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通信设备和数据发送方法

文档序号:770680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系统、通信设备和数据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多个通信设备的通信系统、通信设备和数 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家庭影院等中使用无线电通信技术来发送包括 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流数据。由于该原因,在既包括分别与 多个扬声器相关联的通信终端又包括控制这些终端的控制站的
通信系统中,需要以下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在没有中断或例 如通信延迟的抖动(jitter)的情况下再现高质量的视频图像和音 乐声音。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迄今为止已经做出了可以使用以下通 信系统的建议在该通信系统中,无线网络内的所有通信装置 通过冗余通信路径发送相同数据,以提高通信可靠性。
此外,已经提出了如下的方法为了通过无线电信号强度 的增强来实现高的通信速率,发送侧通过使用宽带定向天线 (directional antenna)向多个接收侧发送,并且接收侧通过使用 窄带定向天线将定向束指向至发送侧的无线电信号强度。
另 一方面,为了通过冗余发送且总是维持良好的通信质量, 4吏用了 1扁4展复用发送(polarization画multiplex transmission),石马复 用发送或频率复用发送。例如,设计出了即使在通信路径中存 在物理屏蔽时也可维持良好的通信质量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中, 多个发送方利用偏振复用发送来冗余发送相同数据,并且在接 4丈纟冬端^f吏用 <扁#展分集4妄JJ文(polarization diversity reception), 以 此避免了通信屏蔽(例如,参见日本特开平11-274994)。
5此外,作为另一例子,存在在冗余结构中分配相同频带的 不同偏振的方法,其中冗余结构包括当现用线路断开了时利用 预约线路执行通信的无线电线路。在上述情况下,通过使用分 配了相同频带的不同偏振的、包括现用线路和预约线路的发送 线路,产生当两个线路之一断开了时另 一个线路取而代之的状 态,以此提高了频率资源使用的效率(例如,参见日本特开
2001-86051)。
然而,在控制站和多个通信装置进行广播通信的通信系统 中,当控制站和通信装置具有天线指向性(antenna directivity) 时,依赖于装置的布置不能获得足够的链路质量(link quality), 因而有时不能建立控制站与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
因此,需要增加与系统内其它通信装置的通信次数,以增 大冗余性并进一步提高通信可靠性,直到通信系统内的全部通 信装置确实能够以足够的链路质量接收相同数据为止。然而, 既然在通信线路的可靠性与通信次数之间存在权衡关系,这种 方法不有效。此外,在增加通信次数以提高可靠性时,通信时 间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提高通信效率以保持通信可靠性的增强的通信 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多个 通信设备,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各通 信设备的链路质量,确定通过使用不同的无线电波复用类型的 多数据发送来同时发送数据的通信设备;以及发送单元,用于 通过由所述第一确定单元所确定的通信设备以同步的定时进行 所述多数据发送。根据本发明的另 一 方面,提供了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
备,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多个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确 定单元,用于基于各通信设备的链路质量,确定通过使用不同 的无线电波复用类型的多数据发送来同时发送数据的通信设 备;以及通知单元,用于向由所述确定单元所确定的通信设备 通知在所述多数据发送时所使用的无线电波复用类型。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 数据发送方法,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多个通信设备,所述数据发 送方法包括确定步骤,用于基于各通信设备的链路质量,确 定通过使用不同的无线电波复用类型的多数据发送来同时发送 数据的通信设备;以及利用用以使在所述确定步骤中所确定的 通信设备相互同步的定时进行所述多数据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 备的数据发送方法,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多个通信设备,所述数 据发送方法包括确定步骤,用于基于各通信设备的链路质量, 确定通过使用不同的无线电波复用类型的多数据发送来同时发 送数据的通信设备;以及向在所述确定步骤中所确定的通信设 备通知用于所述多数据发送的无线电复用类型。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 征将变得清楚。


图l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网络的示例结构的例示。 图2是节点101处的天线指向性的图解例示。 图3是由从节点101和节点104使用不同的偏振进行同步数 据(simultaneous data)发送所引起的阴影区(shadow area)的示意例示。图4是控制站110的示例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5是节点101的示例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6A 6C是由各个节点和控制站IIO所共享的连接列表的示例。
图7示出控制站IIO和节点101 108发送数据的时隙(time
slot)。
图8是用于在控制站110处确定从节点101 10 8发送的顺序 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示出用于在控制站1 IO处确定/人节点101 108发送的顺
序的序歹寸。
图IO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选择节点b群以利用不同的 偏振来同时发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A 11C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选择节点b群的连接 列表的示例。
