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用电极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322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耦合用电极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利用了静电场或者感应电场的UWB通信系统的高频耦合器的耦 合用电极单元,更为详细地涉及用超近距离定位并支撑与通信对方侧进行电场耦合的耦合 用电极的耦合用电极单元。
背景技术
利用了静电场或者感应电场的UWB (无线超宽带)通信使用3. lGHz-10. 6GHz的高 频带,能够实现IOOMbps程度的大容量的无线数据传输。另外,与和距离成反比地进行衰减 的天线的放射电场相比,由于感应电场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静电场与距离的立方成反比 地进行衰减,所以不会对其它设备有影响,也没有因信号漏掉引起的信息漏掉,因而作为将 动态图像和音乐的数据向个人电脑等的小径信息设备进行输入输出的通信方式受到关注。再有,由于UWB通信利用静电场或者感应电场,所以作为无线通信,无需通过USB 电缆等进行连接,作为仅使发信机侧和接收机侧的一对高频耦合器之间接近便能够高速地 传输大容量的数据的通信系统已为公知(专利文献1)。该UWB通信将UWB的传输频带内的3. 1至4. 9GHz的UWB低字节作为传输频带,如 图6所示,做成用发信机侧高频耦合器112和接收机侧高频耦合器122非接触地连接发信 机侧110的发信电路部111和接收机120的接收电路部121的结构。各个高频耦合器112、 122由平板状的耦合用电极113、123、与耦合用电极113、123串联连接的串联电感器114、 124、以及并联连接的并联电感器115、125构成,且在发信侧和接收侧相互对称地配置。在 使耦合用电极113、123之间以极近的距离面对面的配置时,则作为平行平板电容器发挥作 用,用高频耦合器112、122的整体像带通滤波器那样地进行动作,因而在发信电路部11和 接收电路部121之间有效地传输高频信号。这里,平板状的耦合用电极113、123之间的距离为3cm程度的极近距离,但在作为 传输频带的4GHz频带中,相当于约1/2波长,阻抗失配引起的传输损伤的影响较大。于是, 为了降低在耦合部中的信号的反射,取得从发信电路部111到耦合用电极113的电路的特 性阻抗、和从耦合用电极123到接收电路部121的电路的特性阻抗的匹配,提高传输效率。但是,在用被认为是集中常数电路的电路元件形成图6所示的电路,则由于动作 频带窄,所以将高频耦合器112、122替代为图7所示的分布常数电路,构成用更为宽带进行 动作的高频耦合器130。即、在背面用接地导体覆盖的印制电路布线板131的表面上取代 串联电感器114、1M和并联电感器115、125,印刷形成由作为分布常数电路的导体图形构 成的短截线132,其一端通过信号线图形133与发信电路部111或者接收电路部121连接。 另外,短截线132的另一侧通过通孔134与背面的接地导体连接并且短路,在短截线132的 中央位置软焊料地连接有从由导电性金属板构成的耦合用电极135向下方折弯而成的腿 部135a,连接耦合用电极135。短截线132的长度做成高频信号的1/2波长,信号线图形133和短截线132被布 线在背面用接地导体覆盖的印制电路布线板4上,从而作为微波传输带线路形成。因此,在与接地导体连接的前端进行短路的短截线132上发生的驻波的电压振幅在连接耦合用电 极135的中央位置上成为最大,形成传输效率良好的高频耦合器130。另外,耦合用电极135的腿部13 将耦合用电极135从向印制电路布线板131投 影的投影形状的中心位置向下方折弯形成,由此,不会在连接高频传输线路的供电点和耦 合用电极135的中心之间沿着耦合用电极135的平面流动不均勻的电流,作为天线不会放 射不需要的电波。这样构成的耦合用电极135在将导电性金属板用压力加工等进行冲裁之后,用仅 进行折弯加工的简单的加工工序便可得到,但如图7所示,由于不是使用垫片进行支撑的 结构,所以向印制电路布线板4的自动安装困难,在向电路布线板4的连接之后受到外力容 易变形,导致传输特性发生变化。于是,如图8所示,还提出了如下的耦合用电极单元140的方案,S卩、在由绝缘体构 成的长方体状的垫片141的表面上蒸镀或者印刷导体图形形成耦合用电极142,并且在背 面用蒸镀等形成以折叠状弯曲的短截线143,用贯通垫片141的通孔144连接沿着短截线 143的布线方向的中央位置和耦合用电极142的中心,并一体支撑耦合用电极142。这样构成的耦合用电极单元140以短截线143的一侧与印制电路布线板145的信 号线图形146的一端相对连接且短截线143的另一端与和印制电路布线板145的背面的接 地导体147连接的接地焊盘图形148相对连接的方式表面安装在印制电路布线板145上, 构成高频耦合器。