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文档序号:7579106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包含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的无线帧来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 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将作为由各自的基站所覆盖的通信区域的小区(cell) 定位为使其彼此相邻或彼此部分地交叠。各个基站通过与位于各对应小区内的多个移动台 进行无线通信,而将各移动台连接到移动通信系统。在这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重要的课 题是提高位于小区边缘的移动台的吞吐量(throughput)。通常,因为从覆盖该小区的基站 的接收的功率减弱,所以在小区边缘错误率特性劣化,并且移动台易于受到来自位于周围 其他小区中的基站的信号的干扰。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对于去往小区边缘的移动台的发送信号, 给予比去往其他移动台的发送信号更多的数据冗余。这是针对去往小区边缘的移动台的发 送信号而发送重复插入了具有相同内容的信息的数据的方法。然而,该方法使得传输帧的 大小增加,并导致传输帧的开销增加。此外,即使固定了传输帧的长度,也会导致实际数据 传输量减小。
另一种方法是使去往小区边缘的移动台的发送数据比去往其他移动台的发送数 据经受表现出更高的冗余度的纠错编码。针对此方法提出了一种方案(参考非专利文献 1)对去往基站附近的移动台的发送数据使用编码率为三分之一(1/ 的turbo编码,而 对去往小区边缘的移动台的发送数据使用编码率等于或小于1/3(诸如1/5和1/9)的低速 率 turbo 编石马(参照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 Lower rate extension of channel coding to the rate < 1/3”,3GPP TSG RAN WGl meeting #42bis (Rl-051082), 2005-10,Agenda Item 8.7.”)。使用该方案,即使在质量非常差的传输环境下与位于小区 边缘的移动台通信,通过使用冗余度提高了的低速率turbo编码,仍然可以期望防止错误 率特性的劣化以及吞吐量的减少。
然而,在上述传统技术中,对于向位于小区边缘的移动台进行的发送,虽然针对数 据信道改善了吞吐量的减少,但是与控制信道的传输有关的问题仍然存在。在下文中将参 照图14、15和16解释该问题。图14是示出了用于传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帧格式的图。 图15是示出了与现有技术中的小区位置相对应的编码转换方法的图。图16是示出了现有 技术的发送/接收状态的图。
如图14所示的帧格式用于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通信。该无线帧由导频信道 (PICH)、控制信道(CCH)和数据信道(DCH)组成。在上述传统技术中提出的编码转换方法 是针对无线帧中的数据信道的技术。通常,对于控制信道,对各个移动台都使用编码率为“1/3”的卷积编码。
图15示出了这种情况的示例,即覆盖小区510的基站500与位于基站500附近的 移动台501以及位于小区边缘的移动台502进行通信。在传统技术中,对去往位于基站500 附近的移动台501的信号中的数据信道,使用16QAM(正交幅度调制)调制方法和编码率为 “ 1/3”的turbo编码,而对控制信道,使用QPSK (正交相移键控)调制方法和编码率为“ 1/3,, 的卷积编码。这种设计使得在基站500的附近,控制信道的传输总体上展示出了比数据信 道的传输更好的错误率特性。
另一方面,与位于小区边缘的移动终端502的通信涉及这样的改变,即对数据信 道,使用QPSK调制方法以及编码率等于或低于编码率“1/3”的低速率turbo编码;而对控 制信道,仍按原样使用QPSK调制方法和编码率为“1/3”的卷积编码。即,在位于小区边缘的 移动台中,数据信道使用比控制信道的编码具有更大冗余的编码,因此可能发生这种现象 在小区边缘,控制信道的错误率特性变得比数据信道的错误率特性低。
在传统技术中,控制信道包含用于对分配给数据信道的用户数据进行正确解调和 解码的控制信息,因此,如图16所示,如果移动台502检测到控制信道中发生了错误,则移 动台502提示基站500进行重传。因此,在传统技术中,结果是如果在控制信道中频繁发 生错误,则重复进行重传,从而引起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的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考虑将用于控制信道的编码的冗余度设置得比数据信道的编 码冗余度大。然而,在该方法中,控制信道使用的格式通常对所有移动台都是一样的,因此, 当增加控制信道的冗余度并使控制信道的大小增加时,结果是整个传输帧变得过大。此外, 即使将传输帧的长度固定,也会有这样的结果由于控制信道的开销增加而导致实际传输 量减小。因此,这种方法导致传输帧的开销增加。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吞吐量但不增加无线帧的开销的无线通信装置和 无线通信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构造。S卩,根据本发明,一种无线通信装置使 用包含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的无线帧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构造装置,其针对要 发送到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帧,将用于通信控制的控制信息的一部分分配给数据信道 作为第二控制信息。
这里给出的用于通信控制的控制信息例如是关于要发送的无线帧的调制方法、编 码率等的信息,以及应该用于从作为发送目的地的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发送到当前无线通信 装置的无线帧的诸如CQI (信道质量信息)、调制方法和编码率的信息。在本发明中,存在其 中将这些控制信息的一部分作为第二控制信息分配给数据信道的无线帧的发送。
因此,根据本发明,在接收发送的无线帧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即使在接收的控制信 道中发生了错误,也可以无需发出重传请求而对没发生错误的情况下本来可以利用的控制 信息进行估计,并且可使用该估计出的控制信息对用户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
使用该方案,根据本发明,即使在质量与小区边缘附近的信道质量一样差的信道 状态下执行与移动台的通信,也可减少由于仅在控制信道中发生了错误而引起的重传并提 高吞吐量,而不会增加无线帧的开销。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可包括速率确定装置,该速率确定装置针对 发送的无线帧,基于与作为发送目的地的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信道状态的信息,确定数据 信道的冗余度,其中当所确定的数据信道的冗余度高于控制信道的冗余度时,所述构造装 置将第二控制信息分配给数据信道。
在本发明中,发送的无线帧的数据信道的冗余度根据与作为发送目的地的无线通 信装置之间的信道状态的信息而变化。然后,作为变化的结果,如果数据信道的冗余度变得 高于控制信道的冗余度,则将第二控制信息分配给数据信道。
因此,在本发明中,例如,如果与作为通信伙伴装置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信 道状态差并且如果提高数据信道的冗余度,则将第二控制信息分配给数据信道,而如果不 是这样,则将第二控制信息按常规分配给控制信道。
使用此方案,可以使用与信道状态相对应的适当的无线帧,通过减少重传而提高 吞吐量,并且可以降低无线帧的额外开销。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中,所述构造装置将第二控制信息既分配给 控制信道又分配给数据信道。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中,所述构造装置将控制信息中用于在接收 所述发送的无线帧的无线通信装置中进行解调处理和解码处理的信息分配给控制信道作 为第一控制信息,并将其他控制信息设置为第二控制信息。
