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558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TD-SCDMA系统中,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终端中,功耗是终端的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如何降低功耗以增加移动终端的待机时间和通话时间是终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终端在待机过程中降低功耗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在接收寻呼信息过程中,在相邻寻呼指示之间,做省电处理。其中包括射频模块,模拟基带模块,数字基带部分。模拟基带部分包括降电压处理;数字基带部分包括降电压处理和降频处理。
对于寻呼过程中的省电模式,需要确保终端在收寻呼指示时的正确性。对于TD-SCDMA系统终端来说,意味着要确保系统帧号和帧定时的正确。对于移动终端,在进入深睡模式后,一般将系统的主时钟关掉。此时系统的定时是通过一个低频时钟来维持的。该低频时钟的频率是不确定的,在用该时钟进行定时维护之前必须要经过校准。
在对低频时钟进行校准后,由于低频时钟校准后依然存在误差,而且低频时钟存在温度漂移现象,使得系统在由深睡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后,当采用传统的定时跟踪算法时会发生定时跟踪错误。
传统的定时跟踪方法为了保证跟踪的鲁棒性(所谓“鲁棒性”,是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结构,大小)的参数摄动下,维持某些性能的特性。)而采用固定步长的跟踪算法。该固定步长的定时跟踪算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跟踪的定时误差有限。当终端从深度睡眠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由于存在校准误差和温度漂移现象,使得定时位置发生漂移。采用固定步长的定时跟踪算法时,可能导致在接收寻呼指示之前定时位置不能恢复,从而导致接收任务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当终端从深度睡眠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能够根据系统当前状态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从而避免接手任务失败。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方法,当终端从深度睡眠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首先判断定时位置是否丢失,如果定时丢失则重新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
可利用如下方法判断定时位置是否丢失首先,测量当前子帧的PCCPCH上的信噪比xSIR;然后,判断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即,xSIR-xSIR_AVE≥TSIR,其中,TSIR是一个预先设定的门限值,xSIR_AVE是平均信噪比;如果上述条件成立,则判断第二条件是否成立,即xSIR≥TSIR_Min,TSIR_Min是最低信噪比门限值;当上述第一、第二条件其中之一不成立时,则认定定时位置已经丢失。
其中,xSIR_AVE由如下方法获得xSIR_AVE=(1-α)xSIR+αxSIR_AVE,α是一个用于控制信噪比平均值更新速度的参数,其中xSIR_AVE为上一帧的平均信噪比。
当定时位置丢失时,则根据如下方法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Δ=Δ+0.5chip,
其中,Δ为当前定时跟踪算法的步长,chip是码片,单位为时间。
当定时位置没有丢失时,判断当前定时跟踪的步长是否是初始值,如果不是初始值,则利用下面方法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Δ=Δ-0.5chip,其中,Δ为当前定时跟踪算法的步长,chip是码片,单位为时间。
另外,每次终端从深睡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将定时跟踪的步长复位,即Δ=Δmin,Δmin为定时跟踪允许的最小步长值。
在本方法中,仅当xSIR≥TSIR_Min时才更新xSIR_MVE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设备,包括一个定时位置判断装置,当终端从深度睡眠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首先判断定时位置是否丢失;一个第一定时跟踪步长计算装置,其在定时位置丢失时重新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
该定时位置判断装置包括信噪比测量单元,其测量当前子帧的PCCPCH上的信噪比xSIR;第一判断单元,其判断第一条件是否成立,即,xSIR-xSIR_AVE≥TSIR,其中,TSIR是一个预先设定的门限值,xSIR_AVE是平均信噪比;第二判断单元,其判断第二条件是否成立,即,xSIR≥TSIR_Min,TSIR_Min是最低信噪比门限值。
该第一定时跟踪步长计算装置中,根据如下方法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Δ=Δ+0.5chip,其中,Δ为当前定时跟踪算法的步长,chip是码片,单位为时间。
该设备还包括一个第二定时跟踪步长计算装置,其在定时位置没有丢失时,判断当前定时跟踪的步长是否是初始值,如果不是初始值,则利用下面方法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Δ=Δ-0.5chip,其中,Δ为当前定时跟踪算法的步长,chip是码片,单位为时间。