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1M198号公报。但是,图7所示的高频耦合器130如上所述,耦合用电极135以不稳定的状态被支 撑,所以受到不预期的外力容易变形,另外由于向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自动安装困难,所以不 适于批量生产。改善了这种情况的图8所示的耦合用电极单元140由于将耦合用电极142和短截 线141做成一体结构,所以可实现自动安装,但由于需要在耦合用电极142的图形中心与短 截线143连接,所以从其中心朝向下方形成贯通垫片141并与短截线143导通的通孔144, 但耦合用电极142是纵向10mm、横向13mm程度的尺寸,形成通孔144将二者进行电连接是 极为困难的,在实用性方面欠缺。另外,要在由绝缘体构成的垫片141的表里面上用蒸镀或者印刷地形成耦合用电 极142和垫片143,需要高精度,成本上升。另一方面,还考虑了预先形成由导电性板材构成 的耦合用电极,并在垫片成型时进行一体成型的制造方法,但耦合用电极是微小板,同样地 一体成型需要高精度,再有由于薄壁的耦合用电极的厚度还有公差,所以在与模具之间泄 漏树脂并覆盖表面,担心性能劣化。另外,耦合用电极142和短截线143之间的垫片141由于由电容率高的绝缘体构 成,所以存在在与印制电路布线板145的背面的接地导体147之间容易进行电场耦合,通信 频带变窄,用耦合用电极142接收发送的电力传输到接地导体147,通信特性恶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这些现有问题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用简单的装配可靠定位并保持 耦合用电极且可以自动安装在印制电路布线板上的耦合用电极单元。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低背化用耦合用电极进行发信接收的电力也不 会漏到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背面的接地导体上的耦合用电极单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方案一记载的耦合用电极单元,在表面上形成电感器的布设 有短截线的印制电路布线板上与短截线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有在沿着短截线的布线方向 的中央位置进行电连接的耦合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导电性金属构成的平板状的 耦合用电极;从耦合用电极背面的中心垂设的供电销;以及形成为耦合用电极周围进行配 合的框状,将耦合用电极与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表面隔开规定间隔并平行地定位支撑,且安 装在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表面上的绝缘垫片,在将绝缘垫片安装在包围短截线的印制电路布 线板的表面上的状态下,将从耦合用电极垂设的供电销的下端部与短截线的中央进行电连 接。耦合用电极由于其周围与绝缘垫片配合而被定位,所以即使受到外力也不容易变 形,传输特性不发生变化。由于绝缘垫片形成为框状,所以在安装在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表面上的状态下在耦 合用电极和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表面之间形成电容率比绝缘体低的空间,耦合用电极和印制 电路布线板的背面的接地导体不容易进行电场耦合。另外,方案二记载的耦合用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绝缘垫片的一对“ 二,,字状臂部 相对,且该绝缘垫片形成为包围耦合用电极周围的一部分开口的框状,在与各臂部的内壁 面的上方面对的配合阶梯部和与下方面对的配合突起之间夹持耦合用电极的周围,将耦合 用电极进行定位支撑。绝缘垫片由于形成为包围耦合用电极周围的一部分进行开口的框状,所以相对的 “ 二 ”字状臂部之间进行弹性变形,在一对“ 二 ”字状臂部之间容纳耦合用电极,能够在配合 阶梯部和配合突起之间便于夹持。通过在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表面上安装将耦合用电极进行 定位支撑后的绝缘垫片,从而一对“ 二 ”字状臂部被固定在印制电路布线板上,其间不会被 打开而使耦合用电极脱落。