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1912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诸如移动电话装置之类的移动终端装置具备各种各样的功能,诸如防水性能以及用于观看和收听单波段广播和地面数字广播的视听能力。日本专利特开第 2009-268154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装置,该移动终端装置包括在外部安装到壳体等的一侧的天线,并且在该天线所安装的部分中具备防水性能。参考图11和图12,将描述一种包括在外部安装的天线的移动电话装置。图11和图12示出了作为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装置300,在该移动电话装置中,包括操作部的固定壳320可折叠地连接到包括显示部的可动壳310上。图11是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移动电话装置300的外观的实施例的立体图,该移动电话装置300包括在外部安装的天线330。 移动电话装置300包括可动壳310和固定壳320。图11示出了可动壳310已经折叠到固定壳320上的状态。固定壳320具有形成在该固定壳的侧壁处的凹槽。天线330缩回到此凹槽中。图12是在外部安装的天线330的分解立体图。固定壳320具有凹部321,该凹部是形成在所述侧壁中的凹槽,天线330缩回到该凹槽中。固定壳320还具有螺纹孔(tapped hole) 322,该螺纹孔322用于固定天线330。凹部321具有形成在该凹部中的固定孔321a, 该固定孔321a用于固定天线330。天线330包括形成在该天线上的突起331和安装到该天线的可动构件333,该突起331与固定孔321a接合,在该可动构件333中形成有通孔332。突起331与固定孔321a接合,并且紧固构件334通过通孔332而插入到螺纹孔 322。由此,天线330被固定到固定壳320。为了使移动电话装置300具备防水性能,例如将作为防水构件的0形环附接到突起331,并且突起331以不透水的方式与固定孔321a接合。上述移动电话装置300的用户可以将天线330缩回到凹部321中,并且在天线330的突起331与固定孔321a相接合的情况下将天线330从凹部321中拉出。然而,图11和图12所公开的移动电话装置300的问题在于,天线330可能会被损坏。更特别地,因为在外部安装的天线总是位于移动电话装置300的外部,所以该天线易受外部冲击。例如,即使当天线330缩回到凹部321中时,它仍处于暴露状态。因此,天线330 易受外部冲击,并且还可能被损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装置,在该移动终端装置中可以确保防水性能。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装置,在该移动终端装置中可以防止对天线的损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移动终端装置包括天线;前外壳,该前外壳中形成有容纳所述天线的凹部,所述凹部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凹部的一端贯穿所述前外壳的侧壁,并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凹部的底面;以及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中形成有支撑孔,该支撑孔支撑通过所述前外壳的所述第一通孔插入的所述天线, 所述支撑构件以不透水的方式插入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且将被所述支撑孔支撑的所述天线连接到基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将借助于在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元件和组合来实现和获得。应当理解,以上的概述和以下的详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非对本发明所要保护的内容进行限制。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的前表面侧的外观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的后表面侧的外观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固定壳的一部分,可动壳已经从其移除;图4是示出了附接到本实施方式的天线上的部件的放大立体图;图5示出了固定壳,其中盖未安装在凹部上方;图6示出了从图5中的箭头B的方向观察的固定壳,其中未附接后外壳;图7是示出了固定壳的外观的立体图,其中盖安装在凹部的上方;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的回转机构(swing mechanism)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示出了沿图2的线I-I剖取的剖面的示意图;图10是示出了折叠式移动电话装置的外观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移动电话装置的外观的实施例的立体图,该移动电话装置包括在外部安装的天线;以及图12是图11的在外部安装的天线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这里所公开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并非要将这里所公开的移动终端装置限制为移动电话装置。例如,这里所公开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技术也可应用于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之类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本实施方式示出了其中将这里所公开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技术应用于滑动式移动电话装置的实施例,在该滑动式移动电话装置中,固定壳与可动壳相连接使得能够相对于彼此滑动。参考图1和图2,将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的外观。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的前表面侧的外观的实施例的立体图。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包括可动壳110和固定壳120。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壳110和固定壳120 二者的表面可以按照如下来指代。也
