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匀光波段汇聚器和解汇聚器及分层混合光交叉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7043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均匀光波段汇聚器和解汇聚器及分层混合光交叉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系申请号为CN 02152705.9,申请日为2002.11.20,申请人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并且题为《非均匀光波段汇聚器和解汇聚器及分层混合光交叉连接系统》的分案申请。上述在先申请要求优先权,所述优先权的—在先申请国 在先申请日 在先申请号美国 2002.1.18 60/349,225美国 2002.3.20 10/100,990技术领域数据流量的持续增长,对骨干电信网络造成了压力。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需要更多样和更智能的容量分配。光互联已经成为适应Internet流量快速增长的—种关键技术。人们期望新型的光网络通过采用高级的传输(密集波分复用,DWDM)和交换(光交换和交叉连接)技术,支持持续增长的网络负载。
背景技术
多个波长在单独一根光纤上传输的密集波分复用,是提供未来光互联网所需容量和流量分离能力的基础。DWDM的关键技术在于光波长复用和解复用,这在低光纤衰减的1550nm带宽中汇聚波长。图1所示为点到点连接的典型DWDM实现。
在IP网络中,性能和可扩展性关系到分层机制的进一步发展,该机制提供DiffServ和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标准支持的各种级别的流量汇聚。在光网络的情况下,相同的成本和可扩展性关系着到生成多种交换粒度的转变,如波长和波段。从而,光互联通道形成分层,其中较高层通道(波段)由几个较低层通道(波长)组成。Y.Suemura,I.Nishioka,Y.Maeno和S.Araki在APCC2001会刊《在光网络中分层通道的路由》(Routing ofHierarchial Paths in an Optical Network,Proceedings of APCC2001)中论证了波长汇聚成波段的潜在成本效益。
如图1所示,波段通常是均匀且固定的。换句话说,对于给定的输入波长λ1-λ160,传统的波段组包括四组四十个连续波长λ1-λ40,λ41-λ80,λ81-λ120,λ121-λ160。在网络设计中,使用均匀波段遵循传统的常识,从而以均匀形式形成通信信道的汇聚(grooming)。SONET是通信信道均匀汇聚的一个例子。
在交叉连接系统中,一波段通常仅占用光交换机的两个端口(输入和输出)。由于波段可以作为单个单元交换,通道分层减少了交叉连接系统的成本,从而减少了用于处理各个波长所需的更为昂贵的OEO(光-电-光)端口的数量。
通过适当设计的路由和调度算法,已经产生光分层体系成本-效益的实现。在光互联的普遍领域,路由和波长分配已有广泛研究,如于1998年由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出版的R.Ramasawami和K.Sivarajan的光网络实际展望(Optical NetworksA Practical Perspective)。波长和波段的分层体系可以分为几种具有对路由和调度形成新挑战的模型。
如前所述,由于在交叉连接系统中,一波段通道仅占用光交换机的两个端口(输入和输出),波段分层通道减少了交叉连接系统的成本。然而,完全在光域中进行交换是不现实的。在系统的透明(光学)部分,不能解决不同波段竞争同一输出光纤。如果必须将波段中的不同波长交换到不同的输出光纤上,光学核心(optical core)也不能处理该波段。为了实现这些以及其他相关任务(如将一波长上路到一波段中),必须将一个或多个波段下路到光交叉连接系统的OEO部件。OEO安装有复用器和解复用器,它们都能处理由G个波长组成的波段。通过由一个波段(光学透明)和一个波长(不透明OEO)交换机组成的混合光学系统,能实现分层交叉连接系统功能。分层混合光交叉连接系统的详细结构可以基于单平面结构,也可基于多平面结构。
