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和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2064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终端和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有扬声器的移动终端,以及安装在便携式终端中的扬 声器。
背景技术
传统上,安装在移动终端(例如移动电话)中的扬声器的主要应用是 产生振铃音调和振铃旋律,以将呼入的电话通知移动电话的使用者。带有 视频电话功能的移动终端以及带有从扬声器产生呼入声音的免提通讯功能 的移动终端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对用户捕获的视频剪辑进行回放的回放 功能已经大大改善。另外,视频剪辑发送服务也已变得流行。随着这些趋 势,在用户观看移动终端的显示内容的同时听声音和音乐时,必须确保扬 声器特性。
作为在用户观看显示内容的同时听呼入声音、音乐等的时候改善扬声 器特性的一种方法,可以使扬声器发声孔(来自扬声器的声音输出经过其 而发出的孔部分)布置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的位置改变。例如,在移动电 话中,扬声器发声孔经常被布置在壳体的后侧(例如,与显示器和操作单 元所在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但是,扬声器发声孔也可以不布置在壳体的 后侧,而是布置在壳体的侧表面上。通过将扬声器发声孔布置在壳体的侧 表面上,可以改善从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对于显示器正面的方向性,从而可 以改善扬声器特性。
已经引入了对受到具有虚拟3D (三维)效果的DSP处理的内容(例 如视频图像)的发送以及对受到具有虚拟环绕效果的DSP处理的音乐的发 送。相应地,每一移动电话安装有两个扬声器的立体声移动电话正在增 多。在此情况下,为了获得立体效果,由各个扬声器产生的声音必须从两 个方向的分别的位置发出。因此,这样的移动电话正在增多在每个这种
移动电话中,扬声器发声孔布置在壳体的左右侧表面上。
在目前最为流行的折叠式移动电话中,扬声器经常被封装在封装了声 音接收器的显示侧壳体的后侧。随着设备(移动电话)变得更薄,就需要 减小用于扬声器的封装空间(特别是减小厚度)。为了使扬声器封装空间 较薄,就需要减小扬声器的厚度以及将扬声器发声孔布置在移动终端的壳 体侧表面中的封装结构的厚度。
作为一种用于立体声移动电话中扬声器的封装结构,例如,日本专利
申请公开No.2003-152837 (参考文献1)描述了一种安装有两个扬声器的 移动电话。图15的剖视图示出了参考文献1中描述的安装有两个扬声器 的移动电话的扬声器封装结构。如图15所示,在参考文献1描述的移动 电话中,左右扬声器的输出声音从两个发声孔81a和81b发出,这两个发 声孔形成于后侧壳体81的左右侧面表面中。
更具体地说,在参考文献1描述的移动电话中,两个紧凑的扬声器 82a和82b以轴对称方式封装在后壳体中,相对于后壳体是水平的。扬声 器82a和82b布置成使得输出声音的扬声器前表面面对着后侧壳体81。后 侧壳体81与各个扬声器82a和82b之间形成的空腔83a和83b被用作从扬 声器82a和82b向壳体的发声孔81a和81b的传声空间。各个扬声器声音 从壳体中形成的这两个发声孔81a和81b发出。

发明内容
在参考文献1描述的移动电话中,为了从紧凑的扬声器82a和82b经 过后侧壳体的发声孔81a和81b将输出声音输出而不造成恶化,后侧壳体 81与扬声器前表面之间的空腔83a和83b必须被形成为可靠地具有特定的 体积。为此,后侧壳体81必须隆起。这不利地增大了壳体的厚度,从而 干扰了设备(移动终端)的厚度减小。
在参考文献1描述的移动电话中,如果消除后壳体的隆起以减小扬声 器前方的空腔83a和83b的空间体积来使壳体变薄,则从扬声器82a和 82b到壳体发声孔82a和81b的声音路径结构形成了声阻(acoustic
resistance)。这使得来自扬声器82a和82b的输出声压大大恶化。
本发明被开发来解决上述问题,其一个目的是减小扬声器输出声音的
特性恶化并减小移动终端的厚度。 [解决问题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元件,其包括主要表面和侧表 面;和置于壳体元件中的扬声器,壳体元件包括壳体侧声音孔,所述壳体 侧声音孔形成于侧表面中并将来自扬声器的声音输出到壳体元件外部,所 述扬声器包括扬声器主体,其产生声音;保护件,其为板状元件,布置
在扬声器主体的主要表面上并保护扬声器主体,扬声器主体的主要表面与
