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邻伪随机码混淆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2052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识别邻伪随机码混淆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识别邻伪随机码混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系统中,基站使用不同时间 偏置的PN(Pseudo Number,伪随机码)序列进行调制,其中所述PN序列由15阶移位寄存器 产生,共有32768个相位,即32768个码片。由于相位一个码片的两个PN序列的相位非常相 近,且单位码片传播的空间较小,移动台很难分辨信号来自哪个基站。为增加不同PN序列 的隔离度,配置可用的PN序列相位之间间隔64个码片。所述可用的PN序列由它的PN偏 置来定义,所以网络中最多有512个PN偏置。由于传播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其他因素,64码 片的间隔仍然不能使移动台区分基站,所以引入参量PILO乙INC,用于进一步增加隔离度, 即可用的PN偏置的个数为512/PIL0T_INC,这样PN偏置又减少了 。 随着用户量的增加,需要在原有CDMA网络的基础上新建大量新的基站,使得同PN 混淆、邻PN混淆的现象多有发生,造成网络干扰和移动台掉话,严重影响网络质量。
其中邻PN混淆是指移动台无法区分至少两个相位间隔很近的PN偏置的导频信 号。例如移动台与基站A(PNIOO)建立呼叫;当移动台检测到邻区集基站F(PN200)的导频 信号时,由于传播时延会造成PN短码的相位发生偏移,基站G(PN202)的导频信号落在基站 F(PN200)的搜索窗内,当移动台请求与所述基站F(PN200)建立切换时,移动台从所述基站 F(PN200)的搜索窗内监听到的是基站G(PN202)的导频信号,如果所述基站F(PN200)中为 所述移动台建立的业务信道的沃什码被所述基站G(PN202)的移动台使用了,所述移动台 根据监听得到的基站G(PN202)的导频信号,会解调并合并所述基站G(PN202)中使用该沃 什码的移动台的信号,结果会出现误帧率高甚至掉话的问题。 如何识别现有CDMA网络中存在的邻PN混淆,是现有CDMA网络面临的一个亟待解 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识别邻伪随机码混淆的方法和装置,能够识别邻PN混淆。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种识别邻伪随机码(PN)混淆的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台在与参考扇区所在参考基站建立通话时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在所述 通话过程中与有效非参考扇区所在邻基站建立切换后的第二位置信息; 如果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偏差大于阈值,且所述移动台在建
立切换后发生掉话,确定所述邻基站存在邻PN混淆。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第一位置位置信息是采用如下方式获取的 获取所述移动台与所述参考基站的第一参考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距离以及所述参考扇区的扇区方位角,确定所述移动台的第一 位置信息。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 如果所述非有效参考扇区的个数为1个时,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是采用如下方式获 取的 获取所述移动台与所述邻基站的第二参考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距离、所述第二参考距离以及所述参考扇区和/或有效非参考 扇区的扇区波瓣角,确定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 如果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个数为1,以所述参考基站为圆心,所述第一参考距离 为半径,得到圆1 ;以所述邻基站为圆心,所述第二参考距离为半径,得到圆2,确定所述圆 1和所述圆2的有效节点为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有效节点的获取方式如 下 如果所述圆l和所述圆2相离,两圆的圆心连线与所述圆l和所述圆2相交,虚交 点为Pl和P2,且所述虚交点Pl和虚交点P2位于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则确定所述有 效节点为所述虚交点Pl和虚交点P2的中间位置; 如果所述圆1和所述圆2相切,切点为P3,且所述切点P3位于所述参考扇区的扇 区波瓣角内,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切点P3的位置; 如果所述圆1和所述圆2相交,交点为P3和P4,如果所述交点P3在所述参考扇区 的扇区波瓣角内,所述交点P4不在,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交点P3的位置;如果所述 交点P3和所述交点P4都在所述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且交点P3在所述有效非参考扇 区的扇区波瓣角内,所述交点P4不在,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交点P3的位置;如果所 述交点P3和所述交点P4都在所述参考扇区和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则确 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交点P3和所述交点P4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 如果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是采用如下方 式获取
交点;


获取所述参考扇区分别与所述邻基站中有效非参考扇区和所述候补扇区的有效
根据所述获取的多个有效交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阈值由如下数值决定,包括所述移动台到所述参考扇区的一半扇区波瓣角 的距离;和/或,所述移动台到全部有效交点的平均距离。