在本发明中,在接收发送的无线帧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将容易估计的信息分配给 控制信道,将其他难以估计的信息分配给数据信道。
因此,根据本发明,在接收侧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如果仅在控制信道中发生了错 误,则可以使用估计的控制信息对分配给数据信道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因此可以进一 步减少重传的发生。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中,所述构造装置针对发送的无线帧,可以将 控制信息中与接收的无线帧相关的控制信息设置为第二控制信息。
这里,在控制信息中,针对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无线帧的控制信息例如是 CQI,并被例示为诸如由当前的无线通信装置向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指示的调制方法。这些信 息是在接收该无线帧的无线通信装置中难以估计的信息,并将其分配给数据信道。
使用该方案,根据本发明,即使控制信道中发生了错误,另一无线通信装置通过使 用分配给数据信道的第二控制信息也可产生发送的无线帧,因此可以减少重传的发生。
此外,根据本发明,一种使用包含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的无线帧进行通信的无线 通信装置,包括错误检测装置,其检测分配给接收的控制信道的数据中的错误;估计装 置,其估计应该分配给接收的控制信道的控制信息;和解调/解码装置,如果错误检测装置 检测到错误,则该解调/解码装置使用由估计装置估计出的控制信息对分配给接收的数据 信道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指定了一种位于接收由上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无 线帧一侧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构造。即,如果在分配给控制信道的数据中发生了错误,则由于 无法使用分配给控制信道的该数据,所以基于估计装置估计的控制信息对分配给接收的数 据信道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可包括产生装置,该产生装置提取包含在经5解调/解码装置进行了解调和解码的数据中的控制信息,并针对应该发送的发送无线帧, 使用该提取的控制信息来产生各分配给控制信道的数据和分配给数据信道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即使控制信道中发生了错误,也可使用数据信道中的控制信息来产 生发送的无线帧,因此减少了重传的发生。
应该注意的是,本发明还可以是实现上述功能中的任何一个的程序。此外,本发明 还可以是存储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一种提高吞吐量但不增加无线帧的开销的无线通信装置和 无线通信方法。


图1是示出了实施例中的帧格式的示例1的图2是示出了实施例中的帧格式的示例2的图3是示出了实施例中的发送/接收状态的图4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帧格式的图5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基站的装置构造的图6是示出了 MCS表的示例的图7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移动台的装置构造的图8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移动台的接收操作的图9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帧格式(不进行入带的情况)的图
图10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帧格式(进行入带的情况)的图
图11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基站的装置构造的图12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移动台的装置构造的图13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移动台的接收操作的示例的图14是示出了传统帧格式的图15是示出了根据传统小区位置的编码转换方法的图;以及
图16是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发送/接收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概要]
为了论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将参照图1和2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概要。图1 和2是示出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传输帧的格式的示例的图。在这些实施例中,将分 配给图14所示的帧格式中的控制信道的控制信息分割为两个部分(控制信息部分1和控 制信息部分幻,其中将其控制信息部分2分配给数据信道。
作为分割控制信息的方法,考虑这样一种方法,按照该方法,控制信息部分2包含 在每次进行发送时改变且不能在接收侧装置中被容易地估计出的信息,而控制信息部分1 包含能够在接收侧装置中容易地估计出的其他信息。具体地,例如,在控制信息部分1中包 含关于调制方法、编码率等的信息,而在控制信息部分2中包含表示信道状态的信息,诸如 CQI (信道质量信息)。这是因为如在QPSK(正交相移键控)和16QAM(正交幅度调制)的 情况下那样,与系统支持的调制方法相关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是固定的,是即使改变也会落入固定的范围内的数据,并因而被认为是在接收侧装置中容易估计出的数据,而诸如CQI 的信息是时刻变化的数据并且在该变化的宽度内不固定,因而被认为是在接收侧装置中不 容易估计出的数据。
考虑了这样的示例按图1和2所示分配如此分割出的控制信息部分1和控制信 息部分2。图1示出了将控制信息部分2既分配给控制信道又分配给数据信道的示例。图 2示出了控制信道仅包含控制信息部分1而将控制信息部分2分配给数据信道的示例。在 图2所示的示例中,该控制信道的长度比图14示出的传统控制信道的长度短。
图3是示出了在使用上述帧格式的实施例中的发送/接收状态的图。在图16所示 的传统技术的情况下的发送/接收状态中,如果控制信息中发生了错误,则接收侧装置请 求发送侧装置重传,而不对用户数据解码;而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发送/接收状态中, 即使控制信息中发生了错误,也可通过估计控制信息部分1而提高将用户数据正确解调和 解码的可能性。
然而,在移动台位于基站附近等情况下,在控制信道比数据信道具有更好的错误 率特性的这种环境中,将控制信道的一部分分配给数据信道没有益处,因此应该采用图14 所示的传统消息格式。在该实施例中,帧格式对应于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中使用的各编码 率而改变。具体地讲,如果数据信道的编码率表现出比控制信道的编码率更高的冗余度,则 将控制信息部分2分配给数据信道,而如果数据信道的编码率表现出比控制信道的编码率 更低的冗余度,则使用传统的帧格式。在下面的论述中,将控制信息部分2分配给数据信道 的方案也被称为“进行入带(conductingin-band) ”。
[第一实施例]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系统。以下实施例中的构 造是示例性的,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中的构造。
[系统架构]