作为混合分层体系中均匀波段的一个例子,图4表示一种具有M个输入和输出光纤的分层混合光交叉连接系统。每根光纤载有N个波长(对骨干网和城域网,N通常为N=160和N=40)。当输入光纤到达光交叉连接系统时,每根输入光纤中的所有N个波长由波段解汇聚器(图中表示为WDA)所分离。WDA可通过波分复用器(interleaver)或滤波器来实现,以将N个波长划分到K个波段(每个波段由G个波长组成),其中,N=KG。这样,光分层体系的波段级就由波段组成,每个波段由G个波长组成。这些波段可由分层交叉连接系统的一光学核心光交换和汇聚(利用波段汇聚器,在图中表示为WA)到输出光纤。该光学核心可由单个光交换机或K个并行交换机(图5中O/O1到O/Ok),每个光交换机都处理来自所有输入光纤中相同的波段。
如图6所示,输入到波长交换机的波长通道可以直接路由到相邻的交叉连接系统(示为流量A);或汇聚到波段通道后,再经由波段交换机路由到相邻交叉连接(示为流量B)。
由于技术和传输速度的因素,OEO端口是昂贵的资源,其端口比光端口贵两到五倍。这样,在分层混合光交叉连接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波长汇聚到波段的影响。特别是,波段的大小G直接影响着该交叉连接系统的成本和性能。一方面,数量G小(每波段的波长越少)会产生大量的波段,这些波段不得不依靠交叉连接系统中大量昂贵的波段光学核心来交换。另一方面,数量G大(每波段有更多波长)使大量波段产生更多波长冲突,因而增加了OEO转换的必要,前面提到的波长汇聚和解汇聚器也是同样。这有必要在交叉连接系统中使用大量昂贵的OEO部件。通常,均匀波长必须分解为隔离所关心的单个波长。因此,在图1的例子中,若将λ12隔离到本地(上路、下路和交换),波段λ1-λ40的每个波长需要由OEO交换机来分解。显然,这种通过OEO交换机来实现的传统方法从成本上完成了对λ1-λ12和λ13到λ40以及隔离单个波长λ12所需的额外OEO端口进行不必要的处理。
对分层混合光交叉连接系统的成本-性能已做出分析。以前曾确定,波段大小接近G=6时可在有效减少成本(因子为5-10)情况下,提供良好性能(最佳性能的50%)。网络级别性能分析指示出了对最佳波段大小(接近G=8)有相似的范围。与传统的基于OEO的解决方案相比,分层路由和光波段成本(按照在网络上处理一特定的流量负载所需的端口数计算)上减少两到三倍。
光分层体系的成本优势是建立在以下事实基础上的一波段可以被光交叉连接系统作为单个单元来交换,因而减少了为处理每个波长所需昂贵(光-电-光)的OEO端口数。这样,光通道形成了一种分层体系,在这种分层体系中,高层通道(波段)由几个低层通道(波长)组成。为避免昂贵的波长OEO转换,到每根输出光纤的流量需要汇聚成预置的波段,然后这些波段在光域中交换。当路由到相同路径方向的波长有足够的数量时会生成波段。路由算法、光修复情况和波长竞争解决也影响着波段的生成。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波长分配到波段的基本机制。在此不提供该分配的详细描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克服了传统光网络交叉连接系统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系通过使用非均匀波段(包含不同数量波长的组),可进一步改善波长到波段的组织。图2示出典型的非均匀的波段组。波长的任何分组都有可能,本发明不限于任何特定的非均匀波段分组。为了输出到单根光纤,非均匀的波段也可以汇聚(见图4和图5,例如WA部件(波段汇聚器))。非均匀波段提供更为灵活的波长汇聚,使用这种汇聚使交换和路由更为有效。本发明分析了使用非均匀波段获得的性能改进,以及非均匀波段参数合适大小的选择。本发明还证明了几种在DWDM光网络系统中基于非均匀波段分离的分层混合交叉连接系统的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相关特征,提出一种新型光交换交叉连接系统,在具有有源光交换元件的光交叉连接系统中,对于不同的流量模式和定向波长分配,具有再设置波长带和动态汇聚波长或波段的能力。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中图1表示产生四个均匀固定波段的波段解汇聚器;