图12是由节点101 108和控制站110在直到它们完成数据发 送为止所进行的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3示出由节点101 108和控制站110在直到它们完成数据 发送为止所进行的操作序列。
图14表示作为训练(training)的结果而获得的在时隙中使用 的发送偏振类型和接收偏振类型的列表。
图15是根据第 一实施例的用于选择节点b群以利用不同的 偏振来同时发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6A 16D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选择节点b群的连接 列表的示例。
图1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网络的示例结构的例示。
图18示出控制站IIO和节点101 108发送数据的时隙。
图19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用于选择同时发送的节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由控制站和节点在直到它们完成 数据发送为止所进行的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1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由控制站和节点在直到它们完 成数据发送为止所进行的的操作序列。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顺便提及,在实施例中将说明通过其它通信装置经由多数据发 送技术来同时覆盖不能接收到正从通信装置发送来的数据的地 方的方法,其中多数据发送技术将不同的偏振、码或频率用作 为将无线电波复用至通信系统的类型(无线电波复用类型)。
第一实施例
图l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网络的示例结构的例示。在图l中, 附图标记101 108是第二通信装置(节点)。附图标记110是第一 通信装置(控制站)。控制站110利用无线电向节点101~108发送 如控制信号、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等流数据,以及从节点 101 108接收如控制信号、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等流数据。
在图l的网络中,控制站110经由有线线缆从外部装置接收 如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等流数据,然后将数据广播至网络中的 节点101 108。为了进行流数据发送,使用OFDM通信系统等作 为高速通信系统;此外,作为一次调制方案,使用了如QPSK、 8PSK或16QAM等通信系统。
顺1^更一是及,OFDM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缩写,QPSK是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写,8PSK是八相相移键控(8-phase shift keying)的缩写,以及16QAM是十六进制调幅(16-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ion)的缩写。
由于OFDM通信系统和用于一次调制的例如QPSK、 8PSK 或16QAM等的通信系统是已知技术,因此将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节点101~108利用无线电向控制站110发送控制信号和控制 数据,以及从控制站110接收控制信号和控制数据。此外,各节 点利用无线电从控制站110和其它节点接收如视频信号等流数 据,以及利用无线电发送所接收到的流数据。
为了不在发送流数据时产生延迟,在控制站110与节点 101~108之间已形成拓朴(topology)之后,控制站110确定从节点 时分发送的顺序。之后,各节点按所确定的发送顺序在分配至 各节点的时隙发送数据。
这里,术语"时隙"指各节点发送流数据的时间段。发送 侧节点在预定的时隙期间发送流数据。
节点通过按由控制站110所确定的顺序将所接收到的流数 据相继发送至其它节点来进行冗余发送。各节点从多次接收到 的相同的流数据中选择最高可靠性数据,以显示视频并再现音 频信号。
如上所述,在控制站110与节点101 108之间已形成拓朴之 后,在无发送延迟的情况下发送流数据。
然而,为了形成这种拓朴,必需使各节点可靠地接收从控 制站110发送来的如从节点自身发送的顺序、发送波复用类型及 其接收波类型等控制数据。因此,通过使用RTS/CTS (r叫uestto send/clear to send,请求发送/允许发送)方案的高可靠性通信系 统来发送控制数据。顺便提及,由于使用RTS/CTS方案的通信 系统是已知技术,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jt匕夕卜,通过l吏用^口DBPSK (differential binary phase shiftkeying,差分二相相移4建控)等 一 定程度地展现了抗扰性(noise immunity)的低速数据发送方法作为载波调制方案,来可靠地进 行数据发送。这里,由于如从无限LAN的IEEE802.11系统的标 准清楚可见DBPSK是已知技术,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说明。此外, 稍后将说明用于在控制站110处确定从节点发送的顺序的方法 的详情。接着,以下将说明在控制站110已首先发送了原始流数据之 后,根据时隙定时(slot timing)将该流数据发送四次以使得全部 的节点都能够接收到该数据的情况。各节点具有特定的天线指 向性,并且将流数据广播至其它节点。图2是节点101处天线指 向性的图解例示。顺便^是及,假定其它节点102 108和控制站110 也具有与节点101的天线指向性相同的天线指向性。图3是由当节点101和104已经利用不同的偏振同时发送了 数据时所引起的阴影区的示意例示。在图3中,由于节点101仅 具有图2所示的天线指向性201,因此,存在无线电波的无法到 达的地方和无线电波强度非常低的地方。此外,不管天线指向 性如何,在发送操作时离节点远的地方以及在所接收到的信号 强度低的状态下,无线电波弱,因此,形成了不能进行通信的 地方。将这些;也方统一定义为阴影区(shadow area)301。在图3中,当节点101发送流数据时,在阴影区301内的其它 节点不能与节点101通信。例如,在图3中,当如图3所示节点101 和104已尝试进行数据发送时,在阴影区301内的节点106不能与 节点101通信。此外,位于由节点104的布置引起的阴影区302 内的节点102不能与节点104通信。此外,存在节点101不能与距 离节点IOI自身远的节点108通信的可能性,并且这对于节点104 和节点107之间的关系同样适用。因此,由其它节点利用不同的 偏振来进行流数据的冗余发送。图4是控制站110的示例内部结构的框图。如图4所示,控制 站110包括无线电通信单元401、偏振类型控制单元402、控制单 元403、存储器404、时隙定时生成单元405和链路质量判断单元 406。