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1478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继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送数据的中继设备。
背景技术
下述中继设备已经是已知的,该中继设备连接到多个外部设备中的每一个外部设备,并且将从所述外部设备之一接收的数据发送给传送目的地设备(即,传送数据),所述传送目的地设备是所述外部设备中的另一个外部设备。数据包括表示数据所具有的属性中的每个属性的属性信息。数据的属性包括数据的源的IP (互联网协议)地址、数据的源的MAC(介质访问控 制)地址、数据的目的地的IP地址、数据的目的地的MAC地址,等等。作为这种类型的中继设备之一,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中继设备在存储设备中存储规则信息,所述规则信息用于基于属性信息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中继设备基于接收的数据中包括的属性信息和存储设备中存储的规则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接着,中继设备将接收的数据发送(传送)给所指定的传送目的地设备。专利文献I JP 2008-86048A然而,在中继设备中,如果存储设备中存储的规则信息的信息量变得过大,则新接收的规则信息不能够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因此,在该情况下,中继设备不能够基于所有所存储的规则信息和所接收的规则信息来传送数据。此外,中继设备可以包括第一传送处理执行部分和第二传送处理执行部分,第一传送处理执行部分和第二传送处理执行部分中的每一个基于不同形式的规则信息来传送数据。在该情况下,第一传送处理执行部分基于第一规则信息传送数据,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用于基于与构成第一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一属性组由多个属性构成。同时,第二传送处理执行部分基于第二规则信息传送数据,所述第二规则信息用于基于与构成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二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中的一部分。第一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一存储设备中,以及第二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二存储设备中。例如,可以存在下述情况,其中第一属性组包括数据的源的IP地址、数据的源的MAC地址、数据的目的地的IP地址、数据的目的地的MAC地址,而第二属性组包括数据的目的地的IP地址。在该情况下,优选考虑将中继设备适配为使得当第一存储设备中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的信息量变得过大时,中继设备将新接收的第一规则信息转换成第二规则信息,并且将转换后的第二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二存储设备中。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接收的第一规则信息中的一部分将被丢失。因此,中继设备不能够基于所有所存储的规则信息和所接收的规则信息来传送数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中继设备,所述问题即“存在不能够基于全部规则信息来传送数据的情形”。为了实现该目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中继设备是这样的设备其与多个外部设备中的每一个相连接,并且将从所述外部设备之一接收的数据发送给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传送目的地设备是所述外部设备中的另一个外部设备。所述数据包括表示数据所具有的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的属性信息。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规则信息基于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一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第二规则信息,所述第二规则信息基于与构成 了第二属性组的一个或更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二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中的一部分;以及传送控制装置,用于执行迁移处理,所述迁移处理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信息量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量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有仅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作为第一规则信息,则将所述第一规则信息作为第二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并且从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删除所述第一规则信息。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中继方法被应用于中继设备,所述中继设备与多个外部设备中的每一个相连接,并且将从所述外部设备之一接收的数据发送给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传送目的地设备是所述外部设备中的另一个外部设备。所述数据包括表示数据所具有的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的属性信息。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用于基于与构成第一属性组的每个属性相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第一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以及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第二规则信息,所述第二规则信息用于基于与构成第二属性组的一个或更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相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二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中的一部分。所述方法包括;执行迁移处理,所述迁移处理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信息量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量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有仅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相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作为第一规则信息,则将所述第一规则信息作为第二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并且从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删除所述第一规则信息。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程序是中继设备执行的程序,所述中继设备与多个外部设备中的每一个相连接,并且将从所述外部设备之一接收的数据发送给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传送目的地设备是所述外部设备中的另一个外部设备。所述数据包括表示数据所具有的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的属性信息。
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用于基于与构成第一属性组的每个属性相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第一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以及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其存储第二规则信息,所述第二规则信息用于基于与构成第二属性组的一个或更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相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二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中的一 部分。此外,所述程序是用于使得所述中继设备实现用于执行迁移处理的传送控制装置的程序,所述迁移处理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信息量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量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有仅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作为第一规则信息,则将所述第一规则信息作为第二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并且从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删除所述第一规则信息。利用上述配置,本发明能够基于全部规则信息来传送数据。