另外,方案三记载的耦合用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插入到印制电路布线板的安装 孔中的垫片框部的腿部分为上方的基端部的外径比前端部大的两段形成,在向形成有基端 部进行间隙嵌合的第一安装孔的印制电路布线板安装绝缘垫片时,用第一长度的供电销电 连接耦合用电极和短截线,在向形成有前端部进行间隙嵌合且比基端部的外径小的第二安 装孔的印制电路布线板安装绝缘垫片时,用比第一长度长的第二长度的供电销电连接耦合 用电极和短截线。仅通过准备形成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任一安装孔的两种印制电路布线板 和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的两种供电销,使用共用的绝缘垫片和耦合用电极,便可得到从印 制电路布线板的表面到耦合用电极的高度不同的两种耦合用电极单元。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说明。根据方案一的发明,耦合用电极用将金属板仅进行压力加工的简单加工便可得 到,该耦合用电极能够与绝缘垫片简单地且无晃动地一体装配,可实现向印制电路布线板 的自动安装。另外,耦合用电极由于其周围与绝缘垫片配合并进行定位,所以即使受到外力也 不容易变形,传输特定不发生变化。
另外,由于在耦合用电极和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表面之间形成电容率比绝缘体低的 空间,所以即使低背化使耦合用电极和印制电路布线板接近,用耦合用电极发信接收的电 力也不会漏到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背面的接地导体上。根据方案二的发明,由于一对“ 二 ”字状臂部进行弹性变形,所以能够用轻推压力 且以使耦合用电极周围与绝缘垫片配合的插入防止进行装配,所以绝缘垫片不会强制变 形、破损。并且,在对耦合用电极进行定位支撑之后,绝缘垫片被安装在印制电路布线板的 表面上,一对“ 二 ”字状臂部被固定在印制电路布线板上,因而耦合用电极不会与绝缘垫片 脱落。另外,由于框状的一部分在一对“ 二 ”字状臂部之间开口,所以通过该开口能够目 视供电销的下端部和短截线的电连接状态,能够发现在制造工序中耦合用电极和短截线的 接触不良。根据方案三的发明,使用共用的绝缘垫片和耦合用电极,还能够制造要求低背化 后的耦合用电极单元和确保从接地导体至耦合用电极的间隔并实现性能提高的耦合用电 极的任一种。


图1是向印制电路布线板10进行安装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耦合用电 极单元1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向印制电路布线板10进行安装的耦合用电极单元1的俯视图。图3是在图2的A-A线位置切断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向穿设有小径的第二安装孔12的印制电路布线板10安装了耦合用电 极单元1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5是表示向穿设有大径的第一安装孔11的印制电路布线板10安装了耦合用电 极单元1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6是高频耦合器112、122的电路图。图7是表示现有的高频耦合器130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现有的耦合用电极单元140的立体图。图中1-耦合用电极单元,2-耦合用电极,2a-配合片,3_绝缘垫片,4-供电销,4a_下端部,5-配合阶梯部,6-圆筒孔,10-印制电路布线板,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5-短截线,15a-信号图形,16-接地导体,17-通孔,31、32- “ ^ ”字状臂部,33-连结部,34-配合突起,35-配合阶梯部,36-腿部,36a-前端部,36b-基端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图1 图6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耦合用电极单元1进行说 明。该耦合用电极单元1在传输频带中将3. 1至4. 9GHz频带的UWB低字节作为传输频带 的、利用了静电场或者感应电场的UWB通信中,将图6所示的高频耦合器112、122的集中常数电路作为分布常数电路,对相当于耦合用电极113、123的耦合用电极2进行定位支撑。如上所述,在发信机110的发信电路部111和接收机120的接收电路部121间相 互的UWB通信中,将发信机侧高频耦合器112和接收侧高频耦合器122的耦合用电极113、 123以3cm程度的极近距离相对配置,用二者构成平行平板电容器。