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与处理通信装置的设备识别请求信息的方法

文档序号:794515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装置与处理通信装置的设备识别请求信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 一 种通信装置与处理通信装置设备识别请求信息 的方法,特别是有关于 一 种可提升服务可靠度的设备识别请求信息 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术语"无线"现今通常用以代表与电相关或电子的通信操作, 其中此通信接口并不使用固体线路连结。"无线通信"代表着将信 息在不使用固体线路的情况下越过一距离传送。其中此距离可以是 如数米的短距离(例如电视遥控控制),也可以是如数千甚至数百万
公里的无线电(radio)通信。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无线通信为移动通信 装置(cellular phone, mobile station, 或筒称为手才几)。移动通信装置 使用无线电波指示运营商建立起与另 一 节点的连接,其中此节点可 能位于世界各地。移动通信装置可连接(camp on)至基站,并视该基 站作为服务基站,以提供该移动通信装置语音通话以及数据传输服 务。只要移动通信装置可以于所在地点传送、接收信号、并且可处 理接收到或待传送的数据或语音信号,通信的服务便可以在任意的 地方被4吏用。
现存许多已大体完整发展并且完整定义的无线通信技术。例如,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以下 简称为GSM)为一种大体完整发展并且被广泛使用的通信系统,其 使用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技术,其为一 种数字无线电多重存取的机制,用以在移动通信装置与基站之间传 送语音、数据、信号数据(例如拨出的电话号码)。CDMA2000为一 种使用码分多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技术的混合 第二代与第三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以下简称为UMTS)或宽带码分
5多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以下简称为WCDMA) 为一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其提供一种比第二代的GSM系统更 强服务范围的多媒体服务。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以下简称为 Wi-Fi)为一种由802.1 1b工程标准所定义的无线通信技术,其可用 于家庭网络、移动通信装置、图像游戏等,用以提供高频的无线局 域网络。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在可在移动通信装置内提供多个 使用相同或不同通信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服务。因此,为了提升通 信服务可靠度,需要一种处理通信装置设备识别请求的方法。发明内容为了提升通信服务可靠度,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通信装置与处理通 信装置的设备识别请求信息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单一无线收发器模块;第一 插槽,对应于第一设备识别码;第二插槽,对应于第二设备识别码; 第一用户识别卡,插入于上述第一插槽并且通过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 与属于第一无线网络的第一存取站台连接;第二用户识别卡,插入于 上述第二插槽并且通过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与属于第二无线网络的第 二存取站台连接;存储器装置,存储上述第一设备识别码与上述第二 设备识别码;以及处理器,耦接至上述第一用户识别卡、上述第二用 户识别卡、上述存储器装置与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通过上述无线收 发器模块接收设备识别请求信息,判断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上 述第一存取站台或上述第二存取站台所发送,当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 息是由上述第一存取站台所发送时,通过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以上述 第 一 设备识别码响应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以及当上述设备识别请 求信息是由上述第二存取站台所发送时,通过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以 上述第二设备识别码响应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处理通信装置的设备识别请求信息的方法,其 中上述通信装置包括单一无线收发器模块、第一插槽、第二插槽、插 入于上述第一插槽并且通过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与属于第一无线网络 的第 一存取站台连接的第 一用户识别卡、插入于上述第二插槽并且通过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与属于第二无线网络的第二存取站台连接的第 二用户识别卡、存储器装置、以及耦接至上述第一用户识别卡、上述 第二用户识别卡、上述存储器装置与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用以控制其操作的处理器,上述方法包括为上述第一插槽提供第一设备识别码; 为上述第二插槽提供第二设备识别码;将上述第 一设备识别码与上述 第二设备识别码存储于上述存储器装置;通过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接 收设备识别请求信息;判断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上述第 一 存取 站台或上述第二存取站台所发送;当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上述 第一存取站台所发送时,通过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以上述第一设备识 别码响应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以及当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 上述第二存取站台所发送时,通过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以上述第二设 备识别码响应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本发明提供的通信装置与处理通信装置的设备识别请求信息的方 法,通过判断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第 一存取站台或第二存取站台所 发送,提升了通信服务的可靠度。