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2576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第 一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和 装置。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通过载波搜索识别第一节点所用载波的 频率范围的第二节点。
背景技术
许多无线电通信系统能够在几个不同的频带上工作。因此,在用 户终端打开时,它必须搜索在其所处地理区域中使用的频率。理论上, 这会是一个费时的过程,但实际上,通常这不是问题,因为在特定无
线电通信系统如GSM或蓝牙中,通常只要扫描数量有限的频率。
由于特定地理区域(如国家)内通常使用的只有小组频带,并且用 户终端可能针对特定频带进行了硬连线,该过程更得以进一步简化。 而且,在打开时,用户终端上次连接到网络所用的相同频率仍为要使 用的频率的可能性很大,并且用户终端可以从这些频率开始搜索以快 速得到结果。
还有可能使用在所有情况下频率固定的信标信号。在Andy McGregor 写的文章"频谱管理方法(Spectrum Management Methodology)"中提到了这一点。该文章见于"个人通信通往21世 纟己的大门"(Universal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1993,会议记录,第2 届国际会议,出版日期1993年10月12-15日,第476-479页,vol.l)。 该文章提到了控制"信标"的使用,它可以指示控制信标所用的频率 之上或之下的xMHz可以使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频带是固定的并 且用户终端知道频带的不同可能性,因此终端知道在哪里寻找信标信 道。在频带不固定并且唯一知道的是在其整体中要扫描的频谱范围时,会出现该问题。
虽然在大多数传统系统中寻找要使用的频率的问题很简单,在多 载波系统中可能使用的非常灵活和/或分散的频谱的使用可能有几点
困难。使用多载波传输的系统包括,如正EE 802.11 、正EE 802.16、正EE 802.20、 HiperLAN2、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长期演进/系统架构演进(UMTS LTE/SAE)及无线电接口提议如Wireless World Initiative New Radio (WINNER)概念。在多载波系统中,传输带宽,即载波被分为通常设 置成正交或接近正交的多个副载波。因此,在副载波上调制的信号可 以并行传输。在这样的未来系统中,要搜索的候选载波数量可能很大 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由于对频谱灵活性的可能规范要求,这样 的系统工作的总频率范围可能极大,也许有l-6GHz甚至更宽;其次, 多载波系统的 一个优势在于,通过激活不同数量的副载波变化系统带 宽很简单。这意味着确定系统在宽频率范围中的何处工作的频率很重 要,确定实际使用的带宽也很重要。
有大量潜在可能的带宽。由于多载波系统可设计为利用无线电频 谱中大大小小未使用的"孔,,,对于指定带宽不一定有任何特定的频 隙。例如,10MHz载波并不一定只在10MHz的整倍数频率上找到。 如果采用分段的频谱,即所用频谱由两个或更多频率范围组成,则情 况更为复杂。注意,也许检测到这些频率范围中的一个能够识別网络 就足够了。
以下实例显示,在有许多可能的带宽组合和许多可能的载波位置 时,搜索工作将极其耗时。假设有6个可能的载波带宽(2.5 MHz、 5 MHz、 10 MHz、 20 MHz、 50 MHz、 100 MHz)和1-6 GHz内间隔1 MHz 的5000个可能的载波位置,则总共有6 x 5000 = 30000搜索候选。在 候选测试时间间隔为10 ms的情况下,识别网络所需的最长时间约为 300秒,这可能^皮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在组合的数量相当少时,就像 在大多数当前的系统中,这不是个大问题。
搜索并不一定只需要在用户终端开机时执行。在多个授权频谱用于广域覆盖和无授权限制频谱用于专用区域(如室内、个人区域网等) 的情况下,可能必须非常频繁地进行新扫描以确保最佳无中断连4妄(例 如,在进入无室外至室内覆盖而仅有专用热点的建筑物中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无线电通信由多载波传输执行时提供一 种更有效的载波搜索机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该目的通过在笫一节点中发送信号的方 法来实现。第一节点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第二节点通信,所述无线电通 信由多载波传输执行。