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503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携式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携式通讯装置(PORTABLECOMMUNICATING DEVICE)。
背景技术
由于个人化电子产品日新月异,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也大大的提高,就手机而言,不论是直立式机或双盖式机(又称贝壳机),除了基本的拨打、接听功能以及外型要求要轻薄短小外,更要求有许多附加功能,例如上网、玩游戏、播放媒体等。
对于手机的播放媒体功能而言,其基本的要求就是需要有良好的播放器,其中,喇叭即为重要的一项,因为喇叭的播放品质好坏影响着手机的多媒体影音的功能性。就现有技术而言,手机的声音除了机身内部有扩音功能外,不然就是藉由耳机来播放。后来,为了要让使用者能够享受立体声的声光效果,故在直立式或双盖式手机上设置有一组喇叭的设计,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习知的直立式手机的示意图。以直立式手机1为例,其机身背后11具有一组喇叭12,即左右各有一个小喇叭121、122,代表左右声道,但是,由于左、右喇叭121、122之间的距离太近,因此立体声不明显。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可携式通讯装置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目前业界在积极发展一种可携式通讯装置,使其具有适当的音量及良好的音质,更有立体声定位效果,进而达到多媒体影音播放效能的品质提升。但是,长久以来一直未见有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的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可携式通讯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可携式通讯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可携式通讯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立体声播放的效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携式通讯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是耦接于该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可相对于该第二本体旋转或位移;一第一扬声器,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以及一第二扬声器,设置于该第二本体。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扬声器与该第二扬声器是分别为一喇叭。
前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更包括一连接元件,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藉由该连接元件相互连接。
前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连接元件是具有一控制部。
前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控制部具有一滚轮。
前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控制部具有至少一按键。
前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控制部是控制该第一扬声器或第二扬声器的声量。
前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控制部是控制该第一扬声器或第二扬声器拔放播放一声音资讯。
前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更包括一充电座,其是具有一第三扬声器以及一传输模组。
前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传输模组是是为一有线连接埠。
前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充电座的传输模组是与该第一本体或该第二本体电性连接。
前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传输模组是是为一通用性串列汇流排。
前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本体是具有一第一结合部,该第二本体是具有一第二结合部。
前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结合部或第二结合部是为一穿孔。
前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更包括一吊绳,其是具有一带体、一第三结合部与一第四结合部,该第三结合部与该第四结合部可分别连接在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结合部及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二结合部。
前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三结合部可与该第四结合部相互结合。
前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带体是为一松紧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携式通讯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一第一扬声器以及一第二提声器。其中,第一本体耦接于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可相对于该第二本体旋转或位移,而第一扬声器则设置于第一本体,第二扬声器设置于第二本体。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携式通讯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承上所述,因为依据本发明的可携式通讯装置,是将第一扬声器以及第二扬声器分别设置于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由于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的距离足够大,则可以使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能够发挥立体声定位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可携式通讯装置除了可以提供良好的音质之外,更可以直接利用控制部调整适当的音量。
再者,本发明利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与充电座相互电连接,使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以及第三扬声器形成一个近似2.1声道的音响环境,使整体更可加强临场感的声光效果。
又,本发明加上吊绳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配合,则可将吊绳环绕于使用者的颈部,除了具有明显的立体声效果之外,更具有良好的使用便利性,进而可以达到多媒体影音效能品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具有立体声播放的新的效果。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显示现有习知的直立式手机的一示意图。
图2是显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3是显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的充电座的一示意图。
图4是显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具有充电座的一示意图。
图5是显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具有吊绳的一示意图。
图6是显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具有吊绳的另一示意图。
图7是显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具有吊绳的又一示意图。
1直立式手机11机身背后12喇叭 121小喇叭122小喇叭 2可携式通讯装置21第一本体 211第一结合部212显示部 22第二本体221第二结合部 23第一扬声器24第二扬声器 25连接元件251控制部 2511滚轮26充电座 261第三扬声器262传输模组27吊绳271带体272第三结合部273第四结合部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通过
具体实施例方式
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2所示,是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的一示意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2,其包括一第一本体21、一第二本体22、一第一扬声器23以及一第二扬声器24。在本实施例中,该可携式通讯装置2其样态形式并无限制,在此仅是以双盖式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请再参阅图2所示,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2,其中第一本体21与第二本体22是为相互连接。在此,第一本体21可耦接于第二本体22,故第一本体21则可相对于第二本体22作旋转或位移。而第一本体21则具有一第一结合部211,而第二本体22则具有一第二结合部221,该第一结合部211或第二结合部221可为一穿孔。