4就是说,可动壳110的包括液晶显示部114的表面可以被称为“前表面”,可动壳110的与该可动壳110的包括液晶显示部114的表面相反的表面可以被称为“后表面”,固定壳120的包括操作键的表面可以被称为“前表面”,并且固定壳120的与该固定壳120的包括操作键的表面相反的表面可以被称为“后表面”。可动壳110和固定壳120通过连接部(未示出)彼此可活动地连接。该连接部包括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将可动壳110可滑动地连接到固定壳120。图1示出了打开状态, 在该打开状态下,可动壳110已经滑出并且以最小的重叠面积与固定壳120重叠。通常,当不使用时,滑动式移动电话装置100处于闭合状态,在该闭合状态下,可动壳110以最大重叠面积与固定壳120重叠。为了操作设置在固定壳120中的键,使可动壳110沿纵向方向相对于固定壳120滑动,以便使移动电话装置100处于打开状态。可动壳110包括前外壳111和后外壳112。在闭合状态下,前外壳111被包含在移动电话装置100的外表面中。在闭合状态下,后外壳112位于移动电话装置100的内侧。前外壳111包括诸如接收器部113、液晶显示部114和开口 115之类的部件,接收器部113在通话期间接收话语和声音,液晶显示部114显示各种各样的信息,开口 115贯穿前外壳111。开口 115是与麦克风(未示出)连通的通孔,该麦克风在可动壳110内部设置在前表面侧上。用户所说的话语通过开口 115到达可动壳110的内部,并且被麦克风拾取。固定壳120包括前外壳121和后外壳122。在闭合状态下,前外壳121位于移动电话装置100的内侧。在闭合状态下,后外壳122包含在移动电话装置100的外表面中。前外壳121包括键盘123,在该键盘中,设置有诸如多功能键、输入键、拨号键以及数字键之类的操作键。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的后表面侧的外观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闭合状态,在该闭合状态下,可动壳110以最大重叠面积与固定壳120 重叠。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的固定壳120中包括天线140。天线140例如用于接收地面数字广播和单波段广播。天线140例如具有以下结构, 在该结构中,不同直径的管状构件沿纵向方向彼此可伸缩地连接。图2示出了缩回状态的实施例,在该缩回状态下,管状构件已经以一个在另一个内的方式以最大重叠面积缩回。处于缩回状态下的天线140缩回到固定壳120中。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中,天线140缩回到固定壳120中。这可以防止天线140遭受外部冲击。结果,可以防止损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 的天线140。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的天线140配备有防水结构。参考图3和图4,将描述设置在固定壳120中的天线140。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壳120的内部结构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移动电话装置 100的固定壳120的一部分,可动壳110已经从其移除。图4是示出了附接到本实施方式的天线140上的部件的放大立体图。图4中的放大立体图示出了沿图3中的箭头A指示的方向所观察到(也就是说,从固定壳120的后表面侧所观察到)的部件。如图3所示,固定壳120的前外壳121中形成有凹部124。支撑构件130被插入到凹部124中。盖125在凹部124的上侧处安装在该凹部IM上方。天线140被支撑构件 130支撑。凹部IM是形成在前外壳121中的凹槽,该凹槽从前表面朝向后表面延伸。凹部
5IM被形成为具有足以容纳处于至少缩回状态的天线140的空间。在凹部124的一个纵向端部中形成有通孔IMa,该通孔12 贯穿前外壳121的侧壁。在凹部IM中形成有从底面贯穿前外壳121的另一个通孔124b。位于比前外壳121更靠近固定壳120的后表面一侧的区域是防水区域,在该防水区域例如布置有诸如基板之类的部件。换句话说,通孔124b是在固定壳120中将非防水区域连接至防水区域的孔。作为防水构件的支撑构件130支撑天线140。更特别地,如图4所示,支撑构件130 包括突起131,同样是防水构件的0形环133附接到该突起。突起131以不透水的方式插入穿过凹部124的通孔124b。支撑构件130中形成有支撑天线140的支撑孔132。支撑孔 132例如形成为螺纹孔。天线140例如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不同直径的管状构件沿纵向方向可伸缩地连接。在天线140的一部分中,形成有包括螺纹的接合部141。在支撑构件130已经插入到凹部124中的状态下,天线140通过通孔12 插入。天线140被支撑构件130以如下方式支撑使得该天线的接合部141被旋入到支撑构件130的支撑孔132中。换句话说, 天线140通过支撑构件130被固定到凹部124。例如当天线140的暴露在前外壳121的侧壁处的自由端被从前外壳121拉开时,天线140伸出固定壳120之外,同时接合部141被支撑构件130的支撑孔132支撑。盖125在前表面侧安装在凹部124的上方。盖125可以防止当可动壳110运动时可动壳110接触天线140。由此,可以防止天线140受损。如图3所示,前外壳121在其前表面中形成有底板126。设置有底板1 的原因在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 不仅是滑动式移动电话装置而且还是回转式移动电话装置,在该回转式移动电话装置中, 可动壳110在旋转的同时保持与固定壳120平行。下面将参考图8来详细描述底板126。参考图5至图7,将对包括天线140在内的多种部件被安装在固定壳120中的方式进行描述。图5至图7是示出了固定壳120的外观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在该固定壳中安装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天线140。图5示出了固定壳120,其中盖125未安装在凹部124的上方。图6示出了沿图5中的箭头B的方向观察的固定壳120,其中未附接后外壳122。也就是说,图6示出了从后表面侧观察的固定壳120的立体图,其中未附接后外壳122。