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媒体sim卡、移动终端及其数据交换方法

文档序号:770947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媒体sim卡、移动终端及其数据交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与多媒体卡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多媒体SIM卡、移 动终端及其数据交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种各样的移动增值业务及 应用相继出现。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两类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和基于多+某体 卡的应用。基于多媒体卡的应用,由于其集成在多媒体卡内,完全受运营商 的监控,更容易得到运营商的支持,从而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以往,由于受到包括多媒体卡的处理能力、通讯手段和容量在内的诸多 技术条件的限制,导致基于多媒体卡的应用只能提供功能简单、模式单一的 应用,典型的如SIM卡应用工具箱(SIM Application Toolkit,简称SAT或 者STK),只能提供纯文字菜单式的显示。这与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发展形 成了很大的反差,与整个移动通讯行业的飞速发展脱节。
针对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多种具有超大容量的多i某体卡,其容量通常 以兆字节为单位计,远大于目前市面上的普通多媒体卡(最大256K字节), 并且支持了卡的多媒体化,从而使得在多媒体卡上开发和部署大量新的应用 成为可能。这些应用包括专门设计的中国移动(CMCC)多媒体电话薄,多 媒体短信及众多专用应用程序,例如电子书、本地信息搜索引擎、中/英翻i争 器和预先下载的内容,可以向中国移动用户提供终极服务包。
多媒体SIM卡可以存储2000条以上的电话薄及1000条以上的短信息, 更大的扩展了 SIM卡的应用,手机通过高速接口或者原有的7816接口可以 访问大容量区,由于支持高速接口需要基带芯片的支持,且需要对原有硬件 电路进行很大的改板,资金投入很大,所以使用原有7816接口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但是,使用7816接口访问多媒体SIM卡的大容量区,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多媒体SIM卡中的内容是由手机的浏览器来进行查看, 一些网页应用可 以通过浏览器来查看,而多媒体卡中的大容量电话薄区只能通过STK模式来 浏览,且多媒体卡的中的大容量短信区则不能通过STK来操作,且STK模 式不能查看浏览手机本身存储的电话薄和短信,手机上的电话薄和短信功能 也不能去浏览多媒体卡中的电话薄短信,从而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给用 户带来使用上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媒体SIM卡、移动终端及其 数据交换方法,使得移动终端能够直接对多媒体SIM卡和本地所有的电话薄 和短信进行统一管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 一种移动终端与多媒体SIM卡之间的 数据交换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收到用户发起的多媒体SIM卡操作时,向所述多媒体SIM卡 发送操作请求,所述操作请求中携带所述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
所述多媒体SIM卡接收到所述操作请求,解析该操作请求,根据该操作 请求中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并将操作结果通过可扩展 标记语言XML才各式的lt据返回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收到所述XML格式的数据,对所述XML格式的数据进行 解析后显示给用户。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多々某体SIM卡发送的操作 -清求为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會求。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多媒体SIM卡事先配置所述HTTP请求的格 式以及所述XML格式,其中,所述HTTP请求为POST请求。
所述多媒体SIM卡才喿作为以下任一种短消息服务SMS存储4喿作、获得SMS操作、获得SMS列表操作、删 除SMS操作、获得SMS的数量操作、存储新的联系人操作、获取联系人明 细操作、更新联系人明细操作、通过电话号码查找联系人操作、删除联系人 操作、获取所有联系人列表操作、获得所有联系人数量操作、获得联系人部 分列表操作、获得搜索联系人的数量操作、获得搜索联系人部分列表操作。
所述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至少包括操作对象和操作内容。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媒体SIM卡,包括彼此连接的存储模块以及多媒 体卡网络服务器SCWS模块,其中
所述SCWS模块,用于接收及解析移动终端发送的HTTP请求,根据解 析后所获得的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对所述存储模块进行相应的操作, 并将操作结果通过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SCWS模块的操作存储数据。
进一步地,上述多媒体SIM卡中,所述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至少 包括操作对象和操作内容。
其中,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数据为短消息和/或电话簿数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依次连接的操作解析模块,处理模 块以及转发模块,其中
所述操作解析模块,用于解析用户发起的操作命令,并将用户发起的多 媒体SIM卡操作命令发送到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操作解析模块发送的多士某体SIM卡操作命 令,根据该多媒体SIM卡操作命令构造携带有所述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 息的HTTP请求,并发送到所述转发模块,以及接收多i某体SIM卡返回的 XML格式的数据,对所述XML格式的数据进行解析后显示给用户;
