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941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分线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线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语音、数据、视频等多业务通信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通信信号传输频 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布线产品也逐渐从5e类升级到6类、从6类升级到6A类的趋势 发展,这种分类是对包括电缆、连接硬件等以及由其组成的系统在传输性能要求上的分类, 6类系统的传输频宽要求高达250MHz。 在办公建筑或住宅小区中,通信电缆一般安装在墙壁里、天花板上或地板下,电缆 的一端连接到配线架靠近服务器或其它网络设备,另一端连接到插座靠近用户,电缆和连 接硬件等组成了布线系统。为了测试其性能是否满足适用标准中规定的要求,测试设备一 边连接到配线架,一边连接到插座,高频传输给不同单体(电缆或两端的连接硬件)的性能 带来复杂的变化,不仅是单体的性能重要,还有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很重要,特别是电缆 连接到连接硬件上是一个重要因素,安装操作时的偶然因素就会导致性能的显著降低。 传输性能测试时一个重要的电气参数就是近端串扰损耗(NEXT),近端串扰损耗是 处于电缆一侧的某发送线对,对于同侧的其它相邻(接收)线对通过电磁感应所造成的信 号耦合,因此,近端串扰是我们不需要的干扰,它会严重影响信号传输性能。近端串扰损耗 直接受电缆端接方式的影响,在端接时两个对绞线对交叉时会更加严重,导致线对交叉的 因素很多,包括安装时的不恰当操作以及电缆和连接器带来的物理应力,比如在安装其它 电缆时就会产生物理应力,还有在开剥电缆护套和松开对绞线对时的不恰当操作会产生回 路,也影响传输性能。 图1A和图1B所示为现有技术领域常用的分线架9,其由4个可分别插入对绞线 对的穿线孔91组成,4个穿线孔91可保持插入的4个对绞线对呈一字形排列并相互隔开, 4个对绞线对从左至右分别为蓝、绿、橙、棕(T568A打线方式)或者蓝、橙、绿、棕(T568B打 线方式),但使用时需要将T568A打线方式转换成T568B打线方式或者将T568B打线方式转 换成T568A打线方式时,就必须将电缆的4个对绞线对按照所需打线方式的线对顺序重新 排列。,这种操作比较复杂,容易造成线对排序错误,降低了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安装简单、可显著降低近端串 扰损耗的分线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线架,包括两穿线孔,所述两穿线孔之间通过一 肋板连接,所述两穿线孔之间设有一与所述肋板垂直的绕线片,所述绕线片上开设有两个 分别位于所述肋板两侧的绕线槽。 具体地,所述绕线片位于所述肋板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穿线孔为方形或圆形。
3[0010] 具体地,所述绕线槽对称设于所述肋板两侧。 优选地,所述绕线槽为半圆形或U形。 具体地,所述绕线片两侧各设有一卡勾。 本实用新型采用半圆形或U形的非封闭的绕线槽,当采用T568A打线方式时,橙色 线对和绿色线对需要绕在绕线槽上;当采用T568B打线方式时,橙色线对和绿色线对沿着 肋板直接弯折即可,不用绕在绕线槽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两种打线方式对换 时,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安装时的人为操作因素大大减少,降低了近端串扰损耗,保证了 信号传输性能。

图1A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分线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1B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分线架的俯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线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线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对绞线对在分线架上按照色序依次排开的示意
图; 图3B是图3A中的A-A剖视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对绞线对按照T568A打线方式绕在分线架上的 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对绞线对按照T568B打线方式绕在分线架上的 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入分线架的双绞线对向着电缆护套方向90° 折弯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理好线对的分线架卡入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理好线对的分线架与连接器装配在一起的示 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用110打线刀端接芯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2A和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线架l,包括两穿线孔ll,所 述两穿线孔11之间通过一肋板12连接,所述两穿线孔11之间设有一与所述肋板12垂直 的绕线片13,所述绕线片13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肋板12两侧的绕线槽131。 