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定位方法与系统、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018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第三方定位方法与系统、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是ー种第三方定位方法与系统、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使用逐渐普及,已经成为大众随身携帯的必备生活用品之一。随着移动终端功能的増加,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終端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例如可以将定位技术应用于移动終端,通过对企业人员,如巡査外勤人员、销售外勤人员等,配置移动终端来实现对企业人员的位置管理。移动终端定位分为主动定位与第三方定位。其中,主动定位时移动终端用户在希望获得自己当前地理位置时,操作手机定位应用软件,例如手机导航软件,来实现定位。第三方定位是应用方(也称为第三方)希望获得某移动终端用户当前的地理位置时,使用移 动通信网络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终端用户当时不一定意识到有第三方对其进行定位。第三方定位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监外服刑人员监管、销售人员管理、巡警调度等业务。在现有的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以下简称CDMA)通信网络中,通常采用gpsOne定位技术来实现移动终端的定位。gpsOne定位技术是利用CDMA地面网络定位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以下简称GPS)定位的互补性而发展起来的新技木。其提供基于移动終端计算的定位方式与基于平台计算的定位方式。其中,基于移动終端计算的定位由移动终端发起,定位计算过程在移动终端上完成,该基于移动终端计算的定位方式包括基于移动终端(Mobile Station Based,以下简称MSB)定位模式与独立移动终端(Standalone)定位模式。基于平台计算的定位也可由移动终端发起,但定位计算过程在网络定位服务器上完成,该于平台计算的定位模式包括移动终端辅助(Mobile Station Assisted,以下简称MSA)定位模式。由于MSB定位模式需要依赖移动终端自行计算其位置数据,当移动终端处于室外等GPS卫星可见的场景下,采用MSB定位模式可以对移动终端成功定位。在实际应用中,在移动终端处于室内等GPS卫星不可见的场景中时,移动终端无法搜索到GPS卫星信号,采用MSB定位流程可能会导致定位失败,此吋,即无法得到定位结果数据。相对于MSB定位模式,MSA定位模式在室内定位场景下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与MSA定位模式相比较,MSB定位模式定位响应速度更快,也不依赖于网络定位服务器,因此在室外定位场景下定位效率更高。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为解决室外定位兼顾室内定位的场景,现有技术中,优先采用MSB定位模式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定位失败后再回退至采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该定位工作模式称为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这样,当采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对处于室内的移动终端进行高频率定位时,每一次定位都根据定位请求中的定位间隔进行定位,由MSB定位模式回退至MSA定位模式,在室内场景下姆次定位模式切換导致增加移动终端耗电严重,极大地缩短了移动终端电池的使用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第三方定位方法与系统、移动终端,以解决对处于室内的移动终端进行高频率定位时,频繁定位以及MSB与MSA定位模式之间的互相切换增加移动终端的耗电、缩短移动终端电池的使用时间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第三方定位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接收定位应用平台发送的连续定位请求,该连续定位请求中包括预设定位间隔Tl,Tl为正数;所述移动终端在基于移动终端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识别是否得到定位结果数据; 若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所述移动终端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定位应用平台,并以Tl为定位间隔,返回执行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若未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所述移动終端回退至移动终端辅助MSA定位模式,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定位应用平台,以及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并以本次定位间隔T作为新定位间隔,返回执行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終端,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定位应用平台发送的连续定位请求,该连续定位请求中包括预设定位间隔Tl,Tl为正数;定位単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连续定位请求,在定位工作模式为MSB定位模式优先下,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识别是否得到定位结果数据;若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指示发送单元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定位应用平台,并以Tl为定位间隔,返回开始执行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若未得到定位结果数据,回退至MSA定位模式,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指示发送单元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定位应用平台,以及以控制单元更新后的本次定位间隔T作为新定位间隔,返回开始执行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定位単元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定位应用平台;监听单元,用于监控所述定位単元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进行定位时具体采用的定位模式与定位间隔;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监听単元的监控结果,在所述定位単元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吋,将所述定位単元