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19336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方法及装置,且特别涉及--种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
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的演进,移动装置变得体积更小且功能更强大,而其所连接的无线 网络也随之改进。这些改进将使得移动装置能够超越传统的语音通话,而连接网络以执 行多样化的功能。举例来说,移动装置可用来寄送电子邮件、浏览互联网,以及发送即时 讯息。许多装置也包括具整合地图(例如由网络下载的地图)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接收器。 在许多实例中,这些移动装置可以支持提供区域连结的无线标准,例如蓝牙或 IEEE802. ll,而这些标准将使得装置能够连接至无线区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甚至可通过点对点(Peer-to-peer)模式与其他移动装置进行通讯。
不幸的是,这些移动装置的使用量并未跟上这些新增的功能。而随着技术演进,有 需要提供一种更有用的方式来将一般的任务自动化,藉以让移动装置能够较佳地利用这些 新增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动变换操作模式的移动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对应移动装置的位置或使用的改变,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 的方法及系统(以下简称为模式变换系统或系统)。移动装置包括多个可提供移动装置及其 环境相关信息的多个感应器,此相关信息例如是位置信息、入射光强度及物体趋近。此系统可 监控这些感应器与操作系统所执行的应用程序,并根据监控结果,变换移动装置的操作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系统是在来电期间监控移动装置。如果系统在来 电期间检测到移动装置的前面有物体,则其会通过暂时关掉铃声或将移动装置变换为静音 模式或纯震动模式的方式来变换操作模式。类似地,在通话期间,系统也可检测移动装置是 否移动到正面朝下的位置。而对应于这种状况,系统会自动将移动装置的操作模式由标准 通话模式变换为电话扩音(邻eakerphone)模式。此外,移动装置也可对应某些形式的使用 者互动而自动变换操作模式,例如是当使用者启动应用程序或是将指向装置从移动装置上 相关联的插槽移出。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 细说明如下。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适于实施模式变换系统的移动装置100的前
6视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代表模式变换系统运作环境200的网络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动装置300的结构范例的高阶方块图。
图4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模式变换系统400的逻辑方块图。 [画]图4B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利用电性特征以检测指向装置是否存在的 简单电路440。 图4C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路460。 图5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在接收到来电时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 式的程序500的流程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根据装置的非语音使用在通话期间自动变 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程序700的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2 、203 、300 :移动装置101:机壳102:按压按钮104:方向键盘105:麦克风106:喇叭108:相机109:触摸感测兀件110:显不器200:图像位置系统运作环境204:GPS卫星206:无线连结208:位置信号210:蜂窝式无线电收发装置212:公用交换电话网络214:互联网216:远端电话218:远端装置220:电子邮件服务器222:网页服务器224:即时通讯服务器302:处理器304:存储器306:内连接308:操作系统
7
