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940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读取原稿紙页上的图像的扫描装置或传真机、复印机 等的复合装置上的图像读取装置,涉及扫描台板上的原稿图像的滑架 支承构造的改进。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这种图像读取装置,作为从光源向放置在台板上的原
稿照射光、把从原稿的反射光导入光电转换机构(例如CCD装置) 而进行电读取的装置广为人知。并且,作为计算机的输入装置或计算 机网络的输入装置、传真机装置、复印机、或它们的复合装置广泛使 用。
以往,例如日本特开2004-72538号公报(文献1)公开的那样, 由载置放置原稿的台板、向该台板上的原稿照射光的光源、把来自原
因此,该读取光学系统构成为在沿台板以规定速度移动的滑架上搭载 光源灯和反射镜,由光源向台板上的原稿照射光,把反射光用反射镜 偏转,借助透镜导入光电转换机构。
作为这样的读取光学系统,公知有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11-352603 (文献2)号公报所公开那样的构造,配置成使第一、第二这两个滑 架沿台板移动,在第一滑架配置光源和第一反射镜,在第二滑架配置 把来自第一反射镜的光导向透镜的第二、第三反射镜。另外,按照使 第二滑架的移动量相对第一滑架的移动量为1/2的相对关系进行移动。 通过由这样的构成,可设短滑架的移动行程,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紧 凑化。
在这样的构成中,第一、第二滑架例如由树脂等构成为具有台板宽度(副扫描方向长度)的矩形框形状,在其上搭载光源灯、反射镜 等。另外,构成为在配置于台板两侧部的左右一对导向轨道上放置支 承第一、第二滑架,通过把该滑架连结在驱动电机的金属丝、皮带等 的驱动机构以规定速度移动。另外,导向轨道由金属材料、例如断面 3字形的槽钢、或树脂、例如与装置壳体形成一体的凸缘等构成。
如上所述,反射镜把来自原稿的光导向读取机构,在把搭载该反 射镜的滑架沿放置在台板的原稿面移动的情况下,必须保证反射镜的 平衡性(行走稳定性)。即,由于左右一对的导向轨道的一方相对形成 为平坦平面的台板面向上下任意方向倾斜的情况、滑架自体变形地形 成的情况、滑架的寸法精度出现偏差地制成的情况等任意原因,存在 从反射镜到读取机构(元件)的光路中产生几何学偏差的问题。
因此以往,构成为在滑架上安装反射镜时调整(一次调整)其位 置和角度姿态,把该滑架组装支承在导向轨道上后调整(二次调整) 高度位置以使滑架不晃动地配合在轨道面上。
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这样的方案,即,在前后左右四 处设置滑块,以使在把将来自搭载于第一滑架的第一反射镜的光导入 读取机构的第二滑架载置支承在左右的导向轨道时,左右的轨道面与 滑架切实卡合,构成可调整该各滑块的高度位置。在该文献中,没有 公开其调整次序,而是在组装到导向轨道后分别调整由第一到第四滑 块的高度位置。对于这样地调整前后左右四处的滑块的位置而正确定 位反射镜的位置和角度姿态来讲,其调整需要时间和熟练作业。
另外, 一般公知的是在保证平面度的轨道面放置支承搭载了反射 镜的滑架的情况下,构成用三点接触轨道面。在把这样的滑架的左右
侧部用三点支承的构造中,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说明的那样,指出在 一点支承部側滑架上下摆动而发生由振动引起的图像模糊或噪音。因 此,文献2提出了这样的方案,即,把在轨道面上卡合滑架的滑块配 置在左右轨道面的前后两处,使各滑块独立地调整其高度位置。
