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制方法及高速光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409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制方法及高速光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制方法及一种 高速光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传输速率以及传输距离的增加,光纤的色散以及非线性效应对光传输网络的影响 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超高速(大于100GBits/s速率)的光传输系统,对于色散以及非线 性损伤容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使用特殊技术来降低传输光纤线路上传输光信号的比特 率来提升损伤容限。例如,采用高阶的编码调制技术,如Q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相移键控)、8PSK、 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等,并结合偏振复用技术。
通常,对于超长距离单通道100G光传输系统,相位调制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调制技术 。采用相位调制格式进行传输,如QPSK、 DQPSK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Reference 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相对相移键控)、PSK (Phase Shift Keying,相移键控)等, 可以获得较好的接收灵敏度、OSNR (Optical Signal Noise Ratio ,光信噪比)容限,从 而实现长距离的传输。近年来,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利用相移键控调制技术进行了超高速的系 统传输实验,特别是以QPSK调制技术,结合相干传输接收的方案得到高度重视,并在理论以 及实验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Jeremie Renaudier等人在文章"Linear Fiber Impairments Mitigation of 40-Gbit/s Polarization-Multiplexed QPSK by Digital Processing in a Coherent Receiver, "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Vol. 26: Issue 1, pp. 36-42, Jan. 2008)中,实验报道了在PDM-QPSK (Pulse-Delta Modulation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脉波增量调变-四相相移键控)的调制格式下,通过在接 收端采用电信号处理的方式,对光传输过程中的色散(CD)、偏振模色散(PMD)等线性损 伤进行补偿,将40Gb/s的光信号传输4080km。 2009年,Gabriel Charlet等人在文章" Transmission of 16.4-bit/s Capacity Over 2550 km Using PDM QPSK Modulation Format and Coherent Receiver, "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Vol. 27,Issue 3, pp. 153-157, Feb. 2009)中,通过对相干接收装置的优化,将164路、每一路 100Gb/s的光信号传输了2550km。实验测得,164个光通道的平均92因子为10. 2dB。可见,相 移键控调制,尤其是QPSK结合相干接收装置已成为100Gb/s光传输系统的首选方案。然而, 要想使得100Gb/s的传输系统在性能上以及传输距离达到现有的10Gb/s的光传输系统,还有 很多制约因素,其中非线性效应是最主要的因素。为了让光信号传输更远的距离,通过增加 发射光功率以提高接收端的OSNR是最直接的手段。然而,随着光功率的增大,光纤的非线性 效应也随之增强,光信号反而会逐渐恶化。S. Bigo等人在文章"Overlaying Coherent-Detection Channels over Direct-Detection Channels in Multi-Bit-Rate Systems, " (i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OSA Technical Digest (CD)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9), paper 0TuDl)中,实验说明了X寸于40Gb/s, 80 Gb/s以及100Gb/s的光传输系统,在PDM-QPSK的调制格式下,单通道传输以及多通道传输 时的非线性影响。