图2表示产生四个非均匀固定波段的波段解汇聚器;图3表示在DWDM光网络的交叉连接系统中,波段汇聚器和波段解汇聚器的应用;图4表示单平面结构的分层混合光交叉连接系统;图5表示多平面结构的分层混合光交叉连接系统;图6表示光交叉连接系统在本地上路、下路数据流的混合分层光交叉连接系统;图7表示具有均匀波段的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图8表示具有非均匀波段的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图9表示具有两根输出光纤、八个波长的均匀和非均匀波段的比较;图10表示具有八个、十六个波长的均匀和非均匀波段的比较;图11表示对于N个波长,对各种波段数(K)和输出光纤数(M)获得的光吞吐量的改善;图12表示变化s(波长数与输出光纤数的比值)获得的光吞吐量的改善;图13表示波长解汇聚器的一般结构;图14表示基于波长(图14A)和波段(图14B)分离器的薄膜干涉滤波器,其中T为透射光,R为反射光;图15表示三端口光波长分离装置的光谱;图15A表示单波长传输;图15B表示反射的波长;图15C表示波长带传输;以及图15D表示其他波长的反射;图16表示同时具有固定和任意波长组的可重新配置的波长汇聚装置;图17表示具有四个非均匀波段、八个波长的1×2解汇聚器的实施例;图18表示使用两个解汇聚器的2×2十六波长光非均匀波段交叉连接交换机的实施例;图19表示波长交换机的示意图,其中(a)为剔除器,(b)为选择器;图20表示具有剔除器和选择器之波长交换机的带交换机(bandswitch)结构的示意图;图21表示具有光交换机的带交换机结构的示意图;
图22表示具有剔除器和选择器之波长交换机的单平面结构;图23表示具有光交换机的单平面结构;图24表示具有剔除器和选择器之波长交换机的多平面结构;图25表示具有光交换机的多平面结构;图26表示具有固定和任意波长组的可重新配置的波长(解)汇聚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前一部分中所概述的那样,如果由适当的交换、路由和(解)汇聚机制所支持,适当选择波段大小G,能显著改善分层混合光交叉连接系统的性能。然而,任何汇聚,尤其是汇聚成均匀的波段(每个都确切地由G个波长组成),都会引起过度汇聚(aggregation overhead),会不利地影响分层混合交叉连接系统的性能。
为了说明这种过度的影响,考虑具有M个输出光纤的光交换交叉连接系统,并假设输入光纤载有N个具有N个调制波长的光信道信号,被交换到M个输出的任一个。首先考察图7中的例子,根据输出光纤中波长的分离,波长可能会或者不可能汇聚成用于光交换的波段。图7表示一载有N=8个波长的光纤,这些波长必须交换到M=4根输出光纤。这些波长可能会汇聚成四个预置的均匀波段,每个波段含两个波长。如要交换到四根输出光纤的波长数量等于(3,1,2,2),该交换不可能仅在光域交换。
然而,如果这些波段按照图8所示的方法预置,其中两个波段各含有两个波长,一个波段包含三个波长,一个波段包含一个波长,可以完成同样波长要求(3,1,2,2)的光交换。后一种设置的缺点在于,它不能用于其他交换设置的光交换。例如,当交换到四根输出光纤的波长数量等于(2,2,2,2)时。
图9表示均匀和非均匀波段更为详细的比较。该图表示在M=2个输出光纤中N=8个波长的所有可能的分离,以及相应波段所能支持的波长数(在均匀情况下,两个波段中每个波段包括4λ;在非均匀情况下,两个波段由3λ和5λ组成)。虽然在均匀情况下平均允许88%的波长进行光交换,而非均匀情况提供更高的光吞吐量93%。当然,由于已提到的光口和OEO端口的成本不同,对光吞吐量的改进(换句话说,波长“打包”成波段更有效)转化为对整个分层混合交叉连接系统的同样更为巨大的成本节省。也就是增多便宜的光口的利用率,减少更为昂贵的OEO端口的使用需求。
通常,均匀波段看来应该更适用于在输出端口各种流量(波长)分布的汇聚。根据传统知识以及各种因素均等情况,在输出光纤均匀分布的要求是最为可能。然而,目前的发明者发现,在光域中均匀分布(4,4)的吞吐量与相邻的非均匀情况相比有更低的概率,如图9所示。这种影响说明非均匀情况性能更好。所要求的非均匀分布,从Y.Ijiri和H.Simon在North-Holland出版公司出版的倾斜分布和商业公司的规模(SkewDistributions and Sizes of Business Firms)(1977)中观察到的非均匀分布需求的现象,也证明非均匀波段的产生是合理的。
图10表明对于其他几类值N(波长数)和M(输出光纤数)有同样的影响。尽管N和M的改善值不断变化,非均匀波段一直提供更好的光吞吐量。
非均匀波段的概念引出了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波段选择问题)是如何预置一系列波段,使它能体现N个波长的输入流量到M个输出光纤的任意分离。第二个问题(波段分配问题)是如何为N个波长到M个输出光纤的光交换,分配这些预置波段。
在没有其他情况的限制时,可以解决波段选择问题和波段分配问题。使用如下算法可以完成最佳波段的选择1.输入参数N和M,并创建空集B2.赋予定 3.将元素N*加到集合B4.赋予N=N-N*5.若N=O,停止;否则跳到步骤2给出最佳波段的集合B{B1,B2,…,BK}的同时,通过依次将最高可能的波段赋予存在的最大波长要求,可以实现N个波长到M个输出的任意分离要求(V1波段分离到输出光纤1,…,VM,波段分离到输出光纤M)。