另外,在用高度调整机构(调整螺钉等)对搭载反射镜的滑架在 轨道面进行位置调整的情况下,产生以下的问题。对于该高度调整,在进行调整高度以便在滑架的滑块和轨道面之间不产生空间(间隙) 的同时需要使四处的滑块在轨道面以相等的接触压力接触。该接触压 力调整需要繁杂的调整作业,在该调整时引起反射镜的角度位置出现 偏差的问题。
例如在左右轨道面的一方倾斜的情况或滑架变形的情况下,有时 因上述的高度位置调整而使得反射镜的角度姿态不同。有时因用于使 滑架的左右端部沿着轨道面的高度位置调整,产生搭载于其上的反射
镜的角度姿态出现偏差。例如当反射镜的角度姿态从45度偏差成为 46度时,台板上的原稿的读取开始位置产生几何学偏差(读取终了位 置也一样)。
因此本发明者想到的是,在把反射镜支承在滑架上时,采用把其 左右侧端部用三点支承的构造,将用一点旋转支承该滑架的侧端部侧 仿形于轨道面地进行高度位置调整。由此,可以得到即使在轨道面或 滑架的滑动面上产生倾斜等的精度误差、反射镜位置和角度姿态也不 会出现大的偏差(变化)的调整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的课题是提供在把搭载反射镜的滑架支承在左右的轨 道面并可沿台板移动地支承时容易进行反射镜的光学调整的图像读取 装置。
为实现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构成。作为通过沿台板上的原 稿图像以规定速度移动的第一、第二滑架把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导向图 像读取机构的装置构成,在第一滑架上由第一、第二反射镜支承部对 反射镜的一侧端部而由第三反射镜支承部对另一侧端部进行三点支 承。另外,把该第一滑架的两侧端部在前后两处经由配置在左右四处 的滑动部件可滑动地支承在左右一对的轨道部件上。因此,构成为可
对前后两处的上述滑动部件的至少一方进行高度位置调节,该前后两 处的滑动部件配置在用一点支承上述第一反射镜的上述第三反射镜支
承部侧。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具有台板(2);沿上述台板(2)上的原 稿图像以规定速度移动的第一、第二滑架(3、 4);由上述第一滑架(3) 支承并把光照射到上述台板(2)上的原稿图像的光源(6);由上述第 一滑架(3)支承并把来自上述原稿的反射光朝向上述第二滑架(4) 进行偏转的第一反射镜(7);由上述第二滑架(4)支承并把来自上述 第 一反射镜(7)的光导向图像读取机构的一个或多个笫二反射镜(8 ); 可沿上述台板(2)上的原稿图像移动地支承上述第一滑架(3)的左 右一对轨道部件(5a、 5b)。在上述第一滑架(3)上,设置用在滑架 移动方向具有规定间隔的两点支承上述第一反射镜(7 )的一方侧端部 的第一、第二反射镜支承部(32a、 32b)和用一点支承另一方侧端部 的第三反射镜支承部(32c);上述第一反射镜(7)用上述第一、第二、 第三反射镜支承部进行三点支承;上述第一滑架(3),在其两侧端部 分别在滑架移动方向具有规定间隔的前后两处经由配置在左右四处的 滑动部件(33)可滑动地支承在上述左右一对的轨道部件(5)上,配 置在由一点支承上述笫一反射镜(7)的上述第三反射镜支承部(32c) 侧的前后两处的上述滑动部件(33c、 33d)的至少一方的高度位置构 成为可调节。
配置在由一点支承上述第一反射镜(7)的上述第三反射镜支承部 (32c)侧的前后两处的上述滑动部件的至少一方具有高度调整螺钉 (35),该高度调整螺钉调整滑动部件的高度,使其与上述轨道部件的 轨道面(5x)接触。
配置在由一点支承上述第一反射镜(7)的上述第三反射镜支承部 (32c)侧的前后两处的上述滑动部件,配置成以上述第三反射镜支承 部为中心地在滑架移动方向的前方和后方与上述轨道部件的轨道面 (5x)抵接。
上述第三反射镜支承部(32c )构成为用 一点旋转支承上述第一反 射镜的大致中央部。