第一节点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所述 方法包含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传输结束标记信号的步骤。所述 结束标记信号要由第二节点接收并且用于识别所用载波的频率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该目的通过第一节点中的装置来实现。 第 一节点适用于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第二节点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适 用于由多载波传输执行。第一节点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第 一节点装置包含适用于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传输结束标记信号 的发射器。所述结束标记信号要由第二节点接收并且用于识别所用载 波的频率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该目的通过在第二节点中管理载波的方 法来实现。第二节点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第一节点通信,所述无线电通 信由多载波传输执行。第一节点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所述 方法包含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妄收结束标记信号的步骤。所述 结束标记信号由第 一节点传输并且要由第二节点用于识别所用载波的 频率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该目的通过第二节点中的装置来实现。 第二节点适用于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第一节点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适 用于由多载波传输执行。第一节点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第 二节点装置包含适用于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接收结束标记信号的接收器,其中所述结束标记信号由第一节点传输并且要由第二节点 用于识别所用载波的频率范围。
由于第 一节点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传输结束标记信号,所 述结束标记信号由第二节点接收,第二节点获得从何处开始搜索所用 频率范围的提示,并且由于这是个筒单和快速的过程,载波搜索得以 更有效地执行。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它大大减少了用户终端的搜索工作。 本发明的另 一个优点类于,它在无线电系统中实现了与许多可能 载波频率和带宽的快速且简单的同步。


图l是示意框图,说明与第二节点通信的第一节点。
图2是示意框图,说明无线电网络。 图3是示意图,说明传输信号的示范方案。 图4是示意图,说明传输信号的另一示范方案。 图5是示意框图,说明第一节点中的装置。 图6是示意图,说明传输信号的另一示范方案。 图7流程图,说明第二节点中的方法。 图8是示意图,说明第二节点中的装置。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定义为可在下述实施例中采用的方法和装置。 图1显示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第二节点110通信的第一节点100, 所述无线电通信由多载波传输执行。在此示例中,第一和笫二节点100 和110表示为用户终端的形式,但可以是配备无线电接收器的任何其
它节点,如基站、接入点、中继节点,或者是对等或特定网络中的用 户终端。
第一节点100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第一节点100使用相关联的频率范围用于经由无线电与其它节点进行数据通信,即所述 频率范围用于传输数据至其它节点,但也可用于接收来自其它节点的
数据。第一节点IOO在所用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传输一个或多个信号。
由第二节点iio接收的此信号为要求识别由第一节点ioo使用的频带
的第二节点110提供有效的频带搜索。以下将此信号称为结束标记信
号。此类信号的一个示例^传输连续或间断信号所在的一个或一组副 载波。
在此示例中,结束标记信号由第一节点IOO传输并且由第二节点 110"t矣收,此方法步骤由图1中的箭头120指出。此第一实施例的一 个示例是处于主/从关系的第一节点100和第二节点110,主节点发送
结束标记信号以通知正在接收的从节点主节点工作的频率范围。