实验结果反应出,对于单通道系统,自相位调制(SPM)引起的非线性效 应对100Gb/s系统的影响最大。当入纤功率为2dBm,传输距离为1600km时,非线性引起的Q2 代价达到了6dB。可见,对于此类调制格式下的超高速光传输系统,传输过程中的非线性效 应仍然是制约传输性能的主要因素。目前,国外各研究机构对于此类传输系统中的色散, PMD等线性损伤以及非线性效应引起的非线性损伤,采用的大都是在传输过程中不做任何处 理,而在接收端采用相干接收(Coherent Receiver)外加电数字信号处理(DSP)的方式来 解决,即用电补偿的方式来修复光信号的损伤。也有的采用在链路部分进行色散补偿的方式 ,但色散补偿精度达不到100G传输系统的要求,还需要在接收端加上电信号处理来补偿色散 余量并对非线性进行抑制。如上文提到的"Transmission of 16. 4-bit/s Capacity Over 2550 km Using PDM QPSK Modulation Format and Coherent Receiver", 采用的就是这样 的方式。这种方式在链路中虽然加入了色散补偿模块,但由于色散补偿精度不够,随着传输 距离的增长,光纤的色散与非线性效应相互作用,使得光信号不断恶化,因此还需要在接收 端加入电信号处理来弥补光信号的损伤,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并且传输性能也受到抑制。而 对于完全电补偿的方式,例如2009年Guifang Li在文章"Recent advances in coherent optical communication, " (in Proc. Advances in Optics and Photonics, Vol. 1, Issue 2, 2009, pp. 279-307)中,对现有的超高速100G光通信系统采用的相干探测技术进 行了综述,里面采用的方式都是前面提到的相干接收外加DSP处理的方式。具体实现手段是 ,在接收端先通过相干探测方式接收传输过来的光信号,经过相位解调装置之后通过光探测 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由于传输过程中光纤的色散影响以及非线性效应并没有得到抑制,此时接收到的电信号质量是非常差的,必须经过后续的电信号处理。DSP的处理分为两个 部分, 一部分是线性部分的补偿,即对光纤色散进行补偿,这一部分是通过求解光纤在色散 影响下的光传输方程来得到的。而另一部分,则是非线性部分,即对光纤非线性效应带来的 损伤进行修复,是通过对多通道非线性薛定尔方程简化近似用DSP求解。这种方式虽然能在 一定程度上对信号进行修复,并满足光传输系统的性能要求,但仍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缺陷 :1、由于DSP处理时是对光传输方程进行近似求解,难以抑制非线性效应并对色散进行精确 补偿;2、当传输距离过长或者传输速率过高时,在传输过程中积累的色散以及非线性非常 大,在接收端需要更高的OSNR才能满足DSP处理的范围,M. Kuschnerov等人在文章" Adaptive Chromatic Dispersion Equalization for Non-Dispersion Managed Coherent Systems" (i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0SA Technical Digest (CD)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9)) , paper 0MT1中,阐述了在不同的色散补偿量下所 需要的0SNR代价。比如在普通的G652光纤上传输2000km,总共积累的色散将达到34000ps/nm, 对于这样的色散,需要大于6dB的0SNR代价。因此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DSP的处理能力难以 满足系统的需求;3、随着光传输速率的增加,电子的处理速度难以满足要求,用电信号处 理的方式来解决光传输损伤将变得更加困难;4、高速率的DSP处理芯片价格昂贵,难以满足 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制方法,能够很 好地解决高速光传输系统中的非线性问题,并可以节省高速光传输系统的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制方法,根据 高速光传输系统各段链路的等效色散系数设定要求,在每一段链路中分别加入对应的色散补 偿量,使得每一段链路的等效色散系数满足所述设定要求。