控制站110还包括系统控制用处理单元407、外部接口 408、 垂直偏振发送和接收用天线410以及水平偏振发送和接收用天 线411。在上述结构中,控制单元403将控制数据发送至无线电通信 单元401,并且无线电通信单元401将控制数据调制成无线电信 号之后将这些信号从天线410和411发送。将由外部接口 4 0 8捕捉到的如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等外部 数据409临时存储在存储器404中。然后,根据控制单元403的指 令,与在时隙定时生成单元405中所生成的时隙定时同步地将该 数据发送至无线电通信单元401。这里,术语"时隙定时(slot timing)"指节点依次发送数据的定时。无线电通信单元401将所 接收到的外部数据调制成无线电信号,之后根据时隙定时将信 号通过无线电从天线410或411发送。控制单元403不仅控制控制站110的全部才喿作,而且实行控 制以使无线电通信单元401通过用于对与其它节点的无线电通 信的同步化进行控制的时隙定时发送数据。此外,控制单元403 基于从其它节点发送来的终端信息将所发送的数据帧化为控制 数据。控制站110将所帧化的数据(下文中称为"帧数据")在某 个时间发送至节点,之后该帧数据在节点之间进行冗余发送。无线电通信单元401基于控制单元403的指令以两种相互正 交的偏振与节点101 108通信,然后将从各个节点发送至控制 站110的各个偏振类型的信号发送至链路质量判断单元406。链路质量判断单元406测量从节点101 108发送来的信号 的接收信号强度、比特错误率或帧错误率,对测量到的结果进行量化,然后将量化后的结果作为链路质量发送至系统控制用处理单元407。这里,术语"链路质量,,表示在控制站110与节 点101 108之间进行通信时,基于对从各节点发送至控制站IIO 的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比特错误率或帧错误率的测量所得 到的值。系统控制用处理单元407列出各节点的链路质量以制作连 接列表,然后将该列表发送至存储器404;该连接列表存储在存 储器404中。如同控制站110—样,各节点制作连接列表;无线 电通信单元401从节点接收基于偏振类型的在这些节点之间进 行连接的列表,然后将该连接列表存储在存储器404中。系统控制用处理单元407参考存储器404中的连接列表,确 定从发送所用的节点发送的顺序,并同时确定发送所用的节点 以覆盖由发送所用的节点的布置所引起的阴影区内的节点。在存储器404中,存储有用于确定从发送所用的节点发送的 顺序的链路质量的预定阈值。然后,系统控制用处理单元407向控制单元403发送与所确 定的从节点发送的顺序有关的数据,并且控制单元4 0 3将发送顺 序数据发送至无线电通信单元401。之后,无线电通信单元401至各节点。偏振类型控制单元4 02基于控制单元4 0 3的指令来根据时隙 定时生成单元405所生成的时隙定时在天线410和41 l之间切换。图5是节点101的示例内部结构的框图。顺便提及,由于节 点102 108的内部结构与节点101的内部结构相同,因此通过以 节点1 Ol作为例子说明以下操作。如图5所示,节点101包括无线电通信单元501、偏振类型控 制单元502、控制单元503、存储器504、时隙定时生成单元505和链路质量判断单元506。节点101还包括数据处理单元507、垂 直偏振发送和接收用天线508以及水平偏振发送和接收用天线 509。在上述结构中,无线电通信单元501将接收到的流数据发送 至存储器504。在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偏振类型控制单元502基 于控制单元503的指令来根据时隙定时生成单元505所生成的时 隙定时在天线508和509之间切换。控制单元从存储在存储器5 0 4中的所接收到的数据选择节 点IOI自身的数据,数据处理单元507对所选择的数据进行解码 后输出解码后数据510。基于在数据处理单元507处解码后的视 频和音频H据510,显示^f见频并再现一见频。此外,基于控制单元503的指令将存储在存储器504中的所 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无线电通信单元5 01,之后根据在时隙定时 生成单元505处所生成的定时将该数据通过无线电发送。此外,无线电通信单元501基于控制单元503的指令以两种 相互正交的偏振与其它节点102 108以及控制站IIO通信,并将 所接收到的关于各个偏振类型的数据发送至链路质量判断单元 506。链路质量判断单元506测量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 度、比特错误率或帧错误率,然后将所测量到的结果作为链路 质量发送至数据处理单元507。数据处理单元507列出节点的链路质量,制作连接列表并将 列表的内容存储在存储器504中;存储器504承载这些内容。无线电通信单元501不仅接收其它节点102 108之间的连 接的列表,而JU妄收基于从节点10 2 10 8和控制站110的偏振类 型而进行的在其它节点102 108与控制站IIO之间的连接的列 表,并将列表的内容存储在存储器504中。图6A 6C示出表示不仅节点101 108之间的关系而且各节点与控制站110之间的关系的连接列表的示例。图6A 6C提供了 在节点101、 102和104处进行连接的列表。尽管在这些图中仅示 出了 3个连接列表,但当然还可以制作在其它5个节点和控制站 IIO处进行连接的列表。另外,字母H表示水平偏振,而字母V 表示垂直偏l展。如图6A 6C所示,连接列表各自包括节点名601、表示所使 用的偏振复用类型的偏振602以及不仅在节点自身与其它节点 之间而且在节点自身与控制站110之间所产生的链路质量603。 链路质量603指对节点之一 的从其它节点和控制站1 IO所接收到 的链路质量。例如,根据节点101的连接列表,即图6A,在节 点IOI通过使用垂直偏振作为偏振602接收由在节点名601栏中 给出的控制站110所发送的信号的情况下,链路质量603是"8"。图7示出控制站110和节点101 108发送数据的时隙。在图7 中,附图标记710表示由控制站110所发送的数据,并且附图标 记701 708表示由节点101 108所发送的数据。另外,附图标记 711表示节点101 10 8和控制站110在发送和接收时在它们的天 线之间切换期间的时间段。将包括单个节点101 108—次冗余发送/人控制站110发送来 的流数据的时隙T1 T6的日于间|殳称为冗余帧(redundant frame)。 在第一实施例中, 一个冗余帧包括控制站110发送数据的两个时 隙T1和T 2以及节点101 10 8发送数据的四个时隙T 3 ~ T 6 。在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以一个冗余帧为单位进行如 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等流数据的冗余发送。在时间段711期间, 控制站110和节点101 10 8根据所发送的或接收到的偏振来控制 在它们的天线之间的切换。在图7中,控制站110在时隙T1通过使用水平偏振来发送数 据,并且在时隙T2通过使用垂直偏振来发送数据。此外,时隙T3 T6处的上段(upper-stage)和下段(lower-stage)表示从具有不 同偏振的节点的同时发送。例如,在时隙T3,节点101发送数 据701,并且节点104发送数据704。