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

文档序号:776199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
背景技术
以前,已知对扫描仪读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例如黑点 (shading)校正或伽马(gamma)校正等),并将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输出到与扫描仪连接的个 人计算机等外部设备的技术。这种扫描仪通常包括用于存储校正前的图像数据或校正时使 用的校正用数据等的存储器(例如 SDRAM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作为与SDRAM的控制有关的技术,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中揭 示的技术。在包括SDRAM的以前的扫描仪中,将读取的图像数据对SDRAM的同一存储库 (bank)连续写入,并从与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相同的存储库中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出。若 对同一存储库内的不同行地址指定的区域通过时分进行访问,则每次访问都会发生预先充 电,存在存储器的传输速度降低的问题。另外,这种问题并不限于搭载SDRAM的扫描仪,一般地,是包括具有多个存储库的 存储器的所有图像读取装置共有的问题。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19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以前的问题而作,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图像读取装置具备的 存储器的传输速度的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本发明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应用例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读取传感器,将读取对象物作为图像读 取;存储器,具有划分为多个存储库的存储区域,所述多个存储库中的每个具有用于存储所 述读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以及存储器控制部,一边切换作为所述图 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一边将所述图像数据写入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以使所述 图像数据以被分割为比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量小的数据量的状态存储到所述各 存储库中。根据应用例1的图像读取装置,能够从与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不同 的存储库中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出处理。因此,如果从与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不同的存储 库中进行读出处理,则能够抑制预先充电的发生,能够提高图像读取装置包括的存储器的 传输速度。另外,即使在作为图像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与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 存储库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会发生切换,所以能够抑制 长期从同一存储库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和读出这一状态发生。[应用例2]
根据应用例1中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所述存储器控制部从与作为所述图像数据 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不同的存储库中读出所述图像数据。根据应用例2的图像读取装置,从与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不同的存 储库中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出,因此能够抑制预先充电的发生。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对图像读 取装置包括的存储器的访问速度。[应用例3]根据应用例1中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所述存储器控制部在比所述图像数据存储 区域的数据量小的指定数据量的写入已结束的情况下,切换作为所述写入对象的存储库。根据应用例3的图像读取装置,能够有规律地对各存储库存储图像数据。[应用例4]根据应用例1中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所述存储器控制部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切 换作为所述写入对象的存储库。根据应用例4的图像读取装置,能够有规律地对各存储库存储图像数据。[应用例5]一种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包 括具有划分为多个存储库的存储区域的存储器,所述多个存储库中的每个具有用于存储所 述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所述方法包括(a)将读取对象物作为图像读取的步骤; 以及(b) —边切换作为所述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一边将所述图像数据写入所述 存储器,以使所述读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被分割为比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量小的 数据量并依次存储到所述各存储库中的步骤。另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能够以如下方式实现图像数据的写入 方法及装置、图像数据的写入系统、用于实现这些方法或装置的功能的集成电路、计算机程 序、存储该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等。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由复合机11与个人计算机12构成的图像 读取印刷系统的结构的模块图。图2是表示复合机1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复合机11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主要以切纸传送路径22为中心进行显不。