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769181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再现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现设备及该再现设备的使用方法。
技术背景总的来说,便携式IC录音机已经广泛得到使用,其具有一个内 置式记录介质,比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类似器件,并且能够记录和再现 音频信息。在这种IC录音机中,在记录量持续增加的同时,伴随着 所记录音频信息的增多,变得难以掌握所记录音频信息的内容,并且 再现必要的音频信息已经成为一项艰难任务。还有,为了快速地再现 必要的音频信息,使用者必须对单独记录的音频信息进行标记并且向 所记录的音频信息输入一个文件名或者类似符号。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如果可以为所述IC录音机配备一个用于捕 获图像的图像镜头和一个用于显示由该图像捕获镜头所捕获的图像的 监视器,并且如果可以提供一种所谓的书签功能,该书签功能通过在 记录音频信息时捕获和记录图像而用作所记录音频信息的记号,那么 适用性将得以增强,并且可以提供便利。可以想到的是,除了由所述 图像捕获镜头所捕获的图像之外,容许所述监视器在记录时显示音频 信息的记录时间、音频信息的剩余可记录量、以及各种与时间相关的 信息片断等等,并且还能够显示与待捕获的图像数目相关的信息等等。还有,在这种类型具有一个包括镜头和监视器的照相机部分的IC录音机中,当仅记录音频信息或者当这种IC录音机没有被使用时,所希望的是照相机部分被存放在设备主体之内,以便保护监视器并且 也能够在携带时使得整个设备的尺寸更小。在这里,例如,通过操作一个选择按钮或者类似器件,能够切换 各种在监视器上显示出来的信息片断,比如音频信息的记录时间、音 频信息的剩余可记录量、图像信息等等。但是,例如,如果在对音频 信息进行记录时需要捕获与这些音频信息相关的图像信息,那么除了 对照相机进行操作之外,为了将监视器部分的显示切换到图像捕获信 息而对选择按钮和类似器件进行操作会带来很多麻烦,并且缺乏可操作性和便利性。请参阅日本专利公开No.ll - 187292。 发明内容在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记录和再现设备,其中监视器的显示区 域和内容伴随着监视器部分的滑动操作发生改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此提供了一种再现设备,包括设 备主体;可移动单元,包括用于显示信息的监视器;底架,可滑动地 与所述可移动单元接合,所述可移动单元能够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 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可移动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监 视器在一第一边缘部分上显示笫一信息,并且当所述可移动单元位于 所述第二位置时,在与所述第一边缘部分相对的一第二边缘部分上显 示所述第一信息。根据本发明 一 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所述监视器在被存放在 设备主体的内部时,在从设备主体显露出来的一部分区域中显示用于 记录和再现音频信息所必需的信息,并且当滑动至设备主体的外部时, 在从设备主体显露出来的整个区域中显示用于图像捕获所必需的信 息,与此同时,显示用于对音频信息进行记录和再现等等所必需的信 息,这些信息被移动至整个区域的下端部侧,并且所述监视器被主要 转换到图像捕获监视器。因此,当设备主体的模式根据多重功能进行转换时,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可以显示非常适合于监视器显示区域的信 息,其中所述监视器非常适合于与这种转换相关联的功能,并且可以 在不增加显示选择按钮等等以及相关操作的条件下增强可操作性和便 利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再现设备的使用方法,该再现设备包括设备 主体、包括用于显示信息的监视器的可移动单元以及底架,所述底架 可滑动地与所述可移动单元接合,所述可移动单元能够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可移动单元 置于所述第一位置,使所述监视器在一第一边缘部分上显示第一信息, 或者将所述可移动单元置于所述第二位置,使在与所述第一边缘部分 相对的一第二边缘部分上显示所述第一信息。当结合附图进行阅读时,本发明的本质、原理以及实用性将通过 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更为明白,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 图标i己力口以标识。