图I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设备的示意配置的示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中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的表。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中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的表。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差异信息存储部分中存储的差异信息的表。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设备执行的第一规则信息注册处理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设备执行的分组传送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设备执行的第一规则信息恢复处理的流程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设备的示意功能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图I到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中继设备、中继方法和程序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I中所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设备I包括多个端口 2a、2b、…;第一传送处理部分11、第二传送处理部分12、以及传送控制部分13。中继设备I经由端口2a、2b、…与相应的外部设备(未不出)相连接。中继设备I适于将从外部设备之一接收的数据发送给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传送目的地设备是外部设备中的另一个外部设备。在该示例中,数据是分组。应该注意,数据可以是帧或段。此外,数据包括表示数据所具有的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的属性信息。在该示例中,属性包括数据的源的IP (互联网协议)地址、数据的源的MAC(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数据的目的地的IP地址、以及数据的目的地的MAC(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应该注意,属性可以包括表示数据的类型的信息(例如,表示语音的数据、表示视频的数据等)、表示通信的优先级的信息,等等。此外,属性可以是任何两种或更多种上述类型的信息的组合。第一传送处理部分11、第二传送处理部分12和传送控制部分(传送控制装置)13中的每一个都是一个电路。第一传送处理部分11包括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Ila和第一传送处理执行部分(第一传送处理执行装置)lib。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存储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用于基于与构 成第一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一属性组由上述属性构成。如图2中所示,第一规则信息包括用于标识第一规则信息的第一规则标识信息、源MAC地址、源IP地址、目的地MAC地址、目的地IP地址、以及用于标识端口的端口标识信
肩、O源MAC地址是表示与数据的源的MAC地址有关的属性信息的范围(S卩,MAC地址的范围)的信息。源IP地址是表示与数据的源的IP地址有关的属性信息的范围(即,IP地址的范围)的信息。目的地MAC地址是表示与数据的目的地的MAC地址有关的属性信息的范围(即,MAC地址的范围)的信息。目的地IP地址是表示与数据的目的地的IP地址有关的属性信息的范围(即,IP地址的范围)的信息。源MAC地址、源IP地址、目的地MAC地址以及目的地IP地址构成第一范围指定信息,所述第一范围指定信息表示与构成第一属性组的相应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的范围。因此,可以说第一规则信息包括与构成第一属性组的相应属性有关的第一属性条件,数据中包括的属性信息在第一范围指定信息所表示的范围内。此外,端口标识信息构成用于标识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第一传送处理部分11接收第一规则信息。在该示例中,第一传送处理部分11接收中继设备I的用户所输入的第一规则信息。应该注意,第一传送处理部分11可以接收中继设备I从外部设备接收的第一规则信息,或者接收中继设备I所生成的第一规则信息。第一传送处理部分11将接收的第一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当中继设备I接收数据时,第一传送处理执行部分Ilb基于接收的数据中包括的属性信息和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第一传送处理执行部分Ilb将数据发送给所指定的传送目的地设备。具体地,第一传送处理执行部分Ilb确定接收的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中包含的第一属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在该示例中,如果关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相应属性,数据中包含的属性信息在第一范围指定信息所表示的范围内,则第一传送处理执行部分Ilb确定接收的数据中所包含的属性信息满足第一属性条件。当第一传送处理执行部分Ilb确定接收的数据中包含的属性信息满足第一属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时,第一传送处理执行部分Ilb经由包括所满足的第一属性信息的第一规则信息中包含的端口标识信息所标识的端口向外部设备发送(传送)数据。应该注意,如果指示“丢弃(disposal) ”的信息被设置作为端口标识信息,则第一传送处理执行部分Ilb丢弃(丢掉)该数据,而不将其传送给任何外部设备。第二传送处理部分12包括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12a和第二传送处理执行部分(第二传送处理执行装置)12b。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2a存储第二规则信息,所述第二规则信息用于基于与构成第二属性组的相应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二属性组由属性中的一部分(在该示例中,是数据的目的地的IP地址)构成。
如图3中所示,第二规则信息包括用于标识第二规则信息的第二规则标识信息、目的地IP地址、以及端口标识信息。目的地IP地址是表示与数据的目的地的IP地址有关的属性信息的范围(即,IP地址的范围)的信息。目的地IP地址构成第二范围指定信息,所述第二范围指定信息表示与构成第二属性组的相应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的范围。因此,可以说第二规则信息包括与构成第二属性组的相应属性有关的第二属性条件,数据中包括的属性信息在第二范围指定信息所表示的范围内。第二传送处理部分12接收第二规则信息。在该示例中,第二传送处理部分12接收中继设备I的用户所输入的第二规则信息。应该注意,第二传送处理部分12可以接收中继设备I从外部设备接收的第二规则信息,或者接收中继设备I所生成的第二规则信息。第二传送处理部分12将接收的第二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2a中。当中继设备I接收数据时,第二传送处理执行部分12b基于接收的数据中包括的属性信息和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2a中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第二传送处理执行部分12b将数据发送给所指定的传送目的地设备。具体地,第二传送处理执行部分12b确定接收的数据中包含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2a中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中包含的第二属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在该示例中,如果关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相应属性,数据中包含的属性信息在第二范围指定信息所表示的范围内,则第二传送处理执行部分12b确定接收的数据中包含的属性信息满足第二属性条件。当第二传送处理执行部分12b确定接收的数据中包含的属性信息满足第二属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时,第二传送处理执行部分12b经由包括所满足的第二属性信息的第二规则信息中包含的端口标识信息所标识的端口向外部设备发送(传送)数据。应该注意,如果指示“丢弃(disposal) ”的信息被设置作为端口标识信息,则第二传送处理执行部分12b丢弃(丢掉)该数据,而不将其传送给任何外部设备。应该注意,在第一传送处理执行部分Ilb确定中继设备I接收的数据中包含的属性信息满足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中包含的第一属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时,第二传送处理执行部分12b不执行传送或丢弃数据的处理。
