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518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灾监视等的防灾监视的信号传输所使用的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在接收机的传输线上连接了火灾探测器(sensor)或燃气检测器等的传感 器,监视火灾或燃气泄漏等异常的防灾监视系统已实际使用。在该防灾监视系统中,作为控 制信息等的下行电文的数字信号以电压模式从接收机传输到终端(传感器)。另一方面,作 为传感器信息的上行电文的数字信号以电流模式从终端传输到接收机。图11表示以往的防灾监视所使用的传输系统100(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从接收机110上设置的传输输出电路116,兼做电源供给线的一对传输线112a、 112b引出到监视终端侧。作为多个监视终端,例如使用具备了数字传输功能的探测器 114 (114a、114b、114c),这些探测器114与一对传输线112a、112b连接。可是,在图11那样的传输系统中,在不进行阻抗匹配而将矩形脉冲串构成的数字 信号从传输输出电路116传输到探测器114时,在一对传输线112a、112b的发送端和最终 端之间,即在传输输出电路116和探测器IHc之间信号反射而往返。由此,在一对传输线 112aU12b的终端侧,如图12的波形所示,在数字信号中产生振铃(ringing)。因此,在接 收机110和探测器114之间,不能正常地进行数字信号的发送接收。作为其对策,在以往,如图13所示,在一对传输线llh、112b的终端所连接的探测 器IHc上,装入具有与一对传输线112a、112b的特性阻抗Z相等的电阻值的电阻器R3,进 行了阻抗匹配。由此,如图14所示,一对传输线112a、112b的终端侧的数字信号波形的振 铃被抑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特开平9-91576号公报(日本)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这样的以往的面向防灾监视的传输系统中,为了获得阻抗匹配,调查在一 对传输线112a、112b的终端上连接的探测器114c,将电阻器R3装入到该探测器IHc上的 作业是繁杂的。此外,若在一对传输线112a、112b的终端上连接的探测器IHc以外的探测 器114a、114b上误装入电阻器R3,则有数字信号的传输在这些探测器114a、114b之间不能 正常的不适状况。此外,在以火灾监视或安全为目的的防灾监视系统中,来自接收机的传输线在中 途被分支,引出到各个终端侧。这样,在传输线被分支的传输系统的情况下,传输线的终端 为多个场所。因此,有难以采用在终端的传感器上装入电阻器而获得阻抗匹配的方法的情 况。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不在传输线的终端侧的探测器上 装入电阻器而进行阻抗匹配,能够抑制数字信号的振铃的传输系统。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发明为了达到解决上述课题的目的而采用了以下方案。(1)本发明的传输系统是将信号从发送端通过一对传输线传输到接收端的传输系 统,在所述传输线的所述发送端侧,连接了具有依赖于所述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规定的电 阻值的第1电阻器。(2)在上述(1)中记载的传输系统中,也可以在所述一对传输线中,在一方的传输 线的所述发送端侧,连接了所述第1电阻器。(3)在上述⑵中记载的传输系统中,所述第1电阻器也可以具有与所述传输线的 所述特性阻抗相等的电阻值。(4)在上述⑵中记载的传输系统中,所述第1电阻器也可以具有所述传输线的所 述特性阻抗的0. 2倍至0. 8倍、或1. 5倍至5. 0倍的电阻值。(5)在上述(1)中记载的传输系统中,也可以在所述一对传输线的两方的传输线 的发送端侧,分别连接第2电阻器,所述第2电阻器各自的电阻值为所述第1电阻器的电阻 值的二分之一的电阻值。(6)在上述(5)中记载的传输系统中,所述第2电阻器也可以分别具有所述传输线 的特性阻抗的二分之一的电阻值。(7)在上述(5)中记载的传输系统中,所述第2电阻器也可以分别具有所述传输线 的特性阻抗的0. 2倍至0. 8倍、或1. 5倍至5. 0倍的电阻值的二分之一的电阻值。(8)在上述(1)中记载的传输系统中,也可以在所述传输线上,所述电阻器还与旁 路直流电力的电感器并联连接。发明效果根据上述(1)记载的传输系统,在接收机等的发送端侧的传输线上,连接用于阻 抗匹配的第1电阻器即可,所以不需要调查传输线的终端上连接的传感器,在该探测器上 装入电阻器。因此,容易进行用于获得阻抗匹配的作业。此外,即使传输线在终端侧分支而终端为多个场所,在传输线的发送端侧也仅连 接一个用于阻抗匹配的第1电阻器,所以即使分支了的传输线,也可以可靠地获得阻抗匹配。此外,以往,需要区别处理具有在传输线的终端上连接了电阻器的传感器和除此 以外的探测器,但在本发明的传输系统中,作为接收端的所有探测器等的终端设备被相同 地处理。其结果,不需要基于是否装入电阻器的不同的区别,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制造和现 场设置中的作业性。