310 :存储装置 312 :输入装置 314 :显示装置 316:网络转接器 402 :处理元件 404 :数据存储元件 405:感应器元件 406 :光感测器 400 :系统 402 :处理元件 404 :数据存储元件 405 :感应器元件 406 :光感测器 408 :近接感测器410 :位置感应器 412 :指向装置检测器 414 :输入元件 416 :麦克风元件 418 :显示元件 420 :铃声元件 422 :震动元件 424 :扬声器元件 426 :来电监控元件 428 :感应器监控元件 430 :应用程序监控元件 432 :设定元件 434:模式控制元件 436 :电话扩音控制元件 438 :铃声控制元件 440 :电路 442 :指向装置 444 :插槽 446、448:电线 460 :电路 462 :按钮 466 :检测器 450:计量器 452:门限值比较元件 502 514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接收到来电时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程
8序的各步骤 602 616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根据感应器信息在通话期间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 作模式的程序的各步骤 702 714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根据装置的非语音使用在通话期间自动变换移动 装置操作模式的程序的各步骤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而这些描述提供了完整了解的特定细节与这些实 施例可能的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提供许多细节的情况下本发明仍然能够实 施。此外,许多已知的架构或功能将不会被详细公开或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不同实施 例的相关描述。以下描述中的术语倾向以其最广的定义来解释,即使其是与本发明某些特 定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使用。 图1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适于实施模式变换系统的移动装置100的 前视图。如图l所示,移动装置100包括机壳101以及配置在机壳110中的多个按压按钮 102、方向键盘104(例如五向键)、麦克风105、扬声器106、照相机108及显示器110。移 动装置也包括其他麦克风、无线电收发器、光感测器及/或其他常用在个人数字助理 (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手机、手机、智慧型手机或其他移动通讯装置中的计算 元件。显示器110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 LCD)、电浆显示器、真空 荧光显不器(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 示器、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Display, FED)及Z或其他适合用以表示使用者接口 的显示器种类。移动装置100也包括一个用以接收使用者输入的触摸感应元件109,例如电 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 SAW)式及/或其他种类的触 摸式屏幕,此触摸感应元件109可与显示器110整合,或是独立于显示器110外存在。在以 下说明的实施例中,触摸感测元件109与显示器110具有相似大小的使用区域,而在其他实 施例中,触摸感应元件109与显示器110也可具有不同大小的使用区域,例如触摸感应元件 109的使用区域可延伸出显示器110的边缘。 移动装置100也包括一个适于拍摄照片或录制影片的照相机1()8,此照相机l()S包 括光学图像感测器及镜头,且具有与其相关联的闪光灯,而能够在低光源的情况下拍摄照 片。虽然照相机108是绘示在移动装置100的正面,但照相机108也可以位于移动装置100
的背面。此外,移动装置ioo也可配置多个照相机,例如在正面配置第一照相机以及在背面
配置第二照相机。 在 一实施例中,除了照相机108及触摸感应元件109之夕卜,移动装置100也包 括独立的或整合到显示器110中的感应器元件,例如压力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及或其他 种类的感应器(未绘示)。举例来说,移动装置100也可包括邻近显示器110的热电偶 (Thermocouple)、电阻式温度检测器及/或其他种类的温度感应器,而用以测量输入机制、 显示器110及Z或触摸感应元件109的温度。 移动装置100也包括一或多个感应器,其可用以接收装置周围环境的信息。移动 装置100包括用以检测入射到移动装置100上的光强度的光感测器,此光感测器例如是位
9于显示器110之后,而能够判定入射在显示器110上的光强度。移动装置100也包括近接感 测器,其用以在没有物体与移动装置100接触的情况下,检测接近移动装置100的物体。此 近接感测器通过发射静电场(Electrostatic field)或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 并监控所产生的静电场或电磁场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来检测物体。因此,当有物体接近此 近接感测器时,这个物体会使得静电场或电磁场产生变化。移动装置IOO也包括位置感测 器,其用以提供移动装置100的位置与方位的相关信息,此位置感测器例如是一个重力感 测器(或其他使用一或多个加速度计的感应器),而用以判定移动装置的目前方位,例如判 定装置是否以直立或横向的方式被持用。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代表模式变换系统运作环境200的网络 图。