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3324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外部设备发送内容数据的便携设备。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普遍地将附带照相机的移动电话机等便携设备所拍摄的图像数据发送 给其它便携设备或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设备。另外,在日本专利第4077924号公报中,公开了 一种图像数据管理装置,该图像数据管理装置预先将发送源信息和与外部设备通信而接收 到的图像数据相对应地进行存储,或者将发送目标信息和与外部设备通信而发送给该外部 设备的图像数据相对应地进行存储。在该日本专利第4077924号公报的图像数据管理装置 中,根据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发送源信息及发送目标信息,删除从外部设备传送来的图像 数据或以前曾向外部设备传送的图像数据。但是,设想在用便携设备拍摄集体照片等显示多人的图像的情况下,将所拍摄的 图像数据发送给该图像中显示的人所持有的便携设备。这里,在仅仅与此人所持有的便携 设备进行通信来发送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之后无法知晓向谁发送了图像数据。因此,用户必 须记住已发送给的人。另外,还有因忘记而重发的浪费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某方式的便携设备的特征是,该便携设备具有摄像部,其对含有脸部的 被摄体进行拍摄,生成图像数据;显示部,其显示由所述摄像部生成的所述图像数据;通信 部,其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发送处理部,其进行经由所述通信部将显示在所述显示部 上的图像数据发送给所述外部设备的处理;以及显示处理部,其进行以下处理,经由所述通 信部从所述外部设备取得与所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的所述外部设备的用户的脸部相关的信 息,并根据该取得的与所述脸部相关的信息来更新所述显示部的显示。参照附图阅读以下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从而能够进一步理解上述内容和本发明的 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上和产业上的意义。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便携设备的数码照相机的前面侧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示出数码照相机的背面侧的概略立体图。图3是示出数码照相机与其它数码照相机进行通信的状况的图。图4是示出数码照相机的主要内部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图5是示出图像文件的数据结构例的图。图6是示出通信历史数据的数据结构例的图。图7是示出摄影人物图像发送信息的数据结构例的图。图8是说明数码照相机间的通信概要的图。图9A是说明数码照相机间的通信概要的另一个图。
图9B是说明数码照相机间的通信概要的另一个图。图9C是说明数码照相机间的通信概要的另一个图。图10是示出数码照相机进行的基本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11是示出摄影模式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12是示出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13是示出数据发送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14是示出发送判定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脸部/设备对应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16是示出数据接收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17是示出再现模式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18是示出图像再现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19是示出数据统一发送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20是示出变形例1中的摄影人物图像的显示画面例的图。图21是示出变形例2中的摄影人物图像的显示画面例的图。图22是示出变形例3中的数据发送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23是示出变形例3中的图像数据的确认显示时的显示画面例的图。图24是示出数码照相机与个人计算机进行通信的状况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本发明不仅限 于该实施方式。另外,在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便携设备的数码照相机1的前面侧的概略立体图,图2 是示出数码照相机1的背面侧的概略立体图。如图1所示,对于数码照相机1,在照相机机 身3的前面配置有摄影镜头4,在照相机机身3的内部具有对通过该摄影镜头4入射的被摄 体像进行拍摄的摄像部11 (参照图4)。另一方面,在照相机机身3的上面,配置有用于指示 拍摄时机的释放开关5。并且,在照相机机身3的背面,配置有显示各种画面的显示部15、 以及用于输入接通电源和模式选择等各种操作的分配了固有功能的多个按钮开关7等。并且,当接通(ON)数码照相机1的电源、选择摄影模式时,数码照相机1成为可拍 摄状态。在摄影模式中,通过摄影镜头4入射的被摄体像作为实时取景图像实时地显示在 显示部15上,用户在观看实时取景图像的同时,按下释放开关5来拍摄静止图像或动态图 像。或者将数码照相机1的工作模式切换成再现模式,将所拍摄的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显 示(再现)在显示部15上来进行欣赏。另外,数码照相机1如图1所示,在照相机机身3内部的预定位置处内置有无线通 信部19,其用于与其它数码照相机1、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机、电视机等外部设备进行近 距离无线通信。在照相机机身3内部的适当位置处,配置该无线通信部19,使其天线朝向外 面侧。在图1的示例中,无线通信部19配置在照相机机身3底面侧的一个角部。这样通过 将无线通信部19配置在装置壳体的角部处,用户在进行经由无线通信部19的通信时,能够 容易地进行与通信对方设备之间的定位,抑制由位置偏差而导致的通信失败。图3是示出数码照相机1与其它数码照相机1进行通信的状况的图。在图3中,将一方设为数码照相机1、另一方设为数码照相机1-2。如图3所示,当照相机机身3彼此接近到各个无线通信部19可相互通信的区域内时,建立它们之间的通信。下面,在本实施 方式中,举例说明将作为外部设备一例的其它数码照相机1作为通信对方来收发数据的情 况,将该通信对方的其它数码照相机1简称为“对方照相机1”。图4是示出数码照相机1的主要内部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如图4所示,数码照相 机1具有摄像部11、图像处理部12、脸部检测部13、操作部14、显示部15、时钟部16、记录 部17、临时记录部18、无线通信部19以及控制部20等。摄像部11包含对通过摄影镜头4入射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模拟电信 号的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 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摄像元件,将来自摄像元件的模拟电信号转换 成数字电信号,输出图像数据。图像处理部12对从摄像部11输出的图像数据实施各种图像处理,并且进行转换 成适于记录用或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处理。