所述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模块发送的HTTP请求转发到多媒体 SIM卡中。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中,所述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至少包括操 作对象,操作内容。
其中,所述多媒体SIM卡操作为以下任一种
短消息服务SMS存储操作、获得SMS操作、获得SMS列表操作、删 除SMS操作、获得SMS的数量操作、存储新的联系人操作、获取联系人明 细操作、更新联系人明细操作、通过电话号码查找联系人#:作、删除联系人 操作、获取所有联系人列表操作、获得所有联系人数量操作、获得联系人部 分列表操作、获得搜索联系人的数量操作、获得搜索联系人部分列表操作。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移动终端与多媒体SIM卡上的SCWS应用的配合来 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通过移动终端产品进行联系人或短消息的统一查看、 查询,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使得用户能够在中低端移动终端产品中享 用多媒体卡带来的非凡的业务。


图l是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施例中多媒体SIM卡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与多媒体SIM卡之间进行交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与多i某体SIM卡的SCWS (Smart Card Web Server,多媒体卡网络服务器)应用的配合来为用户提供 便捷的服务,即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起的多媒体SIM卡操作,向多媒体SIM 卡发送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请求(例如,查找、存储以及删除联系人 的请求,存储、读取短消息的请求等),其中,移动终端利用GateWay软件 将HTTP请求转发到多媒体SIM卡的SCWS上,而不是通过GPRS发送出去。 多媒体SIM卡收到HTTP请求后,则解析该HTTP请求并根据解析结果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查找存储在多媒体SIM卡上相应的联系人及短消息内容, 存储以及删除联系人等等),再将才喿作结果以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格式的数据返回到移动终端,从而^f吏移动终端 对联系人或短消息进行统一管理。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可以与多媒体SIM卡进行数据交换的移动终端,如图l所示,包括 操作解析模块、处理模块以及转发模块。下面介绍各模块的功能。
操作解析模块,用于解析用户操作命令,并将用户发起的多媒体SIM卡 操作命令发送到处理模块;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操作解析模块发送的多媒体SIM卡操作命令,根据 该命令,构造HTTP请求,该HTTP请求中携带上述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 息,并将HTTP请求发送到转发模块,以及接收多媒体SIM卡返回的XML 格式的数据,解析该XML格式的数据并显示给用户;
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在HTTP请求中携带的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 至少包括操作对象和操作内容,其中,处理模块构造的HTTP请求至少可以 提出短消息和电话簿这两大类多媒体SIM卡操作,具体地
短消息操作进一步包括SMS (Short 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 存储操作、获得SMS操作、获得SMS列表操作、删除SMS才喿作以及获得 SMS的数量操作等;
电话簿操作进一步包括存储新的联系人操作、获取联系人明细操作、 更新联系人明细操作、通过电话号码查找联系人操作、删除联系人操作、获 取所有联系人列表操作、获得所有联系人数量操作、获得联系人部分列表操 作、获得搜索联系人的数量操作以及获得搜索联系人部分列表操作等。
转发模块,用于接收处理模块发送的HTTP请求,并将该HTTP请求发 送到多媒体SIM卡,其中,转发模块与多媒体SIM卡之间使用ISO/IEC 7816 接口进行传输;在本实施例中,转发模块可以采用GateWay软件实现。
一种与移动终端进行交互的大容量多J 某体SIM卡,如图2所示,包括彼 此连接的存储模块以及多媒体卡网络服务器SCWS模块。下面介绍各模块功能。
SCWS模块,用于接收及解析移动终端发送的HTTP请求,根据解析后 所获得的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对存储模块中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 并将操作结果通过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数据返回给移动终端;
存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SCWS模块的操作存储数据,存储模块所存储 的数据至少包括短消息数据和电话薄数据,其中,短消息和电话薄数据存储 在存储模块的Flash区域,而不是记录文件中,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本发明 技术方案中多媒体SIM卡存储数据的容量。
下面介绍上述移动终端与多媒体SIM卡的数据交换过程,首先,移动终 端与多媒体SIM卡事先配置好操作请求以及数据传输的格式,在本实施例 中,移动终端与多々某体SIM卡事先配置好操作请求为HTTP请求,且该HTTP 请求为POST请求,数据传输格式则配置为XML格式的数据,之后,移动 终端中各种应用程序(如phonebook 、message等)和多媒体SIM卡上的SCWS 通过HTTP请求开始通信,而收到HTTP请求的多媒体SIM卡则会向移动 终端回复一个XML格式的数据,移动终端对该数据经过处理后显示给用户 即可,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0:移动终端与多媒体SIM卡配置操作请求以及数据传输的格式;
在本实施例中,配置的操作请求为HTTP请求,HTTP请求采用POST 请求,其中,HTTP请求的Post数据体中携带了多媒体SIM卡搡作的信息;
例如HTTP:〃localhost:3516/〈应用名称〉? <标签名称>=<标签值>
其中,POST数据体包含<标签名称>=<标签值>&<其他标签名称>=<其 他标签值>&...又如,HTTP:〃localhost:4116/<应用名称> <标签名称>=<标签值>
其中,POST数据体体包含<标签名称>=<标签值>&<其他标签名称>=< 其他标签值>&...