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所采用的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第三方定位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与定位应用平台,所述定位应用平台,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连续定位请求,以及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所述连续定位请求中包括预设定位间隔Tl,Tl为正数;所述移动終端用于接收定位应用平台发送的连续定位请求;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识别是否得到定位结果数据;若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所述移动终端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定位应用平台,并以Tl为定位间隔,返回执行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若未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所述移动终端回退至移动终端辅助MSA定位模式,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定位应用平台,以及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并以本次定位间隔T作为新定位间隔,返回执行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方定位方法与系统、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到连续定位请求吋,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在未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时,可以认为移动终端处于室内,回退至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由于MSA定位模式相对于MSB定位模式在室内定位场景下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因此,一旦移动终端执行了基于MSA定位模式的MSA定位流程,可以判断出移动终端处于室内等GPS卫星不可见的场景,而移动终端用户在室内等场所时其位置不变或者变化不大,便无需再以预设定位间隔对移动终端进行高频定位,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逐渐增大的定位间隔启动MSB定位模式,避免了频繁的定位及定位模式切換导致增加移动终端耗电严重、极大地缩短了移动终端电池的使用时间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对处于室内的移动终端进行高频率定位时,減少了移动终端的耗电,延长了移动终端电池的使用时间。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ー步的详细描述。·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发明第三方定位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第三方定位方法另ー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另ー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三方定位系统ー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三方定位系统另ー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图I为本发明第三方定位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I所示,该实施例的第三方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流程步骤101,移动终端接收定位应用平台发送的连续定位请求,该连续定位请求中包括预设定位间隔Tl,其中,Tl为正数。具体地,该连续定位请求可以为第三方请求对该移动終端用户进行定位的第三方定位请求,其中包括定位应用平台的地址信息。因为移动終端与移动终端用户对应,因此,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对移动终端的定位即为对该移动終端用户的定位。步骤102,移动终端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识别是否得到定位结果数据。若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执行步骤103。否则,若未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执行步骤104。步骤103,移动终端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定位应用平台,并以Tl为定位间隔,返回执行步骤102。步骤104,移动终端回退至MSA定位模式,即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定位应用平台,以及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并以本次定位间隔T作为新定位间隔,返回执行步骤10 2。其中,移动终端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在未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时,回退至MSA定位模式,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工作模式,即为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方定位方法,移动终端接收到连续定位请求时,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在未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时,可以认为移动终端处于室内,回退至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由于MSA定位模式相对于MSB定位模式在室内定位场景下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一旦移动终端执行了基于MSA定位模式的MSA定位流程,可以判断出移动终端处于室内等GPS卫星不可见的场景,而移动终端用户在室内等场所时其位置不变或者变化不大,便无需再以预设定位间隔对移动终端进行高频定位,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逐渐增大的定位间隔启动MSB定位模式,对处于室内的移动终端进行高频率定位时,減少了移动终端的耗电,延长了移动终端电池的使用时间。作为本发明的ー个具体实施例,在图I所示的实施例的步骤102与步骤104中,移动终端启动MSB定位模式以及启动MSA定位模式时,分别记录具体采用的定位模式信息以及定位采用的定位间隔。相应的,步骤104中,移动终端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线性增长方式或非线性增长方式,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作为本发明的另ー个具体实施例,图I所示的实施例的步骤102中,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之前,还可以执行如下流程移动终端向移动定位中心(Mobile PositionCenter,以下简称MPC)发送定位请求;MPC将该定位请求转发给定位实体(Position Determining Entity,以下简称PDE),接收PDE针对该定位请求返回的定位响应消息并转发给移动终端,其中的定位响应消息中包括I3DE的地址信息。相应的,移动终端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定位流程包括移动终端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根据定位响应消息中的PDE的地址信息,从PDE获取GPS卫星的辅助信息;移动终端根据GPS卫星的辅助信息进行GPS卫星搜索与測量,通过测量得到的GPS卫星测量信息进行定位计算,以获得该移动终端的定位结果数据。作为本发明的另ー个具体实施例,图I所示的实施例的步骤104中,移动终端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定位应用平台包括
