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网络的信道质量估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252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通信网络的信道质量估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基于无线构架的无线通信中确定信道质量的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网络——比如基于UMTS的网络中,能够应用自适应调制和自适应编码方案以及扩充式多码操作、快速和频谱有效的再传输策略,以便实现通信网络的基站与用户设备(UE)之间分组数据发送的更高频谱效率。具体来说,高速下行链路分组存取(HSDPA)用作为UMTS标准的扩展,其利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方案以便优化数据吞吐量。
基站即节点B的分组调度器对适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的选择一般是通过利用从移动终端或用户设备传输到基站的反馈信息来执行的。基于此反馈信息,节点B的分组调度器能够精确地确定数据分组应当以什么数据速率传输到哪个终端。而且,分组调度器可根据反馈信息来修正传输功率。
反馈信息一般借助通道质量指示符(CQI)来提供,该指示符用以指示对于特定的传输功率,哪个估计的传送块大小、调制类型和并行码数量能够在下行链路方向上由移动台正确地接收。这样的下行链路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可借助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而传输到基站,该信道继而可进一步支持ACK/NACK传输,ACK/NACK传输反映了分组解码和组合之后的循环冗余校验(CRC)结果。
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利用CQI能够对高速下行信道——例如对用于HSDPA中的高速数据传输的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有效地实施功率控制机制。在此方式下,只有必需的传输功率被用于下行链路信道中的数据分组传输。CQI表示信道质量,其控制例如必需的传输功率以及适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的选择。
因此重要的是,CQI提供的信息是准确的,代表了下行链路信道的瞬时状态。然而,CQI报告的准确性在几种情况下会降级。CQI值是基于有噪声的接收信号的短期测量,借助于用户设备来确定的。因此,该确定本身会存在不可避免的测量误差。由于CQI报告不得不借助于基站来评估,即CQI报告首先不得不传输到基站,所以隐含地存在CQI确定与CQI评估之间必需的延迟。此外,CQI报告可能不是瞬时地传输到基站。例如,CQI传输一般是基于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方式的固定时间模式。例如,在UMTS地面无线频分多址(UTRA-FDD)中,CQI被周期性地发送,具有2ms和160ms之间的反馈周期。
而且,移动台可能在高速运动,例如以50km/h以上的速度运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基站处从移动台收到的CQI报告无法被用作为瞬时信道质量的测量,因为该信道质量非常依赖于移动台的位置,并且可能随之剧变。
在第三代合作项目(3GPP)中,存在用以改善基站中传输信道质量信息的准确性的途径。表示为CQI内插的第一途径利用了极少获得的CQI报告,能够通过利用相关联专用信道的传输功率的知识来内插或外插。此CQI内插方案在例如移动台的速度足够小的情况下,对于补偿报告延迟是特别有利的。然而,当移动台高速移动时,CQI内插方案会提供不适当的性能,其应用是相当不利的。
第二途径是基于所谓的CQI平均。CQI平均方案在原理上确定一数值,其表示由移动台确定的平均信道质量。这对于高速移动台特别实用,但是对于低速和中速的移动台的下行链路分组调度则是相当浪费资源的调度。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普遍适用而与用户设备的速度无关的估计下行链路数据传输信道传输质量的方法。由此,本发明改善了基于无线基站的通信网络的自适应调制和自适应编码以及自适应功率控制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利用从无线通信网络的移动台传输到基站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来估计无线数据传输信道的信道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移动台接收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该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指示在第一时间处的信道质量。基于接收的该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来选择估计过程,该估计过程适于估计在第二时间处的信道质量。在选择恰当的估计过程之后,将选择的估计过程应用于估计第二时间处的信道质量。在估计了第二时间处的信道质量之后,估计的信道质量一般被提供给基站的分组调度器。