在附图中图l是一个斜视图,示出了符合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 备中的可移动部分的存放状态;图2是一个斜视图,示出了符合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 备中的可移动部分的突伸状态;图3是一个符合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的分解斜视图;图4是一个分解斜视图,示出了符合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记录和再 现设备中的选择按钮的一部分;图5是一个斜视图,示出了一个底架和一块滑动板; 图6是一个分解斜视图,示出了一个底架和一块滑动板; 图7是一个分解斜视图,示出了一个可移动部件; 图8是一个分解斜视图,示出了一个照相机单元和一个用于支撑该照相机单元的旋转支撑机构;图9是一个斜视图,示出了一个照相机单元和一个用于支撑该照 相机单元的旋转支撑机构;图IOA和IOB均为俯视图,示出了液晶监视器的显示区域;图11是一个斜视图,示出了在可移动部分处于存放状态下的记录 和再现设备的内部;图12是一个斜视图,示出了在可移动部分处于突伸状态下的记录 和再现设备的内部;图13A至13F均为剖视图,示出了照相机单元中的图像捕获镜头 的旋转和工作状态;图14A至14F均示出了旋转支撑机构中的^嗒板和板簧与图像捕 获镜头一同旋转和工作的状态;图15示出了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按压状态与工作模式之间的 关系;图16是一个微型计算机的线路框图,该微型计算机用于探测第一 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按压状态;图17A至17F均示出了操作凸轮构件上的第一凸轮操纵第一开关 的状态;而图18A至18F均示出了操作凸轮构件上的第二凸轮操纵第二开关 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对一种符合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 设备进行描述。如图1和2中所示, 一个符合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记录 和再现设备1具有一个被大体制成长方形的设备主体2,并且是一台 所谓的IC录音机,带有一个用于将高指向性麦克风和音频信息存储 在设备主体2内的内置式IC芯片。记录和再现设备1由使用者单手 抓持住,通过操作设置在设备主体2的主表面部分2a和侧表面部分 2b上的操作按钮组4而记录音频信息,并且通过将耳机插塞插入设置在设备主体2的下表面部分2c上的耳机插孔内而输出音频信息。还有,符合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1包括一个在设备 主体2的上方的照相机单元6和一个显示有图像信息和字符信息的液 晶监视器7,该照相机单元6带有一个图像捕获镜头和一个图像传感 器,并且如图2中所示,该记录和再现设备1还包括一个沿着设备主 体2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的可移动部件3。记录和再现设备1可 以通过使用可移动部件3中的照相机单元6进行记录,并且与此同时, 可以捕获静态图像,记录下当特定的音频信息被记录下来时与这种声 音相关联的状态。该图像捕获场景被显示在液晶监视器7上,并且当 检索和再现所述图像捕获时刻的音频信息时可用作索引。如图3中所示,这种记录和再现设备1的设备主体2包括上半部 分10和下半部分11,以及一个防护框架(an armoring frame ) 12, 该防护框架12由上半部分10和下半部分11夹持住并且构成设备主体 2的侧表面部分2b。还有,设备主体2上安装有各种电子装置,并且 具有一个带有各种电子电路的接线板组13、 一个主框架14以及一个 与接线板组13安装在一起的副框架15,并且主框架14被连接在上半 部分10和下半部分11以及防护框架12上。上半部分10和下半部分11均由被大体制成长方形的金属板构成, 并且其中部与形成于外周部分上的倾斜表面平齐。这些上半部分10 和下半部分11带有多个连接件16,这些连接件16与防护框架12、主 框架14以及要与接线板组13连接起来的螺钉孔装配起来。还有,上 半部分10大致在中心处打孔形成有一个开口部分17,该开口部分17 容许一个记录按钮和一个快门按钮显露出来,其中所述快门按钮用于 操作要在后面描述的照相机单元6,并且进一步向上,形成有一个正 方形缺口部分18,该缺口部分18容许液晶监视器7 (后面予以描述) 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显露出来。由上半部分10和下半部分11夹持住的防护框架12由一块金属板 构成,这块金属板发生弯曲并且被大致制成U形,并且通过由上板部 分10和下板部分11夹持住,框架12构成设备主体2的一个侧表面部9分2b和一个下表面部分2c,它们将成为设备主体2上由使用者进行 抓持的抓持部分。该防护框架12在侧表面部分2b上打孔形成有一个 操作按钮开口部分19,该操作按钮开口部分19容许设备主体2上的 操作按钮组4显露出来。还有,防护框架12被制成在下表面部分2c的中部上带有一个耳 机开口部分20a,该耳机开口部分20a容许耳机插孔5显露出来,并 且被制成带有一个吊带开口部分20b,该吊带开口部分20b与一根用 于在下表面部分2c与侧表面部分2b之间的拐角部分上承载起设备主 体2的吊带安装在一起。也就是说,即使当耳机和承载吊带被同时安 装在设备主体2上时,由于耳机开口部分20a和吊带开口部分20b被 制成大致在设备主体2的下表面部分2c的中心处和拐角处隔离开,防 止了耳机和吊带发生相互缠绕,由此使得易于操控设备主体2。还有, 由于将耳机开口部分20a和吊带开口部分20b形成在设备主体2的下 表面部分2c上,当在记录和再现设备l由吊带吊桂在颈部上的状态下 在主表面部分2a朝向操作者侧的条件下抓持住设备主体2时,手指自 然地放置在操作按钮组4上,比如记录按钮8a、快门按钮8b等等上, 因此可以随着对设备主体2的抓持操作而执行记录或者图像捕获操 作,并且即使当匆忙地执行记录和图像捕获操作时,这些操作也可以 轻易实现。防护框架12带有连接件,这些连接件与主框架14和要连 接在接线板组13上的螺钉孔装配起来。还有,防护框架12的下表面 部分2c带有一个与耳机插孔5在一起的麦克风插孔40。内置于设备主体2的内部空间中的主框架14,比如是一块由镁模 铸件制成的金属框架,上半部分10和下半部分11以及防护框架12 从内部螺接起来。还有,主框架14与一个底架21螺接起来,其中底 架21可以与要在后面描述的可移动部件3可滑动地接合起来。接线板组13内置于主框架14中,并且一个副框架15包括一个 CPU、 一个高指向性麦克风、 一块安装有操作按钮组4和类似构件的 主板、 一个用于驱动和控制照相机单元6的照相机单元板、以及一个 用于驱动和控制液晶监视器7的LCD板等等。