可将波段的最优集合{B1,B2,…,BK}的光学性能与均匀波段相比较。出于两种原因,使这种比较可能不会是直接的。首先,可能存在或者可能不存在K个均匀波段(若存在,波长数N需被K除尽)。再者,不易分析估计一系列均匀波段的光吞吐量。然而,这两种障碍在后面会被处理。首先,对于那些N能被K除尽(因而总会存在相应系列均匀波段)的那样一对数(N,M)可以进行估计和比较。其次,包含G个波长的K个波段集合中平均波长“耗损”近似等于M(G-1)/2。如果到M个输出中每一个输出的波长被汇聚到波段中,该表达式以上面的平均汇聚为基础(在0和G-1之间)。
通过这些说明,图11说明了对于N和M所有允许的不超过80个的组合,其性能的改善(以及最佳波段集合的波段数目K)。通过更有效地将波长打包成波段,其平均改善大约为15%。假设光口的费用小于OEO端口的五倍,平均费用减少了大约40%。
通常,可以使用下面关于K的近似式K=M(ln(NM)+γ)]]>其中γ≈0.5772,为欧拉(Euler)常数。则均匀波段的相对大小为G=NM(ln(NM)+γ)]]>从而,最佳非均匀波段相对于最佳(均匀)波段的优点为L=M2(G-12)=12(1ln(NM)+γ-MN)]]>因此,性能改善仅与波长数量与输出光纤数的比值s=N/M有关。对于从1到10的s值,性能改善如图12所示发生了改变。其结果与图11中所示的结果一致。
如前面部分中所解释的,非均匀光波段可以提高分层光交叉连接系统的汇聚性能,从而进一步减少其成本。必须通过下述的波段(解)汇聚器来实现非均匀波段。
多个波长在单根光纤上传输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已经成为提供未来光互联网中所需的容量和流量分离能力的基础。DWDM的一个极为关键的技术是光波长汇聚和解汇聚。
波分汇聚器和解汇聚器是合并(耦合)和分离(分裂)不同光波长的装置。DWDM解汇聚器(WDA)将入射光纤上的波长带分成若干波长子集,DWDM汇聚器(WA)将这些子集合并到一个光纤中。这些波长子集可以是均匀的(图1)或非均匀的(图2)固定组。波段可以是任意波长集合,如子集[λ1,λ2,λ6,λn]所示,作为图3中光交换到第二输出光纤,并与其他波段汇聚的一个解汇聚器输出。解汇聚器装置能产生固定的和任意的子集。
通过在经由光交换机传输之前对波长进行分组,与每个入射光纤上各个波长到交换机不同输入端口相比,有可能使用具有显然更少端口的光交换机。换句话说,在到交换机之前进行波长汇聚,减轻了交换机本身进行这种汇聚的负担。
图13说明了能够产生固定波段和任意波长子集的解汇聚器的一般结构。入射光纤载有n个波长(通常为40或160),从中产生M个输出波长的子集。为了产生M个子集,必须将初始的n个波长带分成K个子段,K是从中可创建所需M个输出子集的最小子段数。
例如,假设M=3,需要输出子集S1=[λ1,λ2,λ6,λn],S2=[λ3-λ5],S3=[λ7-λn-1]。子集S1和S2可以到光交换机的输入端口,而S3下路到O-E-O交叉连接交换机。可以从交换机的适当设置,从K=5个子段,即B1=[λ1,λ2],B2=[λ3-λ5],B3=[λ6],B4=[λ7-λn-1]和B5=[λn],创建三个子集。将这些输出集合应用于交叉连接交换机的不同端口,在那里它们与不同的输出光纤相连。
对于固定的波段而言,无论它们是否均匀,用简单的连接代替图13中对这些波段起作用的1×M个选择器。对于任意子集,将有作用的子段交换到适当的输出汇聚器。输出子集数量,每个子集的波长分配,以及固定和任意波长组的分组,极大地取决于DWDM网络的设计和流量模式。
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来实现波长解汇聚器,包括薄膜干涉器(标准具)滤波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熔融双锥锥体、阵列波导光栅(AWG)和全息滤波器。几十年来,薄膜制造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技术。这种技术提供了宽信道通带、平顶信道通带、低插入损耗、适度隔离、低成本、高生产率、高可靠性和场稳定性,高热稳定性和适当的滤波器衰减(roll-off)特性。对于大于50GHz(0.4nm)的光信道间隔和波长带分离而言,薄膜技术工作良好。不过,当前的镀膜技术不能制造信道间隔小于25GHz(0.2nm)的窄带滤波器。光纤布拉格光栅具有精确波长分离的优点。一个实施例包括了基于薄膜干涉滤波器和FBG混合技术的用于处理波长带和各个波长分离的波长解汇聚器。