在下面,这里将从在控制站110已发送了流数据的时隙T3 开始的时隙称为第一时隙、第二时隙.....第n时隙。在控制站110已通过使用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发送了流数 据之后,节点101和10 4首先在第 一 时隙通过使用不同的偏振同 时发送数据。节点101和104可以从控制站110可靠地接收数据, 并且节点101相对于控制站110具有最佳的链路质量。此外,除 节点101和104以外的节点处于接收状态,即利用由控制站110 指定的偏振正在接收数据。以下将详细说明选择用于同时发送 的节点的方法。然后,节点105和102在第二时隙同时发送。之后,所指定 的节点按由控制站110所确定的发送顺序依次在各自的时隙同 时发送数据。图8是用于在控制站110处确定从节点101 10 8发送的顺序 的处理的流程图。图9示出在控制站1 IO处进4亍的确定/人节点 101 108发送的顺序的序列。通过不仅节点101 108之间的通信而且各节点与控制站IIO 之间的通信,链路质量判断单元506和406判断它们的链路质量 (S801和S901)。之后,控制站110的系统控制用处理单元407和 节点101 108的数据处理单元507制作各自的连接列表(S802和 S902)。节点101 108和控制站110通过它们的通信共享连接列表 (S803、 S903和S904),并将连接列表存储在存储器中(S905)。由于此时在各节点和控制站110之间尚未形成拓朴,因此利 用前述使用RTS/CTS方案的高可靠性通信方法来可靠地共享数 据。控制站110基于所有节点101 108和控制站110自身的连接列表来判断从节点发送的顺序。作为发送所用的节点,控制站 110的系统控制用处理单元407基于连接列表选^^相对于控制站 110自身具有高链路质量的节点;将通过该处理所选择的发送所 用的节点称为节点al (S804和S906)。此外,选4奪在下一时隙用于发送的节点a2。作为在下一时 隙用于发送的节点a2,所选择的是这种节点除已在前一时隙 发送了的节点al和控制站110以外的,能够可靠地接收数据的并 且是距离控制站110最远的节点。此时,预先设置连接列表中所 呈现的链路质量的阈值,以判断是否可以与控制站110可靠地进 行通信。具体地,基于接收数据的错误发生率和数据的错误校正码 的错误校正率来确定在节点之间进行通信时能够对数据进行精 确解码所采用的链路质量,之后,进行对所确定的质量的阈值 的设置。在这种情况下,将可以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精确解 码的链路质量的阈值设置为"7"。通过使用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方法还选择了在下一以及后续 时隙用于发送的节点。另外,将节点al、节点a2以及在后续选 择处理中所选择的发送所用的节点统称为节点a群。然后,选择在各个时隙使用与由节点a群所使用的偏振不同 的偏振同时发送的节点b群(S805和S907)。在选择了用于发送数 据的节点a群和节点b群之后,控制站110的系统控制用处理单元 407确定各节点接收数据要使用的偏振的类型(S806和S908)。此 时,控制站110参考用于接收的节点的连接列表来比较在节点a 群和节点b群通过使用预定的发送偏振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所确 定的链路质量,然后将相同的偏振类型确定为较好的发送偏振 类型和接收偏振类型。顺便提及,以下将详细说明用于选择节点b群的方法。另夕卜, 为了简便,在下文将图8的流程图中的各处理步骤统称为训练。接着,将说明选择用于通过使用与节点a群所使用的偏振不 同的偏振与节点a群同时发送的节点b群的第 一 方法。将在第二 实施例中说明用于选择节点b群的第二方法。图IO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选择节点b群以通过使用不 同的偏振进行同时发送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1A 11C示出根据 第一实施例的用于选择节点b群的列表。在图11A 11C中,与在 图6A 6C的连接列表中所呈现的组件相同的各个组件分配有相 同的附图标记。在说明用于选择节点b群的方法之前,以下将说明通过使用 图11A llC所示的连接列表来选择节点a群的方法。首先,由于 节点al相对于控制站110具有最佳链路质量,因此关注各节点相 对于控制站110的链路质量。在图11A 11C所示的例子中,考虑 到基于附图标记1101 1103的表示最佳链路质量的节点和偏振 的组合,使用垂直偏振的节点101和控制站110的组合表示最佳 链路质量"8",因而为节点al选择了节点IOI。接着,将参考图10和11A 11C来说明用于选择节点b群的方 法。首先,将参考图IO说明选择用于在第一时隙与发送所用的 节点a 1同时进行发送的节点b 1的处理。控制站110参考使用前述方法所选择的发送所用的节点al 的连接列表。顺便提及,在图10中,节点al与使用垂直偏振(V) 的节点101相对应。此外,图10中的字母"n"表示发送所用的 时隙的顺序。在以下说明中,关注对在第一时隙发送的节点的 选择;顺便提及,为了说明方便,字母"n"表示代表第一发送 顺序的数字T。然后,控制站110通过节点al的连接列表选择具有最差链路质量的节点pl (S1001);注意,节点pl相对于从节点al发送来的 偏振具有最差的链路质量。以下将参考图11A 11C说明该处理。 为了选择节点pl,关注作为节点al的节点101的连接列表。 即,由于节点101利用垂直偏振(V)发送,因此节点pl是图llA 的使用垂直偏振(V)的节点之中具有最差链路质量"1"的节点 106 (1104)。然后,控制站1 IO从除节点al以外的节点的连接列表中挑选 出链路质量表示不小于阈值的值并且能够从控制站110可靠地 接收数据的节点(S1002)。之后,从所挑选出的节点中选择相对 于节点pl具有最佳链路质量的节点(S1003)。这里,所挑选出的 节点是通过使用与节点a 1所使用的偏振不同的偏振进行发送的 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用作为利用与节点al所使用的偏振不同 的偏振、与节点al同时发送的节点bl(S1004)。以下将参考图 11A 11C说明该才喿作。在图11A 11C中,^使用节点106作为节点pl。此外,由于作 为节点al的节点101利用垂直偏振(V)发送数据,因此有必要使 节点bl利用水平偏振(H)发送数据。为了在这些条件下选择相对于节点106具有最佳链路质量 的节点,关注当除节点101以外的节点利用水平偏振(H)向节点 106发送时所产生的链路质量。如从图11A 11C所呈现的连接列 表可以看出,节点102和106之间的链路质量是由附图标记1105 所示的"5",并且节点104和106之间的《连路质量是由附图标记 1106所示的"8"。此外,由于有必要使要选择的节点从控制站110可靠地接收 数据,因此还存在检查该节点相对于控制站110的链路质量的水 平的需要。即,当使用水平偏振时由附图标记1102所表示的节 点102和控制站110之间的链路质量是"6",并且当使用垂直偏振时链路质量是"4"。另一方面,当使用水平偏振时利用附图标记110 3所表示的节点10 4和控制站110之间的链路质量是"7 ", 并且当使用垂直偏振时链路质量是"6"。由于可以对所接收到 的数据进行解码的链路质量水平的阈值是"7",因此节点102 不能从控制站110精确地接收数据。