图1是表示在传输线的一方连接了第1电阻器的、本发明的传输系统的第1实施 方式的方框图。图2是表示采用该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的防灾监视系统的方框图。图3的(A)、(B)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具有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相等的电阻值的第1电阻器连接到传输线的情况下的、传输线的终端侧的电压脉冲波形的图。图4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具有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相等的电阻值的第1电 阻器连接到传输线的情况下的、传输线的发送端侧的电压脉冲波形的图。图5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具有0. 3倍的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电阻值的第1 电阻器连接到传输线的情况下的、传输线的发送端侧的电压脉冲波形的图。图6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具有3倍的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电阻值的第1电 阻器连接到传输线的情况下的、传输线的发送端侧的波形的图。图7是表示传输线进行了分支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的方框图。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传输线的发送端侧的电压脉冲波形的图。图9是表示在两方的传输线上连接了电阻器的、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传输系 统的方框图。图IOA是表示在一方的传输线上连接了电阻器上,并联连接了的电感器的本发明 的第4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的方框图。图IOB是表示在两方的传输线上连接了电阻器上,分别并联连接了的电感器的本 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的方框图。图11是表示不进行阻抗匹配的、以往的传输系统的方框图。图12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传输系统中,无阻抗匹配时的传输线的终端侧的电压 脉冲波形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在传输线的终端的传感器上装入电阻器,进行了阻抗匹配的以往的 传输系统的方框图。图14是表示在图13所示的传输系统中进行了阻抗匹配情况下的、传输线的终端 侧的电压脉冲波形的图。标号说明1(1A、1B、1C、1D、1E)传输系统10 接收机12a、12b:传输线14 探测器16:传输输出电路20、36 =CPU22,42 传输电路单元沈、40:传输输入电路28 显示单元30 操作单元32 存储单元34 信息传递单元38 传感器单元Rl 第1电阻器R2 第2电阻器L 电感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IA(I)的方框图。本实施方式的传 输系统IA由具有发送端(传输输出电路16)的接收机10、多个接收端(探测器14)、电连 接这些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一对传输线12a、12b大致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方的传输 线12a的发送端侧连接第1电阻器Rl。如图1所示,在接收机10中,设置具有作为发送端功能的传输输出电路16。从该 传输输出电路16向终端侧引出一对传输线12a、12b,在这些传输线12a、12b之间,连接多个 探测器14作为接收端。在图1中,表示了配置三个探测器14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作为发送端的传输输出电路16引出的一对传输线12a、12b 中,在一方的传输线12a的发送端侧,连接用于进行阻抗匹配的第1电阻器R1。该第1电阻 器Rl的电阻值rl,例如为与一对传输线12a、12b的特性阻抗ZO相等的电阻值。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一对传输线12a、12b的特性阻抗Z0,即将这些传输线12a、 12b作为无限长的传输线路,从其一端侧观察时的等效阻抗Z0,例如为ZO = 100Ω。这种情 况下,对应于该阻抗ZO的值,传输输出电路16的输出端侧(传输线12a的发送端侧)上连 接的第1电阻器Rl的电阻值rl为rl = 100 Ω。图2是表示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的防灾监视系统的方框图。如图2所示, 在接收机10中设置传输电路单元22、CPU20、显示单元28、操作单元30、存储单元32以及 信息传递单元34。在该CPU20上,连接这些传输电路单元22、显示单元28、操作单元30、存 储单元32以及信息传递单元34。在传输电路单元22中,设置传输输出电路16和传输输入电路26。从传输电路单 元22弓丨出一对传输线12a、12b,在这些传输线12a、12b上连接多个探测器14 (例如,火灾探 测器等)。在图2中,以这些多个探测器14中的一个作为代表来表示。在从传输电路单元 22引出的一方的传输线12a上,连接用于进行阻抗匹配的第1电阻器R1。