例如,当记录拍摄图像的图像数据时或显示所 记录的图像数据时,进行基于JPEGCJoint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摄影专家组) 方式等的图像数据压缩处理或解压处理。另外,图像处理部12进行缩小摄影图像的图像数 据来生成显示用小图像(缩略图像)的图像数据(缩略图像数据)的处理、或切取图像数 据中的预定区域的处理等。该图像处理部12包括人物识别部121和脸部图像处理部123。人物识别部121将 对图像数据执行的脸部检测结果(脸部特征信息)与作为本机数据171登记(记录)在记 录部17中的本机的用户(本机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核对。并且,人物识别部121进 行识别图像数据中的脸部是否是本机用户的脸部的处理(人物识别处理)。在本实施方式 中,人物识别部121对从对方照相机1接收到的图像文件的图像数据进行人物识别处理,识 别该图像数据中显示的本机用户的脸部。脸部图像处理部123进行如下的处理在显示摄 影人物图像时,在图像数据内的脸部中的、已经向该脸部对应的人所持有的外部设备(在 本实施方式中是其它数码照相机1)发送了该图像数据(实际上是图像文件30)的脸部(已 发送脸部)的附近位置处,合成表示已发送的已发送标记。脸部检测部13对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作为公知技术的脸部检测处理,检测 图像数据中显示的脸部的区域(脸部区域),然后提取脸部的特征信息(脸部特征信息)。 这里,脸部检测处理例如是应用模式匹配检测图像数据中的脸部区域,根据该脸部区域的 检测结果,来检测双眼、鼻、唇、眉毛等各个脸部部分。并且,例如通过计算与眼、鼻、唇、眉毛 等要素相关的相对尺寸或距离,从图像所显示的人物的脸部图像中提取脸部特征信息。其 中,由于脸部朝向正面时与朝向侧面时该相对距离不同,因此在根据脸部的倾斜校正了上 述相对距离之后,提取脸部特征信息。另外,可根据脸部的中心、眼或鼻的阴影等来检测脸 部的倾斜。此时,如果考虑各要素的形状及颜色,则能够更高精度地检测出脸部的倾斜。当 在图像数据中包含多个脸部时,可针对每个脸部得到脸部特征信息。操作部14用于接收拍摄时机(拍摄指示)的指示、摄影模式或再现模式等数码照 相机1的工作模式的切换、对于对方照相机1的数据发送指示、摄影条件的设定等用户的各 种操作,向控制部20通知操作信号。该操作部14包括图1的释放开关5和按钮开关7。显示部15除了显示拍摄的静止图像、动态图像以及实时取景图像之外,还显示数码照相机1的各种设定信息等,该显示部由IX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或 EL显示器(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来实现。该显示 部15在摄影模式中例如按照每1帧来重绘实时取景图像并动态地连续显示,在再现模式中 显示所拍摄的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时钟部16用于对日期以及时刻进行计时。根据该时钟部16计时的当前时刻来 确定拍摄时的日期和时刻,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与所确定的拍摄时间一起记录在记录部17 中。记录部17由可更新记录的闪存或ROM等各种半导体存储器、内置或利用数据通信 端子连接的硬盘、存储卡等记录介质以及其读写装置来实现,该记录部可适当采用与用途 对应的记录装置或组合后进行使用。该记录部17中记录有用于使数码照相机1工作、并实 现该数码照相机1具有的各种功能的各种照相机程序;以及在该计算机程序执行中使用的 数据等。这里,照相机程序包含使控制部20作为后述的摄影人物图像登记处理部201、对 方设备数据取得处理部202、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理部203、数据收发处理部204、发送判定 部241、通信历史列表更新部242、图像文件发送处理部243、本机脸部判定部244以及脸部 /设备对应处理部205发挥功能的程序。另外,记录部17中记录有本机数据171。该本机数据171包括设备数据和本机脸 部数据。设备数据用于识别本机,例如可使用在制造数码照相机1时固有地分配给每个设 备的设备ID。此外,不限于设备ID,还可以适当地将可识别数码照相机1的信息用作设备 数据。另一方面,本机脸部数据是从显示有本机用户的脸部的图像数据中提取出的脸部特 征信息。该本机脸部数据是根据用户操作而登记的。当对顺序进行说明时,例如通过实际 拍摄本机用户的脸部或者对显示有本机用户的图像数据中的本机用户的脸部区域进行区 域选择,来指定本机用户的脸部图像。响应于此,脸部检测部13首先对所指定的脸部图像 数据进行脸部检测处理,提取脸部特征信息。然后,控制部20将所得到的脸部特征信息作 为本机脸部数据在记录部17中进行记录处理。另外,记录部17中记录有多个图像文件30即图像信息173。在本实施方式中,利 用图像处理部12进行记录用图像处理后的内容数据一例即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附 加了文件头的文件形式的图像文件30记录在记录部17中,该文件头例如包含拍摄时间、拍 摄时得到的GPS数据、标题、批注、个人信息等EXIF (Exchangeable Image File,可交换图像 文件)信息。图5是示出图像文件30的数据结构例的图。如图5所示,图像文件30包含图像 ID 31、拍摄时间等摄影信息(EXIF信息)32、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33、摄影图像的缩略图像 数据34、检测脸部信息35以及通信历史列表36。图像ID 31是为了识别各图像而例如在 生成该图像数据时(拍摄时)固有地分配的识别信息。并且,除了本机拍摄的摄影图像的 图像文件以外,构成图像信息173的各图像文件30还可适当地包括经由无线通信部19与 其它数码照相机1通信而从其它数码照相机1取得的图像文件。检测脸部信息35是对该 图像数据33执行脸部检测的结果,包括检测出的每个脸 的脸部数据350。例如,当在图像数据33中检测到3个脸部并提取出脸部特征信息时,将针 对各脸部的3个脸部特征信息分别设定为脸部数据350。具体而言,在脸部数据350中,将 针对该脸部提取出的脸部特征信息与用于识别该脸部的脸部编号对应着进行设定。这里,脸部特征信息包含该图像数据33中的脸部位置及尺寸。另外,脸部编号例如是对该图像数据33中检测出的脸部分配的连续编号。并且,在未于图像数据33中检测出脸部的图像文 件30内没有设定检测脸部信息35。通信历史列表36是截至目前为止针对该图像文件30在设备之间(在本实施方式 中,为在图3所示的数码照相机1与其它数码照相机1-2之间)进行收发的历史信息。在本 实施方式中,每当收发图像文件30时,生成通信历史数据360,所生成的通信历史数据360 被追加到通信历史列表36中。例如,如果通信历史列表36中设定有3个通信历史数据360, 则在各通信历史数据360分别表示的规定数码照相机1之间三次收发了该图像文件30。另 一方面,当通信历史列表36中未设有通信历史数据360时,未曾在数码照相机1之间收发 过该图像文件30。图6是示出通信历史数据360的数据结构例的图。如图6所示,通信历史数据360 包含发送源设备数据361、发送目标设备数据363、收发时间365。在发送源设备数据361中 设定有在生成该通信历史数据360时的图像文件30的收发中发送图像文件30的一侧(发 送源的数码照相机1)的设备数据。另一方面,在发送目标设备数据363中设定有在生成该 通信历史数据360时的该图像文件30的收发中接收图像文件30的一侧(发送目标的数码 照相机1)的设备数据。另外,在收发时间365中设定有生成该通信历史数据360时的当前 时刻。并且,如图4所示,在记录部17中记录有摄影人物图像发送信息175和脸部/设 备对应表177。摄影人物图像发送信息175是用于对是否曾将本机拍摄的、显示有脸部的摄影图 像(在其图像数据中检测出脸部的摄影图像以下简称为“摄影人物图像”)发送给外部设 备(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其它数码照相机1)进行管理的数据表。更详细地说,在摄影人物图 像发送信息175中针对每个摄影人物图像,记录了是否曾将该摄影图像发送给已登记为该 摄影人物图像中所显示的脸部对应的人持有的设备的其它数码照相机1。图7是示出摄影人物图像发送信息175的数据结构例的图。如图7所示,摄影人 物图像发送信息175是将脸部编号和图像发送标志与本机拍摄的摄影人物图像的图像ID 相对应地进行设定的数据表。在脸部编号中设定有对相应图像ID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出的 脸部分配的脸部编号。图像发送标志是表示是否对相应脸部编号的脸所对应的人持有的 其它数码照相机1发送了对应图像ID的图像文件30的标志信息。