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可旋转相机的便携式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081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备可旋转相机的便携式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可旋转相机的便携式终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只用持有终端的一只手也可以调整相机相对于终端的角度的、具备相机的便携式终端。
背景技术
包括移动通信用终端或者掌上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等在内的便携式终端,除了其基本功能以外,还增设了拍摄静态影像或者动画所需数码相机,由此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方便性。
如图1所示,现有这种具备了可旋转相机的翻盖式便携式终端1,包括如下构成部分终端机身10,在正面外壳12设置有主键输入部11,而在其背面可以装卸电池18;翻盖20,与该终端机身10进行可折叠连接,并安装有显示窗21。
为了能使上述翻盖20相对于终端机身10折叠,在终端机身10的两侧各自具备了终端机身的合叶部13、14,而在该终端机身的合叶部13、14之间介入了翻盖的合叶部23,与终端机身的合叶部13、14共同结合在合叶轴(图中未显示)上。
尤其,这些合叶部13、14、23的安装将偏向于一侧,把相机装置30设置在被腾出来的空间之中,而在该相机装置30中,为了确保镜头32的旋转移动,使相机外壳31与在内侧偏向形成的终端机身的合叶部13进行可旋转连接,此时,相机外壳31的旋转轴与合叶轴相平行。
而且,在上述相机外壳31的外侧端部具备了操作手柄33,用户可以捏着该操作手柄33进行旋转,以调节镜头32对终端机身10的角度。
但是,对于这种相机装置30角度调节方式,用户需要一只手拿着便携式终端1而另一只手捏着操作手柄33进行旋转,因此,其使用上的不便之处在于需要使用两手。
而且,由于相机外壳31与终端机身的合叶部13之间的连接部位存在着加工上的公差,相机外壳31不能相对于终端机身的合叶部13进行均衡的旋转,而是在某特定旋转部位上产生较大的摩擦或者产生相反的晃动现象,从而使用户从感觉上觉得产品不够优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可旋转相机的便携式终端。即,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具备了相机旋转构件的便携式终端,不仅使用户直接用拿着便携式终端的手旋转终端相机,而且还可以改善发生在相机与终端之间的晃动或者摩擦所带来的不良操作感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由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备可旋转相机的便携式终端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构成部分相机外壳,与终端之间进行可旋转连接;小齿轮,连接在上述相机外壳上,向该相机外壳传送旋转动力;齿条,在终端外壳内部安装为可以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形式,使其一面与上述小齿轮进行齿接;操作构件,露在上述终端外壳的外部,使上述齿条进行进退操作。
此时,本发明中的上述操作构件,其安装方式采用以下方式与上述齿条相连接,并露在具备了终端主键输入部的正面上;与上述齿条相连接,并露在终端侧面。
而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备可旋转相机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内部还具备了对上述齿条进行引导的引导构件。
在上述引导构件中与上述齿条之间摩擦部位上形成着有规则的凹凸部,此时,在上述齿条上最好要形成有与上述凹凸部相接触的摩擦突起。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具备可旋转相机的便携式终端,只用握着终端的一只手也可以进行相机旋转,从而方便了用户的相机操作。不仅如此,基于本发明,由于通过齿条和小齿轮间接旋转相机,因此,不会将存在于相机外壳与合叶部之间或者相机外壳与轴支撑部之间加工公差所带来的晃动或者摩擦等接触不良进行直接传达,达到了降低用户从中感觉到的不良感受的效果。


图1是基于现有技术可以旋转相机的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有关具有可选转相机的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斜视图;图3是有关图2中相机旋转装置的核心部位斜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显示了通过形成有凹凸部的引导构件对齿条进行引导的过程的分解斜视图;图5是有关在本发明实施例3中终端机身侧面外壳上形成有操作联动钮的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斜视图;图6是有关图5中相机旋转装置的核心部位斜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130相机旋转装置 131相机外壳140操作联动钮150齿条170小齿轮180引导构件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显示的实施例,对基于本发明的一种具备可旋转相机的便携式终端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有关具备了可旋转相机的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斜视图,图3是有关图2中相机旋转装置的核心部位斜视图。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显示了把相机旋转装置适用于翻盖式便携式终端上的情况,其中翻盖式便携式终端100包括如下构成部分终端机身110,在正面外壳112上设置有主键输入部111;翻盖120,将相对于终端机身110进行可折叠连接,并具备了显示窗121。
为了确保该翻盖120相对于终端机身110进行折叠,在终端机身110中与翻盖120相连接的部位上分两侧形成有偏向一侧的终端机身的合叶部113、114,而在该终端机身的合叶部113、114之间介入了翻盖的合叶部123,通过合叶轴(图中未显示)与终端机身的合叶部113、114相结合。
而且,在离偏向内侧形成的终端机身的合叶部113有着一定距离的终端机身110上形成有轴支撑部117,在该终端机身的合叶部113与轴支撑部117之间安装侧面设置有镜头132的圆筒型可旋转相机外壳131。
在终端机身110的正面外壳112上,顺着终端机身110长度方向开有导孔115,在该导孔115的外侧露出了可以对上述相机外壳131进行旋转所需操作联动钮140,使之顺着上述导孔115滑动。
