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波聚合场景下接入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68393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载波聚合场景下接入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载波聚合场景下接入链路上行反馈信息 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系统, 而LTE-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的演进系统升级,在LTE-Advanced系统中,将会采用RN(Relay Node,中继节点)协作传输 的方法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和扩展小区覆盖。相应的,定义了以下类型的中继节点UType I Relay"Type 1” Relay 至少是 LTE-A 的一部分。“Type 1” Relay 是带内 Relay 节点,具 有以下特征RN控制小区,从用户来看,每个小区与供给小区相区别,是一个独立的小区。各小区拥有增加的物理小区ID(LTE Rel-8已经定义),RN会发送自己的同步信
道、参考符号。对于单小区的操作,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应该直接从RN接收调度信 息和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并发送UE的控 制信道给RN,其中,UE的控制信道包括SR(SchedulingRequest,调度请求)/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ACK(Acknowledge Character,确认字符)。对Rel-8 (R8)来说,RN看起来就是R8 eNB (evolved NodeB,演进的B节点,即基 站)O对于LTE-A UEs,Type 1 RN可能看起来与R8 eNB不同,以允许进一步的性能优 化。2、链路划分LTE-A系统引入中继节点后,使得基于Relay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链路有三条, 如

图1所示其中的节点包括Donor-eNB 与RN设备有无线连接的eNB,简写为DeNB ;Relay-Node 存在于DeNB与UE之间的实体,简写为RN设备;Relay-UE 与RN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UE,简写为R-UE ;宏UE 直接与DeNB进行数据交互的UE。接口包括Un接口RN设备和DeNB之间的接口 ;Uu接口UE和RN设备之间的接口。无线链路包括
Backhaul link 回程链路,与Un接口对应的链路;Access link 接入链路,与Uu接口对应的链路;Direct link 直射链路,DeNB与宏UE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考虑到无线通信的信号干扰限制,因此,三条链路需要使用正交的无线资源。由于 中继节点的收发信机是半TDD (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工作模式,BacWiaul 链路和Access链路在TDD帧结构中占用不同的时隙,但是Direct链路和BacWiaul链路是 可以同时共存的,只要其时频资源正交即可。3、TDD 系统下行传输与上行 ACK/NACK (Negative Acknowledgment,否定字符)反 馈定时在Access 链路上,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 道)传输与上行ACK/NACK之间的定时与Rel-8相同,UE在上行子帧η中反馈的ACK/NACK 信息为子帧n-k上PDSCH的检测结果,其中k e K,K值如表1所示。表1 :TDD下行相关集合索引K {k0, ki;…kM_J
权利要求
1.一种载波聚合场景下接入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中继节点在接入链路上,通过各聚合的成员载波向终端设备发起不同的传输进程, 并配置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不同的传输进程中进行上行反馈信息传输所应用的主成员载 波;所述中继节点在所述不同的传输进程中,通过所配置的不同的主成员载波,接收所述 终端设备传输的上行反馈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中继节点与基站通过聚合的成员载波上所配置的不同回程链路子帧进行回程链 路信息传输;其中,所述主成员载波所对应的成员载波在接入链路上所配置的用于传输上行反馈 信息的子帧,与所述主成员载波所对应的成员载波在回程链路上所配置的回程链路子帧不 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配置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不 同的传输进程中进行上行反馈信息传输所应用的主成员载波,具体为所述中继节点接收到所述基站在聚合的成员载波上所配置的不同回程链路子帧信息 之后,识别各聚合的成员载波上所配置的回程链路子帧;当所述中继节点在接入链路上发起传输进程时,在所述传输进程所对应的多个成员载 波中选择一个成员载波作为相应的传输进程的主成员载波,并通过所述主成员载波在与自 身在回程链路上所配置的回程链路子帧不同的上行子帧进行接入链路上行反馈信息传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与基站通过各聚合的成员载 波上所配置的不同回程链路子帧进行回程链路信息传输,具体包括所述中继节点与基站通过多个聚合的成员载波上所配置的不同回程链路子帧进行回 程链路信息传输;或,所述中继节点与基站只通过一个成员载波上所配置的回程链路子帧进行回程链路信 息传输。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中继节点与基站只通过一个成 员载波上所配置的回程链路子帧进行回程链路信息传输,当所述中继节点在接入链路上发 起传输进程时,在所述传输进程所对应的多个成员载波中选择一个成员载波作为相应的传 输进程的主成员载波,具体为所述中继节点在除配置了回程链路子帧的成员载波之外的成员载波中,选择一个成员 载波作为相应的传输进程的主成员载波。
6.一种载波聚合场景下接入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终端设备接收中继节点的指示,通过多个聚合的成员载波与所述中继节点建立不同的 传输进程,并按照所述中继节点的指示,在所述不同的传输进程中确定进行上行反馈信息 传输所应用的主成员载波;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不同的传输进程中,通过所述不同的主成员载波,向所述中继节 点发送上行反馈信息。
7.—种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发送模块,用于在接入链路上,通过各聚合的成员载波向终端设备发起不同的传输进程;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发送模块所发起的不同的传输进程中进行上 行反馈信息传输所应用的主成员载波;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所发起的不同的传输进程中,通过所述配置模块所配 置的不同的主成员载波,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传输的上行反馈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基站通过聚合的成员载波上所配置的不同回程链路子帧所 发送的回程链路信息;其中,所述配置模块所配置的主成员载波所对应的成员载波在接入链路上所配置的用 于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子帧,与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所述主成员载波所对应的成员载 波在回程链路上所配置的回程链路子帧不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基站在聚合的成员载波上所配置的不同回程链路子帧信 息之后,所述配置模块识别各聚合的成员载波上所配置的回程链路子帧;当所述发送模块在接入链路上发起传输进程时,所述配置模块在所述传输进程所对应 的多个成员载波中选择一个成员载波作为相应的传输进程的主成员载波,并通过所述主成 员载波在与自身在回程链路上所配置的回程链路子帧不同的子帧进行接入链路上行反馈 信息传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多个聚合的成员载波上所配置的不同回程链路子帧发送的回程链 路信息;或,接收所述基站只通过一个成员载波上所配置的回程链路子帧发送的回程链路信息。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 如果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基站只通过一个成员载波上所配置的回程链路子帧发送的回程链路信息,当所述发送模块在接入链路上发起传输进程时,所述配置模块在除配 置了回程链路子帧的成员载波之外的成员载波中,选择一个成员载波作为相应的传输进程 的主成员载波。
12.—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模块,用于为聚合的各成员载波配置不同回程链路子帧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配置模块在各聚合的成员载波上所配置的不同回程链路子帧 与中继节点进行回程链路信息的传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 为多个聚合的成员载波配置不同回程链路子帧;或,只为一个成员载波配置回程链路子帧。
1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中继节点的指示,通过多个聚合的成员载波与所述中继节点建立 不同的传输进程,并按照所述中继节点的指示,在所述不同的传输进程中确定进行上行反馈信息传输所应用的主成员载波;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不同的传输进程中,通过所述接收模块所确定的不同的主成员 载波,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上行反馈信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载波聚合场景下接入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利用载波聚合技术,在接入链路中选择不同的成员载波作为主成员载波进行相应的传输进程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从而,可以根据具体的传输进程,选择能够进行上行反馈信息正常传输的成员载波作为主成员载波,避免由于接入链路和其他链路在相同的成员载波上所占用的子帧资源相冲突而造成的传输信息丢失的情况,保证接入链路上的上行反馈信息的正常传输。
文档编号H04W72/04GK102075307SQ20101058279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7日
发明者张文健, 潘学明, 肖国军 申请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