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控发光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066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音控发光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播放领域,特别是有关于在耳机中实现EL发光线在音频播放时随着音频进行闪动的技术。
背景技术
小小耳机,已有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他们的推广始于磁带随身听得出现,而随着便携CD、MD、MP3的相继问世,耳机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手机、掌上电脑的对功能化(特别是娱乐化)倾向,也对耳机的技术进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相比音响类产品,耳机小巧便携、不易于干扰到他人,在同等价位上能提供更好的音乐还原度,还不会耗费移动设备捉襟见肘的电力。耳机,无疑是随身影音享受离不开的伙伴。
但是传统的耳机只是作为一种简易的播放工具,颜色单一,且呆板,不能像屏幕和音响那样给人听觉、视觉多重的享受,从而降低了影音播放的效果。
同时,近年来一种突破性的发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它采用世界上唯一的一种可裁减至任意长度和任意弯曲的发光体,柔韧性强,能弯曲成各种形状;工作时不发热,避免了与热能积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EL(electroluminescence)发光线就是采用这种技术生产的一种产品,因此,市场迫切要求解决这一问题,使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通过视觉观察到音乐的节奏,以顺应了当今的流行趋势。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音控发光装置,其中包括音频控制驱动装置与EL发光线,其中,所述音频控制驱动装置包括振荡器模块、音频电压比较模块和变压器模块,所述音频电压比较模块接收用于控制发光的音频信号,所述音频电压比较模块连接所述振荡器模块,所述振荡器模块连接所述变压器模块,所述变压器模块连接所述EL发光线。
上述的音控发光装置,其中所述EL发光线包括内部导线、EL发光层、外部导线和内部绝缘套管,所述EL发光层均匀固化于所述内部导线的外面,所述外部导线均匀缠绕在所述EL发光层的外面,所述内部绝缘套管包裹在所述导线的外面。
上述的音控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的内部绝缘套管为透明套管,并且可以为不同颜色的套管。
上述的音控发光装置,其中所述EL发光线的外部套有透明的外部绝缘套管,所述外部绝缘套管为不同颜色的套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使用音控发光装置的耳机,包括耳塞和耳机线,其中所述耳机还包含音控发光装置,包括音频控制驱动装置与EL发光线,其中,所述音频控制驱动装置包括振荡器模块、音频电压比较模块和变压器模块,所述音频电压比较模块接收用于控制发光的音频信号,所述音频电压比较模块连接所述振荡器模块,所述振荡器模块连接所述变压器模块,所述变压器模块连接所述EL发光线,所述EL发光线与所述耳塞相连接。
上述的耳机,其中所述EL发光线包括内部导线、EL发光层、外部导线和内部绝缘套管,所述EL发光层均匀固化于所述内部导线的外面,所述外部导线均匀缠绕在所述EL发光层的外面,所述内部绝缘套管包裹在所述导线的外面。
上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内部绝缘套管为透明套管,并且为不同颜色的套管。
上述的耳机,其中所述EL发光线的外部套有透明的外部绝缘套管,所述外部绝缘套管可以是不同颜色的套管。
上述的耳机,其中所述耳机线包括音频线和地线,其中所述透明的外部绝缘套管内套有所述EL发光线或套有所述音频线、地线和EL发光线。
上述的耳机,其中所述耳机线或发光线为左右两根,两根之间设置有挂绳。
本实用新型中的发光线采用近年来的一种突破性的发光技术研制的,色彩丰富,可提供不同的发光颜色,发光均匀,色彩柔和,稳定,无明暗区,并且容易弯折,在音频驱动控制装置的驱动下,可以随着音乐旋律进行闪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光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器中音频控制驱动装置的电路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器中内置锂电池的充电电路。