在已发送的情况下设 定“0N(是)”,在未发送的情况下设定“OFF (否)”。例如,在将“ID00011”设定为图像ID 31的图像文件30的图像数据33中,检测出分配有脸部编号“01” “03”的3个脸部。并 且,如记录Rll所示,在其中的脸部编号“01”的图像发送标志中设定“0N”,图像ID 31为 "ID00011"的图像文件30已被发送给脸部编号“01”的脸部对应的人持有的其它数码照相 机1。另一方面,在脸部编号“03”的图像发送标志中设定“OFF”(记录R13),该图像文件 30还未发送给脸部编号“03”的脸部对应的人持有的其它数码照相机1。脸部/设备对应表177是设定了通过从摄影人物图像的图像数据中切取脸部区域 而得到的脸部图像数据、与从登记为该脸部对应的人所持有的设备的其它数码照相机1取 得的设备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表。临时记录部18例如由RAM等半导体存储器构成,用作控制部20的工作用存储器。该临时记录部18具有临时对控制部20执行的程序和在该程序执行中使用的数据等进行保 持的存储区域。例如,临时记录通信历史临时数据181。该通信历史临时数据181具有与图 6所示的通信历史数据360相同的数据结构,该通信历史数据360包含发送源设备数据、发 送目标设备数据以及收发时间。另外,临时记录部18用于对从摄像部11输出的图像数据 进行临时记录等,该临时记录部18临时记录针对每1帧从摄像部11取入的图像(实时取 景图像)的图像数据、和在拍摄时机从摄像部11取入的图像(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等。无线通信部19用于与对方照相机1之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由收发电路等构 成,该收发 电路通过天线191与对方照相机1的无线通信部19之间收发电波信号,对接收 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并且对发送信号进行调制处理。该无线通信部19在启动时定期发送通 知其存在的通信信号,并且检测从对方照相机1的无线通信部19送出的通信信号,然后从 停止状态或待机状态恢复,与对方照相机1之间建立通信。这里,假定无线通信部19例如在大约几cm左右的通信距离内能实现大约IOOMbps 左右的传输速度的非接触式近距离无线通信。根据由该无线通信部19实现的近距离无线 通信,能够将记录在数码照相机1中的数据(图像文件30)的全部或一部分瞬时发送给对 方照相机1。但不仅限于此,可适当应用能够实现期望的通信距离和传输速度的通信标准的 通信装置来构成无线通信部19。控制部20由CPU等实现,其根据来自操作部14的操作信号等,从记录部17中读 出并执行照相机程序,进行对构成数码照相机1的各部的指示以及数据的传送等,从而对 数码照相机1的动作进行统一控制。该控制部20适当地包括CPU和用于控制各部之间的 DMA传送的DMA控制器等。并且,控制部20包括摄影人物图像登记处理部201、对方设备数 据取得处理部202、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理部203、数据收发处理部204以及脸部/设备对 应处理部205。当指示拍摄时机后生成了摄影图像时,在对该图像数据进行的脸部检测结果为已 检测出脸部的情况下,摄影人物图像登记处理部201进行将该摄影图像登记为摄影人物图 像的处理。对方设备数据取得处理部202进行以下处理向对方照相机1通知设备数据发 送请求,从对方照相机1中取得该设备数据(在对方照相机1中记录于记录部内的设备数 据)。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理部203生成通信历史数据,并将该数据作为通信历史临时 数据181临时记录在临时记录部18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在图像文件30的通信历史列 表36中的通信历史数据360是由发送图像文件30的一侧的数码照相机1生成的,在满足后 述的发送条件时,该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理部203将临时记录的通信历史临时数据181作 为通信历史数据360追加到通信历史列表36中。具体而言,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理部203 将记录在记录部17中的本机数据171的设备数据作为发送源设备数据。另外,通信历史临 时记录处理部203将由对方设备数据取得处理部202从对方照相机1取得的对方照相机1 的设备数据作为发送目标设备数据。并且,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理部203进行以下处理从 时钟部16取得当前时刻来作为收发时间,生成与它们对应的通信历史数据,并作为通信历 史临时数据181记录到临时记录部18中。数据收发处理部204进行以下处理经由无线通信部19向对方照相机1发送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30,并接收从对方照相机1发送的图像文件。该数据收发处理部204 包括发送判定部241、通信历史列表更新部242、图像文件发送处理部243以及本机脸部判 定部244。在向对方照相机1发送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30之前,发送判定部241判定由 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理部203在临时记录部18中进行记录处理的通信历史临时数据181 是否满足后述的发送条件。当发送判定部241判定为满足发送条件时,通信历史列表更新部242进行以下处 理将通信历史临时数据181新追加到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30的通信历史列表36中, 然后进行更新。
当发送判定部241判定为满足发送条件时,图像文件发送处理部243将脸部位置 请求标志附加到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30中,并向对方照相机1进行发送处理,该脸部 位置请求标志根据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30是否登记为摄影人物图像而设定了“ON”或 “OFF”。当从对方照相机1接收到附加有脸部位置请求标志“ON”的图像文件、且由人物识 别部121识别出该图像数据中所显示的本机用户的脸部时,本机脸部判定部244进行向对 方照相机1发送该脸部位置与图像ID对应起来的脸部位置数据。在图像文件发送处理部243对图像文件30进行了发送处理之后,从对方照相机1 接收到脸部位置数据的情况下,脸部/设备对应处理部205根据所接收到的脸部位置数据 来确定相应图像数据中的相应脸部编号。然后,脸部/设备对应处理部205在与所确定的 脸部编号对应的图像发送标志中设定“0N”,更新摄影人物图像发送信息175。然后,脸部 /设备对应处理部205登记为所确定的脸部编号的脸部所对应的人物是进行本次通信而发 送了图像文件30的对方照相机1的所有者。即,脸部/设备对应处理部205将对应图像数 据33中分配了所确定的脸部编号的脸部区域(脸部图像数据)与对方设备数据取得处理 部202所取得的对方照相机1的设备数据对应起来设定在脸部/设备对应表177中。图8以及图9A、图9B、图9C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照相机1与其它数码照相机 1(对方照相机1)之间的通信的概略图。这里,例示了摄影模式中在刚刚拍摄之后向其它数 码照相机1发送显示有人物的摄影人物图像的情况,不过在再现模式中发送摄影人物图像 的情况也进行同样的处理。例如,如图8所示,假设持有数码照相机1的本机用户使数码照相机1进入摄影模 式,对例如作为朋友的人物Pa、Pb、Pc拍摄集体照片。在此情况下,在数码照相机1的显示 部15上对拍摄人物Pa、Pb、Pc而得到的摄影人物图像I 1进行画面显示。如此进行了集 体照片拍摄的数码照相机1的本机用户使数码照相机1与人物Pa、Pb、Pc持有的外部设备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数码照相机1)进行通信,并依次发送拍摄了人物Pa、Pb、Pc的集体照 片(摄影人物图像)。这里,假设图8的人物Pa持有的其它数码照相机1是图9A所示的数 码照相机l_2a。另外,假设图8的人物Pb持有的其它数码照相机1是图9B所示的数码照 相机l_2b。并且,假设图8的人物Pc持有的其它数码照相机1是图9C所示的数码照相机 l-2c。首先,如图9A所示,本机用户使数码照相机1与人物Pa持有的其它数码照相机 l_2a接近来进行通信。