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590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读取由多个辊传送的纸张的正反双面上所记录的图像的图像处
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具有U型回转传送路径和两个图像读取部的图像处理装置为世人所 知。在该图像处理装置中,首先纸张的正反面中的一个面的图像被一个图像读取部读取,在 U型回转传送路径中纸张的正反面反转后,纸张的正反面中的另一个面的图像被另一个图 像读取部读取。在这种具有U型回转传送路径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在U型回转传送路径中配置多 个旋转轴,各旋转轴上安装传送辊,各传送辊分别与夹送辊成对。纸张被传送辊和夹送辊夹 压传送时,存在发生卡纸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以上背景而产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处理卡纸、且能够实 现紧凑设计的图像处理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能够读取由第1面和第2面构成的纸张 的双面上所记录的图像,具有传送路径,其具有第1传送路径,实质上为平面状;第2传 送路径,被配置在上述第1传送路径的下方;以及弯曲传送路径,被配置在上述第1传送路 径和上述第2传送路径之间;传送机构,沿着从上述第1传送路径经由上述弯曲传送路径朝 向上述第2传送路径的传送方向传送纸张;第1图像读取部,具有第1图像传感器,该第1 图像传感器被设置在上述第1传送路径的下方,在第1图像读取位置读取沿着上述第1传 送路径传送的纸张的上述第1面上所记录的图像;第2图像读取部,具有第2图像传感器, 该第2图像传感器在第2图像读取位置从上述第2传送路径的下方读取沿着上述第2传送 路径传送的纸张的上述第2面上所记录的图像;以及上部盖,能够在覆盖上述传送路径的 一部分的关闭位置和露出上述传送路径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上述上部盖在位于上述打开 位置时,至少露出上述第1传送路径。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不使用反转传送路径就能够读取纸张的双面,由于 上部盖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转动,因此容易进行卡纸处理,能够实现图像处理 装置的紧凑设计。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透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透视图。图4是图1中的IV-IV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图4中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驱动系统布置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适当参照附图,根据优选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图像处理装置的概要结构)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10的透视图。图像处理装置10具有图像读取装置20 ;被配置在该图像读取装置20的上部的 自动原稿传送装置(ADF:Auto Document Feeder) 11 ;被设置在图像读取装置20的正面的 操作面板40。该ADF 11相对图像读取装置20可自由转动地设置。因此,ADF 11可开关图 像读取装置20的上表面(参照图2)。因此,使用者不使用ADF 11进行图像的读取时,打开 该ADF11,将原稿纸张放置到下述移动读取用玻璃80上的预定的位置。之后,使用者关闭 ADF 11,对操作面板40进行操作,可读取放置在移动读取用玻璃80上的原稿纸张的图像。图2是相对图像读取装置20打开ADF11的状态的图像处理装置10的透视图。