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处理设备识别请求以提升服 务可靠度的通信装置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 一 种网络拓朴范例示意图。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的背面架构示意图。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于制造通信装置时提供多个IMEI的流禾呈图。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识别程序流程图。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在识别程序中处理设备识别请求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处理"i殳备识别请求以提升服 务可靠度的通信装置示意图。如图l所示,通信装置100包括用户识别卡101与102、基频处理模块103、以及无线收发器模块104, 其中基频处理模块103耦接至用户识别卡101、 102与无线收发器模 块104。无线收发器模块104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并且将接收到的 信号转换成基频处理模块103可处理的基频信号,或从基频处理模 块103接收基频信号,并且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无线射频信号, 用以传送至另一节点装置。无线收发器模块104可包括多个硬件装 置用以执行射频转换。例如,无线收发器模块104可包括一混频器 用以将基频信号乘上振荡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频率的载波,其中 此发射频率可以是GSM的900MHz或1800MHz,或者是通用移动 通信系统的1900MHz。基频处理模块103可进一步将基频信号转换 成多个数字信号,并处理此数字信号,反之亦然。基频处理模块103 也可包括多个硬件装置用以执行基频信号处理。基频信号处理可包 括模数转换或数模转换、增益调整、调制或解调、编码或译码等。基频处理模块103更包括存储器装置106与处理器105用以控制基 频处理模块103、无线收发器模块104以及分别插入于如图3所示 的插槽303与304的用户识别卡101与102。处理器105从插入的 用户识别卡101与102读取数据,并且分别将数据写入插入的用户 识别卡101与102。值得注意的是,存储器装置106也可配置于基 频处理模块103外,因此图1所示的架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 围。此外,处理器105可以是通用目的(general-purposed)的处理器, 并且可执行程序代码用以进行上述控制。存储器装置106可包含至 少 一个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 (random access memory, RAM)、 NOR闪存(NOR flash)与NAND闪 存(NAND flash),用以存储程序代码与数据。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网络拓朴范例。当插入一张以 上用户识别卡的通信装置100连接或联结上存取站台201与202所 管理的小区(cell)后,可同时存取一个以上使用相同或不同通信技术 的网络203与204,其中网络203与204可以是GSM、 WCDMA、 Wi-Fi 、 CDMA2000 、 或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SCDMA) 网络、或因特网等,并且其中存取站台201与202可以是基站(basestation)、节点B(node-B)、或与规才各802.1a、 802.lb或802.1 g兼容 的存取点。通信装置100可通过使用任意一张插入的用户识别卡通 过至少一网络203与204以及其对应的々某介装置205与206、或进 一步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一 a -^、 t 、 A八一 L、7 、士 丄、 l ,、"C A L 、, ,L;/ i-V^ 、一 r n/各 、vPS'1JNU/夂ffi通1吕l百>f ,"'J 7口 貫吧、 項5L于吧1百、t2M象电l舌、或网纟各电{舌(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至,皮叫方(例如,只于 应于另一节点的无线或有线通信装置),其中媒介装置205与206可 以是GSM网络中的基站控制中心(Base Station Center, BSC)、 WCDMA或TD-SCDMA网络中的无线网绍_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或因特网的对话发起协i义(Internet with a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服务器。此外,通信装置100也可接收装置 终端的通信请求,例如接收由一呼叫方发出的通话请求。值得注意 的是网络拓朴中也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网关位于各种类型的网络之 间,因此图2所示的架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根据本发明的 一 实施例,用户识别卡101与102可以是任意种 类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用户识别卡。例如,用户识别卡101或102 可以是对应于GSM的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以 下简称为SIM)卡、对应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以下简称为USIM)卡、或为 对应于CDMA2000的可拆式用户识别模块(Removable User Identity Module ,以下筒称为RUIM)卡或码分多址用户识别沖莫块(CDMA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以下简称为CSIM)卡,或其它。SIM卡 通常包含使用者账户信息、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以下简称为IMSI)、 一组用户识别才莫块 应用工具(SIM application toolkit,以下简称为SAT)指令、并且提供 通信簿的存储空间。基频处理模块103的处理器105可与SIM卡的 微处理单元(micro control unit, MCU)沟通,用以从插入的SIM卡 取得数据或SAT指令。通信装置100可在一皮插入SIM卡后立即被 编程。SIM卡也可被编程用以显示定制化功能选单以提供个人化的 服务。通信装置100也可被插入USIM卡用以提供UMTS系统的通 信服务。USIM卡包含使用者账户信息、IMSI、认证信息、 一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应用工具(USIM application toolkit ,以下简称为 USAT)指令、并且提供文字信息与通信簿的存储空间。基频处理模 块103的处理器105可与USIM卡的纟效处理单元沟通,用以从插入 的USIM卡取得数据或USAT指令。USIM卡上的通信簿比SIM卡 的通信簿具有更强的功能。出于认证的需求,USIM卡可存储一长 串事先共享的密钥K,此密钥是与网络端的认证中心(Authentication Center, AuC)所共享。USIM的微处理器可 <吏用窗口机制辨认分布 于一范围内的数列,用以避免响应攻击,并且产生用于UMTS中 KASUMI(又称A5/3)区块密码的机密与诚实算法的会议密钥(session keys)CK与IK。