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6871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IEEE802标准定义了ISO/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是正EE的无线城域网标准。目前IEEE802.16工作组已成立802.16m工作组,研究IEEE802.16e的后续演进IEEE802.16m标准。目前,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超帧superframe结构,请参阅图1现有技术超帧格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6个正交频分复用符号OFDMsymbol组成一个子帧miniframe;由8个子帧miniframe组成一个帧frame;由4个帧frame组成一个超帧superframe。UMB协议是CDMA2000系列标准的演进升级版本。在现有的UMB协议中,存在DRCH(DistributedResourceChannel,分布式资源信道)和BRCH(BlockResourceChannel,块资源信道)两种资源信道的复用方式。复用模式一通过BRCH在DRCH中打孔的方式复用,在广^番信息中广#番DRCH的个数,并将打孔模式告知各终端AT。因为由于打孔模式是固定的,通过广播DRCH的个数,AT接收后就可以正确的解出数据。复用才莫式二中采用频分复用FDM方式,BRCH和DRCH占用不同的子频带。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正EE802.16m标准中还没有按信道资源复用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如果按照UMB协议的信道资源复用模式,则每发送两个超帧通过广播消息发送一次复用模式,那么一个超帧中只能使用复用模式一或复用模式二,这样如果发送帧或超帧时就不能根据业务需要和信道情况在一个帧或超帧的时间内灵活配置信道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能够灵活配置信道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确定子帧的复用方式为分布式资源信道和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不同的物理时频单元,进一步所述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分布式资源信道的资源;将由子帧组成的帧或超帧按所述确定的复用方式传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装置,包括复用方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子帧的复用方式为分布式资源信道和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不同的物理时频单元,进一步所述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分布式资源信道的资源;收发单元,用于将由子帧组成的帧或超帧按所述确定的复用方式向外发送。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通过以子帧为单位,确定子帧的复用方式为分布式资源信道和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不同的物理时频单元,进一步所述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分布式资源信道的资源;将由子帧组成的帧或超帧按所述确定的复用方式传输,从而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和信道情况在一个帧或超帧的时间内灵活配置信道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图l是现有技术超帧格式示意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数据传输时所采用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数据传输时所采用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数据传输时所采用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数据传输时所釆用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数据传输时所采用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能够灵活配置信道资源进行数5据传输。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包括步骤步骤21、网络侧确定帧或超帧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数据传输时,由基站BS确定帧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基站BS确定帧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是结合了UMB的两种复用4莫式,子帧miniframe的复用方式为DRCH和LRCH(LocalizedResourceChannel,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不同的物理时频单元PhysicalTile(包括Distributedtile(分布式时频单元)和Localizedtile(集中式时频单元))来复用,并且可以根据业务和BS的调度需求使LRCH占用DRCH的资源,表现为DRCH和LRCH通过打孔方式占用相同的物理时频单元。LRCH占用DRCH的资源可以是全部占用或部分占用。本实施例中根据资源信道复用方法提供两种区域ODRCH区域、HLRCH区域。其中ODRCH区域中全部是DRCH,而HLRCH区域中既有DRCH,又有LRCH,即含有分布式域DistributedZone和集中式域LocalizedZone。如果没有DRCH,则HLRCH可以仅包含LRCH。由资源复用参数(ResourceMultiplexingParameters)里的区域类型Zonetype区分ODRCH区域和HLRCH区域。对于ODRCH区域,分布式时频单元Distributedtile的粒度可以由资源复用参数中的分布式时频单元大小Distributedtilesize给出。DRCH由7组频域即DRCH共由14个分散的子载波和6个连续的符号组成。对于HLRCH区域,Distributedtile的粒度可以由资源复用参数中的分布式时频单元大小Distributedtilesize给出,集中式时频单元Localizedtile的粒度可以由资源复用参数中的集中式时频单元大小Localizedtilesize给出。步骤22、网络侧按所述资源信道复用方法将帧或超帧传输给终端MS,并通过控制信道向MS广播复用方式和资源分布;广播的资源分布的相关参数包括Distributedtile(分布式时频单元)的粒度,Localizedtile(集中式时频单元)的粒度,以及LRCH(LocalizedResourceChannel,集中式资源信道)的偏移等参数。