图2的防灾监视系统的接收机10中设置的传输输出电路16、传输线12a、该传输 线12a的发送端侧上连接的第1电阻器Rl构成发送端侧的电路。在传感器14中,设置CPU36、传感器单元38、传输输入电路40及传输输出电路42。在图2所示的防灾监视系统中,传输电路单元22在该传输电路单元22和探测器 14之间,例如以19200bps的数据传输速度,进行下行电文及上行电文的数字传输。接收机 10的CPU20例如定期地轮询(polling)探测器14,从探测器14接收正常响应。在没有得 到该正常响应的情况下,探测器14的异常等的故障警报被输出到信息传递单元34或显示 单元28。探测器14用其传感器单元38检测温度(气温)的上升或烟浓度的增加等,检测 出火灾发生时,对接收机10发送火灾检测信息。按照该火灾检测信息,在接收机10侧对信 息传递单元34或显示单元28输出火灾警报。从接收机10的传输输出电路16向传感器14的传输输入电路40的下行电文的数 字传输,以电压模式进行。传输输出电路16根据与来自接收机10的CPU20的下行电文对 应的比特串,对一对传输线12a、12b间输出电压脉冲。该电压脉冲输出由探测器14的传输输入电路40检测,作为一对传输线12a、12b间的电压变化,并被输入到探测器14的CPU36。 即,传输输出电路16输出由探测器14的CPU36接收的作为下行电文的比特串。相对于此,从探测器14的传输输出电路42向接收机10的传输输入电路沈的上 行电文的传输,以电流模式进行。探测器14的传输输出电路42将与探测器14的CPU36检 测到的上行电文对应的比特串输入到一对传输线12a、12b间。此时,仅在比特“1”的情况 下,传输输出电路42使传输线12a、12b间低阻抗地短路而流过线路电流,并输出电流脉冲。 该电流脉冲被输入到接收机10作为上行电文。接收机10的传输输入电路沈将从探测器 14输出的该电流脉冲变换为第1电阻器Rl两端的接收电压并进行检测,将其输入到接收机 10的CPU20作为接收到的上行电文的比特串。在这样的接收机10和探测器14之间的数字传输中,在从接收机10对探测器14 以电压模式传输数字信号、即电压脉冲信号时,通过在从传输输出电路16引出的一方的传 输线1 的发送端侧,连接第1电阻器R1,进行阻抗匹配。由此,在将电压脉冲从接收机10 侧传输到探测器14时,在一对传输线12a、12b的发送端侧和终端侧产生阻抗不匹配,从而 抑制在这些传输线12a、12b的终端电压脉冲进行反射而发生振铃。其结果,可以正常地通 过电压模式进行数字传输。图3表示在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第1电阻器Rl的电阻值rl取与一对传 输线12a、12b的特性阻抗ZO相等的值(例如rl = ZO = 100 Ω )的情况下的、对于电压脉 冲的升高的传输线12a的终端侧的电压波形。将图1中的一对传输线12a、12b的线路长度L分别设为L =Ikm进行了图3所示的 电压波形的测量。电信号在该线路长度L = km的传递的时间,大概为5 μ s (微秒)。因此, 从传输输出电路16输出的电压脉冲由传输线12a的终端反射回来为止的时间为约10μ S。图3的㈧是传输线12a的终端侧的电压的波形。若在时刻t = 0升高电压脉冲, 则经过规定的延迟时间升高到峰值电压。图3的(B)表示以传输速度19200bps传输的电 压脉冲。以19200bps发送的电压脉冲的脉冲宽度Tl为约52 μ s。在该脉冲宽度Tl的二分 之一的T2 =沈μ s的定时,以电压是否超过被设定为峰值电压的二分之一的阈值电压Vth 进行该条件下的比特判定。图3的(A)所示的传输线12a的终端侧的电压的波形,在该电压从脉冲升高起经 过了 T2 = ^μ s的时刻,超过阈值电压Vth。因此,即使是在一对传输线12a、12b的终端侧 配置的探测器14,也可以正确地进行比特判定(比特1的判定)。图4表示在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设为了 rl = ZO = 100 Ω时的、传输线1 的传输输出电路16侧即发送端侧测量到的电压的波形。在该发送端侧测量到的波形中,在 时刻t = 0升高了电压脉冲时,最初升高到第1电阻器Rl和传输线12a的特性阻抗ZO之 间的分压产生的电压。这里,由于rl =ZO= 100 Ω,所以最初升高的电压为峰值电压的二分之一的电压。 接着,从升高起经过往复L= Ikm的传输线lh、12b的时间即IOys后,得到由这些传输线 12a、12b的终端反射的信号成分。根据该信号成分,电压向峰值电压上升。这里,若观察从t = 0至经过了进行19200bps的电压脉冲的比特判定所需的T2 =26μ S的时刻的电压,则该电压超过阈值电压Vth,大致达到了峰值电压。因此,在图1的 接收机10的发送端侧所配置的探测器14中,也正确地进行比特判定(比特“1”的判定)。
在将为了阻抗匹配而插入的第1电阻器Rl的电阻值rl设为了与一对传输线12a、 12b的特性阻抗的值ZO相等的值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传输线12a输出端的电压的波形在 最初升高到峰值电压的二分之一后,上升到峰值电压。因此,在紧靠接收机10连接的探测 器14中,最初的电压的升高的值在阈值电压Vth附近,所以有不能接收正常的电信号(电 压脉冲)的情况。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优选将第1电阻器Rl的电阻值rl设定为一对传输线12a、 12b的特性阻抗ZO的0. 2 0. 8倍。即,rl = 0. 2Z0 0. 8Z0。这里,若ZO = 100 Ω,则设定为在rl = 20 80 Ω范围。在第1电阻器Rl的电阻值rl低于一对传输线12a、12b的特性阻抗ZO的0. 