上述第二滑架(4 )自由滑动地支承在可移动支承上述第一滑架(3 ) 的上述左右一对的轨道部件上,在该第二滑架(03)上支承把来自上述第一反射镜(07)的光导向上述图像读取机构的第二、第三这两个 反射镜。
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具有装置壳体(01);设在上述装置壳体 上的台板(2);配置在上述装置壳体上的图像读取机构(11);沿上述 台板(2)上的原稿图像以规定速度移动的第一、第二滑架(3、 4); 由上述第一滑架(3)支承、把光照射到上述台板(2)上的原稿图像 的光源(6);由上述第一滑架(3)支承、把来自上述原稿的反射光朝 向上述第二滑架(4)偏转的第一反射镜(7);由上述第二滑架(4) 支承、把来自上述第一反射镜(7)的光导向上述图像读取机构(11) 一个或多个第二反射镜;可沿上述台板(2 )上的原稿图像移动地支承 上述第一、第二滑架(3、 4)的左右一对轨道部件(5a、 5b);使上述 第一、第二滑架(4)各自移动的驱动机构(Mc)。
在上述第一滑架(3)上,设置用在滑架移动方向具有规定间隔的 两点支承上述第一反射镜(7)的一方侧端部的第一、第二反射镜支承 部(32a、 32b )和用 一点支承另 一方侧端部的第三反射镜支承部(32c ); 上述第一反射镜(7)用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反射镜支承部进行三点 支承;上述第一滑架(3),在其两侧端部分别在滑架移动方向具有规 定间隔的前后两处经由配置左右四处的滑动部件(33),可滑动地支承 在上述左右一对的轨道部件(5)上,配置在由一点支承上述第一反射 镜(7 )的上述第三反射镜支承部侧的前后两处的上述滑动部件的至少 一方构成为可调节高度位置。
本发明作为用沿台板上的原稿图像以规定速度移动的第一、第二 滑架把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导向图像读取机构的装置构成,在第一滑架 上由第 一、第二反射镜支承部支承反射镜的一侧端部而由第三反射镜 支承部支承另一侧端部,进行三点支承。另外,在把该笫一滑架的两 侧端部在前后两处经由配置在左右四处的滑动部件可滑动地支承在左 右一对的轨道部件上时,可对上述滑动部件的至少一方进行高度位置 调节,该滑动部件位于用一点支承反射镜的上述第三反射镜支承部侧, 所以具有以下效果。在把滑架用前后左右四处的滑动部件可滑动地支承在左右一对的 轨道面上的情况下,由左右轨道面的平坦度或滑架的制作精度的关系、 搭载在滑架的反射镜的位置及角度姿态有时会出现偏差。与此相对, 本发明因为把用一点支承反射镜的滑架侧端部仿形于轨道面地调整其 高度位置,所以利用该高度位置调整,即使在前后的滑动部件产生倾 斜,在反射镜的位置及角度姿态也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因此,本发明在把反射镜安装在滑架上时,以固定滑动部件的三 点为基准在规定位置(设计值)安装反射镜并进行一次调整,在该滑 架组装全部部件后载置支承在左右一对的轨道面上。在卡合支承在该 轨道面的状态下把支承反射镜的一点的滑架侧端部仿形于轨道面地调 整高度位置来进行二次调整。在该二次调整时,即使对位于前后的滑 动部件的一方的高度位置进行高低调整,在一点支承部(第三反射镜 支承部)也不会使反射镜倾斜。
这样,本发明因为在左右一对轨道面上在前后两处,由左右四处 的滑动部件滑动支承第一滑架,所以,该滑架振动少,可得到长期间 稳定的顺畅行走动作。与此同时,容易进行组装时的反射镜位置及角 度姿态的调整,在使用过程中其位置不会出现偏差。


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整体构成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在图1的装置中的第一滑架构成的立体说明图。 图3是表示在图2的装置中的反射镜支承构造的右端部的立体说 明图。
图4是表示在图2的装置中的反射镜支承构造的左端部的立体说 明图。