如图15所示,第一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将由基站装置(在下文中将其简称为 基站)500和移动台装置(在下文中将其简称为移动台)501和502构成。图15所示的构 造仅仅是为了方便解释的缘故而采用的一个示例,其中可以存在多个基站和多个移动台, 还可以设置未示出的控制装置等。在下文中,如图15所示,将对这种情形的示例进行解释, 即,覆盖小区510的基站500分别与位于基站500附近的移动台501和位于小区边缘的移 动台502进行通信。
[帧格式]
将参照图4解释在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帧格式。图4是示出了第 一实施例中的帧格式的图,并示出了要从基站500发送到移动台501或502的帧(下行链 路的帧)的格式。第一实施例中的帧格式对应于图1所示的示例(其已在本发明实施例的 概要的段落中进行了描述),并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将控制信息部分2既分配给 控制信道(CCH)又分配给数据信道(DCH)。
在第一实施例中,按照将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设置为控制信息部分1 (部分1)并将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设置为控制信息部分2 (部分2)的方式,对控制信息进行分割。下行链路 控制信息包含与以帧的形式发送的数据相关的调制方法、编码率、数据长度等。另一方面,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由基站估计的CQI、基站向移动台指示的调制方法和编码率、以及从移动台到基站的传输消息的循环冗余校验(其在下文中将被缩写为CRC)的结果。
接下来,将分割为控制信息部分2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给数据信道。还将入 带信息(IN-BAND)分配给数据信道。将该入带信息分配给数据信道的原因在于要保持控制 信道的大小不变。可以根据包含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数据长度来判断数据信道的大 小,因此即使将入带信息这样分配给数据信道,也不会产生问题。
入带信息包含有/无信息,其表示是否将控制信息部分2分配给了数据信道(有 没有入带);和分配信息,其表示控制信息部分2在数据信道中分配的位置。可以将例如由 数值表示的识别信息设置在有/无信息字段中,其中可以采用这种方案当设置了 “0”时, 表示没有控制信息部分2,而当设置了 “1”时,表示有控制信息部分2。还可以将例如从数 据信道的头部开始的偏移地址设置在分配信息字段中。
应该注意的是,包含在控制信息部分1和控制信息部分2中的数据不限于上述数 据,其数据结构与系统相应地变化。例如,在CDMA(码分多址)系统中,可以包含展频比、码 复用计数等作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在ΜΙΜ0(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可以包含天线计数 (antenna count)等作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在OFDM(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可以包含 保护间隔长度等作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此外,在其中发送侧装置计算来自每个接收机装 置的信号的接收定时并指示与其对应的接收侧装置的发送定时的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包含 诸如用于实现此方案的定时调整通知位的信息,作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基站]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5描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基站500的装置构造。图5是示出了与 第一实施例中的基站500的发送功能有关的装置构造的框图。第一实施例中的基站500包 括作为发送功能的导频产生单元101、控制信息部分1产生单元102、控制信息部分2产生 单元103、数据产生单元104、数据构造单元105、调制单元106、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7、调制 单元108、复用单元109、发送单元110、发送天线115、接收天线120、接收单元121、上行链 路传输帧解码单元122、速率确定单元123、信道估计单元124、以及CQI信息产生单元125。 在这些部件之中,接收天线120、接收单元121和上行链路传输帧解码单元122虽然负责接 收功能,但是在此担当获取在起发送作用的功能单元中要使用的信息的功能单元。
在接收从移动台发送并由接收天线120接收到的信号时,接收单元121对接收的 信号执行诸如频率变换、模/数变换以及解调的处理。接收单元121将经过了这些预定处 理的信号发送到上行链路传输帧解码单元122。此外,接收单元121将接收信号中的导频信 号发送到信道估计单元124。
信道估计单元IM比较从接收单元121传送来的导频信号与已知导频信号,从而 获得与从作为发送方的移动台到基站的上行链路相关的信道估计值。还可以例如从根据最 小平方法的计算中获得该信道估计值。本发明不限于此信道估计方法。将该信道估计值传 送到上行链路传输帧解码单元122和CQI信息产生单元125。
上行链路传输帧解码单元122使用从信道估计单元IM接收的信道估计值对从接 收单元121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并从解码后的信号中获取从作为这些信号的信号 发送方的移动台发送的CQI。将这样获取的CQI传送到速率确定单元123。
CQI信息产生单元125基于从信道估计单元IM传送来的信道估计值,产生与上 行链路相关的CQI。还可以,例如针对SINR (信号干扰噪声比),通过将每个符号的期望功率(“S”)除以干扰噪声功率(“I”),来产生并获得CQI。通过例如计算信道估计值的绝 对值的平方而获得各符号的期望功率,通过例如取得接收信号和导频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而 获得干扰噪声功率。应该注意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CQI的计算方法。将由CQI信息产 生单元125产生的与上行链路相关的CQI传送到速率确定单元123。
速率确定单元123接收从上行链路帧解码单元122传送的CQI (即,在移动台中产 生的与下行链路相关的CQI)以及从CQI信息产生单元125传送的CQI (即,在基站中产生 的与上行链路相关的CQI),并基于这些CQI来确定预定编码率和调制方法。速率确定单元 123基于例如包含在与下行链路相关的CQI中的SINR来确定要发送的数据信道的编码率和 调制方法,并且基于包含在与上行链路相关的CQI中的SINR来确定要包含在上行链路控制 信息中的编码率和调制方法。
速率确定单元123预先保存如图6所示的MCS (调制编码方案)表,并通过查阅该 MCS表来确定数据信道的编码率和调制方法。图6示出了 MCS表的示例,其中SINR与MCS 相关联。这是从各个移动台发送的CQI为SINR的情况下的表示例。将与调制方法和编码 率的组合相关的标识号设置在MCS字段中。
当从上行链路传输帧解码单元122发送了 SINR作为CQI时,速率确定单元123查 阅该MCS表从而确定与该SINR相关联的MCS0例如,如果SINR为3. 5分贝(dB),则速率确 定单元123选择MCS = 2。该选择导致这样的确定,即数据信道的调制方法为QPSK并且编 码率为3/4。将这样确定的数据信道的调制方法和编码率发送到数据构造单元105和控制 信息部分1产生单元102。
类似地,速率确定单元123基于从CQI信息产生单元125传送的与上行链路相关 的CQI,通过查阅MCS表来确定应向移动台指示的调制方法和编码率。将经确定的调制方法 和编码率与从CQI信息产生单元125传送的CQI —起传送到控制信息部分2产生单元103。 应该注意的是,第一实施例例示了基于包含在CQI中的SINR来确定调制方法等的示例,但 是,还可以使用该CQI之外的CQI来进行其确定。
