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频率和扰码规划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986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频率和扰码规划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频率和扰码规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网络中,由于频率资源有限,同频组网在所难免。具体来说,在TD-SCDMA 网络中,可用频段为15M带宽,可用频点仅为9个,并考虑到室内预留频点,现网频率规划方案多采用多载波同频异频联合组网的方式,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主服务小区和周边邻区的主载波同频的情况,从而导致小区间存在同频干扰,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频率规划。另外,在TD-SCDMA网络中,可利用扰码来区分不同的小区,由于扰码具有码片数量少、码片短以及经过位移后码之间的相关性变差等特点,因此如果扰码规划不合适,则会导致不能很好的区分不同的小区,即扰码互为干扰。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扰码规划。现有技术中,主要依赖于小区拓扑结构和邻区列表等来进行频率和扰码规划,如按照传统蜂窝的复用方式进行频率规划,基于传播模型和电子地图等进行扰码规划,但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即由于缺乏能够反应网络真实干扰情况的干扰矩阵,因此导致规划结果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基于TD-SCDMA网络提供一种频率和扰码规划方法,能够提高频率和扰码规划的准确度。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频率和扰码规划装置,能够提高频率和扰码规划的准确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频率和扰码规划方法,包括获取规划区域内的网络参数信息以及扫频数据;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信息以及扫频数据构建干扰矩阵,所述干扰矩阵包括同频干扰矩阵以及扰码相关性矩阵;根据所述同频干扰矩阵为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分配频率,根据所述扰码相关性矩阵为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分配扰码。一种频率和扰码规划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规划区域内的网络参数信息以及扫频数据;构建单元,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信息以及扫频数据构建干扰矩阵,所述干扰矩阵包括同频干扰矩阵以及扰码相关性矩阵;规划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同频干扰矩阵为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分配频率,根据所述扰码相关性矩阵为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分配扰码。
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构建干扰矩阵,包括同频干扰矩阵以及扰码相关性矩阵,然后根据同频干扰矩阵为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分配频率,根据扰码相关性矩阵为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分配扰码。由于干扰矩阵能够较好地反映网络真实的干扰情况,因此可使得后续的频率和扰码规划结果更为准确,即获得网络整体干扰水平最优的频率和扰码分配方式,从而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受。


图1为现有主服务小区和干扰小区之间的干扰情况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频率规划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扰码规划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频率和扰码规划装置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当主服务小区进行通信时,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干扰小区的干扰,干扰矩阵反映的就是网络中任意两个小区在不同频率和不同扰码下,干扰小区对主服务小区的干扰影响程度。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主服务小区和干扰小区之间的干扰情况示意图。 干扰小区对主服务小区的干扰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干扰小区和主服务小区之间的电平差RSCPm-RSCPn(RSCPm代表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RSCPn代表干扰小区的电平值)、干扰小区所采用的扰码^;与主服务小区所采用的扰码SCm之间的扰码相关性,以及干扰小区承载的话务量Erln和主服务小区承载的话务量Erlm等。其中,干扰小区的电平值越大,对主服务小区的干扰越强;扰码相关性越强,干扰越强,且扰码相关性与时延密切相关; 另外,小区承载的话务量越多,说明其重要性越高,同时也说明其越容易受到其它小区的干扰或干扰其它小区。本发明所述方案中,通过对网络参数信息以及扫频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得到网络中各小区间的电平差以及时延等,并结合各小区承载的话务量情况,构建出反映网络真实干扰情况的干扰矩阵,所述干扰矩阵包括同频干扰矩阵以及扰码相关性矩阵;之后,根据同频干扰矩阵,为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分配频率,根据扰码相关性矩阵,为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分配扰码,从而获得网络整体干扰水平最优的频率和扰码分配方式,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受。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2为本发明频率规划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 获取规划区域内的网络参数信息以及扫频数据,并根据网络参数信息确定每条扫频数据对应的小区。