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传送网中节点实现业务调度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800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光传送网中节点实现业务调度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光传送网中节点实现业务调度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传送网(OTN)网络由于线路速率的提高以及波分复用的使用,使得系统容量空前提高,现在线速率可以达到40G、IOOG0而对业务调度的颗粒度相对要求更细,要求达到百M数量级,这样对交叉芯片容量要求要高,调度颗粒要求越细。使得能够使用单芯片完成交 叉调度越来越具有挑战。专利号为CN200810189670. 7的专利,为了能够完成交叉调度,对业务进行切片,使用多个交叉芯片级联,每个交叉芯片使用CLOS架构。这种处理方法虽然能够实现无阻交叉,但会降低系统的调度颗粒,不能够适应OTN网络的发展。另一方面,OTN网络的集中调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需要组建集群调度系统,要求不同平面的业务能够在同一节点统一调度。这就要求交叉芯片同时具有不同平面的适应能力。在交叉结构方面,有CLOS和bitslice两种架构。对于NXN的三级CLOS交叉矩阵,N路输入N路输出。第一级交换单元有η个输入端,m个输出端,共有N/n个,第二级为N/n个输入端和输出端,共有m个,第三级有m个输入端和η个输出端,共N/n个。当m < η时,为严格阻塞网络。不能满足OTN系统无阻特性。当2n_l > m彡η时,为可重排无阻塞。但随着端口的增多,搜索时间和效率都不能满足要求。当m彡2n-l时,为严格无阻,但在多播情况下,有一定阻塞率。所以也不能满足要求。而bitslice架构虽然规模较大,但由于其无阻特性和便利的配置性,适应于OTN网络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在光传送网中节点实现业务调度的方法和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大容量OTN系统的严格无阻的最低百M级别交叉调度和在一个节点可实现多平面的交叉调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光传送网中节点实现业务调度的方法,包括在接收到N路业务后,获取所述N路业务中每个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将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在同一时刻输出,其中任意两个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的输出时间不同;
采用(N*n)阶交叉矩阵分别对各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进行交叉调度;输出该交叉调度处理后的业务;其中N和η均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η为串行数据转并行数据的位宽。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采用(Ν*η)阶交叉矩阵分别对各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进行交叉调度之前,还包括在同一时刻对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进行校验。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在同一时刻对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进行校验过程包括
为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生成相同的第一扰码序列;在同一时刻采用相同的第一扰码序列对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进行解扰处理。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输出该交叉调度处理后的业务过程包括为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生成相同的第二扰码序列;在同一时刻采用相同的第二扰码序列对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进行加扰处理。—种在光传送网中节点实现业务调度的系统,包括N个接收装置、一交叉装置、一同步信号产生装置、以及与N个接收装置一一对应的同步装置和发送装置,其中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一路业务;同步信号产生装置,用于获取所述N路业务中每个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并在同一时刻向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对应的同步装置分别发送同步信号,其中任意两个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的输出时间不同;同步装置,用于保存所述接收装置发送的业务,并在接收到所述同步信号产生装置发送的同步信号后,输出所述业务;交叉装置,用于采用(Ν*η)阶交叉矩阵对同步装置同一时刻输出的业务进行交叉调度;发送装置,用于输出该交叉调度处理后的业务;其中N和η均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η为串行数据转并行数据的位宽。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系统还包括与N个接收装置--对应的校验装置,用于在同一时刻对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
全部业务进行校验。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扰码序列产生装置,用于为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生成相同的扰码序列;所述校验装置还包括解扰模块,用于采用第一扰码序列产生装置生成的扰码序列对接收的业务进行解扰处理。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系统还包括
一第二扰码序列产生装置,用于为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生成相同的扰码序列;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加扰装置,用于采用所述第二扰码序列产生装置生成的扰码序列对交叉调度处理后的业务进行加扰处理。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同步装置为双口随机存取存储器。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同步信号产生装置所生成的同步信号是通过对外部参考信号进行去抖处理后生成的。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完全无阻塞交叉的进步,另一方面多平面交叉的进步,再一方面小颗粒度调度的进步,达到了交叉效果,节省了交叉芯片数量,提高了系统集成度。


图I为本发明提供的在光传送网中节点实现业务调度的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系统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系统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所示系统实施例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在光传送网中节点实现业务调度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图I为本发明提供的在光传送网中节点实现业务调度的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I所示系统实施例包括N个接收装置、一交叉装置、一同步信号产生装置、以及与N个接收装置一一对应的同步装置和发送装置,其中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一路业务;同步信号产生装置,用于获取所述N路业务中每个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并在同一时刻向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对应的同步装置分别发送同步信号,其中任意两个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的输出时间不同;同步装置,用于保存所述接收装置发送的业务,并在接收到所述同步信号产生装置发送的同步信号后,输出所述业务;交叉装置,用于采用(N*n)阶交叉矩阵对同步装置同一时刻输出的业务进行交叉调度;发送装置,用于输出该交叉调度处理后的业务;其中N和η均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η为串行数据转并行数据的位宽。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实施例进行说明图2为图I所示系统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系统实施例还包括与N个接收装置--对应的校验装置,用于在同一时刻对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
