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和下行链路信道发送方法

文档序号:767568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站和下行链路信道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广泛地涉及移动通信的下行链路中的信道发送技术,特别涉及通过整体性控制进行与物理信道的类别对应的扰频码(scrambling code)乘法处 理的下行链路信道发送方法和基站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的WCDMA方式在下行链路中将(1 )使用长周期的伪随机序列的扰频码、以及C2)使用正交码的信道化码 相乘而用作扩频码(spreading code)。信道化码(channelization code)用于识别在扇区内所使用的各个物理信 道,在各个扇区使用相互正交的码的组(一般地,数目与扩频率相等)。扰频码为各个扇区中特有的码,具有与帧长度相同的10ms的较长周期。图1是表示W-CDMA接入方式的扩频码的分配的例子的图。基站BS1 管辖的小区l被分割为扇区l-l l-3。在扇区1-1~1-3中,特有的扰频码S。 S2、 S3被分配给各个扇区。通过在不同的扇区中分配不同的扰频码,谋求接 入用户数(容量)的增大。由于同一小区内的扇区1-1~1-3中被分配不同的扰频码,所以在这些扇 区1-1-1-3中,例如^f叚i殳扩频率为4的情况下,由四个正交码的组(set)构成 的、相同的信道化码的组ar^4被使用。同样地,在基站BS2管辖的小区2中,在扇区2-l 2-3中也使用相同的 信道化码的组a广a4,同时单独地使用在扇区中特有的扰频码S4、 S5、 S6。在 基站BS3管辖的小区3中,在扇区3-1 3-3中也使用相同的信道化码的组 a广a4,同时分别使用在扇区中特有的扰频码S4、 S5、 S6。这样,下行链^^的扇区间的信号,通过乘以扇区中特有的扰频码,将同 一基站内的扇区和来自周边小区的干扰的影响随机化。但是,在采用被扇区化后的小区结构的情况下,通过乘以扇区特有的扰
频码,正交码的正交性受到损失,有时产生扇区间干扰。例如,假设在小区1中,信道化码a!被分配给位于扇区l-l的用户1,信道化码a2被分配给位 于扇区1-2的用户2。这种情况下,用户1的扩频码Cl和用户2的扩频码 C2为C2=a2*S2。于是,在从同一基站的不同扇区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定时一致的情况下, 或在OFDM无线接入的情况下,有保护间隔的范围内的4^收定时偏差的情况 中,通过信道化码a。 a2获得的正交性因被乘以另一个扰频码而受到损失, 成为非正交的序列。其结果,产生同一基站内的扇区间干4t,能够实现的信 号传输特性劣化。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上述,在以往的WCDMA方式所使用的扩频码分配方法中,因同一小 区内的扇区间干扰,造成使本来应该实现的信号传输特性劣化的状况。因此,本发明以在下行链路的OFDM无线接入中,无论导频信道、广播 信道、控制信道、数据信道等的物理信道的类别如何,都能够实现同一小区 内的扇区间的正交化,从而降低扇区间干扰的信道发送技术作为课题。此外,本发明提供无论物理信道的类别如何,都可以统一地(unified)控制 如上述那样的扇区间的正交化的信道发送的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物理信道的类别统一地切换控制第一码,该第 一码按照信道的类别乘以发送信号。根据物理信道的种类,乘以了第一码的信号还乘以在小区内的扇区间公 用的小区公用扰频码。此外,根据物理信道的类别,也可以是仅乘以小区公 用扰频码的信号而不4是供切换处理的第 一码。而且,根据物理信道的类别,同时使用第一码和/或小区公用扰频码的乘 法运算,进行利用了同 一基站内的扇区间的延迟分集(delay diversity)的发送。 这种情况下,在OFDM无线接入中,通过从各个扇区发送的信号被合成接收, 提高分集效应,改善信号传输特性。