本步骤中,获取规划所需数据,包括直接从运营商处获取的网络参数信息,即每个小区的相关信息,包括小区信息(如小区标识、Channel、SYNC_DL、Midamble,以及小区的经纬度信息等)、邻区信息、话务统计以及组网需求等,另外,由网络测试人员携带扫频设备, 到规划区域内的道路(包括干道、支道以及街巷等)上测试获取扫频数据,扫频数据包括的具体信息内容以及精度受扫频设备的限制。如何获取扫频数据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按照上述方式,可获取多条扫频数据,每条扫频数据均对应一个小区,另外,每条扫频数据中均将至少包括以下信息内容Time:时间;Longtitude 经度;Latitude 纬度;Channel 小区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 Primary Common ControlPhysical Channel)所在频点;Midamble 训练序列码,与扰码存在——对应关系;SYNC_DL 下行同步信道码;PCCPCH RSCP 主公共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号码功率;PCCPCH TimeOffset :PCCPCH信道的时间偏移量,单位为l/8chip,用于计算小区间的时延。其中,所述经度和纬度为测试位置的经度和纬度。将每条扫频数据中的Channel、SYNC_DL以及Midamble信息与网络参数信息中的每个小区的Channe 1、SYNC_DL以及Midamble信息进行匹配,将符合匹配要求,即Channel、 SYNC_DL以及Midamble信息一致的小区确定为该扫频数据对应的小区。但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处理后,可能会出现一条扫频数据对应多个小区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进一步利用经纬度信息来确定该扫频数据对应的小区,即根据各小区的经纬度信息,将距离测试位置最近的小区确定为该扫频数据对应的小区。步骤22 确定每条扫频数分别所属的扫频点。本实施例中,将Time信息相同的扫频数据确定为属于同一扫频点的扫频数据。步骤23 确定每个扫频点中的主服务小区和干扰小区。每个扫频点均会对应多条扫频数据,每条扫频数据对应一个小区,本实施例中,将每个扫频点中PCCPCH RSCP取值最大的小区,以及与取值最大的PCCPCH RSCP之差在6dB 范围内的小区确定为主服务小区;当确定了某小区为主服务小区之后,该扫频点中的其它小区均为该主服务小区的干扰小区。举例说明,扫频点k共对应10个小区,其中小区1和小区2被确定为主服务小区, 那么对于小区1来说,其余9个小区均为其干扰小区,同样,对于小区2来说,其余9个小区均为其干扰小区。步骤M 计算每个扫频点中的每个主服务小区与每个干扰小区之间的电平差,根据所有扫频点中的扫频数据,确定规划区域内的每个主服务小区和每个干扰小区之间的电平差,即两两小区之间的电平差。本步骤,针对每个扫频点k中的每个主服务小区,分别计算其与每个干扰小区的电平差LevDk LevDk =主服务小区的 PCCPCH RSCP-干扰小区的 PCCPCH RSCP。(1)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某两个小区的扫频数据,可能会在多个扫频点均获取到,进而可能会得到多个电平差,这种情况下,可按照预定规则,从中选出一个电平差作为最终确定出的电平差,比如,取最劣5%的电平差为小区1和小区2之间的电平差,之所以如此选择, 是充分考虑到对网络中干扰严重的情况进行优化,当然,此处仅为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具体选择方式不限。步骤25 根据现网试验数据获取小区间的电平差与小区间的相关性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步骤M中确定出的电平差,确定每个主服务小区与每个干扰小区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所述小区间的电平差与小区间的相关性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按表一所示方式进行存储
权利要求
1.一种频率和扰码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规划区域内的网络参数信息以及扫频数据;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信息以及扫频数据构建干扰矩阵,所述干扰矩阵包括同频干扰矩阵以及扰码相关性矩阵;根据所述同频干扰矩阵为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分配频率,根据所述扰码相关性矩阵为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分配扰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信息以及扫频数据构建干扰矩阵包括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信息确定每条扫频数据对应的小区,并确定每条扫频数据分别所属的扫频点,以及每个扫频点中的主服务小区和干扰小区; 根据确定结果构建同频干扰矩阵以及扰码相关性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扫频数据中均包括小区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所在频点Channel、下行同步信道码SYNC_DL、训练序列码Midamble 以及测试位置的经纬度信息,所述网络参数信息中包括每个小区的小区标识、Channel, SYNC_DL、Midamble以及经纬度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信息确定每条扫频数据对应的小区包括 将每条扫频数据X中的Channel、SYNC_DL以及Midamble信息分别与每个小区的 Channel, SYNC_DL以及Midamble信息进行匹配,将符合匹配要求的小区确定为扫频数据X 对应的小区;如果符合匹配要求的小区个数大于1,则根据经纬度信息,将距离测试位置最近的小区确定为扫频数据X对应的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扫频数据中均包括时间Time信息;所述确定每条扫频数据分别所属的扫频点包括将Time信息相同的扫频数据确定为属于同一扫频点的扫频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扫频数据中均包括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的接收信号码功率PCCPCH RSCP信息;所述确定每个扫频点中的主服务小区和干扰小区包括将每个扫频点中PCCPCH RSCP取值最大的小区,以及与取值最大的PCCPCH RSCP之差在6dB范围内的小区确定为主服务小区;对于每个主服务小区,该扫频点中的其它小区均为其干扰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2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同频干扰矩阵包括计算每个扫频点中的每个主服务小区与每个干扰小区之间的电平差; 根据所有扫频点中的扫频数据,确定规划区域内的每个主服务小区和每个干扰小区之间的电平差,即两两小区之间的电平差;获取小区间的电平差与小区间的相关性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根据确定出的电平差,确定每个主服务小区与每个干扰小区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根据确定出的相关性系数计算每个主服务小区在不同频率分配方式下的频率优化代价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分配频率包括分别计算不同频率分配方式下的全网频率优化代价值Cost_Pri