壳体元件的主要表面相对;扬声器开口,其形成于扬声器主体的与壳体侧 声音孔相对的一个侧表面中,并向壳体侧声音孔输出由扬声器主体产生的 声音;支撑部件,其布置在保护件上,支撑被附装到壳体元件的扬声器, 并在保护件与壳体元件之间形成与壳体侧声音孔连通的空腔;扬声器侧声 音孔,其形成于保护件中并向空腔输出由扬声器主体产生的声音。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扬声器包括扬声器主体,其产生声音;保护件, 其为板状元件,布置在扬声器主体的主要表面上并保护扬声器主体;支撑 部件,其布置在保护件上并具有预定高度;扬声器开口,其形成于扬声器 主体的一个侧表面中,并向外部输出由扬声器主体产生的声音;扬声器侧 声音孔,其形成于保护件中并向外部输出由扬声器主体产生的声音。
根据本发明,在壳体元件的侧表面中形成壳体侧声音孔,在扬声器主 体的与壳体侧声音孔相对的一个侧表面中形成有扬声器开口。通过这种结 构,从将扬声器主体产生的声音输出的扬声器开口到壳体侧声音孔的距离 减小。即使扬声器的保护件与壳体元件之间形成的空腔的空间体积不如传 统情况那么大,也可以减小声阻。因此,可以在减小移动终端厚度的同时 减小扬声器输出声音特性的恶化。
根据本发明,在保护件与壳体元件之间形成空腔的支撑部件布置在扬 声器的保护旧案上,将扬声器主体产生的声音输出的扬声器侧声音孔形成 于保护件中。因此,空腔可以用作声音传输空间,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声
阻。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扬声器输出声特性的恶化。
根据本发明,壳体元件中形成有沿与壳体侧声音孔垂直的方向延伸的 槽。与没有形成槽的情况相比,可以确保更大的声传输空间,从而可以在 确保壳体强度的同时减小声学特性的恶化。


图1A至图1C是示出移动终端一种示例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采用了 根据本发明的扬声器附装结构;
图2是示出移动电话一种构造示例的框图3是示出分解状态下移动电话的上壳体部分的示意图4是示出动态式扬声器基本结构的剖视图5的立体图示出保护件附装到扬声器的扬声器主体的状态;
图6的立体图示出衬垫部件被粘接到扬声器主体的状态;
图7的立体图示出防尘网被附装到扬声器主体的状态;
图8是从倾斜方向看去能够看到次要表面的扬声器的立体图9是示出扬声器结构的剖视图IOA和图IOB是示出后侧壳体的扬声器封装部分的结构一种示例的 示意图11是在附装了扬声器的情况下,在扬声器封装部分处剖切的后侧
壳体的剖视图12是示出在扬声器产生声音时声音流动的示意图13是示出将扬声器附装到后侧壳体的方法的示意图14A至图14C的示意图示出后侧壳体的扬声器封装部分的另一结构示例;
图15的剖视图示出安装有两个扬声器的传统移动电话的扬声器封装 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A至图1C 是示出了移动终端一种示例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采用了根据本发明的扬 声器附装结构。图1A对应于从正面看去的移动终端正视图。图1B对应于 从侧表面看去的移动终端侧视图。图1C对应于从后表面看去的移动终端 后视图。在这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当观看移动终端时,包括操作单元和显 示器的那个表面将被称为正面。
在这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将讨论移动终端是图1A至图1C所示具有折 叠结构的移动电话1 (例如采用W-CDMA方案或GCS方案的移动电话) 的情况。移动终端也可以是除了折叠式移动电话之外的移动电话。移动终 端不限于移动电话,而可以是诸如PHS的终端。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安装有 扬声器以产生声音(例如旋律或操作声)的移动电子设备(例如PDA)。
如图1A所示,具有折叠结构的移动电话l包括第一壳体部分2 (下文 中称为上壳体部分2)和第二壳体部分3 (下文中称为下壳体部分3),第 一壳体部分2具有显示器24和接收器扬声器26,第二壳体部分3具有按 键操作单元、麦克风130等。在移动电话1中,上壳体部分2和下壳体部 分3通过上壳体部分2的下端设置的铰链4而以可枢转方式彼此连接。在 移动电话1绕铰链4枢转时,上壳体部分2可以从下壳体部分3打开以及 关闭到下壳体部分3。
注意,"枢转"表示允许围绕某个轴线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圆运 动。在这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移动电话1的纵向而言,显示器24和 接收器扬声器(26)所在的方向也表述为上侧,而按键操作单元和麦克风 130所在的方向也表述为下侧。