请参照图2,多个移动装置202在无线网络所涵盖的区域内漫游,这些移动装置202 例如是手机或移动互联网装置(如图1所示的移动装置100)。移动装置202通过无线 连结206与蜂窝式(Cellular)无线电收发器210进行通讯。此无线连结206可以由任 何可传送数字数据的系统来实现,例如可以使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咖皿ications,GSM)、通用禾多动通讯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咖unications System, UMTS)、码分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 CDMA) 200的蜂窝式网络或 使用WiFi(:l:EEE8()2. 11)的非蜂窝式网络,抑或是使用蓝牙来实现。虽然无线连结是这些移 动装置最常用的方式,但这些装置也可使用如以太网络(Ethernet)的有线连结来进行通 讯。 在许多配置中,移动装置202也可在其中内嵌一个GPS接收器,而用以提供位置信 息。在这些配置中,移动装置2()2也可从一或多个GPS卫星2()4接收位置信号2()8。而为了 更清楚地绘示,图2中仅绘示一个卫星。然而,GPS接收器通常需要许多卫星来决定其所在 位置。此外,蜂窝式无线电收发器210在移动装置202的帮助下能够使用已知的信号三角 测量及/或信号延迟技术,藉以判定每一个无线装置的位置。 蜂窝式无线电收发器21()连接至一或多个可提供无线网络的后置网络 (Backhaul)服务的网络。此蜂窝式无线电收发器210连接至公用交换电话网络 (Public-Switched Tel印hone Network, PSTN) 212,而可提供该移动网络与其他网络上的 远端电话216间的连结。当移动装置202的使用者拨打语音电话时,蜂窝式无线电收发器 21()就会通过无线网络的语音后置网络(未绘示)将此电话路由(Route)至公共交换电话 网络212,而由公用交换电话网络212自动将此电话连结至远端电话216。如果远端电话216 是另一个移动装置,则此通电话将会通过第二无线网络的后置网络路由至另一个蜂窝式无 线电收发器。 蜂窝式无线电收发器210也连接至互联网214,其可提供分组式(Packet-based) 连结至支持网络应用程序的远端装置218。当移动装置202的使用者通过数据连结进行通 讯时,蜂窝式无线电收发器210即会通过无线网络的数据后置网络(未绘示)将此分组数 据路由至互联网214(或其他分组式网络)。互联网214是将无线网络连结至包括电子邮件 服务器22()、网页服务器222及即时讯息服务器224在内的远端装置218。当然,远端装置 218也可包括任何可在互联网214上取得的应用,例如文件传输通讯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服务器或串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服务器。 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动装置300的结构范例的高阶方块图。请参照图3,移动装置300即代表图2中的移动装置202。 移动装置300包括耦接至内连接(Interconnect) 306的 一 个或多个处理器 302及存储器304。图3所绘示的内连接306是一个由合适的桥接器(Bridge)、转接 器(Adapter)或控制器连接的任何一种或多种分离的实体总线、点对点连接或两者兼具 的抽象概念。而内连接306例如包括系统总线、外围元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PCI)家族总线、高速传输(HyperTransport)或工业标准架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ISA)总线、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SCSI)总线、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内部整合电路 (Inter-Integrated Circuit, I2C)总线或电子电机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标准1394总线(通常称为防火墙(Firewire))。
处理器302包括移动装置300的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而用以控制移动装置300的整体运作。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2可通过执行存储在存 储器304中的软件或固件来运作。处理器302可以是或可以包括--个或多个可编程的一般 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可编程 控制器、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可编程 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LD)或其他类似装置或这些装置的组合。
