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扩频接收器的按要求解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220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扩频接收器的按要求解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涉及移动无线电通信,特别是涉及在基于码分多址(CDMA)的通信系统中对接收信号进行解扩。
背景技术
:图1示出示例移动通信网络10。无线电接入网(RAN)12耦合到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14,它们又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外部网络16,例如因特网、PSTN、ISDN等。无线电接入网12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18,它可相互传递信令和/或业务。各RNC18控制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基站(BS)20。基站又可称作节点B或接入点。各基站20经由各种下行链路无线电信道在称作小区的一个或多个对应覆盖区域中通过"空中"或无线接口发送信息。各基站20还经由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无线电信道通过空中接口接收来自基站的小区之中或附近的用户设备(UE)(22)的上行链路通信。UE往往称作移动台、移动无线电和移动终端,并且包括例如蜂窝电话、PDA、膝上型计算机和无线通信的其它装置。在移动无线电通信中,各种不同类型的信道可用来,送不同类型的信息。例如,信道可定义为控制/信令信道或业务信道,或者它们可表征为专用或公共/共享信道。在第三代宽带码分多址(WCDMA)蜂窝通信系统中,以许多方式将物理信逸分类。不同类型的无线电信道的示例在概念上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或多个专用数据信道,例如专用信道(DCH)、增强专用信道(E-DCH)或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等;一个或多个专用控制信道,例如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个或多个共享数据信道,例如随机存取信道(RACH);以及高速共享信道,例如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或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从一个观点来看,3GPPUMTSFDD标准在达到与物理层(L1)处理相关的基本变更时,以三个步骤进行发展。首先,在ReleaseR99中,建立了WCDMA的基础,并且提出专用信道(DCH)作为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数据的传输信道。DCH的R99物理信道称作专用物理信道(DPCH),并包括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以及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上行链路(UL)DPDCH上的符号通过信道化码c化进行直4矣序列扩展,其中扩频因子(SF)处于4与256之间,取决于数据有效载荷的大小。扩频码的位称作码片。如果Tb表示一个数据位的周期并且Tc表示一个码片的周期,则码片速率1/Tc往往用来表征扩频传输系统、如WCDMA。将扩频因子(有时称作处理增益)定义为信息位时长对码片时长的比率SF-Tb/Tc。简言之,扩频因子表示用于对一个数据位进行扩展的码片数量。一般来说,扩频因子越高(扩频码中的码片越多),则带宽和数据速率就越低。在给定扩展信号的某个功率的情况下,较裔的扩频因子在接收器中产生解扩信号的较高信号干扰比。相反,较高的数据速率(高带宽要求)使用较底的扩频因子。通过将数据扩展(spread)到一个以上扩频码,可获得更高的带宽/数据速率。较高的扩频因子还意味着,可在相同频率信道上分配更多扩频码。用于处理通过多径衰落信道所接收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接收器如图2所示。一直到耙式解调器46并包括它在内的结构通常称作耙式接收器。耙式接收器是利用多径无线电信道所提供的时间分集的分集合并器。分集支路称作耙齿(Rakefinger),并表示为41a、41b、...41n。各耙齿对于合成(多UE)基带信号的不同延迟形式起作用。各耙齿的对应延迟和欠采样块42a、42b、...、42n首先延迟数据、在数学上表示为zT-T,然后将数据欠采样到码片速率、即l乘以过采样(lxOS)。对应于特定UE的加扰码cw和对应于特定业务信道的信道化码Cch之积在对应乘法器43a、43b.....43n中与延迟和欠采样基带复合信号相乘,以便在各耙齿生成复值UE特定符号流。以接收复合信号的速率将延迟复合信号解扰和解扩为UE特定的复值符号流。在耙齿解扩器的最后一级,各耙齿的UE特定复值符号流对于SF码片^皮积分和"转储"(44a、44b、...44n),以便产生UE特定的每个耙齿用户数据符号流。"对于SF码片进行积分和转储"操作对应于累加等于扩频因子的多个连续符号、然后输出累加和。此后,重置累加器,并累加下一个SF连续符号等。确定哪些SF符号要进行积分和转储的步骤是耙式接收器的同步任务,而不是彈解这里所述的技术所必需的。通过在对应乘法器52a、52b、...52n将各用户数据符号与对应信道估计ha(t)、hb(t)、...hn(t)相乘,在耙式解调器46中对于从耙齿的每个所生成的符号进行信道补偿。在耙式合并器53中把来自所有耙齿的信道补偿符号合并成从UE所接收的一个符号流。耙式合并器53的输出包括在解码器58中用于生成从UE所接收的实际数据的"软"符号值。各个物理信道之间的空中定时关系的一个示例如图3所示。DPDCH分为IO毫秒无线电帧。各无线电帧与DPCCH上的15个时隙关联。各时隙包含IO比特石马字,其中通常具有6个导频位、两个传输格式合并指示符(TFCI)位以及两个发射功率控制(TPC)位。值得注意,用于DPDCH的传输格式不是显式可用的,直至接收到整个帧并对其解调。各TFCI是30比特长,但是各时隙仅提供30个TFCI位中的两个。因此,必须对帧中的全部15个时隙进行解码,—以〈更获得全部30个TFCI位、然后再将它们级联在一起。.在下行链路中引'入高速数据分组接、(HSDPA)时,这引起在上行链路(UL)中创建新的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此后,为上行链路对增强上行链路(E-UL)进行标准化,以便减少用户数据等待时间,增加用户数据峰值速率,并增加空中摔、口容量。-增强上行链路的另一个目标是允许更多用户以高峰值速率进行发送。对于E-UL的实现,随版本R6引入新的传输信道E-DCH。E-DCH的物理信道保留DPCH,它可以是纯E-DCH、混合E-DCH和DCH或者纯DCH的载波。为了支持高峰值速率,使用下至2的扩频因子和"多码"。多码表示将指定多于一个扩频码对用户数据进行扩展和发送。除了引入极低的扩频因子和多码之外,还引入新的物理控制信道E-DPCCH。版本R6WCDMAUL专用物理信道(DPCH)支持多达四种类型的物理控制和数据信道,包括DPCCH-在主要用于信道表征的最小配置导频中携带DL功率控制的TPC位以及传输格式编码的TFCI位。HS-DPCCH-携带DLHSDPA中的L2HARQ过程的ACK/NAK以及DLHSDPA空中接口调度的信道质量信息(CQI)。E-DPCCH-主要携带EUL传输格式信息的E-TFCI,但是也携带增强UL信道的其它L2控制数据。DPDCH-携带将要去复用到传输信道的L1数据。R6中的多码表示可建立多达4个DPDCH。新物理信道和E-DCH的修改DPDCH的定时如图4和图5所示。图4示出2毫秒传输时间间隔(TTI)E-DCH的WCDMAR6DPCH子信道组件DPCCH、DPDCH和E二DPCCH。如同闺3所示格式那样,图4所示的传输格式遇到以下缺陷用于E-DPCCH上携带的DPDCH的扩频因子不是显式可用的,直至接收到整个E-DPCCH子帧并对其解调。