如图1C所示,产生振铃音调和振铃旋律的扬声器5布置在上壳体部 分2中。在此情况下,扬声器5布置在上壳体部分2中以位于铰链4上 方。如图1B所示,移动电话1在上壳体部分2的侧表面中具有壳体声音 孔(壳体侧声音孔)21a,壳体声音孔21a用作来自扬声器5的声音向上壳 体部分2外侧发出所经过的孔。在扬声器5输出声音时,扬声器5的输出 声音从上壳体部分2的壳体侧表面中布置的壳体声音孔21a发出。
下壳体部分3包括下列元件作为主要组成元件输入按键侧(前侧)
外壳(壳体元件)、后侧外壳(壳体元件)、电路板、输入按键、用作声 音输入装置的麦克风、耳机插孔、用于记录图像或旋律数据的存储卡插入 所经的插口、电池等。电源、按键输入单元、显示器、用于对扬声器等进 行驱动的驱动电路、集成电路、射频电路等形成于电路板上。
图2是示出移动电话1的构造示例的框图。如图2所示,移动电话1 包括发射/接收无线电波的天线11、控制单元121、储存器122、射频通 信单元123、操作单元23、显示器24、相机单元(下文中称为"相机") 126、接收器扬声器26、声音输入麦克风130、以及用于在免提通讯过程 中产生振铃旋律和呼入声音的扬声器5。
控制单元121例如包括CPU (中央处理单元)和各种周边电路(未示 出),并具有对设置到移动电话l的各个单元进行控制的功能。
储存器122包括储存介质(例如RAM),并储存各种数据(例如控 制单元121中运行的控制程序)。储存器122的一部分可以包括ROM, 或者,该ROM部分可以储存控制程序。
射频通信单元123具有根据预定通信协议来对信号进行调制/解调的功 能。更具体地说,射频通信单元123执行通过天线11接收射频信号并对 所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解调的处理。射频通信单元123还执行对从控制单 元121输出的信号进行调制并经过天线发射射频信号的处理。
操作单元23包括按键按钮,以输入例如电话号码。操作单元23具有 向控制单元121输出与用户操作对应的输入信号的功能。
显示器24例如包括LCD (液晶显示器),并布置在当移动电话1被 折叠时处于壳体内侧的位置处。显示器24例如显示待机窗口、功能设定 窗口等。
相机126具有例如数码相机提供的各种功能,并包括成像器件(例如 CCD)和电路,成像器件捕捉对象的图像,电路向控制单元121输出通过 图像捕获所获得的图像信号。
下面将说明移动电话1的上壳体部分2的结构。图3是示出移动电话 1的上壳体部分2处于分解状态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上壳体部分2包 括前侧壳体元件(下文中称为显示侧外壳)22、后侧壳体元件(下文中称为后侧外壳)21、电路板25、显示器24、接收器扬声器26和扬声器5。 如图所示,后侧外壳21具有壳体声音孔21,壳体声音孔21用作由扬声器 5产生的声音输出所经的孔。
显示器24是安装在电路板25上的液晶显示装置。接收器扬声器26是 产生呼入声音的扬声器。扬声器5是产生免提通讯过程中的呼入声音、振 铃音调和振铃旋律的扬声器。电路板25、显示器24、接收器扬声器26以 及扬声器5在由显示侧外壳22和后侧外壳21从两个方向(前方和后方) 保持的同时,储存在上壳体部分2的壳体中。
根据这种示例性实施例,随着扬声器5的弹簧端子与电路板25的焊 盘(land)接触,扬声器5被电连接。对扬声器5进行电连接的电连接方 法可以是使用带有导线的连接器的连接方法,也可以是将扬声器5的输入 端子通过导线焊接到电路板25的焊盘的方法。扬声器5的电连接方法可 以是给扬声器5的主体设置接触焊盘并使用双极连接器来连接扬声器5的 方法,所述双极连接器作为安装在电路板25上的普通针脚连接器。
下面将说明移动电话1中安装的扬声器5的结构。根据这种示例性实 施例,安装在移动电话1中的扬声器5是动态式扬声器。首先将说明动态 式扬声器的基本构造。图4是示出了动态式扬声器基本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4所示,动态式扬声器包括磁体41,磁体41包括由钕等制成的 永久磁铁。动态式扬声器还包括由薄钢板材料(例如SPC)制成的轭42, 以有效地形成磁体41的磁通量。动态式扬声器还包括顶板43以在轭与顶 板43之间形成磁通量。在动态式扬声器中,音圈44布置在轭42与顶板 43之间的间隙(下文中称为磁隙)中。动态式扬声器还包括隔膜45,隔 膜45被形成为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制成的薄膜。
在图4所示的动态式扬声器中,通过向布置在磁隙中的音圈44供应 AC电流来获得磁通量。磁通量产生的驱动力使隔膜45振动,从而产生声

动态式扬声器包括框架46作为另一组成元件,框架46保持轭42并构 成扬声器的外壳。框架46是通过对塑料材料(例如PPA (聚邻苯二甲酰 胺))进行模制而形成的。动态式扬声器包括粘附到框架46以保护隔膜
45的保护件47。保护件47由薄钢板材料(例如SPC)制造。
