结构的固定型图像显示装置的现有数码相机中,由于显示面板整体的上下方向尺寸与相机主体中的光学取景器相比限制于更下方部分的上下方向尺寸内,因而,显示区域的上下方向尺寸与相机主体中的光学取景器相比限制为比下方部分的上下方向尺寸更小。
与此相应,在配备有如上上述结构的活动型图像显示装置的现有数码相机中,可将显示面板整体的上下方向尺寸做得大到与相机主体后面的上下方向尺寸一致。因此,与配备有固定型图像显示装置的数码相机相比,可使用上下方向尺寸更大的显示面板,从而可具有上下方向尺寸更大的显示区域。
但是,在配备有活动型图像显示装置的数码相机中,用于将活动型图像显示装置可滑动地设于相机主体后面的结构很复杂,制造成本很高。再有,在配备有活动型图像显示装置的数码相机中,由于必须根据使用或不使用光学取景器而使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上下滑动,所以使用也很麻烦。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概念,在配备了具有光学取景器的相机主体的数码相机中,配置在相机主体中、且显示用数码相机已拍摄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配备有包括以下各部分的显示面板多个像素呈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区域,从显示区域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方突出的伸出部,配置在伸出部的既定部分上、从伸出部两侧中的一个可透视(look out)另一个的可透视(look out)部分以及配置在伸出部的剩余部分的像素驱动单元。
当该图像显示装置配置在相机主体时,显示面板伸出部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look out)部分与光学取景器重叠,而且,伸出部剩余部分的像素驱动单元配置在光学取景器的侧面。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概念,数码相机配备有具有前面、后面、边缘部和形成于后面的图像显示窗的相机主体;设于相机主体且以电学方法拍摄图像的摄像单元;设于相机主体边缘部的光学取景器;及设于相机主体且显示由摄像单元已拍摄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该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包括以下部分的显示面板在相机主体中接近摄像单元更后面配置的、多个像素呈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区域,从显示区域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方突出的伸出部,配置在伸出部的既定部分上、从伸出部两侧中的一个可透视(look out)另一个的可透视(look out)部分以及配置在伸出部的剩余部分的像素驱动单元。
当该图像显示装置配置在相机主体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与图像显示窗相对应,显示面板伸出部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look out)部分与光学取景器重叠,而且,伸出部剩余部分的像素驱动单元配置在光学取景器的侧面。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数码相机的后视图。
图3是沿图1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数码相机中所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后视图。
图5是图4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6是沿图4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4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后视图。
图8是沿图7中的显示面板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数码相机中所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后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剖视图。
图13是以除去包围图像显示窗的图像显示窗框架部件及包围目窗的目窗框架部件的状态表示图12的数码相机的后面图。
图14是沿图12的XIV-XIV线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2的数码相机中所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后视图。
图16是图15的显示面板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例首先,参照图1—图8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
如图1—图3中所示,该数码相机为摄像镜头回缩型,包括具有矩形外盒的相机主体1。例如,矩形外盒的设定为左右方向宽度87mm、高度57mm、前后面间的厚度23mm。
在相机主体1的前面设有可伸出缩回的摄像镜头2。摄像镜头2,在没有用来拍摄拍摄物时其缩回到相机主体1的内部,而在用来拍摄拍摄物时从相机主体1的前面伸出前方。
摄像镜头2的构成是公知的变焦距镜头。
在相机主体1前面上端部的右角处形成有取景器物窗3,取景器物窗3由透明外罩部件4覆盖。外罩部件4上形成有限定取景器视野的取景器框架护罩4a。
相机主体1后面上端部的左角处形成有目窗5,目窗5由透明外罩部件6覆盖。在上述后面上设有包围目窗5的目窗框架部件7,目窗框架部件7由遮光护罩构成。