但 实际上,ADF 11的主体框架30的下表面31中,在和下述移动读取用玻璃80的大致整个面 相对的面上,配置有白色的原稿按压板,但在图2中省略了该原稿按压板。并且,图3是ADF 11的上部盖32 (本发明中的“上部盖”的一例)打开的状态的图像处理装置10的透视图。 图4是图1中的IV-IV线下的剖视图。ADF11覆盖图像读取装置20的上表面而设置,如上所述,可在图1所示的“关闭姿 态”和图2所示的“打开姿态”之间进行姿态变化。如图3及图4所示,ADF11具有放置原 稿纸张的原稿盘12(本发明中的“供纸盘”的一例);和排出原稿纸张的排纸盘14。原稿盘 12及排纸盘14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为两层。具体而言,在排纸盘14的上方配置原稿盘1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纸盘14由ADF11的主体框架30上形成的凹部构成。ADF11使从原稿盘12引出的原稿纸张沿着U型回转传送路径16(本发明中的“传 送路径”的一例)传送,排出到排纸盘14。原稿盘12能够以层叠状态容纳多张原稿纸张。 原稿纸张是在其正反面记录了图像的双面原稿时,原稿纸张以第1页为最上位的面(朝上 面、正面、第2面),按照第3页、第5页……的顺序、即以奇数页作为朝上面(正面、第2面) 容纳为层叠状态(偶数页是奇数页的相反侧面,因此是朝下面(反面、第1面)。ADF11从原 稿盘12上以层叠状态放置的多张原稿纸张逐张连续取出原稿纸张。从原稿盘12取出的原 稿纸张沿着U型回转传送路径16,以朝向排纸盘14的方向为“传送方向”,自动传送到排纸 盘14。该ADF11具有图像传感器24。如图4所示,该图像传感器24在原稿纸张在纸张路径 16中传送时,读取该原稿纸张的第1面(反面)上记录的图像。在该图像传感器24中,大 多可采用 CIS (Contact Image Sensor 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CD (Charge CoupledDevice 电荷偶合器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24是CIS。作为图像传感器24采用CIS, 可使图像传感器24自身小型化,因此可实现ADF11及图像处理装置10整体的小型化。图像读取装置20具有接触玻璃22。该接触玻璃22配置在图像读取装置20的上 表面。在该接触玻璃22的下方具有图像传感器25。该图像传感器25在原稿纸张在U型 回转传送路径16中传送时,读取原稿纸张的第2面(正面)上记录的图像。并且该图像传感器25可沿着下述滑动轴78移动并读取下述移动读取用玻璃80上静止放置的原稿纸张 的图像。该图像传感器25也大多采用CIS (Contact Image Sensor 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 电荷偶合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25也是CIS。 图像读取装置20只要是可适用ADF11则可以是任意的结构,但作为图像传感器25采用 CIS,可使图像传感器25自身小型化,因此可实现图像读取装置20及图像处理装置10整体 的小型化。此外,本实施方式示例了本发明作为图像读取装置20及可适用于该装置的ADF11 实施的情况,但本发明也可作为在使调色剂、油墨等图像记录材料附着到记录纸张上以记 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的上部等处所配置的所谓复印机或复合机来实施。(U型回转传送路径16)如图4所示,U型回转传送路径16具有第1传送路径26 (本发明中的“第1传 送路径”的一例);弯曲传送路径27(本发明中的“弯曲传送路径”的一例);第2传送路径 28 (本发明中的“第2传送路径”的一例)。BP, U型回转传送路径16大致形成为U字状, 以使原稿盘12上放置的原稿纸张传送到排纸盘14。在图4中,第1传送路径26向原稿盘 12的左方延伸。如下所述,待传送的原稿纸张通过供纸单元50(本发明中的“供纸单元”的 一例)提供到第1传送路径26。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第1传送路径26 是从下述传送辊61和夹送辊65的左方到下述主辊64和夹送辊62的夹压点为止的传送路 径。