波段产生装置的结构主要为一系列(非均匀)带通操作和重新组合。解汇聚器最坏的情形需要将输入波长集分成单个的波长n。由于分离任意波长集所需的带通操作的最大数目为n-1,是用于产生波长子集的波长的总数,是对解汇聚器复杂度的粗略限制。
例如,在波带K中,能够将十个波长的集合进一步分成均匀或非均匀子波段,以便隔离出一个或多个所关心的波长,同时保持无需为单独处理所需的更大波长分组,并经由光交换机简单相连。这是本发明灵活性的另一优点。
图14、图15和图16中表示出以薄膜干涉滤波器和FBG的混合技术为基础,用于处理固定的均匀波段和任意波长子集的波长汇聚。
图14中表示出一种三端口光波长选择部件。该部件由三根光纤、一个自聚焦GRIN透镜和一薄膜干涉滤波器组成。在图14A中,从输入处四个一组中所选择的单个(红)波长λt沿着通过窄带滤波器到输出光纤2的轨迹(a)。所有其他波长(λ1-λ3)反射到输出光纤3中。在图14B中,表示出波长带分离,宽带DWDM滤波器通过三个波长带到达输出光纤2,并将所有其他波长反射回输出光纤2中。图15A-D表示对于这两种情形,输出光纤1和2处的光谱。
图16中表示出一种采用前面图13和图14结构的波长汇聚装置的实例。
解汇聚器处理40个不同调制波长的输入信道,并动态地将波长子集汇聚道6个输出光纤中。在特定例中,不限制图16的普遍性,该波长汇聚装置包括4个波长带分离器(WBS1-4)、8个独立波长分离器和八个1×2机械光交换机SW1-8。
四个波长带分离器将波带λ1-λ10,λ11-λ16,λ17-λ24和λ33-λ40汇聚到输出光纤F1,F2,F3和F4中。相反,从λ25到λ32的波长带分配成两个任意波长子集结构。波长λ25,λ26,λ27,λ29和λ32通过处于“up”状态的光选择器,进入输出光纤T1。其他波长λ28,λ30和λ31通过处于“down”状态的光选择器,进入输出光纤T2。
取决于光交换机中所采用的机制,设置改变将占用几微秒到几毫秒。取决于使用要求和网络设计,可以增大和减小固定的和任意波长子集的大小、每个子集中的波长数以及输出光纤数。一旦形成了用于在光纤T1或T2上传输的波带组,就可以提供任何必需的信号放大(signal boost)。
使用控制装置(未示出)的设置光选择器的状态。
图17中表示出另一实施例,DWDM波长解汇聚器结合了四个固定的非均匀波带分离器(4,1,1,2)、四个1×2波段选择开关,以及两个波段汇聚装置。一条具有八个波长的输入光纤与波段分离装置相连,并且将八个波长分离到四个固定非均匀波段λ1-λ4,λ5,λ6和λ7-λ8中。一个控制装置(未示出)设置两个1×2选择器的状态。基于端口开关竞争以及上路和下路光信道的需求,控制与波段分离器相邻的选择器。这就将信号下路到OEO交换机。控制第二个1×2选择器,基于流量条件,将光信道组重定向到适当的输出模式。普通技术人员已知多种路由算法。波段分离装置的四个输出波段与波长竞争解析交换机相连,波长竞争解析交换机在波长的交换和路由过程中处理波长冲突。下面为以路由算法为基础的用于波段选择和交换的光交换机,以及将新设置的波段合并到两个输出光纤其中之一的波段汇聚装置。
图18说明了一个2×2 16λs全光波段交叉连接光交换机的应用实例,能使用新型解汇聚器解决波长竞争。该光交叉连接交换机中有3个主要部分,即固定非均匀波带分离、波长竞争下路和再产生上路、以及波段交换和汇聚。该光交换机中的关键装置为波段解汇聚器和波段汇聚装置。
光交换机从两个单模光纤获得输入,每个光纤包含8个波长,ITU-T标准100GHz间隔信道。将8个波长信道分为大小为4,1,1和2的4个非均匀波段。这4个波段中的每一个都通过一个1×2光交换机,允许某些波长信道(如那些具有潜在波长竞争问题的信道)下路到O-E-O层。通过交换机第一级的其余信道,通过1×2交换机的第二级,决定它们中的每一个将去往哪个输出端。通过波段汇聚装置(与波段分离装置相反)和熔融耦合器,对进入同一输出端的信号进行合并。在这个过程中,也汇聚了由O-E-O层上路或再生的信号。
简而言之,该光交叉连接系统允许来自每个输入的各个波段去往任一输出或下路到O-E-O层。还允许从O-E-O层上路的信号汇聚起来。可以将O-E-O层所使用的端口数量减小到传统波长交换所需的端口数以下。端口数量的减少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在一个实施例中,OEO端口数小于在一输入线上处理或接收的波长数的一半,或者甚至为三分之一那么少。
现在考虑一具有M个输入和输出光纤的分层混合光交叉连接系统。每根光纤上载有N个波长。当输入光纤到达光交叉连接系统时,非均匀波段解汇聚器(WDA)将各个输入光纤中的所有N个波长分成K个波段{B1,B2,…,BK}。然后分层混合交叉连接系统的光学核心将波段光交换和汇聚(使用图4和图5中WA所表示的波段汇聚器)到输出光纤中。如这部分进一步所讨论的,可以用多种方法实现该交叉连接系统。
