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0344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娱乐功能日益增多,对手机音响效果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尤其是现在流行的音乐手机、智能手机以及3G(3rd 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 手机等。为了达到理想的手机音响效果,需要将手机后音腔的空间设计的足够大。然而,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缺点。现有手机朝小巧、超薄方向发展,手机体积越来越小,导致手机后音腔的空间受 限,难以达到理想的手机音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在现有甚至更小的手机体积下增大手机的后音腔空间,达到理想的手机音响 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在所述移动终端本地上对应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音腔处,设置有音 腔隔离开口;音腔隔离盖,设置在所述音腔隔离开口处,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音腔隔离开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移动终端本体上设置音腔隔离开口,当音腔隔离盖打开音腔隔离开口时, 可以在音腔隔离开口处外接外置音腔,可以扩大移动终端的后音腔的空间,可以在现有甚 至更小的移动终端体积下增大移动终端的后音腔空间,达到理想的移动终端音响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1提供的第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1提供的第二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1提供的第三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1提供的第四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1提供的第五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1提供的一种外置音腔应用于手机的透示图; 1提供的一种外置音腔应用于手机的背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0019]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 体101和音腔隔离盖102。移动终端本体101,在移动终端本体101上对应移动终端的后音腔处,设置有音腔 隔离开口 IOla0其中,音腔隔离开口 IOla是在移动终端本体上对应移动终端的后音腔处开设的 一个窗口,音腔隔离开口 IOla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菱形等各种形 状,音腔隔离开口 IOla的大小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状况灵活设置,对音腔隔离开口 IOla的 形状和大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状况灵活选择。其中,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 笔记本电脑、PDA (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各种终端设备。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的音腔主要包括前音腔、后音腔等,其中,后声腔对音响 的低频部分影响很大,而音响的低频部分对音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后音腔对音响效果的 影响较大,从而对后音腔的设计也至关重要。音腔隔离盖102,设置在移动终端的音腔隔离开口 IOla处,用于打开或封闭音腔 隔离开口 IOla0其中,音腔隔离盖102与音腔隔离开口 IOla相配合,可以根据音腔隔离开口 IOla 的形状和大小来设置相应的音腔隔离盖102。音腔隔离盖102可以通过滑设、铰设等方式设 置在音腔隔离开口 IOla处,对设置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状况灵活选择。进一步地,参见图2,该移动终端还包括外置音腔103,当音腔隔离开口 IOla处于打开状态时,外接在音腔隔离开口 IOla 处,用于扩大移动终端的后音腔的空间。其中,外置音腔103与音腔隔离开口 IOla相连接的地方,可以设置为与音腔隔离 开口 IOla相配合的形状和结构,以便实现与音腔隔离开口 IOla的无缝连接。外置音腔103 的外部形状可以设置为圆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并且,外置音腔103的外部大小可以根据 实际应用状况灵活设置,不对外置音腔103的外部形状和大小进行限制。具体地,对于受话 器和Speaker (扬声器)分离的移动终端,可以将外置音腔103外接在Speaker后的后音腔 处。当后音腔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侧面时,也可从移动终端的侧面外接外置音腔103。对于受 话器和Speaker合一的移动终端(即Speaker设置在移动终端的正面),也可以从移动终端 的正面外接外置音腔103。具体地,当需要增大移动终端的后音腔空间时,音腔隔离盖102打开音腔隔离开 口 101a,将外置音腔103外接在音腔隔离开口 IOla处,实现移动终端的后音腔和外置音腔 103的结合,形成一个扩大的整体后音腔空间,达到理想的音响效果。当不需要增大移动终 端的后音腔空间时,将外置音腔102卸除,音腔隔离盖102封闭音腔隔离开口 101a,恢复成 初始的移动终端的后音腔。进一步地,参见图3,该移动终端还包括音腔模式调节模块104,设置在移动终端本体的内部,用于将移动终端的音腔模式 调节为外接音腔模式或普通音腔模式。音频参数调节模块105,设置在移动终端本体的内部,用于当音腔模式调节模块 104将移动终端的音腔模式调节为外接音腔模式时,将音腔的音频参数调节为外接音频参数;或当音腔模式调节模块104将移动终端的音腔模式调节为普通音腔模式时,将音腔的 音频参数调节为普通音频参数。为了进一步地优化音响效果,可以将移动终端的音腔模式设置为外接音腔模式和 普通音腔模式,并将音腔的音频参数设置为外接音频参数和普通音频参数。其中,外接音腔 模式是指使用本实施例的外置音腔103时对应的音腔模式;外接音频参数是与外接音腔模 式对应的音频参数。普通音腔模式是指不使用本实施例的外置音腔103,使用移动终端自带 的后音腔时对应的音腔模式;普通音频参数是与普通音腔模式对应的音频参数。由于外接 音腔模式对应的音腔大于普通音腔模式对应的音腔,所以外接音腔模式对应的外接音频参 数优于普通音腔模式对应的普通音频参数,以达到更好的音响效果。