具体地,所述绕线片13位于所述肋板12的中间位置,以充分利用空间,且便于对 绞线对的绕线。 优选地,所述穿线孔11为方形或圆形,以保证对绞线对顺利地穿入穿线孔11。 具体地,所述绕线槽131对称设于所述肋板12两侧,对绞线对在绕线槽131上绕线后,便于后续的装配操作。 优选地,所述绕线槽131为半圆形或U形,棱边均倒圆角,目的是消除对绞线对在 折弯时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变,避免对传输性能产生影响。 进一步地,如图2A、图2B和图7所示,所述绕线片13两侧各设有一卡勾132,该卡 勾132在装配时可与110打线块31上的卡口 (图中未示出)配合,从而将分线架1与110 打线块31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架的具体绕线操作及装配过程如下 (1)开剥线缆如图3A和图3B所示,图3A中所示的A、B、C、D对绞线对分别为蓝、 橙、绿、棕对绞线对,开剥线缆护套,末端预留约40mm的对绞线对,剪去十字骨架2(如图3B 所示),注意剥线时不要划伤芯线绝缘层。 (2)整理对绞线对按照图3A所示的色序分开和整理双绞线对,将对绞线对按照 蓝、橙、绿、棕(即图3A中的A、 B、 C、 D)顺序在垂直方向依次排列,将中间的橙色线对B和 绿色线对C在水平方向分别向下和向上整理,注意不要让对绞线对交叉。 (3)穿线和绕线按照图2A和图2B所示将蓝色线对A和棕色线对D分别插入穿 线孔11中,图2A中所示的弧形部14是为了舒缓两边蓝色线对A和棕色线对D在分开时产 生的应变,橙色线对B和绿色线对C通过肋板12隔开;如果采用T568A打线方式,橙色线对 B和绿色线对C需要按照图4A中T568A打线顺序绕在绕线槽131上;如果采用T568B打线 方式,橙色线对B和绿色线对C按照图4B中T568B打线顺序沿着肋板12直接弯折即可,不 用绕在绕线槽131上。在穿线时,图2A中所示的弧形部14顶部需尽量靠近电缆护套的边 缘;而且,对绞线对之间不能发生交叉。 (4)整理线对按照图5所示,将穿入分线架1的双绞线对向着电缆护套方向折弯 90° ,在折弯线对时,不宜将线对拉得过紧。 (5)卡入如图6和图7所示,将整理好线对的分线架1卡入连接器3上,通过图 2A和图2B所示的绕线片13两侧的卡勾132卡入连接器3上的110打线块31上的卡口而 装配在一起(如图7所示)。 (6)固定芯线如图7所示,松开对绞线对,按照标签上的色标顺序将芯线卡入110 打线块31上的线槽中,线对开绞距离不超过7mm。 (7)打线如图8所示,按照T568A和T568B两种打线方式完成装配后,用110打 线刀4端接芯线,刀刃朝外,切除芯线末端多余的部份,从而完成了绕线架的绕线和装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分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穿线孔,所述两穿线孔之间通过一肋板连接,所述两穿线孔之间设有一与所述肋板垂直的绕线片,所述绕线片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肋板两侧的绕线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片位于所述肋板的中间位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为方形或圆形。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分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槽对称设于所述肋板两侧。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槽为半圆形或U形。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片两侧各设有一卡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通信器材领域,提供了一种分线架,包括两穿线孔,所述两穿线孔之间通过一肋板连接,所述两穿线孔之间设有一与所述肋板垂直的绕线片,所述绕线片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肋板两侧的绕线槽。本实用新型采用半圆形或U形的非封闭的绕线槽,当采用T568A打线方式时,橙色线对和绿色线对需要绕在绕线槽上;当采用T568B打线方式时,橙色线对和绿色线对沿着肋板直接弯折即可,不用绕在绕线槽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两种打线方式对换时,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安装时的人为操作因素大大减少,降低了近端串扰损耗,保证了信号传输性能。
文档编号H04Q1/14GK201541331SQ20092020586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3日
发明者何龙, 李刚, 郑朝辉 申请人: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