因此,用户可以利用握着翻盖式便携式终端100的一只手上的一根手指,从终端机身110的长度方向对上述操作联动钮140执行进退操作,以调节相机外壳131的旋转角度。
结合附图3,对旋转该相机外壳131所需相机旋转装置130进行说明。
该相机外壳131为了能在上述轴支撑部117与终端机身的合叶部113之间旋转,在其两端部具备两个轴134、135,而在其侧面形成有上述镜头132,通过该镜头132向内部光学元件(图中未显示)传送光线。
而且,在相机外壳131的一个轴134上具备了小齿轮170,在上述终端机身110具备了齿条150,在该齿条150的一面上具备了与该小齿轮170齿接的齿条的齿状面160,该齿条150将与该相机外壳131的旋转轴相垂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通过该齿条150可将其直线运动转换为相机外壳131的旋转运动。
而且,为了能使外部对齿条150执行进退操作,上述齿条150的端部与露在上述导孔115外部的操作联动钮140相连接。
因此,用户可以用手指接触上述操作联动钮140,向着终端机身110的长度方向对该操作联动钮140执行进退操作,使相机外壳131旋转到所需角度上,以变更进入镜头132之内的被摄体。
不仅如此,用户将基于齿条150和小齿轮170对相机外壳131进行间接旋转,因此,不会将存在于相机外壳131与终端机身合叶部113之间或者相机外壳131与轴支撑部117之间加工公差所带来的晃动或者摩擦等接触不良进行直接传达,由此降低了用户从中感觉到的不良感受。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显示了通过形成有凹凸部182的引导构件180对齿条150进行引导的过程的分解斜视图。对于其他构成因素,由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只对其标识相同的符号,省略相应的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在齿条150下部还具备了引导该齿条150的移动的同时,还可以确保该齿条150的温和操作所需引导构件180。
尤其,在该引导构件180中与上述齿条150之间的摩擦部位上,即,在导轨侧壁面181上顺着引导构件180的长度方向形成着有规则的凹凸部182,而在齿条150上形成有与该凹凸部182相接触的摩擦突起151,从而,不仅确保了对相机外壳131旋转角度的精确调节,还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操作感受。
图5是有关本发明实施例3中在终端机身210侧面外壳上形成有操作联动钮240的斜视图;图6是有关图5中相机旋转装置230的核心部位斜视图。
即,在实施例中,操作联动钮240没有被设置在终端机身210的正面,而是设置在了终端机身210的侧面外壳216上。
其中,由于其他构成类似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因此,对于相同的因素,赋予了类似的编号,并省略相关详细说明。
如图5与图6中显示,镜头232、合叶部213、轴支撑部217、轴234、235、齿条250、相机外壳231、小齿轮270、与该小齿轮270相齿接的齿条齿状面260以及引导构件280等均类似于上述情况,不同之处在于,操作联动钮240将通过设置在终端机身210侧面216上的导孔215滑动。
基于这些,在不打开翻盖220的情况下,可从翻盖式便携式终端200外部直接通过操作联动钮240对相机外壳231进行旋转。
如上所述,本发明一种具备可旋转相机的便携式终端,包括如下构成部分相机外壳,与终端之间进行可旋转连接;小齿轮,连接在上述相机外壳上,向该相机外壳传送旋转动力;齿条,在终端外壳内部安装为可以进行进退操作的形式,使其一面与上述小齿轮进行齿接;操作构件,露在上述终端外壳的外部,使上述齿条进行进退操作。基于以上构成部分,只用握着终端的一只手也可以进行相机旋转,从而方便了用户的相机操作。
不仅如此,基于本发明,由于通过齿条和小齿轮间接旋转相机,因此,不会将存在于相机外壳与合叶部之间或者相机外壳与轴支撑部之间加工公差所带来的晃动或者摩擦等接触不良进行直接传达,达到了降低用户从中感觉到的不良感受的效果。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备可旋转相机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构成部分相机外壳,与终端之间进行可旋转连接;小齿轮,连接在所述相机外壳上,向该相机外壳传送旋转动力;齿条,在终端外壳内部安装为可以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形式,使其一面与上述小齿轮进行齿接;操作构件,露在所述终端外壳的外部,使所述齿条进行进退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可旋转相机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构件是一种与上述齿条相连接,并露在具备了终端主键输入部的终端正面上的操作联动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可旋转相机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构件是一种与所述齿条相连接,并露在终端侧面上的操作联动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具备可旋转相机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内部还具备了对所述齿条进行引导的引导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备可旋转相机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在该引导构件中与所述齿条之间的摩擦部位上形成着有规则的凹凸部,而在所述齿条上形成有与所述凹凸部相接触的摩擦突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可旋转相机的便携式终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只用持有终端的一只手也可以调整相机相对于终端的角度的具备相机的便携式终端。本发明便携式终端包括了如下构成部分相机外壳,与终端之间进行可旋转连接;小齿轮,连接在上述相机外壳上,向该相机外壳传送旋转动力;齿条,在终端外壳内部安装为可以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形式,使其一面与上述小齿轮进行齿接;操作构件,露在上述终端外壳的外部,使上述齿条进行进退操作。基于以上构成部分,只用握着终端的一只手也可以进行相机旋转,从而方便了用户的相机操作。
文档编号H04M1/21GK1794595SQ20051008503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2日
发明者俞恃镐 申请人: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