通过利用至少第一所收到的信道质量指示符,能够选择适当的估计过程并且以如下方式应用于估计瞬时信道质量,即该方式优选地适用于由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所指示的传输条件。例如,基站接收的信道质量指示符集合可间接地表示移动台的速度。因此,至少移动台速度的估计在原理上能够通过分析所接收的信道质量指示符的集合来导出。基于从接收的至少第一信道指示符中提取的信息,至少两个估计过程的一个或数个能够被选择用于第二时间处信道质量的精确估计。此外,也可以获得并且评价其他参数——像例如关联的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的传输功率或功率控制命令或者数据传输信道的传输差错率,以便选择对于瞬时传输条件是合适的估计过程。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针对以下各种参数来估计信道质量的自适应估计方案,上述参数对信道质量指示符的准确性和延迟具有影响,这些参数如移动台的速度、CQI的传输频率、移动台测量的不准确性以及移动台固有的延迟。
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估计过程包括信道质量内插过程,其至少利用该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此外,信道质量内插过程还可利用例如关联的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的传输功率的信息。而且,信道质量内插过程还可利用多个相继收到的信道质量指示符。以此方式,信道质量内插过程可适于执行信道质量的外插,例如根据非瞬时信道质量指示符,即那些参照位于过去的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指示符,来确定瞬时或甚至于未来的信道质量。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该估计过程还包括信道质量平均过程,其至少利用该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优选地,信道质量平均利用了多个相继获得的信道质量指示符,以便确定平均值,其表示由特定移动台确定的平均信道质量。而且,信道质量平均过程还可利用附加的输入信息,如待应用的平均期间。
优选地,该平均过程利用具有适当遗忘因子的恰当的滤波函数。该平均过程一般适用于移动台高速移动的场合。利用平均过程估计瞬时信道质量需要基于多个先前获得的CQI报告来确定平均CQI值。结果,该平均值仅能代表逝去的时间区间中的信道质量。因此,从平均过程得到的平均值仅以有限的准确性近似于瞬时信道质量。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第二时间表示瞬时时间点或未来时间点。具体来说,当该估计过程包括信道质量内插过程时,估计的信道质量代表瞬时信道质量或者甚至是对于未来时间点而估计的信道质量。可替代地并且特别是在应用平均过程时,第二时间点还可以指与瞬时时间点不严格匹配的时间点。在此情况下,第二时间点可以指稍微早于瞬时时间点的时间点除了实际获得的信道质量指示符之外,指定数据传输信道总体质量或可靠性的其他参数——像例如由ACK/NACK确认消息之比所提供的传输差错率——也可被用于选择恰当的CQI估计过程。传输差错率或分组差错率能够基于ACK/NACK信息来确定,该ACK/NACK信息反映了分组解码和组合的循环冗余校验结果。
优选地,收到的传输差错率或分组差错率还可被用于确定下行链路信道质量和用于确定信道质量指示符自身的质量。例如,通过将该至少第一CQI与对应的分组差错率相比较,该至少第一CQI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原理上能够由基站确定。收到的CQI的质量信息,即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被用于选择估计过程。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估计传输质量的方法还包括校准过程,其允许控制和校准基站的分组调度。首先,确定并分析数据传输信道的传输质量测量。该确定的质量测量表示数据传输信道的质量,并且可借助数据传输差错率来指定,该数据传输差错率又可从自移动台重新提交到基站的ACK/NACK确认中导出。在下文中,该质量测量表示为传输质量测量。它指定了传输质量,因此确实仅间接涉及信道质量。
然而,信道质量测量能够与传输质量测量有关,例如3GPP将CQI定义为0和30之间的值,表示用于分组传输的传送格式,其根据数据分组的位数量、并行码数量和调制类型来表达,使得对于给定的传输功率,被格式化为用于向传输信道报告的CQI的数据分组实现了10%的平均分组差错率。
在校准过程中,确定的也就是实际测量的传输质量测量然后与预定的传输质量测量做比较。在预定的或目标质量测量与实际测量的或确定的质量测量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下,校准过程产生提供给基站分组调度器的偏移信号。该偏移信号然后又用以控制分组调度器,其方式为消除或至少最小化数据传输信道估计的质量测量与预定的质量测量之间的不匹配。
偏移信号可被用于直接借助偏移信号来控制分组调度器。替代地,偏移信号可被用来以任何方式修正提供给分组调度器的估计的CQI值。在后一情况下,校准过程用于增加或减少所得的CQI值,并且将该修正的CQI值提交给分组调度器。