接线板组13通过一个柔性接线板连接在设置于可移动部件3中的照相机单元6和液晶监视 器7上。如图1中所示,用于接线板组13的操作按钮组4主要显露在设备 主体2的主表面部分2a和侧表面部分2b上。其中,设备主体2的主 表面部分2a上设置有用于开始记录音频信息的记录按钮8a和用于利 用照相机单元6进行图像记录的快门按钮8b。记录按钮8a和快门按 钮8b被设置在设备主体2的主表面2a上,并且当使用者抓持住所述 设备主体时,手指自然地放置在这些按钮上,从而使得可以毫无困难 地即时执行紧急的记录和图像捕获操作。还有,设备主体2的侧表面部分2b带有一个用于执行快速前进、 快速回退、跳跃等等的多指向性开关9a, 一个操作停止按钮9b、 一个 音量控制按钮9c等等。其中,如图4中所示,多指向性开关9a包括 一根杆101,该杆101能够朝向四个方向进行倾斜操作和推动操作; 支撑机构(未示出),用于支撑杆101以进行所述倾斜操作和推动操作; 一个带有端口的壳体102;以及一个用于包覆杆101的合成树脂键顶 103。当杆101受到操作而发生倾斜以及从键顶103受到推动时,多指 向性开关9a可以执行快速前进和快速回退的操作,并且可以对液晶监 视器7进行显示切换。所述记录和再现设备1,当被设置在设备主体2的侧表面部分2b 处时,当设备主体2由使用者抓持住时使手指自然定位,并且与此同 时,通过使用多指向性开关9a,可以通过键顶103的倾斜操作和推动 操作来执行多种操作,并且使得用于进行操作的手指操作行程很'J、, 由此增强了使用者的可用性。接下来,将对连接在主框架14上的底架21以及通过该底架21 连接起来的可移动部件3进行描述。首先,底架21容许可移动部件3 与设备主体2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接合起来,并且如图5和6中所示, 具有相互对置的側壁部分22和23以及一个横跨在这两个侧壁部分22 和23之间的接合部分24,并且近似形成为马蹄形。侧壁部分22和23 均通过设置在可移动部件3侧的滑动板30发生滑动,并且可旋转地带有用于引导这些滑动板30发生滑动的滑动导槽25和与设置在滑动板 30侧的滑动导槽31接合起来的滚轮26。还有,侧壁部分22和23被 制成带有上支撑壁27和下支撑壁28,用于沿着滑动板30的滑动方向 在上侧边缘部分和下侧边缘部分处支撑起滑动板30。当底架21被内置于设备主体2中时,侧壁部分22和23发生弯曲 并且横跨设备主体2的长度方向从设备主体2的主表面部分2a至后表 面部分2d形成,形成于侧壁部分22和23上的滑动导槽25也类似地 发生弯曲并加以形成。所述滑动导槽25被制成下端部侧的曲率较大, 这样容许可移动部件3滑入设备主体2内。因此,当可移动部件3滑 入设备主体2内时,可移动部件3以这样一种方式滑动,即形成一个 圆弧,好像摆动支撑点移动至设备主体2的后表面部分2d侧那样。以 这种方式,设备主体2使得诸如液晶监视器7这样的组成部件和可移 动部件3中的类似部件相对于设备主体2的后表面部分2d发生倾斜并 且被存放,并且在主表面部分2a与其自身之间,可以确保记录按钮 8a和快门按钮8b以及诸如带有操作线路等的接线板的操作构件具有 一个安置空间。后面将更为详细地对它们进行描述。还有,设置在侧壁部分22和23中的滚轮26通过机用螺钉29可 旋转地连接在侧壁部分22和23上。这些滚轮26在形成于滑动板30 上的滑动导槽31中滚动,由此顺畅地在底架21与滑动板30之间实现 滑动。与底架21可滑动地接合起来的滑动板30被连接在可移动部件3 上,并且这样容许可移动部件3相对于设备主体2上下滑动。这种滑 动板30被构造成具有一个被制成长方形的金属板,并且对应于底架 21的侧壁部分22和23成对设置。滑动板30包括滑动导槽31和滚轮 32,该滑动导槽31可旋转地形成于底架21的侧壁部分22和23中的 滚轮26在滑动导槽31中滚动,滚轮32在形成于底架21的侧壁部分 22和23上的滑动导槽25中滚动。滑动导槽31与形成于底架21的侧 壁部分22和23上的滑动导槽25以相同的曲率发生弯曲。还有,滚轮 32通过机用螺钉33可旋转地连接在滑动板30上。还有,滑动板30被制成带有接合凹槽部分35,用于与一个联接 部分34发生接合,其中联接部分34用于在相对的内侧表面部分30a 中将一对滑动板30联接起来。接合凹槽部分35与从联接板34的长度 方向的两个端部设置的接合突起36发生接合。用于联接滑动板30的联接板34被制成带有一个引导部分37,该 引导部分37在联接板34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部沿着滑动板30的滑动 方向延伸。引导部分37带有一个导槽38,用于引导滑动板30横跨引 导部分37的长度方向发生滑动,并且一个引导销39通过该导槽38 被可移动地插入,与底架21上的联接部分24联接起来。还有,联接 板34在夹持着引导部分37的两个侧面处打孔形成有接合孔41,并且 利用这些孔,与扭力螺旋弹簧42的各个端部发生接合。接合孔41中 插入一个机用螺钉43,该机用螺钉43穿过一个形成于扭力螺旋弹簧 42的一端部处的圆形接合部分42a。扭力螺旋弹簧42在另 一端部处具 有圆形接合部分42b,所述另一端部通过机用螺钉44与打孔形成在底 架21上的联接部分24两侧的接合孔24a发生接合。扭力螺旋弹簧42 根据滑动板30和联接板34的滑动位置,在施压方向发生倒转,并且 使得可移动部件3突伸在设备主体2的上方和将可移动部件3存放在 设备主体2内。如前所述,底架21和一对滑动板30具有支撑在设置于底架21 的侧壁部分22和23中的上支撑壁27和下支撑壁28之间的滑动板30, 并且与此同时,形成于滑动板30中的滚轮32与形成于底架21上的滑 动导槽25可滚动地发生接合,并且此外,形成于底架21中的滚轮26 与形成于滑动板30上的滑动导槽31可滚动地发生接合。以这种方式, 滑动板30和联接在一对滑动板30之间的联接板34被制成能够随着滚 轮32在滑动导槽25中受到引导而进行滑动。与此同时,形成于底架 21中的滚轮26在形成于滑动板30上的滑动导槽31中滚动,从而使 得滑动摩擦力差不多消除,并且可以在感觉不到阻力的条件下进行滑 动。