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终端和切换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的方法

文档序号:763004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通信终端和切换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终端,尤其涉及移动通信终端中自动切换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的方法,通过该方法,经过对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时的向外传输振动的能量计算,在从终端内预先设置的振动输出模式切换为响铃模式的状态下输出呼入呼叫信号。
背景技术
最近,很多人面临由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使用激增,无论时间和地点而产生的呼入呼叫信号所产生的噪声污染。
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诸如,大型礼堂、报告厅、地铁、公共汽车等要求安静的场合)中产生的呼入呼叫信号的响铃导致场合中其他人的极度厌恶。
为了在公共场合和要求安静的其它场合中避免对移动通信终端产生的呼入呼叫信号的响铃噪声的厌恶,在进入类似公共场合中已经执行要求将呼入呼叫信号转换为振动模式的广播训导或禁止该终端使用的管理手段。
振动模式(礼貌模式)是通过移动通信终端的振动将呼入呼叫信号输出给用户的方法,例如,通过用户的感觉将振动直接传输给用户或通过将振动传输至刚性物质(诸如,桌子)以使用户将呼入呼叫识别为振动音。
图1是示出常规移动通信终端结构的框图。
参考图1,该移动通信终端支持振动模式。该移动通信终端通常包括CDMA模块11,包括CDMA基带部分、RF处理器、天线以及将终端连接到CDMA网络的类似装置、存储器13,存储输出呼入呼叫信号的算法、以及控制器(MSM/DSP),控制扬声器14在接收呼入呼叫时输出响铃,以及振动器15,在控制终端的整体操作的同时根据存储器13的算法被驱动为在振动模式下产生振动。
使用常规移动通信终端,用户通常将移动通信终端的模式从响铃模式切换为振动模式,以避免终端的响铃打搅公共场合(地铁或剧院)或会议室中的人。
通常,常规移动通信终端保持在振动模式下,直到用户向终端输入预先确定的按键代码以将终端切换为响铃模式。
这样,如果用户在将终端切换为振动模式后忘记将终端切换为响铃模式,移动通信终端就保持在振动模式。
在这点上,存在有如下问题当移动通信终端在振动模式下时,用户无法识别振动,经常无法应答电话。
为了避免该问题,已经提出了一种方法,在由呼入呼叫信号引起的振动次数是移动通信终端的振动模式中预先确定的值或大于该值时,将移动通信终端从振动模式切换为响铃模式,以此来轻微减少漏接呼叫的数量。
然而,使用常规移动通信终端,并不考虑外界情况而设置振动模式,因此,如果移动通信终端被设置为振动模式并被放置在无法传输振动能量的柔软的物体(诸如,衣物或床单)上,用户就无法识别移动通信终端的振动。
此外,当用户设置移动通信终端以根据振动次数自动将振动模式切换为响铃模式时,产生了如下问题如果用户无法识别在预先设定的振动次数中振动,振动模式就切换为响铃模式,则无法保持移动通信终端原有的礼貌功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针对移动通信终端中自动切换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的方法,该方法实质上避免了因为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产生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移动通信终端中自动切换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的方法,该方法允许经过对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时的传输能量的计算,在从终端内预先设置的振动输出模式切换为响铃模式的状态下输出呼入呼叫信号,以此允许用户容易地识别呼入呼叫信号。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的和特征将在下文描述中部分给出,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对下文的研究后将部分获得或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而领会。可通过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所特定指出的结构来理解并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符合本发明的功能,如在此广泛描述并具体体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振动单元,根据设置为振动模式的呼入呼叫控制信号生成振动;扬声器,根据设置为响铃模式的另一个呼入呼叫控制信号输出可听见的声音以通知用户有呼入呼叫;振动检测传感器,通过工作在振动模式下的振动单元的操作测量终端的振动能量;以及控制器,使用振动检测传感器所提供的值计算向外传输的振动能量并输出呼入呼叫模式控制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的详细结构的特征在于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以用于当向外传输的能量低于参考值时,通过扬声器输出呼入呼叫信号。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移动通信终端中通过控制呼入呼叫信号的输出自动切换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接收到呼入呼叫时,确定当前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是否是振动模式;如果确定当前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设置为振动模式,则驱动振动器输出振动;当振动器输出振动时,通过振动检测传感器检测终端振动的实际强度,并使用终端振动的实际强度计算传输能量;以及根据所计算的传输能量与参考值的比较,将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从振动模式自动切换为响铃模式。