图5 (a)表示图2的装置中的第一滑架的高度调整、(b)是用两 点支承反射镜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详述本发明。图l表示采用本发明
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整体说明图,图2是滑架的立体图。图3及图4是 滑架支承构造的说明图,图5是滑架支承构造的动作状态说明图。
对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A进行说明。图示的装置表 示作为计算机等的输入装置使用的扫描装置。在形成为适宜形状的壳
体l的上表面设有玻璃等的台板2。另外,在壳体l内部由导向轨道5 支承沿台板2向图1左右方向往复运动的第一滑架3和第二滑架4。 另外,在上述第一滑架3上安装向台板上的原稿照射光的光源灯6和 把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导向后述的图像读取机构11的第一反射镜7。
另外,在上述第二滑架4上安装把来自第一反射镜7的光导向图 像读取机构11的第二反射镜8和第三反射镜9。另外,在上述壳体l 的底部配置透镜10和由光电转换元件构成的图像读取机构11。这些 光学元件构成读取光学系统,该读取光学系统利用第一反射镜7把从 光源灯6照射的光的反射光偏转到第二滑架方向,把该光利用第二反 射镜8和第三反射镜9经由透镜10导向图像读取机构11。
[笫一滑架
上述第一滑架3如图2中其立体构造所示那样,由在台板2的宽 度方向具有规定长度的框体构成,设有光源灯6的灯收纳部31和第一 反射镜7的反射镜收纳部32。图示的第一滑架3由耐热性的树脂形成, 灯收納部31和反射镜收纳部32形成一体。光源灯6由焚光灯、氮气 灯等具有最大原稿的宽度尺寸的线条光源构成。另外,在灯收纳部31 备有插座,在该收纳部中固定支承光源灯6。
另外,在第一滑架3上设有反射镜收纳部32,第一反射镜7以三 点支承方式支承在设于该收纳部32的第一、第二、第三反射镜支承部 32a、 32b、 32c上。如图2所示那样,上述第一反射镜7形成为具有 最大原稿的宽度尺寸的矩形形状,其右端部(图2右端)由在滑架移 动方向(图2的x-x方向)具有间隔Ll (参照图4)的第一反射镜支 承部32a和第二反射镜支承部32b支承。另外,第一反射镜7的左端 部(图2左端)把滑架移动方向的中央部支承在第三反射镜支承部32c上。由此,第一反射镜7形成为用两点支承其一端部(图2右端部), 用一点支承其另一端部(图2左端部)。另外,第一反射镜支承部32a 和第三反射镜支承部32c由调整螺丝构成为能够对反射镜的支承点 (接触点)进行位置调整。附图标记32x、 32y是推压上述反射镜支承 部的相反侧反射镜背面的板簧。
根据上述构成,由各自不同工序制作的第一滑架3和第一反射镜 7,以在滑架上一体成形的第二反射镜支承部32b为基准,对第一、第 三反射镜支承部32a、 32c进行位置调整,可调整第一反射镜7的位置 和角度姿态(后述的一次调整)。该调整例如在装置的组装工序中利用 把后述的滑动部件33作为基准的夹具调整第一反射镜7的位置和角度 姿态。另外,第三反射镜支承部32c配置成位于由第三滑动部件33c 和第四滑动部件33d形成的间隔L2的中央部。
如图2所示那样,在上述第一滑架3上在台板2的两侧端部配置 四个滑动部件33a 33d。该滑动部件33用于使第一滑架3与后述的导 向轨道5a、 5b的轨道面滑动接触。为此,在第一滑架3的图2右侧端 部配置具有间隔L2的第一滑动部件33a和第二滑动部件33b,同样在 第一滑架3的左侧端部配置具有间隔L2的第三滑动部件33c和第四 滑动部件33d。