步骤23、终端MS接收帧或超帧及广播消息,根据广播消息中的参数获知帧或超帧的复用方式和资源分布进行读取。步骤24、终端按获知的帧或超帧的复用方式向网络侧发送帧或超帧。终端获知由网络侧确定的帧或超帧的复用方式后,也按照所述复用方式向向网纟各侧发送帧或超帧。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时所采用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先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一以5MHz传输带宽为例,参阅表1IEEE802.16m标准中的系统参数,共有512个子载波,上下分别预留46个和45个保护子载波(GuardSubcarrier)用来隔离其他频带干扰,除去中心子载波(DCSubcarrier)剩余420个子载波用于数据和导频的传输。每个数据子信道(DataSubchannel)由14个子载波(Subcarrier)构成,共30个数据子信道传输数据和导频,2个保护子信道(GuardSubchannel)由46个和45个〗呆护子载波组成。参数Parameter值Value中心子载波数目1左边子保护带数目46右边子保护带数目45可用子载波数目420每个数据子信道的子载波数目14数据子信道数目(包括保护子信道)32表1IEEE802.16m标准中的系统参数7本实施例中设置Distributedtilesize=1,Localizedtilesize=1,表示组成。LRCH由14个连续的子载波和6个连续的符号组成。DRCH由7组频i戈分散的时频块组成,每个时频块包含2个连续的子载波和6个连续的符号,即DRCH共由14个分散的子载波和6个连续的符号组成。请参阅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数据传输时所采用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示如图所示,带斜线部分代表分布式域DistributedZone,对应DRCH,空白部分代表集中式域LocalizedZone,对应LRCH。LRCH和DRCH占用不同物理时频单元进行频分复用,并且LRCH可以占用DRCH的资源,例如DRCH和LRCH通过打孔方式占用相同的物理时频单元。在5MHz带宽时,本实施例复用方式至少包含30个信道。图中含有8个空白部分,每个空白部分包含2个LRCH,共16个LRCH;含有7个带斜线部分,共包含14个DRCH。当LRCH较多时可以占用Distributedzone的资源,LRCH被DRCH打孔,LRCH总数将大于16。BS设定如图3所示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后,BS和MS间按该资源信道复用方法进行数据传输,并且BS通过广播消息来告知各MS某帧或某超帧中资源复用情况和资源的分布,比如区域类型zonetype,分布式时频单元大小Distributedtilesize、集中式时频单元大小Localizedtilesize,第一块集中式频域块的位置Positionoffirstphysicallocalizedblock。MS接收BS广播的消息后,获取其中的参数,可以通过起始位置Positionoffirstphysicallocalizedblock了解Localizedzone的步贞^或起始^f立置;通过zonetype得知zone的类型;通过Distributedtilesize和Localizedtilesize得知tile的粒度。这样MS可以了解该帧或该超帧的复用方式并进行读取。以下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二8本发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LRCH和DRCH的数目有所不同。.本实施例中设置Distributedtilesize=1,Localizedtilesize=1,表示组成。LRCH由14个连续的子载波和6个连续的符号组成。DRCH由7组频域分散的时频块组成,每个时频块包含2个连续的子载波和6个连续的符号,即DRCH共由14个M的子载波和6个连续的符号组成。请参阅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数据传输时所采用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示如图所示,带斜线部分代表分布式域DistributedZonel,阴影部分代表代表分布式域DistributedZone2,都对应DRCH,空白部分代表集中式域LocalizedZone,对应LRCH。LRCH和DRCH占用不同物理时频单元进行频分复用,并且LRCH可以占用DRCH的资源,例如DRCH和LRCH通过打孔方式占用相同的物理时频单元。在5MHz带宽时,本发明实施中包含多达28个DRCH和2个LRCH。图中含有l个空白部分,每个空白部分包含2个LRCH,共2个LRCH;含有7个带斜线部分和7个阴影部分,共包含28个DRCH。当LRCH信道较多时可以占用Distributedzone的资源,LRCH4百道净皮DRCH4百道打孑ULRCH信道总数将大于2。BS设定如图4所示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后,BS和MS间按该资源信道复用方法进行数据传输,并且BS通过广播消息来告知各MS某帧或某超帧中资源复用'1"青7兄和;貪源的分布,t匕^口区i或类型zonetype,分布式时频单元大小Distributedtilesize、集中式时频单元大小Localizedtilesize,第一块集中式频域块的位置Positionoffirstphysicallocalizedblock。。MS接收BS广播的消息后,获取其中的参数,可以通过Positionoffirstphysicallocalizedblock了解Localizedzone6勺步贞;或起士会4立置;通过zonetype4寻^pzone的类型;通过Distributedtilesize禾口Localizedtilesize4寻杀口tile的斗立度。这样MS.可以了解该帧或该超帧的复用方式并进行读取。以下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三实施例三和前面实施例一和二的主要区别是Distributedtile和Localizedtile的#立度不相同。本实施例中设置Distributedtilesize=0,Localizedtilesize=0,表示组成。LRCH由14个连续的子载波和6个连续的符号组成。DRCH由7组频域即DRCH共由14个分散的子载波和6个连续的符号组成。请参阅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数据传输时所采用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示如图所示,带斜线部分代表分布式域DistributedZonel,阴影部分代表代表分布式域DistributedZone2,都对应DRCH,空白部分代表集中式域LocalizedZone,对应LRCH。LRCH和DRCH占用不同物理时频单元进行频分复用,并且LRCH可以占用DRCH的资源,例如DRCH和LRCH通过打孔方式占用相同的物理时频单元。在5MHz带宽时,Distributedtile和Localizedtile比前两个实施例粒度变小,由14个子载波和6个符号组成,这样当MS数据量较少时BS可以更灵活地分配资源。如图所述,此时至少包含30个信道,其中每个空白部分包含2个LRCH,共包含2个LRCH信道。如果LRCH信道占用DRCH信道并被DRCH信道打孔,则LRCH信道总数将大于2。