—种识别邻PN混淆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移动台在与参考扇区所在参考基站建立通话时的第一位置信息以
及在所述通话过程中与有效非参考扇区所在邻基站建立切换后的第二位置信息; 确定模块,在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偏差大于阈值,且所述移
动台在建立切换后发生掉话时,确定所述邻基站存在邻PN混淆。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5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台与所述参考基站的第一参考距离;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距离以及所述参考扇区的扇区方位角,确
定所述移动台的第一位置信息。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获取模块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台与所述邻基站的第二参考距离;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距离、所述第二参考距离以及所述参考扇
区和/或有效非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确定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个数为1,以所述参考基站为圆心,所述第一参考距离
为半径,得到圆1 ;以所述邻基站为圆心,所述第二参考距离为半径,得到圆2,确定所述圆
1和所述圆2的有效节点为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有效节点的获取方式如
下 如果所述圆1和所述圆2相离,两圆的圆心连线与所述圆1和所述圆2相交,虚交 点为Pl和P2,且所述虚交点Pl和虚交点P2位于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则确定所述有 效节点为所述虚交点Pl和虚交点P2的中间位置; 如果所述圆1和所述圆2相切,切点为P3,且所述切点P3位于所述参考扇区的扇 区波瓣角内,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切点P3的位置; 如果所述圆1和所述圆2相交,交点为P3和P4,如果所述交点P3在所述参考扇区
的扇区波瓣角内,所述交点P4不在,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交点P3的位置;如果所述
交点P3和所述交点P4都在所述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且交点P3在所述有效非参考扇
区的扇区波瓣角内,所述交点P4不在,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交点P3的位置;如果所
述交点P3和所述交点P4都在所述参考扇区和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则确
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交点P3和所述交点P4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获取所述参考扇区分别与所述邻
基站中有效非参考扇区和所述候补扇区的有效交点,并根据所述获取的多个有效交点的位
置信息,确定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阈值由如下数值决定,包括所述移动台到所述参考扇区的一半扇区波瓣角 的距离;和/或,所述移动台到全部有效交点的平均距离。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获取移动台在与参考基站建立通话时的第一位置信息以 及在所述通话过程中与非参考基站建立切换后的第二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 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偏差大于阈值,且所述移动台在建立切换后发生掉话时,确定所述非参 考基站存在邻PN混淆,能够快速识别现有CDMA网络中邻PN混淆,从而使网络维护人员针 对发生邻PN混淆的基站重新进行PN规划、射频调整,达到优化网络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 的目的。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识别邻PN混淆的方法流程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1 ;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2 ;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3 ;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4 ;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5 ;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6。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以移动通信系统中 后处理软件根据CDT的数据来识别邻PN混淆进行说明,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步骤101、在移动台与基站A建立通话后,获取所述移动台的第一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移动台的第一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移动台的经纬度; 在本步骤中,所述移动台测量到一个参考扇区的导频信号,即基站A的导频信号, 则采用一角定位算法获取所述移动台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一角定位算法是一种无线 定位算法,是将Cell ID和高级前向链路AFLT定位法两种定位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高可用 性和高速度定位的算法。 其中在获取所述移动台的位置信息之前,需预先获取所述基站A到所述移动台的 距离L以及所述基站A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基站A到所述移动台的距离L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 基站A向覆盖范围内的移动台发送广播,根据该广播到达所述移动台的时间,得