由此,数码照相机1以其它数码照相机l_2a为对方照相机l_2a,发送摄影人物图像的图像文件30 (al)。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接收到图像文件时,数码照相机1 识别该图像数据中显示的本机用户的脸部,将识别出的脸部位置数据发送给对方照相机1。 艮口,当对方照相机l_2a在接收到的图像文件的图像数据中识别出本机用户的脸部时,将该 脸部位置的数据发送给数码照相机1 (a3)。然后,当接收到脸部位置数据时,数码照相机1 登记为图像数据中所接收到的脸部位置的人物是进行本次通信而发送了图像文件30的对 方照相机l_2a的所有者。另外此时,将该脸部设为已发送脸部,在显示部15上对在已发送 脸部上附加了已发送标记Mll的摄影人物图像I 11进行画面显示。并且这里,例示了用虚 线包围脸部区域的已发送标记,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可识别为如下这样的脸部显示即可,即该脸部是尚未确定该脸部对应的人所持有的外部设备(其它数码照相机1)、且未发送 图像数据(图像文件30)。同样,如图9B所示,本机用户使数码照相机1与人物Pb持有的其它数码照相机 l_2b接近来进行通信。由此,数码照相机1以其它数码照相机l_2b为对方照相机l-2b,发 送摄影人物图像的图像文件30 (a5)。然后,当从对方照相机l_2b接收到脸部位置的数据时 (a7),数码照相机1登记为图像数据中所接收到的脸部位置的人物是对方照相机l_2b的所 有者。另外此时,将该脸部设为已发送脸部,在显示部15上对在已发送脸部上附加了已发 送标记M11、M13的摄影人物图像I 13进行画面显示。并且,如图9C所示,本机用户使数码照相机1与人物Pc持有的其它数码照相机 l_2c接近来进行通信。由此,数码照相机1以其它数码照相机l_2c为对方照相机l_2c,发 送摄影人物图像的图像文件30 (a9)。然后,当从对方照相机l_2c接收到脸部位置的数据时 (all),数码照相机1登记为图像数据中所接收到的脸部位置的人物是对方照相机l_2c的 所有者。另外此时,将该脸部设为已发送脸部,在显示部15上对在已发送脸部上附加了已 发送标记M11、M13、M15的摄影人物图像I 15进行画面显示。接着,说明数码照相机1进行的处理顺序。图10是示出数码照相机1进行的基本 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在电源接通时,数码照相机1进行与通过用户操作而选择的模式对应 的处理。即,如图10所示,在当前选择的模式为摄影模式时(步骤bl 是),转移到摄影模 式处理(步骤b3)。当摄影模式处理结束时,转移到步骤b9。在当前的模式不是摄影模式 (步骤b 1:否)而是再现模式时(步骤b5:是),转移到再现模式处理(步骤b7)。当再现 模式处理结束时,转移到步骤b9。然后,在步骤b9中,判定基本处理是否结束。例如,在通 过按钮开关7的操作指示了电源关闭时,结束本处理(步骤b9 是)。另一方面,在未结束 时(步骤b9 否),返回到步骤bl。这里,依次对步骤b3的摄影模式处理以及步骤b7的再现模式处理进行说明。首 先,对摄影模式处理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摄影模式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在摄影模式处理中,首先,控制部20启动(打开)无线通信部19 (步 骤cl)。然后,控制部20进行以下处理启动摄像部11来取入图像,将所取入的图像作为 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上(步骤c2)。通过在此的处理,按照每1帧来更新显示在 摄像元件上成像的被摄体像即实时取景图像。然后,如果按下释放开关5来指示拍摄(步骤c3 是),则进行摄影处理,生成摄影 图像的图像数据(步骤c5)。接着,脸部检测部13执行脸部检测,从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 中检测脸部区域,检测脸部区域中的各个脸部部分(步骤c6)。当通过这里的处理检测出图像数据中的脸部而提取出脸部特征信息时,控制部20将脸部编号分配给检测出的脸部, 生成检测脸部信息。然后,控制部20进行如下处理将图像ID分配给所生成的摄影图像, 与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其缩略图像数据、检测脸部信息、当前时刻等对应起来作为图像 文件30记录到记录部17内(步骤c7)。并且,在这里记录的图像文件30的通信历史列表 36中未设定通信历史数据360 (空的状态)。另外此时,当在步骤c6中从摄影图像的图像 数据中检测出脸部时(步骤c8 是),摄影人物图像登记处理部201进行将所生成的摄影图 像登记为摄影人物图像的处理(步骤c9)。具体而言,摄影人物图像登记处理部201根据所 生成的摄影图像的图像ID和分配给检测出的脸部的脸部编号,将图像发送标志为“OFF”的 记录追加到摄影人物图像信息中。在接下来的步骤ClO中,判定用户的发送指示,当输入了发送指示时,例如将在步 骤c5的摄影处理中生成的最新摄影图像的图像文件30作为发送对象发送给已建立了通信 的对方照相机1。S卩,当输入了发送指示时(步骤ClO 是),在接下来的步骤Cll中,监视与该对方 照相机1之间的通信建立。此时,无线通信部19开始发送电波,当对方照相机1的无线通 信部接收到该电波时,建立与对方照相机1之间的通信。并且例如,直至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仍未建立通信时(步骤Cll 否),转移 到步骤cl3,控制部20进行警告通知处理。然后,转移到步骤c25。例如,在步骤cl3中,控 制部20进行在显示部15上显示表示未建立通信的消息的处理,作为警告通知处理。并且, 还可以进行从未图示的扬声器输出警告音的处理作为警告通知处理,或将这些处理组合地 进行。另一方面,当与对方照相机1之间建立了通信时(步骤Cll 是),转移到通信历史 临时记录处理(步骤cl5)。图12是示出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在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理中,首先,对方设备数据取得处理部202进 行经由无线通信部19向对方照相机1通知设备数据发送请求的处理(步骤dl)。此时,对 方设备数据取得处理部202进行将设备数据发送请求与记录在记录部17中的本机数据171 的设备数据一起发送给对方照相机1的处理。然后,对方设备数据取得处理部202成为待机状态,直至经由无线通信部19从对 方照相机1接收到设备数据为止,从对方照相机1接收设备数据(步骤d3)。然后,当接收 成功时(步骤d5 是),转移到步骤d7。然后,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理部203从时钟部16取 得当前时刻(步骤d7)。然后,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理部203将记录在记录部17中的本机 数据171的设备数据、在步骤d3中取得的对方照相机1的设备数据、和在步骤d7中取得的 当前时刻对应起来生成通信历史数据,并作为通信历史临时数据181记录在临时记录部18 中,进行临时记录(步骤d9)。另外,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理部203将通信历史生成标志设 定成“ON(成功)”(步骤dll)。然后,返回到图11的步骤cl5,再转移到步骤cl7。另一方面,当在图12的步骤d5中接收失败时(步骤d5 否),通信历史临时记录 处理部203进行警告通知处理(步骤dl3)。例如,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理部203进行在显 示 部15上显示表示未能接收到来自对方照相机1的设备数据、未生成通信历史数据的消息 的处理。作为接收失败的情况,例如可列举出在中途本机的数码照相机1与对方照相机1 之间的距离变长而导致通信断开的情况等。此外,还可以是输出警告音的结构,或者构成组合地进行这些处理的结构。另外,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理部203将通信历史生成标志设定 成“OFF(失败)”(步骤dl5)。然后,返回到图11的步骤cl5,再转移到步骤cl7。然后,在步骤cl7中,数据收发处理部204判定在步骤cl5的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 理中是否生成了通信历史数据。例如,如果通信历史生成标志是“OFF”,则数据收发处理部 204判定为未生成通信历史数据(步骤cl7 否),并转移到步骤c25, 而不进行数据发送处 理(不向对方照相机1发送在步骤c5的摄影处理中生成的最新摄影图像的图像文件30)。