2倍 时,不能期待阻抗匹配,所以将0.2倍作为下限。在第1电阻器Rl的电阻值rl超过一对传 输线12a、12b的特性阻抗ZO的0.8倍时,相当于rl = ZO的情况,所以将0. 8倍作为上限。图5表示rl = 0. 3Z0,例如rl = 0. 3Χ100Ω = 30 Ω的情况下的、传输线12a的 发送端侧的电压波形。这种情况下,第1电阻器Rl的电阻值rl,对于一对传输线12a、12b 的特性阻抗ZO来说,大致为三分之一。因此,如图5所示,在时刻t = 0升高电压脉冲时, 传输线12a的发送端侧的电压升高到峰值电压的约70%附近为止。该升高的电压值比图4 时大,并且远远超过被设定为峰值电压的二分之一的阈值电压Vth。因此,在rl =0. 3Z0的 情况下,即使是紧靠接收机10连接的探测器14,也可以保证接收稳定的电压脉冲。实际上,在从时刻t = 0至经过了 T2 = 26μ s的定时进行比特判定。如图5所示, 此时的电压值在峰值电压附近,所以可靠地进行比特判定(比特1的判定)。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1电阻器Rl的电阻值rl设定为比一对传输线 12a、12b的特性阻抗ZO大的值。这种情况下,优选将第1电阻器Rl的电阻值rl设定为一 对传输线12a、12b的特性阻抗ZO的1. 5倍至4倍。艮口,rl = 1. 5Z0 4· 0Z0。这里,若ZO = 100 Ω,则设定为rl = 150 400 Ω的范围。在第1电阻器Rl的电阻值rl低于一对传输线12a、12b的特性阻抗ZO的1. 5倍 时,相当于rl = Z的情况,所以将1.5倍作为下限。在第1电阻器Rl的电阻值rl超过一 对传输线12a、12b的特性阻抗ZO的4倍时,电压脉冲向峰值电压的升高过于缓慢,所以将 4倍作为上限。图6表示作为第1电阻器Rl的电阻值rl,在rl = 3Z0 = 300 Ω的情况下的、传输 线12a的发送端侧的电压的波形。这样,在将第1电阻器Rl的电阻值rl设为了一对传输 线12a、12b之间的特性阻抗ZO的3倍的情况下,对于时刻t = 0的电压脉冲的升高,传输 线12a的发送端侧的电压升高到最初峰值电压的约25%附近为止。然后,通过接受传输线 12a的终端中的反射产生的成分,电压分级地增加。这种情况下,在从时刻t = 0的电压脉冲的升高起经过了 T2 = 26 μ s的时刻,也 从电压的值进行比特判定。此时的电压远远超过阈值电压vth,所以即使是紧靠接收机10 的探测器14,也可以进行正确的比特判定(比特1的判定)。图7是表示传输线进行了分支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IB(I)的方框 图。在图7中,从接收机10中设置的传输输出电路16引出一对传输线12a、12b,这些传输线1加、12b被分支为两系统,在各自的系统中连接多个探测器14。这样,即使在一对传输线lh、12b进行分支的情况下,也从传输输出电路16引出 的一方传输线12a的发送端侧上,连接用于阻抗匹配的第1电阻器R1。作为第1电阻器Rl 的电阻值rl,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取rl = ZOrl = 0. 2Z0 0. 8Z0rl = 1. 5Z0 4Z0的任何一个值。图8表示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rl = ZO = 100 Ω的情况下的、传输线12a的 发送端侧的电压的波形。将从图7的接收机10至分支点为止的线路长度设为Ll = 400m、 从分支点的传输线12a、12b的线路长度设为L2 = 400m、L3 = 200m而进行了该测量。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以从时刻t = 0的电压脉冲的升高起经过了 T2 =26us的定时进行在接收机10跟前设置的各个系统的探测器14中的接收脉冲的比特 (bit)判定。这种情况下,如图8所示,T2中的电压远远超过阈值电压Vth而在峰值(peak) 附近,所以能够正确地进行比特判定(比特“1”的判定)。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IC(I)的方框图。在该实施方式中, 在从接收机10引出的一对传输线12a、12b两方的发送端侧上,分别连接第2电阻器R2。这 些第2电阻器R2对于第1实施方式中一方的传输线1 上连接的第1电阻器Rl的电阻值 rl来说,具有其一半的电阻值r2。本实施方式中的各个第2电阻器R2的电阻值r2,对应于 第1实施方式1中的第1电阻器Rl的三种电阻值rl,如下那样。(l)r2 = rl/2 = ZO/2(2)r2 = rl/2 = (0. 2Z0)/2 (0. 8Z0)/2(3)r2 = rl/2 = (1. 5Z0)/2 0ZO)/2如图1及图7所示,在一方的传输线1 上连接了第1电阻器Rl的情况下,一对 传输线12a、12b成为非平衡传输路径。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一对传输线12a、 12b两方上分别连接第2电阻器R2,构成平衡传输路径。由此,这些传输线12a、12b的噪声 成分相互抵消,可以实现抗噪声的数字传输。图IO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ID(I)的方框图。在本实施方式 的传输系统ID中,为了阻抗匹配,与一方的传输线12a的发送端侧上连接的第1电阻器Rl 并联地连接电感器L(线圈)。通过该电感器,在终端(探测器14)侧直流电力被旁路。作为电感器L,例如可以使用30 μ H 20mH的电感器。这样,通过与第1电阻器 Rl并联地连接电感器L,通过插入该第1电阻器Rl而可以防止降低对探测器14侧供给的 电源电压。