导频产生单元101、控制信息部分1产生单元102、控制信息部分2产生单元103 和数据产生单元104是与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帧格式相对应地设置的,并且分别产生各单 元负责的数据。具体地讲,控制信息部分1产生单元102基于从速率确定单元123传送的 与下行链路相关的调制方法和解码方法,产生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控制信息部分2产生单 元103基于从速率确定单元123传送的与上行链路相关的调制方法和解码方法以及从CQI 信息产生单元125传送的与上行链路相关的CQI,产生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这里,包含在由 控制信息部分2产生单元103产生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CQI包含由CQI信息产生单元 125产生的上行链路相关CQI。要注意的是,包含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CQI还可包含由 移动台产生并且由上行链路传输帧解码单元122提取的CQI。
将由导频产生单元101产生的导频数据传送到复用单元109,将由控制信息部分1 产生单元102产生的控制信息部分1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传送到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7, 将由控制信息部分2产生单元103产生的控制信息部分2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分别传送 到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7和数据构造单元105,将由数据产生单元104产生的用户数据传送 到数据构造单元105。
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7将控制信息部分1和控制信息部分2组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要分配到图4所示的帧格式中的控制信道的控制信息数据。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7以 预定的编码率对该控制信息数据进行编码。由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7执行的编码率和编码 方法涉及使用系统中固定的编码率和编码方法,其中,例如,采用使用编码率“1/3”的卷积 编码方法。经编码的控制信息数据经受由调制单元108进行的预定调制处理,并被传送到 复用单元109。由调制单元108执行的调制方法涉及使用系统中固定的方法,其中,例如,采 用QPSK。要注意的是,与控制信道相关的编码率、编码方法和调制方法涉及使用系统中固 定的方法,并且还可以可调整地保存在表等中。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与控制信道相关的编码 率、编码方法和调制方法。
数据构造单元105产生要分配给图4所示的帧格式中的数据信道的数据。在这 里,数据构造单元105比较从速率确定单元123接收的数据信道的编码率和在系统中固定 的控制信道的编码率,从而确定是否将从控制信息部分2产生单元103接收的控制信息部 分2分配给数据信道。具体地,如果数据信道的编码率低于控制信道的编码率,则数据构造 单元105将控制信息部分2分配到数据信道的预定位置,而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不将控制 信息部分2分配给数据信道。
在将控制信息部分2分配给数据信道的情况下,数据构造单元105将入带信息 (在有/无信息字段中设置“有”以及在分配信息字段中设置控制信息部分2的分配)附加 在要分配给数据信道的数据的头部。如果控制信息部分2没有分配给数据信道,则数据构 造单元105附加这样的入带信息在有/无信息字段中设置“无”以及在分配信息字段中设 置初始值。以从速率确定单元123传送的编码率对这样产生的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其传送到 调制单元106。由数据构造单元105执行的编码方法涉及使用系统中固定的方法,其中通常 采用turbo编码方法。调制单元106按照使用由速率确定单元123确定的调制方法的方式 对经编码的数据进行调制,并将其传送到复用单元109。
复用单元109对导频信号和经调制了的控制信息信号和数据信号进行复用,并将 复用后的信号传送到发送单元110。传送到发送单元110的复用后的信号要经受诸如数/ 模变换和频率变换的处理,并被从发送天线115发送出去。
[移动台]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7描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各移动台501和502的装置构造。图7 是示出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移动台501和502的接收功能相关的装置构造的框图。要注意 的是,移动台501和502每个都是相同的装置,因此以下的论述将针对移动台501。第一实 施例中的移动台501包括作为接收功能的接收天线130、接收单元131、解复用单元132、 解调单元133、数据解码单元134、错误检测单元135、解调单元136、控制信息解码单元137、 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错误检测单元139、信道估计单元141、控制信息估计单元142、CQI 信息产生单元143、上行链路传输帧产生单元148、发送单元149和发送天线150。在这些部 件当中,发送天线150、发送单元149和上行链路传输帧产生单元148虽然负责发送功能,但 是在此担当向基站500通知CQI的功能单元。
在接收从基站500发送并由接收天线130接收到的信号时,接收单元131对这些 接收的信号执行诸如频率变换和模/数变换的处理。解复用单元132将经过了这些预定处 理的信号解复用为导频信号、控制信息信号和数据信号。将导频信号传送到信道估计单元 141,将控制信息信号传送到解调单元136,并将数据信号传送到解调单元133。
信道估计单元141比较从解复用单元132传送来的导频信号和已知的导频信号, 从而获得与从基站500到移动台501的下行链路相关的信道估计值。本发明不限于该信道 估计方法,而是还可以例如从根据最小平方法的计算中获得该信道估计值。将该信道估计 值传送到解调单元133和136以及CQI信息产生单元143。
CQI信息产生单元143基于从信道估计单元141传送的信道估计值等产生CQI。 CQI信息产生单元143执行的产生方法与基站装置中的CQI信息产生单元125所执行的相 同,因而在此省略其解释。
解调单元136基于从信道估计单元141传送的信道估计值,对从解复用单元132 传送的控制信息信号进行解调。此外,解调单元136根据与由基站500针对控制信息信号执 行的调制方法(QPSK)相对应的解调方法来对控制信息信号进行解调。如基站500将该对应 的调制方法保持为在系统中固定的方式那样,该解调方法涉及采用系统中固定的方法。将 经解调的控制信息信号传送到控制信息解码单元137。
控制信息解码单元137根据与由基站500针对控制信息信号所执行的编码率 (1/3)和编码方法(卷积编码法)相对应的解码方法,来对从解调单元136传送来的控制信 息信号进行解码。如基站500将该对应的编码率和编码方法保持为在系统中固定的方式那 样,该解码方法涉及采用系统中固定的方法。将经解码的控制信息数据发送到错误检测单 元139和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
错误检测单元139通过检查分配给控制信道的CRC来检测错误。错误检测单元 139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
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根据从错误检测单元139发送来的检测结果,选择用于数 据信道的解调的控制信息。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没有错误(正常),则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 获取从控制信息解码单元137发送的控制信息数据中的控制信息部分1和控制信息部分2。 将控制信息部分1中的调制方法传送到解调单元133,并将控制信息部分1中的编码率传送 到数据解码单元134。将控制信息部分2按原样传送到数据解码单元134。然而如果检测 结果显示发生了错误,则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将由控制信息估计单元142估计出的控制 信息部分1分别发送到解调单元133和数据解码单元134,并且向数据解码单元134通知发 生了错误。