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设定要求为在经过所述高速光传输系统 的每一段链路传输之后,保持光信号的相位在每一个光脉冲范围内不变。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等效色散系数与所述色散补偿量之间的关 系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其中,Dl为传输光纤的色散系数,Ll为传输光纤的长度,D(c)为色散补偿量,^为等 效色散系数。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决定所述色散补偿量D(c)的因素包括传输光纤 的色散、非线性系数、入纤功率和传输距离。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高速光传输系统为采用相移键控调制的光 传输系统。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高速光传输系统为多通道密集波分复用系统。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高速光传输系统的调制格式为NRZ或者RZ 调制格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高速光传输系统,包括光发射单元、光传输 单元和光接收单元,所述光传输单元包括至少一段链路,每一段链路包括顺次相连的传输光 纤、光放大器和高精度色散管理模块,所述高精度色散管理模块用于根据该高精度色散管理 模块所在链路的等效色散系数设定要求,在每一段链路中分别加入对应的色散补偿量,使得 该段链路的等效色散系数满足所述设定要求。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高精度色散管理模块为色散补偿光纤或者 光纤光栅。
本发明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制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高速光传输系统中的非 线性问题,并可以节省高速光传输系统的成本。


图1为本发明DWDM相移键控调制光传输系统结构图2为实施本发明采用的RZ-PDM-QPSK高速光传输系统结构图3为不同的色散管理残余量通过RZ-PDM-QPSK系统传输2000km后的品质因素(Q2)值曲 线图4A为针对两种不同的色散管理控制精度下接收端的相位图; 图4B为针对两种不同的色散管理控制精度下接收端的眼图4C为针对两种不同的色散管理控制精度下接收端的星相图5为不同的色散管理控制精度下系统传输的Q2随着传输距离的变化曲线图6为在不同的信道功率下色散管理控制精度对(f值的影响曲线图7为在不同的信道功率下高精度色散管理与一般色散补偿对非线性的抑制效果对比8为RZ码与NRZ码对非线性的抑制效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根据高速光传输系统各段链路的等效色散系数设定要求,在每一
段链路中分别加入对应的色散补偿量,使得每一段链路的等效色散系数满足该设定要求。
其中,设定要求可以为在经过所述高速光传输系统的每一段链路传输之后,保持光信 号的相位在每一个光脉冲范围内不变。
其中,等效色散系数与色散补偿量之间的关系为
该式中,Dl为传输光纤的色散系数,Ll为传输光纤的长度,D(c)为色散补偿量,^为 等效色散系数。其中,决定色散补偿量D(c)的因素包括传输光纤的色散、非线性系数、入纤 功率和传输距离。
优选地,本发明的高速光传输系统采用相移键控调制的光传输系统。本发明的高速光传 输系统也可以为多通道密集波分复用系统。
本发明的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制方法可以用高精度色散管理模块( Ultra-high Accuracy Dispersion Managed Module,简称UA-匪)来实现。具体是通过在 每一段传输光纤后加入一个超高精度的色散管理模块,该模块不仅能精确的补偿传输光纤中 的色散,同时通过精确的控制色散残余量,使得光信号每经过一段链路之后,在一个光脉冲 范围内,保持相位不变,从而用精确控制的残余色散量抑制了非线性对相位信息的影响。每 段链路均由传输光纤与高精度色散管理模块以及光放大器构成。对于非归零(NRZ)脉冲以 及归零(RZ)脉冲下的相移键控调制光传输系统,运用此方法均能对非线性产生抑制效果。 同时,从仿真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此方法对归零码移相键控调制格式下的非线性抑制效果优 于非归零码。对于多通道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此方法同样适用,只需要用多通道 的高精度色散管理装置将每个通道的色散均控制在系统所要求的色散管理精度要求范围内。 通过模拟和仿真实验,得到了在一定的传输功率和传输距离下,利用超高精度色散补偿以及 控制残余色散的精度来实现对传输光纤的色散补偿以及对非线性的抑制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 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DWDM相移键控调制光传输系统结构图。发射端采用相移键控调制格式。光 传输单元采用高精度色散管理模块对DWDM系统的每一个通道的色散进行精确管理。通过对色散余量的精确控制,使得DWDM光传输系统的每个通道都处在高精度的色散管理范围内,从而 对非线性进行抑制。接收端由相移键控解调装置及光接收机构成。