存储器304可以是或可以包括移动装置300的主存储器。存储器304代表任 意型式的固定式或可移动式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 RAM)、只读存储器 (Read-Only Memory, R0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或其他类似装置或这些装置的组 合。在实际应用中,存储器304可以在其他物件之中存储移动装置300的操作系统308。 [O訓]移动装置300包括输入装置312,藉以让使用者控制装置。此输入装置312包括键 盘、触控板、触摸式屏幕或其他标准的计算机输入装置。移动装置300也包括可显示使用者 接口的显示装置314,例如图1所绘示的显示器110。网络转接器314例如是一个无线转接 器,其提供移动装置300通过网络与远端装置通讯的能力。移动装置300还可包括耦接至 内连接306的存储装置310,此存储装置310例如包括可提供大量存储的快闪存储器装置。
图4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模式变换系统400的逻辑方块图。请参照 图4A,系统400例如是利用图3的存储器及处理器来实施。虽然本实施例在单一装置中绘 制了多种模块,但这些模块实体上并非必要配置在一起。在许多实施例中,这些模块也可分 布在多个实体装置中。类似地,数据存储装置可利用硬盘或快闪存储器等本地的存储元件, 或是利用可经由互联网存取的网页服务器等外部存储元件来实现。支持此系统的功能性的 程序代码被存储在光盘、快闪存储器或硬盘等计算机可读取媒体上。系统400的态样可由 软件、固件、硬件或其组合来实现。 系统400包括处理元件402,其用以监控感应器数据,并根据所检测到的感应器数 据的变化来变换移动装置的操作模式。处理元件402连接至数据存储元件404,而数据存储 元件404则是用以存储系统400相关的配置及设定信息,所存储的数据例如包括估算门限 值,以及当系统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时所要实施的变动的信息。 处理元件402连接至多个感应器元件405,此些感应器元件405包括光感测器 406,其用以检测入射到移动装置上的入射光的光强度。此光感测器406可以是专用的光强 度感测器,或是使用装置上既有的照相机元件(例如图1的照相机108)。处理元件405也
11连接至近接感测器408,其用以检测邻近移动装置但不在实体接触内的物体。处理元件402 也连接至位置感测器410,其使用加速度计的信息或其他的位置信息来判定移动装置的目 前位置或方位。此位置感测器410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加速度计,而用以判断因重力产生 的加速度方向。因此,当装置是静止时(例如没有其他加速度),位置感测器410所提供的 数据即可用来判定装置的正面是朝向哪个方向。 感应器元件405也包括指向装置检测器412,其用以检测移动装置的插槽中的指 向装置(例如触控笔)。此指向装置检测器412可使用任何已知方法来检测指向装置。举 例来说,虽然可以使用更复杂的检测器,图4B仍仅绘示利用电性特征来检测指向装置是否 存在的简单电路440。其中,电线446及448电性连结至指向装置的插槽444,电线446及 448相连接以在指向装置442插入指向装置插槽444时,形成一个将电线446连接至电线 448的电子电路。电线446及448连接至计量器450,其用以测量包括电线446及448的电 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感或其他阻抗。如果指向装置插槽444中没有指向装置442,则计量器 450会检测到-一个无穷大电阻(或是一个高电容);若指向装置存在,则计量器450会检测 到一个可量测的电阻(或一个非常小的电容)。此计量器450提供测量值给门限值比较元 件452,其可将此测量值与一个门限值比较,而当测量值大于此门限值时,门限值比较元件 452即可判定有指向装置442插入。门限值比较元件452中可配置多组通过理论或实验而 定的门限值。当然,电路440也可配置使用电阻、电容、电感或其他阻抗的组合来检测指向 装置442。 另一方面,图4C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路460,其适于利用机械特征 来检测指向装置。指向装置插槽444包括连接至机械或机电(Electromechanical)开关 464的按钮462或类似的机械元件。此开关464连接至检测器466的端点,而当指向装置 422不存在时,开关464即呈开路状态,检测器466的端点之间不会有电流流通;当指向装 置422插入时,其会按压按钮462以关闭开关464,并在端点间形成闭路。因此,检测器466 即可在电路闭路时判定有指向装置422插入。 回到图4A,处理元件402也连接至多个输入输出元件。特别是,处理元件402连接
至可接收使用者输入控制的输入元件414。此输入元件414例如包括触摸式屏幕或硬件键
盘。处理元件402也连接至可从环境中接收如使用者口语等声音的麦克风元件416,此麦克
风元件416提供多种可受处理元件402控制的敏感度。系统400也包括可显示系统输出的
显示元件418(例如图1的显示器110)。系统400也包括可提供来电、新讯息等通知给使用
者的铃声元件420以及震动元件422。系统400也包括可输出移动装置所产生声音的扬声
器元件424,系统400可控制此扬声器元件424以产生多种音量。移动装置也包括多个适合
在不同配置上使用的扬声器,例如移动装置可提供适合当装置操作在标准通话模式时使用
的低音量扬声器,以及适合当装置操作在电话扩音模式时使用的高音量扬声器。 处理元件402包括来电监控元件426,而用以监控移动装置所接通电话的状态。例
如,来电监控元件426可在刚从远端装置接到一通新电话时或是移动装置刚初始化一通新
电话时即判定。来电监控元件426也可监控装置以判断是否装置有加入正在进行的通话以
及通话是否结束。来电监控元件426可通过周期性地要求装置判断目前通话状态或是接收