图5示出10毫秒TTIE-DCH的WCDMAR6DPCH子信道组件DPCCH、DPDCH和E-DPCCH。HS-DPCCH的定时未,出,因为它与DPDCH的解扩无关。用于DPDCH的传输格式:f皮映射到2毫秒E-DPCCH子帧,并重复发送5次由于空中接口效率的原因,对于成功的TFCI检测所需的E-DPCCH能量在全部5个子帧上扩展。因此,直到全部5个子帧经过软合并之后,才可采用亚确解码的相当高的概率从E-DPCCH对TFCI解码。因此,问题在于,包括用于DPDCH的扩频因子SFaetual的传输格式不是显式可用的,直至接收到整个10毫秒帧。用于DPDCH的传输格式在接收到整个帧之前不是显式可用的这个问题阻碍了使用图2所示的简单耙式接收器,因为积分和转储单元中的累加长度不是可用的,直至接收到整个帧。换言之,累加长度应当设置成实际使用的扩频因子SFactual。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是执行初始预解扩操作,之后跟随最终解扩操作,以便将直接序列扩展数据信号从宽带码片序列(码片速率)转换成窄带BPSK调制DPDCH数据流(比特率)。因此,DPDCH数据的解扩分两个步骤进行(1)在复合信号携带预先配置扩频因子SFpre到达时对它进行预解扩,然后(2)使用最终扩频因子SFfina!来对数据信号最终解扩,其中使用以下关系根据从那个数据帧的TFCI所提取的SFact^来得到最终扩频因子SFfmai:SFacnja|=SFpre*SFrina|由于用来分隔UL中的物理信道的OVSF信道化码的构造,不知道扩频因子而进行预解扩在WCDMA中是可行的。对于整个帧或子帧来看,特定DPDCH信道化码对于4与256之间的所有扩频因子实际上是相同的码片序列。但是,'it^"于允许多码的E-DCH的SF2代码不是有效的。在任何情况下,该帧的实际扩频因子SFactuai不是已知的,直到整个帧的TFCI解码完成之后。如上式所示,该帧的最终扩频因子SF歸的值取决于该帧的实际扩频因子SFacto!。因此,t秀将预解扩数据緩冲直到对它最终解扩—为止v这种緩沖具有一些缺点。为了更好地理解那些缺点,参照图6所示的接收处理器40。在N个耙齿处理单元41a:41b.....41n中对于来自基站或其它接收器天线的过采样UE复合信羊(包括来自多个UE的信号)进行预解扩。如图2所示,在每个预解扩器分支(fmger)41中,'复合信号首先:f皮延迟与耙齿的信道抽头延迟Z^对应的适当时间,欠采样到码片速率(lXOS),然后在乘法器43中与UE的加扰码C^和信道化码Ceh相乘,以便从复合信号中提取UE特定信号,以及在积分和转储块44中对乘法器43的输出进行积分。把来自各分支的输出存储在预解扩耙齿延迟緩冲器45中,预解扩耙齿延迟緩沖器45使一个UE的数据短暂地延迟充分时间,以便允许在传递该数据之前确定例如信道估计等功能。如图2所示的耙式解调器46接收延迟数据连同来自信道估计器55的信道估计,并对于来自緩冲器45、与一个UE对应的全部N个耙齿的预解扩DPDCH符号执行信道补偿和最大比值合并,以便生成一个UE的预解扩数据,然后将一个UE的预解扩数据存储在预解扩先进先出(FIFO)緩冲器48中。对于一个UE,在并行路径中处理DPDCH数据帧的控制信息,以便提取传输格式信息,其中还包括DPDCH数据帧的适当扩频因子。控制信道(例如DPCCH/E-DPCCH)解扩器54和解调器56使用与用于对UE复合信号进行预解扩不同的一个UE的加扰码和控制信道化码,将对应于DPDCH数据帧的宽带合成码片流解扩成窄带比特流。这个帧的UE的TFCI在块57中从比特流中净皮提取,并经过解码,以便确定用于那个帧的最终扩频因子SFfmd。釆取另一个积分和转储块50的'形式的最终解扩器使用最终扩频因子SFfinal来对预解扩FIFO緩冲器48中存储的预解扩数据进行最终解扩。然后在解码器58中将对应于"软"符号信息的、一个UE的最终解扩数据位解码成从一个UE所接收的实际数据,转送该实际数据以便进一步处理并传送到RNC。这种两级解扩是可行的,因为3GPP标准卞的DPDCH的扩频(信道化)码Ceh经过仔细选择。扩频因子SFpre.对于某个无线电接入承'载预先定义,并对应于无线电接入承载的最低容许扩频因子。当预解扩的扩频因子SFpre和实际扩频因子SFaet^接近时,预解扩緩冲器中存储的额外的不必要数据量无需那么大。但是,存在预定扩频因子SFpre与实际扩频因子SFactual之间有极大差异的情形。在那.些情形下,要緩冲的不必要解扩数据量可能极大。随着在3GPP版本R6中引入增强专用信道(E-DCH),这个緩冲问题甚至更为棘手。E-DCH可在1与4个DPDCH之间使用。下表1示出各种E-DCH选项。表1筒化的传输格式(TF)-仅考虑SF变化。<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在两个等级上来决定UE的容许传输;f各式(TF)的集合。第一等级由RNC在配置(和重新配置)UE的E-DCH时设置。在那时,RNC选择TF的"超集"、如表1中的0至7,以便使l正的瞬时DPDCH吞吐量为最大,它在这个示例情况下对于SF4为960kbps的最大值。从这个超集中,基站中的增强上行链路调度器选择TF的于集,以及那个子集^支传递给TF容许中的UE。可由增强上行链路调度器定期更新这个TF容许。然后,UE根据它当前已经排队以便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数据量,来选择TF用于从其容许TF集合中发送各子帧。因此,根据当前TF容许,UE数据帧传输调度器可适当使用比最大值更低的TF。但是,在最坏情况的情形下,基站中的解扩器和解调器40没有接收来自UE的上行链路调度器的与不同UE的冬,TF有关的任何信息。因此,必须根据RNC配置的最大传输格式、即基站将需要为可能同时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最大数量的可能UE确定大小的緩冲器的最坏情况,来分配解扩器和緩沖资源。这是不利的,因为假定最坏情况緩冲情形来配置资源要求极大且昂贵的緩冲器.。这种预解扩的另一个问题涉及3GPP中用来生成扩频/信道化码的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技术。信道化码q的OVSF基码对于DPDCH的扩频因子SF2和扩频因子SF4是不同的。实际上,这意味着,对于容许传输格式TF=9(2xSF2)的UE,必须建立SF2以及SF4代码的预解扩器,因为UE可在SF2和SF4DPDCH的任一个或两个上进行发送。这种情形引起可能50%更大的緩冲需要,这表示必须提供适当确定大小的更大緩冲器。
发明内容使用更灵活但较小资源需要的按需求解扩(DoD)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通信接口从一个或多个发射器接收扩频信号。在第一时间段以与通过通信接口接收数据的速率对应的第一速率将所接收的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术语"帧"在本文用作包括数据的任何可计量部分的一般术语。确定与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关联的实际扩频因子。在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中,以远大于第一速率的第二速率从数据存储器中读出扩展数据的第一帧。然后,使用所确定的实际扩频因子快速对读出数据解扩,以便减小解扩延迟。在一个非限制性实现中,在第一时间段中对关联扩展数据的所存储第一帧的控制信息进行解扩,以便根据解扩控制信息来确定实际扩频因子。但是,按需求解扩不限于这种方.式。另外,它可对任何类型的数据、包括例如控制数据来执行。.在一个示例应用中,发射器可以是移动无线电终端,其中接收器装置在无线电基站中实现,并且通信接口是空中或无线接口。备选地,发射器可以是基站,而接收器处于移动终端中。对于其它无线电发射器和接收器可获得应用。数据存储器存储作为复合信号从多个发射器所接收的数据;其中发射扩频信号在通过无线电信道分别失.真之后经过加性合并。复合信号只存储在存储器中,因此,数据存储'器的大小不取决于扩频因子以及发射器的数量,下面进行详细说明。的存储器存取或寻址方案。例如,与从发射器所接收的扩展数据的第一帧的基站绝对时间相对的定时可用于在可寻址存储器中对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寻址。