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纸式扫描装置的介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1138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馈纸式扫描装置的介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馈纸式扫描装置,具体涉及馈纸式扫描装置的介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馈纸式扫描装置,一般采用光学模块固定,移动扫描介质完成扫描功能。光 学模块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s,简称CCD)或者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Contact Image Sensor,简禾尔 CIS) 0图1是传统的馈纸式扫描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扫描装置100的光学 模块200开始扫描工作之前,需要通过介质传感器300检测扫描通道400内是否存在介质, 当介质传感器300探测到扫描通道400内存在扫描介质500时,光学模块200开始扫描。这种馈纸式扫描装置由于在扫描通道内安装介质传感器,不仅增大了介质运行方 向上的结构尺寸,造成结构空间浪费,而且增加扫描装置成本。日本专利JP 2003226446(A)提供了一种将光学模块同时作为检测介质存在和获 取介质图像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提供的扫描装置包括CIS或(XD,以及在CIS或CXD上方设 置的风机,风机向扫描介质吹风,使扫描介质尽量贴向通道,从而保证纸张在CIS或CXD规 定的景深范围内。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上述方案能够适应的纸张 类型有限。对于颜色与光学模块对应的扫描区域颜色接近的介质,反射光线强度变化不明 显,CIS或CXD无法检测到这种颜色的扫描介质。鉴于上述缺陷,有待于对此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馈纸式扫描装置的介质检测装置,提高介质检测 装置对介质的适应性,以实现对不同颜色的介质准确、可靠的检测。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馈纸式扫描装置的介质检测装置,包括光学模块, 压纸部件,对应光学模块设置,并且与光学模块之间形成介质扫描通道,其中,压纸部件的 表面至少具有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所述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具有不同 的反光率,光学模块根据反射光线的强度变化值来判断介质扫描通道中的介质存在。上述反光区域至少包括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还可以包括第三反光区域 和第四反光区域等,这些反光区域中至少具有两种不同的反光率。优选地,上述压纸部件的表面还具有第三反光区域,其反光率与第一反光区域或 第二反光区域中的一个相同,或者与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的反光率不相同。当然, 压纸部件的表面还可以具有第四反光区域、第五反光区域等更多的反光区域。优选地,上述压纸部件为压板。其中,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可为平面状, 也可呈弧面状。[0013]优选地,上述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分别由位于压板表面的不同反光率的涂覆层形成。优选地,上述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分别由位于压板表面的不同反光率的 薄膜形成。优选地,上述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分别由镶嵌于压板的反光体形成。优选地,上述压纸部件为胶辊,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分别为圆柱状外表面。优选地,上述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分别由两套管形成。优选地,上述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沿介质宽度方向交替排列。优选地,上述各反光区域沿介质宽度方向的延伸距离大于或等于3mm。优选地,上述第一反光区域为白色,第二反光区域为黑色。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光学模块对应的压纸部件上设置具有不同反光率的 反光区域,光学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光线强度变化,即可实现对多种颜色介质检测的功能,极 大地提高了扫描装置对介质适应性,能够实现对不同反光率的介质都能准确、可靠的检测; 其次,由于减少了一个介质传感器,相应地缩小了扫描装置结构尺寸,同时也降低了扫描装 置的制造成本。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
点ο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 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中图1是传统馈纸式扫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馈纸式扫描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馈纸式扫描装置的压纸部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馈纸式扫描装置的压纸部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馈纸式扫描装置的压纸部件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馈纸式扫描装置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模块结构与工作原理 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馈纸式扫描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图8是图7所示馈纸式扫描装置的压纸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 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在本实用新型的扫描装置中,与光学模块相对的压纸部件表面由不同反光率的反 光区域组成,不同反光率的反光区域沿介质宽度方向排布在压纸部件上,如此,至少一反光 区域与扫描介质反光率不同,当扫描介质通过光学模块时,光学模块因接收到的光线强度 发生变化使其输出的电压发生变化,从而检测到扫描介质的存在。[0034]第一实施例图2是本实用新型馈纸式扫描装置第一实施例剖面图。本实施例中与扫描装置光 学模块相对应的压纸部件采用板状结构。如图2所示,扫描装置1包括光学模块2、与光学 模块2相对的压板3,其中光学模块2与压板3相对,二者之间形成扫描通道4。压板3与 光学模块2对应的一面由至少两种反光率的反光区域组成。图3是本实用新型馈纸式扫描装置的压纸部件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3所示, 压板3表面包括第一反光区域31和第二反光区域32,二者反光率不同,沿介质宽度方向排 布,分别与光学模块2对应。