全部业务进行校验。图3为图2所不系统实施例的另一结构不意图。在图3所不系统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一第一扰码序列产生装置,用于为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生成相同的扰码序列;所述校验装置还包括解扰模块,用于采用第一扰码序列产生装置生成的扰码序 列对接收的业务进行解扰处理。其中所述第一扰码序列产生装置与每个校验装置均相连。图4为图I所不系统实施例的又一结构不意图。在图4所不系统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一第二扰码序列产生装置,用于为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生成相同的扰码序列;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加扰装置,用于采用所述第二扰码序列产生装置生成的扰码序列对交叉调度处理后的业务进行加扰处理。其中该图4所示的系统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图2所示的校验装置和图3所示的第一扰码序列产生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同步装置在输出同一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的时间是同时的,所以同一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已经在时间上达到了同步,所以在本发明的系统中,同一平面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均可以使用相同的扰码序列,无需为同一平面上每个业务配置一一对应的扰码序列生成装置,减少了系统中芯片的配置成本。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同步装置为双口随机存取存储器(双口 RAM)。由于接收装置在接收到业务后会将并行数据重新定界以及产生随路帧头,双口RAM采用该随路帧头复位双口 RAM的写地址,同时将帧头位置写入双口 RAM,使用该同步信号复位双口 RAM的读地址,同时将将业务从双口 RAM读出,即可完成平面的同步。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使用寄存器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同步信号产生装置所生成的同步信号是通过对外部参考信号进行去抖处理后生成的。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完全无阻塞交叉的进步,另一方面多平面交叉的进步,再一方面小颗粒度调度的进步,达到了交叉效果,节省了交叉芯片数量,提高了系统集成度。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在光传送网中节点实现业务调度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结合图I至4所述的系统实施例,所述方法实施例包括步骤101、在接收到N路业务后,获取所述N路业务中每个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步骤102、将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在同一时刻输出,其中任意两个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的输出时间不同;步骤103、采用(N*n)阶交叉矩阵分别对各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进行交叉调度;步骤104、输出该交叉调度处理后的业务;其中N和η均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η为串行数据转并行数据的位宽。
可选的,所述采用(N*n)阶交叉矩阵分别对各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进行交叉调度之前,还包括在同一时刻对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进行校验。
可选的,所述在同一时刻对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进行校验过程包括为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生成相同的第一扰码序列;在同一时刻采用相同的第一扰码序列对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进行解扰处理。可选的,所述输出该交叉调度处理后的业务过程包括为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生成相同的第二扰码序列;在同一时刻采用相同的第二扰码序列对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进行加扰处理。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完全无阻塞交叉的进步,另一方面多平面交叉的进步,再一方面小颗粒度调度的进步,达到了交叉效果,节省了交叉芯片数量,提高了系统集成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使用计算机程序流程来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相应的硬件平台上(如系统、设备、装置、器件等)执行,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集成电路来实现,这些步骤可以被分别制作成一个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各装置/功能模块/功能单元可以采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也可以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上述实施例中的各装置/功能模块/功能单元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在光传送网中节点实现业务调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N路业务后,获取所述N路业务中每个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 将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在同一时刻输出,其中任意两个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的输出时间不同; 采用(N*n)阶交叉矩阵分别对各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进行交叉调度; 输出该交叉调度处理后的业务; 其中N和η均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η为串行数据转并行数据的位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Ν*η)阶交叉矩阵分别对各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进行交叉调度之前,还包括 在同一时刻对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进行校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同一时刻对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进行校验过程包括 为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生成相同的第一扰码序列; 在同一时刻采用相同的第一扰码序列对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进行解扰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该交叉调度处理后的业务过程包括 为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生成相同的第二扰码序列; 在同一时刻采用相同的第二扰码序列对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进行加扰处理。
5.一种在光传送网中节点实现业务调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接收装置、一交叉装置、一同步信号产生装置、以及与N个接收装置一一对应的同步装置和发送装置,其中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一路业务; 同步信号产生装置,用于获取所述N路业务中每个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并在同一时刻向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对应的同步装置分别发送同步信号,其中任意两个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的输出时间不同; 同步装置,用于保存所述接收装置发送的业务,并在接收到所述同步信号产生装置发送的同步信号后,输出所述业务; 交叉装置,用于采用(Ν*η)阶交叉矩阵对同步装置同一时刻输出的业务进行交叉调度; 发送装置,用于输出该交叉调度处理后的业务; 其中N和η均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η为串行数据转并行数据的位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N个接收装置一一对应的校验装置,用于在同一时刻对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进行校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 一第一扰码序列产生装置,用于为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生成相同的扰码序列; 所述校验装置还包括 解扰模块,用于采用第一扰码序列产生装置生成的扰码序列对接收的业务进行解扰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 一第二扰码序列产生装置,用于为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生成相同的扰码序列; 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 加扰装置,用于采用所述第二扰码序列产生装置生成的扰码序列对交叉调度处理后的业务进行加扰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装置为双口随机存取存储器。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号产生装置所生成的同步信号是通过对外部参考信号进行去抖处理后生成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光传送网中节点实现业务调度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N路业务后,获取所述N路业务中每个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将同一平面所需要调度的全部业务在同一时刻输出,其中任意两个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的输出时间不同;采用(N*n)阶交叉矩阵分别对各平面需要调度的业务进行交叉调度;输出该交叉调度处理后的业务;其中N和n均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n为串行数据转并行数据的位宽。
文档编号H04Q11/00GK102655470SQ2011100500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日
发明者吴贝, 张东平, 王亚武, 鄢媛媛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