此外,第1传送路径26的范围如箭头26A所示。并且第1传送路径从图3及图6也可 知,实质上为平面状。进一步,在该第1传送路径中,具有图像传感器24读取原稿纸张的第 1面的图像读取位置19 (本发明中的“第1图像读取位置”的一例)。弯曲传送路径27连接到第1传送路径26,圆弧状地向下弯曲。具体而言如图6所 示,弯曲传送路径27是从下述主辊64和夹送辊62的夹压点开始到下述开口 84为止的传 送路径。此外,弯曲传送路径27的范围如箭头27A所示。第2传送路径28连接到弯曲传送路径27,在图4、图6中朝排纸盘14向右上方延 伸。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第2传送路径28从下述开口 84到下述排出单元70(排出辊72 和夹送辊74)的左方为止。此外,第2传送路径28的范围如箭头28A所示。进一步,在该 第2传送路径中,具有图像传感器25读取原稿纸张的第2面的图像读取位置21 (本发明中 的“第2图像读取位置”的一例)。ADF 11具有框体。该框体由主体框架30、上部盖32、上部引导器34、下部引导器 36构成。上部盖32、上部引导器34及下部引导器36安装到主体框架30。此外,该框体由 丙烯腈_ 丁二烯_苯乙烯共聚物(ABS)、聚丙烯(PP)、聚甲醛(POM)等合成树脂构成。上部引导器34及下部引导器36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为两层。通过在主体框架30 上安装下部引导器36,在主体框架30和下部引导器36之间形成第2传送路径28。即,下 部引导器36构成第2传送路径28的引导面。下部引导器36的上方安装有上部引导器34。 如图2及图4所示,在ADF11的下表面31上设有开口 84。该开口 84配置在第2传送路径 28中与弯曲传送路径27的边界部分。通过设置开口 84,第2传送路径28中与弯曲传送路 径27的边界部分露出到ADF11的下表面。该开口 84设置在箭头85所示的宽度上。此外, 在该开口 84的区域内包含下述预定的位置18。因此,在预定的位置18配置有图像传感器 25时,图像传感器25在图像读取位置21可读取原稿纸张的正面。
图5和图4同样是图1所示的IV-IV线下的图像处理装置10的剖视图,和图4不 同,表示上述上部盖32打开的状态。上部盖32被支撑为能够以设置在主体框架30的左端部(图5中左侧的端部)的 转动轴15为转动中心转动,可进行开关动作。即,上部盖32可在关闭姿态(图4所示的姿 态)和打开姿态(图5所示的姿态)之间进行姿态变化。当上部盖32是关闭姿态时,如图 4所示,通过该上部盖32覆盖上述第1传送路径26到上部引导器34的部分。进一步,弯曲 传送路径27的一部分、供纸单元50、传送辊61、夹送辊65、原稿盘12的一部分也被上部盖 32覆盖。当上部盖32是关闭姿态时,如图6所示,在上部盖32和上部引导器34之间形成 第1传送路径26。S卩,上部盖32构成第1传送路径26的引导面的一部分。并且,如图5所示,当上部盖32变化为打开姿态时,从上述第1传送路径26到上 部引导器34的部分露出。进一步,弯曲传送路径27的一部分、供纸单元50、传送辊61、夹 送辊65、原稿盘12的一部分也露出。如图3及图5所示,夹送辊62和第1白色部件76设 置在上部盖32上。具体而言,夹送辊62的旋转轴62A被支撑在上部盖32上(参照图3)。 并且,第1白色部件76经由螺旋弹簧77被支撑在上部盖32上。因此,当上部盖32为打开 姿态时,第1传送路径26整个区域和弯曲传送路径27的一部分打开。结果是,即使原稿产 生卡纸时,操作者也可通过使上部盖32为打开姿态而简单地进行卡纸处理。(供纸单元)图6是图4的主要部分放大图。该图详细表示U型回转传送路径16及其周边。如图4及图6所示,供纸单元50和第1传送路径26相邻设置。供纸单元50从以 层叠在原稿盘12的状态放置的多张原稿纸张中,从最上位逐张依次取出原稿纸张。供纸单 元50设置在第1传送路径26的传送方向上游侧(图4及图6中为右侧)。供纸单元50具 有吸入辊52、和具有转动轴56的分离辊54。从图3可知,转动轴56的两端由主体框架30 支持。并且在转动轴56的大致中央固定分离辊54。该转动轴56通过未图示的电机向预定 方向(图4中为顺时针)旋转。通过转动轴56的旋转,分离辊54旋转。臂部58通过轴承由转动轴56支持。该臂部58从转动轴56向传送方向上游侧延 伸。在臂部58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端部配置吸入辊52。