传送控制部分13包括差异信息存储部分(差异信息存储装置)13a。当第一传送处理部分11接收第一规则信息时,传送控制部分13确定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信息量(第一规则信息的量)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量。如果传送控制部分13确定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信息量大于第一阈值量,则传送控制部分13确定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是否存储了包括第一范围指定信息的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范围指定信息指定了包括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属性之中除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属性之外的相应属性有关的任意属性信息(在该示例中,表示为“任何”)的范围。可以认为,关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属性之中除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属性之外的相应属性,包括指定了具有任意属性信息的范围的第一范围指定信息在内的第一规则信息是包括作为第一属性条件的仅针对第二任意组的条件的第一规则信息。此外,还可以认为,这样的第一规则信息是用于仅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相应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 应该注意,在该示例中,构成第一属性组的属性之中的除了构成第二属性组的属性之外的那些属性是数据的源的MAC地址、数据的源的IP地址、以及数据的目的地的MAC地址。如果传送控制部分13确定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了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规则信息包括第一范围指定信息,所述第一范围指定信息指定包括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属性之中除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属性之外的相应属性有关的任意属性信息的范围,则传送控制部分13对该第一规则信息执行迁移处理。迁移处理包括用以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2a中存储第二规则信息的处理,所述第二规则信息包括第二属性条件,并且还包括第一规则信息中包括的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属性条件包括第二范围指定信息,所述第二范围指定信息包括第一规则信息中包括的第一范围指定信息中的用于指定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相应属性有关的范围的那部分。此外,迁移处理还包括用以从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删除该第一规则信息的处理。可以认为,迁移处理的过程中新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是这样的信息,其包括第一规则信息中包括的第一属性条件作为第二属性条件,并且包括第一规则信息中包括的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此外,当执行迁移处理时,传送控制部分13生成构成要在迁移处理的过程中删除的第一规则信息中包括的第一范围指定信息的一部分的部分,作为差异信息,并且指定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属性之中除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属性之外的相应属性有关的范围。传送控制部分13将所生成的差异信息存储在差异信息存储部分13a中。如图4中所示,差异信息包括用于标识要在迁移处理的过程中删除的第一规则信息的第一规则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在迁移处理的过程中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的第二规则标识信息;源MAC地址;源IP地址;以及目的地MAC地址。另外,每当已经经过预设的确定周期,传送控制部分13确定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信息量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量。在该示例中,第二阈值量是比第一阈值量小的量。
当传送控制部分13确定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信息量小于第二阈值量时,传送控制部分13确定在差异信息存储部分13a中是否存储了差异信息。当传送控制部分13确定在差异信息存储部分13a中存储有差异信息时,传送控制部分13基于该差异信息和该差异信息中包括的第二规则标识信息所标识的第二规则信息(即,在迁移处理的过程中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2a中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来生成在迁移处理的过程中删除的第一规则信息。接着,传送控制部分13执行恢复处理,该恢复处理包括将所生成的第一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以及从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2a中删除该第二规则信息。接下来,将具体描述中继设备I的操作。在中继设备I被激活时,中继设备I适于执行图5的流程图中示出的第一规则信息注册处理。 具体地,当中继设备I开始第一规则信息注册处理时,在步骤SlOl中,中继设备I在其收到第一规则信息之前一直等待。接着,当收到第一规则信息时,中继设备I确定为“是”,并且前进到步骤S102。接着,中继设备I确定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信息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量。现在,假设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信息量小于第一阈值量。在该情况下,中继设备I确定为“否”,并且前进到步骤S105,将接收的第一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接着,中继设备I返回步骤SlOl,并重复从步骤SlOl到步骤S105的处理。假设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信息量接着变成大于第一阈值量。在该情况下,中继设备I在步骤S102中确定为“否”,并且前进到步骤S103。接着,中继设备I确定是否存在任何可迁移的第一规则信息。具体地,关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属性之中除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属性之外的相应属性,中继设备I确定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是否存储了包括下述第一范围指定信息的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范围指定信息指定了包括任意属性信息(在该示例中,指示为“任何”)的范围。现在,假设是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存储了如图2所示的第一规则信息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包括第一规则标识信息“H)2”的第一规则信息是包括第一范围指定信息的信息,所述第一范围指定信息指定包括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属性之中除构成第二属性组的属性之外的相应属性有关的任意属性信息的范围。因此,中继设备I在步骤S103处确定为“是”,并且前进到步骤S104,并将第一规则信息迁移到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2a。具体地,中继设备I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2a中存储第二规则信息,所述第二规则信息包括第二属性条件,并且还包括第一规则信息中包含的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属性条件包括第二范围指定信息(在该示例中,是目的地IP地址“IP3”),所述第二范围指定信息包括第一规则信息中所包括的第一范围指定信息中的用于指定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相应属性有关的范围的那部分。此外,中继设备I从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删除该第一规则信息。