即使利用通过形成于联接板34中的引导部分37上的导槽38被插 入底架21的联接部分24内的引导销39的运动,滑动板30仍然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引导。这些滑动板30和联接板34均与可移动部件3连接起来,并且滑 动板30滑动底架21,由此容许滑动板30沿着设备主体2的长度方向 发生滑动。如图7中所示,这种可移动部件3包括照相机单元6, 该照相机单元6在一个圆柱形单元主体中设置有图像捕获镜头和图像 传感器; 一个可旋转地支撑起照相机单元6的旋转支撑机构50; —个 用于支撑起照相机单元6并且保护图像捕获镜头的盖件51;用于显示 记录和再现操作所必需的信息和图像等等的液晶监视器7; —个用于 保护液晶监视器7的液晶保护盖52; —块液晶监视器7的包覆玻璃53; 一个与照相机单元6和液晶监视器7安装在一起的可移动底架54; — 个被制成带有照相机单元6和液晶监视器7的驱动电路等的接线板 55;以及一个用于覆盖住可移动部件3的后表面侧的装饰板56。如图7至9中所示,照相机单元6具有一个用于将图像信息捕获 入一个圆柱形单元主体61内的图像捕获镜头62, 一个诸如CCD元件、 CMOS传感器等用于将由图像捕获镜头62捕获到的图像转换成电信 号的图像传感器(未示出),以及一个用于将图像传感器连接到形成于 接线板55中的驱动电路等部件上的柔性接线板63。单元主体61被制 成带有一个镜头开口 64,用于容许图像捕获镜头62显露在外周表面 外上,并且左侧表面65和右侧表面66由旋转支撑机构50支撑起来, 能够在预定的旋转角度之内沿着图7中作为外周轨道方向的箭头标记 R方向和箭头标记R的反方向4t转所述镜头开口 64。镜头开口 64和 图像捕获镜头62被设置在偏向单元主体61的外周表面的侧表面侧的 位置,并且由此可以防止旋转操作单元主体61的使用者的手指通过直 接触及镜头开口 64而将灰尘粘附到图像捕获镜头62上。还有,单元 主体61的左侧表面65和右侧表面66具有形成于中部的插入孔65a 和66a,旋转支撑机构50的支撑销76插入它们之中。还有,右侧表 面66被制成带有一个接合凹槽部分67,该接合凹槽部分67与旋转支 撑机构50中的吵嗒板71接合。所述照相机单元6由旋转支撑机构50可旋转地支撑,并且由此可以沿着外周表面的轨道方向旋转,并且由放置在外周上的使用者的手指进行旋转操作。更为具体地说,照相机单元6在进行图像捕获时通 过将镜头开口 64旋转至显露出来而捕获一幅图像,并且在照相机单元 6不使用时通过将镜头开口 64旋转至设置于单元主体61下侧中的盖 件51内而保护图像捕获镜头62。单元主体61的外周表面比如可以形 成有一个手指放置凹槽部分,用于使得使用者的手指放置在与镜头开口 64隔离开的相对侧的表面上,和一个由微小的榫-槽表面构成手指 放置部分,由此使得易于对照相机单元6进行旋转。还有,当单元主体61发生旋转时,照相机单元6具有一个由要在 后面描述的旋转支撑机构50探测到的旋转角度,并且根据该旋转角 度,设备主体2的工作模式发生改变。旋转支撑机构50可旋转地支撑起照相机单元6,并且与此同时, 探测单元主体61的旋转角度,并且通过根据所述旋转角度给出一个呻 嗒感觉而可觉察地实施根据该旋转角度的工作模式和设备主体2的工 作模式的切换。如图7至9中所示,这种旋转支撑机构50包括一个咔 嗒板71,该呻嗒板71与照相机单元6的单元主体61—同旋转, 一个 向呻嗒板71发出^嗒感觉的板簧72, —个连接于要在后面描述的可 移动底架上的固定板73, —个用于探测旋转角度并且实现工作模式切 换的操作凸轮构件74, 一个由操作凸轮构件74操作的探测转换构件 75,以及插入各个所述构件并且枢接在单元主体61上的支撑销76, 与此同时,该支撑销76也可旋转地支撑单元主体61。呻嗒板71包括一个大致呈圆板形状的金属板,其中所述圆板被制 成在中部带有一个用于支撑销76的插入孔71a。啼嗒板71被制成带 有一个弯曲接合件81,其与一个在外周表面上形成于单元主体61的 右侧表面66上的接合凹槽67接合,并且该接合件81与接合凹槽67 接合,由此与单元主体61—同旋转。还有,呻嗒板71被预制成在预 定位置带有多个咔嗒孔82,这些咔嗒孔82与在单元主体61的相对侧 形成于板簧72上的突起84接合。因此,当咔嗒板71与单元主体61 一同旋转时,设备主体2的工作模式根据旋转角度发生改变,并且与此同时,根据所述旋转角度,板簧72上的突起84与打孔形成的吵嗒 孔82接合,由此产生一种呼嗒感觉。后面将对工作模式根据旋转角度 发生改变进行描述。板簧72被构造成带有一个具有弹性的圆形金属板,并且在呻嗒板 71的相对表面上形成有要与吵嗒孔82接合的突起84。还有,板簧72 被制成带有一个接合件85,该接合件85朝向固定板73侧发生弯曲, 接合件85在外周部分上与形成于固定板73上的接合沟槽87接合。板 簧72与固定板73接合,以便通过固定板73连接在一个可移动底架 54上,并且即使照相机单元6发生旋转,该板簧72也不会发生旋转。 因此,与照相机单元6 —同旋转的^嗒板71上的^嗒孔82与突起84 接合,由此根据照相机单元6的旋转角度产生一个^嗒感觉。与板簧72接合的固定板73具有一个连接件86,该连接件86从 所述圆形金属板上在中部形成有用于支撑销76的插入孔77的那部分 朝向可移动底架54侧延伸。固定板73在其近似圆形的外周部分中形 成有一个接合沟槽87,该接合沟槽87要与从板簧72突伸出来的接合 件85接合。还有,固定板73通过将连接件86螺接在可移动底架54 上得以固定。所述连接件86被连接在一个探测转换构件75上,用于 探测照相机单元6的旋转角度并且转换设备主体2的工作模式。用于执行所述探测转换构件75的转换操作的操作凸轮构件74大 致呈圆柱形状,被制成在中部带有一个要被支撑销76插入的插入孔 88,并且带有一个第一凸轮89和一个第二凸轮90,它们在插入孔88 的一个端部侧和另外一个端部側沿着外周方向横跨预定的范围。第一 凸轮89和第二凸轮90分别对应于形成在探测转换构件75中的第一开 关91和第二开关92,并且当操作凸轮构件74伴随着照相机单元6的 旋转而发生旋转时,所述凸轮根据旋转角度按压探测转换构件75中的 第一开关91和第二开关92,并且容许工作模式发生转换。所述第一 凸轮89和第二凸轮90沿着外周方向在构造范围(in the formation range)中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探测转换构件75的工作时刻可以得以 调节。