另一方面,当通信历史生成标志是“ON”时,数据收发处理部204判定为生成了通 信历史数据(步骤cl7 是),并进行数据发送处理(步骤cl9)。图13是示出数据发送处 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在数据发送处理中,首先转移到发送判定处理(步骤el)。图14是 示出发送判定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如图14所示,在发送判定处理中,首先发送判定部241参照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 文件30的通信历史列表36。然后,发送判定部241从已经设定的通信历史数据360中检索 通信历史临时数据181的发送目标设备数据(即,在图12的步骤d3中从通信对方的对方 照相机1取得的设备数据)(步骤Π)。然后,发送判定部241根据该检索结果,来判定是否满足发送条件。S卩,当通信历 史临时数据181的发送目标设备数据与任意的通信历史数据360的发送源设备数据361或 发送目标设备数据363 —致、且从该通信历史数据360的收发时间365起未经过预先设定 的规定期间(例如,“6个月”等)时,发送判定部241判定为不满足发送条件。当从一致的 通信历史数据360的收发时间365起经过了规定期间时,判定为满足发送条件。另外,当通 信历史临时数据181的发送目标设备与任意的通信历史数据360的发送源设备数据361以 及发送目标设备数据363都不一致时,也判定为满足发送条件。这是因为可能存在如下情况,即当通信历史临时数据181的发送目标设备数据 (作为本次发送目标的通信对方的对方照相机1)在过去曾是该图像文件30的发送源或发 送目标时,可认为该图像文件30记录在对方照相机1的记录部中,另一方面,对方照相机1 的用户也可能删除了该图像文件3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收发该图像文件30之后经 过了某程度时间(规定期间)时,再次进行发送。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当通信历史临时数据181的发送目标设备数据与已经设 定的通信历史数据360的发送源设备数据361 —致时(步骤f3 是),发送判定部241继续 读出该通信历史数据360的收发时间365 (步骤f5)。然后,发送判定部241将读出的收发 时间365与通信历史临时数据181的收发时间(当前时刻)进行比较,判定是否经过了规 定期间。如果未经过规定期间(步骤f7 否),则转移到步骤fl5。另一方面,当通信历史临时数据181的发送目标设备数据与已经设定的通信历史 数据360的发送源设备数据361不一致时(步骤f3 否)或者从步骤f5中读出的收发时 间365起经过了规定期间时(步骤f7 是),发送判定部241判定通信历史临时数据181的 发送目标设备数据与已经设定的通信历史数据360的发送目标设备数据363是否一致。并 且,在一致时(步骤f9:是)也同样地读出该通信历史数据360的收发时间365(步骤fll)。 然后,发送判定部241将所读出的收发时间365与通信历史临时数据181的收发时间(当 前时刻)进行比较,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期间。如果未经过规定期间(步骤Π3 否),则转移到步骤f 15。然后,在步骤Π5中,发送判定部241判定为不满足发送条件,然后进行警告通知处理(步骤f 17)。例如,发送判定部241进行在显示部15上显示表示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 文件30已经记录在对方照相机1内的消息的处理。并且,还可以是输出警告音的结构,或 者构成组合地进行这些处理的结构。另外此时,删除记录在临时记录部18中的通信历史临 时数据181。然后,返回到图13的步骤el,转移到步骤e3。另一方面,当通信历史临时数据181的发送目标设备数据与已经设定的通信历史 数据360的发送源设备数据361不一致时(步骤f9 否)或者从步骤fll中读出的收发时 间365起经过了规定期间时(步骤fl3 是),发送判定部241判定为满足发送条件(步骤 fl9)。然后,通信历史列表更新部242将临时记录在临时记录部18中的通信历史临时数据 181追加到通信历史列表36中,更新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30 (步骤f21)。另外此时,删 除临时记录部18的通信历史临时数据181。然后,返回到图13的步骤el,转移到步骤e3。然后,在步骤e3中,数据收发处理部204根据步骤el的发送判定处理的结果,来 判定是否发送图像文件30。即,当在发送判定处理中判定为不满足发送条件时,数据收发 处理部204判定为不发送图像文件30 (步骤e3 否),返回到图11的步骤cl9,转移到步骤 c25。另一方面,当判定为满足发送条件时,数据收发处理部204判定为发送图像文件 30 (步骤e3 是),接着,图像文件发送处理部243判定是否是登记为摄影人物图像的图像 文件30。具体而言,当在摄影人物图像发送信息175中设定有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 30的图像ID 31时,图像文件发送处理部243判定为已登记。然后,当已登记时(步骤e4 是),图像文件发送处理部243将用于请求发送脸部位置数据的脸部位置请求标志“ON”附 加到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30中并发送给对方照相机1 (步骤e5)。当未登记时(步骤 e4 否),图像文件发送处理部243将不请求发送脸部位置数据的脸部位置请求标志“OFF” 附加到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30中并发送给对方照相机1 (步骤e6)。然后,数据收发处 理部204处于待机状态,直至接收到接收结束通知为止。例如直至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仍未接收到来自对方照相机1的接收结束 通知时(步骤e7 否),数据收发处理部204判定为图像文件30的发送失败,进行警告通知 处理(步骤e9)。与接收失败的情况相同,发送失败的情况可列举出在中途本机的数码照相 机1与对方照相机1之间的距离变长而导致通信断开的情况等。数据收发处理部204进行 在显示部15上显示表示向对方照相机1发送图像文件30失败的消息的处理。并且,还可 以是输出警告音的结构,或者构成组合地进行这些处理的结构。另外,通信历史列表更新部242从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30的通信历史列表36 中删除在图14的步骤f21中本次追加的通信历史数据360,更新图像文件30 (步骤ell)。 这是因为该图像文件30未发送给对方照相机1,并且接下来针对作为本次发送对象的图像 文件30输入了发送给同一对方照相机1的发送指示时要进行发送处理。然后,返回到图11 的步骤c 19,转移到步骤c25。另一方面,当接收到来自对方照相机1的接收结束通知时(步骤e7 是),进一步 等待接收来自对方照相机1的脸部位置数据。例如直至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仍未从 对方照相机1接收到脸部位置数据时(步骤el3 否),返回到图11的步骤C19,转移到步马聚c 2 5 ο然后,当接收到脸部位置数据时(步骤el3 是),转移到脸部/设备对应处理(步 骤el5)。在此接收的脸部位置数据是对方照相机1于步骤e5进行了发送处理的图像文件 30的图像数据33中识别为本机用户的脸部(即,对方照相机1的用户的脸部)的位置信 息。图15是示出脸部/设备对应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如图15所示,在脸部/设备对应处理中,首先,脸部/设备对应处理部205根据所 接收到的脸部位置数据中设定的图像ID,参照相应的图像文件30,从检测脸部信息35的脸 部数据350中选出相应脸部位置的脸部数据350,确定脸部编号(步骤gl)。具体而言,脸 部/设备对应处理部205将所接收的脸部位置数据与检测脸部信息35中设定的脸部数据 350的脸部位置进行比较,选出一致的脸部位置的脸部数据350,确定脸部编号。接着,脸部 /设备对应处理部205根据所接收的脸部位置数据的图像ID以及所确定的脸部编号,将相 应的图像发送标志设定成“0N”,更新摄影人物图像发送信息175(步骤g3)。另外,脸部/设备对应处理部205登记为所确定的脸部编号的脸部对应的人物是 进行本次通信而发送了图像文件30的对方照相机1的所有者(步骤g5)。具体而言,此时, 在脸部/设备对应处理部205的控制下,图像处理部12进行从与相应的图像ID 31对应的 图像数据33中切取步骤gl中确定的脸部编号的脸部区域的处理。