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机构及包含该驱动机构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254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驱动机构及包含该驱动机构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驱动机构及包含该驱动机构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的便携式移动终端款式主要有四种直板式、翻盖式、滑盖式和旋转式。其中的滑盖式手机由于其具有结构新奇、操作方便、屏幕大、分辨率高、整体长度更短等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目前,滑盖式手机主要有主机和滑盖两部分组成,通常显示屏设置在滑盖上,键盘设置在主机上。主机与滑盖可以相对平行滑动。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手机滑盖滑开时,显示屏与键盘处于平行平面上,用户在操作手机时,视觉角度不佳,特别是在室外或者光线强烈的情况下,会使得屏幕不够清晰,给用户带来不便。而在播放影音文件以及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一般都需要专门的支座进行支撑才能有较好的效果,但是专用支座一般都比较大,且与手机是互相分离的,支座适于放在固定地点,外出携带很不方便。另外有部分移动终端自带支撑功能,但仅限于观看影音文件时使用。综上,在对现有滑移型移动终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移动终端都存在支座与使用操作不能同时进行的问题,用户无法在操作键盘时使显示屏呈现良好视角。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移动终端进行操作时屏幕视角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机构及包含该驱动机构的移动终端,其结构能使移动终端第一体、第二体相对滑开后
自动呈一定角度。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板和第二板, 所述第一板固定在移动终端的第一体上,所述第二板与移动终端的第二体可转动连接,该驱动机构还包括扭力源,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与移动终端的第二体转动轴线位置,并产生使所述第二板上翻的扭矩;贴合力产生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板上的第一部件,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体上且在第二板与第二体夹角为零时与所述第一部件位置对应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具有引力,所述引力大于所述扭力源产生的扭矩;以及上翻动作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产生作用力克服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引力,使所述第二板在所述扭力源作用下上翻。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体和第二体,第一体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第二体上表面设置有键盘,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体与第二体之间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固定在移动终端的第一体上,所述第二板与移动终端的第二体可转动连接,该驱动机构还包括扭力源,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与移动终端的第二体转动轴线位置,并产生使所述第二板上翻的扭矩;贴合力产生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板上的第一部件,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体上且在第二板与第二体夹角为零时与所述第一部件位置对应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具有引力,所述引力大于所述扭力源产生的扭矩;以及上翻动作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产生作用力克服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引力,使所述第二板在所述扭力源作用下上翻。可见,对于上述驱动机构,由于贴合力产生单元中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引力作用,在第一板未滑动到行程末端时,第二板与第二体紧密贴合,在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由于上翻控制单元产生作用力克服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引力,使得所述第二板在扭力源作用下上翻,因此采用上述驱动机构的移动终端,对于可相对滑动的第一体与第二体在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第二板带动第一板及与第一板固定连接的第一体自动上翻,使第一体与第二体自动呈现一定角度,因此方便用户键盘操作时使屏幕呈现良好的视角。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滑开自动上翻后效果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移动终端闭合状态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限位块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移动终端闭合状态正视及其A-A向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移动终端打开状态正视及其B-B向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移动终端上翻状态正视及其C-C向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移动终端闭合状态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移动终端闭合状态正视及其D-D向