还有,操作凸轮构件74通过穿过固定板73和板簧7f上的各个插入孔而使得照相机单元6侧与^"嗒板71接合。因此,当照相机单元 6的单元主体61发生旋转和受到操作时,操作凸轮构件74与^嗒板 71 —同旋转。可旋转地支撑单元主体61的支撑销76被插入形成于^嗒板71、 板簧72、固定板73以及操作凸轮构件74上的插入孔内,并且被插入 形成于单元主体61的右侧表面66上的插入孔66a内。例如,这种支 撑销76使用了一种在其圆周具有螺紋的自攻螺钉。支撑销94将一个 圆盘装饰板93连接到单元主体61的左侧表面65上,其中在所述圆盘 装饰板93的中心形成有插入孔。用于保护由旋转支撑机构50支撑的照相机单元6的盖件51保护 设置于照相机单元6的单元主体61中的图像捕获镜头62和单元主体 61,并且在横剖面大致呈U形的金属板的底部中心处具有一个正方形 缺口部分,该缺口部分用作一个安置部分95,单元主体61 ^皮从该缺 口部分的开口端部侧沿着轨道方向可旋转操作地设置于该安置部分 中。所述安置部分95的宽度略微大于单元主体61的宽度,并且具有 一个第一开口部分97,容许单元主体61的外周表面横跨预定的旋转 角度显露出来,和一个第二开口部分98,设置有用于支撑安置于安置 部分95中的单元主体61的左侧表面65和右侧表面66的旋转支撑;f几 构50。还有,在安置部分95的开口端部侧的相对侧形成有一个开口支撑 部分96,该开口支撑部分96用于防止安置在安置部分95中的单元主 体61下落入盖件51之内,并且与此同时,容许图像捕获镜头62在非 使用时面对着盖件51的内侧且得到保护。该开口支撑部分96的宽度 略微小于单元主体61的直径,并且容许单元主体61的外周部分的下 部从该开口支撑部分96进入盖件51内,与此同时,防止单元主体61 在操作者下压时抵靠在单元主体61的外周上,并且防止落入盖件51 之内。通过由所述开口支撑部分96支撑起来,即使当面对着第一开口部 分97的外周部分在发生旋转和操作时受到按压时,仍然能够除止安置61落入盖件51之内。还有,当照相机单 元6不使用时,单元主体61将图像捕获镜头62从开口支撑部分96 旋转入盖件51内,由此在未显露出来的条件下防止图像捕获镜头62 上粘附灰尘等等或者在镜头表面产生划痕。安置部分95具有横跨在单元主体61的左侧表面65与右侧表面 66外侧的拱形部分99和100。利用这些拱形部分99和100,单元主 体61具有支撑着位于这些拱形部分99和100下方的左侧和右側表面 的旋转支撑机构50,并且被设计成阻止盖件51向上滑脱。连接于旋转支撑机构50中的固定板73的连接件86上的可移动底 架54,被连接在由内置于设备主体2侧的底架21支撑的滑动板30、 连接于所述滑动板30和联接板34上的液晶监视器7、用于保护液晶 监视器7的液晶保护盖52、其中形成有照相机单元6和液晶监视器7 的驱动电路等的接线板55、以及覆盖住可移动部件3的后表面侧的装 饰板56上。还有,液晶监视器7粘附有用于保护监视器部分的包覆玻 璃53。如前所述构造而成的可移动部件3容许连接于液晶监视器7上的 滑动板30在底架21上的滑动导槽25中滑动,从而使得可移动部件3 横跨图1中所示位于设备主体2内部的存放位置和图2中所示位于设 备主体2上方的突伸位置移动。当可移动部件3处于图1中所示的存 放位置时,记录和再现设备l执行正常的声音记录和再现操作。与此 同时,如图10A中所示,设备主体2的主表面部分2a从缺口部分18 面对着液晶监视器7的上边缘部分7a。液晶监视器7的上边缘部分7a 显示出用于记录和再现时间或者记录和再现存储器剩余量等等的必要 信息。还有,如前所述,与可移动部件3发生接合的底架21上的滑动导 槽25纟皮制成一个圆弧形状,冲黄跨设备主体2的长度方向从设备主体2 的主表面部分2a朝向后表面部分2d侧弯曲,并且通过利用滑动板30 使得所述滑动导槽25发生滑动,连接于该滑动板30上的可移动部件 3也从主表面部分2a朝向后表面部分2d侧滑动,同时以S]弧形状摆动。更具体地说,当可移动部件3滑动至图11中所示位于设备主体2 内部的存放位置时,所述滑动导槽25被制成一个圆弧形状,从而使得 可移动部件3的摆动支撑点畴—微朝向后表面部分2d侧移动。因此,当 滑动至设备主体2的存放位置时,可移动部件3急剧地从主表面部分 2a朝向设备主体2的后表面部分2d倾斜,并且由此,可以在可移动 部件3上的液晶监视器7与构成设备主体2的主表面部分2a的上半部 分10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符合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1 可以安置具有下述构件的接线板,即用于开始记录的记录按钮8a、用 于操作照相机单元6的快门按钮8b、以及用于驱动这些按钮进入形成 于可移动部件3上的液晶监视器7与设备主体2的上半部分10之间的 空间内的电路。如果在执行声音记录等等的同时在记录过程中捕获与这些音频信 息相关的图像信息,那么可移动部件3将摆动至图2和12中示出的突 伸位置,并且整个液晶监视器7显露在设备主体2的主表面部分2a 上。使用者在观看在液晶监视器7中显示出的在图像捕获镜头62中所 捕获图像的同时,将照相机单元6的单元主体61从盖件51的第一开 口部分97中旋转和驱动出来,并且执行一种角度调节,此后,开始执 行图像捕获。与此同时,如果记录和再现设备l中的可移动部件3已经摆动至 图2和12中所示位于设备主体2上方的突伸位置,那么由于快门按钮 8b位于液晶监视器7的附近,所以使用者可以通过利用手上的拇指抓滑动,与此同时,使用者可以快速地将其拇指定位于快门按钮8b上, 并且还可以在确认由液晶监视器7显示的所捕获图像的同时确认快门 按钮8b,并且可以快速地执行快门操作。还有,如图10B中所示,液晶监视器7使得当可移动部件3被存 放在移动设备主体2的内部时用于对显示在上边缘部分7a中的音频信 息进行记录和再现等等的必需信息移动和显示在下边缘部分7b中,并 且可以主要被用作一个图像捕获监视器。