在此,如果确定所计算的传输能量低于参考值,则确定用户无法识别该振动,则将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从振动模式切换为响铃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前述一般描述和下文详细描述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旨在提供对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于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在此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结合描述以解释本发明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常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自动切换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将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给出参考,并结合附图示出其示例。只要可能的话,贯穿附图使用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近的部分。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根据本发明,向终端提供一种振动检测传感器,这样,如果确定用户无法识别终端振动模式下的呼入呼叫信号(振动),则将振动模式自动切换为响铃模式。
本发明被设计为考虑到外界情况,例如,当终端被放置在振动的弱传导体的物体(诸如床单)上时;这样则将振动模式自动切换为响铃模式,由此允许用户方便地识别呼入呼叫信号。不用说,用户在考虑外界情况下可选择自动切换模式以将振动模式自动切换为响铃模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包括CDMA模块21,包括CDMA基带部分、RF处理器、天线以及将终端连接到CDMA网络的类似装置,存储器23,存储呼入呼叫信号输出算法、控制器22,当接收呼入呼叫时控制扬声器24输出响铃,以及振动器25,当控制终端的全部操作时,根据存储器13的呼入呼叫信号输出算法在振动模式下输出振动、以及振动检测传感器26,当终端接收呼入呼叫时,检测振动器25的输出强度以及根据外界情况改变的振动实际强度,并使振动模式进入一状态,其中存储器23中存储的呼入呼叫信号输出算法是在振动模式下。
当在振动模式下振动器25的输出强度和振动检测传感器26检测的振动实际强度的差值超过预先设定的标准,控制器22控制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切换为响铃模式,而不是振动模式。
如果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不是振动模式,不但停止振动器25,而且不执行振动检测传感器26的检测以及通过控制器22对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的自动切换控制操作。
存储器23除了存储各种终端运行的算法外,也根据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的设置存储输出算法。
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包括响铃模式、振动模式、提供静音/非振动状态的亮灯模式、在两次振动后的自动响铃切换模式,等等。根据本发明,存储器存储当终端被放置在振动的弱传导体的物体(诸如,床单)上时,将振动模式自动切换为响铃模式的算法。
将在下文详细描述一种根据本发明在移动通信终端中自动切换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的方法。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在移动通信终端中自动切换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的方法允许当终端被放置在振动的弱传导体的物体(诸如,床单)上时,将终端自动切换为响铃模式。
首先,当终端接收到呼入呼叫(S301)时,确定当前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是否是振动模式(S302)。
如果确定当前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设置为振动模式,则驱动振动器输出振动(S303)。
当输出振动时,振动检测传感器运行为检测终端振动的实际强度,并且控制器使用振动器的振动输出强度和振动检测传感器检测的振动实际强度来计算传输能量(S304)。
在此,可根据外界情况(终端所放置的场所的情况)来改变传输能量。例如,如果终端被放置在一个终端的振动不能被充分传输到外界的地方(诸如,在床单中),则即使振动器使用相同的强度输出振动,传输能量也变为一个低的值。
通过如下方法执行传输能量的计算振动检测传感器检测提供给驱动振动器的能量强度,以及振动器驱动所产生的终端振动的实际强度,并随后使用能量强度和振动实际强度之间的差值计算传输能量。
将所计算的传输能量与参考值进行比较(S305),如果确定所计算的传输能量低于参考值,控制器就将当前模式切换为响铃模式,即使当前模式是振动模式(S306)。
在此,参考值是用户可以识别来自振动器的振动的值。理由是,当传输能量是一个预先确定的值或大于此值时,可以确定终端的振动可以被用户所识别。
在终端被切换到响铃模式后,产生一段预先确定的时间周期的响铃。
换句话说,当预先确定的时间周期过去后,确定移动通信终端处在即使有响铃用户仍无法识别呼入呼叫信号的状态,则终止响铃。
当从振动模式切换至响铃模式之后用户应答电话或不应答电话,终端可被再次切换为原始的振动模式。这用于确保将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设为振动模式的用户的最初意图。
在将所计算的传输能量与当前参考值比较的步骤中(S305),如果传输能量大于参考值,呼入呼叫信号输出就继续执行为振动模式。不用说,呼入呼叫信号在振动模式下的输出执行一段预先确定的时间周期后,随后终止振动模式。
在移动通信终端中自动切换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的方法中,将驱动终端中振动器的能量与在检测振动器振动输出所引起的终端振动的实际强度后所计算的传输能量进行比较,当它们之间的差值为预先确定的值或大于该值,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就自动切换为响铃模式。
上述描述可以得到的是,本发明产生下述效果首先,因为是在计算移动通信终端振动模式中向外传输呼入呼叫信号的能量之后,参考传输能量将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自动切换为响铃模式,可以减少漏接呼叫的频次。