在耦合用电极113、123 和发信电路部111或者接收电路部121之间分别串联连接串联电感器,并联连接并联电感 器115、125,所以用高频耦合器112、122的整体像带通滤波器那样地进行动作,在发信电路 部111和接收电路部121之间有效传输高频信号。这里,由于在将高频耦合器112、122用图6所示的做成为集中常数电路的各电路 元件构成时则动作频带狭窄,所以用分布常数电路考虑像在宽带进行动作那样的,用图1 所示的耦合用电极单元1和形成于印制电路布线板10表面的短截线15构成。耦合用电极单元1包括金属板的耦合用电极2 ;与耦合用电极2的周围配合并将 耦合用电极2水平地定位支撑的绝缘垫片3 ;以及从耦合用电极2的背面侧图形中心一体 垂设的供电销4。耦合用电极2将具有弹性和导电性的磷青铜等的金属板冲裁成像长度方向突出 的带状片的同时且在这里为纵向10mm、横向13mm的大致长方形状,其后,将带状片分别向 下方折弯成端面L字状,一体地连接设置一对一配合片h、2a。耦合用电极2的厚度为 0. 15mm为薄壁,因此,如后所述在配合片加与绝缘垫片3的后述配合突起34抵接时,则整 体沿着长度方向弯曲。另外,在成为大致长方形状的图形中心的位置通过从表面朝向背面 的翻边加工,从而形成使供电销4插通的圆筒孔6。供电销4如图3所示,使将圆柱状的导电性金属杆切削加工成朝向下方缓慢做成 尖儿细的圆锥台形状的结构,与耦合用电极2的圆筒孔6的内径相比,上部的外径变大而下 部变小。由此,使供电销4的下端部如从圆筒孔6的上方插通,可将供电销4压入到圆筒孔 6内,如图4所示,在上部到达圆筒孔6内的位置并以悬挂于耦合用电极2的状态被固定。绝缘垫片3是将耐热性液晶聚合物(CCP)等的耐热性且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如图1 所示形成为包围大致长方形状的耦合用电极2周围的长方形框状的结构,在长度方向相对 的一对“ 二,,字状臂部31、32由沿着长度方向的连结部33 —体连结。由此,长方形框状的 绝缘垫片3在“ - ”字状臂部31、32的另一端开口,一对“ 二 ”字状臂部31、32绕着连结部 30自如弹性变形。一对“ 二 ”字状臂部31、32的相对的内壁面上使下方开口地形成分别配合耦合用 电极2的配合片2&、加的配合突起34,另外,除了配合突起34的部位,在长方形框状的绝缘 垫片3的内壁面上沿着内壁面的上边缘并向上地形成配合阶梯部35。直到配合阶梯部35 的内壁上边缘的高度相当于耦合用电极2的厚度(0. 15mm),由此,用绝缘垫片3无晃动地定 位并支撑耦合用电极2的周围。在绝缘垫片3的长方形框状的各四边一体地垂设有腿部36、36···,腿部36、36···插 入到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第一安装孔11或者第二安装孔12中并在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 表面上对耦合用电极单元1进行定位。各腿部36作成为前端部36a的外径比第二安装孔 12的内径小而基端部36b的外径比第二安装孔12的内径大的两段的圆柱形。印制电路布 线板10的第一安装孔11做成间隙嵌合基端部36b的内径,因此,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安 装孔是第一安装孔11的场合,如图5所示,插入直至腿部36的基端部36b,是第二安装孔12的场合,如图4所示,插入前端部36a,基端部36b与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表面抵接。安装耦合用电极单元1的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背面用接地导体16覆盖。这是为 了在电子设备内从配置于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背面侧的其它电子元件和图形完全断开流 动在短截线15和耦合用电极2中的高频信号。印刷形成于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短截线15的长度做成与传输频带即4GHz频带 的约1/2波长的4cm,为了上方用纵向为10mm、横向为13mm的大致长方形状的耦合用电极2 覆盖,如图1所示短截线15弯曲,并以沿着弯曲的布线方向的长度为大致1/2波长的方式 形成短截线15。短截线15的前端侧通过形成于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通孔17与背面的接地导体 16连接,并接地。信号图形1 从短截线15的基端侧引出,在其两侧隔开规定的绝缘间隔 地布线用通孔18与接地导体16连接的接地图形16a。在信号图形1 和接地图形16a上 分别软焊料连接有未图示的同轴连接器的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信号图形1 通过与同轴 连接器连接的同轴电缆与图6的发信电路部111或者接收电路部121连接。