于是,中继设备I前进到步骤S105,并且与上面的情况类似,将所接收的第一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应该注意,如果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没有存储包括第一范围指定信息的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范围指定信息用于指定包括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属性之中除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属性之外的相应属性有关的任意属性信息的范围(即,不存在可迁移的第一规则信息),则中继设备I在步骤S103处确定为“否”,返回步骤SlOl。同时,在中继设备I被激活时,中继设备I适于执行图6的流程图中示出的分组传送处理。具体地,当中继设备I开始分组传送处理时,中继设备I在其接收到(从外部设备收到)分组之前一直等待。当接收到分组时,中继设备I确定为“是”,并且前进到步骤S202。接着,中继设备I确定接收的分组是否符合第一规则信息。具体地,中继设备I确 定接收的分组中包含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中包含的第一属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如上面所述,关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相应属性,如果分组中包含的属性信息在第一范围指定信息所表示的范围内,则中继设备I确定接收的分组中包含的属性信息满足第一属性条件。现在,假设接收的分组包括作为表示数据的源的MAC地址的属性信息的“MCI”、作为表示数据的源的IP地址的属性信息的“IP1”、作为表示数据的目的地的MAC地址的属性信息的“MC2”、以及作为表示数据的目的地的IP地址的属性信息的“IP2”。在该情况下,接收的分组符合包括第一规则标识信息“R)l”在内的第一规则信息。因此,中继设备I在步骤S202处确定为“是”,并且前进到步骤S203。接着,中继设备I基于所符合的第一规则信息来传送分组。具体地,中继设备I经由包括接收的分组中包含的属性信息所满足的第一属性信息的第一规则信息中的端口标识信息(在该示例中,“PT1”)所标识的端口 2a、2b、…来向外部设备发送(传送)分组。应该注意,如果指示“丢弃”的信息被设置作为端口标识信息,则中继设备I丢弃(丢掉)该分组,而不将其传送给任何外部设备。接着,中继设备I返回步骤S201,并且重复步骤S201到步骤S205。假设,中继设备I接着收到一个分组,该分组包括作为表示数据的源的MAC地址的属性信息的“MC2”、作为表示数据的源的IP地址的属性信息的“IP2”、作为表示数据的目的地的MAC地址的属性信息的“MCI”、以及作为表示数据的目的地的IP地址的属性信息的“IP1”。在该情况下,中继设备I在步骤S202处确定为“否”,并且前进到步骤S204。接着,中继设备I确定接收的分组是否符合第二规则信息。具体地,中继设备I确定接收的分组中包含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2a中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中包含的第二属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如上面所述,关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相应属性,如果分组中包含的属性信息在第二范围指定信息所表示的范围内,则中继设备I确定接收的分组中包含的属性信息满足第二属性条件。根据上面的假设,接收的分组符合第二规则标识信息“S01”中包括的第二规则信息。因此,中继设备I在步骤S204处确定为“是”,并且前进到步骤S205。接着,中继设备I基于所符合的第二规则信息来传送分组。具体地,中继设备I经由包括接收的分组中包含的属性信息所满足的第二属性条件的第二规则信息中的端口标识信息(在该示例中,“PT3”)所标识的端口 2a、2b、…来向外部设备发送(传送)分组。应该注意,如果指示“丢弃”的信息被设置作为端口标识信息,则中继设备I丢弃(丢掉)该分组,而不将其传送给任何外部设备。接着,中继设备I返回步骤S201,并且重复步骤S201到步骤S205。如果接收的分组不符合第一规则信息或 不符合第二规则信息,则中继设备I在步骤S202和S204处都确定为“否”,并且在不传送分组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01。因此,在该情况下,中继设备I丢弃接收的分组。应该注意,中继设备I可以适于如果接收的分组不符合第一规则信息或第二规则信息,则从外部设备获取用于指定分组的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在该情况下,中继设备I将分组传送给获取的信息所指定的传送目的地设备。此外,中继设备I可以适于生成用于指定分组的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同时,每当已经经过确定周期时,中继设备I适于执行图7的流程图中示出的第一规则信息恢复处理。具体地,当中继设备I开始第一规则信息恢复处理时,在步骤S301中,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信息量变为小于第二阈值量之前,中继设备I 一直等待。现在,假设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信息量变为小于第二阈值量。在该情况下,中继设备I确定为“是”,并且前进到步骤S302。接着,中继设备I确定是否存在任何可以迁移的第二规则信息。具体地,中继设备I确定差异信息存储部分13a中是否存储有差异信息。现在,假设在差异信息存储部分13a中存储有如图4中所示的差异信息。在该情况下,中继设备I确定为“是”,前进到步骤“S303”,并将第二规则信息迁移到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1a。具体地,中继设备I基于所存储的差异信息和差异信息中包括的第二规则标识信息所标识的第二规则信息来生成第一规则信息。因此,中继设备I生成第一规则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规则标识信息包括差异信息中所包含的第一规则标识信息、源MAC地址、源IP地址和目的地MAC地址以及第二规则信息中所包含的目的地IP地址和端口标识信息。接着,传送控制部分13执行恢复处理,其包括将所生成的第一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1a,以及从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2a中删除该第二规则信息。接着,中继设备I返回步骤S301,以及重复从步骤S301到步骤S303的处理。应该注意,如果在差异信息存储部分13a中没有存储差异信息,则中继设备I在步骤S302中确定为“否”,并返回步骤S301,而不执行恢复过程。如上面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中继设备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如果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信息量变得过大,则中继设备I对由所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中用于仅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相应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所构成的第一规则信息执行迁移处理。因此,当中继设备I新接收到第一规则信息时,中继设备I能够将接收的第一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此外,作为迁移处理的目标的第一规则信息由用于仅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相应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构成。因此,如果在迁移处理之前或之后中继设备I收到任意分组(数据),则中继设备I能够将分组发送给相同传送目的地设备。如上面所述,中继设备I能够基于全部规则信息来传送分组。此外,当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信息量变为足够小时,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设备I能够恢复作为迁移处理的目标的第一规则信息。应该注意,中继设备I可以适于接收删除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的删除指令。在该示例中,该删除指令包括标识第一规则信息的第一规则标识信息。在该情况下,当已经借助迁移处理将删除指令所标识的第一规则信息迁移到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2a时,优选地,中继设备I适于基于差异信息存储部分13a中存储的差异信息来指定在迁移处理的过程中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2a中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并且删除所指定的第二规则信息。 此外,中继设备I可以适于接收用以改变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a中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例如,端口标识信息)的改变指令。在该示例中,改变指令包括用于标识第一规则信息的第一规则标识信息。在该情况下,当已经借助迁移处理将改变指令所标识的第一规则信息迁移到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2a时,优选地,中继设备I适于基于差异信息存储部分13a中存储的差异信息来指定在迁移处理的过程中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2a中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并且改变所指定的第二规则信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接下来,将参考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设备。