与特定的结构选择有关,分层混合光交叉连接系统可以包括图19中所示的两种类型的光交换机。使用这些交换机中的第一个(表示为剔除器(deselector)(a))在发送到OEO之前处理波段,使用第二个交换机(表示为选择器(b))在从OEO出射之后处理波长。
第一组结构选择基于光波带交换机。它们的输出或发送到输出光纤,或者下路到OEO。下路到OEO的波段由剔除器和选择器进行处理(图20),或者在它们解复用成波长之后,发送到光交换机(图21)。后一种选择与所讨论的均匀波段解决方案相似,而前一种选择提出了以非均匀波段为基础的更为有效的OEO端口利用。这可以通过更好地共享OEO端口来实现由于必须下路到OEO的波段具有不同大小,有可能同时下路几个较小的波段,这种选择对于均匀波段是达不到的。这两种选择中每一种的实现都需要k(M+1)M个交叉点。
第二组结构选择基于单平面结构。波段解汇聚器的输出可由单个光交换机交换,或者下路到OEO。下路到OEO的波段可由剔除器(deselector)和选择器处理(图22),或者在它们解复用成波长之后发送到光交换机(图23)。后一种选择与所讨论的均匀波段解决方案相似,而前一种选择提供了基于非均匀波段的更为有效的OEO端口利用。这可通过更好地共享OEO端口来实现由于必须下路到OEO的波段具有不同大小,有可能同时下路几个较小的波段,这种选择对于均匀波段是达不到的。图23中的符号Bi*和Bi**代表下路和上路的波段。这两种选择中每一种的实现都需要(kM+n)2个交叉点。
第三组结构选择基于多平面结构。波段解汇聚器的输出可由K个并行光交换机交换(第i个并行交换机处理所有输入光纤中的相同波段Bi),或者下路到OEO。下路到OEO的波段可由Lambda交换机处理(图24),或者在解复用成波长之后,发送到光交换机(图25)。后一种选择与所讨论的均匀波段解决方案相似,而前一种选择提供了基于非均匀波段的更为有效的OEO端口利用。这可通过更好地共享OEO端口来实现由于必须下路到OEO的波段具有不同大小,有可能同时下路几个较小的波段,这种选择对于均匀波段是达不到的。这两种选择中每一种的实现都需要k(M+n)2个交叉点。
还可能按照所处理的波长间隔,进一步将DWDM汇聚器和解汇聚器分为三类·宽带WDM(BWDM)合并和分离完全分立的波长组,例如1310nm和1550nm信道,或者850nm和1310nm信道。应用于无源光网络(PON)和双向视频传输。
·稀疏WDM(CWDM)合并和分离中心到中心间隔大于200GHz,它等价于1.6nm的波长信道。典型的应用为波长间隔大约为20nm的城域网。
DWDM合并和分离相邻波长信道。DWDM将在波长间隔为25GHz(0.2nm),50GHz(0.4nm),100GHz(0.8nm)和200GHz(1.6nm),并且在大约1475nm到1550nm的“S”波段,“C”波段和“L”波段上具有总计多于320个波长的下一代光网络中起主要作用。
作为可重新设置的(解)汇聚器的另一特征,可以有选择地设置均匀和非均匀波段,如图26所示。此处,非均匀波段λ25-26,λ27-28,λ29-30和λ31-32经过两次选择操作。在第一光选择器处,确定是否有必要对波段进行进一步解析。如果不需要,则如同输出到一根光纤的λ25-26情形,不施加任何波长分离。否则,将波段分解成可能重新组合成用于处理和/或传输的适当波段或波长的单个波长成分。光波段滤波器和光选择器的这种级联允许分层粒度级,从而提高了效率和灵活性。
本发明包括了由新型非均匀波段(解)汇聚器和两类交换机波段(光学透明的)交换机和波长(不透明OEO)交换机,组成的混合光学系统。解汇聚器用于形成非均匀波段,其性能优势可与均匀波段相媲美。最后,提出了组合非均匀波段的用于分层混合光交叉连接系统的多种结构选择,并改善了OEO端口的使用。
虽然这里描述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多种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光交叉连接系统,接收具有不同调制波长的一组光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连接系统包括至少第一波段滤波器,它以调制波长为基础,隔离多个光信道,用于输出到第一输出光纤;至少一个波长滤波器,它用于隔离该组光信道的各个调制波长,所述光信道不被所述波段滤波器隔离;第一光选择器,与所述波长滤波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有选择地将该波长滤波器的输出上路到所述第二输出光纤或第三输出光纤中