脸部/设备对应处理部 205将图像处理部12所切取的图像数据(脸部图像数据)与在图12的步骤d3中从通信对 方的对方照相机1接收到的设备数据对应起来设定在脸部/设备对应表177中。然后,控制部20进行用于向该图像数据33中的已发送脸部附加已发送标记来进 行确认显示的处理(步骤g7)。通过在此的处理,控制部20作为显示处理部,以能够识别图 像数据中的已发送脸部和未发送脸部的方式进行显示处理。具体而言,首先,控制部20根 据在摄影人物图像发送信息175中作为与接收到的脸部位置数据的图像ID对应的图像发 送标志设定了“ON”的脸部编号,即在步骤g3中图像发送标志被设定成“ON”的脸部编号以 及作为与该图像ID对应的图像发送标志已经被设定成“ON”的脸部编号,从相应的脸部数 据350中读出脸部位置。然后,面部图像处理部123根据所读出的面部位置,在该面部区域 的附近位置处合成已发送标记。然后,控制部20在显示部15上显示合成处理后的图像数 据。并且这里,虽然对已发送标记进行了合成处理,但也可以是在相应脸部区域的附近位置 处重叠显示(OSD :0n Screen Display,屏上显示)已发送标记。 另外,在图11中,当在步骤c3中未输入拍摄指示时(步骤c3 否),控制部20判 定是否能够接收来自对方照相机1的数据。例如,当与对方照相机1建立了通信时,控制部 20判定为能够接收。如果不能接收(步骤c21 否),则转移到步骤c25。然后,当判定为能 够接收时(步骤c21 是),数据收发处理部204进行数据接收处理(步骤c23)。图16是 示出数据接收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如图16所示,在数据接收处理中,首先处于待机状态,直至接收到从建立了通信 的对方照相机1通知的设备数据发送请求为止。然后,例如,如果在经过预先设定的规定时 间之前从对方照相机1接收到设备数据发送请求(步骤hi 是),则数据收发处理部204进 行如下处理经由无线通信部19将记录在记录部17中的本机数据171的设备数据(本机 的设备ID)发送给对方照相机1(步骤h3)。然后,当发送成功时(步骤h5:是),数据收发 处理部204继续从对方照相机1接收图像文件(步骤h7),如果接收成功(步骤ti9:是),则进行向对方照相机1发送接收结束通知的处理(步骤hll)。接着,本机脸部判定部244判定所接收的图像文件的脸部位置请求标志。如果不存在附加有“ON”的脸部位置请求标志的图像文件(步骤hl3 否),则转移到步骤h27。另一方面,当存在附加有“ON”的脸部位置请求标志的图像文件时(步骤hl3 是),本机脸部判定部244将附加有该“ON”的脸部位置请求标志的图像文件设定成处理对 象(步骤hl5)。然后,针对每个作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文件来进行循环A的处理(步骤hl7 步骤h25)。通过此处的处理,在步骤h7中接收到附加有“ON”的脸部位置请求标志的多个 图像文件时,针对每个该图像文件来进行循环A的处理。S卩,在循环A中,首先人物识别部121从作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文件中读出检测脸部 信息,将所读出的检测脸部信息中设定的脸部数据与本机数据171的本机脸部数据进行核 对来进行人物识别处理(步骤hl9)。在作为检测脸部信息设定了多个脸部数据的情况下, 将各个脸部数据分别与本机脸部数据进行核对。然后,如果存在与本机脸部数据的相似度 高的脸部数据,则人物识别部121将其脸部区域识别为本机用户的脸部,并作为识别结果 输出脸部编号。然后,当人物识别部121识别出本机用户的脸部时(步骤h21 是),本机脸部判定 部244从作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文件中读出图像ID,并向对方照相机1发送与脸部编号对应 的脸部位置数据(步骤h23)。如果对全部处理对象的图像文件进行了循环A的处理,则转 移到步骤h27。然后,在步骤h27中,数据收发处理部204将在步骤h7中接收到的图像文件作为 图像文件30记录在记录部17内,并追加到图像信息173中(步骤h27)。然后,返回到图 11的步骤c23,并转移至步骤c25。另一方面,当在图16的步骤hi中未接收到设备数据发送请求时(步骤hi 否)、 在步骤h5中发送失败时(步骤h5 否)、在步骤M中接收失败时(步骤ti9 否),转移到步 骤h29。然后,在步骤h29中,数据收发处理部204进行警告通知处理。例如,数据收发处理 部204进行在显示部15上显示表示来自对方照相机1的图像文件30接收失败的消息的处 理。并且,还可以是输出警告音的结构,或者是组合地进行这些处理的结构。然后,返回到 图11的步骤c23,并转移至步骤c25。然后,在图11的步骤c25中,控制部20进行摄影模式的结束判定,当结束时(步 骤c25 是),转移到步骤c27。当未结束摄影模式时(步骤c25 否),返回到步骤cl。然后,在步骤c27中,控制部20使无线通信部19成为停止状态(关闭)。并且,此 时如果无线通信部19的通信不是执行中,则不进行特别处理。然后,结束摄影模式处理,返 回到图10的步骤b3,并转移至步骤b9。接着,对再现模式处理进行说明。图17是示出再现模式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 程图。如图17所示,在再现模式处理中,首先,控制部20启动(打开)无线通信部19 (步 骤il)。接着,控制部20从作为图像文件30记录在记录部17内的图像中选择要再现的图 像(再现图像)(步骤i2)。这里进行的图像选择例如可以是按照记录顺序依次逐一地选择 记录在记录部17中的图像的结构,或者是进行读出多个图像的缩略图像数据而一览显示 的控制、并根据用户操作从一览中选择1个图像的结构。然后,转移到图像再现处理(步骤 i3)。图18是示出图像再现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如图18所示,在图像再现处理中,首先,控制部20判定在图17的步骤i2中选择 的再现图像是否是登记为摄影人物图像的摄影图像。具体而言,当在摄影人物图像发送信 息175中设定有所选择的图像文件30的图像ID 31时,控制部20判定为已登记。如果未 登记(步骤jl 是),则转移到步骤j9。另一方面,当已登记时(步骤jl 是),控制部20 判定有无作为相应的图像发送标志被设定成“ON”的脸部编号。如果没有图像发送标志为 “ON,,的脸部编号(步骤j3 否),则转移到步骤j9。
并且,在步骤j9中,控制部20进行读入再现图像的图像数据33并在显示部15上 再现(显示)的处理。然后,返回到图17的步骤i3,并转移至步骤i5。此外,除了本机拍 摄并记录在记录部17中的数据之外,在图16的数据接收处理中从对方照相机1接收到的 图像文件30的图像数据也包括在这里所再现的再现图像的图像数据中。另一方面,当存在图像发送标志为“ON”的脸部编号时(步骤j3 是),控制部20 参照检测脸部信息35,根据图像发送标志为“ON”的脸部编号,从相应的脸部数据350中读 出脸部位置(步骤j5)。然后,控制部20根据所读出的脸部位置,进行用于向该图像数据 33中的已发送脸部附加已发送标记而再现显示的处理(步骤j7)。具体而言,首先,脸部图 像处理部123根据在步骤j5中控制部20读出的脸部位置,在其脸部区域的附近位置处合 成已发送标记。然后,控制部20在显示部15上显示合成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然后,返回到 图17的步骤i3,并转移至步骤i5。然后,在步骤i5中,接收再现图像的切换指示,当输入了切换指示时(步骤i5 是),控制部20返回到步骤i2,再次选择再现图像,并进行图像再现处理(步骤i3)。另外,在该再现模式处理中,在步骤i7中判定用户的发送指示,当输入了发送指 示时,例如将记录在记录部17中的图像的图像文件30发送给已建立通信的对方照相机1。 当未输入发送指示时(步骤i7:否),转移到步骤i25。然后,当输入了发送指示时(步骤i7 是),首先,控制部20判定所输入的发送指 示。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照相机1构成为,作为再现模式中的发送指示,例如可以是统一发送 记录在记录部17中的全部图像的发送指示、逐一发送记录在记录部17中的图像的发送指 示、和根据用户操作来选择并发送记录在记录部17中的多个图像的发送指示。控制部20 根据所输入的发送指示来选择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30(步骤i9)。然后,在接下来的步骤ill中,监视与该对方照相机1之间通信的建立。此时,无 线通信部19开始发送电波,当对方照相机1的无线通信部接收到该电波时,与对方照相机 1之间的通信建立。