具体地说,在第l方案中,提供下行链路的信道发送方法。该信道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 在已被扇区化的小区结构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中,生成以不同 类别的物理信道传输的多个种类的发送信号;(b) 对于所述发送信号,根据对应的物理信道的类别来切换并乘以与信道 类别对应的第一码;(c) 所述发送信号乘以在同 一小区内的扇区间公用的公用扰频码;(d) 由对应的物理信道发送被乘以了所述第 一码和所述公用扰频码的至 少一个所得的信号。在第2方案中,提供对已被扇区化的小区进行管辖的移动通信的基站。 该基站包4套(a) 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由不同类别的物理信道传输的多个种类的发送信—弓— (b) 乘法码切换单元,4艮据对应的物理信道的类别,统一地切换控制并提 供与适用于所述发送信号的信道类别对应的第一码;(c) 乘法单元,对于所述发送信号,乘以在所述小区内的扇区中公用的公 用扰频码;以及(d) 发送单元,发送已乘以了所述第一码和所述公用扰频码的至少一个所 得的发送信号。作为优选的结构例子,所述发送单元也可以有用于进行延迟分集发送的 延迟单元。在一个结构例子中,所述乘法码切换单元纟艮据物理信道的类别,切换并 输出在所述小区内的扇区间相互正交的正交码、扇区特有的扰频码、MBMS 组播/广播信道中特有的扰频码的样式(pattern)。在另一个结构例子中,在由共享数据信道或随路于(associated with)该共 享数据信道的随路(associated)控制信道传输的发送信号中适用扩频的情况 下,所述乘法码切换单元输出正交码的样式,在没有适用扩频的情况下,输 出扇区特有的扰频码的样式。发明效果在采用已被扇区化的小区结构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由下行链路发送物 理信道时,可以降低同一小区内的扇区间的千扰,并且降低周边小区的干扰
的影响。此外,无论物理信道的类别如何,可以统一地控制用于降低同一小区内的扇区间干^6的码(code)乘法处理。其结果,可进行高质量且有效的信号传输。


图1是表示W-CDMA接入方式中的以往的扩频码的分配例子的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 一 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结构例子的方框图。图3是表示图2的基站中的信道发送动作的略图。图4是用于说明导频信道的处理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广播信道的处理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同步信道的处理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寻呼信道的处理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共享数据信道的处理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随路于共享数据信道的随路控制信道的处理的图。图10是用于说明MBMS组播/广播信道的处理的图。图11是表示使用了扩频时的同 一小区内的扇区间的正交的情况的图。标号说明10基站11信号生成单元12信道编码和数据调制单元13对应信道类别的乘法码切换单元15小区公用(common)扰频码乘法单元18发送单元19延迟单元20乘法控制单元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基站10的发送系统的示意结构图。基站10 具有信号生成单元11、信道编码和数据调制单元12、乘法处理控制单元20、以及发送单元18。如图1所示,基站10支持为增大容量而^皮扇区化的 小区。信号生成单元18生成由导频信道传输的导频信号、由广播信道广4番的系 统信息、由同步信道发送的同步信号、由寻呼(paging)信道或寻呼指示符 (paging indicator)信道发送的寻呼信号或寻呼指示符、由共享数据信道发送的 用户数据和高层的控制信号、由随路于共享数据信道的控制信道(例如第l层 /第2层控制信道)发送的控制数据、由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用的组播/广播信ii^送的MBMS数据(组播/ 广播数据)等各种各样的发送信号序列。信道编码和数据调制单元12对于有实质性的信息内容的发送信号,以规 定的编码率生成信道编码序列(纠错编码串),以QPSK、 16QAM等调制方式 进行数据调制。根据物理信道的类别,使用将编码率和调制方式固定的调制 方式和信道编码,或根据无线链路状态适当纽合,进行自适应调制和编码。