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设备100与多个外部设备中的每一个相连接,并且将从所述外部设备之一接收的数据发送给传送目的地设备,该传送目的地设备是所述外部设备中的另一个外部设备。在该示例中,数据包括表示数据所具有的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的属性信息。此外,中继设备100包括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101,其存储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用于基于与构成第一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一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102,其存储第二规则信息,所述第二规则信息用于基于与构成第二属性组的一个或更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二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中的一部分;以及传送控制部分(传送控制装置)103,其执行迁移处理,所述迁移处理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信息量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量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有仅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作为第一规则信息,则将所述第一规则信息作为第二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并且从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删除所述第一规则信息。根据该配置,如果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01中存储的信息量变得过大,则中继设备100对由所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中用于仅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相应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所构成的第一规则信息执行迁移处理。因此,当中继设备100新接收到第一规则信息时,中继设备100能够将接收的第一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01中。此外,作为迁移处理的目标的第一规则信息由用于仅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相应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构成。因此,如果在迁移处理之前或之后中继设备100收到任意数据,则中继设备100能够将分组发送给相同传送目的地设备。如上面所述,中继设备100能够基于全部规则信息来传送分组。在该情况下,优选地,中继设备还包括第一传送处理执行装置,用于基于接收的数据中包含的属性信息和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将数据发送给所指定的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第二传送处理执行装置,用于基于接收的数据中包含的属性信息和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将数据发送给所指定的传送目的地设备。 在该情况下,优选地第一规则信息包括与第一属性组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属性条件以及用于标识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第二规则信息包括与第二属性组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属性条件以及用于标识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第一传送处理执行装置适于在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满足所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中包含的第一属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将数据发送给包括所满足的第一属性条件在内的第一规则信息中包括的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所标识的传送目的地设备;第二传送处理执行装置适于在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满足所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中所包括的第二属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将数据发送给包括所满足的第二属性条件在内的第二规则信息中包括的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所标识的传送目的地设备;传送控制装置适于执行迁移处理,所述迁移处理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信息量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量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有包括仅与第二属性组有关的条件在内的第一规则信息作为第一属性条件,则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第二规则信息以及从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删除第一规则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规则信息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中所包含的第一属性条件作为第二属性条件,并且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中包含的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在该情况下,优选地第一属性条件之一如下包括表示与构成第一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的范围的第一范围指定信息,以及关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数据中包括的属性信息在第一范围指定信息所表示的范围内;第二属性条件之一如下包括表示与构成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的范围的第二范围指定信息,以及关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数据中包括的属性信息在第二范围指定信息所表示的范围内;以及传送控制装置适于执行迁移处理,所述迁移处理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信息量大于第一阈值量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有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规则信息包括第一范围指定信息,所述第一范围指定信息指定包括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属性之中除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属性之外的每个属性有关的任意属性信息的范围,则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第二规则信息,以及从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删除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二规则信息包括第二属性条件,并且包括第一规则信息中包含的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属性条件包括第二范围指定信息,所述第二范围指定信息包括第一范围指定信息中用于指定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范围的那部分。在该情况下,优选地中继设备还包括差异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在执行迁移处理时存储构成要在迁移处理的过程中删除的第一规则信息中包括的第一范围指定信息的一部分的部分作为差异信息,并且指定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属性之中除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属性之外的每个属性有关的范围;以及传送控制装置适于执行恢复处理,所述恢复处理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 中存储的信息量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量的情况下,如果存储有差异信息,则基于该差异信息和在迁移处理的过程中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来生成在迁移处理的过程中删除的第一规则信息,将所生成的第一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以及从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删除第二规则信息。