图2说明无线电网络200的示范方案。无线电网络200使用诸如 正EE 802.11、 IEEE 802.16、正EE 802.20、 HiperLAN2、通用移动通信 系统长期演进/系统架构演进(UMTS LTE/SAE)及提议的Wireless World Initiative New Radio (WINNER)概念,此概念使用多载波技术如 正交频分调制(OFDM)进行数据传输。
无线电网络200包含多个小区,其中一个小区212在图2中显示。 无线电网络200还包含与小区212相关联的第一节点。图2中说明的 示例中的第一节点是基站214的形式,但也可以是配备无线电收发信 机的任何节点。
多载波系统使用多个副载波。但是,第二节点并不一定要事先知 道此数量,因此占用的频带是未知的。在本文中,频带定义为由范围 低端(lower end)频率值和高端(upper end)频率值限制的频率范围,该频 带与载波相关联,该载波由基站214用于无线电通信。基站214经由 无线电通信与第二节点通信,此示范方案中的第二节点为用户终端 220。
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220位于无线电网络200中。经由无线电网 络200,终端可连接至基础设施网络230,如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IP网络或无线电网络,用于通过载波进行数据传输。用户终端220可
以是个人数据助理(PDA)、膝上型计算机或能够经由无线电资源通信的 任何类型的设备。
基站214在所用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传输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记信 号。此结束标记信号由用户终端220接收并为要求识别用在该地理区 域内使用的频带的用户终端220提供有效的频带搜索。
在此示例中,结束标记信号由基站214传输并且由用户终端220 接收,此方法步骤由图1中的箭头140指出。
图3是说明示范方案的示图。纵轴表示时间,横轴表示频率。在 此示范实施例中,有三个不同的传输结束标记信号的第一节点,第一 基站、第二基站和第三基站,但也可以是配备无线电收发信机的任何 其它节点。在一般情况下, 一个第一节点可与几个频率范围相关联, 或几个第一节点可与相同频率范围相关联。即在某些情况下,频率范 围比节点多,而在其它情况下,节点比频率范围多。在此情况下,多 载波传输在不同带宽的三个频率范围内使用第一频率范围A,由第 一基站使用,笫一频率范围A的带宽从低频率端Al到高频率端A2; 第二频率范围B,由第二基站使用,第二频率范围B的带宽从低频率 端B1到高频率端B2;以及笫三频率范围C,由第三基站使用,第三 频率范围C的带宽从低频率端Cl到高频率端C2。此示例中的所有三 个频带A、 B和C使用相同类型的帧才各式A3、 B3和C3, ^旦不同频带 A、 B和C在时间上并不一定同步。相应笫一、第二和第三基站中的 每一个使用部分相应帧A3、 B3和C3的相应前同步码A4、 B4和C4, 用于在相应频率范围A、 B和C的低端或低端附近传输第一结束标记 信号All、 Bll和Cll,以及在相应频率范围A、 B和C的高端或高 端附近传输第二结束标记信号A22、 B22和C22。请注意,示图未根 据比例绘制,如前同步码A4、 B4和C4的大小不成比例。结束标记信 号组(end-marker signal constellation)在频率范围的低端和高端上最好有 所不同,以简化低端和高端结束标记信号的区别。这例如可以由单个结束标记信号构成的相应第一结束标记信号All、 Bll和Cll以及由 三个结束标记信号构成的第二结束标记信号A22、 B22和C22来执4亍, 如图3所示。
当然,结束标记信号的数量和冲莫式可以与图3中所示不同。在另 一实施例中,结束标记信号在高端和低端相同,但在不同的节点之间 有所不同。
另 一种简化低端和高端结束标记信号之间的区别的方法是,通过 在不同载波上发送第一结束标记信号和笫二结束标记信号利用"信号 跳变";例如,频谱的高端可通过仅传输单个结束信号,但交替地在 多载波系统中的最高和次高副载波上来指示。此技术还可用于减少同 时信号的数量并允许剩余信号的更大功率增强。请注意,在图3中, 只显示了每个参考频带中所示两个时间帧中的第一时间帧,而相应的 第二时间帧是第一个的重复。