该臂部58将上述电机作为驱动源, 通过所需的驱动传递机构转动。因此,臂部58能够以转动轴56为中心进行俯仰动作。并 且,吸入辊52也通过所需的驱动传递机构(未图示)与转动轴56连接。这样一来,当转动 轴56旋转时,不仅分离辊54旋转,而且吸入辊52也顺时针旋转。吸入辊52的外径和分离 辊54的外径设定得相同,因此两个辊52、54以同样的圆周速度旋转。并且,供纸单元50还具有分离片57。分离片57和分离辊54相对配置。分离片 57与分离辊54的辊面压接地构成。分离片57 —般由软木片、弹性体构成,与原稿纸张之间 具有较大摩擦力。因此,当两者之间插入了多张原稿纸张时,在分离辊54的夹压点89(参 照图7),仅与分离辊54接触的原稿纸张与其他原稿纸张分离,传送到U型回转传送路径16 一侧。多张原稿纸张在层叠的状态下放置到原稿盘12上。此时,原稿纸张的前端部在插 入到供纸单元50的状态下放置。此时,原稿纸张使正面(奇数页的面、朝上面、第2面)朝 上,放置到原稿盘12上。通过ADF 11从原稿盘12取出的原稿纸张的反面(偶数页的面、朝下面、第1面)上记录的图像首先通过图像传感器24被读取。该原稿纸张进一步沿着U 型回转传送路径16被传送,通过弯曲传送路径27时正反面反转。并且,原稿纸张的正面上 记录的图像通过图像传感器25被读取。之后,排出到排纸盘14的原稿纸张使正面朝下,堆 积到排纸盘14上。因此,即使多张原稿纸张通过ADF11被传送并读取图像的情况下,在放 置到原稿盘12时和堆积到排纸盘14时,虽然原稿纸张的正反面本身上下颠倒,但原稿纸张 的页顺序不变更。(传送单元邠)如图6所示,传送单元60 (本发明的“传送机构”的一例)具有传送辊61 (第1 传送辊)、主辊64 (本发明中的“驱动辊”的一例)、夹送辊62 (本发明中的“夹送辊”的一 例)、夹送辊63 (本发明中的“夹送辊”的一例)。传送辊61靠近第1传送路径26。具体而言,传送辊61配置为紧挨着第1传送路 径26的传送方向前方,和上述分离辊54相比位于传送方向下游侧。该传送辊61与夹送辊 65成对(本发明中的“传送辊对”的一例)。从分离辊54传送的1张原稿纸张被传送辊61 及夹送辊65夹压。传送辊61通过旋转使原稿纸张提供到第1传送路径26。主辊64如图6所示配置在主体框架30的端部(图6中的左端部)。由主体框架 30、ADF11的上部盖32及主辊64形成上述弯曲传送路径27。换言之,主体框架30及上部 盖32的内壁面及主辊64的外周面形成弯曲传送路径27的引导面。由图3可知,该主辊64 在仅一个驱动轴67(本发明中的“驱动轴”的一例)上隔预定间隔配置有三个辊。该三个 主辊64中,中央的主辊64与夹送辊62成对,并且与夹送辊63也成对。夹送辊62如上所 述配置在第1传送路径26和弯曲传送路径27的边界。沿着第1传送路径26传送的原稿 纸张被主辊64及夹送辊62夹压,在弯曲传送路径27中向传送方向传送。上述夹送辊63 配置在弯曲传送路径27的传送方向下游侧。沿着弯曲传送路径27传送的原稿纸张被主辊 64及夹送辊63夹压,传送到第2传送路径28 —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具有一个驱动 轴67的主辊64与夹送辊62、63成对,但也可沿着弯曲传送路径27设置与各夹送辊62、63 分别成对的多个驱动辊。即,其结构是,分别具有驱动轴的多个驱动辊沿着弯曲传送路径27 设置,相对该多个驱动辊分别设置夹送辊。但只要是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仅具有一个驱动 轴67的主辊64与夹送辊62、64成对的结构),就可通过减少驱动辊个数及驱动机构来实现 结构的简化及小型化。但在沿着弯曲传送路径27的位置上、且夹送辊62和夹送辊63之间 的位置上,也可设置按压主辊64的其他夹送辊。传送辊61及主辊64分别具有驱动轴66、67。该驱动轴66、67以未图示的电机作 为驱动源,通过所需的驱动传递机构被驱动。这样一来,原稿纸张沿着第1传送路径26及 弯曲传送路径27沿着传送方向传送。(排出单元了0)如图6所示,排出单元70具有排出辊72及夹送辊74。排出辊72具有驱动轴71, 该驱动轴71以上述电机为驱动源,通过所需的驱动传递机构被驱动。排出辊72配置为紧 挨着第2传送路径28的传送方向后方。排出辊72及夹送辊74夹压沿着第2传送路径28 传送的原稿纸张向传送方向传送。第2传送路径28如上所述向斜上方延伸,因此排出辊72 位于排纸盘14上方。