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1214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天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移动无线终端,随着各种应用的高级化,要求高功能化。另外,在 3G-LTE(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系统等中需要MIMO(多输入多输出)天线,要求将 MIMO天线的各个天线之间的辐射指向性的相关特性抑制得低。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图1所示的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备天线单元(antenna element)以及至少两个波导组合体(接地),该波导组合体通过多个供电器件(device)分别连接到天线单元的连接点,相互绝缘有关的电磁振荡。各个波导组合体由连接到供电器件的导体部分构成,并且波导组合体设计为通过供电器件吸收或辐射电磁振荡。此外,导体部分设计为通过与天线单元的动作同样的方法,吸收或辐射电磁振荡。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10-796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天线装置在其结构上无法将两个波导组合体安装在移动电话等移动无线终端中。还有,如果两个波导组合体配置到相同的壳体中,则波导组合体产生相互干扰,使天线增益劣化,难以实现低相关。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在MIMO天线中实现天线增益的提高和低相关的天线装置。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的天线装置是安装在包括第1壳体和第2壳体、并由旋转自由地连接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的铰链部构成的折叠式移动终端中的天线装置,该装置所采用的结构包括内置在所述第1壳体中的第1接地板;内置在所述第2壳体中的第2接地板 ’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铰链部附近,在期望的频率下谐振,其一端被开路;第1馈电单元,连接到所述第1接地板,从所述天线单元的另一端进行馈电;以及第2馈电单元,连接到所述第 2接地板,从所述天线单元的另一端进行馈电。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在MIMO天线中实现天线增益的提高和低相关。


图1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天线装置的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设置了三维坐标系的情况的图。图4是表示VSWR (电压驻波比)的频率特性的图。图5的(a)、(b)是表示TL平面的辐射指向性(水平极化波分量)的图。图6是表示水平极化波相位特性的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的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移动终端的另一个结构的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的图。图10的(a)、(b)是表示图2所示的结构(结构1)中的天线电流的路径的图。图11的(a)、(b)是表示图9所示的结构(结构2)中的天线电流的路径的图。图12是表示结构1和结构2中的S参数(S-parameter)的测量结果的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移动终端的另一个结构的图。图14的(a)、(b)是表示图13所示的结构(结构3)中的天线电流的路径的图。图15是表示结构1 3中的S参数的测量结果的图。图16是表示在不采用同轴电缆的情况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的图。图17是表示第1接地板和第2接地板为不同尺寸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的图。标号说明101 第 1 壳体102 第 2 壳体103第1接地板104第2接地板105、113 无线电路106信号处理单元107第1馈电单元108第2馈电单元109同轴电缆110第1带状元件111第2带状元件112数据通信用线114壳体状态传感器115切换电路201、3Ol 天线单元202铰链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实施方式1)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的图。该图所示的移动终端具有折叠形状,第1壳体101和第2壳体102通过绞链部202旋转自由地连接。
第1壳体101内置有第1接地板103,第2壳体102内置有第2接地板104,第1 接地板103和第2接地板104通过数据通信用线112连接。第1接地板103具备无线电路105以及与该无线电路105连接的信号处理单元 106。另外,第1接地板103中,配置有连接到无线电路105并且具有发送接收功能的第1 馈电单元107。第2接地板104中,配置有通过同轴电缆109连接到无线电路105并且具有发送接收功能的第2馈电单元108。第1带状元件110的一端连接到第1馈电单元107,第1带状元件110的另一端连接到设置在第1壳体101的绞链部202附近的天线单元201。另外,第2带状元件111的一端连接到第2馈电单元108,第2带状元件111的另一端连接到天线单元201。天线单元201的一端连接到第1带状(strip)元件110和第2带状元件111连接,
另一端被开路。另外,作为具体的尺寸,例如设第1接地板103和第2接地板104的宽度为45mm、 长度为100mm,天线单元201的长度为25mm,还有,馈电点间的带状元件的长度为30mm等。图3至图5表示进行了具有上述尺寸的天线的电磁场仿真的结果。图3表示设置了三维坐标系的情况。如图3所示,设移动终端的宽度方向为X轴,长度方向为Y轴,厚度方向为Z轴。并且设对)(Z平面构成的角度为叭对^平面构成的角度为Θ。图4是表示VSWR(电压驻波比)的频率特性的图。在图4中,粗实线表示第1馈电单元107激励时的VSWR的频率特性,虚线表示第2馈电单元108激励时的VSWR的频率特性。由该图可知,粗实线与虚线重叠,在从双方馈电单元激励时也能够获得以2GHz为中心的谐振。图5表示图3中的)(Z平面上的移动终端的辐射指向性的水平极化波分量。图5 的(a)表示在第1馈电单元107激励时的辐射指向性,图5的(b)表示在第2馈电单元108 激励时的辐射指向性。由这些图可知,辐射指向性对称,能够将辐射指向性的相关特性抑制得低。另外,图6是表示相位特性的图。图6表示图3中的)(Z平面的相位。在图6中, 粗实线表示第1馈电单元107激励时的水平极化波的相位,虚线表示第2馈电单元108激励时的水平极化波的相位。由该图可知,相位特性也在馈电单元之间具有以θ =180°为边界对称的特性,也可以将相位特性的相关特性抑制得低。作为其理由可以认为,由于天线的不平衡动作,在配置有各个馈电单元的接地板中流过的电流成为支配性电流。另外,在如上所述的尺寸下,采用以下的式(1)所示的皮尔逊积差相关获得的相关系数(CorrelationCoefficient =CC)中,获得水平极化波分量的相关系数低为0. 3的结果。也就是说,能够实现从各个馈电单元辐射的天线指向性的低相关。

权利要求
1.天线装置,安装在包括第1壳体和第2壳体并由旋转自由地连接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的铰链部构成的折叠式移动终端中,包括内置在所述第1壳体中的第1接地板; 内置在所述第2壳体中的第2接地板;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铰链部附近,在期望的频率下谐振,其一端被开路; 第1馈电单元,连接到所述第1接地板,从所述天线单元的另一端进行馈电;以及第2馈电单元,连接到所述第2接地板,从所述天线单元的另一端进行馈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还包括壳体状态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以及切换单元,根据所述壳体状态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2馈电单元的接通或断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还包括 接收功率检测单元,检测接收信号的接收功率,所述切换单元根据所述接收功率,控制所述第2馈电单元的接通或断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天线单元具有1/4波长的长度,与所述第1接地板或者所述第2接地板的面垂直地配置,其一端被开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所述天线单元具有1/4波长的长度,以与所述第1接地板或者所述第2接地板的长边垂直、而且在与接地板同一面上从所述第1壳体或所述第2壳体突出的方式进行配置,其一端被开路。
全文摘要
公开了在MIMO天线中实现天线增益的提高和低相关的天线装置。本发明的天线装置,在包括第1壳体(101)和第2壳体(102)并由旋转自由地连接第1壳体(101)和第2壳体(102)的铰链部构成的折叠式移动终端中,在第1壳体(101)内设置第1馈电单元(107),在第2壳体(102)内设置第2馈电单元(108)。第1馈电单元(107)和第2馈电单元(108)从设置在铰链部(202)附近的第1壳体(101)内且其一端被开路的天线单元(201)的另一端分别进行馈电。
文档编号H04M1/02GK102473999SQ20108002895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6日
发明者小川贤二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