乘法处理控制单元20包括对应信道类别的乘法码(multiplication code) 切换单元(以下,简称为'乘法码切换单元,)13;以及小区公用扰频码乘法单 元15。乘法码切换单元13对于输入的发送信号,4艮据该信号被扩频的物理 信道的类别,切换并提供要进行乘法的码(第一码)。小区公用扰频码乘法单元 15对于输入的发送信号或进行了第一码的乘法处理的发送信号,乘以小区公 用扰频码。小区公用扰频码是在基站IO管辖的小区内的多个扇区中公共使用 的码。在已被扇区化的小区结构中,通过将对应于信道类别的乘法码和小区公 用扰频码相乘,从而将来自周边小区的干扰的影响随机化,同时极大地降低 扇区间干扰。发送单元18将经过了乘法处理的发送信号无线发送,或根据物理信道的 类别,将没有经过乘法处理的发送信号无线发送。发送单元18包括用于产生 延迟分集效应的延迟单元19。为了获得延迟分集,例如,有意地使调制波按 规定的延迟时间延迟后发送。再有,参照图3~图10,如下所述,有根据在小区所使用的物理信道的类 别,不经过调制方式、信道编码而被扰频乘法处理并发送的信道,还有不经 过自适应调制和编码及扰频乘法处理的任何一个而^皮发送的信道。图3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基站10的动作的略图。导频信号、广插一言息
(系统信息等)、共享数据、Ll/L2(第l层/第2层)控制信号、MBMS数据在乘 法器16a 16e中被乘以对应的第一码。第一码例如是正交码、扇区特有的扰 频码、组播/广播信道中特有的扰频码等。在利用第一码进行乘法处理的信号 中,导频信号以外的发送信号具有实质性的信息内容,所以在乘法处理之前, 在信道编码和数据调制单元12接受自适应调制和编码处理。乘法码切换单元13根据所使用的物理信道,统一地控制并切换应输出的 第一码的样式(pattern),提供与乘法器16a 16e分别对应的第一码。由乘法器 16a 16e进行了乘法的信号被输入到复用单元14,进而,在小区公用扰频码 乘法单元15被乘以小区公用扰频码。另一方面,对于寻呼信息或寻呼指示符,如下面所述,由于从网络被通 知给在包含多个小区的位置注册区域(location registration area)内所在的全部 终端,所以不进行第一码的乘法且在复用单元14被复用,在小区公用扰频码 乘法器15被加扰扩频(scramblingspread)。对于同步信号,不进行码的乘法。这些发送信号在复用单元17被复用,从发送单元18(图2),根据需要接 受用于延迟分集的延迟处理后被发送。下面,说明传输上述发送信号的专用的物理信道。〈导频信道〉图4是表示导频信道的处理的图。导频信道是在基站-移动台间预先已知 样式的基准信号,按以下 小区、扇区的识别、 用于进行小区搜索或切换的来自各个扇区的信号的接收电平(levd)测定、 用于进行链路自适应或分组调度的信道状态测定、 用于进行同步检波的码元同步、信道估计 等目的被使用。在采用已被扇区化的小区结构的情况下,导频信道传输扇区 特有的导频样式。导频信道所传输的导频信号乘以(1 )作为第 一码在扇区间正交的正交码和(2)小区7>用的扰频码。正交码被分配,以在同 一 小区(同 一基站支持的地理区域)内的扇区间导 频信道相互正交。再有,通过使用Walsh-Haramard码或相位旋转(PhaseRotation)等,可实现正交码的生成。扇区间;陂正交化后的导频信道乘以在同 一基站内公用的相同的扰频码进行加扰扩频,所以原样维持同 一基站内的扇 区间的信道的正交性,且可以降低来自周边小区的干扰的影响。其结果,可 进行降低了扇区间干扰的高精度的接收电平测定、信道状态测定等。再有,由于导频信号不包含实质性的传送信息,所以不进行信道编码和 数据调制处理,而进行同一基站内的每个扇区的导频信道的识别和用于小区 识别的乘法处理。〈广娜道〉图5是表示广播信道的处理的图。广^^言道是用下行链路通知用于确立 最初的链路连接的系统信息(位置注册等)的信道,传输扇区特有的信息。广播信道所传输的系统信息接受信道编码和数据调制。与导频信道同样, 由于广播信道传输扇区特有的信息,所以进行了信道编码和数据调制的广播 信号乘以(1) 作为第一码的在扇区间正交的正交码、以及(2) 小区公用的扰频码。这种情况下,也进行正交码的分配,以在同一小区内的扇区间广插-信道 相互正交。进行了正交的发送信号乘以小区公用扰频码,从而将来自周边小 区的干扰进行白噪声化。由此,在降低周边小区的干扰的影响的同时,可进行降低了同一小区内 的扇区间的干扰的高质量的广播信号的传输。〈同步信道〉图6是表示同步信道的处理的图。同步信道是用于进行小区搜索和下行 链路的链路确立的初始同步的信道。同步信号不包含实质性的传送内容,对于同步信道,不进行码的乘法。 〈寻呼信道〉图7是表示寻呼信道(paging channel)的处理的图。寻呼信道是从网络对 进行了终端位置注册的位置注册区域内的所有终端,按规定的时间间隔通知 有呼入(incoming call)的信道。位置注册区域是包含多个小区的某一范围较宽 的区域。此外,寻呼指示符信道是用于指示寻呼信道在无线资源上的哪个资 源上被复用的信道。因此,寻呼信道和寻呼指示符信道在相同的位置注册区 域内的小区中发送同 一信息。