在相机主体1后面的目窗5下方形成有图像显示窗8,图像显示窗8由透明外罩部件9覆盖。外罩部件9上设有限定图像显示窗8的图像显示范围的图像显示窗框架部件9a,图像显示窗框架部件9a由遮光护罩构成。
相对于摄像镜头2在相机主体1前面的上端部中的与取景器物窗3相反一侧形成有电子闪光窗11。在相机主体1内部的与电子闪光窗11相对应的部分配置有未图示的公知的电子闪光灯单元。
在相机主体1后面的图像显示窗8的右侧设有用来选择并设定该数码相机的种种动作模式的模式转换键12。
在相机主体1上面的右角上设有快门按钮13。
虽然在相机主体1的外表面上还设有电源键,用于操作摄像镜头2的变焦的变焦距键,可插入在与数码相机内部的电路之间交换电子情报的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插槽,及可插入用于将数码相机内部的电子电路与例如包括个人计算机的外部电子设备连接的外部连接单元的连接器的连接器插槽及其它,但是由于这些都是公知的构造,所以为简化附图而省略其图示。
相机主体1内部空间中的摄像镜头2的内端附近配置有固体摄像元件14。在本实施例中,用摄像镜头2与固体摄像元件14的组合构成了以电学方法拍摄图像的摄像单元。
在相机主体1内部的上端部配置有光学取景器。光学取景器包括具有朝向取景器物窗3的一端和朝向目窗5的另一端16的取景器光学系统15。取景器光学系统15具有对应于摄像镜头2的焦距改变而可使光学取景器的视野改变的结构。
相机主体1的内部空间还设有显示由摄像单元已拍摄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20。
如图3—图8中所示,图像显示装置20包括接近相机主体1的内部空间中的摄像单元更后面配置的显示面板21及容纳显示面板21的面板外盒22。
显示面板21具有多个像素呈矩阵状排列且对应于相机主体1后面的图像显示窗8的显示区域21a。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1由液晶显示面板构成。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互面对面配置的一对透明衬底23、24,对应于显示区域21a外周地包围并密封一对透明衬底23、24之间的间隙的框状密封部件25,设置在一对透明衬底23、24之间的间隙中由对应于显示区域21a外周的框状密封部件25包围的密封区域的液晶层26,在一对透明衬底23、24的内表面中作为与显示区域21a对应的部分相互相对地配置且将相互间的液晶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来操作的多个电极27、28。
更详细地说,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1由有源矩阵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构成。因此,在一个透明衬底24的内表面上的对应于显示区域21a的部分配置有矩阵状的多个电极27且其构成了多个像素电极的同时,形成了对应于多个电极27的多个TFT(薄膜晶体管)29。在另一个透明衬底23的内表面的对应于显示区域21a的部分形成有与一个透明衬底24的内表面的多个像素电极27的各个相对的红、绿及蓝色滤光器30R、30G及30B。在另一个透明衬底23的内表面上还配置有覆盖这些颜色滤光器30R、30G及30B的一块膜状电极28并构成了共用相对电极。
每个TFT29具有形成于一个透明衬底24的内表面上的未图示的栅电极、形成于一个透明衬底24的整个内表面上使其覆盖栅电极的未图示的透明的栅绝缘膜,与栅电极相对地形成在栅绝缘膜上的未图示的i型半导体膜,通过n型半导体膜叠层形成于i型半导体膜的两侧上的未图示的源电极及漏电极。
多个像素电极27形成于上述未图示的透明栅绝缘膜上,且每个像素电极27与对应的TFT29的源电极连接。在一个透明衬底24的内表面上沿多个像素电极27的多个行中的每个形成未图示的栅布线,且在每个未图示的栅布线上连接有对应于沿着栅布线的多个像素电极27的行的多个TFT29的栅电极。在一个透明衬底24的内表面上的未图示的透明栅绝缘膜上形成有沿多个像素电极27的多个列中的每个的未图示的数据布线,在每个未图示的数据布线上连接有对应于沿着数据布线的多个像素电极27的列的多个TFT29的漏电极。
一对透明衬底23、24的内表面的对应于显示区域21a的部分上还设有覆盖多个像素电极27及共用相对电极28的未图示的定向膜,该定向膜在多个像素电极27的每个没有通电时使液晶分子轴朝向既定方向。
在一对透明衬底23、24的外表面上配置有使透射轴朝向既定方向的偏振光片31、32。
此外,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1的有源矩阵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可以是扭转向列型(TN-twisted nematic)或均匀(homogeneous)定向型。
显示面板21包括从显示区域21a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突出的伸出部21b,配置在伸出部21b的既定部分且从伸出部两侧的一个可透视另一个的可透视部分21c及配置在伸出部21b的剩余部分的像素驱动单元21d。
在本实施例中,一对透明衬底23、24中的每个皆具有长方形。而且,多个像素电极27及多个TFT29形成于对应显示区域21a的内表面的部分,且一个透明衬底24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大于另一个透明衬底23的,一个透明衬底24的上缘部24a比另一个透明衬底23的上缘更向上突出。一个透明衬底24的上缘部构成了显示面板21的伸出部21b。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透明衬底24的上缘部24a的既定部分构成了显示面板21的伸出部21b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21c。这意味着可透视部分21c由一个透明衬底24的透明材料构成。