该校准过程有效地实现了反复的控制循环。它允许将实际测量的传输质量测量与预定的质量测量做比较。以此方式,实际测量的传输质量测量与目标传输质量测量之间的不匹配能够被反复地最小化。
优选地,偏移信号被施加到估计的信道质量指示符上。因此,只要借助校准过程检测到不匹配时,估计的CQI就会在提交给分组调度器之前被增加或减少。
此外,通过确定和分析信道质量测量,能够控制例如用于估计CQI的估计过程自身的质量,由此给出反馈,所选估计过程是否为不错的选择和/或者所选估计过程是否提供了足够的结果。而且,校准过程有效地允许消除例如分组调度器的系统偏移,或者补偿一些例如可能由于基站的固有延迟或例如由于多径传播和用户设备移动而造成的传播条件改变而产生的偏移影响。该校准过程由此用作分组调度器和/或基站传输模块的控制机制。
校准过程优选地借助校准模块来实现,该模块适于处理传输或分组差错率以及将实际测量值与目标或预定值做比较。
尽管校准过程被并入到估计过程中,但是它可独立于估计过程来执行。以此与估计或确定的CQI信息无关的方式,分组调度器的校准能够基于例如借助上行链路信道由用户设备提供的测量分组差错率或类似反馈信息来执行。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估计过程的选择还包括将估计的信道质量与第二信道质量做比较,该第二信道质量是借助指示第二时间处信道质量的第二信道质量指示符来获得的。估计的信道质量与已测量的第二信道质量之间的比较优选地允许确定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自身的质量、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当估计的信道质量已经借助内插过程确定了时,则估计的信道质量能够与稍后测量的对应信道质量做比较,以便确定内插过程的质量。
当该比较提供了测量的信道质量与内插或外插的信道质量之间实质的不匹配时,平均过程就被优选地选择用于估计信道质量。在其他情况下,当内插或外插的信道质量与测量的信道质量之间的比较在容限之内时,内插过程被优选地选择并被应用于估计信道质量。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估计过程的选择还包括执行加权过程。该加权过程适于基于由不同估计过程确定的至少两个信道质量来确定加权平均信道质量。这两个信道质量例如可分别借助平均过程和内插或外插过程来产生。现在,不再选择平均过程或内插过程,而是产生代表内插过程和平均过程的组合的加权平均信道质量。例如,当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指示平均过程或者内插或外插过程都不提供信道质量指示符的优化估计的情形时,这样做是适用的。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站。该基站适于通过利用从移动台传输到基站的信道质量指示符来估计无线数据传输信道的信道质量。该基站包括用于从移动台接收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的接收装置。该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指示在第一时间处的信道质量。该基站还包括用于基于该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来选择估计过程的选择装置。其中该估计过程适于估计在第二时间处的信道质量。该基站还包括适于执行选择的估计过程来估计第二时间处的信道质量的处理单元。最后,该基站还包括适于响应于接收估计的信道质量,控制到移动台的数据分组的传输的分组调度器。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用于通过利用从无线通信网络的移动台传输到基站的信道质量指示符来确定无线数据传输信道的信道质量。可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以从移动台接收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该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指示在第一时间处的信道质量。还可执行该计算机程序用以基于该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来选择估计过程。该估计过程适于估计在第二时间处的信道质量。最后,可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以将选择的估计过程应用于估计第二时间处的信道质量,并将估计的信道质量提供给基站的分组调度器。


在下文中,将通过参照附图更为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具有发明的基站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方框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基站的具体方框图;图3示出了用于选择平均或内插过程的流程图;图4示出了用于基于CQI内插和CQI平均过程来执行加权过程的流程图;图5示出了执行信道质量指示符的质量确定的流程图;图6示出了执行分组调度器校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通信网络100的示意性方框图。通信网络100具有基站102和至少一个移动台104。基站102具有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接收机106、CQI质量测量单元108、决策单元110、分组调度器112、以及处理单元114。特别地,处理单元114具有CQI平均模块116以及CQI内插或外插模块118。数据分组在基站102和移动台104之间的传输是借助下行链路信道120和上行链路信道122提供的。