因此,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构成为能够自由调整第三滑动部件33c 和第四滑动部件33d的至少一方的高度位置,这些滑动部件位于通过 一点支承(第三反射镜支承部)上述的第一反射镜7的滑架侧端部(图 2左侧端部)。为此,图示的滑动部件33利用与第一滑架3不同的部 件构成,由比较富于光滑性的尼龙、特氟龙等树脂构成,构成为能够 由调整螺钉35调节滑动部件33的高度位置。另外,第一、第二、第 三滑动部件33a 33c既可以与第一滑架3形成一体,也可以如图所示 那样利用另外的部件构成,嵌合连结到形成于滑架的凹陷部中。
[第二滑架J
上述第二滑架4与上述第一滑架3同样由树脂成形等形成,在该 第二滑架4上设置两个反射镜收纳部41、 42。另外,在第一反射镜收
12纳部41固定支承第二反射镜8,在第二反射镜收纳部42固定支承第 三反射镜9。在该第二滑架4上与上述第一滑架3同样设置四个滑动 部件43a 43d。
导向轨道构造I
自由滑动地支承上述第一滑架3及第二滑架4的导向轨道5配置 于壳体1。该导向轨道5由平行配置于台板2的两侧端部的第一导向 轨道5a和第二导向轨道5b构成,分别在上表面设置轨道面5x。另外, 该导向轨道5由金属材料构成或由树脂材料构成。另外,作为本发明 中支承第一滑架3的轨道面5x和支承第二滑架4的轨道面5x既可以 由一个轨道部件构成,或者也可以由分开的多个轨道部件构成,任意 一种方案均可。
[滑架驱动机构l
上述第一滑架3和第二滑架4可滑动地嵌合支承在第一、第二导 向轨道5a、 5b上,构成为第二滑架4以相对于第一滑架3的移动速度 的1/2的速度往复运动。其驱动机构形成如图1所示那样。在上述壳 体l配置左右一对的第一、第二带轮12、 13,在上述第二滑架4上设 置中间带轮(动滑轮)14。因此,在将一端固定于壳体1的适宜构架 (未图示)上的第 一金属丝15a巻绕到第二滑架4的中间带轮14以后, 该第一金属丝15a固定在第一滑架3上,经上述第一带轮12与巻绕带 轮16连结。另外,同样在将一端固定在构架上的第二金属丝15b巻绕 于中间带轮14以后,巻绕到上述第二带轮13,然后该第二金属丝15b 的另一端与巻绕带轮16连结。因此,当由滑架驱动电机Mc使巻绕带 轮16正反旋转时,第一滑架3以规定速度沿台板2左右移动,与此同 时第二滑架4以1/2的速度左右移动。
[第一反射镜的位置调整

如上所述,第一反射镜7在第一滑架3中由第一、第二、第三反 射镜支承部32a、 32b、 32c进行三点支承,第一滑架3由第一、第二、 第三、第四滑动部件33a 33d自由滑动地卡合支承在左右一对的导向 轨道5a、 5b上。另外,用一点支承第一反射镜7的位于图2左侧端部的第四滑动部件33d构成为可利用调整螺钉35调整高度位置。
进而,对第一反射镜7的位置及角度姿态的调整进行说明,例如 由树脂成形形成的第一滑架3和由玻璃成形的第一反射镜7分别由不 同的工序形成,由规定的加工精度分别制作。同样制作第二滑架4、 第二反射镜8、第三反射镜9、透镜10等。
因此,在由各自不同的工序制作的第一滑架3上安装第一反射镜 7、光源灯6,在该第一滑架3安装滑动部件33 (33a 33d)。于是在 具有基准面(平坦面)的调整夹具上载置滑动部件33。此时除可调整 高度位置的第四滑动部件33d以外,把第一、第二、第三滑动部件 33a 33c载置放置在基准面上。在该状态下针对第一反射镜7的位置 和角度姿态以第二反射镜支承部(突起)32b为基准对笫一、第三反 射镜支承部(调整螺钉)32a、 32c进行位置调整。由此,第一反射镜 7在第一滑架3中以第一、第二、第三滑动部件33a、 33b、 33c的轨 道接合面为基准定位在正确的位置上。这样,例如在装置的制造工序 中进行第一反射镜7的位置调整(一次调整)。
接着,在所有的组装工序后,把第一滑架3载置放置在导向轨道 5的轨道面5x上。另外,在该第一滑架3上架设第一、第二金属丝15a、 15b后,用调整螺钉35调整第四滑动部件33d的高度位置,以使第一、 第二、第三、第四滑动部件33a 33d切实地滑动接触卡合在左右的轨 道面5x上。