图4是本实用新型馈纸式扫描装置的压纸部件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如图4所示, 压板3表面包括第一反光区域31、第二反光区域32和第三反光区域33,三者沿介质宽度方 向排布,其中,第一反光区域31和第三反光区域33的反光率相同,第一反光区域31和第二 反光区域32的反光率不同。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反光区域31、第二反光区域32、第三反光区域33的反 光率可以均不相同。以图4为例,优选的,第一反光区域31和第三反光区域33为白色,第 二反光区域32为黑色,三者依次沿介质宽度方向排布在压板表面。不同反光区域的长度最 好大于或等于3mm,如此可提高光学模块2接收到的反射信号的真实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需要,压板表面可以由三个以上的反光区域组成,如图5所 示,压纸部件表面由六个反光区域组成,所有反光区域至少包括两种反射率。不同反射率的 区域沿介质宽度方向交替排布。下面结合图6说明本实用新型馈纸式扫描装置的光学模块的工作原理。光学模块 可以是CIS,还可以是(XD,本实施例以CIS为例说明。如图6所示,CIS由玻璃21、光源22、 柱状透镜阵列23、PCB板24、感光集成电路25和框架26组成。光源22发光,透过玻璃21 照射在压板3或者扫描介质上,反射光透过柱状透镜阵列,投射到感光集成电路25上,感光 集成电路25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扫描装置1。当压板3的任一反光区域与扫描介质存在色差时,反射到感光集成电路25上的 光信号强度就会出现不同,导致感光集成电路25输出电压存在电压差,当压差超过预定值 时,扫描装置即可判定扫描通道内存在扫描介质。由于压板3由不同反光率的反光区域组成,因此,扫描介质总会与其中一种反光 区域存在色差,因此感光集成电路25输出的电压总会出现压差。因此对于任意颜色的扫描 介质,光学模块均能够根据压板3的不同区域反射的光信号强度变化判断是否存在介质, 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颜色扫描介质的检测。需要说明的是,各反光区域可以是通过喷涂、覆膜粘贴或者镶嵌等方式设置在压 板3的表面。第二实施例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馈纸式扫描装置的介质检测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馈纸式扫描装置的压纸部件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扫描装置光学模 块相对应的压纸部件采用辊轴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扫描装置1包括光学模块2、与光 学模块2相对的扫描胶辊6,其中光学模块2与扫描胶辊6相切,二者之间形成扫描通道4。扫描胶辊6转动,带动扫描介质在扫描通道4内运行;扫描胶辊表面至少包括两种反光率的反光区域61、63,反光区域61、63为圆柱形表面区域。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二者不同之处在于扫描胶辊旋 转,带动扫描介质在扫描通道内运行,从而实现扫描介质的检测及图像扫描。需要说明的是,扫描胶辊上的不同反光率的反光区域可以通过镶嵌、套管等方式 设置在扫描胶辊的表面上。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 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馈纸式扫描装置的介质检测装置,包括光学模块,压纸部件,对应所述光学模块设置,并且与光学模块之间形成介质扫描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纸部件的表面至少具有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所述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具有不同的反光率,所述光学模块根据反射光线的强度变化值来判断所述介质扫描通道中的介质存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纸式扫描装置的介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纸部件的表面还具有第三反光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馈纸式扫描装置的介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纸部件为压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馈纸式扫描装置的介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分别由位于所述压板表面的不同反光率的涂覆层 或薄膜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馈纸式扫描装置的介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分别由镶嵌于所述压板的反光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纸式扫描装置的介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压纸部件为胶辊,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分别为圆柱状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馈纸式扫描装置的介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分别由两套管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馈纸式扫描装置的介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沿介质宽度方向交替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馈纸式扫描装置的介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反光区域沿介质宽度方向的延伸距离大于或等于3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馈纸式扫描装置的介质检测装置,包括光学模块,压纸部件,对应光学模块设置,并且与光学模块之间形成介质扫描通道,其中,压纸部件的表面至少具有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第一、第二反光区域具有不同的反光率,光学模块根据反射光线的强度变化值来判断介质扫描通道中的介质存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光学模块对应的压纸部件上设置具有不同反光率的反光区域,光学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光线强度变化,即可实现对多种颜色介质检测的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扫描装置对介质适应性。
文档编号H04N1/00GK201571118SQ20092027956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6日
发明者于转龙, 徐庆邦, 耿明霞, 车磊, 高晓燕 申请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