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数据存储器是可寻址存储器。作为如何对存储器进行寻址的一个示例,确定从发射器所接收的扩展数据的笫一帧存在于可寻址存储器的可寻址位置上的时间。然后,将所确定的时间转换成地址,并用作从可寻址存储器中读出扩展数据的第一帧的地址。在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使用多个耙式解扩分支对读出数据解扩,以便生成与发射器之一关联的多个解扩输出。将多个解扩输出合并成与一个发射器对应的单个解扩输出。对单个解扩输出解码,以便生成由一个发射器发送的数据。在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存储数据帧,但是一次只有该帧数据的一部分浮皮读出,并使用第一耙齿的单个解扩和解调处理器进行解扩,以便生成第一耙齿解扩输出。暂时存储第一耙齿解扩输出部分。然后,使用第二耙齿的单个解扩和解调处理器对取自与该帧数据的第一耙齿部分略微偏移的地址的数据的相同量/部分进行读出和解扩,以便生成第二耙齿解扩输出。根据耙齿之间的传播延迟差来确定第二耙齿的存储器地址偏移量。将第一和第二耙齿解扩部分输出合并,以便生成合并耙齿解扩输出,然后将它存储作为新的合并耙齿解扩输出。对于每个剩余耙齿将相同部分帧数据读出并解扩,以便生成对应耙齿解扩输出。将每个对应耙赉解扩输出与所存储的合并耙齿解扩输出合并,以便生成当前所存储的合并耙齿解扩输出。在合并了所有耙齿时,第一部分合并耙齿解扩输出故输出到解码器。'对其余部分重复进行相同过移。对合-耙齿解扩输出进行解码。在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向发射器'其中之一指定具有第一扩频因子和第二扩频因子的两个不同的信道化码。在第一时间段中,例如根据解扩控制信息来确定笫一和寧二扩频因子。在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中,以第二速率从数据存储器中读出第一帧扩展数据,并使用所确定的第一扩频因子对其解扩,以便生成第一解扩数据。类似地,使用所确定的第二扩频因子来对笫一帧扩展数据解扩,从而生成第二解扩数据。对第一和第二解扩数据解码。在又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发射器其中之一使用正交复用来调制将要作为复合信号发送的数据。(但是,按需求解扩可与任何类型的调制配合使用。)使用扩频码对于与第一业务信道对应的第一数据进行扩展,并且将扩展数据映射到复合信号的实分量。使用相同的扩频码对于与第二业务信道对应的第二数据进行扩展,并将其映射到复合信号的虚分量。在接收器处,对读出数据解扩,以便生成解扩复合信号。提取解扩复合信号的实分量和虚分量。将所提取实分量解码为第一数据,而将所提取虚分量解码为第二数据。在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向发射器其中之一指定分别具有第一扩频因子和第二扩频因子的第一和笫二信道化码。所述一个发射器使用正交复用来调制将要作为复合信号发送的数据。使用第一信道化码对于与第一业务信道对应的第一数据进行扩展,并将其映射到第一复合信号的实分量。使用第一信道化码对于与第二业务信道对应的第二数据进行扩展,并将其映射到第一复合信号的虛分量。使用第二信道化码对于与第三业务信道对应的第三数据进行扩展,并将其映射到第二复合信号的实分量。使用第二信道化码对于与第四业务信道对应的第四数据进行扩展,并将其映射到第二复合信号的虚分量。在接收器处,在笫一时间段中,例如根据解扩控制信息来确定第一和第二扩频因子。在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中,以第二速率从数据存储器中读出第一帧扩展数据,.并使用所确定的第一扩频因子对其解扩,以便生成第一解扩复合信号。提取笫一解扩复合信号的第一实分量和虛分量。将所提取的第一实分量解码为第二li椐而将所提取的第一虚分量解码为第二数据。还使用所确定的第二扩频因子来对第一帧扩展数据进行解扩,以便生成第二解扩复合信号。提取第二解扩复合信号的第二实分量和虚分量。将所提取的第二实分量解码为第三数据,而将所提取的笫二虚分量解码为第四数据。按需求解扩技术可获益于使用解扩加速器。使用第一取样率把从发射器所接收的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从数据存储器中读出扩展数据的笫一帧,并以高于第一取样率的第二取样率来重构扩展数据。从重构扩展数据中提取起始样本和取样相位,以便以低于第一取样率的第三取样率来生成信号以供解扩。当按需求解扩(DoD)技术用于对数据信道、如DPDCH进行解扩时,仅对实际包含数据的数据信道进行解扩,并且只有单个解扩操作才需要使用与那个数据关联的实际扩频因子来执行。将所接收复合信号的一帧緩沖某个帧周期,使得可在对UE的数据进行解扩之前检索各UE的传输格式、包括实际扩频因子。快速数据读出允许以高速率进行解扩,使得来自所存储帧的解扩数据符号在接收到属于该帧的最后一个样本之后不久可用于进一步处理。图1是移动通信网络的高级绘图;图2是耙式接收器的简化功能框图;图3是简图,示出DPDCH帧和DPCCH时隙的格式化及其相互关系;图4是简图,示出四个DPDCH信道帧、DPCCH时隙和E-DPCCH时隙的格式化及其相互关系;图5是简图,示出两个DPDCH信道帧、DPCCH时隙和E-DPCCH时隙的格式化及其相互关系;图6是使用预解扩的接收处理器的功能框图.;图7是非限制性示例基站的功能框图;图8是流程图,示出可于实现按雷求解扩的非限制性示例过程;图9是使用按需求解扩的非限制性示例接收处理器的功能框图;图10是使用按需求解扩的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接收处理器的功能框图;图11是对多码用户使用按需求解扩的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接收处理器的功能框图;图12是功能框图,示出仅使用来自实部的软值的耙齿解扩和合并;图13是对多码用户使用按需求解扩的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接收处理器的功能框图,其中将两个用户信道I/Q复用到同一个信道化码;图14是功能框图,示出使用来自实部和虛部的软值的耙齿解扩和合并;图15是对多码用户使用按需求解扩的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接收处理器的功能框图,其中两个代码复用信道化码各携带经过1/Q复用的两个用户信道;图16是非限制性示例解扩加速器的功能框图;以及图17是另一种类型的解扩加速器的非限制性示例解的功能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便于说明而不是进行限制,以下描述中阐述了诸如特定节点、功能实体、技术、协议、标准等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所述技术的了解。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地知道,即使没有以下公开的具体细节,也可实施其'fe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下,省略对众所周知的方法、装置、技术等的详细描述,以免不必要的細节妨碍对本说明的理解。在附图中示、出各个功能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理解,可使用各个硬件电路、结合适当编程的微处理器或通用计算机使用软件程序和数据、使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使用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来实现那些块的功能。图7示出一个其中可使用按需求解扩的非限制性示例CDMA基站20。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理解,按需求解扩可用于任何直接序列扩频接收器。通过典型天线24从多个小区和/或扇区的多个UE接收射频(RF)信号,并对它们进行加性合并。不同的UE信号通过唯一加扰码来区分。各天线24耦合到无线电单元26,它将所4^收RF信号下变频到基带,以便经由无线电单元接口28传递给基带接收器32。