根据该配置,当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中存储的信息量变为足够小时,中继设备能够恢复作为迁移处理的目标的第一规则信息。在该情况下,优选地,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适于在中继设备接收第一规则信息时,存储接收的第一规则信息。在该情况下,优选地,将中继设备适配为使得在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满足所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中所包括的第一属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允许第一传送处理执行装置发送数据,而在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不满足所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中所包括的第一属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如果接收数据中的属性信息满足所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中所包括的第二属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则允许第二传送处理执行装置发送数据。在该情况下,优选地,中继设备还包括多个端口,所述端口用于将外部设备与中继设备相连,以及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是用于标识端口中的每一个的端口标识信息。在该情况下,优选地,多个属性包括下述属性中的任意一个数据的源的IP(互联网协议)地址、数据的源的MAC(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数据的目的地的IP地址、以及数据的目的地的MAC地址。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中继方法被应用于中继设备,所述中继设备与多个外部设备中的每一个相连接,并且将从所述外部设备之一接收的数据发送给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传送目的地设备是所述外部设备中的另一个外部设备。数据包括表示数据所具有的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的属性信息。中继设备包括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用于基于与构成第一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第一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以及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其存储第二规则信息,所述第二规则信息用于基于与构成第二属性组的一个或更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二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中的一部分。此外,所述方法包括;
执行迁移处理,所述迁移处理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信息量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量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有用于仅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作为第一规则信息,则将所述第一规则信息作为第二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并且从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删除所述第一规则信息。在该情况下,优选地,所述中继方法还包括基于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和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向所指定的传送目的地设备发送数据;以及基于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和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向所指定的传送目的地设备发送数据。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程序是中继设备执行的程序,所述中继设备与多个外部设备中的每一个相连接,并且将从所述外部设备之一接收的数据发送给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传送目的地设备是所述外部设备中的另一个外部设备。所述数据包括表示数据所具有的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的属性信息。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用于基于与构成第一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第一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以及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其存储第二规则信息,所述第二规则信息用于基于与构成第二属性组的一个或更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二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中的一部分。此外,所述程序是用于使得所述中继设备实现用于执行迁移处理的传送控制装置的程序,所述迁移处理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信息量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量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有用于仅基于与构成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作为第一规则信息,则将所述第一规则信息作为第二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并且从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删除所述第一规则信息。在该情况下,优选地,该程序是还用于使得中继设备实现下述装置的程序第一传送处理执行装置,用于基于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和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将数据发送给所指定的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第二传送处理执行装置,用于基于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和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将数据发送给所指定的传送目的地设备。作为具有上述配置的中继方法或程序的发明具有与中继设备的动作类似的动作,这样的发明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尽管已经参考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形式和细节方面做出各种修改。应该注意,在上面描述的每个实施例中,中继设备I的每个功能可以通过诸如电路之类的硬件来实现。同时,中继设备I可以适于包括处理设备和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存储程序(软件),其中每个功能通过执行程序的处理设备来实现。在该情况下,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设备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记录介质是便携式介质,如软盘、光盘、磁光盘、或者半导体存储器。此外,作为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性变形,可以采纳上面描述的示 例性实施例和示例性变形的任意组合。本申请基于2009年11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09-268484,并且要求其优先权益,通过引用将所述申请的公开内容全部合并于此。工业适用性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传送分组的路由器。