在本实施例中,配置的数据传输格式为如下所示的XML格式的数据,
XML 一各式描述为 <主标签><子标签></子标签><其他子标签></其<也子 标签〉…〈/主标签〉;
步骤301:当移动终端收到用户发起的多媒体SIM卡操作时,根据该多 媒体SIM卡操作向多媒体SIM卡中的SCWS发送HTTP请求(Request), 该HTTP请求符合事先已配置好的操作请求的格式;
该步骤中,移动终端收到用户发起的多々某体SIM卡操作时,通过一转换 软件(在本实施例中为GateWay软件)将上述HTTP请求发送到多媒体SIM 卡中的SCWS上,其中HTTP请求中携带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至少包 括操作对象(如,操作所涉及的应用名称)及操作内容(如,具体操作为存 储、删除或者获取等);
例如,移动终端根据用户操作可以向多力某体SIM卡发起的多媒体SIM卡 操作至少包括短消息和电话簿操作这两大类,其中
短消息操作进一步包括SMS存储操作、获得SMS操作、获得SMS列 表操作、删除SMS操作以及获得SMS的数量才喿作等;
电话簿操作进一步包括存储新的联系人操作、获取联系人明细操作、 更新联系人明细操作、通过电话号码查找联系人操作、删除联系人操作、获 取所有联系人列表操作、获得所有联系人数量操作、获得联系人部分列表操 作、获得搜索联系人的数量操作以及获得搜索联系人部分列表操作等;
而上述这些多々某体SIM卡操作,是由用户自己在应用程序(短消息或者 电话薄)中所选择的涉及多媒体SIM卡的操作,也可以是移动终端接收到短 消息后,主动进行多媒体SIM卡操作。
步骤302:多媒体SIM卡的SCWS接收到HTTP Request后,解析该HTTP Request,从中获取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并根据该多媒体SIM卡操作
10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将操作结果按照已配置好的XML格式的数据返回
给移动终端。
下面结合几种典型的多媒体SIM卡操作,介绍上述移动终端与多媒体 SIM的数据的交互过程。
一、SMS存储操作
当移动终端接收到一条新的短消息或者用户存储自己编辑的短消息时, 由于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默认将短消息存储到多媒体SIM卡中,因此,当 用户选择了 "SMS存储操作"时,移动终端即判断收到了用户发起的多々某体 SIM卡操作,且该操作为SMS存储操作,此时,移动终端则会发送一个HTTP 请求到多媒体SIM卡,该HTTP请求中携带有操作对象(即短消息内容)和 操作内容(即SMS存储),而多媒体SIM卡接收并解析该HTTP请求后, 从中提取出短消息内容,存储到多媒体SIM卡的大容量区中,并将操作结果 (操作状态)以XML格式的数据返回到移动终端,在本实施例中,向移动 终端返回的XML格式的数据中还包括有短消息ID,从而便于移动终端识另,J。
其中,移动终端向多J^某体SIM卡发送的HTTP请求中网页地址URL部 分为HTTP:〃localhost:3516/〈应用名称〉 ,应用名称m=l,即表示该请求 为短信请求;
移动终端向多4某体SIM卡发送的HTTP请求中Post数据体描述如下
当所要存储的短消息的发送者被移动终端识别(即该短消息的发送者已 存在于移动终端的电话薄中)时,Post数据体为
sms=l&BX=<box number>&TS=<timestamp>&SE=<contact handler> &MS=<sms content〉,
当所要存储的短消息的发送者未被移动终端识别时,Post数据体为
sms=l&BX=<box number>ST=<SMS state〉 &TS=<times tamp>&NU=<phone number digit〉&MS=<sms content〉
上述Post数据体中各请求参数的含义如下sms=l,表示操作类型是Sms存储操作;
BX,表示SMSBOX的收件箱、发件箱或草稿箱,取值为0表示收件箱, 取值为l表示发件箱,取值为2表示草稿箱;其中,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多 媒体SIM卡还可以根据BX的值,进一步存储短消息的状态,例如,BX表 示收件箱时,多媒体SIM卡存储该短消息的状态为已读状态,BX表示发件 箱时,多媒体SIM卡存储该短消息的状态为发送状态,BX表示草稿箱时, 多媒体SIM卡则存储该短消息的状态为是编辑状态;还有一些实施例中,多 媒体SIM卡读取BX值后,在存储短消息的过程中,也可以将所有短消息的 状态均默认为未读状态。
TS,时间戳,表示存储短消息的时间,一般为14个数字,存储格式为 YYYYMMDDHHMMSS;
SE,表示该短消息的发送者的联系ID(即移动终端识别该发送者时,该 发送者的标识,如名字或联系人标号等), 一般为短整型十进制数字;
NU,表示该短消息的发送者的电话号码(移动终端未能识别该发送者时 所使用的), 一般为一组字符型数字;
MS,表示所要存储的短消息内容,其关键值的长度在多i某体SIM卡的 执行中受到限制,目前,其长度一般固定在460字节。
此时,多媒体SIM卡向移动终端返回的XML格式的数据为
<rsp>
<rq>sms=l</rq>
<bx>box number</bx>
<st>state</st〉
