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划分小区簇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63721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划分小区簇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射频优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划分小区簇的方
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小区是无线通信网络中重要的网络单元之一。小区天线、资源和频率等参数的调整,是网络优化的重要手段。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由于基站和无线资源的不断增加,网络规模日趋复杂,单纯对某个小区进行调整,往往不能达到系统整体性能提升的目标。因此,在实际的网络优化工作中,往往需要将覆盖连续、话务、质量相关的若干个小区组成小区簇进行整体的分析和优化。因此,合理的小区簇划分是移动通信网络(如GSM、CDMA、CDMA2000、 WCDMAH和TD-SCDMA网络)优化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移动网络优化的基本保障。目前存在多种小区簇划分的思路和方法,常用的有频率复用划分法和话务/切换数据分析法。其中频率复用划分法,是根据小区的频率信息,找出可用使用一组频率的N个小区。话务/切换数据分析法是根据小区的话务量和切换数据,将话务、覆盖和质量相关的若干个小区组成小区簇。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频率复用划分法和话务/切换数据分析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缺乏与地理信息的关联,生成的小区簇可能在地域上不连续,并且现有技术没有考虑到小区载波配置对频率干扰的影响,因此生成的小区簇不够合理,不利于网络的优化和维护。因此急需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小区簇进行合理有效的划分,为网络优化提供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划分小区簇的方法及装置,对小区簇进行合理有效的划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方案如下—种划分小区簇的方法,包括获取每个栅格内的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栅格是按照地理位置,对待分析的网络覆盖区域划分得到的预定大小的区域;针对每个栅格的每一小区,基于该栅格内的小区的信号强度,分析该栅格内的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并统计对所有栅格分析后所获得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根据所述频率复用限制情况的统计结果,确定干扰小区对,其中,在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产生频率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比例时,将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作为一组干扰小区对;对所有干扰小区对进行汇聚,得到小区团,其中,所述小区团中任意两个小区均为一组干扰小区对,且任一小区团不能被包含于其它小区团;
根据小区团中小区之间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和小区配置的载波数量,计算每个小区团的干扰门限,选择出干扰门限大于预定第一阈值的小区团作为干扰小区团;聚合相互之间存在共同小区的干扰小区团,得到小区簇。优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包括同频复用限制和邻频复用限制。优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分析该栅格内的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包括计算该其它小区与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一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 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小于所述第二门限。优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分析该栅格内的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包括判断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定第二阈值;在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预定第二阈值时,计算该其它小区与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一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 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小于所述第二门限。优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产生频率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比例是指所述第一小区对所述第二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第一比例,或者所述第一小区对所述第二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第二比例。优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计算每个小区团的干扰门限包括针对该每个小区团中的每个小区,根据该每个小区与该小区团中的其它小区之间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确定该每个小区对应的权重;累加该每个小区团中的每个小区配置的载波数量与该每个小区对应的权重的乘积,得到所述干扰门限。优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获取每个栅格内的小区的信号强度包括对待分析的网络覆盖区域进行扫频测试,获得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包括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和该信号强度值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将所述测试数据汇聚于对应的栅格内;在每个栅格内,分别对每个小区的信号强度值进行数字平均,获得每个小区的信号强度。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划分小区簇的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栅格内的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栅格是按照地理位置,对待分析的网络覆盖区域划分得到的预定大小的区域;分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栅格的每一小区,基于该栅格内的小区的信号强度,分析该栅格内的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并统计对所有栅格分析后所获得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频率复用限制情况的统计结果,确定干扰小区对,其中, 在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产生频率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比例时,将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作为一组干扰小区对;汇聚单元,用于对所有干扰小区对进行汇聚,得到小区团,其中,所述小区团中任意两个小区均为一组干扰小区对,且任一小区团不能被包含于其它小区团;选择单元,用于根据小区团中小区之间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和小区配置的载波数量,计算每个小区团的干扰门限,选择出干扰门限大于预定第一阈值的小区团作为干扰小区团;聚合单元,用于聚合相互之间存在共同小区的干扰小区团,得到小区簇。优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包括同频复用限制和邻频复用限制。优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分析单元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该其它小区与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一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小于所述第二门限。