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交叉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波长滤波器,每个波长滤波器对不被所述波段滤波器隔离的该组多个光信道中的一个进行隔离;以及多个光选择器,每个选择器分别耦合到多个波长滤波器中之一,有选择地将所述波长滤波器的输出上路到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输出光纤其中之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交叉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选择器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光选择器中的另外一个光学耦合,用以有选择地对所述波长滤波器的输出进行分组,以便输出到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输出光纤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交叉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波段滤波器,用于对所述被接收的不被所述第一波段滤波器和所述波长滤波器隔离的光信道组中的多个光信道进行隔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交叉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波段滤波器隔离的调制波长数量与由所述第二波段滤波器隔离的调制波长数量不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交叉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可关于不同时间间隔重新设置所述光选择器的光耦合。
7.一种光交叉连接系统,接收具有不同调制波长的一组光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连接系统包括第一波段滤波器,以调制波长为基础,隔离所接收的该组多个光信道;第二波段滤波器,接收被隔离的多个光信道;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波段滤波器下游的单波长滤波器,用于进一步对所隔离的多个光信道中的一个进行隔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交叉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选择器,它接收所述第一波段滤波器的输出,并将所隔离的多个光信道引导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过程其中之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交叉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选择器可关于不同的时间重新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交叉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光选择器,它从所述波长滤波器接收被隔离的光信道,将被隔离的光信道引导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过程其中之一。
全文摘要
分层混合光互联是以光网络成本与性能的均衡为基础的,除了各个光路的不透明(电)交换以外,提供波长子集的透明(光)交换。波长子集交换的有效使用需要用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对波长子集进行汇聚和解汇聚。引入非均匀波段,并分析它们与均匀波段相比的性能优点。还提出综合非均匀波段和被改善的OEO端口利用的分层混合光交叉连接系统的几种结构选择。
文档编号H04J14/00GK1946014SQ200610142479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8日
发明者王婷, 劳夫·伊斯梅洛夫, 范瑞雪, 史蒂文·温斯坦 申请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