图4是表示复合机1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模块图。图5是表示存储器500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对第1存储库510以及第5存储库550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的情 形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对第2存储库520以及第6存储库560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的情 形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对第3存储库530以及第7存储库570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的情 形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对第4存储库MO以及第8存储库580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的情4形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对第1存储库510以及第5存储库550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的 情形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对第2存储库520以及第6存储库560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同 时进行从第1存储库510的图像数据的读出处理以及从第5存储库550的校正用数据的读 出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对第3存储库530以及第7存储库570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同 时进行从第2存储库520的图像数据的读出处理以及从第6存储库560的校正用数据的读 出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作为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的选择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A、实施例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读取印刷系统的结构的模块图。图像 读取印刷系统10包括作为图像读取装置的扫描仪/打印机复合机11 (以下,简单地称作 “复合机11”)和与复合机11连接的个人计算机12。复合机11能够通过读取支票和用于 确认支票的发行人的认证卡或许可证,进行支票的本人确认数据的生成,或进行对支票的 写入等操作。个人计算机12进行各种控制以及数据的处理。图2是表示复合机11的外观的立体图。复合机11包括切纸(力7卜紙)插入 口 25,成为作为切纸S的支票的插入口 ;切纸传送路径22,传送插入的切纸S ;以及切纸排 出口 26,排出传送的切纸S。复合机11还包括卷纸排出口 27,排出内部收纳的卷纸(未 图示);以及卡插入口 41a,成为作为卡C的认证卡的插入口。另外,复合机11在内部包括 能够对卷纸进行印刷的印刷机构。图3是表示复合机11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主要以切纸传送路径22为中心进行 显示。在切纸传送路径22的内部,设置有在切纸S的背面进行打印的背面打印部31和在 切纸S的正面进行打印的正面打印部32。S卩,复合机11能够通过背面打印部31以及正面 打印部32,对从切纸插入口 25插入的切纸S的两面进行打印。另外,在切纸传送路径22的切纸排出口沈附近,设置读取切纸S的正面的图像的 第一图像读取传感器33和读取切纸S的背面的图像的第二图像读取传感器34。在本实施 例中,第一图像读取传感器33以及第二图像读取传感器;34由CIS (Contact Image Sensor, 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型的图像读取传感器构成。从卡插入口 41a插入的卡C通过由多个辊(roller)构成的卡传送机构(未图示), 在卡传送路径41内被传送。在卡传送路径41内,设置读取卡C的正面的图像的卡图像读 取传感器42。在本实施例中,卡图像读取传感器42与第一图像读取传感器33或第二图像 读取传感器34相同,也由CIS型的图像读取传感器构成。该复合机11能够通过第一图像读取传感器33以及第二图像读取传感器34读取 作为切纸S的支票的正面及背面的图像信息,并且能够通过卡图像读取传感器42读取作为 该支票的发行人所持有的卡C的许可证或认证卡等。这样,在复合机11中,能够通过读取 支票,并读取用于确认该支票的发行人的认证卡或许可证等,容易地生成支票的本人确认数据。图4是表示复合机1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模块图。复合机11包括上述第一及 第二图像读取传感器33、34,第一及第二 AFE (Analog FrontEnd,模拟前端)51、52,CPU 53, 存储器500,以及利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的 图像控制器阳。第一 AFE 51输入从第一图像读取传感器33输出的第一模拟读取信号SAl并进行 模拟/数字转换,作为正面图像数据Dl输出。同样,第二 AFE52输入从第二图像读取传感 器34输出的第二模拟读取信号SA2并进行模拟/数字转换,作为背面图像数据D2输出。CPU 53控制复合机11整体。存储器500如后所述是由8个存储库构成的SDRAM, 存储正面图像数据D1、背面图像数据D2以及校正用数据(后述)。图像控制器55包括控 制各结构要素之间的接口动作的接口控制部56,进行图像数据D1、D2的对存储器500的写 入处理以及从存储器500的读出处理的存储器控制部57,以及对从存储器500读出的图像 数据Dl、D2进行校正处理的校正处理部58。图5是表示存储器500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存储器500包括8个存储库510、 520、530、M0、550、560、570、580,行地址缓冲器502,列地址缓冲器504,数据控制部506,以 及数据输入输出部508。第1存储库510包括存储器单元阵列511,行解码器512,传感放 大器(senseamplifier)514,数据锁存器516,以及列解码器518。同样,第2存储库520至 第8存储库580也分别包括存储器单元阵列、行解码器、传感放大器、数据锁存器以及列解 码器。从地址总线提供的地址中最高的3位作为存储库地址使用,剩余的30位作为用于 指定存储器单元阵列内的存储器单元的单元地址使用。由单元地址的高位构成的行地址保 存在行地址缓冲器502中。另一方面,由单元地址的低位构成的列地址保存在列地址缓冲 器504中。行地址缓冲器502中保存的行地址被提供给设置在各存储库中的行解码器。列 地址缓冲器504中保存的列地址被提供给设置在各存储库中的列解码器。