可提供状态信息的事件通知(例如硬件或软件中断),而决定状态信息。 处理元件402包括感应器监控元件428 ,其用以接收并集合感应器元件405所接收
12的信息。以下则参考图5-图7来讨论,感应器监控元件428可估算感应器数据,并根据此 估算开始进行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变换。处理元件402也包括应用程序监控元件430,其用 以监控移动装置所执行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监控元件430可在移动装置开始或结束特定 应用程序时进行检测,也可在使用者执行所选择应用程序中的特定功能时进行检测。应用 程序监控元件430接着则根据应用程序信息开始进行移动装置的操作模式的变换。应用程 序监控元件430通过在应用程序启动或结束时轮询操作系统或从操作系统接收事件通知 来监控应用程序。处理元件402也包括设定元件432,其用以管理系统设定。
处理元件402包括模式控制元件434,其用以根据感应器监控元件428或应用程序 监控元件430的指示,执行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变换。其中,所执行的特定变换根据设定元 件432所存储的设定来进行。模式控制元件434与多种硬件及软件元件相接,以执行移动 装置操作模式的变换。例如,模式控制元件434可命令电话扩音控制元件436去致能或禁 能移动装置的电话扩音模式,而控制电话扩音模式的方式则包括将使用在标准通话模式下 的低音量扬声器禁能,以及将使用者远离扬声器时所使用的高音量扬声器致能。此外,电话 扩音控制元件436可改变所选择的扬声器元件424的音量或是增加麦克风元件416的敏感 度。模式控制元件434也可指示铃声控制元件438去变换铃声元件420及震动元件422的 模式,例如包括暂时关闭铃声元件42()或将装置变换为静音模式(禁能铃声元件42())或纯 震动模式(禁能铃声元件420并致能震动元件422)。 图5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在接收到来电时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 式的程序500的流程图。请参照图5,程序500开始在步骤502,其中来电监控元件426会 检测移动装置接收到来电,而对应所接收的来电,移动装置会提供听觉通知或震动等来电 提示。系统接着进行步骤504,以处理使用者的输入,其例如包括由使用者提供指令,以接 听、关静音或略过来电。 接着进行步骤506,由感测器监控元件428判断装置的初始状态,其中系统通过从 一或多个感应器元件405接收的数据来判定初始状态,而此初始状态则可作为后续比较以 检测变化的基准。步骤506的进行包括根据位置感测器410来判断装置的初始位置。系统 也会判断入射至装置上的入射光的初始光强度(使用光感测器406)以及检测接近移动装 置的物体(使用近接感测器408)。 在判定装置的初始状态之后,即进行步骤508,由系统监控感应器元件405。在监 控期间,系统会将感应器元件405的数据与步骤506中所判断的初始状态进行比较,其包括 将目前的位置信息与初始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以检测装置位置的变化。系统也会将目前 的入射光强度与初始的光强度进行比较,以检测入射光的亮度变化,而这例如可指出有物 体在移动装置与光源之间移动。类似地,系统会将目前的趋近信息与初始的趋近信息进行 比较,以检测是否有新的物体移动到移动装置附近。 系统然后进行判断步骤510,以判断装置是否为正面朝上的状态,其例如会检测装 置是否以正面朝上的方式放置在桌面上。在一实施例中,当初始位置信息指出装置是面向 另一方向(例如向下)而目前位置信息指出装置是正面朝上时,系统即可判定装置转变到 正面朝上的状态。特别的是,系统可使用加速度计或重力感测器以检测移动装置方位的变 化,并指示出装置是否转变为正面朝....匕的状态。此外,系统也可不管初始位置,而单纯地判 断装置目前是否处于正面朝上的状态。
如果系统判定装置是处于正面朝上的状态(或是已转变为正面朝上的状态),则 进行判断步骤512,由系统判断装置是否面向物体(例如桌子、使用者的手等)。如果装置 面向物体(或有物体移动到邻近装置正面的位置),系统即可推论使用者想要略过此来电。 在许多实施例中,系统会使用近接感测器以检测装置附近的物体,并将此趋近数据与初始 的趋近数据进行比较,藉以判定是否在接到电话后有物体趋近。此外,系统可使用光感测器 来比较初始的入射光强度与之后的入射光强度,藉以检测物体,其中若光强度下降了一定 的量,系统即可判定装置是面向物体。系统可配置多个门限值来实施物体检测,例如系统可 配置一个当入射光强度下降超过50百分比时即认定有检测到物体的门限值。
如果系统在步骤510中判定装置不是在正面朝上的状态或是系统在步骤512中判 定装置没有面向物体,则系统会判定移动装置的操作模式没有必要改变,并结束程序500。 反之则进行步骤514,由系统变换装置的操作模式。特别的是,系统可从感应器数据中推论 出使用者不想接听来电。对应于此,系统例如会通过关闭移动装置的铃声元件420来减少 移动装置所带来的注意。此外,系统也可将装置的操作模式变换为静音模式或纯震动模式。