控制信息估计单元142基于由CQI信息产生单元143给出的CQI中包含的SINR, 来估计控制信息部分1。如上所述,控制信息部分1是基于从移动台501反馈的SINR而在 基站500中产生的信息,因而也可以在移动台501中产生。即,控制信息估计单元142预先 保存如图6所示的MCS表,并通过查阅该MCS表来确定编码率和调制方法。通过利用这样 确定的编码率和调制方法而获得控制信息部分1。将这样估计出的控制信息部分1发送到 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
解调单元133基于从信道估计单元141传送的信道估计值对从解复用单元132传 送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解调单元133还用与从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接收的调制方法相 对应的解调方法对解调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将经解调的数据发送到数据解码单元134。
数据解码单元134基于从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接收的编码率和编码方法对经解 调的数据进行解码。将经解码的数据传送到错误检测单元135。此外,数据解码单元134提 取分配给经解码的数据的头部的入带信息。如果在该入带信息的有/无信息字段中设置了“有”,则数据解码单元134基于在同一位置信息字段中设置的位置(地址)信息从经解码 的数据中提取控制信息部分2。基于错误检测单元135通知的错误检测结果,如果该检测结 果显示没有错误(正常),则数据解码单元134将经解码的用户数据输出到其他功能单元 (未示出),并将控制信息部分2发送到上行链路传输帧产生单元148。
要注意的是,对于该控制信息部分2,如果在入带信息的有/无信息字段中设置了 表示“无”的信息,则可以将从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接收的控制信息部分2发送到上行链 路传输帧产生单元148,而如果在入带信息的有/无信息字段中设置了表示“有”的信息,则 也可发送由数据解码单元134提取的控制信息部分2。
错误检测单元135通过对经解码的数据检查CRC来检测错误。将该错误检测结果 反馈给数据解码单元134。
上行链路传输帧产生单元148将从数据解码单元134接收的控制信息部分2和从 CQI信息产生单元143接收的CQI信息设置为控制信息,并根据该控制信息和从其他功能单 元(未示出)接收的用户数据,产生传输帧。此时,上行链路传输帧产生单元148以预定的 编码率(1/3)并用预定的编码方法(卷积编码)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并用系统中固定的 调制方法(QPSK)对经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调制。此外,用户数据经受包含在从数据解码单 元134接收的控制信息部分2中的编码率的预定编码,并用包含在同一控制信息部分2中 的调制方法进行调制。这样产生的上行链路传输帧要经受诸如数/模变换和频率变换的处 理,并从发送天线150发送出去。
<操作示例>
在下文中将解释第一实施例中的基站500和移动台501和502的操作。首先,将 参照图5解释第一实施例中的基站500的发送操作。
当向移动台501发送数据时,基站500发送没有将控制信息部分2进行入带的数 据。这是因为,由于速率确定单元123所确定的关于发送的无线帧的数据信道的编码率不 低于系统中固定的控制信道的编码率,所以数据构造单元105确定不将控制信息部分2分 配给数据信道。
另一方面,在向移动台502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基站500发送将控制信息部分2进 行了入带的数据。在此情况下,移动台502通知的CQI值为质量非常差,由速率确定单元 123确定的数据信道的编码率变得低于系统中固定的控制信道的编码率。在这种情况下,数 据构造单元105将控制信息部分2分配给数据信道。
接下来,将参照图8解释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移动台501和502的接收操作。图 8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移动台501和502的接收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当接收到来自接收单元131的接收信号时,解复用单元132将这些接收到的信号 解复用为导频信号、控制信息信号和数据信号。信道估计单元141根据这样解复用出的导 频信号,对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信道进行估计(S801)。将这样估计出的信道估计值发送到 与控制信息信号相关的解调单元136,解调单元136基于信道估计值对控制信息信号进行 解调。此外,解调单元136用与基站500所执行的调制方法(QPSK)相对应的解调方法对控 制信息信号进行解调(S80》。此外,控制信息解码单元137用与基站500所执行的编码率 (1/3)和编码方法(卷积编码)相对应的解码方法,对这样解调后的控制信息数据进行解码 (S802)。12
将经解码的控制信息数据发送到错误检测单元139,其中错误检测单元139检查 CRC。结果,如果判断出没有错误(S803;是),则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将包含在控制信息 数据中的控制信息部分1传送到解调单元133和数据解码单元134。解调单元133基于由 信道估计单元141给出的信道估计值对从解复用单元132发送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并且 还用与包含在从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接收的控制信息部分1中的调制方法相对应的解调 方法,对数据信号进行解调(S804)。要注意,在此时,当控制信息部分2被分配给控制信道 时,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提取该控制信息部分2并将其传送到数据解码单元134。
而另一方面,如果错误检测单元139判断出存在错误(S803 ;否),则控制信息估计 单元142根据由CQI信息产生单元143给出的CQI (SINR)来估计调制方法和编码率(S805)。 该控制信息估计单元142所采用的估计方法与基站500的速率确定单元123确定调制方法 和编码率的确定方法相同。将该估计出的调制方法发送到解调单元133,而将估计出的编码 率发送到数据解码单元134。采用该操作,如果控制信道中发生了错误,则解调单元133用 由控制信息估计单元142估计出的解调方法对数据进行解调(S806)。
如果控制信道中发生了错误,则数据解码单元134执行与由控制信息估计单元 142估计的编码率相对应的预定解码,而如果控制信道中没有发生错误,则数据解码单元 Π4执行与在控制信道的控制信息部分1中设置的编码率相对应的预定解码(S807)。错误 检测单元135检查经解码的CRC,从而检查在分配给数据信道的数据中是否发生了错误。然 后,如果判断出数据中有错误(S808 ;否),则发出重传请求。
如果根据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通知的显示控制信道中是否发生了错误的信息, 判断出没有错误(S809 ;是),则数据解码单元134将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息部分2发送到 上行链路传输帧产生单元148。然而如果判断出有错误(S809 ;否)并且如果进行了入带 (S810 ;是),则数据解码单元134将分配给(入带到)数据信道的控制信息部分2发送到上 行链路传输帧产生单元148 (S811)。要注意的是,如果控制信道中发生了错误(S809;否) 并且如果没有进行入带(S810 ;否),则发出重传请求。
<实施例的操作和效果>
第一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系统涉及采用这样的帧格式,其中将原本应该通过控制 信道进行发送的控制信息分割为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组成的控制信息部分1和由上行链 路控制信息组成的控制信息部分2,将控制信息部分2既分配给控制信道又分配给数据信道。