显示面板21的像素驱动单元21d包括配置在一个透明衬底24的上缘部24a的剩余部分的两个驱动元件33、34。一个驱动元件33是作为将栅信号(扫描信号)供给栅布线的扫描驱动元件而构成的LSI(大规模集成电路),而栅布线如上上述形成于一个透明衬底24的内表面上且未图示。而且,另一个驱动元件34是作为将图像数据信号供给数据布线的数据写入驱动元件而构成的LSI(大规模集成电路),而数据布线如上上述形成于一个透明衬底24的内表面上且未图示。
在显示面板21的伸出部21b,即一个透明衬底24的上缘部24a的剩余部分上还形成有连接如上上述形成的未图示的多条栅布线和扫描驱动元件33的多个输出端子的多条扫描驱动元件连接导线35,及连接如上上述形成的未图示的多条数据布线和数据写入驱动元件34的多个输出端子的多条数据写入驱动元件连接导线36。
在显示面板21的伸出部21b,即一个透明衬底24的上缘部24a的剩余部分上还形成有连接扫描驱动元件33的多个输入端子的多条扫描驱动元件输入导线37,及连接在数据写入驱动元件34的多个输入端子上的多条数据写入驱动元件输入导线38。在这些扫描驱动元件输入导线37及数据写入驱动元件输入导线38上连接有用于将扫描驱动元件33及数据写入驱动元件34连接到相机主体1内部空间中的未图示的电路上的可挠性布线板39的对应的多条布线。
面板外盒22由金属板制成,其包括在显示面板21的一个透明衬底24的对应于显示区域21a的部分上所形成的照明用开口40,在显示面板21的另一个透明衬底23的对应于显示区域21a的部分上所形成的、使显示区域21a露出的显示区域开口41,及对应于显示面板21的伸出部21b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21c、即一个透明衬底24的上缘部24a的既定部分的两面形成的、使可透视部分21c露出的可透视部分开口42、43。在面板外盒22上还形成有插入从显示面板21的伸出部21b延伸出的可挠性布线板39的未图示的可挠性布线板插入开口。
对应于显示区域21a的照明用开口40及显示区域开口41的每个皆具有比显示区域21a的尺寸略大的尺寸。
相机主体1的内部空间中的图像显示装置20的显示面板21与面板外盒22一同被配置在靠近作为摄像单元的一部分的固体摄像元件14的相机主体1的更后面。而且,面板外盒22后面的显示区域开口41被配置在靠近相机主体1后面的图像显示窗8的透明外罩部件9处,且面板外盒22后面的可透视部分开口43被配置在靠近相机主体1后面的目窗5的透明外罩部件6处,此外,面板外盒22前面的可透视部分开口42上插有取景器光学系统15的另一端16。
其结果是,面板外盒22中的显示面板21的显示区域21a通过面板外盒22的显示区域开口41而与相机主体1后面的图像显示窗8的透明外罩部件9相对,显示区域21a外周被设于外罩部件9上的图像显示窗框架部件9a包围。再有,伸出部21b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21c通过面板外盒22前面的可透视部分开口42而与取景器光学系统15的另一端16相对的同时,还通过面板外盒22后面的可透视部分开口43而与相机主体1后面的目窗5的透明外罩部件6相对。这意味着显示面板21的伸出部21b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21c与光学取景器的取景器光学系统15重叠。此外,显示面板21的伸出部21b的其它部分的像素驱动单元21d配置在光学取景器的取景器光学系统15的侧面。
在相机主体1的内部空间内还设有与图像显示装置20的面板外盒22后面的照明用开口40相对的面照明单元44。面照明单元44通过面板外盒22后面的照明用开口40向显示面板21的显示区域21a投射逆光(向かい光)。
设于相机主体1的内部空间中的上述未图示的电路包括例如,控制由摄像单元以电学方法拍摄的图像的拍摄控制电路,对由摄像单元以电学方法拍摄的图像进行数据处理的图像数据处理电路,及由图像数据处理电路处理的图像数据输出电路,且图像数据输出电路与从显示面板21的伸出部21b的像素驱动单元21d引出的可挠性布线板39连接。
从以上的详述可知,在本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中,配置在相机主体1且具有显示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20的显示面板21包括多个像素呈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区域21a,从显示区域21a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突出的伸出部21b,配置在伸出部21b的既定部分且可从伸出部21b两侧中的一个可透视另一个的可透视部分21c以及配置在伸出部21b的剩余部分上的像素驱动单元21d。
此外,当图像显示装置20配置在相机主体1上时,显示面板21的伸出部21b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21c与相机主体1的光学取景器重叠,且伸出部21b的剩余部分上的像素驱动单元21d配置在光学取景器的侧面。
更详细地说,显示面板21由液晶显示面板构成,液晶显示面板21的一对透明衬底23、24的一个透明衬底24中的作为从显示区域21a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突出的部分的上缘部24a构成了伸出部21a。而且,构成伸出部21a的一个透明衬底24的上缘部24a的既定部分的透明材料构成了可透视部分21c。
将显示面板21配置在靠近包含于相机主体1的摄像单元中的固体摄像元件14的相机主体1的更后面,当使显示区域21a与相机主体1后面的图像显示窗8相对时,上缘部24a的可透视部分21c存在于相机主体1后面的上端部的目窗5和与包含于光学取景器中的取景器光学系统15中的目窗5相对的另一端16之间。
因此,可将相机主体1后面的图像显示窗8(即,图像显示装置20的显示面板21的显示区域21a)的上下方向尺寸设定为从上述后面的下端附近到目窗5的下缘附近。