动态式扬声器还包括扬声器声音孔48,作为发出所产生的输出声音的 孔。保护件47中形成有多个扬声器声音孔。在将动态式扬声器封装到壳 体中时,壳体与保护件47的前表面通过衬垫部件而接触,输出声音从壳 体中形成的发声孔发出。注意,"接触"表示以邻接状态接触。
图5的立体图示出保护件附装到扬声器5的扬声器主体的状态。根据 这种示例性实施例,从扬声器5除去保护件67、衬垫部件52和防尘网53 (下文中将说明每一者)所得的部分称为扬声器主体51。在扬声器主体 51的各个表面中,在扬声器主体51被附装到后侧壳体21的情况下,与后 侧壳体21相对的表面将称为主要表面,而处于与主要表面相反那侧的表 面将称为次要表面。图5对应于从倾斜方向看去使扬声器主体51的主要 表面那侧可见的立体图。扬声器5产生声音所用的机构与图4所示动态式 扬声器产生声音所用的机构一样。
如图5所示,对扬声器5中的隔膜进行保护的保护件67附装到扬声器 5的扬声器主体51的主要表面。保护件67是保护扬声器主体51的板状元 件,并由例如薄钢板材料(例如SPC)制造。
扬声器主体51在其反面包括树脂框架66,以将轭保持在扬声器5 中。树脂框架66是通过对合成树脂(例如PPA (聚邻苯二甲酰胺))进 行模制而形成的。如图5所示,树脂框架66的一个侧表面上形成有倾斜 部分66a,该部分具有相对于保护件67的表面倾斜的形状。如图5所示, 倾斜部分66a具有开口 (下文中称为扬声器开口) 54。根据这种示例性实 施例,扬声器5经过扬声器开口 54来发出由内部的隔膜产生的声音。
如图5所示,保护件67具有多个开口 55。根据这种示例性实施例, 各个开口 55用作声音孔,以发出由扬声器5产生的声音。下文中将保护 件67中形成的各个开口称为扬声器声音孔(扬声器侧声音孔)55。在图5 所示的示例中,保护件67中形成有五个扬声器声音孔55。保护件67中也 可以形成两个至四个扬声器声音孔55,或者六个或更多个扬声器声音孔 55。或者,也可以只在保护件67中形成一个扬声器声音孔55。
如图5所示,扬声器5不具有由保护件67和树脂框架66将扬声器主
体51完全覆盖的形状。扬声器5中不存在树脂框架66的倾斜(倾斜部分 66a)的那侧未粘接,而是形成开口形状(扬声器开口54)。
如图5所示,树脂框架66的倾斜部分66a不像扬声器开口 54那样完 全开启,而是具有预定宽度的粘接部分68。根据这种示例性实施例,预定 的衬垫部件被粘接到倾斜部分66a的粘接部分68。更具体地说,树脂框架 66的倾斜部分66a设有衬垫粘接部分68,衬垫粘接部分68沿扬声器开口 54的三条边延伸,并具有能够粘接衬垫部件(在将扬声器5封装在壳体中 时可粘接的衬垫部件)的宽度。
图6的立体图示出了衬垫部件被粘接到扬声器主体51上的状态。注 意,图6所示情况对应于衬垫部件52被粘接到图5所示衬垫粘接部分68 和保护件67的情况。如图6所示,环形衬垫部件52被粘接到附装在扬声 器主体51上的保护件67。根据这种示例性实施例,衬垫部件52的内径被 确定为使得在衬垫部件52粘接到保护件67时不将保护件67的各个扬声器 声音孔55封闭。利用粘接部件(例如双面胶带)将衬垫部件52粘接到衬 垫粘接部分68和保护件67的周边部分。根据这种示例性实施例,如图6 所示,衬垫部件52被粘接以形成壁,所述壁围绕着保护件67中形成有各 个扬声器声音孔55的区域。
衬垫部件52由闭孔发泡料(例如泡棉(poron))制造。根据这种示 例性实施例,衬垫部件52被粘接到扬声器主体51并与壳体接触,从而可 以防止来自扬声器5的声音泄漏到壳体内部。
在衬垫部件52粘接到扬声器主体51的情况下,防尘网53被附装到扬 声器主体51,使从壳体声音孔21a进入的尘埃不会进入扬声器5。图7的 立体图示出防尘网附装在扬声器主体51上的状态。注意,图7所示的情 况对应于图5和图6所示扬声器主体51上的保护件67附装了防尘网53的 情况。在衬垫部件52粘接到保护件67的情况下,用例如双面胶带将防尘 网53粘接到衬垫部件52。
图8是从倾斜方向看去使得能够看到次要表面的扬声器5的立体图。 如图8所示,扬声器5在其下侧包括与电路板25的焊盘接触的两个连接端 子58。连接端子58由板状金属材料制造,并设有图8所示的预定弯曲部
分58b以具有弹簧特性(弹性)。如图8所示,两个连接端子58分别具有 附装部分58a,附装部分58a将附装到扬声器5以面向扬声器5的次要表 面。利用具有这种构造的连接端子58,可以减小连接端子58所需的空 间,从而可以减小移动电话1的厚度。
图9是示出了扬声器5的结构的剖视图。图9对应于沿与扬声器开口 54的纵向垂直的平面(图7所示的A-A'面)所取的扬声器5的剖视图。
扬声器5产生声音所用的机构与图4所示动态式扬声器一样。扬声器 5包括磁体61,磁体61包括由钕等制造的永久磁铁。扬声器5还包括轭 62以有效地形成磁体61的磁通量。轭62例如由薄钢板材料(例如SPC) 制造。扬声器5还包括顶板63以在轭62与顶板63之间形成磁通量。在扬 声器5中,音圈64布置在轭62与顶板63之间的磁隙中。扬声器5还包括 隔膜65,隔膜65被形成为由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制成的薄 膜。