优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分析单元包括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定第二阈值;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在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预定第二阈值时,计算该其它小区与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一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第五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小于所述第二门限。优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第一小区对所述第二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第一比例,或者所述第一小区对所述第二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第二比例时,将所述述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作为一组干扰小区对。优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选择单元包括权重确定单元,用于针对该每个小区团中的每个小区,根据该每个小区与该小区团中的其它小区之间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确定该每个小区对应的权重;累加单元,用于累加该每个小区团中的每个小区配置的载波数量与该每个小区对应的权重的乘积,得到所述干扰门限。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划分小区簇的方法及装置,通过栅格化处理,弥补了现有技术缺乏与地理信息的关联,生成的小区簇可能在地域上不连续的不足,同时本实施例还可以基于扫频数据划分小区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基于话务统计数据划分小区簇时,因小区参数设置导致的服务小区错误带来的话务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覆盖现状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充分考虑不同载波配置对频率干扰的影响程度的差异,最终得到量化的小区簇集合,为网络优化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给后续覆盖和容量优化,以及频率优化提供科学的、量化的标准和指导。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划分小区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汇聚得到小区团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聚合得到小区簇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划分小区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划分小区簇的方法,该方法在划分小区簇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小区配置的载波数量以及小区的地理位置,将地域上连续、且满足预定的频率限制复用关系的小区划分成小区簇,该方法的划分结果合理有效,能够为网络优化提供科学的、量化的标准和指导。本发明可适用于GSM、CDMA、CDMA2000、WCDMA或TD-SCDMA等网络。以下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首先,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划分小区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获取每个栅格内测量得到的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栅格是按照地理位置, 对待分析的网络覆盖区域划分得到的预定大小的区域;步骤12,针对每个栅格的每一小区,基于该栅格内测量得到的小区的信号强度,分析该栅格内的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并统计对所有栅格分析后所获得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步骤13,根据所述频率复用限制情况的统计结果,确定干扰小区对,其中,在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产生频率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比例时,将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作为一组干扰小区对;步骤14,对所有干扰小区对进行汇聚,得到小区团,其中,所述小区团中任意两个小区均为一干扰小区对,且任一小区团不能被包含于其它小区团;步骤15,根据小区团中小区之间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和小区配置的载波数量,计算每个小区团的干扰门限,选择出干扰门限大于预定第一阈值的小区团作为干扰小区团;步骤16,聚合相互之间存在共同小区的干扰小区团,得到小区簇。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将待分析的网络覆盖区域划分为多个栅格,以每个栅格为单位,根据该栅格内的小区信号强度(即场强),分析该栅格内的小区之间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这样得到的分析结果充分考虑了小区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相互之间存在频率复用限制的小区在同一栅格内都有信号覆盖;因此,该方法基于上述频率复用限制情况,通过后续的确定干扰小区对、汇聚、聚合等处理所得到的小区簇中,小区之间的地理位置连续。并且,该方法还根据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和小区的载波数量确定干扰门限, 在干扰门限大于预定第一阈值时,说明该小区团中的小区之间干扰比较严重,应该在网络优化时同时予以考虑,因此本实施例中将该小区团作为干扰小区团,使得基于干扰小区团最终聚合得到的小区簇合理且科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实施例,以下对上述步骤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上述步骤11中,小区的信号强度可以通过利用扫频设备,通过DT(驱车)路测的方式,对待分析的网络覆盖区域进行扫频测试,获得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包括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和该信号强度值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例如经、纬度信息;将上述网络覆盖区域按地理信息进行栅格化处理,例如划分为40mX36m的多个栅格,然后根据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将所述测试数据汇聚于对应的栅格内;在每个栅格内,分别对每个小区的信号强度值进行数字平均,从而获得每个小区的信号强度。当然,本发明对所述栅格的大小及形状并不作具体限制。当然,本实施例中上述测试数据也可以使用手机终端获得的测试数据,还可以使用网络的话务统计数据中的小区信号强度。优选地,本实施例采用扫频设备获得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扫频设备获得的数据更能反映真实的覆盖情况,不受基站参数的影响,精度更高,小区信号覆盖信息也更完整。上述步骤12中,所述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包括同频复用限制和邻频复用限制,其中同频复用限制是指两个小区之间存在使用同一频点的限制,邻频复用限制是指两个小区之间存在使用相邻频点的限制。在一个小区对另一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时,该一个小区也对该另一小区存在同频复用限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步骤12中,所述分析该栅格内的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包括步骤121,计算该其它小区与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步骤122,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一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步骤123,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小于所述第二门限。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GSM网络,第一、第二门限通常分别取值为_9dB和9dB。对于其它网络,则可根据网络中对频率复用限制的要求来确定门限值。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考虑到服务小区对信号强度有一定的要求,信号强度太低的小区,其通常不作为服务小区,因此可以不必考虑其它小区对这种小区的频率干扰情况, 因此不必分析其频率复用限制情况,以减少分析工作量,此时,上述步骤12中,所述分析该栅格内的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具体包括步骤121’,判断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定第二阈值;步骤122’,在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预定第二阈值时,计算该其它小区与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步骤123’,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一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步骤124’,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小于所述第二门限。这里,所述第二阈值可以根据网络对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的最低要求来设定。例如,对于GSM网络,该第二阈值可以设置为_95daii。本实施例引入“小区对”的概念。“小区对”包括有两个小区,假设为第一、第二小