通信装置100可在被插入USIM卡后立即;故编程。 IMSI为联结GSM或UMTS网络使用者的唯 一 的识别码。IMSI可由 通信装置100传送至GSM或UMTS网络用以耳又得位于本地位置存 储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 , HLR)或位于访问者位置存储器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VLR)的其它通信装置使用者的详细数 据。IMSI通常包括15码,^f旦也可以少于15码。前3码为移动区域 码(Mobile Country Code, MCC),接着可为2码(欧洲规格)或3码(北 美规格)的移动网络码(Mobile Network Code , MNC)。剩余的码可以 是 GSM或 UMTS 系统的移动用户辨识码(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 MSIN》#4居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插入一张以上用户识别卡的通信装置 100可处理多个来自 一个或多个连接的基站的"i殳备识别请求,以提 升服务的可靠度。通常一个通信装置会具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国际移 动设备识另l!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tation Equipment Identity,以下 简称为IMEI)。 IMEI可包括6码的类型许可码(Type Approval Code, TAC)、 2码的最终组合码(Final Assembly Code, FAC)、 6码的序列 数字码(Serial Number, SNR),以及一保留;马。最终组合码FAC用 以识别制造或最终组合通信装置100的地点。序列数字码SNR用以 独一无二地在各类型许可码TAC与最终组合码FAC中识别通信装 置100。当IMEI被通信装置100传送时,保留码可以是0。请结合 图1与图3,由于通信装置100具有单一无线收发器模块104与基 频处理模块103,基频处理模块103可在存储器装置106中存储两10组IMEI码分别给插入插槽303与304的两张用户识别卡。Wli殳两 张用户识别卡分别插入于插槽A与B(例如图3中的插槽303与 304),则在制造通信装置100时可分别提供对应于插槽A与B的 IMEI A与IMEI B,并且分别存储于存储器装置106的非易失性 (non-volatile)区i或。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在制造通信装置100时提 供多个IMEI的流程图。首先,为第一插槽提供第一设备识别码(步 骤S401)。接着,为第二插槽提供第二设备识别码(步骤S402)。最 后,分别将第 一 设备识别码与第二设备识别码存储于存储器装置的 非易失性区域(步骤S403)。集成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与非GPRS服务的无线电接口的移动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 MM)可包含多个程序。移动管理子层(MM sub-layer)的主要功用是用 以支持通信装置100的移动性,例如通知无线网络其所在地并且提 供使用者识别机密。移动管理子层进 一 步为上层的各连接管理 (Connection Management, CM)子层个体提供连接管理服务。移动管 理过程定义了两组程序非GPRS服务的移动管理程序与GPRS月良 务的GPRS移动管理程序。同时,可提供三种类型的移动管理程序 移动管理共同程序、移动管理特定程序、与移动管理连接管理程序, 其中各程序可视不同的情况分别被启动。移动管理共同程序可在无 线电资源(Radio Resource, RR)连接存在时被启动。移动管理特定程 序可在没有其它移动管理特定程序在执行或没有移动管理连接存在 时被启动。移动管理连接管理程序是用以在通信装置与无线网络之 间建立、维持并释放移动管理连接。同时,上层连接管理层个体可 与其节点交换信息。GPRS服务的GPRS移动管理程序包含两种程 序GPRS移动管理共同程序与GPRS移动管理特定程序。GPRS移 动管理共同程序通常会在封包交换信息连冲妻存在时被启动。GPRS 移动管理特定程序通常会被无线网络端启动,并且在无线网络中用 于提供该IMSI的GPRS服务与非GPRS服务,并且释放GPRS移动 管理内容。由于通信装置100仅包括单一无线收发器模块104与基频处理模块103,但却如图1所示包括一张以上的用户识别卡,因此通信装置100可通过分别存储于插入的用户识别卡101与102的对应的 IMSI码连接两个基站。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识别程序流程图。在 移动管理共同程序或移动管理特定程序中,如图5所示的识别程序 可用于无线网络端要求通信装置100提供特定的识别参数至网络 端,例如IMSI或IMEI。识别程序可在区域更新(locationupdate)或 其它情况下被驱动。无线网络通过传送识另'J请求(IDENTITY REQUEST)信息Sl至通信装置100启动识别程序。识别请求信息可 于识别类型(identity type)中具体指出所要求的识别参数为何,其中 识别类型可以是IMSI或IMEI。在接收到识别类型设定为IMEI的 识别请求信息SI后,通信装置100回传7 义载IMEI的识别响应 (IDENTITY RESPONSE)信息S2给网络端。在一些情况下,两张用 户识别卡(例如101与102)可同时连接同 一运营商的不同或相同的 基站,而在响应相同的IMEI给不同的基站时可能会发生非预期的 情况。尤其是网络运营商可在发现多个IMSI在预定时间区间内通 过上述识别程序联结至一个相同的IMEI时,认定通信装置100处 于异常状态并且阻挡通信装置IOO的通信服务。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在识别程序中处理设备识 别请求的方法流程图。首先,处理器105通过无线收发器模块104 从属于无线网络的基站接收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步骤S 6 01),其中此 设备识别请求信息可以是上述识别类型设定为IMEI的识别请求信 息。接着,处理器判断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哪个用户识别卡所连 接的基站所发送(步骤S602)。当处理器判断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 用户识别卡A(例如用户识别卡IOI)所连接的基站A所发送时,处 理器从存储器装置取得或读取用户识别卡A所插入的插槽A所对应 的IMEI A(步骤S603),并且通过无线收发器冲莫块104传送承载IMEI A的识别响应信息至对应的网络端的基站(步骤S604)。当处理器判 断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用户识别卡B(例如用户识别卡102)所连 接的基站B所发送时,处理器从存储器装置取得或读取用户识别卡 B所插入的插槽B所对应的IMEI B(步骤S605),并且通过无线收发器模块104传送承载IMEI B的识别响应信息至对应的网络端的基 站(步骤S606)。