也就是说,如果"^移动部件3滑动至位于设备主体2内部的存放位置并且仅有液晶监视器7的一 部分显露出来时,记录和再现设备1仅被用于记录功能,并且由此, 用于这种功能的必要信息被显示在液晶监视器7的最小显示区域中, 并且当可移动部件3滑动至位于设备主体2上方的突伸位置并且整个 液晶监视器7显露出来时,除了记录功能以外,还使用了图像捕获功 能,因此,与之相伴的是,从适合于音频记录和音频再现的信息至适 合于图像捕获和图像再现的信息,液晶监视器7的显示内容被显示在 最为合适的显示区域中。因此,记录和再现设备l除了记录功能之外, 还具有图像捕获功能,并且当设备主体2的模式根据这种多重功能进 行转换时,与这种转换相伴的是,可以在对于这些功能来说最为合适 的显示区域中显示最为合适的信息,并且无需执行设定和操作显示转 换按钮等等,由此增强了可操作性和便利性。更为具体地说,字符信息从上边缘部分7a移动至液晶监视器7 的下边缘部分7b,并且与此同时,整个监视器显示出由图像捕获镜头 62捕获到的图像。还有,通过操作操作按钮组4,字符信息也可以被 删除。此后,记录和再现设备1通过操作快门按钮8b的操作部分以及 设置在主表面部分2a中的液晶监视器7下方的类似部分来捕获图像信 息。所捕获的图像信息在音频信息被再现时被用作要在液晶监视器7 中利用清单显示的索引,并且使用者可以简便地选择和再现在图像捕 获时的音频信息,此外,可以确认当音频信息被记录时的讲话者及其 周围的情形。还有,当记录和再现设备1中的照相机单元6的单元主体61发生 了旋转时,根据旋转角度,旋转支撑机构50给使用者一个呻嗒的感觉, 与此同时,根据所述旋转角度执行工作模式转换。更为具体地说,记 录和再现设备1根据各个位置执行工作模式转换,具有一个位于基准 位置(旋转角度为0度)的保持位置(a hold on position),其中图13A 和14A中所示设置于单元主体61内的图像捕获镜头62直接朝向盖件 51的下方, 一个位于图13B和14B所示图像捕获镜头62^所述基准 位置旋转出来但是尚未从盖件51的开口支撑部分96中显露出来的位置(比如旋转角度为24度)的释放位置(a hold off position ), 一个 位于图13C和14C中所示图像捕获镜头62从盖件51的开口支撑部分 96显露出来的位置(比如旋转角度为70度)的照相机开位置(a camera-on position), —个位于如图13D和14D所示图像捕获镜头62 大体朝向前方的位置(比如旋转角度为95度)的原来位置(a home position), —个位于图13E和14E所示图像捕获镜头62被旋转至操 作者侧的位置(比如旋转角度为220度)的翻转位置(a reversal position),以及一个位于成为图13F和14F中所示单元主体61的旋 转极限的位置(比如旋转角度为270度)的停止位置。如前所述,与单元主体61 —同旋转的旋转支撑机构50中的啼嗒 板71带有多个咔嗒孔82,这些咔嗒孔82要由在板簧72上突起的突 起84攀爬,其中板簧72与固定板73接合并且在旋转中被调整。^嗒 孔82包括第一^嗒孔82a,形成在如图14A中所示当单元主体61 被旋转至所述保持位置时与板簧72上的突起84接合的位置;第二^" 嗒孔82b,形成在如图14B中所示当单元主体61被旋转至所述释放位 置时与板簧72上的突起84接合的位置;第三咔嗒孔82c,形成在如 图14D中所示当单元主体61被旋转至所述原来位置时与板簧72上的 突起84接合的位置;第四^嗒孔82d,形成在如图14F中所示当单元 主体61被旋转至所述停止位置时与板簧72上的突起84接合的位置。通过使得第 一啼嗒孔82a至第四呻嗒孔82d与突起84发生配合, 使用者可以获得一个吵嗒感觉,并且可以明白单元主体61被旋转至保 持位置、释放位置、原来位置以及停止位置。还有,味嗒板71上对应于所述保持位置和释放位置的第一呻嗒孔 82a和第二^t嗒孔82b被制成直径大于对应于所述原来位置和停止位 置的第三呼嗒孔82c和第四^嗒孔82d。由此,当单元主体61净皮旋转 至所述保持位置和释放位置时,与当单元主体61被旋转至所述原来位 置和停止位置时的情形相比,^嗒板71可以发出一个更大的^t嗒感 觉,并且这样容许使用者认识到单元主体61被更为明确地旋转至所述 保持位置和释放位置。接下来,将对当单元主体61被旋转至各个位置时的工作模式转换 进行描述。在所述保持位置,对设备主体2上的操作按钮组4的操作 均无效,并且防止了操作失误。还有,当单元主体61在记录或者再现 时被旋转至所述保持位置时,记录或者再现操作继续。在所述释放位 置,设备主体2上的操作按钮组4中,除了快门按钮8b之外的其它按 钮均有效,并且可以执行音频信息的记录或者再现操作。从所述照相 机开位置至原来位置,图像捕获镜头62从盖件51的第一开口部分97 显露出来,并且由图像捕获镜头62所捕获的图像被显示在液晶监视器 7上,与此同时,对包括快门按钮8b在内的整个操作按钮组4的操作 均有效。由于从所述翻转位置至停止位置,图像捕获镜头62被旋转至 操作者侧,所以防止了在液晶监视器7上显示的图像颠倒以及当操作 者进行观看时上下倒置。这种用于向单元主体61发出所述^嗒感觉并且执行工作模式转 换的设备主体2会执行对操作转换构件75上的第一开关91和第二开 关92的按压操作,其中该操作转换构件75通过与单元主体61 —同旋 转的操作凸轮构件74连接在固定板73上,并且如图15和16中所示, 通过利用 一个微型计算机探测第 一开关91和第二开关92的按压情形, 工作模式发生转换。更为具体地说,如图17A和18A中所示,当单元 主体61被旋转至所述保持位置时,探测转换构件75被看作"打开", 因为操作凸轮构件74上的第一凸轮89和第二凸轮90没有抵靠在第一 开关91和第二开关92上。由于探测转换构件75上的第一开关91和 第二开关92均为"打开",所以设备主体2探测出单元主体61位于所 述保持位置,并且使得对操作按钮组4的操作无效。接下来,如图17B和18B中所示,当单元主体26被沿着图13中 箭头标记R的方向旋转并且位于所述释放位置时,由于操作凸轮构件 74上的第一凸轮89抵靠在第一开关91上,所以探测转换构件75变 为"关闭",并且由于第二凸轮90没有抵靠在第二开关92上而变为"打 开"。由于探测转换构件75上的第一开关91为"关并且使得对操作按钮组4中除快门按钮8b之外的其它按钮的操作有 效。接下来,如图17C、 17D、 18C和18D中所示,当单元主体61被 沿着图13中箭头标记R的方向旋转并且位于从所述照相机开位置至 恰好位于所述翻转位置之前的区域范围中时,操作凸轮构件74上的第 一凸轮89和第二凸轮90抵靠在第一开关91和第二开关92上,并且 两个开关均变为"关闭"。