此时,存在左右轨道面5x中的一方倾斜的情况、或由于第一滑架 3的制作精度使得第四滑动部件33d从轨道面5x浮起的情况。当因这 样的精度误差在滑动部件33和轨道面5x之间产生间隙Ga时,如图5 (a)所示,由第四滑动部件33d的调整螺钉35调整高度。此时的高 度调整量h,在h=Ga时在轨道面5x上均匀地滑动接触有四处的滑动 部件33a 33d,与轨道面5x的接地压力在四点上形成等压状态。但由 该高度调整有时成为!^Ga或1KGa。这是由于第一滑架3弹性变形而 出现歪扭。即,由调整螺钉35进行的高度调整在插补间隙Ga的同时 必须要调整成使得四处的滑动部件33以等压状态与轨道面5x接触。在该第四滑动部件33d的接地压力比另外三点小时移动第一滑架3的 话则会产生振动、噪音,相反在较大时在第一滑架3产生歪扭而妨碍 滑架顺畅移动。
对于这样的第四滑动部件33d的高度调整,因为本发明在该第四 滑动部件33d所处的滑架的侧端部利用第三反射镜支承部32c由一点 支承第一反射镜7,所以如图5(a)所示,不用大幅变更第一反射镜 7的位置及角度姿态。与图5 (b)所示的两点支承的情况进行比较来 说明该关系。该图5(b)表示由a点、b点对第一反射镜7进行两点 支承的情况。例如在两个滑动部件33x、 33y之间倾斜1度而在轨道面 5x接地时,设定成45度的第一反射镜7倾斜为大致46度。此时的反 射镜的倾斜所形成的台板面的图像读取点从该图的X (45度时)偏转 成该图的Y (46度时)。该X-Y间的距离成为1.296mm (图示实施例 的情况),台板2上的原稿的读取位置产生大的错位。为此必须移动该 反射镜的位置。作为该反射镜的位置修正,重新进行在前面说明的制 造工序中的反射镜位置的一次调整,由于非常繁杂而不得已进行要求 熟练的作业。这样的读取点的错位同样也会因环境温度变化或长年使 用造成的滑架的歪扭变形而产生,在该情况下使用者不能容易地进行 位置调整。
与此相对,如图4(a)所示那样,在由第三反射镜支承部32c的 一点(图示c点)支承笫一反射镜7的情况下,例如两个滑动部件33x、 33y间倾斜1度接地时也使反射镜保持大致45度。因此,作为此时的 图像读取点,读取点Y位于与基准位置X大体一致的位置上。另外在 该场合,在滑动部件33以图示O点为中心倾斜的情况下,当产生反 射镜支承点c点和倾斜线的位置错位(图示偏移量of)时,反射镜从 45度倾斜一些,但由该倾斜造成的读取点Y的位置错位不会对图像读 取造成影响。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图示的不产生偏移量的几何学位置 上设定反射镜支承点,可基本完全消除读取点的位置错位。
另外,本申请要求通过参照而在此援用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08 年163074号的优先冲又。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台板,沿上述台板上的原稿图像以规定速度移动的第一、第二滑架,由上述第一滑架支承、向上述台板上的原稿图像照射光的光源,由上述第一滑架支承、将来自上述原稿的反射光朝向上述第二滑架偏转的第一反射镜,由上述第二滑架支承、将来自上述第一反射镜的光导向图像读取机构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反射镜,以能够沿上述台板上的原稿图像移动的方式支承上述第一滑架的左右一对轨道部件;在上述第一滑架上,设置在沿滑架移动方向具有规定间隔的两点支承上述第一反射镜的一个侧端部的第一、第二反射镜支承部和在一点支承另一个侧端部的第三反射镜支承部;上述第一反射镜在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反射镜支承部受到三点支承;上述第一滑架在其两侧端部分别在沿滑架移动方向具有规定间隔的前后两处、经由配置在左右四处的滑动部件能够滑动地被支承在上述左右一对轨道部件上,配置于在一点支承上述第一反射镜的上述第三反射镜支承部侧的前后两处的上述滑动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滑动部件构成为能够调节高度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在一 