由行地址指定的区域(行)中存储的数据被传感放大器514放大,并提供给数据 锁存器516。数据控制部506对设置在通过存储库地址选择的存储库中的列解码器进行数 据的输入输出。被选择的存储库与图像控制器阳(图4)的数据收发经由与数据输入输出 部508连接的数据总线进行。图6至图12是按照时间顺序表示对8个存储库的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以及读出 处理的说明图。另外,图6至图12中的粗虚线围成的框表示写入的对象。图11及图12中 的粗实线围成的框表示读出的对象。另外,实际的存储器具有由庞大数目的行地址指定的 区域,但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假设具有由行地址#0至行地址#23指定的区域的存储器 以进行说明。另外,带有交叉影线的区域表示存储有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控制器55的存储器控制部57使用第1存储库510、第2存储 库520、第3存储库530和第4存储库540作为正面图像数据Dl的存储目的地,使用第5存 储库550、第6存储库560、第7存储库570和第8存储库580作为背面图像数据D2的存储 目的地。另外,在各存储库中,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是由行地址#0至行 地址#21指定的区域。在各存储库的由行地址#22至行地址#23指定的区域中,预先存储图像数据D1、D2的黑点校正时使用的校正用数据(白标准数据及黑标准数据)。所谓黑点校正,是为了消 除图像读取传感器33、34具有的各摄像元件的敏感度的偏差或光源的光量的偏差而进行 的校正。另外,白标准数据是通过在光源亮灯的状态下各摄像元件读取白标准而导出,黑标 准数据是通过在光源灭灯的状态下各摄像元件读取黑标准而导出。另外,该校正用数据中 包含用于对第一图像读取传感器33读取的正面图像数据Dl进行黑点校正的第一校正用数 据,和用于对第二图像读取传感器34读取的背面图像数据D2进行黑点校正的第二校正用 数据。并且,第一校正用数据及第二校正用数据中包含与每个摄像元件对应的校正值。在 本实施例中,8个存储库中的每个都存储相同的第一校正用数据及第二校正用数据。如图6所示,图像控制器55的存储器控制部57对第1存储库510的由行地址#0 指定的区域至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依次写入正面图像数据D1,并且对第5存储库550的 由行地址#0指定的区域至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依次写入背面图像数据D2。该正面图像 数据Dl的写入以及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分时进行。以下说明的对存储器500的写入及 读出同样也分时进行。如图7所示,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第1存储库510的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的 正面图像数据Dl的写入结束后,将正面图像数据Dl的写入目的地切换为第2存储库520。 另外,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第5存储库550的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的背面图像数据D2 的写入结束后,将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目的地切换为第6存储库560。以下同样地,如 图8及图9所示,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由4个行地址指定的区域的写入结束后,依次将作 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切换为下一个存储库。即,存储器控制部57切换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 对象的存储库,使得图像数据以被分割为比各存储库中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量小的 数据量的状态存储到各存储库中。如图10所示,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第4存储库540的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的 正面图像数据Dl的写入结束后,将正面图像数据Dl的写入目的地再次切换为第1存储库 510。另外,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第8存储库580的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的背面图像数 据D2的写入结束后,将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目的地再次切换为第5存储库550。如图11所示,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第1存储库510的由行地址#7指定的区域的 正面图像数据Dl的写入结束后,将正面图像数据Dl的写入目的地切换为第2存储库520。 另外,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第5存储库550的由行地址#7指定的区域的背面图像数据D2 的写入结束后,将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目的地切换为第6存储库560。正面图像数据Dl的写入目的地被切换为第2存储库520,并且背面图像数据D2的 写入目的地被切换为第6存储库560后,存储器控制部57依次读出第1存储库510的由行 地址#0指定的区域至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中存储的正面图像数据Dl。并且,进一步,存 储器控制部57依次读出第5存储库550的由行地址#22指定的区域至由行地址#23指定 的区域中存储的第一校正用数据(白标准数据及黑标准数据)。图像控制器阳的校正处理 部58使用读出的第一校正用数据对读出的正面图像数据Dl进行黑点校正,对个人计算机 12传送校正后的正面图像数据Dl。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8个存储库中的每个都存储相同的第一校正用数据及第 二校正用数据。因此,存储器控制部57选择8个存储库中的任意一个存储库都能读出第一 校正用数据及第二校正用数据。具体而言,例如,存储器控制部57能够从第7存储库570中读出用于对正面图像数据Dl进行黑点校正的第一校正用数据,能够从第1存储库510中 读出用于对背面图像数据D2进行黑点校正的第二校正用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器控制 部57从不是图像数据Dl、D2的写入对象,并且不是图像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中,按照 指定规则选择作为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关于该作为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对象的 存储库的选择方法,在后文中进行描述。