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测试呼叫判断和区别用户忙状态的方法

文档序号:770340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过测试呼叫判断和区别用户忙状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业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鴻测试呼叫判断和区别用户忙状态的 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使用移动电话业务的过程中,人们经常会碰到对方用户电话忙的情况,移动网络上 也已提供了遇忙呼叫转移等业务。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移动用户被叫忙状态其实还 包括客观上的被叫通话忙(真忙)和主观上的拒接忙(假忙)两种情况,如何有效地对上 述两种用户忙状态进行判断和区分,将会对开展和细化基于用户遇忙类业务提供有力的帮 助。目前,对于用户真假忙状态的判断问题,目前已经开发了通过智能网信令检测和呼叫 转移技术的综合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信令监测和分析技术,分析MT流程和MF流程中相 关CAP信令消息的时间差,来进行用户真假忙状态的区别。由于基于智能网信令监测技术 的判断方法,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即需要增加开启用户的智能业务属性,并且需要额外投 资建设相关信令监测系统。考虑到业务的市场规模和系统投入问题之间的矛盾,上述方法 的应用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测试呼叫判断和区别用户忙状 态的方法。本发明中通过测试呼叫判断和区别用户忙状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业务系统发起测试呼叫,向被叫用户的被叫交换机发送IAM初始地址消息,并等待;(2) 如被叫用户空闲则被叫交换机寻呼被叫用户终端;被叫用户终端响应被叫交换 机的寻呼并回复Alert响应消息;被叫交换机在得到终端响应后,回复业务平台ACM地址 全消息;(3) 如被叫用户正在通话过程中,则被叫交换机无需发起对被叫用户终端的无线寻呼 过程,被叫交换机回复业务平台ACM地址全消息;(4)业务系统在发起测试呼叫后,如果在超时门限Time—Out到达前收到ACM消息, 则该事件是通话忙,即真忙;如果在超时门限Time—Out到达后未收到ACM消息,则是被 叫用户拒接忙,即假忙。本发明中,为避免业务平台发起的测试呼叫在被叫用户终端上显示来电号码,业务平 台在超时门限Time—Out到达时立即释放呼叫,以避免对被叫用户造成影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需改变现有呼叫业务流程,不需要现网设备作任何改动,利用信令监测和分析技术, 通过业务系统发送的IAM初始地址消息和被叫方回应的ACM地址全消息之间的时间差值, 即可实现移动用户忙状态的判断和区别。


图1是本发明技术实现流程图; 图2是被叫用户空闲时的呼叫测试过程图; 图3是被叫用户忙时的呼叫测试过程图; 图4是业务平台的超时释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主观上的被叫用户拒接忙(假忙)情况,相比客观上的被叫通话忙(真忙),将会增加 一个对被叫用户的无线寻呼过程。因为对被叫用户的无线寻呼过程一般需要l-2秒的时间, 所以上述两种用户忙状态可以通过分析相关信令消息的时间差进行判断和区别。同时,为了避免对被叫用户产生真正的呼叫事件并在被叫用户终端上显示来电号码, 业务系统将在设定的超时门限TimeJ)ut达到时立即释放对于被叫用户的测试呼叫。该门 限值,是通过呼叫测试的方法得到的一个经验值,并且可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整。一、 通过测试呼叫判断和区别用户忙状态的方法,技术实现流程包括'1、 业务系统发起测试呼叫,向被测试用户发送IAM初始地址消息;2、 在超时门限TimeJ)ut到达前进行等待;超时门限到达后,立即释放测试呼叫;3、 在等待过程中是否收到ACM地址全消息?4、 如果收到,则该事件是通话忙(真忙);否则,该事件则是被叫用户拒接忙(假忙);5、 释放测试呼叫,事件处理结束。二、 被叫用户空闲的呼叫测试过程1、 业务系统发起测试呼叫,向被叫交换机发送IAM初始地址消息;2、 被叫交换机寻呼被叫用户;3、 被叫终端响应交换机的寻呼,向被叫交换机回复Alert响应消息;4、 被叫交换机在得到终端响应后,回复业务平台ACM地址全消息。三、 被叫用户忙的呼叫测试过程1、 业务系统发起测试呼叫,向被测试用户发送IAM初始地址消息;2、 被叫正在通话过程中,无需发起对被叫的无线寻呼过程,被叫交换机立即回复业务 平台ACM地址全消息;四、 业务平台的超时释控制对比前述两种呼叫过程如果用户空闲,网络将会对该用户产生一个无线寻呼过程, 该过程一般需要1-2秒左右的时间。如果用户处于通话忙状态,被叫交换机则会立即给业 务平台回复ACM消息。所以用户通话忙状态下,IAM和ACM消息的时间差将会明显小于用 户空闲状态下两者的时间差值。为了避免业务平台发起的测试呼叫在用户终端上显示来电号码,系统需要设定一个门 限值Time—0ut。如果在该门限值内,业务系统收到了 ACM消息,即表明用户处于通话中(真 忙)状态;否则,业务平台立即释放呼叫即可,将不会对该用户产生任何影响。超时门限值Time—Out是根据重复测试得到的一个经验值,以最大程度降低对于被叫用 户的影响。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和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 哪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权 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 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过测试呼叫判断和区别用户忙状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业务系统发起测试呼叫,向被叫用户的被叫交换机发送IAM初始地址消息,并等待;(2)如被叫用户空闲则被叫交换机寻呼被叫用户终端;被叫用户终端响应被叫交换机的寻呼并回复Alert响应消息;被叫交换机在得到终端响应后,回复业务平台ACM地址全消息;(3)如被叫用户正在通话过程中,则被叫交换机无需发起对被叫用户终端的无线寻呼过程,被叫交换机回复业务平台ACM地址全消息;(4)业务系统在发起测试呼叫后,如果在超时门限Time_Out到达前收到ACM消息,则该事件是通话忙,即真忙;如果在超时门限Time_Out到达后未收到ACM消息,则是被叫用户拒接忙,即假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过测试呼叫判断和区别用户忙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避 免业务平台发起的测试呼叫在被叫用户终端上显示来电号码,业务平台在超时门限TimeJ)ut 到达时立即释放呼叫,以避免对被叫用户造成影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业务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通过测试呼叫判断和区别用户忙状态的方法。本发明包括业务系统向被叫用户的被叫交换机发送IAM初始地址消息并等待;如被叫用户空闲,被叫交换机在得到终端响应后回复业务平台ACM地址全消息;如被叫用户在通话过程中,被叫交换机无需发起寻呼即回复业务平台ACM地址全消息;业务系统在在超时门限到达前收到ACM消息,则是通话忙;在超时门限到达后未收到,则是被叫用户拒接忙。本发明无需改变现有呼叫业务流程,不需要现网设备作任何改动,利用信令监测和分析技术,通过业务系统发送的IAM初始地址消息和被叫方回应的ACM地址全消息之间的时间差值,即可实现移动用户忙状态的判断和区别。
文档编号H04W24/00GK101621826SQ20091010151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0日
发明者季立明, 欧阳观宇, 沈侃侃, 薛家颐, 陈伟杰 申请人:杭州诚智天扬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