具体地,在具有如上上述的87mm左右方向的宽度及57mm高度的相机主体1的后面上,可以将图像显示窗8(即,图像显示装置20的显示面板21的显示区域21a)的对角线长度设定为6.35mm(2.5inch)。
与此相应,伸出部设有从显示区域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伸出的像素驱动单元,在使用在上述伸出部上未设有可透视部分的现有显示面板的数码相机中,在具有如上上述的87mm左右方向的宽度及57mm高度的相机主体的后面上,图像显示窗(即,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对角线长度最大不过可设定为5.08mm(2inch)。
此外,本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中所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20的显示面板21被容纳于包括以下部分的面板外盒22中对应于显示面板21的显示区域21a且可使显示区域21a露出的显示区域开口41,对应于显示面板21的伸出部21b的可透视部分21c且可使可透视部分21c露出的可透视部分开口42、43。该面板外盒22使图像显示装置20的显示面板21容易处理,并使将图像显示装置20的显示面板21装入相机主体1的内部空间中的作业容易进行。
而且,取景器光学系统15中的对应于相机主体1后面的目窗6的另一端16被插入到与面板外盒22中的取景器光学系统15的另一端16相对的可透视部分开口42。其结果,面板外盒22的使用不会导致相机主体1前后方向厚度的增加。
第二实施例其次,参照图9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数码相机。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大部分结构与参照图1—图8的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大部分结构相同。
因此,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中,对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标以与指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中的相应构成部件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此类构成部件的详细说明。
根据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剖面与根据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剖面相对应。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不同的是面板外盒22内部的显示面板21的配置。
具体地,在根据图9所示第二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中,面板外盒22内部的显示面板21的一个透明衬底23与面板外盒22前面的照明用开口40相对,且具有构成伸出部21a的上缘部24a的另一个透明衬底24与面板外盒22后面的显示区域开口41相对。
将根据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剖面与根据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剖面相比较可一目了然,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面板外盒22内部的显示面板21的该配置的投影,则可将与该可透视部分开口42相对的取景器光学系统15的另一端16仅比大致对应于一个透明衬底23的厚度的距离更深地插入面板外盒22的前侧的可透视部分开口42中。
这意味着与根据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相机主体1的前后方向尺寸(厚度)相比,根据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相机主体1的前后方向尺寸(厚度)可至少减少上述距离。
第三实施例其次,参照图10—图11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数码相机。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大部分结构与参照图1—图8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大部分结构相同。
因此,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中,对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标以与指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中的相应构成部件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此类构成部件的详细说明。
根据图10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剖面与根据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剖面相对应。此外,根据图11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显示面板21的后面与根据图7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显示面板21的后面相对应。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不同的是图像显示装置20的显示面板21的伸出部21b的既定部分设有的可透视部分21c由形成于构成显示面板21的伸出部21b的一个透明衬底24的上缘部24a的既定部分上的开口24b构成。