图2为实施本发明采用的RZ-PDM-QPSK高速光传输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高 速光传输系统包括光发射单元ll、光传输单元12和光接收单元13,其中,光发射单元ll包括 光源,与光源相连的偏振分光片PBS,与PBS相连的两个支路,其中每个支路包括相互连接的 QPSK信号产生器和光脉冲整形器,两个支路在偏振合成器PBC处合成;光传输单元12包括至 少一段链路,每一段链路包括顺次相连的传输光纤、光放大器和高精度色散管理模块,高精 度色散管理模块用于根据该高精度色散管理模块所在链路的等效色散系数设定要求,在每一 段链路中分别加入对应的色散补偿量,使得该段链路的等效色散系数满足该设定要求,高精 度色散管理模块可以为色散补偿光纤或者光纤光栅;光接收单元13包括相干光源,两个偏振 分光片PBS, 一个PBS与相干光源相连,另一个PBS与光传输单元12相连,以及分别与两个偏 振分光片PBS相连的相位解调装置。由于不需要在接收端使用DSP,本发明的高速光传输系统 成本低,而且能够很好地抑制非线性。
图2中,光传输系统采用了归零码-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调制的编码调制格式( Return to Zero-Polarization Division Multiplexing-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 简称RZ-PDM-QPSK)。系统的传输速率为每通道100Gb/s,但由于采用了4相位调制格式,同 时又加入了偏振复用,实际上100Gb/s的光信号被分成了4个波特率为25Gb/s的光比特流进行 传输。发射端产生的归零光脉冲形状是双曲正割型的光脉冲。光纤传输部分每一段由传输光 纤(可以是G652光纤或其他任何传输光纤),光纤放大器件以及高精度色散管理模块构成, 该色散管理模块不仅能精确的补偿传输光纤的色散,并且可以精确的控制残余色散量,用精 确的残余色散量来抑制光纤的非线性效应。接收端采用的相干接收装置,用本地本振光源与 信号光进行相干后通过QPSK解复用装置还原信号,由于在传输过程中采用了高精度的色散管 理装置,对传输过程中的色散进行了补偿并对非线性效应进行了抑制,在接收端无需任何的 DSP处理过程。
图3为不同的色散管理残余量通过RZ-PDM-QPSK系统传输2000km后的品质因素(Q2)值曲 线图。为了说明色散管理精度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采用了不同的色散管理精度控制,得 到了在不同的色散余量下的系统性能。对于每一段链路,定义D1为传输光纤的色散系数,Ll 为传输光纤的长度;D(c)为色散管理模块对于每段链路提供的色散补偿量。那么每段链路的 等效色散系数定义为对于每一段链路,D1,L1可以是任何值,只需要精确的控制D(c)的大小,使得链路的等 效色散系数满足精确色散管理的要求,就可以对色散进行精确的补偿,并能够最大限度的抑 制非线性效应,使得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仿真实验中使用的传输光纤是标准的G652光纤, 色散系数为17ps/km. nm,非线性系数n2为2. 6E-20m2/w。每一段链路长度为80km,入纤功率为 -2dBm,为方便起见,整个光传输系统由25段相同的链路构成,即总共传输^000km。从实验
结果看出,采用超高精度色散管理的方式对每一段链路进行色散管理,当M〈0.02ps/km.nm 时,在接收端得到的Q2较高,系统性能较好,当「为0.01ps/km.nm附近时,此时残余色散对 非线性的抑制效果达到最佳,92值达到最高。_也就是说在实验设置的系统参数下,合理的控 制残余色散的范围,当精确色散控制量达到M〈0.02ps/km.nm时,可以认为系统工作在高精 度色散管理范围内,系统传输性能稳定,非线性抑制效果良好。当系统各参数改变时,残余 色散控制量也将随之改变,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图4A-图4C是针对两种不同的色散管理控制精度下的相位图,眼图以及星相图。分别选