在背面用接地导体16覆盖的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表面上形成上述短截线15,从 而形成和与同轴连接器连接的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匹配的微波传输带线路。因此,在与短 截线15的耦合部和短截线15的前端部中不会进行反射,沿着短截线15的布线方向并在其 中央位置发生成为最大电压振幅的驻波。从耦合用电极2悬挂的供电销4在将绝缘垫片3的腿部36、36…插入到印制电路 布线板10的第一安装孔11或者第二安装孔12并定位耦合用电极单元1的状态下,成为下 端部如接近短截线15的上述中央位置的长度。高频耦合器通过将上述结构的耦合用电极单元1安装在形成有短截线15的印制 电路布线板10的表面上来形成。以下,对形成该高频耦合器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使突 出于长方形金属板状的耦合用电极2的长度方向的一对配合片2a、h从上方与绝缘垫片3 的配合突起34抵接,将整体向下方推压。由此,一对“ 二,,字状臂部31、32绕连结部33稍 稍弹性变形,一对配合突起34、34之间扩开,并且耦合用电极2还在长度方向弯曲,一对配 合片加、加越过配合突起34,耦合用电极2的周围抵接在配合阶梯部35上。其结果,耦合 用电极2相对绝缘垫片3用插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后的状态下,对于水平方向,由“ 二 ”字 状臂部31、32和连结部33的内壁面无晃动地定位,对于上下方向,周围和配合片加被配合 阶梯部35的表面和配合突起M的背面夹持,被定位、固定。接着,将安装了耦合用电极2的绝缘垫片3预先在短截线15的中央位置并安装在 在信号图形15a以及接地图形16a上印刷形成有膏状钎焊料的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表面 上。这里,做成在印制电路布线板10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12的结构,将各腿部36的前端 部36a向第二安装孔12插入并将绝缘垫片3定位在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表面上。其后,使供电销4的下端部如从上方向耦合用电极2的圆筒孔6插入并压入。在 向形成有第二安装孔12的印制电路布线板10安装了绝缘垫片3的场合,如图4所示,从短 截线15到耦合用电极2的高度Hl比图5所示的高度H2相比高,所以使用较长的供电销4, 将其下端部如进行压入直到到达印刷在短截线15上的膏状钎焊料。与该工序前后地,以信号图形1 和接地图形16a连接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的方 式配置同轴连接器,将搭载了耦合用电极单元1和同轴连接器的印制电路布线板10整体通过回流炉,对耦合用电极单元1进行表面安装。回流工序后的耦合用电极单元1从一对“ 二,, 字状臂部31、32之间的开口能够目视供电销4的下端部如和短截线15之间的软钎焊部, 能够防止软钎焊不良。另外,由于将绝缘垫片3的各腿部36插入到第二安装孔12中并安 装在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表面上,所以安装后一对“ 二 ”字状臂部31、32之间打开,不必担 心耦合用电极2脱落。通过该回流工序,耦合用电极2其图形中心通过供电销4与短截线15的中央位置 电连接,形成通过同轴电缆与发信电路部111或者接收电路部121连接的高频耦合器。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耦合用电极单元1,由于金属板状的耦合用电极2的周围 被绝缘垫片3定位支撑,所以可以进行自动安装,再有即使受到不注意的外力也不会发生 变形。另外,在耦合用电极2的图形中心,由于和高频传输线路即短截线15电连接,所以 不会在供电点和耦合用电极2的中心之间沿着耦合用电极2的平面流动不均勻的电流,作 为天线不会放射不需要的电流。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的从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高度Hl微2. 6mm,印制电 路布线板10的厚度微0. 6mm,所以耦合用电极2和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背面侧的接地导 体16之间确保3. 2mm的充分的间隔。再有,耦合用电极2和布设有短截线15的印制电路 布线板10之间成为电容率比合成树脂等的绝缘体低的空间,所以耦合用电极2和接地导体 16之间不容易电场耦合,流动在耦合用电极2中的高频信号不会漏到接地导体16。