根据这种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向音圈64供应AC电流来获得磁通量。 在磁通量产生的驱动力使隔膜65振动时,空气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扬声器5包括树脂框架66作为另一组成元件,树脂框架66保持轭62 并构成扬声器5的外壳。树脂框架66是通过对塑料材料(例如PPA (聚 邻苯二甲酰胺))进行模制而形成的。扬声器5包括粘附到树脂框架66 以保护隔膜65的保护件67。保护件67具有多个扬声器声音孔55,作为 发出所产生的声音的孔。在将扬声器5封装在移动电话1的壳体中时,后 侧壳体21与保护件67的前表面通过粘接到保护件67的衬垫部件52而接 触,经过后侧壳体21中形成的壳体声音孔21a发出扬声器输出声音。
树脂框架66包括配合爪56来配合到后侧壳体21以便固定,还包括配 合座面57。更具体地说,树脂框架66包括配合爪56,以与后侧壳体21 的配合钩21f配合(将在下文中说明)。树脂框架66还包括配合座免57 以与后侧壳体21的配合部分21配合。注意,"配合"表示配合部分具有 相匹配的形状。
在树脂框架66的各个侧表面中,与配合爪56相对的侧表面具有以例 如45度的角度倾斜的倾斜部分66a。保护件67不与树脂框架66接触,倾
斜部分66a具有扬声器开口 54。扬声器输出声音从扬声器开口 54发出。 如图5所示,树脂壳体66的倾斜部分66a设有衬垫粘接部分68,衬垫部 件52粘接到衬垫粘接部分68。
下面将说明后侧壳体21的结构,扬声器5将附装到该结构。图10A 和图10B的示意图示出了后侧壳体21的扬声器封装部分的结构的一种示 例。图IOA对应于从前方看去,后侧壳体21的扬声器封装部分20及其周 边的正视图(即带有显示器24的主要表面那侧)。图10B对应于在扬声 器封装部分20的部分(图IOA所示B-B'面)处所取的后侧壳体21的剖视 图。图11是在扬声器5附装到后侧壳体21的情况下,在扬声器封装部分 20处剖切的后侧壳体21的剖视图。
如图IOA、图IOB和图ll所示,后侧壳体21的侧表面设有壳体声音 孔21a。后侧壳体21在与形成有壳体声音孔21a的侧表面接触的位置处设 有扬声器封装部分20,扬声器5将附装到该部分。如图11所示,扬声器 5被附装,使得带有扬声器开口 54的侧表面与后侧壳体21的侧表面相 对。更具体地说,扬声器5被附装到后侧壳体21,使得扬声器开口 54的 位置与壳体声音孔21a的位置一致。扬声器5产生的扬声器输出声音经过 扬声器开口 54和壳体声音孔21a发出到壳体外部。
后侧壳体21设有扬声器固定肋21b来固定扬声器5,使得在附装扬声 器5时,壳体声音孔21a的中心与扬声器开口 54的中心一致。在此情况 下,扬声器固定肋21b从扬声器座面部分21g竖直下垂,与扬声器5的外 壳共形。更具体地说,扬声器固定肋21b被设置为在固定扬声器5时提供 围绕扬声器5的壁。 '
如图IOA和图IOB所示,后侧壳体21的壳体声音孔21a的内边缘设 有衬垫促紧肋21d,以通过衬垫部件52固定扬声器5的倾斜部分66a。在 附装扬声器5时,衬垫促紧肋21d与扬声器5的衬垫邻接表面21c和衬垫 部件52接触而平行于扬声器开口 54,从而防止声音泄漏到壳体内部。如 图IOA所示,衬垫促紧肋21d布置在壳体声音孔21a的左右侧。
如图11所示,后侧壳体21设有配合部分21e以在附装扬声器5时与 扬声器开口 54的配合座面57配合。后侧壳体21还设有配合钩21f以与扬
声器5的配合爪56配合,从而固定后侧壳体21。
扬声器5通过上述结构附装到后侧壳体21。这样,在封装扬声器5 时,扬声器5的保护件67上粘接的衬垫部件52附装成与后侧壳体21的扬 声器座面部分21g接触。在衬垫部件52被附装为与扬声器座面部分21g接 触时,后侧壳体21的扬声器座面部分21g与扬声器5的保护件67之间形 成与壳体声音孔21a连通的空腔50。更具体地说,衬垫部件52用作支撑 部件来对附装到后侧壳体21的扬声器5进行支撑并在保护件67与后侧壳 体21之间形成空腔50。这种构造可以防止扬声器输出声音泄漏到壳体内 部。
下面将说明操作情况。如图11所示,在扬声器5附装到后侧壳体21 的情况下,粘接到扬声器主体51的扬声器开口 54那侧的衬垫部件52与后 侧壳体21的衬垫邻接表面21c邻接。扬声器5的配合座面57与后侧壳体 21的配合部分21e接触,衬垫部件52被保持在初始厚度被压縮了约20% 的情况下的高度。
扬声器5的保护件67的前表面上粘接的衬垫部件52与后侧壳体21的 扬声器座面部分21g邻接。扬声器5的配合爪56与后侧壳体21的配合钩 21f配合,衬垫部件52被保持在初始厚度被压縮了约20%的情况下的高 度。
如图6所示,衬垫部件52具有使扬声器声音孔55落在其内径之内的 尺寸。用粘接部件(例如双面胶带)将衬垫部件52粘接到粘接部分68和 保护件67的外周。通过这样的构造,从扬声器5的扬声器开口 54输出的 输出声音以及来自扬声器声音开口 55的输出声音经过后侧壳体21的侧表 面中形成的壳体声音孔21a发出,同时通过衬垫部件52防止了它们泄漏到 壳体内。