在基站500中,数据构造单元105比较由速率确定单元123确定的数据信道编码 率和系统中固定的控制信道的编码率,从而确定是否将控制信息部分2分配给(入带到) 数据信道。速率确定单元123与作为发送目的地的移动台的信道状态(CQI)相对应地来确 定数据信道的编码率等。然后,在向位于基站500附近并且处于良好信道状态下的移动台 (如移动台501)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使用没有将控制信息部分2进行入带的无线帧格式。 另一方面,在向位于小区边缘并且处于质量非常差的信道状态下的移动台(如移动台502) 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使用将控制信息部分2进行了入带的无线帧格式。
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根据与作为发送目的地的移动台之间的信道状态来进行 确定,从而在较好的信道状态的情况(即数据信道的编码率不低于控制信道的编码率的情 况)下不进行入带,而在差的信道状态的情况(即数据信道的编码率低于控制信道的编码率的情况)下进行入带。
根据第一实施例,使用这种类型的帧格式,不必增加控制信道的大小,并且不会使 传输帧的开销大幅上升。
在移动台中,用系统中固定的解调方法、编码率和解码方法对控制信道中的控制 信息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错误检测单元139对经解调和解码的控制信息数据检查CRC, 从而检查控制信息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这里,如果判断出有错误,则不能使用控制信息数 据,因此控制信息估计单元142基于由CQI信息产生单元143产生的CQI估计调制方法和 编码率。之后,如果控制信道中不存在错误,则基于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息对数据信道中的 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而如果控制信道中存在错误,则用由控制信息估计单元142估计出 的调制方法、编码率和解码方法对数据信道中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
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即使控制信道中的数据发生了错误,也可用与作为控制信 息的产生者的基站500的产生方法相同的方法来估计应该分配给所关注的控制信道的控 制信息,并使用这样估计出的控制信息对数据信道进行解调和解码。
因此,以往,如果在控制信道中发生了错误,则没有选择只得提示进行重传,但是, 根据第一实施例,可以基于同等的控制信息对数据信道进行解调和解码,从而不必提示进 行重传。由于此效果,即使在与位于小区边缘的移动台进行通信中,控制信道中频繁发生错 误,也可避免由于重复进行重传而使系统整体的传输效率降低的现象。
此外,在移动台中,如果控制信道中发生了错误并且当将控制信息部分2分配给 (入带到)数据信道时,基于数据信道中的控制信息部分2来产生上行链路传输帧。
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即使最初由于控制信道中发生了错误而不能获取包含在 控制信息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但是由于已将上行链路传输控制信息分配给(入带到) 数据信道,因此也可使用被入带了的上行链路传输控制信息来产生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 帧。
因此,该构造还能够降低请求重传的频率,更重要地,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第二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 的无线通信系统使用与如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概要的段落中论述的图1所示的示例相对应 的帧格式,即,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帧格式,在该结构中将控制信息部分2既分配给控制信道 (CCH)又分配给数据信道(DCH)。第二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系统使用与在本发明实施例的 概要的段落中论述的图2所示的示例相对应的帧格式。针对构成第二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 系统的基站500和移动台501、502,将重点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功能单元。下述第二实 施例的构造是示例性的,本发明不限于以下构造。要注意的是,系统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情 况相同,因而省略其解释。
[帧格式]
将参照图9和10描述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帧格式。图9和图10 是各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帧格式的图,并示出了从基站500发送到移动台501或502的 帧(下行链路帧)的格式。第二实施例中的帧格式对应于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概要的段落中 论述的图2所示的示例,并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将控制信息部分2仅分配给数据信道(DCH)。图9示出了不进行入带的情况下的帧格式,图10示出了进行入带的情况下的帧格式。
第二实施例中的控制信息的分割方法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即,将下行链 路控制信息定义为控制信息部分1 (部分1),而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定义为控制信息部分 2(部分幻。此外,包含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详细信息以及包含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 的详细信息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帧格式中,附加了报头信道(HCH)。报头信道包含入带信息和 CRC。入带信息包含表示是否将控制信息部分2分配给(入带到)数据信道的有/无信息、 以及表示数据信道中的控制信息部分2所分配的位置的分配信息。在进行了入带的情况 下,在有/无信息字段中设置了表示“有”的识别信息,没有进行入带的情况下,在有/无信 息字段中设置了表示“无”的识别信息。在进行了入带的情况下,在分配信息字段中设置表 示控制信息部分2在数据信道的带内位置的信息。在CRC字段中设置与包含在报头信道中 的数据相关的CRC位。
在图9所示的没有进行入带的情况下的帧格式中,将控制信息部分1和控制信息 部分2都分配给控制信道,而仅将用户数据分配给数据信道。另一方面,在图10所示的进 行了入带的情况下的帧格式中,将控制信息部分1分配给控制信道,而将控制信息部分2分 配给数据信道。在该情况下,将用户数据和控制信息部分2都分配给数据信道。
[基站]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1描述第二实施例中的基站500的装置构造。图11是示出了 与第二实施例中的基站500的发送功能有关的装置构造的框图。除了第一实施例中的构 造之外,第二实施例中的基站500还包括作为发送功能的报头产生单元171和调制单元 172。作为这些单元之外的功能单元,与数据构造单元105和复用单元109相关的功能已改 变,因此将专门解释这些单元,而剩余的功能单元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而省略对它们 的解释。