图7是示出了固定壳120的外观的立体图,其中盖125安装在凹部124的上方。如图5所示,支撑构件130插入到固定壳120中的凹部124内。天线140通过通孔12 以及支撑构件130的支撑孔132而插入,所述通孔12 贯穿前外壳121并且到达凹部124。天线140被支撑构件130以如下方式支撑使得该天线的接合部141被旋入到支撑构件130的支撑孔132中。天线140在缩回状态下缩回到凹部124中。如图6所示,支撑构件130的突起131以不透水的方式插入穿过凹部124的通孔 124b并且到达防水区域。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诸如基板127之类的部件被布置在防水区域中。金属保持器150附接到突起131的到达防水区域的那部分。如图4所示,金属保持器150包括用于固定突起131的保持部151以及与基板127连接的连接部152。也就是说,支撑构件130还起到以下作用将天线140连接到布置在固定壳120的防水区域中的基板127。更特别地,通过将支撑构件130的突起131穿过凹部IM的通孔124b插入,利用金属保持器150使被支撑孔132支撑的天线140连接到基板127。支撑构件130的突起131以不透水的方式堵塞通孔1Mb,该通孔124b将作为非防
6水区域的凹部1 连接到防水区域。这样,支撑构件130可以将天线140连接到基板127, 同时保持防水性能。如图7所示,盖125包括形成在该盖中的排出孔125a,该排出孔从固定壳120的前表面侧到达凹部124。排出孔12 有助于将已进入凹部124的水排出到凹部124的外部。 如图7所示,盖125包括在该盖中形成的滑动槽125b,该滑动槽12 与底板126的滑动槽相协作而起作用。将参考图8来描述移动电话装置100的回转机构。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的回转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如图8所示,在可动壳110中安装有导轨板116和回转板117。导轨板116和可动壳110 —起以一体的方式沿着凹槽滑动,该凹槽位于在固定壳120的前外壳121的周缘部中形成的凸起部中。回转板117与固定壳120的底板126接合。例如,回转板117的中央部与底板126的中央部接合。回转板117和可动壳 110 一起以一体的方式,围绕回转板117的与底板1 相接合的那部分进行旋转。这时,回转板117沿着底板126的滑动槽进行滑动,以便和可动壳110 —起以一体的方式进行旋转。在回转式移动电话装置100中,设置在可动壳110中的回转板117沿着设置在固定壳120中的底板126的滑动槽进行滑动。这样,可动壳110在旋转的同时保持与固定壳 120平行。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中,滑动槽12 形成在盖125中,该盖 125安装在凹部IM上方。这样,可动壳110的回转板117可以沿着底板1 的滑动槽进行滑动。参考图9,将描述移动电话装置100的位于天线140附近的部分。图9是示出了沿图2的线I-I剖取的剖面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固定壳120的前外壳121中形成有凹部124。在凹部124的一个纵向端中形成有通孔12 和另一通孔124b,通孔12 贯穿前外壳121的侧壁,通孔124b与防水区域连通,在该防水区域中布置有包括基板127在内的多个部件。支撑构件130的突起131以不透水的方式插入穿过上述凹部124的通孔1Mb,作为防水构件的0形环133附接到该突起131。金属保持器150安装在突起131的如下部分中,即该部分插入穿过通孔124b并且到达防水区域。这样,使用金属保持器150来固定支撑构件130。天线140插入穿过前外壳121的通孔12如。天线140被支撑构件130以如下方式支撑使得天线140的接合部141旋入支撑构件130的支撑孔132中。这样,支撑构件 130通过金属保持器150将天线140电连接到基板127等。通孔124b优选地形成在通孔12 附近,这是因为支撑构件130在通孔124b形成的位置处插入。也就是说,通过将支撑天线140的支撑构件130定位在通孔12 附近,天线140以稳定的方式被从前外壳121拉开而不摇动。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中,天线140缩回到固定壳120 中。这可以防止天线140遭受外部冲击。通过使天线140缩回到固定壳120中,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可以在设计中增加变化性。例如,如果天线如图11所示在外部安装在壳体上,因为用户总是能看到天线,这限制了设计移动电话装置的变化性。相反,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允许天线140缩回到凹部124中。由此,天线140可以被隐藏而不被用户看到。这允许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以增加的变化性进行设计。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中,支撑构件130用于支撑天线140,并且还用于以不透水的方式堵塞通孔1Mb,该通孔124b将作为非防水区域的凹部IM连接到防水区域。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中,这使得可缩回到固定壳120中的天线140电连接到基板127,同时保持了防水性能。由此,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 100中,可以确保防水性能并且可以防止对天线140的损坏。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中,金属保持器150将支撑构件130固定到凹部124,并且将支撑构件130连接到基板127。这样,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中,天线140可以电连接到在防水区域中的基板127。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中,盖125在凹部124的上侧处安装在凹部IM上方,该凹部124的上侧是固定壳120的前表面侧。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中,即使当可动壳110运动时,这也可以防止可动壳110接触天线140。由此,可以防止对天线140的损坏。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中,盖125安装在凹部IM上方,在该盖 125中形成有滑动槽125b,该滑动槽12 与底板126的滑动槽相协作而起作用。