然后,例如,如果直至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仍未与对方照相机1之间建立 通信(步骤ill 否),则控制部20进行警告通知处理(步骤il3)。并且此后,转移到步骤 i25。例如,控制部20作为警告通知处理,在显示部15上显示表示未建立通信的消息。并 且,还可以是输出警告音的结构,或者是组合地进行这些处理的结构。另一方面,当建立了与对方照相机1之间的通信时(步骤ill 是),转移到通信历 史临时记录处理(步骤il5)。与图12所示的处理顺序同样地进行该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 理。然后,在接下来的步骤il7中,数据收发处理部204判定在步骤il5的通信历史临 时记录处理中是否生成了通信历史数据。具体而言,与图11的步骤C17相同,如果作为步骤il5的通信历史临时记录处理的结果,所设定的通信历史标志是“OFF”,则数据收发处理 部204判定为未生成通信历史数据(步骤il7:否)。在此情况下,转移到步骤i25,而不进 行数据发送处理(不向对方照相机1发送在步骤i9中根据步骤i7的发送指示而选择的作 为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30)。然后,当通信历史生成标志为“ON”时,数据收发处理部204判定为生成了通信历 史数据(步骤Π7 是),并继续判定在步骤i9中选择的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30的个 数。然后,如果在步骤i9中选择的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30是1个(在步骤i7中指示 了发送1个图像时)(步骤il9 否),数据收发处理部204进行数据发送处理(步骤i21)。 与图13所示的处理顺序同样地进行该数据发送处理。另一方面,当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30是多个时(在步骤i7中指示了统一发 送图像时,或选择多个图像进行发送指示时)(步骤il9 是),数据收发处理部204进行数 据统一发送处理(步骤i23)。图19是示出数据统一发送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如图19所示,在数据统一发送处理中,首先,依次将发送对象的多个图像文件30 作为处理对象进行循环B的处理(步骤kl 步骤k5)。即,分别针对各个发送对象的图像 文件30进行发送判定处理(步骤k3)。与图14所示的处理顺序相同地进行该发送判定处 理。如果对全部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30进行了循环B的处理(即发送判定处理),则转移 到步骤k7。然后,在步骤k7中,数据收发处理部204根据步骤kl 步骤k5的针对全部发送 对象图像文件30的发送判定处理的结果,判定有无要发送的图像文件30。S卩,在步骤kl 步骤k5中,当对于多个发送对象图像文件30全部判定为不满足发送条件时,数据收发处理 部204判定为没有要发送的图像文件30 (步骤k7 否)。然后,返回到图17的步骤i23,并 转移至步骤i25。另一方面,如果存在满足发送条件的图像文件30,则数据收发处理部204判定为 存在要发送的图像文件30 (步骤k7 是)。在此情况下,图像文件发送处理部243将脸部位 置请求标志“ON”附加给要发送的图像文件30中登记为摄影人物图像的图像文件30、即在 摄影人物图像发送信息175中设定有其图像ID 31的图像文件30(步骤k8)。另外,将脸部 位置请求标志“OFF”附加给要发送的图像文件30中未登记为摄影人物图像的图像文件30、 即在摄影人物图像发送信息175中未设定其图像ID 31的图像文件30 (步骤k9)。然后,图 像文件发送处理部243进行以下处理经由无线通信部19将要发送的图像文件30统一发 送给对方照相机1 (步骤klO)。然后,数据收发处理部204处于待机状态,直至接收到接收 结束通知为止。例如,如果直至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仍未接收到来自对方照相机1的接收 结束通知(步骤kll 否),则数据收发处理部204判定为图像文件30发送失败,进行警告 通知处理(步骤kl3)。例如,与图13的步骤e9相同,数据收发处理部204进行在显示部 15上显示表示向对方照相机1发送图像文件30失败的消息的处理。并且,还可以是输出警 告音的结构,或者是组合地进行这些处理的结构。另外,通信历史 列表更新部242从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文件30的通信历史列表36 中删除在步骤k3的发送判定处理中本次追加的通信历史数据360,更新图像文件30(步骤 kl5)。在多个图像文件30中追加了通信历史数据360的情况下,从各图像文件30中分别删除该追加的通信历史数据360。然后,返回到图17的步骤i23,并转移至步骤i25。另一方面,当接收到来自对方照相机1的接收结束通知时(步骤kll 是),进一步 等待接收来自对方照相机1的脸部位置数据。例如,当直至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仍 未从对方照相机1接收到脸部位置数据的情况下(步骤kl7 否),返回到图17的步骤i23, 并转移至步骤i25。然后,当接收到脸部位置数据时(步骤kl7 是),针对所接收的每个脸部位置数据 进行循 环C的处理(步骤kl9 步骤k23)。即,针对各个脸部位置数据分别进行脸部/设 备对应处理(步骤k21)。与图15所示的处理顺序同样地进行该脸部/设备对应处理。如 果对所接收的全部脸部位置数据进行了循环C的处理(即脸部/设备对应处理),则返回到 图17的步骤i23,并转移至步骤i25。然后,在步骤i25中,控制部20进行再现模式的结束判定,当结束时(步骤i25 是)转移到步骤i27。当未结束再现模式时(步骤i25 否)返回到步骤i5。然后,在步骤i27中,控制部20使无线通信部19成为停止状态(关闭)。并且此 时,如果无线通信部19的通信不是执行中,则不进行特别处理。然后,结束再现模式处理, 返回到图10的步骤b7,并转移至步骤b9。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向对方照相机1发送了显示有人物脸部的摄 影人物图像的图像文件30、且从对方照相机1接收到脸部位置数据时,根据所接收的脸部 位置数据来确定所发送的摄影人物图像中的脸部。并且,能够将所确定的脸部对应的人物 登记为对方照相机1的所有者。这里,脸部位置数据包含接收到图像文件30的对方照相机 1在该图像数据中识别为本机用户的脸部(即对方照相机1的用户的脸部)的脸部位置。另外,能够在确认显示或再现显示摄影人物图像的图像数据时,进行在已发送脸 部(图像数据33内的脸部中、已将该图像数据(实际上是图像文件30)发送给该脸部对应 的人所持有的外部设备(其它数码照相机1)的脸部)的附近位置处合成表示已发送的已 发送标记的处理,并在显示部15上进行显示处理。另一方面,能够在从对方照相机1接收到附加有脸部位置请求标志“ON”的图像文 件、且由人物识别部121识别出在该图像数据中显示的本机用户的脸部时,向对方照相机1 发送该脸部位置与图像ID对应起来的脸部位置数据。因此,用户能够确认是否已向图像数据中的脸部对应的人物所持有的其它照相机 1发送了该图像数据。由此,起到了能够减少向相同外部设备重复发送相同内容数据的浪费 的效果。并且,在上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的情况,在摄影人物图像中显示的脸部中、已 向该人持有的外部设备发送了该图像数据的已发送脸部的附近位置处,附加已发送标记来 识别显示已发送脸部,但并不限于此。图20是示出变形例1中的摄影人物图像的显示画面例的图。在变形例1中,如图 20所示,当确认显示或再现显示摄影人物图像时,将显示画面分割成2部分。在上侧的图像 显示画面W21上显示摄影人物图像。另一方面,在下侧的缩略图显示画面W23上显示脸部 的缩略图像S21、S23,所显示的脸部是显示在图像显示画面W21上的摄影人物图像内所示 出的脸部中、已经发送了其图像数据的脸部。作为此情况的内部处理,例如首先,控制部20 从摄影人物图像发送信息175中读出与摄影人物图像的图像ID对应的脸部编号中的、图像发送标志为“ON”的脸部编号,从相应的脸部数据350中读出脸部位置。然后,图像处理部12根据这里读出的脸部位置,进行从图像数据33中切取脸部区域的处理。然后,控制部20 进行在缩略图画面W23上缩略显示脸部区域的处理。并且,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当对方设备数据取得处理部202从对方照相机 1取得设备数据时,与设备数据一并取得持有该对方照相机1的所有者的姓名等所有者数 据。