在进行了信道编码和数据调制后,寻呼信息和寻呼指示符仅乘以 (l)小区公用的扰频码。在该小区公用扰频码的乘法处理的同时,优选适用分集发送,以获得来 自同 一小区内的多个扇区的延迟分集。在OFDM方式中,如果传播延迟收于保护间隔的偏差内,则可以抑制码 元间干扰,同时获得路径分集(延迟分集)效应。即,下行链路中适用延迟分集, 从而从各个扇区传送的寻呼信道或寻呼指示符在RF上被合成并被接收。由 此,可以提高接收OFDM信号的路径分集效应,改善信号传输特性。〈共享数据信道〉图8是表示共享数据信道的处理的图。共享数据信道是用于发送用户数 据或高层的控制信号的信道,是向各个用户传输的扇区特有的信道,根据各 个用户的信道状态,可使用扩频,或不使用扩频。例如,在用户位于小区的 边缘部分时,使用扩频,降低来自周边小区的干扰,在信道状态良好时,不 使用扩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扩频的情况下将正交码作为第一码乘以 发送信号,在不使用扩频的情况下作为第一码乘以了在扇区中特有的扰频码 后,还乘以小区公用的扰频码。即,在对共享数据信道发送的信号进行了信道编码和数据调制(信道编码 和数据调制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基于信道状态的自适应调制和信道编码而自适 应地变化)后,乘以(1) (a)使用扩频时,正交码、(b)不使用扩频时,扇区中特有的扰频码,和(2) 小区公用的扰频码。分配正交码的情况下(使用扩频的情况),在同一小区内的扇区间,进行 码分配,以使共享数据信道相互正交。对应于有无扩频的适用,进行正交码和扇区特有的扰频码之间的切换, 但这种切换可以通过与信道类别对应的乘法码切换单元13以码样式(code pattem)的统一的切换处理来实现。再有,相对于在使用正交码的情况下,码 样式的周期例如为4-16左右的比较短的周期来说,在使用扇区特有的扰频码 的情况下,为了将来自同 一基站内的其他扇区或周边小区的干扰的影响充分 地随机化,所以码样式的周期使用无线帧长度左右的长度(例如10ms)那样的
较长的周期。根据这种方法,在两个以上的扇区中使用扩频的情况下,在同一小区内 的扇区间正交的共享数据信道被使用。此外,通过乘以小区公用的扰频码, 可以维持同 一基站内的不同小区间的信道的正交性,同时将周边小区的干扰 的影响随机化。其结果,可进行降低了同一小区内的扇区间干扰的高质量的 信号传输。此外,在不使用扩频的情况下,由于所传输的信号也变为扇区特有的扰 频码,所以可以将扇区间的干扰随才几化。 〈随路控制信道〉图9是表示随路于共享数据信道的控制信道的处理的图。在实施方式中,随路控制信道是与第1层/第2层相关联的Ll/L2控制信道。随路控制信道是 发送与共享数据信道相关联的控制比特的信道,是传输 表示在适用了链路自适应(link adaptation)时的调制方式、编码率等信 息的控制比特、 适用了混合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重发控制)时所使用的 ACK/NACK的重发控制比特、 表示在适用了分组调度时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的控制比特 等的信道。在已被扇区化的小区结构中,由随路控制信道发送在扇区中特有 的信息。随路于共享数据信道的随路控制信道也根据状况,有^f吏用扩频的情况和 不使用扩频的情况。因此,在对随路控制信道发送的控制数据进行了信道编 码和数据调制后,乘以(1) (a)在使用扩频时,正交码、(b)在不使用扩频时,扇区中特有的扰频码、和(2) 小区公用的扰频码。在分配正交码的情况下(使用扩频的情况),进行码分配,以在同一小区 内的扇区间随路控制信道相互正交。对应于有无扩频的适用,进行正交码和扇区特有的扰频码之间的切换, 但这种切换可以通过乘法码切换单元13以码样式的统一的(unified)切换处理 来实现。再有,与共享数据信道的情况同样地,相对于在使用正交码的情况 下,码样式的周期例如为4-16左右的比较短的周期来说,在使用扇区特有的