请再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扬声器23,其设置于第一本体21,第二扬声器24则设置于第二本体22,第一扬声器23与第二扬声器24则分别为一喇叭。
又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2,更包括一连接元件25,第一本体21与第二本体22则藉由连接元件25相互连接。其中,该连接元件25具有一控制部251,该控制部251可具有一滚轮2511,或至少一按键(图中未示),或可兼具有滚轮与按键(图中未示)。另外,该控制部251可用于控制第一扬声器23或第二扬声器24的声量,或使第一扬声器23或第二扬声器24播放一声音资讯,亦可用于控制第一本体21或第二本体22上的一些功能(如播出/接听电话等),这些功能皆可使用滚轮2511或按键来执行,在此则示以滚轮2511为例。
另外,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控制部251是可控制设置于第一本体21的显示部212为直向(portrait)显示或为横向(landscape)显示,所以亦可增加使用者操作的便利性。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2,其在第一本体21与第二本体22打开后,利用控制部251可使第一扬声器23与第二扬声器24播放声音资讯,亦可调整第一扬声器23与第二扬声器24至适当的声量。因为第一扬声器23与第二扬声器24的距离足够大,而可以产生明显的立体声定位的效果。
又请参阅图3所示,是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的充电座的示意图。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2中,更包括一充电座26,其具有一第三扬声器261以及一传输模组262(模组即模块,以下均称为模组)。第三扬声器261在此亦为一喇叭,亦可具有重低音的功能。
请参阅图4所示,是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具有充电座的一示意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传输模组262可与第二本体21或第一本体22(图中未示)电性连接。当传输模组262与第二本体21或第一本体22电性连接时,可利用传输模组262作资料或多媒体资讯的传输,在本实施例中该传输模组262的型态并无限制,其可为一有线连接埠,亦可为一通用性串列汇流排(汇流排即总线,以下均称为汇流排)。
当第一本体21及第二本体22与充电座26相连结且播放多媒体时,除了可使第一扬声器23与第二扬声器24有立体声的定位效果外,再加上第三扬声器261的配合,可以成为一个似2.1声道的音响组合,更能达到多媒体影音的声光效果。
请参阅图5所示,是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具有吊绳的示意图。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2,其更包括一吊绳27,其可与第二本体22的第二结合部221相结合,该吊绳27可具有一带体271、一第三结合部272以及一第四结合部273。而该吊绳27亦可与第一本体21的第一结合部211相结合(图中未示),在此则是以吊绳27与第二结合部221相结合为例。
请参阅图6所示,是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具有吊绳的另一示意图。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可携式通讯装置2,其中当吊绳27的第三结合部272与第四结合部273相互结合时,带体271呈一环状,使用者可利用手指勾着带体271而携带可携式通讯装置2。另外,该带体271可以为一松紧带。
请参阅图7所示,是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具有吊绳的又一示意图。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可携式通讯装置2,当吊绳27的第三结合部272与第二结合部221相结合,且第四结合部273与第一结合部211相结合时,可以将该吊绳27套于使用者的颈部,则在播放音乐资讯时,更具有立体声的效果,使用者亦不需以手拿此可携式通讯装置2,故更具有方便性。当然,吊绳的第三结合部272亦可以与第一结合部211相结合,而第四结合部273则可与第二结合部221相结合(图中未示),亦具有达到立体声以及方便性的效果。
承上所述,因为依据本发明的可携式通讯装置,是将第一扬声器以及第二扬声器分别设置于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由于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的距离足够大,则使得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能够发挥出立体声定位的效果。另外,本发明的可携式通讯装置除了可以提供良好的音质之外,更可以直接利用控制部调整适当的音量。再者,本发明利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与充电座相互电连接,使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以及第三扬声器形成一个近似2.1声道的音响环境,使得整体更可加强临场感的声光效果。又,加上吊绳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配合,则可将吊绳环绕于使用者的颈部,除了具有明显的立体声效果之外,更具有良好的便利性,进而可以达到多媒体影音效能品质的提升,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是耦接于该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可相对于该第二本体旋转或位移;一第一扬声器,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以及一第二扬声器,设置于该第二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扬声器与该第二扬声器分别为一喇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连接元件,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藉由该连接元件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接元件具有一控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部具有一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部具有至少一按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部是控制该第一扬声器或第二扬声器的声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部是控制该第一扬声器或第二扬声器播放一声音资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充电座,其具有一第三扬声器以及一传输模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传输模组是为一有线连接埠。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充电座的传输模组是与该第一本体或该第二本体电性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传输模组是为一通用性串列汇流排。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本体具有一第一结合部,该第二本体具有一第二结合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结合部或第二结合部是为一穿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吊绳,其具有一带体、一第三结合部与一第四结合部,该第三结合部与该第四结合部可分别连接在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结合部及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二结合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三结合部可与该第四结合部相互结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带体是为一松紧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通讯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一第一扬声器以及一第二扬声器。其中,第一本体耦接第二本体,而第一体可相对于第二本体旋转或位移,第一扬声器设置于该第一本体,第二扬声器设置于该第二本体。本发明是将第一扬声器以及第二扬声器分别设置于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由于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的距离足够大,则使得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能够发挥出立体声定位的功效,而具有立体声播放的效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文档编号H04M1/64GK1946089SQ20051010817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9日
发明者蒋文瀚, 郭文祺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