在另一种配置中,系统可仅根据判断步骤512中的第二测试来变换操作模式。在 此种配置中,系统会在有物体邻近移动装置正面时变换操作模式,即使装置没有面向下方。 在此种配置中,使用者在接收到来电时,可通过单纯地将手或物体移到移动装置的前方来 变换操作模式。系统在判断步骤510中也会检测装置的其他状态,例如系统可转而判断是 否移动装置转变到正面朝下的状态。 图6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根据感应器信息在通话期间自动变换移动 装置操作模式的程序600的流程图。请参照图6,系统首先进行步骤602,由移动装置初始 -一通与远端装置的新通话,而初始新通话的方式包括提供信息至网络以要求连结至远端装 置。即使在完成与远端装置的连结之前,系统仍会依据程序600来监控移动装置,例如远端 装置的铃声仍然在响时(在此视为播出响铃状态)。 在初始通话后,即进行步骤604,由系统判断移动装置的初始状态。如同图5的程 序500,此步骤包括通过从--或多个感应器元件405所接收的数据来判定初始状态。因此, 系统可判定移动装置的初始位置及初始入射光强度,也可检测是否有物体接近移动装置。
系统然后进行步骤606,以监控感应器元件405去检测能够指示出操作模式变换 需要的变化。 一般而言,程序600会检测一组类似于程序500的变化,包括检测是否装置在 正面朝下的状态(判断步骤608),以及检测是否装置有面向物体(判断步骤610)。这些步 骤的进行可以类似于程序500中相关步骤的方式来执行。此外,系统也会判断移动装置是 否稳定(判断步骤612),其例如包括使用感应器元件405来检测装置在特定时段没有改变 位置或方向。例如,系统可使用重力感测器来测量固定区间的加速度,并在此特定时段期间 的多个连续量测都没有量到加速度时,判定移动装置为稳定。特别是,系统可在有三笔间隔 为200毫秒的连续量测指示出装置没有移动时,即判定移动装置为稳定。此外,移动装置可 使用光感测器来检测可指示出运动状态的入射光强度的变化,例如系统可在入射光强度在 特定时段内变化一小量(例如少于10% )时,即判定装置为稳定。 接着进行步骤614,由系统变换移动装置的操作模式。在此步骤中,系统可变换装 置的操作模式而让装置可以运行电话扩音,其例如包括增加移动装置的扬声器的音量、增 加麦克风的敏感度,或自动将操作模式变换为预设的电话扩音模式。
14
在变换操作模式之后,或是在系统判定不该变换模式时,系统即进行判断步骤 616,以判断通话是否持续。如果通话仍持续,系统将会回到歩骤606以继续监控程序;若通 话结束,则离开程序60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程序600可以许多方式来修改,例如程序600可略过判断步 骤610,而在移动装置以正面朝上的方式放置时,不管装置是否也面向物体,系统仍变换操 作模式。程序600也可在移动装置操作在电话扩音模式时进行反转,而在反转程序中,系统 可以类似的回圈监控感应器元件405,但若装置移动至非正面朝下或不面向物体的位置时, 则离开此电话扩音模式。系统也可改为在所选择的通话种类的期间致能自动模式变换程 序,例如系统只可在移动装置加入与多个远端装置的通话(例如多方通话或电话会议)时 才自动变换模式。 图7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根据装置的非语音使用在通话期间自动变 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程序700的流程图。请参照图7,程序700用以在使用者于通话期间 做出需要将装置移开使用者脸部的动作(例如在移动装置上启动记事本应用程序)时,变 换操作模式(例如变换为电话扩音模式)。系统首先进行步骤702,由移动装置初始一通与 远端装置的新通话。 在系统检测到新通话之后,即进行步骤704,由系统判定移动装置的目前状态,此 步骤例如包括决定移动装置上目前可用的应用程序清单,以判断装置活动的初始阶段。此 步骤也包括检测移动装置的实体配置,例如判断指向装置(例如触控笔)目前是否放置在 移动装置的插槽中。 系统接着进行步骤7()6,以监控移动装置的活动,例如其目前所执行的应用程序以 及指向装置的状态。如以上对于图4A的讨论,系统可通过在应用程序启动或结束时,轮询 操作系统或从操作系统接收事件通知以监控应用程序。系统可利用以....匕对于图4B及4C的 讨论,而以机械或电子的方式来判断指向装置是否存在。 接着进行判断步骤7()8,由系统判定是否有新的应用程序被使用者启动。在许多配 置中,此测试只有在系统判断出一组预设应用程序中 -个应用程序被启动时才满足。例如, 系统在步骤708中会企图去推测是否有记事本或讯息应用程序被启动,但却会忽略联络人 应用程序或互联网浏览器。如果应用程序没有被启动,系统即进行判断步骤710,以判断指 向装置是否从其插槽中移出,其例如包括判断原本存在的指向装置是否通话期间的后段不 存在。 如果系统在判断步骤708中检测到有新的应用程序被启动,或是在步骤710中判
定指向装置被移出时,则进行步骤712,由系统对应所检测到的变化,变换移动装置的模式。
根据所检测到的变化,系统可推论出使用者可能是以输入的目的来使用移动装置。因此,系
统会自动将操作模式从标准通话操作模式变换为电话扩音模式,而让使用者能够在将装置
作为其他用途时继续通话。在变换操作模式之后,系统即回到步骤706以继续进行监控。 如果系统没有检测到任何变化,则进行步骤714,以判断通话是否持续。如果通话
仍持续,系统则回到步骤7()6以继续监控移动装置;若通话结束,则离开程序700。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
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