如图12所示,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第2存储库520的由行地址#7指定的区域的 正面图像数据Dl的写入结束后,将正面图像数据Dl的写入目的地切换为第3存储库530。 另外,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第6存储库560的由行地址#7指定的区域的背面图像数据D2 的写入结束后,将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目的地切换为第7存储库570。存储器控制部57在满足以下的两个条件时,依次读出第2存储库520的由行地址 #0指定的区域至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中存储的正面图像数据D1。(1)第1存储库510的由行地址#0指定的区域至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中存储 的正面图像数据Dl的读出结束。(2)正面图像数据Dl的写入目的地从第2存储库520切换为第3存储库530。另外,存储器控制部57在以下条件时依次读出第6存储库560的由行地址#22指 定的区域至由行地址#23指定的区域中存储的第一校正用数据。(3)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目的地从第6存储库560切换为第7存储库570。校正处理部58使用读出的第一校正用数据对读出的正面图像数据Dl进行黑点校 正,对个人计算机12传送校正后的正面图像数据Dl。以下,同样地,存储器控制部57通过 时分进行正面图像数据Dl以及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与正面图像数据Dl以及第一校正 用数据的读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背面图像数据D2以及第二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在正面 图像数据Dl的读出到指定的行地址所指定的区域为止结束之后进行。图13是表示作为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的选择过程的流程图。在步骤 SlO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作为图像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的识别编号Nr是否为4以 下。存储库的识别编号是对各个存储库分配的编号,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1存储库510 的识别编号为1,第5存储库550的识别编号为5。S卩,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lO中判断 是以第1存储库510至第4存储库540中的任一个中存储的正面图像数据Dl为读出对象, 还是以第5存储库550至第8存储库580中的任一个中存储的背面图像数据D2为读出对 象。在步骤SlO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作为图像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的识别 编号Nr为4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lO 是),S卩,在判断为进行正面图像数据Dl的读出的情 况下,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20中判断是否正在进行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在步骤S2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并非正在进行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的 情况下(步骤S20 否),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25中选择第5存储库550作为第一校正 用数据的读出对象。另一方面,在步骤S2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正在进行背面图像 数据D2的写入的情况下(步骤S20 是),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30中判断作为背面图 像数据D2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的识别编号Nwb是否为5。在步骤S3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作为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对象的存储 库的识别编号Nwb是5的情况下(步骤S30 是),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32中选择第88存储库580作为第一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对象。另一方面,在步骤S30中,存储器控制部57 判断为作为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的识别编号Nwb不是5的情况下(步骤 S30 否),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34中选择第(Nwb-I)存储库作为第一校正用数据的读 出对象。即,存储器控制部57选择识别编号比进行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的存储库小1 的存储库。在步骤SlO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作为图像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的识别 编号Nr不是4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lO 否),S卩,在判断为进行背面图像数据D2的读出的 情况下,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40中判断是否正在进行正面图像数据Dl的写入。在步骤S4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并非正在进行正面图像数据Dl的写入的 情况下(步骤S40 否),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45中选择第1存储库510作为第二校正 用数据的读出对象。