扰频码的情况下,为了将来自同一基站内的其他扇区或周边小区的干扰的影响充分地随机化,所以码样式的周期使用无线帧长度左右的长度(例如10ms) 那样的较长的周期。根据这种方法,在两个以上的扇区中使用扩频的情况下,在同一小区内 的扇区间正交的随路控制信道被使用。此外,通过乘以小区公用的扰频码, 可以维持同 一基站内的不同扇区的信道的正交性,同时将周边小区的干扰的 影响随机化。其结果,可进行降低了同一小区内的扇区间干扰的高质量的信 号传输。此外,在不使用扩频的情况下,由于所传输的控制信号也变为扇区特有 的扰频码,所以可以将扇区间的干扰随机化。 〈组4番/广#^[言道〉图10表示用于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多i某体广 播组播服务型通信)的组播/广播信道的处理。MBMS信道是对于包含多个小区的一定的区域内的特定多个(组播)、或 未特定多个(广播)的终端,发送用户数据的信道,公用的信息被发送到上述一 定的区域内的扇区。也有在相同的区域内,多个组播/广寺^f言道被使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对MBMS数据进行了信道编码和数据调制后,作为与信 道类别对应的第一码,乘以(1 )在组播/广播信道的信道(或服务)中特有的扰频码。优选与该乘法处理一并适用分集发送,以获得来自同 一小区内的多个扇 区的延迟分集。适用延迟分集,从而从各个扇区传送的组播信il/广插一言道在RF上浮皮合 成并被接收。由此,可以提高接收OFDM信号的路径分集效应,改善信号传 输特性。此外,在不同的组播/广播信道间,进行相互不同的扰频码的分配, 所以可以将干扰的影响随机化,而且,组播/广播信道被乘以特有的扰频码, 所以通常的来自单播信道的干扰的影响也可以随机化。图11是表示使用了扩频情况下的同一基站(小区)内的扇区间的正交情况 的图。在该例子中,以扩频率为4适用扩频。例如,扇区l的用户的数据信 号d!的各个码元被扩频为码片数为4。该扩频码元序列乘以正交码Cl,然后 乘以在小区内的扇区中公用的小区公用扰频码S。相同小区内的扇区2的用 户的信号(12的各个码元也被扩频为码片数为4,该扩频码元序列乘以正交码c2,然后乘以在小区内的扇区中^^用的小区^^用扰频码S。正交码d和C2有相互正交关系,所以扇区l的用户和扇区2的用户的凝: 据序列为正交。因此,可进行P争低了扇区间的干扰的信道识别。而且,通过乘以在小区内的扇区中公用的小区公用扰频码S,可以原样 维持同一基站内的扇区间的正交性,将来自周边小区的干扰的影响随才几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统一地切换控制按照物理信道的类别 适用的乘法码,可以进行有效的信道发送。此外,通过正交化或特有的加扰化,可以降低同一基站内的扇区间的干扰。此外,通过在进行了信道的识别后,乘以在小区内的扇区中公用的小区 公用扰频码,可以原样维持同 一基站内的不同的扇区间的正交性或随机性, 并降低周边小区的干扰的影响。而且,通过与延迟分集发送组合,还可以改善信号传输特性。 本国际申请要求基于2006年1月1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009296 号的优先权,将2006-009296号的全部内容引用于本国际申请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信道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已被扇区化的小区结构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中,生成由不同类别的物理信道传输的多个种类的发送信号;对于所述发送信号,根据对应的物理信道的类别来切换并乘以与信道类别对应的第一码;所述发送信号乘以在同一小区内的扇区间公用的公用扰频码;由对应的物理信道发送被乘以了所述第一码和所述公用扰频码的至少一个所得的信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信号是由导频信道传输的导频信号,将在所述同一小区内的扇区间相互正交的正交码作为所述第一码乘以所 述导频信号,将所述公用扰频码乘以已乘以了所述正交码的导频信号。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信号是由广播信道传输的广播信号,将在所述同一小区内的扇区间相互正交的正交码作为所述第一码乘以所 述广播信号,将所述7>用扰频码乘以已乘以了所述正交码的广播—言号。