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移动终端上翻状态正视及其E-E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滑移型移动终端,通常包括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的第一体以及上表面设置有键盘的第二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可设置在上述滑移型移动终端上,该驱动机构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固定在移动终端的第一体上,所述第二板与移动终端的第二体可转动连接,该驱动机构还包括扭力源,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与移动终端的第二体转动轴线位置,并产生使所述第二板上翻的扭矩;贴合力产生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板上的第一部件,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体上且在第二板与第二体夹角为零时与所述第一部件位置对应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具有引力,所述引力大于所述扭力源产生的扭矩;以及上翻动作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产生作用力克服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引力,使所述第二板在所述扭力源作用下上翻。对于上述驱动机构,由于贴合力产生单元中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引力作用,在第一板未滑动到行程末端时,第二板与第二体紧密贴合,在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由于上翻控制单元产生作用力克服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引力,使得所述第二板在扭力源作用下上翻,因此采用上述驱动机构的移动终端,对于可相对滑动的第一体与第二体在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第二板带动第一板及与第一板固定连接的第一体自动上翻,使第一体与第二体自动呈现一定角度,因此方便用户键盘操作时使屏幕呈现良好的视角。参照图1,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滑开自动上翻后效果示意图,如图所示,移动终端包括第一体1和第二体2,显示屏11设置在第一体1上表面,键盘21设置在第二体2上表面,第一体1和第二体2不仅能相对平行滑动,还能相对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可以方便用户在进行键盘操作时可以使显示屏呈现一定角度。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以下参照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何使移动终端滑开后自动呈一定夹角。实施例一参照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移动终端闭合状态下的分解示意图,在第一体1和第二体2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具体包括如下部件第一板31、第二板32、弹力驱动部件4、扭力源5、软磁材料块61、电磁铁62、限位块71和72,还包括位置检测模块和电磁铁控制模块(图2中未示出)。其中第一板31固定在第一体1上,且与第二板32通过导轨321可相对滑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中,导轨也可设置在第一板两侧端部。为方便用户,本实施例在第一板31与第二板32之间设置弹力驱动部件4,弹性驱动部件4 一端与第一板31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板32相连,其作用主要是在手动助推第一板 31滑动一定行程后,能依靠弹性驱动部件4存储的弹力自动完成后半行程,从而实现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半自动滑动。弹性驱动部件4可以采用拉压簧、弹簧模组或具有存储弹力功能的其他异形弹簧。第二板32 —端与第二体2可转动连接,扭力源5的两端能绕第二板32与第二体 2的转动轴心转动并提供扭矩。图2中扭力源5采用的为转轴,在具体实施中,扭力源也可以采用扭簧实现。软磁材料块61放置在第二板32的容纳区域324,电磁铁62放置在第二体上的容纳槽22中,容纳区域324与容纳槽22位置对应,在第一体1与第二体2夹角为零时容纳槽 22处于容纳区域324正下方。电磁铁62由铁芯和绕铁芯的线圈组成,在电磁铁62未通电时,铁芯吸引软磁材料块61,使第一体1与第二体2贴合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软磁材料块61与电磁铁62的位置可互换,即可将软磁材料快61固定在第二体2上,将电磁铁62固定在第二板32上。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板31与第二板32的相对位置,并当检测到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发出反馈信号;电磁铁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位置检测模块发出的反馈信号时,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铁62通电,使软磁材料块61对电磁铁62对失去磁性。在具体实施中,位置检测模块具体可采用霍尔开关或者红外开关等可检测物体运动物质的元器件实现,位置检测模块可固定在第一体背部,也可固定在第二体上,只要能检测第一板与第二板的相对滑动位置即可。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包括限位块71和72,参照图3,为限位块结构示意图,限位块71包括限位柱711和与限位柱711无缝连接的限位轴712,限位柱711通过螺孔7111 固定在第二体2上,限位轴712上设置凸起部7121。限位块72与限位块71结构相同,包括限位柱721和与限位柱721无缝连接的限位轴722,限位轴722上设置凸起部7221,限位柱721通过螺孔7211固定在第二体2上。限位轴712、722处于同一轴线上,通过第二板32 端部的轴套322、323与限位轴712、722配合,第二板32与第二体2转动连接且通过凸起部 7121,7221可以控制第二板32的上翻角度,使移动终端第一体上的显示屏可以呈现最佳视角。且限位柱711、721的存在可以避免第二板32的轴套322、323左右滑动,因此限位块 71、72还可以使整个驱动更稳定可靠。