另一方面,在步骤S4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正在进行正面图像 数据Dl的写入的情况下(步骤S40 是),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50中判断作为正面图 像数据Dl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的识别编号漸a是否为1。在步骤S5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作为正面图像数据Dl的写入对象的存储 库的识别编号Nwa是1的情况下(步骤S50 是),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52中选择第4 存储库540作为第二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对象。另一方面,在步骤S50中,存储器控制部57 判断为作为正面图像数据Dl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的识别编号不是1的情况下(步骤 S50 否),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54中选择第存储库作为第二校正用数据的读 出对象。即,存储器控制部57选择识别编号比进行正面图像数据Dl的写入的存储库小1 的存储库。若按照这种规则选择作为读出校正用数据的对象的存储库,则能够从不同的存储 库中执行图像数据D1、D2的写入、正面图像数据Dl的读出和第一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同 样,能够从不同的存储库中执行图像数据Dl、D2的写入、背面图像数据D2的读出和第二校 正用数据的读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背面图像数据D2以及第二校正用数据的 读出在正面图像数据Dl的读出到指定的行地址所指定的区域为止结束之后进行。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依次切换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从与作为 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不同的存储库中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校正用数据 的读出从与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以及作为图像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不 同的存储库中进行。因此,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抑制对同一存储库内的不同行地址指定的区域通过时 分访问(写入处理以及读入处理)的情况发生。由于能够抑制对同一存储库内的不同行地 址指定的区域通过时分访问的情况的发生,所以能够抑制预先充电的发生,能够提高存储 器500的传送速度。另外,根据本实施例,使存储器500的传送速度均勻化,因此还能减少用于暂时存 储图像数据的存储器500的容量。另外,根据本实施例,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进行图像数据 的写入与读出以及校正数据的读出,因此存储器控制部57无须进行复杂的控制来管理存 储器500内的访问目的地址,能够使处理高速化。B、变形例另外,该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或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可以进行如下变形。Bi、变形例 1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使扫描仪与打印机一体化的复合机,但本发明对不具有 打印机功能的扫描仪个体、加入了 FAX等功能的复合机等这样的能够读取图像的所有装置 都能适用。B2、变形例 2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存储器500使用SDRAM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对于包括 DDR2SDRAM(Double-Data-Rate2 Synchronous DynamicRandom Access Memory,第二代 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3SDRAM(Double-Data-Rate3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第三代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这样的 具有多个存储库的存储器的图像取得装置也能适用。B3、变形例 3在上述实施例中,复合机11包括两个图像读取传感器33、34,但本发明对于包括1 个图像读取传感器的复合机或3个以上图像读取传感器的复合机也能适用。另外,在上述 实施例中,作为图像读取传感器使用了 CIS型的图像读取传感器,但也可以代替该类型传 感器,使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s,电荷耦合装置)型的图像读取传感器。B4、变形例 4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正面图像数据Dl的读出到指定的行地址所 指定的区域为止结束之后进行背面图像数据D2的读出,但存储器控制部57也可以在进行 正面图像数据Dl的读出的同时,进行背面图像数据D2的读出。在此情况下,如果从不同的 存储库中进行图像数据D1、D2的写入及读出与校正用数据的读出,也能够抑制预先充电的 发生,能够提高存储器500的传送速度。B5、变形例 5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数据的读出始终从与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不同的存储库 中进行,但也可以从由CPU 53指定的任意区域中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出。通过这样做,即使 在图像数据的写入与图像数据的读出从同一存储库中进行的情况下,由于依次切换作为图 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所以也不会发生长期从同一存储库中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与 读出的状态。因此,这样做也能抑制对同一存储库内的不同行地址指定的区域通过时分访 问(写入处理以及读入处理)的情况发生,能够提高存储器500的传送速度。B6、变形例 6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对由4个行地址指定的区域的写入结束后,依次将作为写入 对象的存储库切换为下一个存储库,但也可以代替这种方式,在读取的图像的指定行数的 数据的写入结束后,依次将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切换为下一个存储库。