无线电单元26还经由无线电单元接口28把来自发射器(TX)30的基带信号上变频到RF。例如可使用处理上行链路随机存取上行链路信道信号以及专用上行链路信道信号的随机存取和接收器(RAX)来执行接收器基带处理。在发送复合数据时,上行链路(UL)中的基带信号接收器处理可看作是在所有载波频率上来自所有扇区的所有天线的复合I/Q数据信号(即复合信号)的实分量(I)和虚分量(Q)变换成在专用信道(例如DCH或E-DCH)或随机存取信道(RACH)上、与基站连接的所有UE的协议层L2用户数据流。各RAX32包括解调电路,它对于来自多个小区的总共N个用户/UE的专用信道数据进行解扩和解调。然后,在将解调数据传递到RNC18之前在解码器中对其解码。定时单元36为基站20提供绝对定时参考。使用绝对定时参考,控制器34控制和协调CDMA基站20中执行的各种操作。..如背景部分所述,CDMA接收器可在一个或两个先进先出(FIFO)存储器中使各UE的预解扩接收信号延迟大约一帧,'以便留出时间接收整个数据帧以及确i各',的数据帧的实际扩频因子k沐后,如果预解扩器采用预解扩因子SFpre来编程,则接收器中的最终解扩器可采用残留扩频因子SFfmd=SFactuai/SFpre来编程,并在下一帧中生成解扩值。但是,如上所述,支持这种解扩方法的最坏情况緩冲存储器要求很昂贵。使用以下所述的按需求解扩技术来解决这个及其它问题。图8是流程图,示出用于对通过空中接口所接收的扩频信号进行按需求解扩的非限制性示例过程。在第一时间段以与通过空中接口接收数据的速率对应的第一速率将所接收的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步骤Sl)。扩展数据的各帧包含多个UE的加性合并的加扰代码复用数据,因而称作复合信号。同样在第一时间段中,对关联所存储的扩展数据的第一帧的控制信道信息进行解扩(步骤S2),并且根据数据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的解扩控制信息来确定UE特定扩频因子(步骤S3)。在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中,以远大于第一速率的第二速率从数据存储器中读出扩展数据的第一帧。使用所确定的扩频因子对读出数据解扩(步骤S4)。按需求解扩方法实质上减少所需的緩沖存储器的容量,并且解扩电路仅需要配置成处理实际发送的传输格式而不是最坏情况传输格式。快速存储器读出表示可执行快速解扩以确保低等待时间。图9是使用可用于任何直接序列扩频无线电接收器的按需求解扩的非限制性示例接收处理器60的功能框图。仅为了便于进行说明,描述集中于图7所示的非限制性基站20的RAX之一中的基带接收处理。虽然为了便于进行说明,按需求解扩适用于对数据信道进行解扩,但是按需求解扩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信道。例如,虽然图9未示出将按需求解扩用于对控制信道信息进行解扩,但是按需求解扩可用于这个方面。在基站所接收的复合信号也是多个UE发送(和衰落)信号加上噪声之和。假定UE的所使用正交调制,这个所接收复合信号的基带形式是复合的,并且包括实信号(同相或I)以及虚信号(正交相位或Q)。但是,数据无需经过正交调制,并且按需求解扩原理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调制方案。把从所有小区的所有天线的多个UE所接收的复合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帧存储在数据帧存储器62中。存储器62的重要特征是以远比将数輝写入存储器更快的速率来将数椐读出到解扩器68的能力。可使用允许这种能力的任何存储器。否则,如果以将I/Q数据存储到存储器62的速率、即以空中接口定时速率向解扩器馈送I/Q数据,则在对新(子)帧中的最后一个码片进行解扩之前将经过与整个(子)帧对应的时间段。这种延迟不合乎需要,并且实际上对于某些应用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以远比对应于空中接口定时速率的写入速率更快的读出速率从可寻址存储器62中读出复合信号I/Q数据,并且解扩器还以远比空中接口定时速率更高的速度进行解扩。通过使用具有比写入时钟更高频率的读出时钟,可实现高读出速率的一种示范方式。必要时,也可与更高频率读出时钟结合的另一种可能性是利用比存储器写入端口更宽的存储器读出端口,其中存储器端口宽度指的是在单个时钟周期中从/对存储器读取/写入的位数。在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中,数据帧存储器62可以是循环緩冲存储器。循环緩冲器通常用于保存由一个进程写入而由另一个进程读取的数据。使用单独的读和写指针,不允许它们相互交叉,使得未读取数据不能^f皮新数据改写。因此,循环緩沖器看起来组织成环状,其中巻绕了数据。数据帧緩沖存储器62通常可存储每个接收器天线的合成UE数据的一至两个无线电帧,但是可能只存储每个接收器天线的一帧或多于两帧。但是,为了简化描述,仅示出和描述一个接收器天线的处理。但是,例如,如果使用两个或更多接收器天线,则对于各天线信号将需要复合信号存储。实际上,必须将复合信号I/Q数据在緩冲存储器62中存储等于或大于最大延迟时间的时间段T_tot=T_fram+T_alg+T—wait+T—desp。延迟分量T_fram是延迟的主要份额,因为在接收到当前帧的第一码片之后的一帧/子帧,在基站接收那个帧的最后一些码片。延迟分量T一alg是因接收器算法设计引起的延迟,例如信道估计滤波器取决于来自下一帧的某些符号。如果处理资源被对应于一个或数个其它用户/UE的解扩数据占用,则存在延迟分量T一wait延迟。延迟分量T一desp是处理资源从緩冲器中读出I/Q数据并对该帧进行解扩所用的时间。T—desp和T—wait不是相互无关的。同一个单元所处理的用户越多,则T—wait将会越长,除非减小T—desp。按需求解扩减小延迟分量T—desp,使得T_tot通常大于一帧周期但小于两帧周期。但是,如果数据帧存储器允许緩冲两帧以上,则按需求解扩可用于对一帧以上进行解扩。这种情形对于例如20、40或80毫秒多帧传输时间间隔(TTI)的TTI无线电接入承栽可能是有用的,因为在所有这些帧中发送了相同传输格式的信号。由于所接收复合信号由若干非同步加性合并UE信号组成,因此,监控处理器74获取并保持对于与定时单元76所产生的绝对基站时间相对的每个UE的粗略定时的了解。除了粗略绝对定时之外,监控处理器74还跟踪与各耙齿中的传播延迟i对应的、各UE的耙齿相对粗略绝对定时的定时。通过合并粗略和相对定时,可得到各耙齿的绝对定时。各UE的定时可看作是UE的许多状态变量其中之一。所有不同的状态变量可由监控处理器74来处理,监控处理器74对于每个时间增量来评估是否到达发起特定用户的解扩任务的时间。定时单元76还在绝对基站时间检测将某个地址写入数据帧存储器62的时间。因此,在存储器写操作的绝对时间与在那个时间写入数据的存储器地址之间存在映射。由于监控处理器74在基站绝对时间知道各耙齿的帧和时隙定时,所以监控处理器74可控制定时单元76来获得各UE的耙齿的子帧/帧的存储器地址。在数据帧存储器62中緩冲合成UE数据的帧的同时,在控制信道解扩器64从复貪,号的所接收帧中提取与UB.数据关联的控制信道基带信息(称作控制数据)。(按需求解扩同样也可由控制信道解扩器64使用)。通过使用用户特定加扰码对复合信号中的I/Q数据进行解扰(对于以下描述,假定复合信号包令复合I/Q数椐),并通过使用与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化码和扩频因子对解扰I/Q数据进行解扩,来获得一个UE的控制数据。控制信道的信道化码和扩频因子一经指定/分配就不会改变。控制信道解扩器64将解扩控制信道信息提供给控制信道解调器65以及信道估计器66。信道估计器66估计当前无线电信道传递函数,并将信道估计提供给控制信道解调器65,它使用信道估计来补偿通过该信道进行发送所引起的、解扩控制数据的失真。在整个1/Q数据帧被接收、解扩和解调时,传输格式(TF)指示符提取器和解码器67根据整个UE特定帧的解调控制信道信息来确定实际扩频因子在下一帧时间段的早期,在已经通知监控处理器关于SFactuaj是可用的时候,通过运行解扩块68a、68b、68n来发起DPDCH的处理。在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对各耙齿的数据帧存储器62中存储的数据进行解扩的步骤对应于解扩任务,并且对于各UE的信号通常存在多个耙齿。