因此,通过排出辊72排出的原稿纸张下落到上述排纸盘14。并且,排 出单元70配置在供纸单元50的下方、具体而言配置在吸入辊52的下方,因此如图6的箭头26A及箭头28A所示,第2传送路径28的长度大于第1传送路径26。因此,即使第2传 送路径28向斜上方倾斜的角度不是很大,换言之即使是缓慢的倾斜时,也可使下述提升量 88较大。结果可使ADF11的上下方向的高度紧凑化,并且大量的原稿纸张能够容纳到排纸 盘14上。此外,排出辊72及夹送辊74不一定配置为紧挨着第2传送路径28的传送方向后 方。只要可从第2传送路径28使原稿纸张导出到排纸盘14上,则也可配置在第2传送路 径28的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传送路径中。(第1图像读取部)如上所述,第1图像读取部(本发明中的“第1图像读取部”的一例)设置在ADF11 上。该第1图像读取部由图像传感器24(本发明中的“第1图像传感器”的一例)、第1图 像读取用玻璃75(本发明中的“第1压板”的一例)、第1白色部件76(本发明中的“第1按 压部件”的一例)、螺旋弹簧77(本发明中的“第1施力部件”的一例)构成。第1图像读 取用玻璃75具有平板形状,其表面沿着实质上为平面状的第1传送路径26配置。该第1 图像读取部配置在传送辊61和夹送辊62之间,图像传感器24配置在经由第1图像读取用 玻璃75从下方与第1传送路径26相对的位置。并且图像传感器24位于由第1传送路径 26、主辊64、第2传送路径28包围的空间。因此,在实质上为平面状的第1传送路径26中 传送的原稿纸张沿着第1图像读取用玻璃75通过图像传感器24的附近。此时,该原稿纸 张的反面(第1面)上记录的图像在图像读取位置19被图像传感器24读取。第1白色部 件76经由第1图像读取用玻璃75与图像传感器24相对配置。并且,第1白色部件76如 图3所示具有与第1图像读取用玻璃75的长度方向基本相同的长度。在该第1白色部件 76上设置螺旋弹簧77,这样一来,第1白色部件76被向第1图像读取用玻璃75、即图像传 感器24 —侧弹性施力。因此,该第1白色部件76向第1图像读取用玻璃75按压在第1传 送路径26中传送的原稿纸张。结果是,图像传感器24和原稿纸张的反面的距离变得恒定, 能够通过焦点深度比(XD浅的CIS进行良好的图像读取。并且,第1白色部件76的至少和 第1图像读取用玻璃75相对的面为白色。这样一来,在读取图像前的预定的时序下,图像 传感器24进行取得读取图像时的白色基准等处理,该处理是公知的,因此在此不详述。并且,如上所述,如果是对仅具有一个驱动轴67的主辊64按压多个夹送辊62、63 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则通过减少驱动辊的个数及驱动机构,可实现结构的简化及小型化, 但为此需要将第1图像读取部设置在实质上为平面状的第1传送路径26上。这是因为,如 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要在弯曲传送路径27上配置第1图像读取部时,无法实现对仅具有 一个驱动轴67的主辊64按压多个夹送辊62、63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并且,即使将第1图像读取部配置在第2传送路径28的开口 84的传送方向下游 侧时,和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相比,原稿纸张的卡纸处理变得困难,并且要在第1图像读取部 的上方配置供纸单元50、传送辊61、夹送辊65,图像处理装置10的整体在上下方向上变大。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白色部件76由薄板状的部件构成,但也可取代该部件, 由表面为白色的旋转辊构成。这种情况下,旋转辊和第1白色部件76同样,具有与第1图 像读取用玻璃75的长度方向基本相同的长度即可。并且,该旋转辊在第1图像读取位置19 与第1图像读取用玻璃75接触配置即可。此外,这种情况下,旋转辊和第1白色部件76同 样,也可通过螺旋弹簧77这样的施力部件被向第1图像读取用玻璃75、即图像传感器24 —侧弹性施力。(第2图像读取部)并且,如上所述,第2图像读取部(本发明中的“第2图像读取部”的一例)设置 在图像读取装置20 —侧。该第2图像读取部由图像传感器25 (本发明中的“第2图像传感 器”的一例)、固定读取用玻璃79、第2白色部件82、螺旋弹簧83构成。