分组调度器112提供数据分组的自适应调制和自适应编码,这些数据分组必须经由下行链路120传输到移动台104。分组调度可以涉及数据分组的一般组成、数据分组内的数据位数量、并行码数量、数据分组的传输功率、以及例如关于正交移相键控或16正交调幅(16QAM)的调制属性。
响应于从基站102接收数据分组,移动台104重新传输质量反馈,以向基站102提供用以允许维护传输规范的信息,以使基站102的传输功率以及调制和编码方案适应瞬时所需值。例如,上行链路信道122可实现为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其提供ACK/NACK传输和下行链路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其指示哪个估计的传送块大小、调制类型和并行码数量可在下行链路方向上被正确接收。
基站102的CQI接收机106适于从经由上行链路122进入基站102的多个信号或数据流中提取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接收机然后将收到的CQI传递到CQI质量测量单元108。CQI质量测量单元108用以确定所收到的信道质量指示符的准确性和/或可靠性。例如,CQI质量测量单元108可以被启动来确定或估计移动台l04的速度。CQI质量测量单元可直接基于CQI自身来确定CQI的质量,但是还可利用经由上行链路122从基站104获得的其他参数,比如分组差错率或一些其他上行链路信号,其例如表示多普勒(Doppler)频率,该频率用以确定移动台104的速度。
基于CQI质量测量单元108执行的质量测量的结果,决策单元110可指定必须应用多个CQI估计过程中的哪一个,以便确定准确和瞬时的CQI值。例如,决策单元110将进行的决策可针对移动台104确定的速度来执行。具体来说,对于相当低的速度,例如50km/h以下,决策单元110可指定利用内插过程,而对于较高速度,必须应用用于CQI估计的平均过程。这里,同时的平均和内插过程仅仅是能够估计准确的和/或瞬时的CQI值的各种可用过程中的两个实例。
决策单元110提供的决策被移交到处理单元114,其选择已借助决策单元110指定的估计过程。例如,当决策单元110例如由于移动台104的低速而指定利用CQI内插时,处理单元114选择CQI内插模块118并执行对应的内插过程。作为此内插过程的结果,估计的信道质量被确定并被提供给分组调度器112。以此方式,分组调度器112接收信道质量指示符,其将下行链路信道120的瞬态表现为更高级别。结果,数据分组的调制和编码以及对应传输功率的调谐能够精确地适应于瞬时信道质量。
图2提供了基站102的更具体方框图。与图1的图示相比较,图2中所示基站102还具有传输功率模块124、传输差错模块126和校准单元128。此外,决策单元110的特征在于加权模块130。
传输功率模块124用以将传输功率的信息提供给CQI质量测量单元108、校准单元128、以及CQI内插单元118。专用下行链路信道传输功率的信息可被有效地用来确定所获得的CQI值的质量以及内插瞬时CQI值。附加地或可替代地,从移动台104传输到基站102的闭合回路功率控制的功率控制命令也可被利用。
传输差错模块126基于经由上行链路122从移动台104获得的ACK/NACK传输来产生分组差错率。例如,分组差错率可通过将从移动台104收到的NACK数量除以ACK和NACK数量之和的比率来获得。因而该分组差错率提供了传输质量的测量。
传输差错模块126优选地将所产生的分组差错率提供给CQI质量测量单元108和校准单元128。以此方式,CQI质量测量单元108可从CQI接收机106以及从传输差错模块126接收信道质量信息。通过比较这些同时获得的信道质量值,能够确定从CQI接收机106获得的CQI的质量、可靠性或准确性。
在CQI质量测量单元108提供的CQI质量表明CQI平均或CQI内插都不代表用于确定或估计瞬时CQI值的最优选择的情况下,决策单元110的加权模块130允许产生加权平均信道质量。加权模块130例如可以指定,加权的平均信道质量由CQI平均结果的百分之三十和来自CQI内插过程的结果的百分之七十组成。
校准单元128适于将数据传输信道的传输质量测量与预定或目标质量测量值做比较。校准单元128可基于实际测量的质量测量——其例如可以是数据或分组传输差错率——来执行该比较。确定的质量测量与预定值做比较,只要检测到不匹配,就产生偏移信号,其用于至少最小化或消除确定值和预定值之间的不匹配。优选地,该偏移信号被累加到估计的CQI值中或从估计的CQI值中减去。修正的CQI值然后被提供到分组调度器,以便将数据传输信道的质量测量调谐到所需的或预定的值。替代地,偏移信号和确定的或估计的CQI值可被分别提供给分组调度器。
数据或分组差错率一般由传输差错模块126提供。此外,校准单元还可对从CQI质量测量单元108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处理。
此外,CQI质量测量可有效地利用CQI内插过程。例如,内插的CQI值可被存储,随后与对应于内插的CQI值相同时间点的、实际测量的第二CQI值做比较。该比较有效地允许确定内插过程的质量和可靠性。如果内插过程的质量在容限之内,则内插过程可被用于估计瞬时CQI值。否则,当出现内插过程提供的结果不足时,平均过程可被用于后续接收的CQI。