其中,附图标记101耳机线102 耳塞103插头 104 音频控制驱动装置105挂绳 201 内部导线202外部导线 203 EL发光层204内部绝缘套管206EL发光线 301 音频线302地线 303 外部绝缘套管SW1开关 C2~C5 电容R4~R10电阻 U1B LM393Q2 晶体管9012Q3~Q4 晶体管1616AT1 耦合线圈 L1~L3 电感S_inputR 右声道输入信号S_inputL左声道输入信号Vc3Q3集电极的电压Vc4 Q4集电极的电压Ic3Q3集电极的电流Ic4 Q4集电极的电流Ib3Q3基电极电流 Ib4 Q4基电极电流J1 充电插座R1~R3 电阻 R13~R16电阻D1 LL4148C1 电容U2ALM393 Q1 晶体管9012BT1锂电池VDD 电源电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插头103一端通过耳机线101连接音频控制驱动装置104,该音频控制驱动装置104的另一端连接的两根耳机线101分别与两个耳塞102相连,该两根新耳机线101之间可以用一根挂绳105连接,以方便耳机的佩戴。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发光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EL发光涂层203均匀的涂在内部的导线201上并且EL发光涂层已经固化,外部导线202在内部导线201的外面均匀绕制,两根导线的外面是内部绝缘套管204,上述形成发光线206,此外,该内部绝缘套管204是透明套管。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耳机线的内部示意图,图中音频线301,发光线206和地线302的外部再套上一透明的外部绝缘套管303,构成了耳机线101。
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耳机线的内部示意图。图中耳机线101中有两根音频线301,此外,还有地线302和发光线206,同样,在上述四根线的外部套有透明的外部绝缘套管303。
当然,也可以将在发光线206外部单独套有透明的外部绝缘套管303,而将音频线301和地线302放在另一套管中,这样耳机线101就是由两根导线组成的了。
这样在发光线206的内部导线201和外部导线202加上峰-峰值为400V左右,频率为2KHz的电源,EL发光层203就可以发光了,内部绝缘套管204或外部绝缘套管可以选用不同的颜色,如深蓝、荧光绿、白发蓝、黄、红、粉红等,这样光线透过透明的绝缘套管,就形成了不同颜色的发光线。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音频控制驱动装置104中的电路图。本电路由三部分组成1、振荡器模块;2、变压器模块;3、音频电压比较模块。该音频电压模块是电压比较电路,接收端接收音频信号,使该音频信号与电压比较电路的基准电压预设值进行比较,输出的电压信号控制该振荡器模块振荡,产生交变电流,该变压器模块是一个耦合线圈装置,可以通过耦合作用,输出交流电压,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120V,输出电流小于10mA,满足了EL发光线206发光的要求。
1.振荡器模块由L1,L2,R9,R10,Q3,Q4,C4,C5组成一个对称的多谐振荡器。如图5所示,由于振荡器的两部分对称的电路,在实际中,由于生产工艺、电阻、电容、三级管的β值等存在偏差,所以并非完全对称。所以在启动的瞬间,Ic3、Ic4并非相等,假如,Ic3>Ic4,此时Vc3<Vc4,所以Ib4<Ib3。由于Ib4<Ib3,又会影响使Vc3更小于Vc4,而形成一个正反馈电路,使Vc3迅速降低,而使Q3进入饱和,Vc4迅速升高直至Q4截止,Q3饱和Q4截止后,L1两端的电压为VDD,由于电感器T1的耦合作用,Vc4=2×VDD。
由于Ic3电流的持续增加,T1会逐渐饱和,T1饱和后,L2两端的耦合电压会突然消失,使Vc4=VDD,由于Vc4电压由2×VDD降低为VDD,所以Ib3也会突然降低,Q3也会脱离饱和状态,Vc3开始升高,同时Ib4开始增加,Vc4开始降低,Ic4同样也开始增加,同时由于T1的耦合作用也会加速状态的转换速度,使Q4迅速饱和,Q3迅速截止。此时Vc3=2×VDD,从而完成一个振荡的周期的状态转换。如此循环,形成一个多谐振荡器。
2.变压器模块由于Q3、Q4交替饱和、截止,所以L1、L2中也会交替存在电流,由于T1的耦合作用,调整L3与L1/L2的匝数比,可以输出所要求的输出电压,而驱动EL发光线206。
3.音频电压比较模块音控电路由R4、R5、R6、R7、U1B、R8、Q2组成的一个电压比较系统完成。基准电压是由R6、R7分取的电压,基准电压的计算方法为VCC×R7/(R6+R7)。R4、R5组成一个简单的信号输入电压平均电路,假设通道S_inputR的信号电压为vR、通道S_inputL的信号电压为vL,则输入到U1B的“-”端的电压为(vR+vL)/2。当输入信号的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U1B输出为低电平,Q2导通,振荡器开始工作,发光线亮!当输入信号的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U1B输出为高电平,Q2截止,振荡器停止工作,发光线灭。