使用与所处理的第一耙齿的绝对定时对应的地址,监控处理器74从数据帧緩冲存储器62中对于与那个特定耙齿对应的所接收合成数据的帧(例如复合I/Q数据)进行寻址和读出。已寻址合成数据由解扩器来检索和处理。对于属于同一个UE的下一个耙齿,重复进行该过程(68b),但采用监控处理器在发起该任务之前转换成存储器地址的耙齿的另一个绝对定时。与第一耙齿的存储器读出地址相比,笫二耙齿的存储器读出地址略有偏移。这个偏移量对应于两个耙齿信号传播路径的传播延迟的差。通过来自图9的数据帧存储器62的重叠但略微移位的箭头来表示耙齿的这些地址偏移。然后重复进行相同的过程,直到已经对最后一个耙齿进行解扩(68n)。如上所述,从緩冲存储器62的读出速率远比将帧存储到存储器的速率更快,因为数据存储速率通过经由空中接口传送数据的较慢速率来驱动,而读出速率(例如与解扩速率相当或相似的速率)必须快很多,以便使UE数据的附加等待时间为最小。因此,数据信道解扩器68a、68b、…、68n首先使用UE特定解扰码对复合信号I/Q数据进行解扰,然后使^])人传输格式指示符提取器和解码器67解码的TFCI中提取的信道化码和实际扩频因子SFactua!(s)对解扰UE数据进行解扩。虽然信道化码对于E-DCH可随SF4和SF2改变,但是对于正规的DCH,DPDCH信道化码通常是相同的。另外,TFCI指出在这个帧/子帧中是否使用多码。在耙式解调器70中进一步处理解扩数据,耙式解调器70使用从信道估计器66所提供的信道估计以及解扩耙齿数据的最大比值合并(MRC)来执行信道补偿,以便生成"软"符号值的一巾贞(或一个子帧),它由解码器72进行解码以便生成UE数据值。可对解扩或解码数据执行其它操作,例如去交织、传输信道反分段(de-segmentation)等。以上所述的按需求解扩方法仅对实际接收的数据进行解扩,并且数据帧存储器无需为最坏情况但不太可能的情形确定大小。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数据帧的数据帧存储器消除了对于背景部分所述的预解扩方法中所需的两级解扩的需要,因为数据緩沖允许对复合信号执行包括解扩在内的数据帧处理之前来计算传输格式和扩频因子。从数据帧存储器中快速读出数据以及快速解扩解决了等待时间的问题。实际上,在同一个接收器设备处理大量UE时,按需求解扩是极为有益的,因为增加UE的数量不增加数据帧緩冲器大小。其原因在于,在CDMA中,所有UE同时在相同载波频率上进行发送,并通过其加扰码(以及一些情况下的信道化码)来区分。因此,与UE的数量无关,在天线处接收的相同复合信号为对于来自正在那个频率上同时进行发送的所有UE的、在那个扇区的那个天线上接收的信号进行解扩、解调和解码提供充分数据。.图10是使用4安需求解扩的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接收处理器实施例80的功能框图。在这里,来自天线的合成数据的帧的所有耙齿解扩信道补偿和最大比值合并(MRC)可在单个数据信道解扩器和耙式解调器69中共同作为每个UE的每帧的单个任务来执行。在这个示例实施例中,相同的复合信号量需要存储在数据緩冲器62中,如前一个示例按需求解扩实施例中的做法一样。但是,数据信道解扩器和耙式解调器69仅读取与第一耙齿对应的、复合信号的子帧/帧的一部分,然后釆用来自与特定耙齿以及子帧/帧的特定部分对应的信道估计器66的信道估计来对这个数据进行解扰、解扩和信道补偿。暂时存储这些信道补偿符号,同时对于下一个耙齿对子帧/帧的相同部分重复进行相同的操作。将子帧/帧部分的暂时存储符号与来自新子帧/帧部分的符号进行加性合并,它替换旧的暂时存储符号。对其余耙齿重复进行这些操作。在对这个子帧/帧部分合并了所有耙齿时,可将合并结果输出到解码器72,此后,对帧/子帧的其余部分重复进行该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使用按需求解扩的有益效果在于,暂时存储信道补偿耙齿符号需要緩沖的最小值,并且这可无需增加用于解扩的时间T—desp而实现。图11是对多码应用使用按需求解扩的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接收处理器实施例82的功能框图。大家记得,在多码应用中,向UE指定一个以上扩频码,以便为那个UE提供更大带宽。在这个示例中,将两个代码分配给UE,但是可指定两个以上代码。各代码可看作是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如DPDCH。为了简化描迷,该布置与图10相似,但提供了两个数据信道解扩器和解调器69a、69b,以便对指定给UE的两个扩频码的每个的I/Q数据进行解扩和辨调。各数据信道解扩器和解调器69a、69b将处理通过与前面描述的图10的数据信道解扩器和解调器69所采用的相同方式来处理数+唐,但各将不同的信道化码、一般来说是不同的扩频因子SFa咖aU和SFact^,2用于解扩过程。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相同的合成数据从数据帧存储器62中被读取两次,但是然后采用数据信道DPDCH1和DPDCH2的不同信道化码进行解扩,因而产生不同的UE数据软值供解码。这个实施例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仅在从用户控制信道解码的传输格式指明在这个子帧/帧中发送两个(或更多)数据信道(例如DPDCH)时,才、需要执行解扩任务。图12是功能框图,示出仅使用实部软值的耙齿解扩和合并。大家记得,合成UE信号可以是复合的,其中具有实部和虚部正交信道。但是,该数据无需是复合的,并且可以只是实数据或虚数据。在这个示例中,n个耙齿将数据提供到n个数据信道解扩器68a、68b.....68n。在对应乘法器85a、85b.....85n中将每个解扩器输出与信道估计器66提供的信道估计相乘。那个乘法补偿无线电信道引起的、解扩输出的每个的失真。然后,加法器86对信道补偿的解扩信号进行合并(例如MRC),以便生成具有实分量和虚分量的复合信号。实分量提取器87只提取复合信号的实分量(丟弃虚分量),并将其作为软信息转发,以便在解码器72中解码。这是图IO的数据信道解扩器和解调器69以及图11的数据信道解扩器和解调器69a、69b可实现的一种示例方式。图13是功能框图,示出使用来自实部和虚部的软值的耙齿解扩和合并。在这个示例中,n个耙齿将数据提供到n个数据信道解扩器68a、68b、...、68n。在对应乘法器85a、85b.....85n中将每个解扩器输出与信道估计器66提供的信道估计相乘。那个乘法补偿无线电信道引起的、解扩输出的每个的失真。然后,加法器86对信道补偿的解扩信号进行合并(例如MRC),以便生成具有实分量和虛分量的复合信号。实分量提取,器87提取复合信号的实分量,而虚分量提取器88提取复合会号的虚分量。将那些实分量和虚分量作为软信息转发,以便在解码器72中解码。图14是使用每个UE的多信道应用的按需求解扩的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接收处理器88的功能框图。但在这个示例冲,使用数据信道解扩器和"复合"耙式解调器89来支持多信道特征。再次使用分配给一个UE的两个专用数据信道的非限制性示例,但在这种多信道情形下,仅使用一个扩频码。不是使用两个扩频码来实现更大带宽,而是1/0复用被用于调制用户数据作为复合正交数据,其中使用同一个实际扩频因子和扩频码对两个专用数据信道,进行解扩。.在UE发射器中,将一个扩展DPDCH子帧/帧映射到实部」而将另一个扩展DPDCH子帧/帧映射到复合基带信号的虚部。然后,UE在RJF传输之前采用UE的加扰码来加扰包含来自两个不同信道的数据的I/Q复用子在基站接收器的数据信道解扩器和"复合"耙式解调器块89中,可执行如同图13所示的数据信道解扩器和耙式解调器90中那样的类似处理。对于I/Q复用数据信道,信号的实部87包含与第一数据信道DPDCH1对应的软值,而信号的虚部88则包含与第二数据信道DPDCH2对应的软值。将软值的两个集合提供给解码器72进行解码。这个实施例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在这个特殊的多码情况下,仅需要耙齿解扩任务的单个集合来产生两个DPDCH。在允许高阶调制的系统中,即,在对数据扩展和加扰之前,发射器可使用与I/Q复用BPSK不同的符号调制方案、例如QPSK、8-PSK或M-QAM(M46、64等)来映射物理数据。