下面将说明扬声器5产生声音的操作。图12是示出扬声器5产生声音 时声音流动的示意图。注意,图12对应于示出下述状态的剖视图在所 述状态下,扬声器5被附装在上壳体部分2的后侧壳体21中。下面将参考 图12来说明扬声器5的内部结构以及如何发出扬声器输出声音。
如上所述,扬声器5被封装在后侧壳体21中。在扬声器5要产生声音
时,向由粘接到磁体61的顶板63与轭62形成的磁隙中布置的音圈64供 应AC电流,从而获得磁通量。在扬声器5中,由所获得的磁通量以及由 磁体61的磁隙中产生的磁通量产生的驱动力使隔膜65竖直振动。在隔膜 65竖直振动时,扬声器5使空气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如图12所示,隔膜65的振动所输出的声音(下文中也称为扬声器声 音)从扬声器5的扬声器开口 54和后侧壳体21的壳体声音孔21a输出到 壳体外部。扬声器声音不仅从扬声器开口 54发出,而且从扬声器5的保 护件67中形成的扬声器声音孔55发出。如图12所示,利用扬声器座面部 分21g与衬垫部件52之间形成的空腔50作为声传输空间,扬声器声音从 壳体声音孔21a发出到壳体外部。
如上所述,后侧壳体21的侧表面设有壳体声音孔21a,扬声器主体51 中与壳体声音孔21a相对的一个侧表面设有扬声器开口 54。通过这种结 构,减小了将扬声器5产生的声音输出的扬声器开口 54离壳体声音孔21a 的距离。即使扬声器5的保护件67与后侧壳体21之间形成的空腔的空间 体积较小,也可以减小声阻。因此,能够在减小移动电话1的厚度的同 时,降低扬声器输出声音特性的恶化。
另外,扬声器5的输出声音不仅从扬声器开口 54发出,而且从保护 件67中形成的扬声器声音孔55发出。这能够进一步降低由于被布置在隔 膜65附近以减小厚度的保护件67、壳体声音孔21a等的声阻造成扬声器5 产生的声音恶化。
例如,假设保护件67没有扬声器声音孔55,声音只从扬声器开口 54 输出。所产生的声音在到达扬声器开口 54之前回不利地受到保护件67的 声阻造成的衰减。根据这种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从形成于保护件67中 的扬声器声音孔55发出声音所经过的路径。保护件67与扬声器座面部分 21g之间形成的空腔50被用作声传输空间。这利用声学效果降低了扬声器 声音的恶化。在扬声器5产生频率在约lkHz至4kHz频带内的声音时,可 以将声压的恶化减小约2dB至3dB。
下面将说明在后侧壳体21中置入扬声器5的方法。图13是示出了将 扬声器5附装到后侧壳体21的方法的示意图。注意,图13对应于将扬声
器5附装到上壳体部分2的后侧壳体21时,扬声器封装部分20和扬声器 5的剖视图。
首先,使扬声器5的外壳部分与设在后侧壳体21上的扬声器固定肋 21b对准。粘接到扬声器主体51的衬垫部件52中处于扬声器壳体54那侧 的部分以使衬垫部件52压縮初始厚度的约20%的压力邻接后侧壳体21的 衬垫邻接表面21c。然后,使扬声器5的配合座面57与后侧壳体21的配 合部分21e配合。这使得扬声器5的扬声器开口 54的中心能够与壳体声音 孔21a的中心对准,并使后侧壳体21的衬垫促紧肋21d与衬垫部件52接 触。
随后,在配合爪56那侧对扬声器5施加压力,使粘附到保护件67的 衬垫部件52与后侧壳体21的扬声器座面部分21g邻接,并使扬声器5的 配合爪56与后侧壳体21的配合钩21f配合。在扬声器5被封装的情况 下,衬垫部件52在被压縮了约20%的情况下被固定。
如上所述,根据这种示例性实施例,在壳体侧表面中具有壳体声音孔 21a的移动电话1的扬声器5的封装结构中,扬声器5的一个侧表面上形 成有倾斜部分66a,倾斜部分66a中形成有扬声器开口 54。另外,扬声器 5的顶表面上保护件67中形成有扬声器声音孔55。此外,衬垫部件52被 粘附以覆盖扬声器5的倾斜部分66a以及部分保护件67。在此情况下,衬 垫部件52通过延伸而被粘接,使得保护件67中形成的扬声器声音孔落在 衬垫部件52的内径内。通过这种构造,减小了将扬声器5产生的声音输 出的扬声器开口 52离壳体声音孔21a的距离,并能够用后侧壳体21与保 护件67之间形成的空间作为声传输空间。即使在由于壳体厚度减小而升 扬声器5的顶表面上空腔50的容量减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小封装扬声 器5时产生的声阻,并可以减小扬声器输出声音的恶化。
由于能够利用后侧壳体21与保护件67之间形成的声传输空间,所以 能够在抑制扬声器特性恶化的同时减小设备(移动电话1)的厚度。例 如,假设一种情况,没有采用在后侧壳体21与保护件67之间形成声传输 空间的结构。与这种情况相比,移动电话1的厚度可以减小约0.7mm (包 括衬垫部件52的0.2mm的压縮后厚度)。因此,可以在减小设备厚度的