到所述基站A与所述移动台的距离L。 其中所述基站A的位置信息包括基站的经纬度、基站的扇区方位角、基站的扇区
波瓣角。所述基站A的位置信息是从基站侧的CDT数据库中获取,所述CDT是一个可以24
小时开启,能够跟踪当前接入系统的所有用户的关键性数据,包括他们接入时的无线环境
以及在接入过程中系统内部针对该用户接入进行处理过程的关键性数据。 在获取到如上信息后,获取所述移动台的第一位置信息具体如下 如图2所示,以基站A为圆心,以所述移动台到所述基站A的距离为半径,得到一
个圆A ;获取所述基站A的扇区方位角,确定所述基站A的扇区方位角与所述圆A的交点为
所述移动台的第一位置信息。 步骤102、当所述移动台搜索到基站F的搜索窗口 ,包括基站G的导频信号,发起切 换,获取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F的PN偏置为PN200,所述基站G的PN偏置为PN202,由 于传输时延造成相位变化,使得所述基站G的导频信号落在所述基站F的搜索窗口内。所 述移动台请求与所述基站F建立切换。在所述基站F建立与所述移动台进行通信的业务通 道后,移动台从所述搜索窗口中监听到所述基站G的导频信号,将所述基站G导频信号的相 位发送给基站控制器,后处理软件根据此相位获取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是采用多角定位方法,所述多角定位方法是指移 动台测量到一个参考扇区和N个有效非参考扇区的导频信号,其中N大于等于l,其中所述 有效非参考扇区是指该扇区的PN偏置在所述移动台的激活集或候选集中,且与参考扇区
7不属于同一个基站。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台测量到得参考扇区为所述基站A的扇区,所述 有效非参考扇区为所述基站G的扇区。 以有效非参考扇区为1个为例,对获取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进行说明
分别以所述基站A、所述基站G的位置为圆心,以移动台到上述两个基站的距离为 半径,得到两个圆,分别为圆A和圆G。 其中所述圆A和圆G的位置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相离、相切和相交。下面分别结 合附图作以说明。 如图3所示,所述圆A和所述圆G相离,其中圆心A和圆心G的连线AG与两圆的 虚交点为虚交点PI和虚交点P2,如果所述虚交点PI和所述虚交点P2在所述圆A的扇区波 瓣角内,则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为所述虚交点PI和所述虚交点P2连线的中点。
如图4所示,所述圆A和所述圆G相切,切点为P3,如果所述切点P3在所述圆A的 波瓣角内,则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为所述切点P3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所述切点P3不在所述圆A的波瓣角内,则所述移动台的第二 位置信息为所述基站G的扇区方位角与所述圆G的交点位置。 当所述圆A和所述圆G相交时,交点为P4、P5,根据所述交点在所述圆A和所述圆 G的位置,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三个应用场景 如图5所示,所述P5在所述圆A的扇区波瓣角,所述交点P4不在,所述移动台的 第二位置信息为在所述圆A的扇区波瓣角内交点P5的位置。 如图6所示,所述交点P4和P5都在所述圆A的扇区波瓣角内,且所述交点P4在 所述圆G的扇区波瓣角内,所述交点P5不在,则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为在所述圆G 的邻区波瓣角内交点P4的位置。 如图7所示,所述交点P4和P5都在所述圆A和圆G的扇区波瓣角内,根据两个交 点与参考扇区圆点和有效非参考扇区圆点的连线的方位角,则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 为所述交点P4和P5的中点位置。 为便于描述,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所在的点称为有效交点。 当N〉 1时,下面算法会用到一个概念一有效非参考扇区圆,其信息有有效非参
考扇区的经纬度/方位角/波瓣角/路损、有效非参考扇区的同站候补扇区的经纬度/方
位角/波瓣角/路损。其中,有效非参考扇区与有效非参考扇区的同站候补扇区不同在于,
前者是距离移动台最近的基站。我们也把有效非参考扇区圆叫做邻基站。移动台的位置估
算如下首先,按照上述两角定位的计算方法,计算所述参考扇区与每个有效非参考扇区的
有效交点、参考扇区与每个有效非参考扇区的同站候补扇区的有效交点,所述有效交点为
根据所述参考扇区与有效非参考扇区或者同站候补扇区定位的一个交点,其具体定位方法
参照图2到图6。对于同一个邻基站,它与参考扇区最多取一个有效交点。例如,所述参考
扇区与所述邻基站的有效交点个数为m个(X0,Y0)、(xl,Y1).... (Xm-l,Ym-l)。所述参考
扇区与各邻基站中候补扇区的有效交点个数为n个(xO, y0) 、 (xl, yl). . . . (xn-l, yn_l)。
最后,确定MS的位置(X,Y):X = (XO+xO+Xl+x1. . . +Xm+n-l)/(m+n), Y = (YO+yO+Yl+y1. . . +ym+n_l)/(m+n))。 步骤103、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偏差;
8
在本步骤中,所述基站F与所述基站G的位置信息不同,所述基站控制器根据所述基站G的位置信息得到的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与所述基站F距离移动台的实际距离有很大偏差,则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偏差会较大,执行步骤104。