9区。所述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产生的频率复用限制可以是同频复用限制或邻频复用限制。 因此,上述步骤13中,所述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产生频率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比例是指所述第一小区对所述第二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第一比例,或者所述第一小区对所述第二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第二比例,此时即将所述述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作为一组干扰小区对。这里,所述预定第一比例和第二预定比例的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地,所述预定第一比例和第二预定比例的取值区间为3% 5%。 由于所述的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之间并无先后顺序关系,因此在上述步骤13中,只要小区对中的一个小区对另一个小区产生频率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比例,即认为这两个小区组成一个干扰小区对。下面再解释如何计算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产生频率复用限制的栅格的比例,这里提供两种计算方式其中第一种计算方式为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的栅格的比例, 是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的栅格的第一数量与待分析的网络覆盖区域中栅格的总数量的比值;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产生同邻频复用限制的栅格的比例,是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的栅格的第二数量与所述总数量的比值。第二种计算方式为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的栅格的比例,是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网络覆盖区域中所述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预定第二阈值的栅格的第三数量的比值;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的栅格的比例,则是所述第二数量与所述第三数量的比值。上述第二种计算方式考虑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通常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仅考虑信号强度满足预定要求的小区受到频率复用限制的比例,本实施例优选地采用上述第二种计算方式。上述步骤15具体包括步骤151,针对该每个小区团中的每个小区,根据该每个小区与该小区团中的其它小区之间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确定该每个小区对应的权重(权重都为正值)。步骤152,累加该每个小区团中的每个小区配置的载波数量与该每个小区对应的权重的乘积,得到所述干扰门限。步骤153,判断该每个小区团的干扰门限是否大于预定第一阈值,若是则将该每个小区团作为干扰小区团。干扰门限反映了小区团对频率资源的占用情况,干扰门限越大,则说明该小区团将占用更多的频率资源,因此在网络优化时需要将该小区团中的小区的覆盖和容量进行优化处理,以使得有限的频率资源能够合理分配,即该小区团中的小区应该聚合在一个小区簇中,并针对簇内小区进行网络优化。这里,上述步骤151种设置权重的方式,根据网络对频率复用限制的不同要求,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置方式,以下举例进行说明。第一种设置方式如果对邻频复用限制较为严格,那么在该每个小区对该小区团中的任一其它小区(其它小区即是指该小区团中除该每个小区外的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时,为该每个小区设置一第一权重;否则,为该每个小区设置一第二权重,即,在该每个小区对该小区团中的所有其它小区(其它小区即是指该小区团中除该每个小区外的小区)都只产生同频复用限制时,为该每个小区设置所述第二权重;这里,权重都为正值,且所述第一权重大于所述第二权重。具体的,第二权重通常可以取1,表示不能同频的1个频率存在复用限制;第一权重通常可以取2,表示包括同频和邻频的2个频率资源都存在复用限制。当然,也可以自行设置其它不同的权重值,例如将第一权重设置为2,将第一权重设置为3,以严格避免同/邻频干扰。第二种设置方式如果对邻频复用限制不是特别严格,那么在该每个小区对该小区团中的所有其它小区(其它小区即是指该小区团中除该每个小区外的小区)都产生邻频复用限制时,为该每个小区设置第一权重;否则,为该每个小区设置第二权重。第三种设置方式如果不区分同频复用限制和邻频复用限制,则可以为小区团中的所有小区都设置一个相同的权重,例如都设置为1。上述步骤153中,所述预定第一阈值可以根据网络拥有的频率资源进行设置。例如,在GSM网络中,通常一个载波一个频点,假设网络运营商可以使用的频点资源有95个, 即可以配置95个载波。干扰门限反映了小区团对频率资源的占用情况,因此,所述预定第一阈值通常不能大于可使用的频点资源,例如取值60 75。最后,通过步骤16,对相互之间存在共同小区的干扰小区团进行聚合,得到小区簇,该小区簇包含的小区,就是相互之间存在共同小区的干扰小区团所包含的小区。以下通过举例说明本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具体应用。本实施例在划分小区时,导入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具体配置信息包括基站经纬度、小区载波数配置,小区标识参数配置等。在分析栅格内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时,需要计算小区间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假设获得该栅格内4个小区的信号强度,分别为小区A、B、C和D。本实施例对每一小区,都需要计算其它小区与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以该每一小区为小区B (假设小区B作为服务小区)进行说明,此时需要分别分析小区A对小区B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小区C对小区B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和小区D对小区B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其中,在计算小区A对小区B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小区A与小区B的信号强度的差值JamMatu^^ B JamStatusA —B = Floor (RxlevA-RxlevB)上式中RxlevA, Rxleve分别为小区Α、小区B的信号强度(如场强值),Floor函数表示对 Rx Ie Va-Rx Ie vB 向下取整。频率复用限制分为同频复用限制和邻频复用限制。同频干扰小区之间存在同频复用限制关系,邻频干扰小区之间存在邻频复用限制关系。当Jan^tatuspB < c时,不存在频率复用限制,当Jan^tatusA —B > = c时,存在频率复用限制。根据运营商网络实际情况可以设定不同的频率复用限制门限值c,例如对GSM