相反,节点104通过使用水 平偏振可以精确地接收从控制站110发送来的数据。#^居以上,可以看出节点104相对于节点106具有最佳链3各 质量,并且可以从控制站110精确地接收数据。节点102不能从 控制站110精确地接收数据,并且在相对于节点10 6的链路质量 方面也比节点104差。因此,为节点bl选择了节点104。至此已经说明了用于选择节点bl的方法;还4吏用这种方法 选择与由节点a 2所进行的发送同时发送的节点b 2以及在后续时 隙进行发送的节点bn。以上是对包括用于选择节点b群的方法的 训练的说明。接着,以下将it明由控制站110和节点101 108在直到它们 完成数据发送为止所进行的包括训练的 一 系列过程和操作。图12是由节点101 108和控制站110在直到完成数据发送为 止所进行的操作的流程图。在图12中,字母"m"表示以冗余 帧的形式进行发送的次数。通信系统使用冗余帧发送流数据。 控制站110将来自外部接口 408的流数据划分成多个帧数据以发 送这些帧lt才居。图13示出由节点101 108和控制站110在直到完成数据发送 为止所进行的操作序列。图14示出作为训练的结果所获得的节 点在多个时隙使用的发送偏振类型和接收偏振类型的列表。首先,节点101 108以及控制站110进行前述训练(S1201和 1301)。作为训练的结果,选择了节点a群和节点b群,其中节点 a群按从各个节点发送的顺序在第 一 时隙至第四时隙依次发送,并且节点b群与由节点a群进行的发送同时发送;此外,还确定 了接收侧节点在各个时隙使用的接收偏振类型。下文中,将与通过训练所确定的在各个时隙从发送侧节点 发送的顺序、发送侧节点所使用的发送偏振类型以及接收侧节 点所使用的接收偏振类型有关的信息统称为"训练结果"。如图 14所示,训练结果是列表格式控制数据。在图14中,仅示出了 在第 一 时隙和第二时隙产生的训练结果;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 但是还列出了在第三时隙和第四时隙产生的训练效果。训练结果的列表包括节点名1401、节点所使用的发送偏振 1402和节点所使用的接收偏振1403;节点在各个时隙利用在训 练结果的列表中呈现的预定偏振来进行发送和接收。接着,控制站110向节点通知训练结果(S1202和S1302)。由于此时尚未及时形成通信系统的拓朴,因此通过使用与在共享链路质量列表的情况下所使用的发送方法相同的发送方法来发 送与从节点发送的顺序有关的信息。各节点根据训练结果的通知判断为控制站110最初利用水 平偏振发送流数据,然后在两个天线之间切换以接收水平偏振 (S1203和S1303)。控制站110利用水平偏振发送流数据,并且节 点利用水平偏振接收该流数据(S1204和S13 04)。然后,各节点基于训练结果切换至可以接收垂直偏振的天 线(S1205和S1305)。控制站110利用垂直偏振发送流数据,并且 节点利用垂直偏振接收该流数据(S 1206和S1306)。在完成了从控制站110的流数据发送之后,各节点基于训练 结果在天线之间切换(S1207和S1307)。节点IOI利用垂直偏振发 送数据,并且节点104通过使用水平偏振将数据发送至由节点 101的布置所引起的阴影区(S1208、 S1308和S1309)。顺便提及, 其它节点基于从控制站110发送来的训练结果,通过使用特定的偏振从节点101或节点104接收已从控制站110发送来的数据。之后,与在前述时隙进行的操作的情况相同,所指定的两 个节点基于从控制站110发送来的发送顺序数据来发送数据,并 且其它的接收侧节点通过使用特定的偏振从两个节点中的任意 一个接收数据。顺便提及,这些操作作为S1209 S1214和 S1310 S1318而包括在流程图中。在一个冗余帧内的全部时隙已完成了由控制站110和节点 101 108进行的数据发送和接收之后,使冗余帧数"m"增加 1(S1215)。当所传送的冗余帧数"m"等于流数据的分割帧数据 的数量时(S1216中为"是"),则数据发送完成。相反,当二者 不同时(S1216中为"否"),流数据的发送尚未完成;因此,返 回至S1203,并且保持在各个时隙的发送顺序以发送下一冗余 帧数据。顺便提及,直到此时已在不复用无线电波的情况下进行了 冗余数据发送,直到全部的节点可以接收冗余数据为止。在第 一实施例中,当与传统的发送相比4交时,可以可靠地增加在从 控制站110发送了原始流数据之后的四个时隙能够正确地接收 流数据的节点数量,因此,可以利用较少的通信次数提高通信 可靠性。此外,当与相关的发送方法相比较时,通过使用实施例的 以下方法可以降低冗余度并使信道的使用率加倍在该方法中, 对于由 一个发送侧节点的布置所引起的阴影区,其它节点利用 不同的偏振同时发送数据。第二实施例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 施例中,将说明与第一实施例方法不同的用于选择节点b群的方法。图15是第一实施例的用于选择节点b群以利用不同的偏振 来同时发送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6A 16D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 用于选择节点b群的连接列表的示例。顺便提及,用于选择节点 a群的方法、训练的过程以及节点基于训练结果在各个时隙发送 数据的过程与在第 一 实施例中所述的那些相同。控制站110参考通过使用与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方法相 同的方法所选择的发送侧节点al的连接列表。顺便提及,在图 15中,与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同,节点al对应于^f吏用垂直偏 振(V)的节点101。然后,控制站110通过参考节点al的连接列表而选择具有最 差链路质量的节点p(S1501);注意,节点p是相对于从节点al发 送来的偏振具有最差链路质量的节点。以下将参考图16A 16D 来说明该操作。为了选择节点p,关注作为节点al的节点101的连接列表。 即,由于节点101利用垂直偏振(V)发送,因此节点p是图16A的 使用垂直偏振(V)的节点中具有最差链路质量"1"的节点106接着,控制站110进行处理,以将与链路质量水平不超过根 据连接列表中链路质量所确定的阈值的节点有关的信,t从连接 列表排除(S1502)。首先,预先将在节点之间进行通信所需要的 最小链路质量的阈值设置为"7"。然后,从连接列表排除与具 有低于阈值"7"的链路质量水平的节点有关的信息(图16A 16D 中的附图标记1602-1608)。挑选可以与节点p通信并且可以从控制站110可靠地接收数据的 节点(S1503)。此时,要挑选的节点是利用与节点al所使用的偏 振不同的偏振进行发送的节点。此外,控制站110判断已从连接列表中挑选了多少个节点
(51504) 。当已经从连接列表中挑选了 一个节点时,选择该节点 作为节点b(S1507)。
相反,当已经从连接列表中挑选了多于一个的节点时,使 用所挑选出的各节点的连接列表对可连接的节点进行计数
(51505) 。即,仅对利用与节点al所使用的偏振不同的偏振可连 接的节点进行计数。然后,比较可与所挑选出的节点相连接的 节点的数量,并选择可与尽可能多的节点相连接的节点作为节 点b(S1506)。以下将参考图16A 16D来说明该才喿作。
在图16A 16D中, -使用节点106作为节点p。由于作为节点 al的节点101利用垂直偏振(V)发送,因此有必要使节点b利用水 平偏振(H)发送。