这样,即使当凹部IM形成在固定壳120的一部分中时,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可动壳110也可以沿着底板126的滑动槽进行滑动。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100中,盖125安装在凹部IM上方,在该盖 125中形成有与凹部IM相连通的排出孔12fe。这样,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装置 100中,已进入凹部124的水可以被排出到凹部124的外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实施例描述了滑动式移动电话装置,这里所公开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技术被应用于该滑动式移动电话装置。然而,这里所公开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技术也可应用于除滑动式设备以外的移动电话装置。例如,这里所公开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技术也可以类似的方式应用于壳体未被分开的直板式移动终端装置,以及利用折叠连接部或平面旋转连接部而使一个壳体相对于另一个壳体可动的移动终端装置。将参考图10来描述折叠式移动电话装置的实施例,这里所公开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技术被应用于该折叠式移动电话装置。图10是示出了折叠式移动电话装置200的外观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10所示,移动电话装置200包括设置有显示部211的可动壳210 和设置有操作部221的固定壳220。可动壳210可折叠地连接到固定壳220。在这种移动电话装置200中,天线140例如可以缩回到凹部内,该凹部设置在固定壳220的一部分(例如部分222)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对应用了这里所公开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技术的移动电话装置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这里所公开的移动终端装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 这里所公开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技术也可应用于诸如小型信息处理终端、小型音乐播放器、 便携式电视机以及便携式游戏机之类的各种各样的移动终端。这里叙述的所有实施例和条件性语言是为了说教的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和发明人为改进现有技术而作的构思,并且所有实施例和条件性语言应被解释为并非局限于这些特定地叙述的实施例和条件,并且说明书中的这些实施例的组构不涉及到表明本发明的优越和低劣。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出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更。
8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装置,该移动终端装置包括天线;前外壳,该前外壳中形成有容纳所述天线的凹部,该凹部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凹部的一端贯穿所述前外壳的侧壁,并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凹部的底面;以及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中形成有支撑孔,所述支撑孔支撑通过所述前外壳的所述第一通孔插入的所述天线,所述支撑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以不透水的方式插入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且将被所述支撑孔支撑的所述天线连接到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该移动终端装置还包括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将所述支撑构件固定到所述凹部,所述保持构件通过将所述支撑构件连接到所述基板而将所述天线连接到该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其中,所述前外壳设置有盖构件,该盖构件覆盖所述凹部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其中,所述盖构件具有滑动槽,一外壳沿着所述滑动槽滑动,该外壳被布置成与所述前外壳的上表面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其中,所述盖构件具有与所述凹部相连通的排出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其中,所述部分是从所述支撑构件的主体突出的突起,并且所述主体限定所述支撑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装置,其包括天线;前外壳,该前外壳中形成有容纳所述天线的凹部,所述凹部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该第一通孔在所述凹部的一端贯穿所述前外壳的侧壁,并且该第二通孔贯穿所述凹部的底面;以及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中形成有支撑孔,该支撑孔支撑通过所述前外壳的所述第一通孔插入的所述天线,该支撑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以不透水的方式插入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且将被所述支撑孔支撑的所述天线连接到基板。
文档编号H04M1/02GK102202114SQ20111007227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久保洋, 杉森健太, 梶原义史, 泷田宽幸, 矢田晴义, 米山一畅 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