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 可以做 一 些改动,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 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单一无线收发器模块;第一插槽,对应于第一设备识别码;第二插槽,对应于第二设备识别码;第一用户识别卡,插入于上述第一插槽并且通过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与属于第一无线网络的第一存取站台连接;第二用户识别卡,插入于上述第二插槽并且通过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与属于第二无线网络的第二存取站台连接;存储器装置,存储上述第一设备识别码与上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以及处理器,耦接至上述第一用户识别卡、上述第二用户识别卡、上述存储器装置与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通过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接收设备识别请求信息,判断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上述第一存取站台还是由上述第二存取站台发送,当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上述第一存取站台发送时,通过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以上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响应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以及当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上述第二存取站台发送时,通过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以上述第二设备识别码响应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设 备识别码与上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为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备识 别请求信息的识别类型设定为国际移动设备设别码,以及上述设备 识别请求信息是在移动管理共同程序或在移动管理特定程序中传 送。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用 户识别卡与上述第二用户识别卡的至少 一 者为对应于全球移动通信 系统的用户识别模块卡、对应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的通用用户识别 ^t块卡、或为对应于码分多工2000通信系统的可拆式用户识别^t块卡或码分多工用户识别模块卡。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插 槽对应的上述第 一 设备识别码的相关信息以及上述第二插槽对应的 上述第二设备识别码的相关信息是存储于上述存储器装置的非易失 性区域。
6. —种处理通信装置的设备识别请求信息的方法,其中上述通 信装置包括单一无线收发器模块、第一插槽、第二插槽、插入于上 述第 一插槽并且通过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与属于第 一无线网络的第 一存取站台连接的第一用户识别卡、插入于上述第二插槽并且通过 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与属于第二无线网络的第二存取站台连接的第 二用户识别卡、存储器装置、以及耦接至上述第一用户识别卡、上 述第二用户识别卡、上述存储器装置与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用以控 制其操作的处理器,上述方法包括为上述第 一 插槽提供第 一 设备识别码; 为上述第二插槽提供第二设备识别码;将上述第 一设备识别码与上述第二设备识别码存储于上述存储 器装置;通过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接收设备识3 'J请求信息; 判断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上述第 一存取站台还是由上述 第二存取站台发送;当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上述第 一 存取站台发送时,通过 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以上述第 一设备识别码响应上述设备识别请求 信息;以及当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上述第二存取站台发送时,通过 上述无线收发器模块以上述第二设备识别码响应上述设备识另'j请求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通信装置的设备识别请求信息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设备识别码与上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为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通信装置的设备识别请求信息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的识别类型设定为国际移动设备设别码,以及上述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在移动管理共同程 序或在移动管理特定程序中传送。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通信装置的设备识别请求信息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用户识别卡与上述第二用户识别卡的 至少 一 者为对应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识别模块卡、对应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或为对应于码分多工2000 通信系统的可拆式用户识别模块卡或码分多工用户识别模块卡。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通信装置的设备识另'J请求信,氛-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插槽对应的上述第一设备识别码的相 关信息以及上述第二插槽对应的上述第二设备识别码的相关信息是 存储于上述存储器装置的非易失性区域。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与处理通信装置的设备识别请求信息的方法,通信装置包括对应于第一与第二设备识别码的第一与第二插槽、通过单一无线收发器模块与第一以及第二存取站台连接的第一与第二用户识别卡、存储第一与第二设备识别码的存储器装置、以及通过无线收发器模块接收设备识别请求信息,判断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第一或第二存取站台发送,并且当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第一或第二存取站台发送时,通过无线收发器模块分别以第一或第二设备识别码响应设备识别请求信息的处理器。本发明提供的通信装置与处理通信装置的设备识别请求信息的方法,通过判断设备识别请求信息是由第一存取站台还是由第二存取站台所发送,提升了通信服务的可靠度。
文档编号H04L9/32GK101568114SQ20091000945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3日
发明者傅诗雯 申请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