11网络,可以取c = -9表示同频复用限制门限,c = +9表示邻频复用限制门限,S卩,在 JamStatusA^B大于等于_9dB时,小区A对小区B产生同频复用限制;在Jan^tatusA —B大于等于9dB时,小区A对小区B产生邻频复用限制。这里,可以根据小区之间场强值的差值,将各个栅格内的小区间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统计到频率复用限制状态表中,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划分小区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每个栅格内的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栅格是按照地理位置,对待分析的网络覆盖区域划分得到的预定大小的区域;针对每个栅格的每一小区,基于该栅格内的小区的信号强度,分析该栅格内的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并统计对所有栅格分析后所获得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根据所述频率复用限制情况的统计结果,确定干扰小区对,其中,在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产生频率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比例时,将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作为一组干扰小区对;对所有干扰小区对进行汇聚,得到小区团,其中,所述小区团中任意两个小区均为一组干扰小区对,且任一小区团不能被包含于其它小区团;根据小区团中小区之间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和小区配置的载波数量,计算每个小区团的干扰门限,选择出干扰门限大于预定第一阈值的小区团作为干扰小区团; 聚合相互之间存在共同小区的干扰小区团,得到小区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包括同频复用限制和邻频复用限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该栅格内的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包括计算该其它小区与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一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 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小于所述第二门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该栅格内的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包括判断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定第二阈值;在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预定第二阈值时,计算该其它小区与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一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 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小于所述第二门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产生频率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比例是指所述第一小区对所述第二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第一比例,或者所述第一小区对所述第二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第二比例。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每个小区团的干扰门限包括针对该每个小区团中的每个小区,根据该每个小区与该小区团中的其它小区之间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确定该每个小区对应的权重;累加该每个小区团中的每个小区配置的载波数量与该每个小区对应的权重的乘积,得到所述干扰门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个栅格内的小区的信号强度包括对待分析的网络覆盖区域进行扫频测试,获得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包括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和该信号强度值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将所述测试数据汇聚于对应的栅格内; 在每个栅格内,分别对每个小区的信号强度值进行数字平均,获得每个小区的信号强度。
8.一种划分小区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栅格内的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栅格是按照地理位置,对待分析的网络覆盖区域划分得到的预定大小的区域;分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栅格的每一小区,基于该栅格内的小区的信号强度,分析该栅格内的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并统计对所有栅格分析后所获得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频率复用限制情况的统计结果,确定干扰小区对,其中,在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产生频率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比例时,将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作为一组干扰小区对;汇聚单元,用于对所有干扰小区对进行汇聚,得到小区团,其中,所述小区团中任意两个小区均为一组干扰小区对,且任一小区团不能被包含于其它小区团;选择单元,用于根据小区团中小区之间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和小区配置的载波数量, 计算每个小区团的干扰门限,选择出干扰门限大于预定第一阈值的小区团作为干扰小区团;聚合单元,用于聚合相互之间存在共同小区的干扰小区团,得到小区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复用限制情况包括同频复用限制和邻频复用限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单元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该其它小区与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一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小于所述第二门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单元包括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定第二阈值;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在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预定第二阈值时,计算该其它小区与该每一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一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第五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时,判断该其它小区对该每一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小于所述第二门限。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第一小区对所述第二小区产生同频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第一比例,或者所述第一小区对所述第二小区产生邻频复用限制的栅格达到预定第二比例时,将所述述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作为一组干扰小区对。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包括权重确定单元,用于针对该每个小区团中的每个小区,根据该每个小区与该小区团中的其它小区之间的频率复用限制情况,确定该每个小区对应的权重;累加单元,用于累加该每个小区团中的每个小区配置的载波数量与该每个小区对应的权重的乘积,得到所述干扰门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划分小区簇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在划分小区簇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小区配置的载波数量以及小区的地理位置,将地域上连续、且满足预定的频率限制复用关系的小区划分成小区簇。本发明对小区簇的划分结果合理有效,能够为网络优化提供科学的、量化的标准和指导。
文档编号H04W16/06GK102457853SQ20101052636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5日
发明者吕赞福, 张宏志, 李琳, 杨建辉, 邢云凤 申请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