取了在上述实验参数下,当D =0. 01ps/km.nm以及D =0. 06ps/km. nm时,残余色散控制量对 系统的影响。从相位图中(图3A)看出,对于「^.01ps/km.nm的情况,光信号通过 D— =0. Olps/km. nm的光纤链路,其相位在一个脉冲范围内基本是不变的,相位信息与发射端 的光相位基本一致,这就说明了在此精度的残余色散控制量下,传输光纤的色散得到了精确 补偿,并且每段链路的残余色散对非线性效应起到了抑制作用。而对于「 =0. 06ps/km. nm的 情况,色散管理精度不够,残余色散不但没有抑制非线性,反而会加剧非线性对光脉冲的影 响,在一个脉冲范围内的光相位也是变化的,系统传输性能恶化。在光信号传输了2000km后 ,02值在「 =0. Olps/km. nm的管理精度下比「 =0. 06ps/km. nm时高了近3个dB。从接受端得信 号的眼图(图3B)以及星相图(图3C)也可以看出不同的色散管理精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图5为不同的色散管理控制精度下系统传输的Q2随着传输距离的变化曲线图。随着传输 距离的增加,系统的性能也随之下降,但对于高精度色散管理范围下,传输距离到4000km以 上仍可使系统性能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而对于一般色散补偿的精度,2000km系统性能已难 以达到传输要求。
图6为在不同的信道功率下色散管理控制精度对Q2值的影响曲线图。图中说明了在信道 功率Pin分别为-4dBm, -2dBm, OdBm, 2dBm下,在图l所示的光传输系统下,色散管理精度对 Q2值的影响。正如上文所述,对于每一段传输链路的色散残余量,是根据传输光纤的色散, 非线性系数,入纤功率以及传输距离来精确管理的。对于不同的信道功率,需要不同的色散 管理精度来控制。从图5的仿真实验结果可以看出200910306074.7
性能劣化主要由色散引起,因此当色散近乎完全补偿时,此时的Q2值最高,系统传输性能最好。传输2000km后,要使得Q2〉10,色散控制精度「应该控制在(-0.06, 0.06)范围之内;
(2) 当Pif-2dBm时,非线性作用逐渐增大,需要一定量的反常色散来抑制非线性效应。当D—控制在0.01ps/km.nm附近时,系统传输92值最高。同样为了满足传输2000km后Q2〉10的要求,色散控制精度D—应该控制在(-0.06, 0.07)范围之内;
(3) 当PifOdBm时,非线性效应更加明显。需要用来抑制非线性的反常色散值也随着增大。当「控制在(0.01, 0.02)范围内时,此精度下的色散管理对非线性的抑制效果最好。同时,在传输2000km后,要达到Q2〉10,色散控制精度为(-0.05, 0.07)范围之内;
(4) 当Pif2dBm时,随着信道功率的增加,非线性也继续加强。当「控制在(0.02,0.03)范围内时,此精度下的色散管理对非线性的抑制效果最好。同时,由于残余的正常色散会加剧非线性对信号的恶化。因此,在非线性效应增强的情况下,系统对正常色散区域(D_〈0)的色散控制精度有更高的要求。在传输2000km后,要达到Q2〉10,色散控制精度为(-0.04, 0.07)范围之内。
图7为在不同的信道功率下高精度色散管理与一般色散补偿对非线性的抑制效果对比图。在一般的色散补偿精度下,无法精确的控制残余色散量,在传输过程中,光纤的色散与非线性不断相互作用,使得传输信号劣化。从图6的对比结果看出,精确色散管理条件下系统的(f值比一般色散补偿条件下的(f值提高了3个dB左右。对于一般色散补偿,在信道功率较低时,此时的非线性效应较弱,但一般色散的补偿精度无法控制在「=0附近,此时残余的色散将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随着光功率的增加,接收端的OSNR也随着增大,因此在一段范围内,系统的Q2值也随着增大。但当光功率继续增大时,非线性作用逐渐增强,OSNR的增大无法弥补非线性效应对信号的损伤,此时Q2值开始下降。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一般的色散补偿条件下,信道功率Pif2dBm时的QZ值已经低于Pif-4dBm时的QZ值。可见,非线性效应对一般色散补偿条件下系统的损伤非常大。而对于本发明提出的超高精度色散管理方法,可以保证在信道功率很低时,精确的控制D—在Ops/km.nm附近,使得在非线性作用很小的情况下,残余的色散不对光信号产生损伤。同时,当光功率增大,非线性效应增强时,又通过精确的控制残余色散量,使得残余色散控制在对非线性效应抑制的最佳范围内。从仿真结果看出,在高精度的色散管理条件下,信道功率Pif2dBm时的QZ值比Pif-4dBm时的QZ值高了l个dB;而在一般的色散补偿条件下,信道功率Pif2dBm时的QS值低于Pif-4dBm时的QS值。由此可见高精度色散管理对非线性的抑制作用。图8为RZ码与NRZ码对非线性的抑制效果对比图。如上文所述,对于相移键控调制方式,光脉冲的形状将影响对非线性的抑制作用。对于RZ码,光脉冲形状可以使得非线性带来的相位变化与反常色散带来的相位变化正好互补,使得在一个光脉冲范围内相位基本保持不变,这样有利于接收端与本地本振光的相干效果。而NRZ码由于在脉冲各处的能量基本是一样的,非线性引起的相移将无法和色散带来的相移互补,使得光信号在一个比特范围内的相位难以保持不变,这样也将影响到与本地本振光的相干效果。虽然通过色散管理的方式难以使得NRZ码的相位信息在一个比特内保持不变,但精确的色散管理可以削弱色散与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抑制非线性对光信号的影响。从仿真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这两个问题