并且,音腔模式调节模 块104和音频参数调节模块105可以设置在后音腔的内部,或是移动终端内部等,不对腔模 式调节模块104和音频参数调节模块105的设置位置进行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状况进 行设置。当外接有外置音腔103时,可以将移动终端的音腔模式调节为外接音腔模式,并 将音腔的音频参数调节为外接音频参数,从而进一步地优化音响效果;当未外接有外置音 腔103时,可以将移动终端的音腔模式调节为普通音腔模式,并将音腔的音频参数调节为 普通音频参数。其中,音腔模式调节模块104具体可以是机械设备,通过该机械设备调节移动终 端电路上某GPIO (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 Port,通用输入输出接口)的状态来达 到将移动终端的音腔模式调节为外接音腔模式或普通音腔模式,如音腔模式调节模块104 可以是机械开关等;或音腔模式调节模块104具体可以是电子设备,通过电子设备调节移 动终端电路上某GPIO的状态来达到将移动终端的音腔模式调节为外接音腔模式或普通音 腔模式,如音腔模式调节模块104可以是电子传感器等。音频参数调节模块105也可以采 用与音腔模式调节模块104类似的机械设备或电子设备实现,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 实际应用状况灵活选择。进一步地,参见图4或图5,该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件106,分别与音腔隔离开口 IOla和外置音腔103相连,用于将外置音腔103 连接在音腔隔离开口 IOla处。连接件106具体可以是卡扣、螺钉、弹簧等可以实现将外置音腔103连接在音腔隔 离开口 IOla处的设备。当连接件106为卡扣时,具体地将外置音腔103卡入音腔隔离开口 IOla内并用卡扣扣合,从而使得外置音腔102与移动终端的后音腔无缝结合,形成密闭的 整体后音腔空间,使得不会漏音达到更好的效果。具体地,参见图6和图7,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外置音腔应用于手机的透示图和 背示图,其中,音腔隔离开口 IOla的形状为圆形,音腔隔离盖102(图中未示出)通过滑设 的方式设置在音腔隔离开口 IOla处,可以通过滑动音腔隔离盖102实现打开或封闭音腔 隔离开口 101a,外置音腔103的外部形状为半圆球形状,音腔模式调节模块104(图中未示 出)和音频参数调节模块105(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手机内部,连接件106是卡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音腔,通过在移动终端本体上设置音腔隔离开 口,当音腔隔离盖打开音腔隔离开口时,可以在音腔隔离开口处外接外置音腔,可以扩大移 动终端的后音腔的空间,可以在现有甚至更小的移动终端体积下增大移动终端的后音腔空间,达到理想的移动终端音响效果。通过将外置音腔外接在移动终端的后音腔处,扩大了 移动终端的后音腔的空间,可以在现有甚至更小的移动终端体积下增大移动终端的后音腔 空间,达到理想的移动终端音响效果。通过音腔模式调节模块将移动终端的音腔模式调节 为外接音腔模式或普通音腔模式,相应地音频参数调节模块将音腔的音频参数调节为外接 音频参数或普通音频参数,可以根据需要在外接音腔模式和普通音腔模式之间进行灵活选 择,使得操作简单快捷,并可以进一步地优化音响效果。通过接口设备将外置音腔与移动终 端的后音腔进行连接,可以将外置音腔与移动终端的后音腔无缝结合,形成密闭的整体后 音腔空间,使得不会漏音达到更好的音响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在所述移动终端本地上对应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音腔处,设置有音腔隔 离开口 ;音腔隔离盖,设置在所述音腔隔离开口处,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音腔隔离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外置音腔,当所述音腔隔离开口处于打开状态时,外接在所述音腔隔离开口处,用于扩 大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音腔的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音腔模式调节模块,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本体的内部,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腔模 式调节为外接音腔模式或普通音腔模式;音频参数调节模块,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本体的内部,用于当所述音腔模式调节模块 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腔模式调节为外接音腔模式时,将音腔的音频参数调节为外接音频参 数;或当所述音腔模式调节模块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音腔模式调节为普通音腔模式时,将音 腔的音频参数调节为普通音频参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腔模式调节模块和所述音频参 数调节模块通过机械开关或电子传感器实现。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 还包括连接件,分别与所述音腔隔离开口和所述外置音腔相连,用于将所述外置音腔连接在 所述音腔隔离开口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具体为卡扣。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腔隔离 盖通过滑设或铰设方式设置在所述音腔隔离开口处。
8.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腔隔离 开口的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属于通讯技术领域。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和音腔隔离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移动终端本体上设置音腔隔离开口,当音腔隔离盖打开音腔隔离开口时,可以在音腔隔离开口处外接外置音腔,可以扩大移动终端的后音腔的空间,可以在现有甚至更小的移动终端体积下增大移动终端的后音腔空间,达到理想的移动终端音响效果。
文档编号H04M1/02GK201830308SQ20102026686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0日
发明者安文吉 申请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