在频率范围重叠的情况下,频率识别过程可能含糊不清,如图4 所示。此类不明确性可能发生在如由于规范原因频率分配不同的两个 国家之间的边界。图4是示图,说明重叠频率范围的示范方案。在此 示范实施例中,有两个不同的传输结束标记信号的第一节点,第一基 站和第二基站,但也可以是配备无线电收发信机的任何其它节点。由 于频率范围可与一个或若干节点相关联,在相应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 传输的结束标记信号还可从若干第一节点传输。在此单轴示图中,纵 轴表示频率。在此方案中,两个多载波传输系统使用带宽重叠的两个 不同的频率范围(在本文中为第四和第五示范频率范围)第四频率范 围D,由笫一基站使用,第四频率范围D的带宽/人低频率端Dl到高 频率端D2;第五频率范围E,由第二基站使用,第五频率范围E的带 宽从低频率端El到高频率端E2。第四和第五频率范围在图4中表示 为400。属于一个网络的第一基站在第四频率范围D的低端Dl或低 端D1附近传输一个结束标记信号Dll,并在高端D2或高端D2附近 传输三个结束标记信号D22;而且,属于另一网络的第二基站在第五频率范围E的低端El或附近传输一个结束标记信号Ell,并在高端 E2或附近传输三个结束标记信号E22。在此示范方案中,频率范围识 别可能会^皮接收传输的结束标记信号Dll、 D22、 Ell及E22的第二节 点错误解释。这样的错误解释可以是, 一个频率范围从第四频率范围 D的低端Dl到第五频率范围E的高端E2,而另一频率范围从第五频 率范围E的低端E1到笫四频率范围D的高端D2,错误解释在图4中 表示为410。但是,这种不明确性不是大问题,因为用户终端220可 以简单地尝试不同的、相当少的可能性,直至找到正确的频率范围。 不明确性还可通过将不同跳变形式用于不同载波的结束标记信号来减 轻,以使得特定载波具有与用于其它载波的结束标记信号的跳变形式 不同的特定跳变形式。例如,结束标记信号Dll和D22可使用关联 Dll与D22的预定义的伪随机跳变序列,而结束标记信号Ell和E22 可使用关联Ell与E22的预定义的不同伪随机跳变序列。此外,在两 个网络在时间上不同步的情况下,不明确性可轻易解决,因为随后前 同步码在不同时刻出现。解决此不明确性的另一可能解决方案是,为 不同载波指配不同数量的结束标记信号。例如,属于一个网络的第一 基站在笫四频率范围D的低端Dl或附近传输一个结束标记信号,并 在高端D2或附近传输三个结束标记信号;而且,属于另一网络的第 二基站在第五频率范围E的低端El或附近传输三个结束标记信号, 并在高端E2或附近传输三个结束标记信号。但是,这将要求不同的网 络协商结束标记信号的出现。
正因为结束标记信号神莫式可以是不同的以解决上述不明确性,它 们还可以针对不同的运营商设置为与其它运营商的结束标记信号所用 的跳变模式不同的跳变模式,这样,传输的结束标记信号的特定跳变 才莫式与特定运营商相关联,从而便于笫二节点执行针对特定运营商的 快速搜索。运营商模式可由第二节点通过上一次连接记忆,或通过其 它方式传达,如经由第二节点中的SIM卡。同样,不同跳变^^莫式可用 于区别宏小区和微小区等。结束标记信号最好按规则间隔传输,如在时间巾贞中每个相应的前
同步码A4、 B4和C4传输,如图3所示。
最好给予结束标记信号比多载波系统的每个副载波正常所用更高 的输出功率。假设系统中有1024个副载波,可以给予四个结束标记信 号系数为256即大约24dB的功率增强,这样即使存在深度频率选择性 衰落也应该足够了。
为了在笫一节点100、 214中执行本方法步骤,第一节点包含装置 500,如图5中所示。节点装置500包含适用于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 附近传输120、 240结束标记信号All、 Bll、 Cll、 Dll、 Ell、 Fll、 Gll、 Hll、 A22、 B22、 C22、 D22、 E22、 F22、 G22、 H22的发射器 502。 Fll、 Gll、 Hll、 F22、 G22和H22在图6中显示,并将在下面 进行说明。所述结束标记信号要由第二节点110、 220接收并且用于识 别所用载波的频率范围。节点装置500还包含用于管理本方法步骤的 处理器504,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
现在,将从第二节点IIO、 220的视角来说明本方法。图6是说明 示范方案的示图,其中第一第二和笫三无线电收发信机位于相应三个 不同的第一节点IOO、 214,如等同于上述基站214的第一、第二和第 三基站,但三个不同的第一节点可以是配备无线电收发信机的任何节 点。第一第二和第三基站在三个不同的频带工作,每个具有相应的频 率范围。第一第二和第三基站可属于相同或不同的无线电网络。在图 6的单轴图中,纵轴表示频率。如上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收发信机 使用三个频率范围(在本文中为笫六、第七和第八示范频率范围),第 一基站使用第六频率范围F,第二基站使用第七频率范围G,而第三 基站使用第八频率范围H。在此示例中,笫一第二和第三基站的每一 个分别在第六频率范围F的低端或附近传输第一结束标记信号Fll, 并在第六频率范围F的高端或附近传输第二结束标记信号F22;在第 七频率范围G的低端或附近传输第一结束标记信号Gll,并在第七频 率范围G的高端或附近传输第二结束标记信号G22;以及在第八频率范围H的低端或附近传输笫一结束标记信号Hll,并在第八频率范围 H的高端或附近传输第二结束标记信号H22。如以上示例和图6中所 述,第二结束标记信号F22、 G22和H22由三个结束标记信号构成。