<hd>bcd digit</hd>
</rsp〉
其中
<rsp>,表示应答标签;<rq>,表示请求标签,请求的内容;
<bx>,表示多媒体SIM存储短消息的位置,取值为O表示为收件箱,取 值为1表示发件箱,取值为2表示草稿箱;
<st>,表示操作状态,例如,ok表示存储成功,mem表示存储失败;
<hd>,表示存储短消息的ID,格式是十进制的短整型,返回5H01里面 的索引值,计数从O开始,例如,0, 1, 2。
在其他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也可以在用户选择"SMS存储操:作"时,提 示用户选择存储的位置,仅当用户选择存储位置为多媒体SIM卡时,移动终 端才判断收到用户发起了多媒体SIM卡操作。
二、获得SMS列表操作
当移动终端用户进入短消息信箱(包括收件箱,发件箱,草稿箱)时, 由于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默从多媒体SIM卡中获得SMS列表,因此,当 用户选择了 "获得SMS列表操作",移动终端即判断收到了用户发起的多 媒体SIM卡操作,用该操作为SMS列表操作,此时,移动终端发送一个HTTP 请求到多媒体SIM卡,该请求中携带有操作对象(即短消息列表,短消息起 始ID,列表所要列出的短消息个数等)和操作内容(即获得SMS列表), 多媒体SIM卡接收并解析该请求后,将从短消息起始ID开始,将符合短消 息个数的要求的短消息列表信息以XML的格式返回给移动终端。
其中,移动终端向多媒体SIM卡发送的HTTP请求中Post数据体描述如

sms=3&BX=<box number>&BEG=<index of first sms〉&NUM=<amount of sms>
其中,各请求参数的含义如下
sms=3,表示操作类型是获得SMS列表操作;
BX,表示SMS BOX的收件箱、发件箱或草稿箱,取值为0表示收件箱, 取值为1表示发件箱,取值为2表示草稿箱;BEG,表示短消息起始ID;
NUM,表示所要列出的短消息个数。
而多媒体SIM卡向移动终端返回的XML格式的数据描述为: <rsp>
<rq>sms=3</rq> 〈bx〉box number</bx> <st>state</st> <msprv>
<hd>bcd digit of message handler</hd>
<sd>message sender handler</sd> or <nu>phone number</nu>
<ts>time stamp</ts>
<mt>message state</mt>
<ms>fix nbr of char for preview</ms>
</msprv>
<msprv〉
<hd>bcd digit of message handler</hd>
<sd>message sender handler</sd> or <nu>phone number</nu>
<ts>time stamp</ts〉
<mt>message state</mt>
<ms>fix nbr of char for preview</ms>
</msprv>
14</rsp> 其中
<rsp>,表示应答标签;
<rq>,表示请求标签,讳-求的内容;
<bx>,表示多媒体SIM存储短消息的位置,取值为O表示为收件箱,取 值为1表示发件箱,取值为2表示草稿箱;
<st>,表示操作状态,例如ok表示列表成功,mem表示存储失败;
<msprv>,表示所列短消息的标签,可以用短消息分隔符表示;
<hd>,表示列表短消息的ID, ID的格式一般为短整型的十进制数字;
<sd>,表示短消息发送者的联系ID(当该短消息的发送者被移动终端确 认时使用,格式是短整型的十进制数字);
<nu>,表示短消息发送者的电话号码(当发送者为被移动终端确定时使 用,格式是短整型的十进制数字);
<ts>,表示存储短消息的时间戳, 一般为14个数字,格式为 YYYYMMDDHHMMSS;
<mt>,表示短消息的状态,0表示短消息的状态为已读状态,1表示短 消息的状为未读状态;
<ms>,表示每条短消息的前20个bytes,在凄t据文件中20个bytes可能 为xml中的20个字到6个字,如这20个bytes都是英文数字等UTF8编码 中一个字节,则为20个字,如这20个bytes都为中文,在UTF8编码中为三 个字节,则为6个字,其余情况在此6-20个字之间。
三、存储新的联系人操作
当添加一个新联系人时,由于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默认将新的联系人 存储到多媒体SIM卡上,因此,当用户选择"存储新的联系人操作,,,即移动终端收到用户发起的多媒体SIM卡操作为存储新的联系人才喿作,此时,
移动终端发送一个HTTP请求到多J 某体SIM卡上,该请求中携带有操作对象 (联系人姓名,联系人其他信息)以及操作内容(存储联系人的信息),多 媒体SIM卡接收并解析该HTTP请求后,将该联系人姓名以及其他信息存储 到多媒体SIM卡大容量区中,并以XML的格式将操作结果(操作状态及联 系人ID)返回给移动终端。
其中,移动终端发起的HTTP请求的网页地址URL部分为 HTTP:〃localhost:3516/〈应用名称〉?应用名称m=2表示该请求为联系人请
求;
移动终端发起的HTTP请求中Post数据体的描述为 cont=l&ID=<contact name>&FDx=<field value>&FDy=<field value> ... 其中