其结果是在相机主体1的内部空间中,在将显示面板21的伸出部21b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21c重叠地配置在光学取景器所包括的取景器光学系统15上的图像显示装置20中,在相机主体1后面的目窗5和与目窗5相对且包含于光学取景器的取景器光学系统15的另一端16之间,将取景器光学系统15的另一端16插入构成显示面板21的伸出部21b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21c的显示面板21的一个透明衬底24的上缘部24a的开口24b中。
如图10所示,这意味着可将插入到容纳有显示面板21的面板外盒22前面的可透视部分开口42中的取景器光学系统15的另一端16通过显示面板21的一个透明衬底24的上缘部24a的开口24b及面板外盒22后面的可透视部分开口43配置成非常靠近相机主体1后面的目窗5。
因此,与根据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相机主体1的前后方向尺寸(厚度)相比,根据图10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相机主体1的前后方向尺寸(厚度)可至少减少面板外盒22中的显示面板21的一对透明衬底23、24的每个的前后方向尺寸(厚度)及面板外盒22后面的可透视部分开口43的前后方向尺寸(深度)的两者合计量。
第四实施例其次,参照图12—图16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数码相机。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大部分结构与参照图1—图8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大部分结构相同。
因此,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中,对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标以与指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中的相应构成部件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此类构成部件的详细说明。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不同的是如图13所示,相机主体1后面上所形成的目窗5和图像显示窗8相邻地配置且互相连通。更具体地,相机主体1后面上的目窗5的下缘与图像显示窗8的上缘的一部分连通。而且,如此互相连通的目窗5和图像显示窗8由一个共用的透明外罩部件50覆盖。
这样,由于在相机主体1后面上目窗5和图像显示窗8相邻地配置且相互连通,所以与目窗5和图像显示窗8相互独立地形成的情况比较,可降低为在相机主体1后面上形成目窗5和图像显示窗8所必要的制造成本。
再有,如图15所示,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中,面板外盒22后面上所形成的可透视部分开口43和显示区域开口41相互连通。更具体地,面板外盒22后面上所形成的可透视部分开口43的下缘与显示区域开口41的上缘的一部分连通。
这样,由于在面板外盒22后面上可透视部分开口43和显示区域开口41相互连通地形成,所以与可透视部分开口43和显示区域开口41相互独立地形成的情况比,可降低为在面板外盒22后面上形成可透视部分开口43和显示区域开口41所必要的制造成本。
此外,如图16所示,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中,在面板外盒22前面所形成的可透视部分开口42和照明用开口40相互连通。更具体地,在面板外盒22前面所形成的可透视部分开口42的下缘与照明用开口40的上缘的一部分连通。
这样,由于在面板外盒22前面形成可透视部分开口42和照明用开口40相互连通,所以与可透视部分开口42和照明用开口40相互独立地形成的情况比较,可降低为在面板外盒22前面形成相互连通的可透视部分开口42和照明用开口40所必要的制造成本。
此外,如图12所示,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数码相机中,目窗框架部件7中的与图像显示窗8相邻的部分的宽度尺寸被设定在与图像显示窗框架部件9a中的目窗5相邻的部分的宽度尺寸范围内。而且,目窗框架部件7的图像显示窗相邻部分与图像显示窗框架部件9a的目窗相邻部分在宽度尺寸范围内相互重叠。
具体地,目窗框架部件7中的对应于目窗5下缘的部分的上下方向尺寸被设定于图像显示窗框架部件9a的上缘中的对应于目窗5的下缘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范围内。
因此,目窗框架部件7的上述下缘对应部分与图像显示窗框架部件9a的上述目窗下缘对应部分在上下方向范围内相互重叠。这保证了目窗框架部件7的上述下缘对应部分不会越过图像显示窗框架部件9a的上述目窗下缘对应部分而突出于图像显示窗8的范围内。
各种变形例虽然参照图12—图16的上述第四实施例中的容纳于面板外盒22中的显示面板21的结构和面板外盒22中的显示面板21的配置皆与参照图1—图8的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这些结构及配置相同,但是也可以是参照图9的上述第二实施例的这些结构及配置以及参照图10及图11的上述第三实施例的这些结构及配置的任一种。
虽然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每个中的图像显示装置20的显示面板21皆容纳于面板外盒22中,但也可以省略面板外盒22。