由于探测转换构件75上的第一开关91和第 二开关92均变为"关闭",所以设备主体2探测出单元主体61被旋转 至从所述照相机开位置至恰好位于所述翻转位置之前的区域范围中, 并且在液晶监视器7上正常地旋转显示由图像捕获镜头62所捕获的图 像,与此同时,使得包括对快门按钮8b在内的整个操作按钮组4的操 作有效。接下来,如图17E和18E中所示,当单元主体61被沿着图13中 箭头标记R的方向旋转并且位于所述翻转位置时,由于操作凸轮构件 74上的第一凸轮89没有抵靠在第一开关91上,所以探测转换构件75 变为"打开",并且由于第二凸轮90抵靠在第二开关92上而变为"关 闭"。由于探测转换构件75上的第一开关91为"打开",并且第二开 关92为"关闭",所以设备主体2探测出单元主体61被旋转至所述翻 转位置,并且防止了液晶监视器7中显示的图像颠倒和当操作者观看 时上下倒置显示。接下来,如图17F和18F中所示,当单元主体61仍然被沿着图 13中箭头标记R的方向旋转并且位于所述停止位置时,由于操作凸轮 构件74上的第一凸轮89没有抵靠在第一开关91上,所以探测转换构 件75保持在"打开"状态,并且由于第二凸轮90抵靠在第二开关92 上,所以保持在"关闭"状态。与此同时,突起84与第四啼嗒孔82d 接合,此时,单元主体61沿着图13中箭头方向R的旋转运动由一个 止挡机构来加以控制,所述止挡机构的细节被省略。此后,当单元主体61被沿着图13中箭头标记R的反方向旋转并 且通过横跨所述照相机开位置返回至所述释放位置时,在距离所述保持位置大约40度的位置,照相机单元6停止工作,并且图像从液晶监 视器7上消失。以这种方式,在记录和再现设备l中,与形成于单元主体61中的 图像捕获镜头62的旋转操作相关联,设备主体2的工作模式发生改变, 并且由此,可以防止操作者发生工作模式改变误操作现象。还有,由 于工作模式变为适合于单元主体61的旋转角度的设备主体2的图像捕 获模式,所以可以有感觉地对单元主体61进行操作。下面将对这种记录和再现设备l的组装步骤进行描述。首先,将 可移动部件3中的可移动底架54被连接在液晶监视器7和接线板55 上。接下来,将盖件51与照相机单元6的单元主体61—同从第一开 口部分97側插入安置部分95之内,并且此后,从第二开口部分98 侧对旋转支撑机构50进行内置。还有,使底架21与滑动板30可滑动地接合起来,与此同时,将 滑动板30与液晶监视器7安装在一起。在液晶监视器7上粘附一个包 覆玻璃53。将可移动底架54与连接于滑动板30上的液晶监视器7、 液晶保护盖52、接线板55以及装饰板56组装起来,其中滑动板30 与底架21接合,随后,将被连接在旋转支撑机构50中的固定板73 和可移动底架54上。接下来,可滑动地支撑着可移动底架54的底架21被连接在主框 架14上。主框架14被连接在接线板组13上,其中接线板组13上安 装有麦克风以及要预先输入音频信息的类似器件。此后,主框架14 被以这样一种方式连接起来,即由构成设备主体2的上半部分10和下 半部分11以及由防护框架12围绕起来,由此制得记录和再现设备1。由此,记录和再现设备1与安置部分95中的照相机单元6的单元 主体61 —起从盖件51的第一开口部分97侧插入,并且随后,从第二 开口部分98侧与旋转支撑机构50组装起来。以这种方式,记录和再 现设备1从第 一开口部分97侧与单元主体61组装起来,其中所述第 一开口部分97侧是盖件51的顶端部侧,其中开口支撑部^96的直径 小于单元主体61,并被设计成利用旋转支撑机构50阻止单元主体61发生滑脱。因此,与上半部分10和下半部分11的内置步骤分开,可 以将设备主体2内置于可移动部件3之内,从而可以防止照相机单元 6跌落,并且与此同时可以提高制造和设计的自由度,并且可以增强 便利性。在符合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1中,处于所述保持位 置、释放位置、照相机开位置、原来位置、翻转位置以及停止位置的 照相机单元6的单元主体61的旋转角度仅为例证目的,可以通过合适 地改变它们而加以4吏用。本技术领域中那些熟练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需要和其它 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分组合以及替代,它们均落入所附 权利要求的范围或者其等效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再现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可移动单元,包括用于显示信息的监视器;底架,可滑动地与所述可移动单元接合,所述可移动单元能够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可移动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监视器在一第一边缘部分上显示第一信息,并且当所述可移动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在与所述第一边缘部分相对的一第二边缘部分上显示所述第一信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其中,当所述监视器位于所述 第一位置时,所述监视器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被暴露在外面,而当所 述监视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整个所述监视器被暴露在外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现设备,其中,当所述可移动单元位于 所述第一位置时记录功能可使用,当所述可移动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 置时,在进行记录的同时图像捕获功能可使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现设备,其中,在再现音频信息时,将 捕获的图像信息用作要在所述监视器中利用清单显示的索引。