参考标号I中继设备2a、2b、…端口11第一传送处理部分Ila 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Ilb第一传送处理执行部分12第二传送处理部分12a 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2b 第二传送处理执行部分13传送控制部分13a 差异信息存储部分100 中继设备101 第一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02 第二规则信息存储部分103传送控制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中继设备,与多个外部设备中的每一个相连接,并且将从所述外部设备之一接收的数据发送给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传送目的地设备是所述外部设备中的另一个外部设备,所述数据包括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表示所述数据所具有的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所述中继设备包括 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规则信息基于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一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 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第二规则信息,所述第二规则信息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一个或更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二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中的一部分;以及 传送控制装置,用于执行迁移处理,所述迁移处理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信息量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量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有仅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作为第一规则信息,则将所述第一规则信息作为第二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并且从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删除所述第一规则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继设备,还包括 第一传送处理执行装置,用于基于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和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指定的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 第二传送处理执行装置,用于基于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和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指定的传送目的地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 第一规则信息包括与第一属性组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属性条件;以及用于标识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 第二规则信息包括与第二属性组有关的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属性条件;以及用于标识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 第一传送处理执行装置适于在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满足所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中所包括的第一属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发送给包括所满足的第一属性条件在内的第一规则信息中包括的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所标识的传送目的地设备; 第二传送处理执行装置适于在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满足所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中所包括的第二属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发送给包括所满足的第二属性条件在内的第二规则信息中包括的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所标识的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 传送控制装置适于执行迁移处理,所述迁移处理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信息量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量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有包括仅与第二属性组有关的条件在内的第一规则信息作为第一属性条件,则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第二规则信息以及从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删除所述第一规则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规则信息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中所包含的第一属性条件作为第二属性条件,并且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中包含的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 第一属性条件之一是包括第一范围指定信息,所述第一范围指定信息表示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的范围;以及关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所述数据中包括的属性信息在第一范围指定信息所表示的范围内; 第二属性条件之一是包括第二范围指定信息,所述第二范围指定信息表示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的范围;以及关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所述数据中包括的属性信息在第二范围指定信息所表示的范围内;以及 传送控制装置适于执行迁移处理,所述迁移处理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信息量大于第一阈值量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有第一规则信 息,所述第一规则信息包括第一范围指定信息,所述第一范围指定信息指定包括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属性之中除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属性之外的每个属性有关的任意属性信息在内的范围,则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第二规则信息,以及从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删除所述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二规则信息包括第二属性条件并且包括第一规则信息中所包含的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属性条件包括第二范围指定信息,所述第二范围指定信息包括第一范围指定信息中的指定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范围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继设备,还包括 差异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在执行迁移处理时存储构成了要在迁移处理的过程中删除的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中的一部分第一范围指定信息的部分作为差异信息,并且指定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属性之中除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属性之外的每个属性有关的范围, 其中所述传送控制装置适于执行恢复处理,所述恢复处理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信息量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量的情况下,如果存储有差异信息,则基于所述差异信息和在迁移处理的过程中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来生成在迁移处理的过程中删除的第一规则信息,将所生成的第一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以及从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删除第二规则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适于在中继设备接收第一规则信息时,存储接收的第一规则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 