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道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乘以所述第一码前,对广播信号适用信道编码和数据调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信号是由寻呼信道或寻呼指示符信道发送的寻呼信息或寻呼指示符,对于所述寻呼信息或寻呼指示符,不适用所述第一码而乘以所述7>用扰 频码来发送。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道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乘以了所述公用扰频码的寻呼信息或寻呼指示符用延迟分集发送方式 发送。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信号是由共享数据信道传输的用户数据或高层的控制信号, 将在所述同 一小区内的扇区间相互正交的正交码或扇区中特有的扰频码 作为所述第一码,根据有无扩频来切换并相乘,将所述公用扰频码乘以已乘以了所述第一码的用户数据或高层的控制信号。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信号是由随路于共享数据信道的随路控制信道传输的控制信号,将在所述同 一小区内的扇区间相互正交的正交码或扇区中特有的护C频码 作为所述第一码,根据有无扩频来切换并相乘,将所述公用扰频码乘以已乘以了所述第一码的控制信号。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发送控制信号是由MBMS组播/广播信道传输的MBMS数据, 将特有的扰频码作为所述第 一码乘以所述组播/广播信道。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道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特有的扰频码乘以了所述组播/广^^言道所得的MBMS数据用延迟分集发送方式发送。
11. 一种基站,用于管辖已被扇区化的小区的移动通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由不同类别的物理信道传输的多个种类的发送信号; 乘法码切换单元,根据对应的物理信道的类别,统一地切换控制并提供与适用于所述发送信号的信道类別对应的第一码;乘法单元,对于所述发送信号,乘以在所述小区内的扇区中公用的公用护G频石马;以及发送单元,发送已乘以了所述第一码和所述公用扰频码的至少一个所得 的发送信号。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有用于进行延迟分集发送的延迟单元。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乘法码切换单元根据物理信道的类别,切换并输出在所述小区内的 扇区间相互正交的正交码、扇区特有的扰频码、MBMS组播/广播信道中特有的扰频码的样式。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在由共享数据信道或随路于该共享数据信道的随路控制信道传输的发送 信号中适用扩频的情况下,对应于所述信道类别的码切换单元输出用于进行 扩频的正交码的样式,在没有适用扩频的情况下,输出扇区特有的扰频码的 样式。
全文摘要
在已被扇区化的小区结构下,用下行链路发送各种物理信道时统一地切换控制扰频码的乘法处理。在已被扇区化的小区结构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中的信道发送中,生成以不同类别的物理信道传输的多个种类的发送信号,对于所述发送信号,根据对应的物理信道的类别切换并乘以与信道类别对应的第一码。所述发送信号乘以在同一小区内的扇区间公用的公用扰频码。由对应的物理信道发送被乘以了所述第一码和所述公用扰频码的至少一个所得的信号。
文档编号H04W88/08GK101401339SQ20078000863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7日
发明者佐和桥卫, 樋口健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