移动终端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进行定位,根据定位响应消息中的PDE的地址信息,从PDE获取GPS卫星的辅助信息;移动终端根据GPS卫星的辅助信息进行GPS卫星搜索与測量,并将测量得到的GPS卫星测量信息发送给TOE ;PDE对移动终端发送的GPS卫星测量信息进行定位计算,得到移动终端的定位结果数据并发送给移动終端;移动终端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定位应用平台。图2为本发明第三方定位方法另ー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中预先设置了定位间隔上限值T2,T2的初始值具体可以由经验值确定,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被随时更新。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第三方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流程步骤201,移动终端接收定位应用平台发送的连续定位请求,该连续定位请求中包括预设定位间隔Tl,其中,Tl为正数。
步骤202,移动终端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向移动定位中心(Mobile Position Center,以下简称MPC)发送定位请求,MPC将该定位请求转发给定位实体(Position Determining Entity,以下简称PDE),接收PDE针对该定位请求返回的定位响应消息并转发给移动终端,该定位响应消息中包括PDE的地址信息,移动终端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记录该MSB定位模式信息与定位间隔,初次定位时的定位间隔为预设定位间隔Tl,后续定位时间间隔为由步骤211或步骤212确定的定位时间间隔值。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移动终端针对步骤201中的连续定位请求进行首次定位时,在步骤202中通过“向MPC发送定位请求,MPC将该定位请求转发给TOE,接收PDE针对该定位请求返回的定位响应消息并转发给移动終端”的流程来获得PDE的地址信息,后续针对同一个连续定位请求进行定位时,便无需再通过上述流程获取PDE的地址信息。步骤203,移动终端根据定位响应消息中TOE的地址信息,从相应的PDE获取GPS卫星的辅助信息,根据GPS卫星的辅助信息进行GPS卫星搜索与測量,通过测量得到的GPS卫星测量信息进行定位计算,以获得该移动终端的定位结果数据。步骤204,移动终端识别是否得到定位结果数据。若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执行步骤205。否则,若未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执行步骤206。步骤205,移动终端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定位应用平台,然后以Tl为定位间隔,返回执行步骤202。步骤203与步骤205的操作即为采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定位流程。步骤206,移动终端回退至MSA定位模式,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记录该MSA定位模式信息与定位间隔,初次定位时的定位间隔为预设定位间隔Tl,后续定位时间间隔为由步骤211或步骤212确定的定位时间间隔值。步骤207,移动终端根据定位响应消息中PDE的地址信息,从PDE获取GPS卫星的辅助信息,根据GPS卫星的辅助信息进行GPS卫星搜索与測量,并将测量得到的GPS卫星测量信息发送给H)E,PDE对移动终端发送的GPS卫星测量信息进行定位计算,得到移动终端的定位结果数据并发送给移动終端。步骤208,移动终端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定位应用平台。该步骤207 步骤208的操作即为采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定位流程。步骤209,移动终端以步骤206中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时采用的定位间隔作为上一次定位间隔,计算上一次定位间隔根据预先设置的线性增长方式或非线性增长方式,例如指数级递增方式,增长后的本次定位间隔T。例如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计算公式T = Tl+At或者T = Tl * H,由Tl的值计算T的值。步骤210,移动终端判断本次定位间隔T是否大于定位间隔上限值T2。若本次定位间隔T大于定位间隔上限值T2,执行步骤211。否则,若本次定位间隔T不大于定位间隔上限值T2,执行步骤212。步骤211,移动终端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预设定位间隔Tl,以Tl为定位间隔,返回执行步骤202。步骤212,移动终端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步骤209计算得到的本次定位间隔 T,并以本次定位间隔T作为新定位间隔,返回执行步骤202。图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可用于实现本发明上述各第三方定位方法中移动终端的相应功能。如图3所示,其包括接收单元301、定位单元302、发送单元303、监听单元304与控制单元305。其中,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定位应用平台发送的连续定位请求,该连续定位请求中包括预设定位间隔Tl,Tl为正数。定位单元302用于响应于接收单元301接收到的连续定位请求,在定位工作模式为MSB定位模式优先下,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识别是否得到定位结果数据;若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指示发送单元303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定位应用平台,并以Tl为定位间隔,重新开始执行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若未得到定位结果数据,回退至MSA定位模式,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指示发送单元303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定位应用平台,以及以控制单元305更新后的本次定位间隔T作为新定位间隔,重新开始执行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该定位単元302可以通过ー个gpsOne芯片实现。