有时,第二节点110、 220要求搜索第二节点110、 220所在的本 地区域中使用的频率,如在第二节点110、 220开机时或为了在进入无 室外至室内覆盖而仅有专用热点的建筑物中时确保无中断连接,可能 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二节点IIO、 220包^^接收器,该接收器接收由相 应第一、第二和笫三基站传输的结束标记信号Fll、 F22、 Gll、 G22、 Hll和H22。为了检测接收的结束标记信号Fll、 F22、 Gll、 G22、 Hll和H22,接收器仅要求执行一组相当有限的宽带离散傅立叶变换 (DFT)以扫描相关频率范围。检测接收的结束标记信号Fll、 F22、 Gll、 G22、 H11和H22的一种可能方法是让第二节点110、 220在可能的和 相关的频率范围的4交低部分如约1 GHz开始搜索。然后,在载波频率 附近执行扫描。在1 GHz载波频率和100 MHzDFT带宽的情况下,第 二节点110、 220搜索从950 MHz跨到1050MHz的频率范围。 一旦扫 描DFT带宽,载波频率逐步提高。步幅通常与DFT带宽一样或稍小。 搜索继续,直至扫描完整个相关的频率范围。每个结束标记信号Fll、 F22、 Gll、 G22、 Hll和H22均为可用频带末端指示的候选。第二节 点110、 220要求识别结束标记信号F11、 F22、 Gll、 G22、 Hll和H22 以了解接收的结束标记信号Fll、 F22、 Gll、 G22、 H11和H22是否 代表识别为在地理区域内使用的频带的低端或高端。第二节点110、 220根据结束标记信号候选F11、 F22、 Gll、 G22、 H11和H22对可能 识别的所用频率范围进行假设,并且通过收听由相应的第一、第二和 第三基站以传统方式传输的广播信号来验证该假设。如果在候选频带 发现广播信号,则假设已验证。现在,如有需要,第二节点110、 220 可以继续搜索来自其它候选频带的广播信号。图6中显示了 DFT频率 范围600。在搜索完成前需要通过的前同步码数量可计算为/[最大DFT频率范围]。例如,假设1-6 GHz范围内频率和100 MHz的DFT范围,这仅仅 表示50个时间帧前同步码间隔。4叚设10ms的时间帧范围,这要花费 5s,相比"发明背景"中提到的传统最坏情况的300 s,时间极短。
假设频率和带宽识别正确,笫二节点110、 220可以使用平常的精 同步技术迅速与无线电网络200同步。还要注意,传输结束标记信号 Fll、 F22、 Gll、 G22、 Hll和H22的精确定时的规则间隔应最小化 结束标记与其它起源的正弦波混淆的风险。
参照图7,由本发明用户设备220执行的方法步骤可按以下方式 工作。图7中的方法仅为说明性示例。
第二节点110、220在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接收结束标记信号A11、 Bll、 Cll、 Dll、 Ell、 Fll、 Gll、 Hll、 A22、 B22、 C22、 D22、 E22、 F22、 G22、 H22,最好第一结束标记信号Fll 、 Gll、 Hll在频率范围 F、 G、 H的低端或附近并且第二结束标记信号F22、 G22、 H22在频 率范围F、 G、 H的高端或附近。结束标记信号从第一节点100、 214 接收。为了检测接收的结束标记信号Fll、 Gll、 Hll、 F22、 G22、 H22,第二节点110、 220通过执行一组宽带DFT以扫描相关频率范围。 所述扫描执行方法如下在相关频率范围的较低部分开始, 一旦DFT 带宽被扫描则逐步提高载波频率并继续直至扫描完整个相关频率范 围。
接收的结束标记信号Fll、 F22、 Gll、 G22、 H11和H22为可用 频带末端指示的候选。第二节点110、 220识別接收的结束标记信号候 选Fll、 F22、 Gll、 G22、 Hll、 H22是否代表要识别的频带的低端或 高端。在第二步中,接收器根据接收的结束标记信号候选Fll、 F22、 Gll、 G22、 Hll和H22对可能识别的所用频率范围进行々i:没。
然后,第二节点110、 220通过如收听由至少一个节点传输的广播 信号验证该假设。
为了执行本方法步骤,第二节点110、 220包含装置800,如图8 中所示。第二节点装置包含适用于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接收结束标记信号All、 Bll、 Cll、 Dll、 Ell、 Fll、 Gll、 Hll、 A22、 B22、 C22、 D22、 E22、 F22、 G22、 H22的接收器,所述结束标记信号由笫 一节点100、 214传输并且要由第二节点110、 220用于识别所用载波 的频率范围。