为减少零部件,本实施例采用限位块72固定扭力源5,将扭力源5固定在限位柱 721另一侧,扭力源5与限位轴712、722处于同一轴线上,第二板32与第二体2通过限位块 71、72以及扭力源5可转动连接。以下介绍图2所示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初始状态,第一体1与第二体2未相对滑开,电磁铁62处于断电状态,电磁铁62的磁芯吸引磁性材料块61,且磁力大于扭力源5产生的扭矩,第一体1与第二体2贴合在一起。手动推动第一体1,在该触发力作用下,弹力驱动部件4收缩,固定在第一体1上的第一板31沿导轨321向第二体上端滑动,待弹力驱动部件4两端部41和42距离最小时,弹力存储达到最大值,此时的位置也是移动终端的驻点位置,经过这个位置后移动终端的第一板31将依靠弹力驱动部件4释放的存储弹力自动向前滑行到行程末端,当位置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一板31滑动到行程末端时,向电磁铁控制模块发出反馈信号,电磁铁控制模块接收到位置检测模块的反馈信号时,发出控制信号,使电磁铁62通电,且通电后产生的磁性与铁芯的磁性相反,使软磁材料块61对电磁铁62失去磁力或磁力变小,扭力源5提供的扭矩起主导作用,使软磁材料块61所在第二板32在扭矩作用下向上翻起,同时带动第一体1向上翻起。参照图4是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闭合状态正视及其A-A向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打开状态正视及其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上翻状态正视及其C-C向示意图。可见,由于电磁铁处于断电状态时电磁铁的铁芯与磁性材料块之间的引力作用, 在第一板未滑动到行程末端时,第二板与第二体紧密贴合,在位置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由于电磁铁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对磁性材料块失去磁性或磁性变弱,使得第二板在扭力源作用下上翻,因此采用上述驱动机构的移动终端,对于可相对滑动的第一体与第二体在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第二板带动第一板及与第一板固定连接的第一体自动上翻,可以使第一体与第二体自动呈现一定角度,因此方便用户键盘操作时使屏幕呈现良好的视角。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将上述实施例中的软磁材料块替换为永磁铁,永磁铁与电磁铁二者其中一个固定在第二板上,另一个固定在第二体上对应的位置,初始时可以设置电磁铁断电,永磁铁与电磁铁铁芯相对的磁极极性相反,磁极异性相吸,使得第一体与第二体贴合在一起,手动推动第一体,第一板沿导轨滑动,当位置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向电磁铁控制模块发出反馈信号,电磁铁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铁通电,产生与永磁铁磁极相反的磁性,使电磁铁对永磁铁失去磁性或磁性变弱,扭力源提供的扭矩起主导作用,使第二板在扭矩作用下上翻,同时带动第一体上翻。初始时也可以设置电磁铁铁芯与永磁铁相对位置磁性相反,并且电磁铁通电,以产生与永磁铁磁极相反的磁性,使第一体与第二体贴合在一起,如果位置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向电磁铁控制模块发出反馈信号,电磁铁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铁断电,则电磁铁与永磁铁产生相同的磁性,则第二板在扭力源提供的扭矩作用下上翻。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比较,大致结构一致,不同之处是实施例一通过采用位置检测模块和电磁铁控制模块配合控制电磁铁的通断来控制移动终端第一体的上翻动作,而本实施例采用两块永磁铁和一块软磁材料块组合控制。参照图7,是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闭合状态分解示意图,软磁材料块61固定在第二板32上,实施例一中电磁铁62的位置用永磁铁64替代,永磁铁64在第一体1与第二体 2夹角为零时同样位于软磁材料块61正下方,并在第一板上固定一永磁铁63,且当第一板 31滑动到行程末端时位于永磁铁64正上方且相对磁极磁性相同。其工作原理如下初始状态,移动终端处于未滑开状态,永磁铁64吸引软磁材料块,使第一体1与第二体2处于相互贴合状态,永磁铁63在距永磁铁64整个行程长度的位置上,由于距离太远,相互之间基本无作用力。手动推动第一体1,在弹力驱动部件4的作用下,第一板31沿导轨321向第二板32另一端滑动,当第一板31滑动到接近行程末端时,永磁铁63与永磁铁64的距离也由遥远转至初步接近,此时由于两块永磁铁的磁极相同,相互之间是一种斥力,且斥力随着他们之间的距离变小而逐渐变大。因此这种作用力还可以有效地减小第一体1向前端滑动时对第二体2的冲击力,起到一个缓冲和阻尼的作用。当永磁铁63远动到永磁铁64的正上方时,他们之间的斥力最大,使软磁材料块61与永磁铁64分离,导致扭力源5提供的扭矩占优势而使移动终端的第一体1上翻,此时由于磁力永磁铁63 与软磁材料块61贴合在一起。参照图8,是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闭合状态正视及其D-D向示意图,从图8中可以看出,扭力源5为内部套有压簧51的转轴,限位块71通过螺钉7112 固定在第二体2上,限位块1通过螺钉7212、7213固定在第二体2上,永磁铁63设置在第一板31上且在第一板31滑动到行程末端时位于永磁铁64正上方。图9是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上翻状态正视及其E-E向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置在第一板31上的永磁铁63也可以用位置检测模块、电磁铁和电磁铁控制模块组合替代,将电磁铁设置在第一板31永磁铁63所在位置,初始状态时由于距离较远,电磁铁与第二体2上的永磁铁64磁性相同或相反均可,在位置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一板31滑动到行程末端时,向电磁铁控制模块发出反馈信号,电磁铁控制模块控制位于第一板上的电磁铁通电或断电,使该电磁铁与第二体上的永磁铁磁性相同,从而使第二板32在扭力源5的作用下上翻,使第一体1与第二体2呈现一定角度。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及包含上述驱动机构的移动终端,当使用完毕时,可以用手按下第一体,并推动第一体向第二体下端滑动,从而使移动终端回到初始状态,便于用户存放和携带。