如果所使用的符号调制在物理控制信道上或者以接收器已知的某种其它方式^皮传递,则与图14中的88相同的接收器可用于对这样一种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因为数据信道解扩器和"复合"耙式解调器89的输出可解释为复合"软"信息。然后,作为第一步骤,解码器可将这些复合符号转换成映射到更高阶调制符号的位的"软"值。图15是对多码应用使用按需求解扩的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接收处理器实施例92的功能框图。在这个多码示例中,两个不同的扩频码/扩频因子与数椐业务信道的I/Q复用一起用于为UE有效地提供四个专用数据信道、如DPDCHM。数据信道辟扩f和"复合,,耙式解调器块89a、89b接收从控制信息中提取的对应扩频囱子SFactuaU和SFa。t^,2。另外,I/Q复用提供与所接收复合信号的实分量和虚分量对应的两个附加数据信道。在按需求解扩中,消除了使用估计扩频因子进行预解扩所需的大容量预解扩FIFO数据緩沖器。'浙是可使用弄有固定大小KfrxNant的数据帧存储器,其中Kfr是帧数据量,以及Nant是提供UE接收信号的天线数量。为了对具有较高输出信噪比的数据进行解扩,(通常是合乎需要的目标),待解扩的数据的取样相位必须精确到四分之一码片。这意味着,解扩器必须处理四倍的过采样(4xOS)数椐。但是,四倍的过采样因子是高成本的,因为需要较大的I&Q存储器来存储Kfr帧数据。从性能角度来看,可使用两倍的过采样(2xOS),因为它充分地表示I/Q数据信号而没有丢失信息。因此,1/Q数据可通过2xOS存在可寻址緩沖存储器中,这表示每帧需要存储更少的数据,因而可使用更小且不太昂贵的緩冲存储器。可以就在解扩之前根据2xOS信号来重构4xOS信号。图16示出实现降低的取样率的一种非限制性示例方式。合成UEI/Q数据以两倍的过采样(2xOS)存储在可寻址存储器62中。两倍的过釆样(2xOS)用来节省存储器。把从存储器62中读出的两倍的过采样(2xOS)数据提供给解扩加速器100。解扩加速器100包括插值滤波器102,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它在其输出信号具有匹配上升余弦形式的频镨的意义上,可以是与WCDMA上升余弦波形匹配的线性插值滤波器。滤波器102通过在来自两倍的过采样(2xOS)信号的样本点之间进行插值,来重构四倍的过采样(4xOS)信号。块104将4xOS信号欠采样到码片速率、即lxOS,并提取正确的起始样本和取样相位。起始样本和取样相位是任务唯一的解扩任务参数,并且必须由监控处理器74在发起每一个解扩任务时提供。必须从各解扩任务的已滤波4xOS样本流中提取正确的起始样本,因为已经为加速器100馈送了预计用于完全激励插值滤波器102的几个额外起始样本。在乘法器106中使用加银码和信道化码的乘积来对一倍的过采样(lxOS)信号进行解扰和解扩。加速器100还可经过修改,以便改进平均解扩速度。耙齿的取样相位寸看作是随机变量,它在使用4xOS时均匀分布于四个可能的相位。因此,平均起来,只有50%的耙齿需要在2xOS数据帧存储器中尚未可用的取样相位。图17示出已修改加速器110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它从存储器62中读出lxOS数据,并且在对于具有在2xOS数据帧緩冲器62中已经可用的取样相位的耙齿进行解扩时,使用可控旁路112绕过插值滤波器102和提取器/欠釆样块104。监控处理器74通过采用与预期1xOS或2xOS数据流对应的存储器地址集合发起读出,从存储器62中读出2xOS或1xOS数据。与多用户预解扩方法相比,按需求解扩(DoD)技术的优点变得很清楚。虽然按需求解扩(DoD)技术的存储器成本是固定的并且与用户数量无关,但是图6所示的预解扩方法的存储器成本随用户数量线性增加。其原因在于,通过DoD,在数据仍然是包含所有UE的份额的普通复合信号的级上进行(子)帧緩冲,而对于预解扩,在UE唯一的预解扩之后进行(子)帧緩冲。这种成本比较如下表2所示,它根据某些接收器参数的示例数量以千字节为单位示出緩冲器比较。对于预解扩方法,示出所需的总緩冲大小,包括图6的緩冲器45和48。对于预解扩耙齿延迟緩冲器45,采用16个耙齿、每个复合预解扩耙齿符号2个字节。另外,对緩沖器45采用2.5时隙的长度,一个时隙为1/15帧。对于预解扩数据FIFO緩沖器48,采用预解扩符号的两个连续帧以及每个预解扩符号2个字节。对于按需求解扩方法,对数据帧存储器62采用12个天线、每个I/Q样本2个字节、每个码片2个样本(2xOS)。如前面所述,对于DoD,总緩冲要求与UE的数量无关,因为在所有UE之间与UE数J:无关地共享复合信号数据緩冲器。表2PreD与DoD技术之间的緩冲器大小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3</column></row><table>因此,表2中的数量表明,对于各UE要支持的扩频因子(SF)越低,并且UE的数量越大,则按需求解扩技术的收益就越大。此外,例如,如果只有两个天线由接收器提供服务,则数据帧存储器大小将成比例地减小,而预解扩緩沖器45和48保持同样大小。另外,对于按需求解扩(DoD)技术,完全消除了预解扩方法由于SF2和SF4DPDCH的不同OVSF代码库而遇到的问题,因为解扩器仅按照实际发送的传输格式(TF)来配置。虽然已经详细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但权利要求书不限于任何具体实施例或示例。以上描述不应当碎皮理解为表示任何具体元件、步骤、范围或功能是绝对必要的而使得它必须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专利主题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来定义。法律保护的范围由允许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中所述的词语来定义。权利要求书不是意在援引35USC§112的第6部分,除非使用了词组"用于...的部件"或"用于...的步骤"。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处理通过通信接口从一个或多个发射器(20或22)所接收的扩频信号的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段以与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数据的速率对应的第一速率把从所述发射器所接收的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存储在数据存储器(62)中,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确定与扩展数据所述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关联的实际扩频因子,以及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中,以远大于所述第一速率的第二速率从所述数据存储器中读出扩展数据所述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并使用所述所确定扩频因子对所述读出数据进行解扩。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中,对关联所述所存储的扩展数据的第一帧的控制信息进行解扩,其中,根据所述解扩控制信息来确定与所述扩展数据所述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关联的所述实际扩频因子。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发射器是移动无线电终端(22),所述方法在无线电基站(20)中实现,并且所述通信接口是空中或无线接口。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发射器是无线电基站(20),所述方法在移动无线电终端(22)中实现,并且所述通信接口是空中或无线接口。5.