同时减小扬声器输出声音的特性恶化。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二示例性 实施例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后侧壳体的扬声器封装部 分(扬声器将封装于其中)的壁内侧形成梳状槽。根据这种示例性实施 例,可以通过形成梳状槽来确保声传输空间。这在确保壳体强度的同时还 能够减小声学特性的恶化。在这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具有相 同构造的部分将不再重复说明,而将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部分 不同的那些部分。
图14A至图14C是示出了后侧壳体的扬声器封装部分另一种结构示例 的示意图。图14A对应于在后侧壳体元件设有槽91h以使来自扬声器5的 输出声音能够向壳体声音孔91a输出而不恶化的时候,从前方看去,后侧 壳体91的扬声器封装部分90及其周边的正视图。根据这种示例性实施 例,如图14A所示,槽91h被形成为沿着与后侧壳体91中形成的壳体声 音孔91a垂直的方向延伸。图14B对应于沿与槽91h的纵向垂直的平面
(图14A中所示的C-C'面)所取的、图14A所示后侧壳体91的扬声器封 装部分90那部分的剖视图。图14C对应于沿与槽91h的纵向平行的平面
(图14A中所示的D-D'面)所取的、图14A所示后侧壳体91的扬声器封 装部分90那部分的剖视图。
根据这种示例性实施例,在后侧壳体91中与扬声器5相对那侧,在 扬声器座面部分91g中形成有梳状槽91h。下面将说明这种示例性实施例 中的一种情况,其中,扬声器座面部分91g中形成有三个槽91h,如图 14A和图14B所示。或者,也可以形成三个或更多个槽91h。通过形成这 些槽91h,可以确保声传输空间,该空间使得由扬声器声音孔55输出的输 出声音能够传输到壳体声音孔91a而不使后侧壳体91的强度以及声音特性 恶化。
后侧壳体91的其他构造与图IOA和图10B所示后侧壳体21—样。壳 体声音孔91a形成于后侧壳体91的一个壳体侧表面中,后侧壳体91设有 扬声器固定肋91b,在附装扬声器5时,扬声器固定肋91b将扬声器5固
定,使得壳体声音孔91a的中心与扬声器5的中心一致。在此情况下,扬 声器固定肋91b从扬声器座面部分91g竖直下垂,与扬声器5的外壳共 形。更具体地说,扬声器固定肋91b被设置成在扬声器5被固定时形成围 绕扬声器5的壁。
如图14A和图14B所示,后侧壳体91的壳体声音孔91a的内边缘设 有衬垫促紧肋91d,以通过衬垫部件52固定扬声器5的倾斜部分66a。在 附装扬声器5时,衬垫促紧肋91d与扬声器5的衬垫邻接表面91c和衬垫 部件52接触,以防止声音泄漏到壳体内部。如图14A所示,衬垫促紧肋 91d布置在壳体声音孔91a的左右侧。
以与图11相同的方式,后侧壳体91设有配合部分91e,以在附装扬 声器5时与扬声器开口 54的配合座面57配合。后侧壳体91还设有配合钩 91f以与扬声器5的配合爪56配合,从而将后侧壳体91固定。
扬声器5通过上述结构附装到后侧壳体91。因此,在封装扬声器5 时,扬声器5的保护件67上粘附的衬垫部件52被粘附成与后侧壳体91的 扬声器座面部分91g接触。在衬垫部件52被附装成与扬声器座面部分91g 接触的情况下,后侧壳体91的扬声器座面部分91g与扬声器5的保护件 67之间形成空腔50。这种构造能够防止扬声器输出声音泄漏到壳体内 部。
如上所述,根据这种示例性实施例,后侧壳体91的扬声器封装部分 90 (扬声器5将被封装到其中)中形成梳状槽91h。与后侧壳体91中不形 成槽91h的情况相比,可以确保更大的声传输空间,并能够在确保壳体强 度的同时减小声学特性的恶化。
在上述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扬声器5是动态式扬声器。或者,移动 电话1中也可以安装除了动态式扬声器之外的扬声器5。例如,移动电话 1中可以安装陶瓷式扬声器,该扬声器使用陶瓷元件作为振动元件。
在上述各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移动电话1中封装了单声道扬声器。或 者,也可以在移动电话l中安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立体声扬声器。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例如移动电话)。