点支承上述第一反射镜的上述第三反射镜支承部侧的前后两处的上述 滑动部件的至少一个滑动部件具有高度调整螺钉;该高度调整螺钉进行高度调整,使得滑动部件与上述轨道部件的 轨道面接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在一 点支承上述第一反射镜的上述第三反射镜支承部侧的前后两处的上述滑动部件配置成如下方式,即,以上述第三反射镜支承部为中心在滑 架移动方向的前方和后方与上述轨道部件的轨道面抵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反 射镜支承部构成为在一点旋转支承上述第一反射镜的大致中央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滑 架自由滑动地支承在能够移动地支承上述第一滑架的上述左右一对轨 道部件上;在该第二滑架上,支承有将来自上述第一反射镜的光导向上述图 像读取机构的第二、第三反射镜即两个反射镜。
6. —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装置壳体,设在上述装置壳体的台板, 配置在上述装置壳体的图像读取机构,沿上述台板上的原稿图像以规定速度移动的第一、第二滑架,由上述第一滑架支承、对上述台板上的原稿图像照射光的光源,由上述第一滑架支承、将来自上述原稿的反射光朝向上述第二滑 架偏转的第一反射镜,由上述第二滑架支承、将来自上述第一反射镜的光导向上述图像 读取机构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反射镜,以能够沿上述台板上的原稿图像移动的方式支承上述第一、第二 滑架的左右一对轨道部件,使上述第一、第二滑架分别移动的驱动机构;在上迷第一滑架上,设置在沿滑架移动方向具有规定间隔的两点 支承上述第一反射镜的一个侧端部的第一、第二反射镜支承部和在一 点支承另一个侧端部的第三反射镜支承部;上述第一反射镜在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反射镜支承部受到三点 支承;上述第一滑架在其两侧端部分别在沿滑架移动方向具有规定间隔 的前后两处、经由配置在左右四处的滑动部件能够滑动地被支承在上述左右一对轨道部件上,配置于在一点支承上述第一反射镜的上述第 三反射镜支承部侧的前后两处的上述滑动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滑动部件 构成为能够调节高度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把搭载反射镜的滑架支承在左右轨道面并可沿台板移动地支承时容易进行反射镜的光学调整的图像读取装置。用沿台板上的原稿图像以规定速度移动的第一、第二滑架(3、4)把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导向图像读取机构(11),其中在第一滑架(3)中由第一、第二反射镜支承部(32a、32b)支承反射镜的一侧端部,由第三反射镜支承部(32c)支承另一侧端部,进行三点支承。把第一滑架的两侧端部在前后两处经由配置在左右四处的滑动部件(33a~33d)可滑动地支承在左右一对轨道部件(5a、5b)。用可调节高度位置的螺钉等支承配置于在一点支承第一反射镜的第三反射镜支承部侧的前后两处的滑动部件(33c、33d)的至少一方。
文档编号H04N1/00GK101616227SQ200910149638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3日
发明者小泽淳也 申请人:立志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