数据构造单元105按图9或图10所示的帧格式产生要分配给数据信道的数据。 在这里,数据构造单元105比较从速率确定单元123接收的数据信道的编码率和系统中固 定的控制信道的编码率,从而确定是否将从控制信息部分2产生单元103接收的控制信息 部分2进行入带。具体地,如果数据信道的编码率低于控制信道的编码率,则数据构造单元 105将控制信道部分2分配到数据信道的预定位置,但是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不将控制信 息部分2分配给数据信道。在对控制信息部分2进行了入带的情况下,数据构造单元105 向报头产生单元171通知进行了入带的声明(purport)以及控制信息部分2的位置(偏移 地址等)。
报头产生单元171基于由数据构造单元105给出的通知,产生要分配给报头信道 的入带信息数据和CRC数据。针对入带信息数据,报头产生单元171在有/无信息字段中 设置数据构造单元105所通知的入带的有或无,并将类似地通知的控制信息部分2的位置 设置在分配信息字段中,从而产生入带信息数据。然后,报头产生单元171基于这样产生的 入带信息数据来产生CRC位。
报头产生单元171以预定编码率对这样产生的数据进行编码。由该报头产生单元 171执行的编码率和编码方法涉及使用系统中固定的编码率和编码方法,其中例如使用编码率为1/3的卷积编码方法。经编码的数据要经受调制单元172的预定的调制处理,并将 其传送到复用单元109。由调制单元172执行的调制方法也涉及使用系统中固定的方法,其 中例如使用QPSK。要注意的是,与报头信道相关的编码率、编码方法和调制方法涉及采用系 统中固定的方法,并且也可以可调整地保存在表等中。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与报头信道相关 的编码率、编码方法和调制方法。
复用单元109对导频信号以及经调制的各控制信息信号、数据信号和报头信号进 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的信号传送到发送单元110。传送到发送单元110的复用后的信号经受 诸如数/模变换和频率变换的处理,并从发送天线115发送出去。
[移动台]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2描述第二实施例中的各个移动台501和502的装置构造。图 12是示出了与第二实施例中的移动台501和502的接收功能相关的装置构造的框图。要 注意的是,移动台501和502每个都是相同的装置,因此以下的论述将针对移动台501。除 了第一实施例中的构造之外,第二实施例中的移动台501还包括作为接收功能的解调单 元181和报头解码单元182。作为这些单元之外的功能单元,与解复用单元132、控制信息 选择单元138以及数据解码单元134相关的功能已改变,因此将专门解释这些单元,而剩余 的功能单元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而省略对它们的解释。
当接收到来自接收单元131的接收信号时,解复用单元132首先对其报头信号和 导频信号进行解复用。将解复用出的导频信号传送到信道估计单元141。将报头信号传送 到解调单元181。当从报头解码单元182接收到经解码的数据时,解复用单元132参考接收 的数据中的入带信息,从而判断有没有进行入带。具体地讲,当入带信息中的有/无信息字 段中设置有表示“有”的识别信息时,解复用单元132判断出进行了入带,并进一步获取在 分配信息字段中设置的控制信息部分2的位置信息。相反,当入带信息中的有/无信息字 段中设置有表示“无”的识别信息时,解复用单元132判断出没有进行入带。
在第二实施例中,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的大小根据是否进行了入带而改变(见图 9和10),因此解复用单元132根据针对是否进行了入带的判断的结果对控制信道和数据信 道进行解复用。将经解复用的控制信息信号与入带信息一起发送到解调单元133。
解调单元181基于从信道估计单元141传送的信道估计值对从解复用单元132发 送的报头信号进行解调。此外,解调单元181用与由基站500执行的调制方法(QPSK)相对 应的解调方法对报头信号进行解调。如在基站500中将对应的调制方法保持为系统中固定 的方法那样,该解调方法涉及采用该系统中固定的方法。将经解调的报头信号传送到报头 解码单元182。
报头解码单元182用与基站500针对报头信号执行的编码率(1/ 和编码方法 (卷积编码方法)相对应的解码方法对从解码单元181传送的报头信号进行解码。如在基 站500中将对应的编码率和对应的编码方法保持为系统中固定的方法那样,该解码方法涉 及采用该系统中固定的方法。将经解码的多个数据(即入带信息和CRC)发送到解复用单 元 132。
经由解调单元136和控制信息解码单元137从解复用单元132接收入带信息的控 制信息选择单元138选择用于对数据信道进行解调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对应于该入 带信息和错误检测单元139发送的检测结果。当入带信息中的有/无信息字段中设置了“有”,并且检测结果显示没有错误时,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将控制信息解码单元137所发 送的控制信息部分1中的调制方法发送到解调单元133,并将其中的编码率发送到数据解 码单元134。当入带信息中的有/无信息字段中设置了“无”,并且检测结果显示没有错误 (正常)时,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分别获取控制信息解码单元137所发送的控制信息数 据中的控制信息部分1和控制信息部分2。将控制信息部分1中的调制方法发送到解调单 元133,将其中的编码率发送到数据解码单元134,并将控制信息部分2按原样发送到数据 解码单元134。此外,当入带信息中的有/无信息字段中设置了“有”,并且检测结果显示发 生了错误时,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将由控制信息估计单元142估计出的控制信息部分1 分别发送到解调单元133和数据解码单元134。当入带信息中的有/无信息字段中设置了 “无”,并且检测结果显示发生了错误时,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指定请求重传的处理(未示 出)。
数据解码单元134基于从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接收的编码率和编码方法对经解 调的数据进行解码。将经解码的数据传送到错误检测单元135。此外,数据解码单元134基 于经由解调单元133而从解复用单元132传送的入带信息,从经解码的数据中提取控制信 息部分2。具体地讲,如果入带信息中的有/无信息字段中设置了表示“有”的识别信息,则 数据解码单元134基于在相同的分配信息字段中设置的位置(地址),从经解码的数据中提 取控制信息部分2。基于错误检测单元135通知的错误检测结果,如果该检测结果显示没有 错误(正常),则数据解码单元134将经解码的用户数据输出到其他功能单元(未示出), 并将控制信息部分2发送到上行链路传输帧产生单元148。此外,如果入带信息中的有/无 信息字段中设置了表示“无”的识别信息并且错误检测单元135通知的错误检测结果显示 没有错误(正常),则数据解码单元134将经解码的用户数据输出到其他功能单元(未示 出),并将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所发送的控制信息部分2发送到上行链路传输帧产生单元 148。
〈操作示例〉
在下文中将描述第二实施例中的基站500和移动台501、502的操作。首先,将参 照图11解释第二实施例中的基站500的发送操作。
当向移动台501发送数据时,基站500发送没有将控制信息部分2进行入带的数 据。这是因为,由于速率确定单元123所确定的关于发送的无线帧的数据信道的编码率不 低于系统中固定的控制信道的编码率,所以数据构造单元105确定不将控制信息部分2分 配给数据信道。在此情况下,在由报头产生单元171产生的带内信息中的有/无信息字段 中设置表示“无”的信息。
另一方面,在向移动台502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基站500发送将控制信息部分2进 行了入带的数据。在此情况下,移动台502通知的CQI值为质量非常差,由速率确定单元123 确定的数据信道的编码率变得低于系统中固定的控制信道的编码率。在这种情况下,数据 构造单元105将控制信息部分2分配给数据信道。在此情况下,在由报头产生单元171产 生的带内信息中的有/无信息字段中设置表示“有”的信息,并在分配信息字段中设置控制 信息部分2在数据信道中的位置的信息。
接下来,将参照图12和13解释第二实施例中的各个移动台501和502的接收操 作。图13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各个移动台501和502的接收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17