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每个中,光学取景器的取景器光学系统15配置在相机主体1内部空间的上端部,取景器物窗3形成于相机主体1前面的上端部,此外,目窗5形成于相机主体后面的上端部。但是,光学取景器的取景器光学系统15可以配置在相机主体1内部空间的任一处边缘部(包括上端部、下端部、及左右侧端部)。因此,对应于相机主体1内部空间中的取景器光学系统15的配置,取景器物窗3可形成于相机主体1前面的任一处边缘部(包括上端部、下端部、及左右侧端部),且目窗5可形成于相机主体1后面的任一处边缘部(包括上端部、下端部、及左右侧端部)。此处,当取景器光学系统15配置在相机主体1内部空间左右侧端部的任一处时,图像显示装置20的图像显示面板21对应于上述内部空间的取景器光学系统15的配置而将伸出部21b配置在上述内部空间左右侧端部的任一处,并使伸出部21b的可透视部分21c与取景器光学系统15重叠。如果将该情况与图像显示装置20的显示面板21的伸出部21b不具有可透视部分21c的情况相比,则可设定较大的相机主体1的内部空间中所配置的显示面板21的显示区域21a的左右方向尺寸(宽度),从而可设定较大的形成于相机主体1后面的图像显示窗8的左右方向尺寸(宽度)。
此外,对应于相机主体1内部空间中的取景器光学系统15的配置,可在相机主体1后面的任一处边缘部(包括上端部、下端部、及左右侧端部)上形成邻近图像显示窗8配置的目窗5使其与图像显示窗8相互连通。这时,将目窗5的目窗框架部件7中的邻近图像显示窗8的部分的宽度尺寸设定在图像显示窗8的图像显示窗框架部件9a的遮光护罩中的邻近目窗5的目窗框架部件7的图像显示窗邻近部分的部分的宽度尺寸范围内,且最好是目窗5的目窗框架部件7的上述图像显示窗邻近部分与图像显示窗8的图像显示窗框架部件9a的遮光护罩的上述目窗邻近部分在宽度尺寸范围内相互重叠。因此,目窗5的目窗框架部件7的上述图像显示窗邻近部分不会越过图像显示窗8的图像显示窗框架部件9a的遮光护罩的上述目窗邻近部分而突出到图像显示窗8中,而且,在图像显示窗8中所露出的图像显示装置20的显示面板21的显示区域21a中的邻近目窗5的部分被目窗邻近部分覆盖且可防止不美观。
此外,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每个中,虽然图像显示装置20的显示面板21将设有可透视部分21c及像素驱动单元21d的伸出部21b从显示区域21a向上方伸出,但是也可具有将其它的伸出部从显示区域21a下方及左右两个方向的任一方向或全部方向上伸出的结构,可在这样的其它伸出部上设置像素驱动单元21d的一部分或其它电气和/或电子电路。
在伸出部21b中的可透视部分21c以外的部分上,既可以只设有像素驱动单元21d的一部分,也可以设置像素驱动单元21d以外的其它各种电气和/或电子电路。
再有,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每个中,虽然图像显示装置20的显示面板21由有源矩阵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构成,但也可以是其它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或者,图像显示装置20的显示面板21配备有多个像素呈矩阵状配置的显示区域及从显示区域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周伸出的伸出部,如果在伸出部的既定部分上配置有可透视部分的同时,在伸出部剩余部分上设有像素驱动单元的话,也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以外的其它种类的显示面板。这时,如果是自发光式的显示面板,则可省略相机主体1内部空间中的面照明单元44。
此外,摄像镜头2也可以是不能移动焦距的单焦距镜头。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在配备有具有光学取景器的相机主体的数码相机中,其配置在相机主体上并用来显示由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其特征在于具有包括以下部分的显示面板多个像素呈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区域,从显示区域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突出的伸出部,配置在伸出部的既定部分上、可从伸出部两侧中的一个透视另一个的可透视部分,配置在伸出部的剩余部分的像素驱动单元;图像显示装置配置在相机主体上时,显示面板伸出部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与光学取景器重叠,而且,伸出部剩余部分的像素驱动单元配置在光学取景器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面板的伸出部的可透视部分由透明材料及开口的任一方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互相向配置的一对透明衬底,对应于显示区域的外周包围密封一对透明衬底之间的间隙的框状密封部件,在一对透明衬底之间的间隙中、设于由对应于显示区域外周的框状密封部件包围的密封区域的液晶层,在一对透明衬底的内表面的对应于显示区域的部分上相互相向配置且将相互间的液晶作为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来操作的多个电极;在一对透明衬底中的一个上的从显示区域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突出的部分构成了伸出部;且伸出部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由构成伸出部的一个透明衬底的上述既定部分的材料及形成于上述既定部分上的开口的任一方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配备有容纳显示面板的面板外盒,并且,面板外盒包括对应