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存储器是可寻址存储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把从所述发射器所接收的扩展数据所述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存储在所述可寻址存储器的可寻址位置的时间,以及将所述所确定时间用作从所述可寻址存储器中读出扩展数据所述扩展数据的第一帧的地址。7.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存储器存储从多个发射器所接收的数据,并且所述数据存储器的大小与扩频因子和发射器数量无关。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包含于所述控制信息的传输格式指示符中提取所述扩频因子。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多个耙式解扩分支(68a,68b,68n)对所述读出数据进行解扩,以便生成与所述发射器之一关联的多个解扩输出;将所述多个解扩输出合并成与所述一个发射器对应的单个解扩输出;以及对所述单个解扩输出进行解码,以便生成由所述一个发射器发送的数据。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a)使用单个解扩和解调处理器对于与第一耙齿对应的、所述帧数据的第一部分进行读出和解扩,以便生成第一耙齿解扩输出;(b)存储所述第一耙齿解扩输出;(c)使用所述单个解扩和解调处理器对于与第二耙齿对应的、所述帧数据的笫一部分进行读出和解扩,以便生成第二耙齿解扩输出;(d)合并所述笫一和第二耙齿解扩的第一部分输出,以<更生成合并耙齿解扩的第一部分输出,并存储所述合并耙齿解扩的第一部分输出;(e)使用每个剩余耙齿的所述单个解扩和解调处理器对于与每个剩余耙齿对应的、所述帧数据的所述第一部分进行读出和解扩,以便生成对应耙齿解扩的第一部分输出,并将每个对应耙齿解扩的第一部分输出与所述所存储的合并耙齿解扩输出进行合并,以便生成当前合并耙齿解扩的第一部分输出;对于所迷帧的其余部分重复进行(a)-(e);以及对所有所述解扩部分的所述当前合并耙齿解扩输出进行解码。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发射器之一指定具有第一扩频因子和第二扩频因子的两个不同的信道化码,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中,确定所述第一和第二扩频因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所述第二时间段中,以所述第二速率从所述数据存储器中读出第一帧扩展数据,以及使用所述所确定的第一扩频因子对所述读出数据进行解扩以便生成第一解扩数据,并使用所述所确定的笫二扩频因子对所述读出数据进行解扩,以便生成第二扩展数据;以及对所迷第一和第二解扩数据进行解码。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器之一使用正交复用将待发送的数据调制为复合信号,其中使用扩频码对于与第一业务信道对应的第一数据进行扩展,并将所述扩展数据映射到所述复合信号的实分量,以及使用相同扩频码对于与第二业务信道对应的第二数据进行扩展,并将其映射到所迷复合信号的虚分量,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读出数据解扩,以便生成解扩复合信号;提取所述解扩复合信号的实分量和所述解扩复合信号的虚分量;将所述所提取实分量解码为所述第一数据,而将所述所提,虚分量解码为所述第二数据。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iC发射器之一指定分别具有第一扩频因子和第二扩频因子的第一和第二信道化码,以及所述一个发射器使用正灰复用将待发送的数据调制为复合信号,其中使用所述第一信道化码对于与第一业务信道对应的第一数据进行扩展并将所述扩展数据映射到第一复合信号的实分量,使用所述第一信道化码对于与第二业务信道对应的第二数据进行扩展并将其映射到所述第一复合信号的虚分量,使用所述第二信道化码对于与第三业务信道对应的第三数据进行扩展并将所述扩展数据映射到第二复合信号的实分量,使用所述第二信道化码对于与第四业务信il^f应的第四数据进行扩展并将其映射到所述第二复合信号的虚部分,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中,确定所述第一和第二扩频因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所述第二时间段中,以所述第二速率从所述数据存储器中读出第一帧扩展数据,并使用所述所确定的第一扩频因子对所述读出数据进行解扩,以便生成第一解扩复合信号;提取所述第一解扩复合信号的第一实分量和所述第一解扩复合信号的第一虚分量;将所述所提取的第一实分量解码为所述第一数据,而将所述所提取的第一虚分量解码为所述第二数据;使用所述所确定的第二扩频因子对所述读出数据进行解扩,以便生成第二解扩复合信号;提取所述第二解扩复合信号的第二实分量和所述第二解扩复合信号的第二虚分量;以及将所述所提取的第二实分量解码为所述第三数据,而将所述所提取的第二虚分量解码为所述第四数据。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第一取样率把从所述发射器所接收的所述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器中,以及;^所述数据存储器中读出所述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并以高于所述第一取样率的第二取样率来重构所述扩展数据。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所述重构扩展数据中提取起始样本和取样相位,以便以低于所述第一取样率的第三取样率来生成欠采样信号供解扩。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多个耙齿中处理从所述发射器所接收的所述扩展数据的第一帧,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对于与具有所述数据存储器中已经可用的取样相位的耙齿对应的数据进行解扩时,从所述数据存储器中读出数据,并绕过所述重构、提取和欠采样。17.—种用于处理通过通信接口从一个或多个发射器(20或22)所接收的扩频信号的接收器装置,包括用于在第一时间段中以与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数据的速率对应的第一速率把从所述发射器所接收的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的数据存储器(62),所述接收器装置的特征在于第一电路(64-67),配置成确定与所述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关联的实际扩频因子;以及第二电路(68a,68b,…,68n,69,69a,69b,89,89a,89b),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中,以远大于所述第一速率的笫二速率从所述数据存储器中读出所迷扩展数椐的第一帧,并使用所述所确定扩频因子对所述读出数据进行解扩。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路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中对关联所述所存储的扩展数据第一帧的控制信息进行解扩,以便根据所述解扩控制信息来确定与所述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关联的所述实际扩频因子。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发射器是移动无线电终端(22),所述接收器装置在无线电基站(20)中实现,并且所述通信接口是空中或无线接口。20.如权利要求17所迷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发射器是无线电基站(20),所述接收器装置在移动无线电终端(22)中实现,并且所述通信接口是空中或兑线3妻口。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存储器是可寻址存储器。