为了在该条件下选择可以与节点106通信的节点,关注当除 节点101以外的节点利用水平偏振(H)向节点106发送时所显示 的链路质量。根据图16A 16D所示的连接列表,可以看出尽管 图16B的节点102可以与节点106通信,但由于从该连4妻列表排 除了节点10 2相对于控制站110的链路质量,因此节点10 2和节点 106的组合不在所设置的条件内。相反,图16C和16D的节点104 和105不仅可以与节点106通信,而且可以与控制站110通信(参 见附图标记1609和1610)。
因此,将节点104和105作为可向节点106发送的节点而挑选出。
然后,从所挑选出的节点104和105中选择节点b。具体地, 关注节点104和105的连接列表;对可与节点104相连接的节点以 及可与节点105相连接的节点进行计数。注意,由于节点b利用 水平偏振发送,因此仅对当利用水平偏振发送时可连接的节点 进行计数。对于节点104,除控制站110和节点106以外,可连接的节点 的数量是1(由附图标记1612表示的节点103)。对于节点105,除 控制站110和节点106以外,数量是O。由于可以从上述结果得出 节点104还可以^隻盖节点103和节点106,因此选^奪节点104作为 节点b。
到此为止已经说明了用于选择节点b的方法;还使用与上述 方法相同的方法选择与节点a同时发送的节点b以及在后续时隙 发送的节点b。
第一实施例已经呈现了用于在选择节点b群时可靠地仅覆 盖位于由节点a群的布置所引起的阴影区内的节点p群,而第二 实施例已经呈现了不仅可以覆盖节点p群而且可以覆盖不能正 确地接收数据的节点的方法。因此,可以以较少的通信次数提 高数据发送的可靠性。
第三实施例
接着,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第 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使用通过使用例如偏振作为无 线电波复用类型来发送的两个节点的情况。在第三实施例中, 将说明多于两个的节点以作为无线电波复用类型的多个频率同 时发送数据的情况。
图1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网络的示例结构的例示。在第三 实施例中,3个发送侧节点通过使用作为不同的无线电波复用类 型的频率进行多数据发送。在本实施例中,3个节点101、 104 和102以不同的频率fl、 f2和f3同时发送数据。另外,与在第一 实施例的情况相同,附图标记1701 1703表示由从节点发送流 数据所引起的阴影区。
顺便提及,第三实施例中控制站110与节点101 10 8的结构 与参考图4和5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结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在天线类型之间切换
来产生不同的偏振;在第三实施例中,无线电通信单元401和501 在本地信号的频率之间切换,从而以不同带宽的频率来进行发 送和接收。
图18示出控制站110和节点101 ~ 10 8发送数据的时隙。控制 站IIO在时隙T1 T3以3个不同的频率fl 、 f2和f3向所有节点 101 108发送数据。然后,在时隙T4,节点IOI、 104和102分别 以频率fl、 f2和f3同时发送数据。同样,在随后的各个时隙T5 和T6,在不重复发送频率和节点的各个组合的情况下3个节点 同时发送数据。
接着,将参考图19说明用于选择以不同的频率同时发送数 据的3个节点的方法。图19是第三实施例的用于选择同时发送的 节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除代替偏振使用频率作为无线电波复用类 型以外,使用与在第 一 实施例中所述的过程相同的过程来制作 用于选择同时发送的3个节点所需要的连接列表。此外,由于使 用与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来选择发送侧节
此外,在节点按图18所呈现的顺序发送的假设下对发送所用的 节点进行说明。
在第三实施例中,对于发送数据的节点a群,将说明用于选 择节点b群的方法和用于选择节点c群的方法,其中节点b群和节 点c群与节点a群同时发送数据。注意,与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 实施例中相同,在从控制站110发送了数据之后的第 一 时隙进行 发送的节点al是通过参考节点和控制站110的连接列表而选择 出的具有最佳链路质量的节点。此外,在第二及后续的时隙进行发送的节点a2是可以从除已在前一 时隙发送了的节点以及控 制站110以外的节点可靠地接收数据并且距离控制站110最远的 节点。还使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选择在后续时隙用于发送的节 点an。顺便提及,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字母"n"表示要发 送数据的节点的次序。
首先,控制站110参考所选择的发送侧节点a 1的连接列表, 并选择具有最差链路质量的节点pl(S1901)。此时,由于图18的 作为节点al的节点101使用频率fl,因此基于与频率fl相关的链 路质量而选择了节点pl。
接着,控制站110设置连接列表中所呈现的链路质量的阈 值,然后从连接列表中排除与具有与不超过该阈值的链路质量 的节点有关的信息(S1902)。此时,将阈值设置为在节点之间通 信时能够可靠地对数据进行解码的链路质量的水平。然后,控 制站1 IO基于经过了 S1902的排除处理的连接列表中所呈现的 除节点al所卩吏用的频率fl以外的频率,4光选可以与节点l通信的 节点(S1903)。
之后,控制站110判断从连接列表中挑选了多少个节点
(51904) 。当已经从连接列表中挑选了 一个节点时,使用该节点 作为节点M。
相反,当已经从连接列表中挑选了多于一个的节点时,使 用所挑选出的各节点的连接列表对可连接的节点进行计数
(51905) ;注意,所计数的节点仅是以与节点al使用的频率fl不 同的频率f2和f3可连接的节点。
接着,比较各个挑选出的节点的可连接的节点的数量,然 后选择可与尽可能多的节点相连接的所挑选出的节点作为节点 bl(S1906)。顺便提及,在图18中,节点bl是以频率f2发送数据 的节点104。到此为止进行的操作与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操作相同; 但在第三实施例中,由于可以选择3个节点进行同时发送,因此 还选择节点c 1以覆盖由节点a 1和b 1的布置所引起的阴影区。然 而,当不存在由节点al和bl的布置所引起的阴影区时,无需选 择节点cl,并因此存在两个发送所用的节点。
然后,判断是否存在不能从节点al和b 1正确地接收数据的 节点(S1卯7)。这里,将在由节点al和bl的布置所引起的阴影区 内的节点称为节点ql。
作为判断的结果,当存在节点ql时,控制站110通过参考连 接列表而挑选出相对于节点ql具有良好链路质量的节点 (S1908)。当已经挑选出了一个节点时,使用该节点作为节点cl。
相反,当已经从连接列表中挑选出了多于一个的节点时, 使用各个所挑选出的节点的连接列表对与各个所挑选出的节点 相连接的节点进行计数;注意,所计数的节点仅是以与由节点 al和bl所使用的频率不同的频率f3可连接的节点。