8.根据权利要求2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扰码相关性矩阵包括计算每个扫频点中的每个主服务小区与每个干扰小区之间的时延; 根据计算出的时延,计算规划区域内的每个主服务小区在不同扰码分配方式下的扰码优化代价值CosLSCi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每个扫频点中的每个主服务小区与每个干扰小区之间的时延之后,进一步包括抛弃在-8 Schip范围之外的时延,以及,如果任一时延分组中的采样点数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抛弃该时延分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分配扰码包括分别计算不同扰码分配方式下的全网扰码优化代价值Cost_SC
11.一种频率和扰码规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规划区域内的网络参数信息以及扫频数据; 构建单元,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信息以及扫频数据构建干扰矩阵,所述干扰矩阵包括同频干扰矩阵以及扰码相关性矩阵;规划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同频干扰矩阵为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分配频率,根据所述扰码相关性矩阵为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分配扰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单元包括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每条扫频数据X中的小区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所在频点 Channel、下行同步信道码SYNC_DL以及训练序列码Midamble信息分别与网络参数信息中的每个小区的Charme 1、SYNC_DL以及Midamble信息进行匹配,将符合匹配要求的小区确定为扫频数据X对应的小区;如果符合匹配要求的小区的个数大于1,则将距离测试位置最近的小区确定为扫频数据X对应的小区;将时间Time信息相同的扫频数据确定为属于同一扫频点的扫频数据;将每个扫频点中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的接收信号码功率PCCPCHRSCP取值最大的小区,以及与取值最大的PCCPCH RSCP之差在6dB范围内的小区确定为主服务小区,对于每个主服务小区,该扫频点中的其它小区均为其干扰小区;第一构建子单元,用于计算每个扫频点中的每个主服务小区与每个干扰小区之间的电平差,根据所有扫频点中的扫频数据,确定规划区域内的每个主服务小区和每个干扰小区之间的电平差,即两两小区之间的电平差;获取小区间的电平差与小区间的相关性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根据确定出的电平差,确定每个主服务小区与每个干扰小区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根据确定出的相关性系数计算每个主服务小区在不同频率分配方式下的频率优化代价值 C0SU^ii .Cost^vii =YjW^CelliVxiiiC Jnxu ;其中,i 表示任一主服务小区,j表示任一干扰小区,!.Celli表示主服务小区的权重,CJntijj表示主服务小区和干扰小区之间的相关性系数,Priq表示同频干扰因子,当主服务小区和干扰小区之间的主载波同频时,取值为1,否则为0,Mi表示主服务小区的干扰小区总数量;根据计算结果得到同频干扰矩阵,所述同频干扰矩阵中记录有不同频率分配方式下每个主服务小区的频率优化代价值;第二构建子单元,用于计算每个扫频点中的每个主服务小区与每个干扰小区之间的时延;根据计算出的时延,计算规划区域内的每个主服务小区在不同扰码分配方式下的扰码优化代价值C0St_SCi ;Mj 32/4Cost 一 SCi 二2 YjW _ Celll Same _ Frelj C _ int,; Corr _ Valued j\ d)P delayed);其中,i 表j=I 如-32/4示任一主服务小区,j表示任一干扰小区,!.Celli表示主服务小区的权重,Same_Frei,」为同频因子,当主服务小区和干扰小区之间的主载波同频时,取值为1,否则为0,Cjntiij表示主服务小区和干扰小区之间的相关性系数,Mi表示主服务小区的干扰小区总数量,Corr_Value (i,j,d)表示扰码间相关性静态表,P_delay (d)表示时延为d的采样数据占比;Corr_Value (i, j, d) *P_delay(d)的取值均通过时延进行确定;根据计算结果得到扰码相关性矩阵,所述扰码相关性矩阵中记录有不同扰码分配方式下每个主服务小区的扰码优化代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单元包括第一规划子单元,用于分别计算不同频率分配方式下的全网频率优化代价值Cost_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频率和扰码规划方法及装置获取规划区域内的网络参数信息以及扫频数据;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信息以及扫频数据构建干扰矩阵,所述干扰矩阵包括同频干扰矩阵以及扰码相关性矩阵;根据所述同频干扰矩阵为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分配频率,根据所述扰码相关性矩阵为规划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分配扰码。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案,能够提高频率和扰码规划的准确性,即获得网络整体干扰水平最优的频率和扰码分配方式,从而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受。
文档编号H04W16/14GK102256256SQ20101018422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
发明者张玲, 杨健, 沈亮, 熊宙实, 罗建迪, 袁汶雯, 郭嘉, 陈欣伟 申请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