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装置,包括一机壳,具有适合手持使用的形式,其中该机壳具有一正面及一背面;一来电提示元件,包含于该机壳,对应一来电而提供一来电提示,其中该来电提示包括一听觉要素;一或多个感应器元件,包含于该机壳,提供与该移动装置之一实体环境相关联的一信息;一存储器,包含于该机壳;以及一处理器,包含于该机壳并耦接于该来电提示元件、该一或多个感应器元件,以及该存储器之间;其中该处理器系配置用以控制多种元件,而这些元件包括一来电监控元件,接收该来电的一通知;一感应器监控元件,当该来电监控元件接收到该来电通知时,监控该一或多个感应器元件是否检测到有物体邻近于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以及一模式控制元件,当该感应器监控元件检测到有物体邻近于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时,自动变换该移动装置的一操作模式,其中改变该移动装置的该操作模式的方式包括至少改变该来电提示的该听觉要素。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或多个感应器元件包括一重力感测器,其提供与该移动装置的位置相关的-位置信息;以及该感应器监控元件还包括在检测到有物体邻近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时,根据一组位置信息判断该移动装置是否在一正面朝上状态,其中该正面朝上状态在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朝向一向上方向时存在;其中改变该操作模式包括在检测到有物体邻近于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并判定该移动装置是在该正面朝上状态时改变该操作模式。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其中该--或多个感应器元件包括一重力感测器,其提供与该移动装置的位置相关的一位置信息;以及该感应器监控元件还包括该重力感测器于一第一时间提供一第一组位置信息;该重力感测器于一第二时间提供一第二组位置信息,其中该第二时间在该第一时间之后;比较该第一组位置信息与该第二组位置信息以产生一比较结果;以及根据该比较结果判断该移动装置是否已改变为一正面朝下状态,其中该正面朝下状态是在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朝向一向下方向时存在;其中改变该操作模式包括在检测到有物体邻近于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并判定该移动装置改变为该正面朝下状态时改变该操作模式。
4. 一种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方法,该移动装置包括至少一正面及一背面,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接收一来电的一通知;提供该来电的一来电提示给一使用者,其中该来电提示包括一听觉要素;在提供该来电提示给该使用者的同时,检测是否有物体邻近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以及在检测到有物体邻近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时,自动变换该移动装置之一操作模式,其中改变该移动装置的该操作模式的方式包括至少改变该来电提示的该听觉要素。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有物体邻近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时,根据与该移动装置的位置相关联的一组位置信息判断该移动装置是否在一正面朝上状态,其中该正面朝上状态在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朝向一向上方向时存在;其中改变该操作模式包括在检测到有物体邻近于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并判定该移动装置是在该正面朝上状态时改变该操作模式。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第--时间提供与该移动装置的位置相关联的--第--组位置信息;在一第二时间提供与该移动装置的位置相关联的一第二组位置信息,其中该第二时间在该第一时间之后;比较该第一组位置信息与该第二组位置信息以产生一比较结果;以及根据该比较结果判断该移动装置是否已改变为一正面朝下状态,其中该正面朝下状态是在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朝向一 向下方向时存在;以及其中改变该操作模式包括是在检测到有物体邻近于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并判定该移动装置改变为该正面朝下状态时改变该操作模式。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自动变换该移动装置的该操作模式的步骤包括消除该来电提示的该听觉要素。