本载波搜索管理机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如图5所示第 一节点装置500中的处理器504和图8所示第二节点装置800中的处 理器804,连同用于执行本发明功能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一起实施。以 上所述的程序代码还可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来提供,例如采取携带用 于在纟皮加载到第一节点100、 214和/或第二节点110、 220时执行本发 明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数据载体的形式。 一个这样的载体可采取 CDROM光盘的形式。但是,采用其它数据载体、如存储棒是可行的。 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作为服务器上的纯程序代码来提供,并远程下载 到第一节点IOO、 214和/或第二节点110、 220。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可以使用各种备选方案、修改和 等效方案。因此,上述实施例不应视为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 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在第一节点(100、214)中发送信号的方法,所述第一节点(100、214)与第二节点(110、220)经由无线电通信进行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通过多载波传输执行并且所述第一节点(100、214)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传输(120、240)结束标记信号(A11、B11、C11、D11、E11、F11、G11、H11、A22、B22、C22、D22、E22、F22、G22、H22),所述结束标记信号要由所述第二节点(110、220)接收并用于识别所用载波的频率范围。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结束标记信号在所述频率 范围的末端或附近传输。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频率范围在从低端到高端 的范围内,并且其中所述传输结束标记信号的步骤通过在所述频率范 围的低端或所述低端附近传输第一结束标记信号(A11、B11、C11、D11、 Ell、 Fll、 Gll、 Hll)以及在所述频率范围的高端或所述高端附近传 输第二结束标记信号(A22、 B22、 C22、 D22、 E22、 F22、 G22、 H22) 来执行。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结束标记信号组在所述频 率范围的低端和高端上有所不同。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同的结束标记信号组通 过以一个单结束标记信号构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信号(A11 、 Bl 1 、 Cl 1 、 Dll、 Ell、 Fll、 Gll、 Hll)以及通过由三个结束标记信号构成所述第 二结束标记信号(A22、 B22、 C22、 D22、 E22、 F22、 G22、 H22)来执 行。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同的结束标记组通过在 不同的副载波上发送所述第一结束标记信号和所述第二结束标记信号、利用信号跳变来执行。
7.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特定跳变才莫式用于 特定载波的结束标记信号,所述特定跳变^莫式与用于其它载波的结束 标记信号的跳变^^式不同。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结束标记信号和第二 结束标记信号可使用将所述第一结束标记信号与所述第二结束标记信 号相关联的预定义伪随机跳变序列。
9.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传输步骤中, 传输的结束标记信号的特定跳变模式与特定运营商相关联,所述特定 跳变模式与用于其它运营商的结束标记信号的跳变模式不同。
10.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不同跳变;f莫式用于 区别宏小区的结束标记信号和微小区的结束标记信号。
11. 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结束标记信 号按规则的间隔传输。
12. —种在第一节点(100、214)中的装置(500),所述第一节点(IOO、 214)与第二节点(110、 220)经由无线电通信进行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 适用于通过多载波传输执行,并且所述第一节点(IOO、 214)使用与频 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所述第一节点装置(500)包含适用于在所述频率 范围之内或附近传输(120、 240)结束标记信号(A11、 Bll、 Cll、 Dll、 Ell、 Fll、 Gll、 Hll、 A22、 B22、 C22、 D22、 E22、 F22、 G22、 H22) 的发射器(502),所述结束标记信号要由所述第二节点(IIO、 220)接收 并用于识别所用载波的所述频率范围。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节点装置(500),其中所述第一节点 (100、 214)a站(214)或用户终端(120)。