cont=l,表示操作类型是存储新的联系人操作; ID,表示存储联系人的姓名; FDx,表示存储4关系人的明细;
x和y表示数字区域,通过数字1到17表示电话簿上每个联系人的区 域,区域可以是电话号码、姓名、传真等。
而多媒体SIM卡向移动终端返回的XML格式的数据描述为 <rsp>
<rq>cont= 1 </rq> <st〉state</st>
<hd>bcd digit of contact handler</hd>
</rsp>
其中:<rsp>,表示应答标签;
<rq>,表示请求标签,请求的内容;
<st>,表示操:作状态,例如为ok表示存储成功,为mem表示存储失败;
<hd>,表示刚刚存储联系人的ID, 一般格式是短整型的十进制数字。
在其他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也可以在用户选择"存储新的联系人才喿作" 时,提示用户选择存储的位置,仅当用户选择存储位置为多媒体SIM卡时, 移动终端才判断收到用户发起了多媒体SIM卡操作。
四、获得联系人明细操作
当移动终端用户想要查看联系人详细信息时,由于本实施例中,移动终 端默认从多媒体SIM卡上获取联系人的明细,因此移动终端即判断收到了用 户发起的多媒体SIM卡操作,用该操作为获得联系人列表操作,此时,移动 终端发送一个HTTP请求到多媒体SIM卡上,该HTTP请求中携带有操作对 象(联系人ID)以及操作内容(获取联系人列表),多媒体SIM卡接收并 解析该HTTP请求后,会将联系人详细信息以XML的格式返回给移动终端。
其中,移动终端发起的HTTP请求中Post数据体描述为
cont=3&HD=<contact handler in bcd>
其中
cont=3,表示操作类型是获得联系人明细操作;
HD,表示被获取明细的联系人ID,格式是短整型的十进制数据。
而多媒体SIM卡向移动终端返回的XML格式的数据描述为 <rsp>
<rq>cont=3</rq〉 <st>state</st>
<fd value="2,,>field info</fd><fd value=,,3">field info</fd> <fd value="7">field info</fd>
</rsp>
其中
<rsp>,表示应答标签;
<rq>,表示请求标签,请求的内容;
<st>,表示操作状态,例如为ok表示获得列表成功,为mem表示获得 列表失败;
<fieldvalue="2,,>,表示列表联系人明细,数值表示的是数字区域,通过 数字1到17表示电话簿中每个联系人区域,区域的值可以是电话号、姓名、 传真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也可以在用户选择"获得联系人明细操作" 时,提示用户选择获取的位置,仅当用户选择从多媒体SIM卡中获取时,移 动终端才判断收到用户发起了多媒体SIM卡操作。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移动终端与多媒体SIM卡 上的SCWS应用的配合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通过移动终端产品进行联 系人或短消息的统一查看、查询,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使得用户能够 在中低端移动终端产品中享用多媒体卡带来的非凡的业务。另外,由于本发 明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多媒体SIM卡的存储空间远远大于现有的SIM卡,因 此满足了用户大存储量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所附的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与多媒体SIM卡之间的数据交换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收到用户发起的多媒体SIM卡操作时,向所述多媒体SIM卡发送操作请求,所述操作请求中携带所述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所述多媒体SIM卡接收到所述操作请求,解析该操作请求,根据该操作请求中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并将操作结果通过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收到所述XML格式的数据,对所述XML格式的数据进行解析后显示给用户。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多媒体SIM卡发送的操作请求为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请求。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多媒体SIM卡事先配置所述HTTP请求的格式以及 所述XML格式,其中,所述HTTP请求为POST请求。