之后,比较可与各个挑选出的节点相连接的节点的数量, 并且选择可与尽可能多的节点相连接的挑选出的节点作为节点 cl (S1909)。在图18中,节点cl是以频率f3发送数据的节点102。
此外,使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还选择了不仅与节点a2同时 发送的节点b2和c2而且在后续时隙时发送的节点bn和cn 。
前述是当3个节点同时发送时使用的节点选择方法。
接着,以下将说明由控制站和节点在直到它们完成数据发 送为止所进行的包括训练的 一 系列过程和操作。
图2 0是第三实施例的由控制站和节点在直到它们完成数据 发送为止所进行的操作的流程图。图21示出由控制站和节点在 直到它们完成数据发送为止所进行的操作的序列。
首先,节点101 108和控制站110进行训练(S2001和S2101)。控制站110通过使用与第一实施例中当共享链路质量列表时使
用的发送方法相同的发送方法向节点101 108通知训练结果 (S2002和S2102)。
各节点基于训练结果判断要接收到的频率,然后设置本地 信号的频率(S2003和S2103)。
控制站110以频率f 1发送流数据(S2004和S2104)。在发送期 间,各节点接收流数据。然后,各节点设置本地信号的频率 (S2005和S2105),控制站110以频率f2发送流数据,然后各节点 接收该流数据(S2006和S2106)。此外,各节点设置本地信号的 频率(S2007和S2107),控制站110以频率f3发送流数据,然后各 节点接收该流数据(S 2 0 0 8和S 210 8)。
在完成了从控制站110发送流数据之后,各节点基于训练结 果设置本地信号的频率(S2009和S2109)。然后,节点101以频率 fl发送数据,并且节点104以频率f2将数据发送至由节点IOI的 布置所引起的阴影区。此外,节点102以频率f3将数据发送至由 节点IOI和104的布置所引起的阴影区(S2010和S2110)。其它节 点基于从控制站110发送来的发送顺序数据,以特定频率从节点 101、 104和102之一纟妄收数据。
同样,所指定的3个节点基于从控制站110发送来的发送数 据顺序在后续时隙发送数据。其它的接收侧节点以特定频率从3 个节点之一接收数据(S2011 S2014和S2111 S2114)。
在各冗余帧内的全部时隙完成了由控制站IIO和节点 101 108进行的数据发送和接收之后,使冗余帧的数量m增加 1(S2015)。在S2016中,当所发送的冗余帧的数量m等于流数据 的分割帧的数量时,数据发送完成。相反,当二者不同时,流 数据的发送未完成;因此,返回至S2003并且保持在各个时隙 的发送顺序以在下一冗余帧时发送数据。在第三实施例中,3个节点以不同的频率同时发送数据,并
且通过从除这3个节点以外的节点进行同时发送数据可以覆盖
在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由两个节点进行同时数据发送所 引起的阴影区。因此,可以以较少的通信次数进一步提高数据 发送的可靠性。
其它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由控制站基于训练结果来
确定节点接收的偏振或频率的类型;然而,可以由节点确定要 接收的偏振或频率。即,由于各个节点共享连接列表,因此可 以由节点自身通过通知将发送的控制站或节点的名称来基于连 接列表选择具有良好链路质量的发送侧节点。
结果,各个节点判断由各个节点要接收的偏振的类型,因 此当与前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的数据量相比较时,可以减少发送 训练结果所需要的数据量。
此外,尽管已通过采用使用偏振和频率作为无线电波复用 类型的情况作为例子对第 一 实施例中至第三实施例进行了描 述,但可以使用以码分多址(CDMA)方案为代表的码系统中所 使用的码作为无线电波复用类型,或者可以使用这些的组合。 顺便提及,由于CDMA方案是已知技术,因此这里将不对其进 4亍i羊细i兌明。
关于偏振,由于偏振不相互干涉并且相互成正交,因此存 在右旋偏振和左旋偏振以及垂直偏振和水平偏振。此外,在使 用码时,使用了相互成低交叉相关的码。此外,当使用频率时, 使用不同带宽的频率。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各种无线电波复用类型,可以建立响 应于无线电波环境的灵活通信系统。即,通过使用不同的无线 电波复用类型,还可以采取抵抗发生各种通信干扰的灵活措施。此外,对于偏振的使用,尽管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已 经使用了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但前述右旋偏振和左旋偏振的 使用可以降低室内多路径的影响。顺便提及,由于允许通过使 用右旋偏振和左旋偏振来降低多路径的影响的技术是已知技 术,因此这里将不对其进行说明。
此外,可存在3个或更多个同时发送数据通信的节点。顺便 提及,在多于两个的节点同时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与第三 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选择发送侧节点的方法的算法相同的算法 来选择节点。
通过使用上述方法,当与在前述实施例中实现的可靠性相 比较时,可以以较少的通信次数来提高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尽管在各个实施例中已通过限制发送天线的说明而对天线 指向性进行了描述,但接收天线具有特定的无线指向性的情况 也是有效的。
根据上述实施例,在进行了冗余数据发送的通信系统中, 多于一个的节点可以向接收侧节点同时发送数据。因此,当与
传统节点相比4交时,各节点可以以4交少的通信次数正确地接收 数据。此外,在使用偏振作为无线电波复用类型的情况下,可 以提高通信信道的使用效率。
顺便提及,不仅可将本发明应用于分别包括多个装置(例
如,主计算机、4妻口、读耳又器和打印才几)的系统,而且可以应用 于分别包括单个单元(例如,复印机和传真机)的设备。
此外,向系统或设备提供存储有实现根据前述实施例的功 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并且该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
(CPU或MPU)读取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以执行该程 序。因此,无需说明通过这种操作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自身实现了根据前述实施例的功能,并且这意味着存储了程序代 码的存储介质构成了本发明。
例如,可以使用以下作为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 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 CD-R、磁带、非易 失性存储卡或ROM等。
此外,无需说明,通过执行由计算机所读取的程序,在实 现根据前述实施例的功能同时还得出以下情况。即,运行在计 算机上的O S (操作系统)等根据程序代码的指令进行实际处理的 部分或全部,并通过这种操作,实现了根据前述实施例的功能。