图3图示了用于基于收到的CQI来选择CQI内插过程或CQI平均过程的流程图。在第一步骤300中,CQI接收机106从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接收或提取信道质量指示符。在前面的步骤302中,确定所接收的信道质量指示符自身的质量。CQI质量的确定是指对其准确性、延迟和可靠性的确定或估计。
在后续步骤304中,检查CQI的质量对于内插过程是否足够。因此,要检查通常比平均过程提供更佳估计结果的内插过程是否能够被充分地应用。例如,存在预定的CQI质量阈值。如果CQI的质量对于内插是足够的,即确定的CQI质量在预定的阈值以上,则该方法继续步骤308,在该步骤选择和继续执行CQI内插过程。在其他情况下,当CQI质量不足时,即它在预定的质量阈值以下,则该方法继续步骤306,在该步骤对应地选择和继续执行CQI平均过程。根据CQI估计过程的选择,分别在步骤310和312中确定瞬时或几乎是瞬时的CQI值。在步骤312中,CQI是基于内插过程确定的,在步骤310中,CQI是基于平均过程确定的。在其中任一情况下,在确定瞬时CQI之后,确定的CQI被提供给分组调度器,其继而能够恰当地调整分组调度,即它可为将传输到移动台104的数据分组而调整调制和编码方案。
图4图示了流程图,其中CQI内插和CQI平均是同时执行的,以及其中得到的CQI值作为加权过程的对象。因此,步骤400和402对应于图3的步骤300和302。这里,信道质量指示符从移动台104被接收,CQI的大体质量被确定。现在,在步骤404中不再进行是应用CQI平均还是CQI内插的硬决策,而是为内插过程确定质量测量QM。质量测量QM代表对内插过程对于确定的CQI质量的适用程度的测量。例如,质量测量QM可在从0至1的范围之内。
在步骤404中确定质量测量QM之后,同时且最终甚至是同瞬时地执行两个步骤,即在步骤408中执行CQI内插过程和在步骤406中执行CQI平均过程。由于步骤408和406中应用的变化的估计过程,得到的CQI值可能实质上不同。然而,两个同时获得的CQI值被提供给其中执行加权过程的步骤410。例如,该加权过程可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利用质量测量QM,即加权的平均CQI可通过将QM与内插的CQI的结果相乘后加上平均的CQI与因子(1-QM)之积来计算。
在执行加权过程之后,即在确定加权的平均估计的CQI值之后,加权的平均CQI值可在步骤412中被提供给分组调度器。以此方式,可有效地防止在应用CQI内插过程或CQI平均过程之间进行硬决策。
图5表示用以对接收的CQI执行质量确定的流程图。该质量确定是基于对估计的CQI值的比较,该CQI值已基于估计过程来估计。此估计的CQI在第一步骤500中借助于未在图2的方框图中明示的存储模块来存储。此估计的CQI是指对应于第二时间点即未来时间点的CQI值。随后,在步骤502中,从移动台接收第二CQI值。此第二CQI值代表实际测量的CQI值,该CQI值表示第二时间处的信道质量。以此方式,在步骤500中存储的估计的CQI以及在步骤502中接收的第二CQI对应于相同时间点。在后续步骤504中,比较第二CQI和估计的CQI。此比较现在有效地允许控制估计过程的可靠性。
在后续步骤506中,评估在步骤504中执行的比较的结果。只要在第二CQI和估计的CQI之间存在不可接受的不匹配,即第二CQI和估计的CQI明显地偏离,则该方法继续步骤510,在该步骤将不可接受的质量分配给存储的CQI值。响应于该不可接受的质量分配,决策单元110将选择平均过程以便执行后续CQI值的估计。
在相反情况下,当在步骤506中第二CQI值等于估计的CQI值或者仅稍微偏离于估计的CQI值时,则将可接受的质量分配给CQI值,于是决策单元110将选择内插过程用于估计CQI值。以此方式,CQI质量确定是通过内插、由此得到的基于外插的估计值与实际测量值的比较来有效执行的。
图6图示了用于基于分组差错率确定来执行校准过程的流程图。在第一步骤600中,输入并存储目标分组或目标传输差错率值。可以选择这样的目标差错率来例如用以对于给定的传输功率而最大化系统的分组数据吞吐量。例如,目标差错率可以是10%。
在第二步骤602中,一般是通过对从移动台104获得的ACK/NACK消息序列进行处理来测量实际的分组差错率。在后续步骤604中比较目标分组差错率和实际测量的分组差错率,在步骤606中进行决策,预定的目标分组差错率与测量的分组差错率之间的偏差是否在允许的边界之内,或者是否需要分组调度器的校准以便补偿测得的不匹配。
如果在步骤606中测量的分组差错率和目标分组差错率的偏差在某个阈值以上,则该方法继续步骤610,在该步骤中产生用于分组调度器的偏移信号。该偏移信号用以操纵所确定的CQI值和以如下方式修正后续分组调度,即令分组差错率返回到容限之中。最后,产生的偏移信号在步骤612中被传输到分组调度器。根据偏移信号,确定的CQI值可在其传输到分组调度器之前增大或减小。替代地,未修正的估计的CQI值能够在偏移信号单独传输到分组调度器时被提供给分组调度器。在此情况下,分组调度器还适于处理所得到的偏移信号。
在相反情况下,即在步骤606中,测量的分组差错率与目标差错率之间的偏差在可接受的边界之内时,不必应用该校准,估计的CQI值保持不变。因此,在步骤608中,估计的CQI被传输到分组调度器。