如果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满足所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中包含的第一属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则允许第一传送处理执行装置发送所述数据,而在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不满足所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中包含的第一属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如果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满足所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中所包括的第二属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则允许第二传送处理执行装置发送所述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设备,还包括 多个端口,用于将外部设备与中继设备相连, 其中,所述传送目的地标识信息是用于标识端口中的每一个的端口标识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属性包括下述属性中的至少一个数据的源的IP互联网协议地址、数据的源的MAC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数据的目的地的IP地址、以及数据的目的地的MAC地址。
10.一种应用于中继设备的中继方法,所述中继设备与多个外部设备中的每一个相连接,并且将从所述外部设备之一接收的数据发送给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传送目的地设备是所述外部设备中的另一个外部设备,所述数据包括表示数据所具有的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的属性信息,所述中继设备包括 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规则信息基于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一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以及 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第二规则信息,所述第二规则信息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一个或更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二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中的一部分, 所述方法包括; 执行迁移处理,所述迁移处理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信息量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量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有仅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作为第一规则信息,则将所述第一规则信息作为第二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并且从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删除所述第一规则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继方法,还包括 基于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和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向所指定的传送目的地设备发送所述数据;以及 基于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和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向所指定的传送目的地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12.—种由中继设备实现的程序,所述中继设备与多个外部设备中的每一个相连接,并且将从所述外部设备之一接收的数据发送给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传送目的地设备是所述外部设备中的另一个外部设备,所述数据包括表示数据所具有的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的属性信息, 所述中继设备包括 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规则信息基于与构成了第一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一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以及 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第二规则信息,所述第二规则信息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一个或更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二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中的一部分, 所述程序使得所述中继设备实现用于执行迁移处理的传送控制装置,所述迁移处理包括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信息量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量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有仅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作为第一规则信息,则将所述第一规则信息作为第二规则信息存储在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并且从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删除所述第一规则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程序,还使得所述中继设备实现 第一传送处理执行装置,用于基于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和第一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第一规则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指定的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 第二传送处理执行装置,用于基于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属性信息和第二规则信息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第二规则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以及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指定的传 送目的地设备。
全文摘要
中继设备100向传送目的地设备发送接收数据。数据包括表示多个属性中的每个属性的属性信息。中继设备包括第一存储部分101,其存储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用于基于与构成第一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第一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第二存储部分102,其存储第二规则信息,所述第二规则信息用于基于与构成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所述第二属性组包括所述多个属性中的一部分;以及传送控制部分103,在第一存储部分中存储的信息量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量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存储部分中存储有用于仅基于与构成了第二属性组的每个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来指定传送目的地设备的信息作为第一规则信息,则所述传送控制部分103将所述第一规则信息迁移到第二存储部分。
文档编号H04L12/56GK102763379SQ201080053120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6日
发明者伊泽彻, 高岛正德 申请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