图IO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IE(I)的方框图。在本实施方式 中,在图9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IC中,对于在一对传输线lh、12b两方的发送 端侧上分别连接的第2电阻器R2,分别并联连接电感器L。关于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4实 施方式的传输系统ID同样,通过插入第2电阻器R2而可以防止降低对探测器14侧供给的 电源电压。图IOA和图IO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传输线12a的终端侧的电流波形如图3的(A)那样。这种情况下,电力的供给通过直流电流进行。电感器L的直流电阻设为足够小的 值。因此,用于阻抗匹配的供给电力的损失微小。这样,在第4实施方式及第5实施方式中,为了阻抗匹配而在一方的传输线12a、 或两方的传输线12a、12b的发送端侧上连接的第1电阻器R1、或第2电阻器R2上,分别并 联连接电感器L,在探测器14侧直流电力被旁路。由此,可以从接收机10通过这些传输线 12a、12b对探测器14进行电源供给,同时在进行数字数据的传输的火灾监视等的防灾监视 系统中成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是以在监视火灾和燃气泄漏等的防灾监视系统中的数字数据的传 输取为例子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直接适用于具有传输线在终端侧中分 支那样的结构的带有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合适的传输系统。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 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本发明不因上述 说明而受到限制,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本申请要求基于2008年7月14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8-182347号的优先权, 在本申请中引用其内容。工业实用性根据本发明的传输系统,在接收机等的发送端侧的传输线上,连接用于阻抗匹配 的第1电阻器即可,所以不需要调查传输线的终端所连接的传感器,不需要在该传感器上 装入电阻器。因此,容易进行用于获得阻抗匹配的作业。此外,即使传输线在终端侧分支而终端为多个场所,也可以在传输线的发送端侧 上仅连接一个第1电阻器用于阻抗匹配,即使是进行了分支的传输线,也可以可靠地获得 阻抗匹配。
权利要求
1.一种传输系统,将信号从发送端通过一对传输线传输到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线的所述发送端侧,连接了具有依赖于所述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规定的电 阻值的第1电阻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传输线中,在一方的传输线的所述发送端侧,连接了所述第1电阻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电阻器具有与所述传输线的所述特性阻抗相等的电阻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电阻器具有所述传输线的所述特性阻抗的0. 2倍至0. 8倍、或1. 5倍至5. 0 倍的电阻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传输线的两方的传输线的发送端侧,分别连接第2电阻器, 所述第2电阻器各自的电阻值为所述第1电阻器的电阻值的二分之一的电阻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电阻器分别具有所述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二分之一的电阻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电阻器分别具有所述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0. 2倍至0. 8倍、或1. 5倍至5. 0 倍的电阻值的二分之一的电阻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线上,所述电阻器还与旁路直流电力的电感器并联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传输系统是将信号从发送端通过一对传输线传输到接收端的传输系统,在所述传输线的所述发送端侧,连接了具有依赖于所述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规定的电阻值的第1电阻器。
文档编号H04B3/02GK102089990SQ20098012629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4日
发明者栗本光广 申请人:报知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