特别是,本发明可以 适用于在安装有扬声器的移动终端中减小扬声器输出声音特性的恶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元件,其包括主要表面和侧表面;和置于所述壳体元件中的扬声器,所述壳体元件包括壳体侧声音孔,所述壳体侧声音孔形成于所述侧表面中并将来自所述扬声器的声音输出到所述壳体元件外部,并且所述扬声器包括扬声器主体,其产生所述声音,保护件,其为板状元件,布置在所述扬声器主体的主要表面上并保护所述扬声器主体,所述扬声器主体的主要表面与所述壳体元件的所述主要表面相对,扬声器开口,其形成于所述扬声器主体的与所述壳体侧声音孔相对的一个侧表面中,并向所述壳体侧声音孔输出由所述扬声器主体产生的声音,支撑部件,其布置在所述保护件上,支撑被附装到所述壳体元件的所述扬声器,并在所述保护件与所述壳体元件之间形成与所述壳体侧声音孔连通的空腔,以及扬声器侧声音孔,其形成在所述保护件中并向所述空腔输出由所述扬声器主体产生的声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元件还包 括扬声器封装部分,所述扬声器封装部分设置在与所述侧表面接触的位 置,所述扬声器被附装到所述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被附 装以形成壁,所述壁围绕所述保护件中形成有所述扬声器侧声音孔的区 域。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元件还包 括槽,所述槽形成于所述主要表面的与所述扬声器相对的一侧,并沿与所 述壳体侧声音孔垂直的方向延伸。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动 态式扬声器与陶瓷式扬声器中的一者。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移动电子设备,所述移动电子设备中安装了产生声音和旋律中一者的扬声 器作为所述扬声器。
7. —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扬声器主体,其产生声音;保护件,其为板状元件,布置在所述扬声器主体的主要表面上并保护 所述扬声器主体;支撑部件,其布置在所述保护件上并具有预定高度;扬声器开口,其形成于所述扬声器主体的一个侧表面中,并向外部输 出由所述扬声器主体产生的声音;以及扬声器侧声音孔,其形成在所述保护件中并向外部输出由所述扬声器 主体产生的声音。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附装到移 动终端的壳体元件,所述壳体元件包括主要表面、侧表面、以及形成在所 述侧表面中的壳体侧声音孔。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扬声器开口布置成与所述壳体侧声音孔相对, 所述保护件布置成与所述壳体元件的所述主要表面相对,并且 所述支撑部件在所述扬声器附装到所述壳体元件时支撑所述扬声器,并在所述保护件与所述壳体元件之间形成与所述壳体侧声音孔连通的空 腔。
10. —种扬声器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元件,其包括主要表面和侧表面;以及 置于所述壳体元件内的扬声器,所述壳体元件包括壳体侧声音孔,所述壳体侧声音孔形成在所述侧表 面中并将来自所述扬声器的声音输出到所述壳体元件外部,并且 所述扬声器包括 扬声器主体,其产生所述声音,保护件,其为板状元件,布置在所述扬声器主体的主要表面上并保护 所述扬声器主体,所述扬声器主体的所述主要表面与所述壳体元件的所述 主要表面相对,扬声器开口,其形成在所述扬声器主体的与所述壳体侧声音孔相对的 一个侧表面中,并向所述壳体侧声音孔输出由所述扬声器主体产生的声立 曰赁支撑部件,其布置在所述保护件上,支撑被附装到所述壳体元件的所 述扬声器,并在所述保护件与所述壳体元件之间形成与所述壳体侧声音孔 连通的空腔,以及扬声器侧声音孔,其形成在所述保护件中并向所述空腔输出由所述扬 声器主体产生的声音。
11.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扬声器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元件还包括槽,所述槽形成在所述主要表面的与所述扬声器相对的一侧, 并沿与所述壳体侧声音孔垂直的方向延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移动终端和扬声器。扬声器包括保护件(67),用于保护扬声器主体;扬声器开口(54),其形成于扬声器主体的一侧;扬声器声音孔(55),其形成于保护件中;衬垫部件(52),其布置在保护件上。扬声器附装到移动电话的后侧壳体(21),使得扬声器开口与后侧壳体(21)的侧表面中形成的壳体声音孔(21a)相对。因此,扬声器的保护件与后侧壳体的主要表面之间形成与壳体声音孔连通的空腔(50)。该结构使得从扬声器开口到壳体声音孔的距离更短,并使空腔能够用作声音传输空间。由此,即使在移动电话变薄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声阻增大,并减小了扬声器输出声音特性的恶化。
文档编号H04R1/02GK101361400SQ20068005146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0日
发明者深泽健治 申请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