并且,该图像传感 器25可自由滑动地由滑动轴78支持。滑动轴78固定在图像读取装置20的框体,如图4 及图6所示,在图中的左右方向上延伸。即,滑动轴78向原稿纸张的传送方向及反传送方 向延伸。图像传感器25以未图示的电机为驱动源,通过所需的驱动传递机构滑动。此时的 驱动传递机构例如是滑轮-皮带机构。图像读取装置20的接触玻璃22被分割为两部分。即,接触玻璃22具有固定读取 用玻璃79和移动读取用玻璃80。移动读取用玻璃80在不使用ADF11时,由该图像处理装 置10的使用者将原稿纸张逐张放置到移动读取用玻璃80上的预定位置。并且,图像传感 器25沿着滑动轴78滑动并读取和移动读取用玻璃80相对的原稿纸张的面上所记录的图像。在使用ADF11时,原稿纸张连续经过固定读取用玻璃79。在该固定读取用玻璃79 和移动读取用玻璃80之间设置原稿背离部件81。该原稿背离部件81使进入到第2传送路 径28并与固定读取用玻璃79接触的原稿纸张从该固定读取用玻璃79提升。这样一来,原 稿纸张背离固定读取用玻璃79,沿着第2传送路径28传送。在使用ADF11时,图像传感器25移动到预定的位置18并停止。图像传感器25停 止在预定的位置18,图像传感器25配置在经由固定读取用玻璃79从下方与第2传送路径 28相对的位置。该预定的位置18是固定读取用玻璃79的端部的、与上述原稿背离部件81 相邻的部位。原稿纸张在固定读取用玻璃79和第2白色部件82之间传送,并到达实际的 图像读取位置21,之后通过原稿背离部件81从固定读取用玻璃79提升。原稿纸张通过图 像读取位置21时,始终从上述开口 84露出。即,原稿纸张的正面上所记录的图像从开口 84 露出。在上述预定的位置18待机的图像传感器25在图像读取位置21读取该露出的图像。在和图像读取位置21对应的位置上配置第2白色部件82。该第2白色部件82如 图2所示具有和固定读取用玻璃79的长度方向基本相同的长度。具体而言,该第2白色部 件82通过螺旋弹簧83配置在ADF11的下部引导器36上。第2白色部件82经由固定读取 用玻璃79与在预定的位置18待机的图像传感器25相对。因此,第2白色部件82被向固 定读取用玻璃79、即图像传感器25 —侧弹性施力。在第2传送路径28中传送的原稿纸张 的前端到达第2白色部件82时,原稿纸张进入到第2白色部件82和固定读取用玻璃79之 间。该第2白色部件82将原稿纸张按压到固定读取用玻璃79。结果是,图像传感器25和 原稿纸张的正面的距离变得恒定,能够通过焦点深度比CCD浅的CIS进行良好的图像读取。 并且,第2白色部件82的至少和固定读取用玻璃79相对的面为白色。这样一来,在读取图 像前的预定的时序下,图像传感器25进行取得读取图像时的白色基准等处理,该处理是公 知的,因此在此不详述。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第2白色部件82由薄板状的部件构成,但也可取代该部件, 由表面为白色的旋转辊构成。这种情况下,旋转辊和第2白色部件82同样,具有与固定读 取用玻璃79的长度方向基本相同的长度即可。并且,该旋转辊在第2图像读取位置21与固定读取用玻璃79接触配置即可。此外,这种情况下,旋转辊和第2白色部件82同样,也 可通过螺旋弹簧83这样的施力部件被向固定读取用玻璃79、即图像传感器25 —侧弹性施 力。如果是本实施方式的结构配置,则第1图像读取部被配置在供纸单元50的下方 (较低的位置)。并且第1图像读取部的第1白色部件76及第1图像传感器24、第2图像 读取部的第2白色部件82及螺旋弹簧83,均在仅具有一个驱动轴67的主辊64和供纸单元 50之间的空间内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因此,第1图像读取部的第1白色部件76及第1图像 传感器24、第2图像读取部的第2白色部件82及螺旋弹簧83,均在弯曲传送路径27和供 纸单元50之间的空间内在上下方向上配置。结果可使图像处理装置10整体在上下方向上 紧凑地构成。图7是表示ADF11的驱动系统布置的图。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ADF11中,传送辊61及夹送辊62位于夹送辊63 和排出辊72之间。具体如下。在夹送辊63和主辊64的夹压点是第1间隔点(Span point) PI、排出辊72和夹送辊74之间的夹压点是第2间隔点P2时,夹送辊63和排出辊72之间 的距离91是各间隔点之间的距离。