其次,因为在使用户能正确识别呼入呼叫信号的同时,可以设置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为礼貌模式,移动通信终端鼓励用户设置为礼貌模式,该模式在现有技术中因为对于呼入呼叫的不准确识别而被用户所取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在本发明中作出各种修改和改动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本发明旨在覆盖附加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的范围中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振动单元,根据设置为振动模式的呼入呼叫控制信号而生成振动;扬声器,根据设置为响铃模式的另一个呼入呼叫控制信号而输出可听见声音以通知用户有呼入呼叫;振动检测传感器,通过工作在振动模式下的振动单元的操作而测量所述终端的振动能量;以及控制器,使用所述振动检测传感器所提供的值计算向外传输的振动能量并输出呼入呼叫模式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以用于当向外传输的能量低于参考值时,通过所述扬声器输出呼入呼叫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呼入呼叫模式被切换为响铃模式时,通过所述扬声器输出预先确定的声音消息。
4.一种移动通信终端中通过控制呼入呼叫信号的输出自动切换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接收呼入呼叫时,确定当前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是否是振动模式;如果确定所述当前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是设置为振动模式,则驱动振动器输出振动;当振动器输出振动时,通过振动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终端的振动的实际强度,并随后使用所述终端振动的实际强度计算传输能量;以及当所计算的传输能量低于参考值时,将所述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从振动模式自动切换为响铃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确定所计算的传输能量低于所述参考值,则确定所述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处于用户无法识别所述振动的状态,则将所述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从振动模式切换为响铃模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用户在所述终端切换至响铃模式后的预先确定时间周期内没有应答电话,确定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处于即使带有响铃用户也无法识别所述呼入呼叫信号的状态,则终止所述响铃。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切换为响铃模式后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周期,无论用户是否应答所述电话,将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切换为原始振动模式。
8.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振动器,根据第一指示模式产生振动;扬声器,根据第二指示模式输出声音;检测器,测量所述振动器的振动能量;以及控制器,控制所述指示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振动能量低于参考值,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二指示模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振动能量大于参考值,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指示模式。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到呼入呼叫,所述控制器确定指示模式,如果所述振动能量低于参考值,则将所述指示模式从所述第一指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指示模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如果终止了所述呼入呼叫,则将所述指示模式重新转换为所述第一指示模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如果用户没有应答所述呼入呼叫,则终止所述第二指示模式。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振动能量低于参考值,则将所述指示模式从所述第一指示模式自动转换为所述第二指示模式。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能量与外部设备有关。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过将驱动所述振动器的能量与所述检测器所检测的传输能量进行比较来确定所述指示模式。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如果在切换所述指示模式后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周期,所述控制器无视对所述呼入呼叫的应答而将所述指示模式设置为所述第一指示模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确定的周期可由用户预先设定。
全文摘要
披露了一种在移动通信终端中自动切换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接收呼入呼叫时,确定当前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是否是振动模式;如果确定当前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是设置为振动模式,则驱动振动器输出振动;当输出振动时,通过振动检测传感器检测终端的振动的实际强度,并使用终端振动的实际强度计算传输能量;以及根据将所计算的传输能量与参考值的比较,将所述呼入呼叫信号输出模式从振动模式自动切换为响铃模式。使用该方法,用户可以方便地识别呼入呼叫信号。
文档编号H04M19/00GK1819598SQ20051013703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3日
发明者李宪洙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