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现设备,其中,当所述可移动单元位于 所述第一位置时,字符信息作为所述第一信息被显示在所述监视器的 所述第一边缘部分上,而当所述可移动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上时, 捕获的图像信息作为第二信息被显示在整个所述监视器上,与此同时, 所述字符信息作为所述第一信息被显示在所述监视器的所述第二边缘 部分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还包括连接在可移动单元上的 一对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包括沿着所述设备主体的纵向形成的第一对 滚轮和第二对滑动导槽,并且其中所述底架包括沿着所述再现设备主 体的纵向形成的第一对滑动导槽和第二对滚轮,所述第一对滑动导槽以与所述第二对滑动导槽相同的曲率弯曲,其中在所述滑动板中形成的第一对滚轮与在底架中形成的第一对 滑动导槽滚动接合,在底架中形成的第二对滚轮与在所述滑动板中形 成的第二对滑动导槽滚动接合,从而根据所述滑动板相对于所述底架 的滑动位置,所述可移动单元与所述滑动板一起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或所述第二位置。
7. —种再现设备的使用方法,该再现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包括用 于显示信息的监视器的可移动单元以及底架,所述底架可滑动地与所 述可移动单元接合,所述可移动单元能够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 之间移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可移动单元置于所述第一位置,使所述监视器在一第一边 缘部分上显示第一信息,或者将所述可移动单元置于所述第二位置,使在与所述第一边缘部分 相对的一第二边缘部分上显示所述第一信息。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将所述监视器置于所述第 一位置时,所述监视器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被暴露在外面,而当将所 述监视器置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整个所述监视器被暴露在外面。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现设备,其中,当将所述可移动单元置 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记录功能可使用,当将所述可移动单元置于所述第 二位置时,在进行记录的同时图像捕获功能可使用。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再现设备,其中,在再现音频信息时, 将捕获的图像信息用作要在所述监视器中利用清单显示的索引。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再现设备,其中,当将所述可移动单元 置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将字符信息作为所述第一信息显示在所述监视 器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上,而当将所述可移动单元置于所述第二位置 上时,将捕获的图像信息作为第二信息显示在整个所述监视器上,与 此同时,将所述字符信息作为所述第一信息显示在所述监视器的所述 第二边缘部分上。
12.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再现设备,其中,所述再现设备还包括连接在可移动单元上的一对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包括沿着所述设备主 体的纵向形成的第一对滚轮和第二对滑动导槽,并且其中所述底架包 括沿着所述再现设备主体的纵向形成的第一对滑动导槽和第二对滚 轮,所述第 一对滑动导槽以与所述第二对滑动导槽相同的曲率弯曲,其中使在所述滑动板中形成的第一对滚轮与在底架中形成的第一 对滑动导槽滚动接合,在底架中形成的第二对滚轮与在所述滑动板中 形成的第二对滑动导槽滚动接合,从而根据所述滑动板相对于所述底架的滑动位置,将所述可移动单元与所述滑动板一起滑动至所述第一 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再现设备,该再现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可移动单元,包括用于显示信息的监视器;底架,可滑动地与所述可移动单元接合,所述可移动单元能够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可移动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监视器在一第一边缘部分上显示第一信息,并且当所述可移动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在与所述第一边缘部分相对的一第二边缘部分上显示所述第一信息。
文档编号H04N5/225GK101262560SQ20081009484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1日
发明者川村麻子, 松本良太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