并且,在传送辊61和夹送辊65之间的夹压点是第3间 隔点P3、夹送辊62和主辊64之间的夹压点是第4间隔点P4时,传送辊61和夹送辊62之 间的距离92是各间隔点之间的距离。并且,距离92小于距离91,且传送辊61及夹送辊62 位于从第1间距点P1及第2间距点P2向上延伸的假想线93、94所划分的假想区域95内。并且,分离辊54的夹压点89存在于上述假想区域95内。但该夹压点89存在于 从上述第3间隔点P3及第4间隔点P4向上延伸的假想线96、97所划分的假想区域98的 外侧。进一步,该夹压点89配置在上述第3间隔点P3的第2传送路径28 —侧,即位于下 方。(图像处理装置的动作)该图像处理装置10使ADF11动作,如下传送原稿纸张。如图6所示,通过供纸单元50从原稿盘12上的其他原稿纸张仅分离一张的原稿 纸张通过传送辊61及夹送辊65传送到第1传送路径26。原稿纸张沿着第1传送路径26 传送时,其反面上记录的图像在图像读取位置19被图像传感器24扫描。该原稿纸张通过 主辊64及夹送辊62沿着弯曲传送路径27传送,进一步通过主辊64及夹送辊63传送到第 2传送路径28。进入到第2传送路径28的原稿纸张暂时从上述开口 84露出。此次原稿纸 张的图像通过ADF11被读取,因此图像传感器25移动至上述预定的位置18。因此,原稿纸 张通过上述开口 84时,原稿纸张的正面上所记录的图像在图像读取位置21被图像传感器 25扫描。该原稿纸张之后通过排出辊72排出到排纸盘14。因第2传送路径28向斜上方倾斜,所以沿着第2传送路径28传送的原稿纸张向 上提升后下落到排纸盘14。其中如图7所示,由于排出辊72和夹送辊63之间的第1距离 91大于传送辊61和夹送辊62之间的第2距离92,因此沿着第2传送路径28传送的原稿 纸张的提升量88可确保较大。因此,在图像处理装置10的内部,确保了用于堆积排出的原 稿纸张的较大区域或空间。并且,由于传送辊61及夹送辊62配置在上述假想区域95的内 部,因此传送辊61及夹送辊62可在上下方向上靠近夹送辊63及排出辊72。S卩,该传送辊 61、夹送辊62、63及排出辊72在上下方向上紧凑配置。
因此,用于传送原稿纸张的传送辊61等在上下方向上紧凑地布置,所以可实现图 像处理装置10的紧凑设计。并且如上所述,确保了用于堆积排出的原稿纸张的较大区域, 因此该图像处理装置10虽然被紧凑化,但可处理必要且足量的原稿纸张。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原稿盘12被配置于排纸盘14上方,因此原稿纸张从配置在 上方的原稿盘12通过U型回转传送路径16向下移动,容纳到排纸盘14。因此,用户可简单 取出排出的原稿纸张。即,原稿纸张58的操作性良好。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传送辊61与第1传送路径26相邻设置,因此上述第 1距离91可被设计得很小。因此,图像处理装置10的横向尺寸(图4中的左右方向尺寸) 变小,可进一步实现装置的紧凑设计。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ADF11的下表面设置开口 84。如上所述,图像传感器25 扫描图像时原稿纸张在开口 84露出。通过设置该开口 84,用户可有意识地从该开口 84取 出原稿纸张。因此,对在弯曲传送路径27中正传送的原稿纸张需要进行所谓卡纸处理时, 原稿纸张从上述开口 84被直接拉出。即,卡纸处理变得容易。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分离辊54的夹压点89配置在上述位置上,因 此可将向传送辊61提供原稿纸张的分离辊54及分离片57配置在比该传送辊61低的位置。 因此可实现图像处理装置10的进一步的薄型化、紧凑化。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是通过两个图像传感器24、25读取原稿纸张 的正反双面上记录的图像的结构的双面读取用图像处理装置。但通过使用与该主体框架30 相同的主体框架,减少一部分构成部件,可低价地构成仅读取从原稿盘传送到排纸盘的原 稿纸张的正面的图像的单面读取用图像处理装置。这是因为上述一部分构成配件可拆装地 构成。这种情况下,例如删除图像传感器24、传送辊61、夹送辊65、驱动轴66、第1图像读 取用玻璃75、第1白色部件76、螺旋弹簧77即可。进一步,用于驱动传送辊61的驱动轴66 的驱动机构也不再需要。并且,可取代这些构成配件,将构成单面读取用图像处理装置所需 的替代品配置到必要的位置即可。即,取代第1白色部件76、第1图像读取用玻璃75,而另 行配置构成第1传送路径26的引导部件等。