(1) 对于100-Gbit/s PDM QPSK系统,RZ码型对非线性的抑制以及色散容限优于NRZ码型,特别是在高精度色散管理区域「〈0.02ps/ km.nm,RZ码型优势明显。因此在采用高精度色散管理的方式对相位调制系统(QPSK,PSK,DQPSK等)进行非线性抑制时,对RZ码型抑制效果更佳;可见,本发明对于NRZ以及RZ调制格式的非线性效应均有抑制作用,但对RZ调制格式的非线性抑制效果更好。
(2) 精确的色散管理对NRZ码的非线性效应也起到了 抑制作用。如对于100-Gbit/s PDM
QPSK系统在Pif-2dBm下传输2000km时,当D = 0. 02ps/ km.皿=时的02值比D = 0. 06ps/km. nm时的Q2值提高了约1. 5dB。
本发明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制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高速光传输系统中的非线性问题,并可以节省高速光传输系统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高速光传输系统各段链路的等效色散系数设定要求,在每一段链路中分别加入对应的色散补偿量,使得每一段链路的等效色散系数满足所述设定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制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要求为在经过所述高速光传输系统的每一段链路传输之后,保持光信 号的相位在每一个光脉冲范围内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制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等效色散系数与所述色散补偿量之间的关系为其中,Dl为传输光纤的色散系数,Ll为传输光纤的长度,D(c)为色散补偿量,^为等 效色散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制方法,其 特征在于,决定所述色散补偿量D(c)的因素包括传输光纤的色散、非线性系数、入纤功率和 传输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制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光传输系统为采用相移键控调制的光传输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 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光传输系统为多通道密集波分复用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 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光传输系统的调制格式为NRZ或者RZ调制格式。
8.一种高速光传输系统,包括光发射单元、光传输单元和光接收单 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包括至少一段链路,每一段链路包括顺次相连的传输光纤 、光放大器和高精度色散管理模块,所述高精度色散管理模块用于根据该高精度色散管理模块所在链路的等效色散系数设定要求,在每一段链路中分别加入对应的色散补偿量,使得该 段链路的等效色散系数满足所述设定要求。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速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精度 色散管理模块为色散补偿光纤或者光纤光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制方法,根据高速光传输系统各段链路的等效色散系数设定要求,在每一段链路中分别加入对应的色散补偿量,使得每一段链路的等效色散系数满足所述设定要求。本发明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抑制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高速光传输系统中的非线性问题,并可以节省高速光传输系统的成本。
文档编号H04J14/02GK101686086SQ20091030607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5日
发明者曹祥东 申请人:曹祥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