BS"&定如图5所示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后,BS和MS间按该资源信道复用方法进行数据传输,并且BS通过广播消息来告知各MS某帧或某超帧中资源复用情况和资源的分布,比如区域类型zonetype,分布式时频单元大小Distributedtilesize、集中式时频单元大小Localizedtilesize,资源位图Resourcebitmap。<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表2资源位图参数MS接收BS广播的消息后,获取其中的参数,可以通过资源位图Resourcebitmap了解tile的类型,进而获知分布情况;通过zonetype得知zone的类型;通过Distributedtilesize和Localizedtilesize4寻#口tile的并立度。这才羊MS可以了解该帧或该超帧的复用方式并进行读取。以下介绍本发明实施例四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三的主要区别在于LRCH和DRCH的数目有所不同。本实施例中设置Distributedtilesize=0,Localizedtilesize=0,表示组成。LRCH(LocalizedResourceChannel)由14个连续的子载波和6个连续的符号组成。DRCH(DistributedResourceChannel)由7纟且频i或分散的时频块组成,每个时频块包含2个连续的子载波和6个连续的符号,即DRCH共由14个分散的子载波和6个连续的符号组成。请参阅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数据传输时所采用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示意图。如图所示,带斜线部分代表分布式域DistributedZone,对应DRCH,空白部分代表集中式域LocalizedZone,对应LRCH。LRCH和DRCH占用不同物理时频单元进行频分复用,并且LRCH可以占用DRCH的资源,例如DRCH和LRCH通过打孔方式占用相同的物理时频单元。在5MHz带宽时,Distributedtile和Localizedtile粒度变小,由14个子载波和6个符号组成,这样当MS数据量较少时BS可以更灵活地分配资源。如图所述,此时至少包含30个信道。图中包含16个LRCH,14个LRCH。如果LRCH占用DRCH并被DRCH打孔,则LRCH总数将大于16。BS设定如图6所示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后,BS和MS间按该资源信道复用方法进行数据传输,并且BS通过广播消息来告知各MS某帧或某超帧中资源复用情况和资源的分布,比如区域类型zonetype,分布式时频单元大小Distributedtilesize、集中式时频单元大小Localizedtilesize,资源位图Resourcebitmap。<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表3资源位图参数MS接收BS广播的消息后,获取其中的参数,则MS可以通过Resourcebitmap了解tile的类型,进而获知分布情况;通过zonetype得知zone的类型;通过Distributedtilesize和Localizedtilesize4寻4口tile的斗立度。这才羊MS可以了解该帧或该超帧的复用方式并进行读取。以下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五实施例五和前面实施例的主要区别是Distributedtile和Localizedtile的斗立度不相同。本实施例中设置Distributedtilesize=1,Localizedtilesize=0,表示Distributedtile由28个子载波(Subcarrier)和6个符号(.Symbol)组成,Localizedtile由14个子载波(Subcarrier)和6个符号(Symbol)组成。LRCH(LocalizedResourceChannel)由14个连续的子载波和6个连续的符号组成。DRCH(DistributedResourceChannel)由7组频域分散的时频块组个分散的子载波和6个连续的符号组成。请参阅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数据传输时所采用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示意图。如图所示,带斜线部分代表分布式域DistributedZone,对应DRCH,空白部分代表集中式域LocalizedZone,对应LRCH。LRCH和DRCH占用不同物理时频单元进行频分复用,并且LRCH可以占用DRCH的资源,例如DRCH和LRCH通过打孔方式占用相同的物理时频单元。在5MHz带宽时,此时至少包含30个信道,其中共包含16个LRCH,14个DRCH。如果LRCH信道占用DRCH信道并被DRCH信道打孔,则LRCH信道总数将大于16。BS设定如图7所示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后,BS和MS间按该资源信道复用方法进行数据传输,并且BS通过广播消息来告知各MS某帧或某超帧中资源复用'l"青,兄和资源的分布,比^口区i或类型zonetype,分布式时频单元大小Distributedtilesize、集中式时频单元大小Localizedtilesize,资源位图Resourcebitmap。<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表4资源位图参数MS接收BS广播的消息后,获取其中的参数,则MS可以通过Resourcebitmap了解tile的类型,进而获知分布情况;通过zonetype得知zone的类型;通过Distributedtilesize和Localizedtilesize4寻^口tile的#立度。这才羊MS可以了解该帧或该超帧的复用方式并进行读取。上述内容详细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方法,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装置。请参阅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传输装置包括复用方式确定单元801、收发单元802。复用方式确定单元801,用于确定子帧的复用方式为分布式资源信道和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不同的物理时频单元,进一步所述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分布式资源信道的资源。收发单元802,用于将由子帧组成的帧或超帧按所述确定的复用方式向外发送。复用方式801确定单元包括第一确定单元8011和第二确定单元8012。第一确定单元8011,用于确定分布式资源信道和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不同的物理时频单元;第二确定单元8012,用于进一步确定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分布式资源信道的资源,具体为所述集中式资源信道和分布式资源信道通过打孔方式占用相同的物理时频单元。传输装置进一步包括参数单元803。参数单元803,用于将所述复用方式的资源复用参数通过广播消息向外发送。