权利要求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能够读取由第1面和第2面构成的纸张的双面上所记录的图像,其特征在于,具有传送路径,其具有平面状的第1传送路径;第2传送路径,被配置在上述第1传送路径的下方;以及弯曲传送路径,被配置在上述第1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传送路径之间;传送机构,沿着从上述第1传送路径经由上述弯曲传送路径朝向上述第2传送路径的传送方向传送纸张;第1图像读取部,具有第1图像传感器,该第1图像传感器被设置在上述第1传送路径的下方,在第1图像读取位置读取沿着上述第1传送路径传送的纸张的上述第1面上所记录的图像;第2图像读取部,具有第2图像传感器,该第2图像传感器在第2图像读取位置从上述第2传送路径的下方读取沿着上述第2传送路径传送的纸张的上述第2面上所记录的图像;以及上部盖,能够在覆盖上述传送路径的一部分的关闭位置和露出上述传送路径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在上述上部盖位于上述打开位置时,至少露出上述第1传送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图像读取部还具有第1压板,具有平板形状且透明,构成上述第1传送路径的一部分; 第1按压部件,将上述第1压板上的位于上述第1图像读取位置的纸张向上述第1图 像传感器按压;以及第1施力部件,对上述第1按压部件向上述第1压板施力,上述第1按压部件经由上述第1施力部件被支撑在上述上部盖上,在上述上部盖位于 打开位置时,上述第1按压部件从上述第1压板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送机构具有驱动辊,该驱动辊在上述弯曲传送路径上仅具有一个驱动轴;和 至少两个夹送辊,向上述驱动辊施力,上述至少两个夹送辊中,上述传送方向上游侧的夹送辊被支撑在上述上部盖上,在上 述上部盖位于打开位置时,上述上游侧的夹送辊从上述驱动辊分离,从而上述弯曲传送路 径的一部分也露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送机构还具有传送辊对,与上述第1传送路径相比,被设置在上述传送方向上 游侧,上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具有供纸盘,在上述传送方向上被配置在上述传送辊对的上游侧,以层叠状态放置多张纸 张;和供纸单元,从放置在上述供纸盘上的多张纸张分离一张纸张向上述传送辊对传送, 上述上部盖在位于上述关闭位置时,覆盖上述传送辊对、上述供纸单元及上述供纸盘 的一部分,在位于上述打开位置时,露出上述传送辊对、上述供纸单元及上述供纸盘的一部 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图像传感器位于由上述第1传送路径、上述驱动辊及上述第2传送路径包围 的空间内。
全文摘要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能够读取由第1面和第2面构成的纸张的双面上所记录的图像,具有传送路径,其具有第1传送路径、第2传送路径及弯曲传送路径;传送机构,沿着从第1传送路径经由弯曲传送路径朝向第2传送路径的传送方向传送纸张;第1图像读取部,具有第1图像传感器,该第1图像传感器被设置在第1传送路径的下方,在第1图像读取位置读取沿着第1传送路径传送的纸张的第1面上所记录的图像;第2图像读取部,具有第2图像传感器,该第2图像传感器在第2图像读取位置从第2传送路径的下方读取沿着第2传送路径传送的纸张的第2面上所记录的图像;以及上部盖,能够在覆盖传送路径的一部分的关闭位置和露出传送路径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
文档编号H04N1/00GK101854452SQ20101014469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
发明者秋松孝幸, 竹内胜, 藤原崇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