于显示区域、使显示区域露出的显示区域开口,及对应于可透视部分、使可透视部分露出的可透视部分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互相向配置的一对透明衬底,对应于显示区域的外周包围密封一对透明衬底之间的间隙的框状密封部件,在一对透明衬底之间的间隙中、设于由对应于显示区域外周的框状密封部件包围的密封区域的液晶层,在一对透明衬底的内表面的对应于显示区域的部分上相互相向配置且将相互间的液晶作为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来操作的多个电极;在一对透明衬底中的一个上的从显示区域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突出的部分构成了伸出部;且伸出部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由构成伸出部的一个透明衬底的上述既定部分的材料及形成于上述既定部分上的开口的任一方构成。
6.一种数码相机,其具有具有在前面、后面、边缘部和形成于后面的图像显示窗的相机主体,设于相机主体上、以电学方法拍摄图像的摄像单元,设于相机主体的边缘部的光学取景器,及设于相机主体上、显示由摄像单元已拍摄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包括以下各部分的显示面板配置在相机主体上靠近摄像单元更后面的、多个像素呈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区域,从显示区域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方突出的伸出部,配置在伸出部的既定部分上、从伸出部两侧中的一个可透视另一个的可透视部分,及配置在伸出部的剩余部分上的像素驱动单元;图像显示装置配置在相机主体上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与图像显示窗相对应,显示面板伸出部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与光学取景器重叠,而且,伸出部剩余部分的像素驱动单元配置在光学取景器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伸出部的可透视部分由透明材料及开口的任一方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互相向配置的一对透明衬底,对应于显示区域的外周包围密封一对透明衬底之间的间隙的框状密封部件,在一对透明衬底之间的间隙中、设于由对应于显示区域外周的框状密封部件包围的密封区域的液晶层,在一对透明衬底的内表面的对应于显示区域的部分上相互相向配置且将相互间的液晶作为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来操作的多个电极;在一对透明衬底中的一个上的从显示区域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突出的部分构成了伸出部;且伸出部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由构成伸出部的一个透明衬底的上述既定部分的材料及形成于上述既定部分上的开口的任一方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在相机主体前面的边缘部上形成有取景器物窗,在相机主体后面的边缘部上形成有目窗,光学取景器包括具有与取景器物窗相对的一端和与目窗相对的另一端的取景器光学系统,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伸出部的可透视部分由透明材料构成,并且透明材料的可透视部分存在于相机主体后面的边缘部的目窗和与目窗相对的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另一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互相向配置的一对透明衬底,对应于显示区域的外周包围密封一对透明衬底之间的间隙的框状密封部件,在一对透明衬底之间的间隙中、设于由对应于显示区域外周的框状密封部件包围的密封区域的液晶层,在一对透明衬底的内表面的对应于显示区域的部分上相互相向配置且将相互间的液晶作为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来操作的多个电极;在一对透明衬底中的一个上的从显示区域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突出的部分构成了伸出部;且伸出部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由构成伸出部的一个透明衬底的上述既定部分的材料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在相机主体前面的边缘部上形成有取景器物窗,在相机主体后面的边缘部上形成有目窗,光学取景器包括具有与取景器物窗相对的一端和与目窗相对的另一端的取景器光学系统,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伸出部的可透视部分由开口构成,并且可将与相机主体后面的边缘部的目窗相对的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另一端插入显示面板的伸出部的可透视部分的开口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互相向配置的一对透明衬底,对应于显示区域的外周包围密封一对透明衬底之间的间隙的框状密封部件,在一对透明衬底之间的间隙中、设于由对应于显示区域外周的框状密封部件包围的密封区域的液晶层,在一对透明衬底的内表面的对应于显示区域的部分上相互相向配置且将相互间的液晶作为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