8. —种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方法,该移动装置包括至少一正面及一背面,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建立该移动装置与-一远端装置之间的-一通话;在该通话期间,在一第一时间提供与该移动装置的位置相关联的一第一组位置信息;在该通话期间,在一第二时间提供与该移动装置的位置相关联的一第二组位置信息,其中该第二时间在该第一时间之后;比较该第一组位置信息与该第二组位置信息以产生-比较结果;根据该比较结果判断该移动装置是否在一正面朝下状态及一非正面朝F状态间变换,其中该正面朝下状态是在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朝向一向下方向时存在;以及在该通话期间,当判定该移动装置在该正面朝下状态及该非正面朝下状态间变换时,自动变换该移动装置的一操作模式为一电话扩音模式。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该移动装置与该远端装置之间的该通话的步骤包括建立该移动装置与多个远端装置之间的一多方通话。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该通话期间,判断该移动装置是否稳定;其中改变该移动装置的该操作模式的步骤包括当判定该移动装置在该正面朝F状态及该非正面朝下状态间变换,且判定该移动装置为稳定时改变该操作模式。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该通话期间,检测是否有物体邻近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 其中改变该移动装置的该操作模式的步骤包括当判定该移动装置在该正面朝下状态及该非正面朝下状态间变换,且检测有物体邻近 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时改变该操作模式。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自动变换该移动装置的该操作模式的歩骤包括 改变与该移动装置的一扬声器的音量与该移动装置的一麦克风的敏感度。
13. —种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装置,包括一机壳,具有适合手持使用的形式,其中该机壳具有 一正面及 一背面; 一或多个感应器元件,包含于该机壳,提供与该移动装置的一实体环境相关联的信息,其中该一或多个感应器元件包括一位置感测器,其系提供与该移动装置的位置相关联的位置信息;--存储器,包含于该机壳;一处理器,包含于该机壳,耦接于该一或多个感应器元件与该存储器之间, 其中该处理器用以控制多种元件,而这些元件包括一来电监控元件,接收与该移动装置及一远端装置间的一通话相关联的信息; 一感应器监控元件,包括在该通话期间,在一第一时间经由该位置感测器提供一第一组位置信息; 在该通话期间,在一第二时间经由该位置感测器提供一第二组位置信息,其中该第二时间在该第一时间之后;比较该第一组位置信息与该第二组位置信息以产生一比较结果;以及 根据该比较结果判断该移动装置是否改变为一正面朝F状态,其中该正面朝下状态是在该移动装置的该正面朝向一向下方向时存在;以及一模式控制元件,在该通话期间,根据该判断结果自动变换该移动装置的该操作模式为一电话扩音模式。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该感应器监控元件还包括利用该一或多个感应器元件来判断该移动装置是否稳定;以及改变该移动装置的该操作模式的步骤包括,根据该判断结果以及该移动装置为稳定的 判断,改变该操作模式。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该感应器监控元件还包括监控该一或多个感应器元件来检测是否有物体邻近该移动 装置的该正面;以及改变该移动装置的该操作模式的步骤包括,根据该判断结果以及邻近该移动装置的该 正面的该物体的检测,改变该操作模式。
16. —种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方法,适用于使用一无线网络进行通讯的一移动装置,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建立该移动装置与一远端装置之间的一通话;在该通话期间,监测该移动装置以检测一特定应用程序的启动;以及对应该特定应用程序的启动,自动变换该移动装置的该操作模式,其中该操作模式是 在该通话进行中改变。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自动变换该移动装置的该操作模式的步骤包括将 该移动装置改变为一电话扩音模式,该特定应用程序为一记事本应用程序。
18. --种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装置,包括 一机壳,具有适合手持使用的形式; 一存储器,包含于该机壳;以及 一处理器,包含于该机壳并耦接于该存储器; 其中该处理器系配置用以控制多种元件,而这些元件包括 一来电监控元件,接收与该移动装置及一远端装置间的一通话相关联的信息; 一应用程序监控元件,在该通话期间监控该移动装置以检测一特定应用程序的启动;以及一模式控制元件,对应该特定行用程序的启动,自动变换该移动装置的该操作模式,其 中该操作模式是在该通话进行中改变。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方法及系统,此方法对应移动装置的位置改变或使用而自动变换移动装置的操作模式,其中移动装置包括多种可提供移动装置及其环境相关信息的感应器。这些感应器可判断位置信息、入射光强度,以及物体趋近,并检测指向装置的存在。此系统监控这些感应器与移动装置的操作系统所执行的应用程序,并根据此监控来变换移动装置的操作模式。
文档编号H04W88/02GK101772211SQ20091022656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崔源茂, 张文琪, 陆学森, 陈宥全, 高翊峰 申请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