由于音频信号是的电压是不断变化的,当基准电压选择适当的时候,发光线就随着信号的强弱而亮或者灭,就产生的闪动的效果。
因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音频控制驱动装置的电源是内置锂电池,所以需要一个锂电池充电电路,如图6所示,为充电器的原理电路图,该电路由R1、R2、R3、R13、R14、R15、R16、D1、U2A、Q1组成一个简易的限流限压电路,由于电池的限压要求比较高,可以利用“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受导通电流的影响比较小”的原理,使用D1的导通电压为电路提供基准电压,利用R13、R15、R16将电池电压取样反馈给U2A,U2A将反馈的电池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控制Q1来限制充电电压,防止对锂电池BT1的过充。当电池电压低于限制的电压的时候,Q1完全导通,这时候通过R14为电池限流。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音控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音频控制驱动装置与EL发光线,其中,所述音频控制驱动装置包括振荡器模块、音频电压比较模块和变压器模块,所述音频电压比较模块接收用于控制发光的音频信号,所述音频电压比较模块连接所述振荡器模块,所述振荡器模块连接所述变压器模块,所述变压器模块连接所述EL发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控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EL发光线包括内部导线、EL发光层、外部导线、内部绝缘套管,所述EL发光层均匀固化于所述内部导线的外面,所述外部导线均匀缠绕在所述EL发光层的外面,所述内部绝缘套管包裹在所述导线的外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控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绝缘套管为透明套管,并且为不同颜色的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控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EL发光线的外部套有透明的外部绝缘套管,所述外部绝缘套管为不同颜色的套管。
5.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音控发光装置的耳机,包括耳塞和耳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含音控发光装置,包括音频控制驱动装置与EL发光线,其中,所述音频控制驱动装置包括振荡器模块、音频电压比较模块和变压器模块,所述音频电压比较模块接收用于控制发光的音频信号,所述音频电压比较模块连接所述振荡器模块,所述振荡器模块连接所述变压器模块,所述变压器模块连接所述EL发光线,所述EL发光线与所述耳塞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EL发光线包括内部导线、EL发光层、外部导线、内部绝缘套管,所述EL发光层均匀固化于所述内部导线的外面,所述外部导线均匀缠绕在所述EL发光层的外面,所述的内部绝缘套管包裹在所述导线的外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绝缘套管为透明套管,并且为不同颜色的套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EL发光线的外部套有透明的外部绝缘套管,所述外部绝缘套管为不同颜色的套管。
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线包括音频线和地线,其中所述外部绝缘套管内套有所述EL发光线或套有所述音频线、地线和EL发光线。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线或发光线为左右两根,两根之间设置有挂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音控发光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耳机,其中该音控发光装置包括音频控制驱动装置与EL发光线,其中,所述音频控制驱动装置包括振荡器模块、音频电压比较模块和变压器模块,所述音频电压比较模块接收用于控制发光的音频信号,所述音频电压比较模块连接所述振荡器模块,所述振荡器模块连接所述变压器模块,所述变压器模块连接所述EL发光线,所述EL发光线连接左右两耳塞。
文档编号H04R1/00GK2842976SQ20052002322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0日
发明者麦家亮, 何锦, 李效芳, 曹辉, 刘岱君 申请人:南京丽宁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