进一步,该设备还包括一个定时跟踪步长复位装置,其在终端每次从深睡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将定时跟踪的步长复位,即Δ=Δmin,Δmin为定时跟踪允许的最小步长值。
另外,该设备还包括一个平均信噪比更新装置,其仅当xSIR≥TSIR_Min时,才更新xSIR_AVE值。
其中,该平均信噪比更新装置利用下面方法更新平均信噪比xSIR_AVExSIR_AVE=(1-α)xSIR+αxSIR_AVE,α是一个用于控制信噪比平均值更新速度的参数,其中xSIR_AVE为上一帧的平均信噪比。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在由深睡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后,降低了定时跟踪的错误率,从而提高了接收寻呼指示的正确率。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方法,当终端从深度睡眠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首先判断定时位置是否丢失。
可利用如下方法判断定时位置是否丢失
步骤100,测量当前子帧的PCCPCH上的信噪比xSIR;步骤110,判断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即,xSIR-xSIR_AVE≥TSIR,其中,TSIR是一个预先设定的门限值,xSIR_AVE是平均信噪比;如果上述条件成立,则判断第二条件是否成立(步骤120),即xSIR≥TSIR_Min,TSIR_Min是最低信噪比门限值;当上述第一、第二条件其中之一不成立时,则认定定时位置已经丢失。
步骤130,当定时位置丢失时,则根据如下方法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Δ=Δ+0.5chip,其中,Δ为当前定时跟踪算法的步长,chip是码片,单位为时间。
因为定时跟踪的步长不能无限制的大,当步长增加到最大值后就不再增加定时跟踪的步长了,所以当需要增加步长时,判断Δ<Δmax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增加步长,反之,则什么都不做,Δmax为定时跟踪允许的最大步长值。
当定时位置没有丢失时,判断当前定时跟踪的步长是否是初始值Δmin,如步骤140,即判断Δ=Δmin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保持Δ不变。
如果不是初始值,则利用下面方法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如步骤150,Δ=Δ-0.5chip,其中,Δ为当前定时跟踪算法的步长,chip是码片,单位为时间。
类似的,定时跟踪的步长不能无限制的小,当步长减小最小值后就不再减小定时跟踪的步长了,因而,当需要减小步长时,判断Δ>Δmin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减小步长,否则,什么都不做,Δmin为定时跟踪允许的最小步长值。
其中,xSIR-AVE由如下方法获得xSIR_AVE=(1-α)xSIR+αxSIR_AVE,α是一个用于控制信噪比平均值更新速度的参数,其中xSIR_AVE为上一帧的平均信噪比。
在本方法中,仅当xSIR≥TSIR_Min时才更新xSIR_AVE值。
另外,每次终端从深睡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将定时跟踪的步长复位,即Δ=Δmin,Δmin为定时跟踪允许的最小步长值。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设备,包括一个定时位置判断装置1,当终端从深度睡眠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首先判断定时位置是否丢失;一个第一定时跟踪步长计算装置2,其在定时位置丢失时重新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
该定时位置判断装置1包括信噪比测量单元11,其测量当前子帧的PCCPCH上的信噪比xSIR;第一判断单元12,其判断第一条件是否成立,即,xSIR-xSIR_AVE≥TSIR,其中,TSIR是一个预先设定的门限值,xSIR_AVE是平均信噪比;第二判断单元13,其判断第二条件是否成立,即,xSIR≥TSIR_Min,TSIR_Min是最低信噪比门限值。
该第一定时跟踪步长计算装置2中,当Δ<Δmax时,根据如下方法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Δ=Δ+0.5chip,其中,Δ为当前定时跟踪算法的步长,chip是码片,单位为时间,Δmax为定时跟踪允许的最大步长值。
该设备还包括一个第二定时跟踪步长计算装置3,其在定时位置没有丢失时,判断当前定时跟踪的步长是否是初始值,如果不是初始值,即Δ>Δmin,则利用下面方法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
Δ=Δ-0.5chip,其中,Δ为当前定时跟踪算法的步长,chip是码片,单位为时间,Δmin为定时跟踪允许的最小步长值。
进一步,该设备还包括一个定时跟踪步长复位装置4,其在终端每次从深睡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将定时跟踪的步长复位,即Δ=Δmin,Δmin为定时跟踪允许的最小步长值。
另外,该设备还包括一个平均信噪比更新装置5,其仅当xSIR≥TSIR_Min时,才更新xSIR_AVE值。
其中,该平均信噪比更新装置5利用下面方法更新平均信噪比xSIR_AVExSIR_AVE=(1-α)xSIR+αxSIR_AVE,α是一个用于控制信噪比平均值更新速度的参数,其中xSIR_AVE为上一帧的平均信噪比。
权利要求