或者,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还记录本机的所有者数据来作为本机数据171,响应 于从对方照相机1通知的设备数据发送请求,将所有者数据与设备数据一起发送给对方照 相机1。在此情况下,当在缩略图显示画面W23上缩略显示已发送脸部的脸部区域时,一并 进行文本显示所有者信息的处理。另外,在变形例1中,在缩略图显示画面W23上缩略显示已发送脸部。与此相对, 也可以缩略显示未发送的脸部。图21是示出变形例2中的摄影人物图像的显示画面例的 图。在变形例2中,如图21所示,当确认显示或再现显示摄影人物图像时,与图20所示的 显示画像相同,将显示画面分割成2部分。在上侧的图像显示画面W31上显示摄影人物图 像。另一方面,在下侧的缩略图显示画面33上显示脸部的缩略图像S31,该显示的脸部是显 示在图像显示画面31上的摄影人物图像内所示出的脸部中的、未发送其图像数据的脸部。 作为此情况的内部处理,例如首先,控制部20从摄影人物图像发送信息175中读出与摄影 人物图像的图像ID对应的脸部编号中的、图像发送标志为“OFF”的脸部编号,从相应的脸 部数据350中读出脸部位置。然后,图像处理部12根据这里读出的脸部位置,进行从图像 数据33中切取脸部区域的处理。然后,控制部20进行在缩略图画面W33上缩略显示脸部 区域的处理。另外也可以是,在未从对方照相机1接收到脸部位置数据的情况下、或将摄影人 物图像以外的不含有脸部的图像的图像文件30发送给对方照相机1的情况下,当在脸部/ 设备对应表177中设定有从该对方照相机1取得的设备数据时,可以提示对应的脸部图像 数据,作为本次发送了图像文件30的发送目标外部设备的所有者的脸部。图22是示出变形例3中的数据发送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并且,在图22 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步骤标注同一标号。在变形例3中,如图22所示,当未从 对方照相机1接收到脸部位置数据时(步骤el3 否),控制部20继续判定在脸部/设备对 应表177中是否设定有对方照相机1的设备数据。这里,在脸部/设备对应表177中设定 有对方照相机1的设备数据表示过去曾向对方照相机1发送摄影人物图像,响应于此而从 对方照相机1接收到脸部位置数据,在数码照相机1中已经登记了对方照相机1的所有者 的脸部。因此,当脸部/设备对应表177中设定有对方照相机1的设备数据时(步骤117 是),控制部20进行以下处理将与对方照相机1的设备数据相对应地设定在脸部/设备 对应表177中的脸部图像数据与所发送的图像数据33 —起在显示部15上确认显示(步骤 119)。另一方面,当脸部/设备对应表177中未设定有对方照相机1的设备数据时(步骤 117 否),控制部20进行在显示部15上确认显示所发送的图像数据33的处理(步骤121)。图23是示出在步骤119中进行的图像数据33的确认显示时的显示画面例的图。 在变形例3中,如图23所示,在确认显示本次发送给对方照相机1的图像时,与图20和图 21所例示的显示画面同样地将显示画面分割成2部分。在上侧的图像显示画面W41上显示 所发送的图像。在图23中,显示拍摄到不含有人物的风景的图像。另一方面,在下侧的缩略图显示画面43上显示持有发送目标的对方照相机1的所有者的脸部的缩略图S41(即,与对方照相机1的设备数据相对应地设定在脸部/设备对应表177中的脸部图像数据)。这样,根据本变形例3,只要作为外部设备(其它数码照相机1)的所有者在脸部/ 设备对应表177中登记了脸部图像数据,则在随后以该数码照相机1作为对方照相机1进 行通信,发送图像文件30时,可以画面显示对方照相机1的用户的脸部。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以其它数码照相机1为通信对方收发图像文件30的 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对作为通信对方的外部设备没有特别限定。图24是示出数码照相机1 以个人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90为通信对方进行通信的情况的图。这里,个人计算机90 内置有能够与数码照相机1的无线通信部19之间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部901。该无线通信 部901被配置成其天线位于键盘面侧。并且,当数码照相机1与个人计算机90接近至无线 通信部19和无线通信部901相互可通信的区域内时,在各自之间建立通信。在这样以个人 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为通信对方的情况(作为发送目标的情况)下,只要该外部设备响应于 来自数码照相机1的设备数据发送请求的通知进行图16的数据收发处理即可。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便携设备的一例,以数码照相机为例进行 了说明,但也可适用于带有照相机功能的移动电话机、游戏机、音乐播放器、录音装置、笔记 本计算机等能够与外部设备收发数据的其它便携设备。根据本发明,可以从发送含有脸部的被摄体的图像数据的外部设备,取得在所发 送的图像数据中包含的与外部设备的用户脸部相关的信息。并且,能够根据与所取得的脸 部相关的信息,来更新显示部的显示。因此,用户能够确认图像数据内的脸部中、发送了图 像数据的外部设备的用户的脸部。由此,起到了能够减少向相同外部设备重复发送相同内 容数据的浪费的效果。
权利要求
一种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便携设备具有摄像部,其对含有脸部的被摄体进行拍摄,生成图像数据;显示部,其显示由所述摄像部生成的所述图像数据;通信部,其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发送处理部,其进行经由所述通信部将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的图像数据发送给所述外部设备的处理;以及显示处理部,其进行以下处理经由所述通信部从所述外部设备取得与所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的所述外部设备的用户的脸部相关的信息,并根据该取得的所述与脸部相关的信息来更新所述显示部的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处理部进行以下处理进行能够确定所述显示部所显示的图像数据中的所述 与脸部相关的信息所示的脸部的显示,来更新所述显示部的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图像数据的显示框外显示所述与脸部相关的信息所示的脸部、或者在所 述图像数据中显示包围所述与脸部相关的信息所示的脸部的框,来进行所述能够确定的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脸部相关的信息是由所述发送处理部进行了发送处理的图像数据中包含的脸 部的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便携设备具有存储部,其对设备/脸部对应表进行存储,该设备/脸部对应表与用于 识别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数据相对应地设定了脸部图像数据,所述与脸部相关的信息是识别经由所述通信部进行通信的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数据, 所述显示处理部进行以下处理从所述设备/脸部对应表中读出与所述设备数据对应 的脸部图像数据,并根据该读出的脸部图像数据来更新所述显示部的显示,该设备数据是 作为所述与脸部相关的信息而取得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便携设备。该便携设备的特征是具有摄像部(11),其对被摄体进行拍摄,生成图像数据;显示部(15),其显示图像数据;通信部(19),其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发送处理部(243),其进行经由通信部(19)将显示在显示部(15)上的图像数据发送给外部设备的处理;以及显示处理部(20),其进行以下处理经由通信部(19)从外部设备取得存储在该外部设备中的与脸部相关的信息,根据该取得的与脸部相关的信息来更新显示部(15)的显示。
文档编号H04N1/40GK101848324SQ20101012160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4日
发明者关川雄介, 尾方利广 申请人: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