标号列表100 通信网络102 基站104 移动台106 CQI接收机108 CQU质量测量单元110 决策单元112 分组调度器114 处理单元116 CQI平均模块118 CQI内插模块120 下行链路信道122 上行链路信道124 传输功率模块126 传输差错模块128 校准单元130 加权模块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过利用从无线通信网络(100)的移动台(104)传输到基站(102)的信道质量指示符来估计无线数据传输信道的信道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从所述移动台接收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该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指示在第一时间处的所述信道质量;基于所述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来选择估计过程,该估计过程适于估计在第二时间处的所述信道质量;将所述选择的估计过程应用于估计所述第二时间处的所述信道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估计过程包括信道质量内插过程,该过程至少利用了所述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估计过程包括信道质量平均过程,该过程至少利用了所述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指示瞬时时间点或未来时间点。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校准过程,其包括步骤存储指示所述第二时间处的所述信道质量的所述估计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数据传输信道的传输质量测量;将所述传输质量测量与预定的质量测量值做比较;当检测到所述确定的质量测量值与所述预定的质量测量值之间不匹配时,产生用于分组调度器(112)的偏移信号,该偏移信号适于控制所述分组调度器以便消除所述不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估计过程的选择还包括将所述估计的信道质量与第二信道质量做比较,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借助于指示所述第二时间处的所述信道质量的第二信道质量指示符而获得。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估计过程的选择还包括执行加权过程,该加权过程适于根据由不同估计过程确定的至少两个信道质量来确定加权的平均信道质量。
8.一种无线通信网络(100)的基站(102),其适于通过利用从移动台(104)传输到所述基站的信道质量指示符来估计无线数据传输信道的信道质量,该基站包括用于从所述移动台接收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的装置(106),该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指示在第一时间处的所述信道质量;用于基于所述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来选择估计过程的选择装置(110),该估计过程适于估计在第二时间处的所述信道质量;适于执行所述选择的估计过程的处理单元(114),所述选择的估计过程用于估计所述第二时间处的所述信道质量;适于响应于接收所述估计的信道质量,控制到所述移动台的数据分组传输的分组调度器(112)。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基站,还包括校准单元,其适于将确定的所述数据传输信道的传输质量测量与预定的质量测量做比较,以及在所述确定的质量测量与所述预定的质量测量之间存在不匹配时产生用于所述分组调度器的偏移信号,该偏移信号用以控制所述分组调度器或修正所述估计的信道质量以便消除所述不匹配。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通过利用从无线通信网络(100)的移动台(104)传输到基站(102)的信道质量指示符来确定无线数据传输信道的信道质量,可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以从所述移动台接收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该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指示在第一时间处的所述信道质量;基于所述至少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符来选择估计过程,该估计过程适于估计在第二时间处的所述信道质量;将所述选择的估计过程应用于估计所述第二时间处的所述信道质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以基于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来估计无线数据传输信道的信道质量的方法。通过估计信道质量,数据传输信道准确的和瞬时的信道质量能够基于非瞬时CQI来获得,这些非瞬时CQI可能会测量不准确、有延迟或者由于例如移动台的高速移动而具有不可接受的质量的特征。本发明提供了对于所得信道质量指示符的质量和可靠性的确定,以及选择和继续应用一个或多个各类估计过程,以便确定准确和瞬时信道质量指示符。而且,通过利用迭代的校准过程可确定CQI,从而有效地消除了所定义的传输质量测量与实际测量的传输质量之间的系统偏移。
文档编号H04L12/56GK1750509SQ20051009307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3日
发明者福尔克尔·布劳恩, 迪特里希·策勒, 利·波·丹洛普 申请人:阿尔卡特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