所述参数单元803发送的资源复用参数包括区域类型标识和区域分布信息,所述区域类型标识确定信道的区域类型,所述区域分布信息确定分布式资源信道和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不同的子频带的分布位置。所述参数单元803发送的资源复用参数中的区域分布信息包括分布式时频单元的粒度;集中式时频单元的粒度;首块集中式频域块的位置或资源位图。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通过以子帧为单位,确定子帧的复用方式为分布式资源信道和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不同的物理时频单元,进一步所述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分布式资源信道的资源;将由子帧组成的帧或超帧按所述确定的复用方式传输,从而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和信道情况在一个帧或超帧的时间内灵活配置信道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与UMB的复用方式二比较,LRCH没有局限于某些频带,分散在全频带,这样BS可根据信道状况在一些Localizedtile中进行数据传输,获得频率分集增益。还有,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资源信道复用方法与UMB的复用方式二比较,DRCH信道较少时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1权利要求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子帧的复用方式为分布式资源信道和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不同的物理时频单元,进一步所述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分布式资源信道的资源;将由子帧组成的帧或超帧按所述确定的复用方式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分布式资源信道的资源具体为所述集中式资源信道和分布式资源信道通过打孔方式占用相同的物理时频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由子帧组成的帧或超帧按所述确定的复用方式传输包括网络侧将由子帧组成的帧或超帧按所述确定的复用方式发送给终端;终端将由子帧组成的帧或超帧按所述确定的复用方式发送给网络侧。4、才艮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将由子帧组成的帧或超帧按所述确定的复用方式发送给终端时,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复用方式的资源复用参数通过广播消息发送给终端,由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复用参数接收所述帧或超帧后进行读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复用参数包括区域类型标识和区域分布信息;才艮据所述区域类型标识确定信道的区域类型;根据所述区域分布信息确定分布式资源信道和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不同的物理时频单元的分布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分布信息包括分布式时频单元的粒度;集中式时频单元的粒度;首块集中式频域块的位置或资源位图。7、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复用方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子帧的复用方式为分布式资源信道和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不同的物理时频单元,进一步所述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分布式资源信道的资源;收发单元,用于将由子帧组成的帧或超帧按所述确定的复用方式向外发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方式确定单元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分布式资源信道和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不同的物理时频单元;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进一步确定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分布式资源信道的资源,具体为所述集中式资源信道和分布式资源信道通过打孔方式占用相同的物理时频单元。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参数单元,用于将所述复用方式的资源复用参数通过广播消息向外发送。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单元发送的资源复用参数包括区域类型标识和区域分布信息,所述区域类型标识确定信道的区域类型;所述区域分布信息确定分布式资源信道和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不同的子频带的分布位置。11、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单元发送的资源复用参数中的区域分布信息包括分布式时频单元的粒度;集中式时频单元的粒度;首块集中式频域块的位置或资源位图。全文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确定子帧的复用方式为分布式资源信道和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不同的物理时频单元,进一步所述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分布式资源信道的资源;将由子帧组成的帧或超帧按所述确定的复用方式传输。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装置,包括复用方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子帧的复用方式为分布式资源信道和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不同的物理时频单元,进一步所述集中式资源信道占用分布式资源信道的资源;收发单元,用于将由子帧组成的帧或超帧按所述确定的复用方式向外发送。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能够灵活配置信道资源进行数据传输。文档编号H04L5/02GK101471760SQ20071030173公开日2009年7月1日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5日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5日发明者刘珏君,雷金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