对于上述实施方式,仅通过准备直到各腿部36的基端部36b进行间隙嵌合的第 一安装孔的印制电路布线板10和更短的供电销4,并使用共用的耦合用电极2和绝缘垫片 3,如图5所示能够使耦合用电极单元1更为低背化。从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表面到向第 一安装孔11直到间隙嵌合各腿部36的基端部36b为止的耦合用电极单元1的厚度H2为 2. 0mm,加上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厚度0. 6mm后的耦合用电极2和接地导体16之间的距离 为2. 6mm,耦合用电极2和印制电路布线板10之间成为电容率低的空间,所以流动在耦合用 电极2中的高频信号不容易向接地导体16漏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将绝缘垫片3配置在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表面上之后,将 供电销4向耦合用电极2压入地进行安装,但还可以在安装了耦合用电极2的绝缘垫片3 上压入安装供电销4,并将一体装配后的耦合用电极单元1安装在印制电路布线板10的表 面上。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供电销4用车工加工与耦合用电极2不同地形成,但 还可以用将导电性金属板进行拉深加工等的工序一体形成供电销4和耦合用电极2。产业上的可利用性适合在利用了静电场或者感应电场的UWB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高频耦合器。
权利要求
1.一种耦合用电极单元,在表面上形成电感器的布设有短截线的印制电路布线板上, 与短截线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有在沿着短截线的布线方向的中央位置进行电连接的耦合 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导电性金属构成的平板状的耦合用电极;从耦合用电极背面的中心垂设的供电销;以及形成为耦合用电极的周围进行配合的框状,将耦合用电极与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表面隔 开规定间隔并平行地定位支撑且安装在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表面上的绝缘垫片,在将绝缘垫片安装在包围短截线的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表面上的状态下,将从耦合用电 极垂设的供电销的下端部与短截线的中央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用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绝缘垫片的一对“ 二”字状臂部相对,且该绝缘垫片形成为包围耦合用电极周围的一部 分开口的框状,在与各臂部的内壁面的上方面对的配合阶梯部和与下方面对的配合突起之间夹持耦 合用电极的周围,将耦合用电极进行定位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耦合用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插入到印制电路布线板的安装孔中的垫片框部的腿部分为上方的基端部的外径比前 端部大的两段而形成,在向形成有基端部进行间隙嵌合的第一安装孔的印制电路布线板安装绝缘垫片时,用 第一长度的供电销将耦合用电极和短截线电连接,在向形成有前端部进行间隙嵌合且比基端部的外径小的第二安装孔的印制电路布线 板安装绝缘垫片时,用比第一长度长的第二长度的供电销将耦合用电极和短截线电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用简单的装配可靠定位并保持耦合用电极且可以自动安装在印制电路布线板上的耦合用电极单元。将安装在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表面上的绝缘垫片形成为框状,并配合耦合用电极的周围进行定位支撑,从耦合用电极的背面的中心垂设供电销并与形成于印制电路布线板表面的短截线的中央进行电连接。耦合用电极被绝缘垫片定位支撑,所以不容易变形,可以与绝缘垫片一体地进行表面安装。
文档编号H04B1/40GK102045083SQ20101012047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1日
发明者中泽健治, 岩本泰生, 藤川浩 申请人:Sm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