步骤104、如果偏差大于阈值,且所述移动台在建立切换后发生掉话,确定所述基站F存在邻PN偏置混淆; 在本步骤中,所述阈值由一角定位算法和多角定位算法的误差决定;对于一角定位,算法的误差为所述移动台到所述参考扇区中一半扇区波瓣角的距离;对于多角定位,算法的误差为所述移动台到各个有效交点的平均距离。 当偏差较大时,且这次切换后发生了掉话,表示所述移动台在切换时加错了基站,确定所述基站F发生邻PN混淆。 由于CDT数据来自于网络各个角落不同用户的通话,具有海量级的数据量,使得通过本方法识别邻PN混淆情况的快速高效性的特点凸显无疑。据此,我们可以对发生邻PN混淆的基站给出优化方案,如重新进行PN规划、射频调整等等,大大改进网络质量、提升用户感受、提高产品竞争力。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领域中任何需要无线定位的产品设备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邻PN混淆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移动台在与参考扇区所在参考基站建立通话时的第一位置信息以
及在所述通话过程中与有效非参考扇区所在邻基站建立切换后的第二位置信息; 确定模块,在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偏差大于阈值,且所述移
动台在建立切换后发生掉话时,确定所述邻基站存在邻PN混淆。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台与所述参考基站的第一参考距离;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距离以及所述参考扇区的扇区方位角,确
定所述移动台的第一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台与所述邻基站的第二参考距离;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距离、所述第二参考距离以及所述参考扇
区和/或有效非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确定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个数为1,以所述参考基站为圆心,所述第一参考距离为半径,得到圆1 ;以所述邻基站为圆心,所述第二参考距离为半径,得到圆2,确定所述圆1和所述圆2的有效节点为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有效节点的获取方式如下 如果所述圆1和所述圆2相离,两圆的圆心连线与所述圆1和所述圆2相交,虚交点为Pl和P2,且所述虚交点Pl和虚交点P2位于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虚交点Pl和虚交点P2的中间位置; 如果所述圆1和所述圆2相切,切点为P3,且所述切点P3位于所述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切点P3的位置; 如果所述圆1和所述圆2相交,交点为P3和P4,如果所述交点P3在所述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所述交点P4不在,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交点P3的位置;如果所述
交点P3和所述交点P4都在所述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且交点P3在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所述交点P4不在,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交点P3的位置;如果所述交点P3和所述交点P4都在所述参考扇区和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交点P3和所述交点P4的中间位置。
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获取所述参考扇区分别与所述邻基站中有效非参考扇区和所述候补扇区的有效交点,并根据所述获取的多个有效交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获取移动台在与参考基站建立通话时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在所述通话过程中与非参考基站建立切换后的第二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偏差大于阈值,且所述移动台在建立切换后发生掉话时,确定所述非参考基站存在邻PN混淆,能够快速识别现有CDMA网络中邻PN混淆,从而使网络维护人员针对发生邻PN混淆的基站重新进行PN规划、射频调整,达到优化网络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识别邻伪随机码(PN)混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移动台在与参考扇区所在参考基站建立通话时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在所述通话过程中与有效非参考扇区所在邻基站建立切换后的第二位置信息;如果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偏差大于阈值,且所述移动台在建立切换后发生掉话,确定所述邻基站存在邻PN混淆。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位置信息是采用如下方式获取的获取所述移动台与所述参考基站的第一参考距离;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距离以及所述参考扇区的扇区方位角,确定所述移动台的第一位置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非有效参考扇区的个数为1个时,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是采用如下方式获取的获取所述移动台与所述邻基站的第二参考距离;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距离、所述第二参考距离以及所述参考扇区和/或有效非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确定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个数为1,以所述参考基站为圆心,所述第一参考距离为半径,得到圆1 ;以所述邻基站为圆心,所述第二参考距离为半径,得到圆2,确定所述圆1和所述圆2的有效节点为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有效节点的获取方式如下如果所述圆l和所述圆2相离,两圆的圆心连线与所述圆l和所述圆2相交,虚交点为Pl和P2,且所述虚交点Pl和虚交点P2位于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虚交点Pl和虚交点P2的中间位置;如果所述圆1和所述圆2相切,切点为P3,且所述切点P3位于所述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切点P3的位置;如果所述圆1和所述圆2相交,交点为P3和P4,如果所述交点P3在所述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所述交点P4不在,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交点P3的位置;如果所述交点P3和所述交点P4都在所述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且交点P3在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所述交点P4不在,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交点P3的位置;如果所述交点P3和所述交点P4都在所述参考扇区和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交点P3和所述交点P4的中间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是采用如下方式获取获取所述参考扇区分别与所述邻基站中有效非参考扇区和所述候补扇区的有效交点;根据所述获取的多个有效交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由如下数值决定,包括所述移动台到所述参考扇区的一半扇区波瓣角的距离;和/或,所述移动台到全部有效交点的平均距离。
7. —种识别邻PN混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获取移动台在与参考扇区所在参考基站建立通话时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在 所述通话过程中与有效非参考扇区所在邻基站建立切换后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模块,在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偏差大于阈值,且所述移动台 在建立切换后发生掉话时,确定所述邻基站存在邻PN混淆。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台与所述参考基站的第一参考距离;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距离以及所述参考扇区的扇区方位角,确定所述移动台的第一位置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台与所述邻基站的第二参考距离;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距离、所述第二参考距离以及所述参考扇区和/或有效非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确定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个数为1,以所述参考基站 为圆心,所述第一参考距离为半径,得到圆1 ;以所述邻基站为圆心,所述第二参考距离为 半径,得到圆2,确定所述圆1和所述圆2的有效节点为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 述有效节点的获取方式如下如果所述圆l和所述圆2相离,两圆的圆心连线与所述圆l和所述圆2相交,虚交点为 Pl和P2,且所述虚交点Pl和虚交点P2位于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则确定所述有效节 点为所述虚交点Pl和虚交点P2的中间位置;如果所述圆1和所述圆2相切,切点为P3,且所述切点P3位于所述参考扇区的扇区波 瓣角内,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切点P3的位置;如果所述圆1和所述圆2相交,交点为P3和P4,如果所述交点P3在所述参考扇区的扇 区波瓣角内,所述交点P4不在,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交点P3的位置;如果所述交点 P3和所述交点P4都在所述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且交点P3在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 扇区波瓣角内,所述交点P4不在,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交点P3的位置;如果所述交 点P3和所述交点P4都在所述参考扇区和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则确定所 述有效节点为所述交点P3和所述交点P4的中间位置。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IO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获取所述参考扇区分别与所述邻基站中有效非参考扇区和所述候补扇区的有效交点,并根据所述获取的多个有效交点的位置信 息,确定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由如下数值决定,包括所述 移动台到所述参考扇区的一半扇区波瓣角的距离;和/或,所述移动台到全部有效交点的 平均距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邻伪随机码混淆的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移动台在与参考扇区所在参考基站建立通话时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在所述通话过程中与有效非参考扇区所在邻基站建立切换后的第二位置信息;如果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偏差大于阈值,且所述移动台在建立切换后发生掉话,确定所述邻基站存在邻PN混淆。
文档编号H04B1/69GK101742604SQ20091025216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0日
发明者周春晓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