当接收到来自接收单元131的接收信号时,解复用单元132从这些接收到的信号 中解复用出导频信号和报头信号。信道估计单元141根据这样解复用出的导频信号,对基 站和移动台之间的信道进行估计(S1301)。将这样估计出的信道估计值发送到与报头信 号相关的解调单元181,解调单元181基于信道估计值对报头信号进行解调。此外,解调 单元181用与基站500所执行的调制方法(QPSK)相对应的解调方法对报头信号进行解调 (S1302)。此外,报头解码单元182用与基站500所执行的编码率(1/ 和编码方法(卷积 编码)相对应的解码方法,对这样解调后的报头数据进行解码(S1302)。
解复用单元132检查分配给报头信道的经解码的CRC,从而判断报头信道中是否 发生了错误。这里,如果报头信道中存在错误(S1303;否),则处理终止。而如果报头信道 中不存在错误(S1303 ;是),则解复用单元132基于从报头解码单元182传送的入带信息, 掌握是否将控制信息部分2进行了入带,并从接收信号中解复用出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
解调单元136基于信道估计值对经解复用的控制信号进行解调。此外,解调单 元136用与由基站500执行的调制方法(QPSK)相对应的解调方法,对控制信息进行解调 (S1304)。此外,控制信息解码单元137用与由基站500执行的编码率(1/ 和编码方法 (卷积码)相对应的解码方法对经解调的控制信息数据进行解码(S1304)。
将经解码的控制信息数据发送到错误检测单元139,并由错误检测单元139进行 CRC校验。结果,如果判断出没有错误(S1305 ;是),则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将包含在控制 信息数据中的控制信息部分1传送到解调单元133和数据解码单元134。解调单元133基 于由信道估计单元141给出的信道估计值,对由解复用单元132给出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 并且还用与包含在从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接收的控制信息部分1中的调制方法相对应的 解调方法,对数据信号进行解调(S1306)。要注意,此时,如果控制信息部分2被分配给控制 信道,则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提取该控制信息部分2并将其传送到数据解码单元134。
而如果错误检测单元139判断出存在错误(S1305 ;否),则控制信息估计单元142 根据由CQI信息产生单元143给出的CQI (SINR)来估计调制方法和编码率(S1307)。该控 制信息估计单元142所采用的估计方法与基站500中的速率确定单元123确定调制方法和 编码率的确定方法相同。将该估计的调制方法发送到解调单元133,而将估计出的编码率发 送到数据解码单元134。采用该操作,如果控制信道中发生了错误,则解调单元133用由控 制信息估计单元142估计的调制方法对数据进行解调(S1308)。
如果控制信道中发生了错误,则数据解码单元134执行与由控制信息估计单元 142估计出的编码率相对应的预定解码,而如果控制信道中没有发生错误,则数据解码单元 Π4执行与在控制信道的控制信息部分1中设置的编码率相对应的预定解码(S1309)。错 误检测单元135检查经解码的CRC,从而检查在分配给数据信道的数据中是否发生了错误。 然后,如果判断出有错误(S1310 ;否),则发出重传请求。
如果根据控制信息选择单元138通知的表明控制信道中是否发生了错误的信息, 判断出没有错误(S1311 ;是),则数据解码单元134将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息部分2发送 到上行链路传输帧产生单元148。然而如果判断出有错误(S1311 ;否)并且如果进行了入 带(S1312 ;是),则数据解码单元134将分配给(入带到)数据信道的控制信息部分2发 送到上行链路传输帧产生单元148(S13i;3)。要注意的是,如果判断出控制信道中有错误 (S1311;否)并且如果没有进行入带(S1312;否),则发出重传请求。
<实施例的操作和效果>
在第二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入带的情况涉及采用其中将控制信息部 分2仅分配给数据信道的帧格式。与该帧格式相对应,在第二实施例的帧中,附加了包含入 带信息的报头信道。这是因为,取决于进行了入带的情况和没有进行入带的情况,该帧格式 中的控制信道的大小可变。
使用此操作,接收到帧的移动台仅通过参考该报头信道中的入带信息,就可以简 单地判断有没有入带。此外,附加的入带信息毕竟只包含有/无信息和分配信息,因此传输 帧的开销没有大幅增加。
此外,当在和需要入带那样差的信道状态下向移动台进行发送时,将上行链路控 制信息分配给数据信道,因此可以减小控制信道的大小。根据第二实施例,这使得传输帧的 开销减少。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装置通过使用包含控制信息和 数据的无线帧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数据和控制信息进行复用,该控制信息包括用于通信控制的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 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位于无线帧中的数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与无线帧中的所述 第一控制信息相邻,对数据和控制信息进行复用以使数据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控制信息的一部分是与接收到的信号 的错误检测的结果有关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对控制信息和数据进 行编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对控制信息和数据进 行调制。
6.一种无线通信装置,使用包含控制信息和数据的无线帧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装 置包括复用单元,其对数据和控制信息进行复用,该控制信息包括用于通信控制的第一控制 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位于无线帧中的数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数据构造单元,其对数据进行编码;以及控制信息生成单元,其对控制信息数据进行编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一调制单元,其对经所述数据构造单元编码的数据进行调制;以及第二调制单元,其对经所述控制信息生成单元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调制。
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装置通过使用包含控制信息和 数据的无线帧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数据和用于通信控制的控制信息进行复用以使控制信息的一部分和控制信息的另 一部分位于无线帧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吞吐量但不增加无线帧的开销的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装置使用包含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的无线帧进行通信,用于提高吞吐量但不增加无线帧的开销,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构造装置,该构造装置针对要发送到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帧,将用于通信控制的控制信息的一部分分配给数据信道作为第二控制信息。
文档编号H04L1/00GK102045135SQ20111003330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4日
发明者关宏之, 实川大介, 椎崎耕太郎, 须田健二 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