此外,将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写入至为插入至计算 机的扩展功能板或连接至计算机的扩展功能单元所设置的存储 器中。之后,为扩展功能板或扩展功能单元设置的CPU等基于 程序代码的指令进行实际处理的部分或全部,并因此无需说明,
还出现了以下情况通过这种操作实现了根据前述实施例的功
妙 h匕。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 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 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多个通信设备,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各通信设备的链路质量,确定通过使用不同的无线电波复用类型的多数据发送来同时发送数据的通信设备;以及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由所述第一确定单元所确定的通信设备以同步的定时进行所述多数据发送。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 路质量是基于当已经使用相互正交的两种不同的无线电波复用 类型进行了所述多数据发送时在各通信设备处的接收信号强 度、比特错误率或帧错误率的。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确定单元将如下的通信设备确定为要与第一通信设备同时进 行所述多数据发送的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的链路质量等于或 高于相对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具有差链路质量的通信设备的链 路质量的阈值。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存在链路质量等于或高于相对于第一通信设备具有差链路质量的第二 通信设备的链路质量的阈值的第三通信设备时,所述第 一确定单 元基于能够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连接的通信设备的数量,确定要 与所述第 一 通信设备同时进行所述多数据发送的通信设备。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通信设 备发送数据的定时是基于所述链路质量确定的。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不 同的无线电波复用类型的所述多数据发送是如下多数据发送中 的任意一个使用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的多数据发送、使用码 分复用系统的多数据发送和使用频分复用系统的多数据发送。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类型之间切换,其中,当所述切换单元在所述无线电波复用类型之间切换 时,所述发送单元进行所述多数据发送。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在所述多数据发送时所使用的无线电波复用类型。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确定单元确定在接收通过所述多数据发送而发送的数据时所 使用的无线电波复用类型。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确定单元确定在发送通过所述多数据发送而发送的数据时所 使用的无线电波复用类型。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类型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具有所述切换单元进行切换 的定时的无线电波复用类型。
1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确定单元的确定是由所述多个通信设备之一进行的。
1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用于测量各通信设备相对于其它通信 设备的链路质量,其中,所述多个通信设备共享通过测量在各无线电波复用 类型下相对于其它通信设备的链路质量所获得的结果。
1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 个通信设备中的至少 一部分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中继至其它通信设备。
1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对数据进行中继的 中继顺序,其中,所述发送单元按由所述第三确定单元所确定的顺序 进行所述多数据发送。
16. —种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多个 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各通信设备的链路质量,确定通过使 用不同的无线电波复用类型的多数据发送来同时发送数据的通 信设备;以及通知单元,用于向由所述确定单元所确定的通信设备通知在所述多数据发送时所使用的无线电波复用类型。
17. —种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数据发送方法,所述通信系 统包括多个通信设备,所述数据发送方法包括确定步骤,用于基于各通信设备的链路质量,确定通过使 用不同的无线电波复用类型的多数据发送来同时发送数据的通 信设备;以及利用用以使在所述确定步骤中所确定的通信设备相互同步 的定时进行所述多数据发送。
18. —种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备的数据发送方法,所述通 信系统包括多个通信设备,所述数据发送方法包括确定步骤,用于基于各通信设备的链路质量,确定通过使 用不同的无线电波复用类型的多数据发送来同时发送数据的通 信设备;以及向在所述确定步骤中所确定的通信设备通知用于所述多数 据发送的无线电复用类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通信设备和数据发送方法。基于多个通信装置的链路质量确定用于使用不同的无线电波复用类型通过多数据发送而同时发送相同数据的多于一个的通信装置。然后,通过在所确定的通信设备以同步定时发送相同数据来进行多数据发送。通过测量在使用相互正交的两个无线电波复用类型进行多数据发送时在各通信装置处所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比特错误率或帧错误率来确定链路质量。
文档编号H04B7/00GK101557244SQ20091013269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7日
发明者堀尾大辅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