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接收器装置,还包括定时电路(76),用于确定把从所述发射器所接收的所述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存储在所述可寻址存储器的可寻址位置的时间,以及控制器(74),配置成将所迷所确定时间用作从所述可寻址存储器中读出所述扩展数据的第一帧的地址。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存储器配置成存储包含从多个发射器所接收的数据的复合信号,并且所述数据存储器的大小与扩频因子和发射器数量无关。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路配置成从包含于所述控制信息的传输格式指示符中提取所述扩频因子。2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路包括多个耙式解扩分支(68a,68b,68n),用于对所述读出数据进行解扩,以便生成与所述发射器之一关联的多个解扩输出;合并器(86),用于将所迷多个解扩输出合并成与所述一个发射器对应的单个解扩输出;以及解码器(72),用于对所述单个解扩输出进行解码,以便生成由所述一个发射器发送的数据。26.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路包括单个解扩和解调处理器(69),配置成执軒以下任务(a)使用第一耙齿来对于与第一耙齿对应的、所述帧数据的第一部分进行读出和解扩,以便生成第一耙齿解扩输出,(b)存储所述第一耙齿解扩输出,以及(c)使用所述单个解扩和解调处理ii对于与第二耙齿对应的、所述帧数据的第一部分进行读出和解扩,以便生成第二耙齿解扩输出;合并器,配置成执行以下任务(d)合并所述第一和第二耙齿解扩的第一部分输出,以i"更生成合并耙齿解扩的第一部分蝓出,以及(e)存储所速合并耙齿解扩的第一部分输出,其中,所述单个解扩和解调处理器配置成还执行以下任务(f)使用每个剩余耙齿的所述单个解扩和解调处理器对与每个剩余耙齿对应的、所述帧数据中第一部分进行读出和解扩,以便生成对应耙齿解扩的第一部分输出,以及其中,所述合并器配置成还执行以下任务(g)将每个对应耙齿解扩的第一部分输出与所述所存储的合并耙齿解扩输出合并,以便生成当前合并耙齿解扩的第一部分输出;其中,所述单个解扩和解调处理器以及所述合并器配置成对于所述帧的剩余部分重复进行它们相应的任务(a)-(g);以及解码器(72),用于对所有所述解扩部分的所述当前合并耙齿解扩输出进行解码。27.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向所述发射器之一指定具有第一扩频因子和第二扩频因子的两个不同的信道化码,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中,所述第一电路配置成根据所述解扩控制信息来确定所述第一和第二扩频因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所述第二时间段中,所述第二电路(69a,69b)配置成以所述第二速率从所述数据存储器中读出第一帧扩展数据,以及使用所述所确定的第一扩频因子对所述读出数据进行解扩以便生成第一解扩数据,并使用所述所确定的第二扩频因子对所'述读出数据进行解扩,以便生成第二解扩数据;以及其中,所迷接收器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和第—解扩数据进行解码的解码器。2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器装置,还包括解码器(72),其中,所述发射器之一使用正交复用将待'发送的数据调制为i合^号,其中-使用扩频码.对于与第一业务信道对应的第一数据进行扩展,并将所述扩展数据映射到所述复合信号的实分量,以及使用相同扩频码对于与第二业务^道对应的第二数据i行扩展,并将其映射到所述复合信号的虚分量,所述第二电路(89)配置成对所述读出数据进杵解扩,以便生成解扩复合信号,并提取所述解扩复合信号的实分量和所述解扩复合信号的虚分量,以及所述解码器配置成将所述所提取实分量解码为所述第一数据,而将所述所提取虚分量解码为所述第二数据。29.如权利要求17所迷的接收器装置,还包括解码器(72),其中,向所述发射器之一指定分别具有第一扩频因子和第二扩频因子的第一和第二信道化码,以及所述一个发射器使用正交复用将待发送的数据调制为复合信号,其中使用所述笫一信道化码对于与第一业务信道对应的第一数据进行扩展并将所述扩展数据映射到第一复合信号的实分量,使用所述第一信道化码对于与第二业务信道对应的第二数据进行扩展并将其映射到所述第一复合信号的虚分量,使用所述第二信道化码对于与第三业务信道对应的第三数据进行扩展并将所述扩展数据映射到第二复合信号的实分量,使用所述第二信道化码对于与第四业务信道对应的第四数据进行扩展并将其映射到所述第二复合信号的虚部分,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中,所述第一电路配置成确定所述第一和第二扩频因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所述第二时间段中,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一复合解扩器和解调器(89a),用于以所述第二速率从所述数据存储器中读出第一帧扩展数据,使用所述所确定的第二扩频因子对所述读出数据进'行解扩以便生成第一解扩复合信号,并提取所述第一解扩复合信号的第一实分量和所迷第一解扩复合信号的第一虚分量L所述解码器配置成将所述所提取的笫一.实分量解码为所述第一数据,而将所述所提取的第一虚分量解码为^"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二复合解扩器和解调器(89b),用于以所述第二速率从所述数据存储器中读出所述第一帧扩泉数据,.使用所述所确定的第二扩频因子对所述读出数据进行解扩以便生成第二解扩复合信号,并提取所述笫二解扩复合信号的第二实分量和所述第二解扩复合信号的第二虚分量;以及所述解码器配置成将所述所提取的第二实分量解码为所述第三数椐,而将所述所提取的第二虚分量解码为所述第四数据。3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存储器配置成使用第一取样率把从所述发射器所接收的所述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器中,以及所述第二电路配置成从所述数据存储器中读出所述扩展数据的第一帧,并以高于所述第一取样率的第二取样率来重构所述扩展数据。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接收器装置,还包括用于从所述重构扩展数据中提取起始样本和取样相位、以便以低于所述第一取样率的第三取样率来生成欠釆样信号供解扩的电路(104)。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在多个耙齿中处理从所述发射器所接收的所述扩展数据的第一帧,所述第二电路配置成对于与具有在所述数据存储器中可用的取样相位的耙齿对应的数据进行解扩,从所述数据存储器中读出数据,并绕过所述重构、提取和欠采样。全文摘要描述了一种灵活且节省资源的按需求解扩(DoD)技术,其中,仅对实际包含待解扩的数据的信道进行解扩,并且只有单个解扩操作才需要使用与那个数据关联的实际扩频因子来执行。在一个示例中,将所接收信号的数据部分缓冲一帧,使得可在对数据进行解扩之前确定关联传输格式、包括实际扩频因子。数据以第一速率在存储器中缓冲,然后以远比第一速率更快的第二速率读出。快速数据读出允许以高速率进行解扩,使得来自缓冲帧的解扩数据符号在接收到属于该帧的最后一个样本之后不久可用于进一步处理。文档编号H04B1/707GK101371464SQ200680052759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2日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4日发明者B·福斯伯格,E·诺德汉,G·梅斯科,H·奥尔森申请人: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