另外,在上述实施 例中,存储器控制部57在指定数据量的写入结束时切换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但也可以 代替这种方式,存储器控制部57在由CPU 53指定的任意数据量的写入结束时切换作为写 入对象的存储库。不过,如果如上述实施例这样,在指定数据量的写入结束时切换作为写入 对象的存储库,则能不进行复杂的控制,对各存储库有规律地存储图像数据。B7、变形例 7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控制部57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切换作为图像数据的写10入对象的存储库,但存储器控制部57也可以任意选择并切换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 存储库。即使这样做,由于切换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所以也不会发生长期从 同一存储库中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与读出的状态。不过,如果如上述实施例这样,存储器控 制部57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切换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则能对各存储库有 规律地存储图像数据。并且,通过使存储器控制部57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选择作为图像数 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能够使作为读出对象的存储库与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是不同的 存储库。B8、变形例 8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500由8个存储库构成,但存储库的数目并不限定于8 个。即,只要能够切换写入对象的存储库,存储库的数目可以设定为任意的数。具体而言, 例如,在作为仅取入正面图像数据Dl的图像读取装置,并且采用不进行根据校正用数据的 校正处理的结构的情况下,存储器500包括2个以上的存储库便可。B9、变形例 9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将由软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由硬件实现,或者,可以将由 硬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由软件实现。符号说明10图像读取印刷系统;11复合机;12个人计算机;22切纸传送路径;25切纸插入 口 J6切纸排出口 ;27卷纸排出口 ;31背面打印部;32正面打印部;33第一图像读取传感 器;34第二图像读取传感器;41卡传送路径;41a卡插入口 ;42卡图像读取传感器;51第一 AFE ;52第二 AFE ;53CPU ;55图像控制器;56接口控制部;57存储器控制部;58校正处理部; 500存储器;502行地址缓冲器;504列地址缓冲器;506数据控制部;508数据输入输出部; 510第1存储库;511存储器单元阵列;512行解码器;514传感放大器;516数据锁存器;518 列解码器;520第2存储库;530第3存储库;540第4存储库;550第5存储库;560第6存 储库;570第7存储库;580第8存储库;S切纸;C卡;Dl正面图像数据;D2背面图像数据; SAl第一模拟读取信号;SA2第二模拟读取信号。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读取传感器,将读取对象物作为图像读取;存储器,具有划分为多个存储库的存储区域,所述多个存储库中的每一个具有用于存 储所读取的所述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以及存储器控制部,一边切换作为所述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一边将所述图像数 据写入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以使所述图像数据以被分割为比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的 数据量小的数据量的状态存储到所述各存储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控制部从与作为所述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不同的存储库中读出 所述图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控制部在比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量小的指定数据量的写入已结 束的情况下,切换作为所述写入对象的存储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控制部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切换作为所述写入对象的存储库。
5.一种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具有划分为多个存储库的存储区域的存储器,所述多个存储库中的每一个具有用于存储所述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所述方法包括(a)将读取对象物作为图像读取的步骤;以及(b)一边切换作为所述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一边将所述图像数据写入所述 存储器,以使所述读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被分割为比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量小的 数据量从而依次存储到所述各存储库中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图像读取传感器,将读取对象物作为图像读取;存储器,具有划分为多个存储库的存储区域,多个存储库中的每个具有用于存储读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以及存储器控制部,一边切换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一边将图像数据写入图像数据存储区域,以使图像数据以被分割为比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量小的数据量的状态存储到各存储库中。由此,提供一种提高图像读取装置包括的存储器的传送速度的技术。
文档编号H04N1/028GK102045470SQ201010505678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3日
发明者冈本忠之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