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板和第二板, 所述第一板固定在移动终端的第一体上,所述第二板与移动终端的第二体可转动连接,该驱动机构还包括扭力源,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与移动终端的第二体转动轴线位置,并产生使所述第二板上翻的扭矩;贴合力产生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板上的第一部件,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体上且在第二板与第二体夹角为零时与所述第一部件位置对应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具有引力,所述引力大于所述扭力源产生的扭矩;以及上翻动作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产生作用力克服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引力,使所述第二板在所述扭力源作用下上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力产生单元具体包括第一软磁材料块和第一电磁铁,二者其中之一固定在第二板上,另一部件固定在所述第二体上,且在第二板与第二体夹角为零时二者位置对应;所述上翻动作控制单元具体包括第一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相对运动位置,并在所述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向第一电磁铁控制模块发出反馈信号;第一电磁铁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位置检测模块的反馈信号时,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铁通电,使所述第一软磁材料块对第一电磁铁失去磁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检测模块具体为霍尔开关或者红外开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力产生单元具体包括第一永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二者其中之一固定在第二板上,另一部件固定在所述第二体上,在第二板与第二体夹角为零时,二者位置对应且所述第二电磁铁无磁性或者存在与第一永磁铁相反的磁性;所述上翻动作控制单元具体包括第二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相对运动位置,并在所述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向第二电磁铁控制模块发出反馈信号;第二电磁铁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位置检测模块的反馈信号时,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二电磁铁断电或通电,使第二电磁铁对第一永磁铁失去磁性或产生与所述第一永磁铁相同的磁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检测模块具体为霍尔开关或者红外开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力产生单元具体包括固定在第二板上的第二软磁材料块,以及固定在第二体上且在第二板与第二体夹角为零时与所述第一部件位置对应的第二永磁铁;所述上翻动作控制单元具体包括固定在第一板上,且当所述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位于所述第二永磁铁正上方且相对磁极磁性相同的第三永磁铁;或者固定在第一板上,当所述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位于所述第二永磁铁正上方,且通电或者断电后与所述第二永磁铁相对磁极磁性相同的第三电磁铁,以及检测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相对位置,并在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发出反馈信号的第三位置检测模块和根据所述第三位置检测模块的反馈信号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铁通电或者断电的第三电磁铁控制模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体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转动连接且可控制所述第二板上翻角度的限位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源具体为扭簧或者转轴。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弹力驱动部件,固定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并在受到第一板与第二板平行方向滑动的触发力时,驱动第一板与第二板相对滑动。
10.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体和第二体,第一体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第二体上表面设置有键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体与第二体之间,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驱动机构及包含该驱动机构的移动终端,驱动机构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固定在移动终端的第一体上,第二板与移动终端的第二体可转动连接,该驱动机构还包括扭力源,设置在第二板与移动终端的第二体转动轴线位置,并产生使第二板上翻的扭矩;贴合力产生单元,包括固定在第二板上的第一部件,以及固定在第二体上且在第二板与第二体夹角为零时与第一部件位置对应的第二部件,第一、第二部件之间具有引力,该引力大于扭力源产生的扭矩;上翻动作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一板滑动到行程末端时,产生作用力克服第一、第二部件之间的引力,使第二板在扭力源作用下上翻。该驱动机构能使移动终端滑开后两板之间自动呈一定角度。
文档编号H04M1/02GK102299982SQ20101021044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3日
发明者周虎, 樊秀兰, 蒋琼艳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