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激光红外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0064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型激光红外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监控的高速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型激光红外球。
背景技术
高速球又叫做高速智能电动云台,其内部一般具有两台执行步进电机,分别接受 来自控制器或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进行精确地运行定位。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高速球上 的摄像机既可自动扫描监视区域,也可在监控中心值班人员的操纵下跟踪监视对象,结合 一体化摄像机,夜间高速球可以对方圆200米以内的范围进行有效清晰地监控,是现阶段 较为先进的日夜型视频监控工具。然而,普通的高速球存在着一个比较大的缺陷,即夜视功能不完善。在夜晚或者光 照度低的情况下,监控范围不足5米,等于是个“夜盲”。如此,普通的高速球不能全天候、不 受周围环境影响进行工作,实际上大大地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在高速球内安装红外发射灯。然而,普通高速球的成 像部分的外观为球型结构,具有反光作用,在监视器里看到的是红外发射灯本身的成像;普 通高速球里安装的红外发射灯发热量是非常大的,在密封环境中的散热不良直接影响了电 子元件的寿命;此外,由于红外线本身的波长限制,穿透力较差,无法达到200米有效的远距离。激光的穿透力强,可以实现远距离监控。但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激光云台体积大, 同时有着运行慢、不灵敏的缺点。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完善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运转灵活的智能型激光红外球,避免由 于红外发射反光引起的摄像机成像问题,有效降低灯源的发热量,同时实现远距离监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型激光红外球,包括外罩组件、固定于外罩组件的内罩组件以及与内罩 组件连接的垂直转动组件,其中,所述垂直转动组件包括摄像镜头、激光灯头和红外灯板。所述的智能型激光红外球,其中,还包括切换控制模块,所述切换控制模块与所述 红外灯板和激光灯头相连。所述的智能型激光红外球,其中,还包括读入摄像机变倍的倍数数据并输出指令 的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摄像机相连,同时与所述切换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的智能型激光红外球,其中,所述摄像镜头与所述激光灯头并排放置,所述红 外灯板固定于摄像镜头与激光灯头的下方。所述的智能型激光红外球,其中,所述红外灯板上布满红外发射灯,所述激光灯头 包括1组激光发射灯。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普通红外球由于红外发射反光造成的不良成像问题、由于红外灯散热不良导致的电子元器件寿命短的问题,同时可以达到 二百米有效的远距离。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型激光红外球的左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型激光红外球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型激光红外球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型激光红外球外形如图1、图2所示,内部结构如图 3所示。如图所示,该智能型激光红外球由外罩组件1和内罩组件2组成,内罩组件2固定 在外罩组件1上。其中,外罩组件1包括外罩11,内罩组件2包括内罩21和水平转动组件 22。内罩21固定在外罩11内部,水平转动组件22固定在内罩21上。该水平转动组件22进一步与半环形滑动件31连接在一起,在半环形滑动件31的 下端并排安装有摄像镜头32和激光灯头33。在摄像镜头32和激光灯头33下方固定有红 外灯板34。半环形滑动件31、摄像镜头32、激光灯头33和红外灯板34共同构成垂直转动 组件3的主体。该智能型激光红外球在水平面上的转动原理是水平转动组件22被水平步进电 动机驱动,在水平面上转动。由于水平转动组件22固定在内罩21上,因此,当水平步进电动 机开始运转时,内罩21、水平运动组件22作为一个整体被水平步进电动机连带一起运动, 在水平面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的360度转动。与现有技术的高速球不同,内罩组件2是作 为一个整体在水平面上相对于外罩组件1做圆周运动,在内罩组件2转动时,外罩组件1保 持静止。该智能型激光红外球在垂直面上的转动原理是半环形滑动件31被电动机驱动, 围绕轴心311,在垂直平面内做正负90度范围的转动。由于摄像镜头32、激光灯头33和红 外灯板34被固定安装在半环形滑动件下端,当半环形滑动件31被驱动时,摄像镜头32、激 光灯头33和红外灯板34连带一起运动,在垂直平面内做正负90度范围的转动。由以上各组件的连接关系,智能型激光红外球的运动方式为外罩组件1是相对 静止的,内罩组件2作为一个整体在水平面上相对于外罩组件1做圆周运动,角度范围是 顺时针或逆时针360度;垂直转动组件3相对内罩组件2和外罩组件1在垂直平面内做正 负90度范围的转动;当内罩组件2作为一个整体在水平面上相对于外罩组件1做圆周运动 时,垂直转动组件3随动;当垂直转动组件3相对内罩组件2和外罩组件1在垂直平面内做 正负90度范围的转动时,内罩组件2和外罩组件1不动,如此,智能型激光红外球实现空间 180度范围的监控。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在红外灯板34上布满红外发射灯。在红外灯板34 上有二个分别容纳摄像镜头32和激光灯头33的孔洞。激光灯头33上有一组激光发射灯, 阵列排布在红外发射灯构成的平面上。摄像镜头32与激光灯头33并排,并且其镜头部分 略突出于红外灯板的平面,以防止灯源在镜头内成像。红外发射灯的红外距离在100米内,
4激光发射灯则可以达到200米的有效距离。若需要监视的范围在100米以内,则红外发射 灯打开,激光发射灯无需打开;若监视范围在100至200米,则激光发射灯打开,红外发射灯 无需打开,如此,避免了灯源的满负荷工作,延长了其工作寿命,同时,减少了灯源的开启时 间,有效降低了智能型激光红外球的工作环境温度。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读入摄像机变倍的倍数数据(远、中、近) 并输出指令的数据处理模块,指令输出到切换控制模块,所述切换控制模块与所述红外发 射灯和激光发射灯相连,用于控制红外发射灯及激光发射灯的切换。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外罩11所在的固件固定不动,智能型激光红外球 摄像镜头32所在的固件相对于外罩11在水平面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的360度转动,在垂 直平面内做正负90度范围的转动,这样,有效地避免了普通高速球在安装红外发射灯后, 成像部分的球形结构在监视器中使得红外发射灯本身成像,同时,的红外发射灯和激光发 射灯根据监控距离智能切换,可以延长灯源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智能型激光红外球的工 作环境温度,从而延长内部电子元器件的寿命。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智能型激光红外球,包括外罩组件、固定于外罩组件的内罩组件以及与内罩组件连接的垂直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转动组件包括摄像镜头、激光灯头和红外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激光红外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控制模块,所述 切换控制模块与所述红外灯板和激光灯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型激光红外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读入摄像机变倍的 倍数数据并输出指令的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摄像机相连,同时与所述切换 控制模块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激光红外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与所述激光 灯头并排放置,所述红外灯板固定于摄像镜头与激光灯头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激光红外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突出于所述 红外灯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激光红外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灯板上布满红外 发射灯,所述激光灯头包括1组激光发射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型激光红外球,包括外罩组件、固定于外罩组件的内罩组件以及与内罩组件连接的垂直转动组件,其中,所述垂直转动组件包括摄像镜头、激光灯头和红外灯板。采用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普通红外球由于红外发射反光造成的不良成像问题、由于红外灯散热不良导致的电子元器件寿命短的问题,同时可以达到二百米有效的远距离。
文档编号H04N5/225GK201629796SQ20102014411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4日
发明者曾耿, 陈陆平 申请人:深圳市贝斯得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