1.一种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终端从深度睡眠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首先判断定时位置是否丢失,如果定时丢失则重新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下方法判断定时位置是否丢失首先,测量当前子帧的PCCPCH上的信噪比xSIR;然后,判断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即,xSIR-xSIR_AVE≥TSIR,其中,TSIR是一个预先设定的门限值,xSIR_AVE是平均信噪比;如果上述条件成立,则判断第二条件是否成立,即xSIR≥TSIR_Min,TSIR_Min是最低信噪比门限值;当上述第一、第二条件其中之一不成立时,则认定定时位置已经丢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xSIR_AVE由如下方法获得xSIR_AVE=(1-α)xSIR+αx′SIR_AVE,α是一个用于控制信噪比平均值更新速度的参数,其中x′SIR_AVE为上一帧的平均信噪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定时位置丢失时,则根据如下方法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Δ=Δ+0.5chip,其中,Δ为当前定时跟踪算法的步长,chip是码片,单位为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定时位置没有丢失时,判断当前定时跟踪的步长是否是初始值,如果不是初始值,则利用下面方法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Δ=Δ-0.5chip,其中,Δ为当前定时跟踪算法的步长,chip是码片,单位为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终端从深睡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将定时跟踪的步长复位,即Δ=Δmin,Δmin为定时跟踪允许的最小步长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仅当xSIR≥TSIR_AVE时才更新xSIR_AVE值。
8.一种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定时位置判断装置,当终端从深度睡眠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首先判断定时位置是否丢失;一个第一定时跟踪步长计算装置,其在定时位置丢失时重新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定时位置判断装置包括信噪比测量单元,其测量当前子帧的PCCPCH上的信噪比xSIR;第一判断单元,其判断第一条件是否成立,即,xSIR-xSIR_AVE≥TSIR,其中,TSIR是一个预先设定的门限值,xSIR_AVE是平均信噪比;第二判断单元,其判断第二条件是否成立,即,xSIR≥TSIR_Min,TSIR_Min是最低信噪比门限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时跟踪步长计算装置中,根据如下方法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Δ=Δ+0.5chip,其中,Δ为当前定时跟踪算法的步长,chip是码片,单位为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个第二定时跟踪步长计算装置,其在定时位置没有丢失时,判断当前定时跟踪的步长是否是初始值,如果不是初始值,则利用下面方法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Δ=Δ-0.5chip,其中,Δ为当前定时跟踪算法的步长,chip是码片,单位为时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一个定时跟踪步长复位装置,其在终端每次从深睡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将定时跟踪的步长复位,即Δ=Δmin,Δmin为定时跟踪允许的最小步长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一个平均信噪比更新装置,其仅当xSIR≥TSIR_Min时,才更新xSIR_AVE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平均信噪比更新装置利用下面方法更新平均信噪比xSIR_AVExSIR_AVE=(1-α)xSIR+αx′SIR_AVE,α是一个用于控制信噪比平均值更新速度的参数,其中x′SIR_AVE为上一帧的平均信噪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方法,当终端从深度睡眠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首先判断定时位置是否丢失,如果定时丢失则重新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调整定时跟踪的步长的设备,包括一个定时位置判断装置,当终端从深度睡眠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首先判断定时位置是否丢失;一个第一定时跟踪步长计算装置,其在定时位置丢失时重新计算定时跟踪的步长。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和设备在由深睡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后,降低了定时跟踪的错误率,从而提高了接收寻呼指示的正确率。
文档编号H04W52/02GK1787674SQ20051011161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6日
发明者曾嵘 申请人:凯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