4、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i某体 SIM卡操作为以下任一种短消息服务SMS存储操作、获得SMS操作、获得SMS列表操作、删 除SMS操作、获得SMS的数量操作、存储新的联系人操作、获取联系人明 细操作、更新联系人明细操作、通过电话号码查找联系人操作、删除耳关系人 操作、获取所有联系人列表操作、获得所有联系人数量操作、获得联系人部 分列表操作、获得搜索联系人的数量才喿作、获得搜索联系人部分列表操作。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至少包括操作对象和操作内容。
6、 一种多i某体SIM卡,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连接的存储模块以及 多媒体卡网络服务器SCWS模块,其中所述SCWS模块,用于接收及解析移动终端发送的HTTP请求,根据解 析后所获得的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对所述存储模块进行相应的操作, 并将操作结果通过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数据返回给所述移动终端;所述存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SCWS模块的操作存储数据。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々某体SIM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至少包括操作对象和操作内容。
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J 某体SIM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才莫块,存储的数据为短消息和/或电话簿数据。
9、 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操作解析模块,处理 模块以及转发模块,其中所述操作解析模块,用于解析用户发起的操作命令,并将用户发起的多 媒体SIM卡操作命令发送到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操作解析模块发送的多媒体SIM卡操作命 令,根据该多媒体SIM卡操作命令构造携带有所述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 息的HTTP请求,并发送到所述转发模块,以及接收多媒体SIM卡返回的 XML格式的数据,对所述XML格式的数据进行解析后显示给用户;所述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模块发送的HTTP请求转发到多媒体 SIM卡中。
10、 如纟又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至少包括操作对象和操作内容。
11、 如4又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々某体SIM 卡操作为以下任一种短消息服务SMS存储操作、获得SMS操作、获得SMS列表操作、删 除SMS操作、获得SMS的数量操作、存储新的联系人操作、获取联系人明 细操作、更新联系人明细操作、通过电话号码查找联系人操作、删除联系人 操作、获取所有联系人列表操作、获得所有联系人数量操作、获得联系人部 分列表操作、获得搜索联系人的数量操作、获得搜索联系人部分列表操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媒体SIM卡、移动终端及其数据交换方法,涉及移动终端与多媒体卡应用。本发明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收到用户发起的多媒体SIM卡操作时,向多媒体SIM卡发送操作请求,操作请求中携带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多媒体SIM卡接收到操作请求,解析该操作请求,根据该操作请求中多媒体SIM卡操作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并将操作结果通过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数据返回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收到XML格式的数据,对XML格式的数据进行解析后显示给用户。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移动终端与多媒体SIM卡上的SCWS应用的配合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文档编号H04W88/00GK101588650SQ20091015010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7日
发明者潘春岭, 牛兴林, 王宗阳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