14. 一种用于在第二节点(IIO、 220)中管理载波搜索的方法,所述 第二节点(IOO、 214)与第一节点(100、 214)经由无线电通信进行通信, 所述无线电通信通过多载波传输执行,并且所述第一节点(IOO、 214) 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接收(701)结束标记信号(A11 、 Bl 1 、 Cll、 Dll、 Ell、 Fll、 Gll、 Hll、 A22、 B22、 C22、 D22、 E22、 F22、 G22、 H22),所述结束标记信号由所述第一节点(IOO、 214)传输并且要 由所述笫二节点(IIO、 220)用于识别所用载波的所迷频率范围。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的结束标记信号在 所述频率范围的末端或所述末端附近。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频率范围在从低端到高 端的范围内,并且其中所述接收结束标记信号的步骤通过在所述频率 范围的低端或所述低端附近接收第一结束标记信号(All、 Bll、 Cll、 Dll、 Ell、 Fll、 Gll、 Hll)以及在所述频率范围的高端或所述高端附 近接收第二结束标记信号(A22、 B22、 C22、 D22、 E22、 F22、 G22、 H22)来执行。
17. 如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的结束 标记信号通过执行(701)—组宽带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扫描整个相 关频率范围来检测。
18.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扫描通过如下 方式执行在所述相关频率范围的较低部分开始, 一旦扫描DFT带宽 后逐步提高所述载波频率并继续直至扫描完整个所述相关频率范围。
19. 如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接收的 结束标记信号均为可用频带末端指示的候选,所述方法包括另外的识 別接收的结束标记信号候选是否表示要识别的频带的低端或高端的步 骤,所述步骤是通过根据所述结束标记信号候选假设(702)可能识别的 所用频率范围,并通过收听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节点(IOO、 214)传输 的广播信号验证(703)该假设。
20. —种在第二节点(110、220)中的装置(800),所述第二节点(IOO、 214)适用于与第一节点(100、 214)经由无线电通信进行通信,所述无线 电通信适用于通过多载波传输执行,并且所述第一节点(IOO、 214)使 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所述第二节点装置(800)包含适用于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接收结束标记信号(All、 Bll、 Cll、 Dll、 Ell、 Fll、 Gll、 Hll、 A22、 B22、 C22、 D22、 E22、 F22、 G22、 H22)的接 收器(802),所述结束标记信号由所述第一节点(100、 214)传输并且要 由所述第二节点(110、 220)用于识别所用载波的所述频率范围。
21. —种第二节点装置(800),其中所述第二节点(IIO、 220)是用户 终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有效的载波搜索机制。所述目的通过用于在第一节点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实现。第一节点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第二节点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由多载波传输执行。第一节点使用与频率范围相关联的载波。所述方法包含在所述频率范围之内或附近传输结束标记信号的步骤。所述结束标记信号由第二节点接收并且用于识别所用载波的频率范围。
文档编号H04B1/707GK101444129SQ200680054621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9日
发明者J·尼斯特伦, J·阿克斯纳斯, K·-E·苏尼尔, N·约翰逊, P·斯基勒马克 申请人: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