来操作的多个电极;在一对透明衬底中的一个上的从显示区域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突出的部分构成了伸出部;且伸出部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由形成于构成伸出部的一个透明衬底的上述既定部分上的开口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还配备有容纳显示面板的面板外盒,并且,面板外盒包括对应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使显示区域露出的显示区域开口,及对应于显示面板的伸出部的可透视部分、使可透视部分露出的可透视部分开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在相机主体前面的边缘部上形成有取景器物窗,在相机主体后面的边缘部上形成有目窗,光学取景器包括具有与取景器物窗相对的一端和与目窗相对的另一端的取景器光学系统,在相机主体上,面板外盒的可透视部分开口存在于相机主体后面的目窗和取景器光学系统的上述另一端之间,并且可将取景器光学系统的上述另一端插入面板外盒的可透视部分开口的与上述另一端相对的部分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伸出部的可透视部分由透明材料构成;且透明材料的可透视部分在面板外盒的可透视部分开口中存在于相机主体后面的边缘部的目窗和与目窗相对的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另一端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互相向配置的一对透明衬底,对应于显示区域的外周包围密封一对透明衬底之间的间隙的框状密封部件,在一对透明衬底之间的间隙中、设于由对应于显示区域外周的框状密封部件包围的密封区域的液晶层,在一对透明衬底的内表面的对应于显示区域的部分上相互相向配置且将相互间的液晶作为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来操作的多个电极;在一对透明衬底中的一个上的从显示区域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突出的部分构成了伸出部;且伸出部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由构成伸出部的一个透明衬底的上述既定部分的材料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伸出部的可透视部分由开口构成;且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另一端可通过面板外盒的可透视部分开口插入到显示面板的伸出部的可透视部分的开口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互相向配置的一对透明衬底,对应于显示区域的外周包围密封一对透明衬底之间的间隙的框状密封部件,在一对透明衬底之间的间隙中、设于由对应于显示区域外周的框状密封部件包围的密封区域的液晶层,在一对透明衬底的内表面的对应于显示区域的部分上相互相向配置且将相互间的液晶作为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来操作的多个电极;在一对透明衬底中的一个上的从显示区域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突出的部分构成了伸出部;且伸出部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由形成于构成伸出部的一个透明衬底的上述既定部分上的开口构成。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在相机主体前面的边缘部上形成有取景器物窗,在相机主体后面的边缘部上形成有与图像显示窗相邻配置的、与图像显示窗连通的目窗,光学取景器包括具有与取景器物窗相对的一端和与目窗相对的另一端的取景器光学系统,将一块透明板嵌合在相机主体后面相互连通的目窗和图像显示窗上,在该透明板上形成有与图像显示窗的周围边缘对应的框状遮光护罩,且在相机主体后面设有包围目窗的窗框部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目窗框架部件中的邻近图像显示窗的部分的宽度尺寸设定在图像显示窗的遮光护罩中的与目窗的窗框部件的上述图像显示窗邻近部分邻近的部分的宽度尺寸范围内;目窗的窗框部件的上述图像显示窗邻近部分与图像显示窗的遮光护罩的上述目窗邻近部分在宽度尺寸范围内重叠。
全文摘要
数码相机具有有前后面、边缘部和位于后面的图像显示窗的相机主体;设于相机主体上以电学法拍摄图像的摄像单元;设于相机主体边缘部的光学取景器;及设于相机主体、显示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包括置于相机主体靠近摄像单元后面、多个像素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区域,从显示区域外周至少一部分向外突出的伸出部,置于伸出部的既定部分、从伸出部两侧的一个可透视另一个的可透视部分及置于伸出部剩余部分的像素驱动单元。图像显示装置配置在相机主体上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与图像显示窗对应,显示面板伸出部的既定部分的可透视部分与光学取景器重叠,而伸出部剩余部分的像素驱动单元配置在光学取景器的侧面。
文档编号H04N5/225GK1713066SQ20051008000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5日
发明者大塚浩一, 山内一平, 铃木晃, 武田基宏, 神田一彦 申请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