发送单元303用于根据定位单元302的指示,将定位単元302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定位应用平台。监听单元304用于监控定位単元302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进行定位时具体采用的定位模式与定位间隔。控制单元305用于根据监听单元304的监控结果,在定位单元302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时,将定位単元302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所采用的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作为本发明的ー个具体实例,控制单元305具体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线性增长方式或非线性增长方式,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接收到连续定位请求时,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在未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时,可以认为移动终端处于室内,回退至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由于MSA定位模式相对于MSB定位模式在室内定位场景下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一旦移动终端执行了基于MSA定位模式的MSA定位流程,可以判断出移动终端处于室内等GPS卫星不可见的场景,而移动终端用户在室内等场所时其位置不变或者变化不大,便无需再以预设定位间隔对移动终端进行高频定位,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逐渐增大的定位间隔启动MSB定位模式,对处于室内的移动终端进行高频率定位时,減少了移动终端的耗电,延长了移动终端电池的使用时间。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另ー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相比,该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05具体可以包括计算模块401、判断模块402与更新模块403。其中,计算模块401用于根据监听单元304的监控结果,在定位単元302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时,根据预先设置的线性增长方式或非线性增长方式计算由上一次定位间隔增长后的本次定位间隔T。判断模块402用于判断计算模块401计算得到的本次定位间隔T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定位间隔上限值T2。更新模块403用于根据判断模块402的判断结果,在本次定位间隔T大于定位间隔上限值T2时,将定位単元302的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预设定位间隔Tl,以便定位単元302以Tl为定位间隔,重新开始执行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在本次定位间隔T不大于定位间隔上限值T2时,将定位单元302的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以便定位単元302以更新模块402更新后的本次定位间隔T作为新定位间隔,重新开始执行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 图5为本发明第三方定位系统ー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第三方定位系统可用于实现本发明上述各第三方定位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第三方定位系统包括移动终端I与定位应用平台2。其中,定位应用平台2用于向移动终端I发送连续定位请求,以及接收移动終端I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其中的连续定位请求中包括预设定位间隔Tl,Tl为正数。移动终端I用于接收定位应用平台2发送的连续定位请求,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识别是否得到定位结果数据;若得到定位结果数据,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定位应用平台2,并以Tl为定位间隔,返回开始执行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若未得到定位结果数据,回退至MSA定位模式,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定位应用平台2,以及将移动终端I的定位工作模式由MSB定位模式优先更改为MSA定位模式,以便后续针对连续定位请求,以Tl为定位间隔,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定位应用平台2。具体地,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I具体可以采图3或图4所示任意ー个实施例的结构实现,图中仅示出了采用图4所示实施例结构的实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方定位系统,移动终端接收到连续定位请求时,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在未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时,可以认为移动终端处于室内,回退至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由于MSA定位模式相对于MSB定位模式在室内定位场景下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一旦移动终端执行了基于MSA定位模式的MSA定位流程,可以判断出移动终端处于室内等GPS卫星不可见的场景,而移动终端用户在室内等场所时其位置不变或者变化不大,便无需再以预设定位间隔对移动终端进行高频定位,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逐渐增大的定位间隔启动MSB定位模式,对处于室内的移动终端进行高频率定位时,減少了移动终端的耗电,延长了移动终端电池的使用时间。图6为本发明第三方定位系统另ー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相比,该实施例的第三方定位系统还可以包括MPC3与TOE4。该实施例中,发送单元303还用于在接收单元301接收到连续定位请求后向MPC3发送定位请求;接收单元301还用于接收MPC3返回的定位响应消息,该定位响应消息中包括TOE4的地址信息。相应的,MPC3用于接收发送单元301发送的定位请求并将该定位请求转发给PDE4,以及接收Η)Ε4针对该定位请求返回的定位响应消息并转发给接收单元301。FOE4用于接收MPC3转发的定位请求,并向MPC3返回定位响应消息,以及存储GPS卫星的辅助信息。相应地,定位单元302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时,具体根据接收单元301接收到的定位响应消息中的I3DE的地址信息,从相应的TOE4获取GPS卫星的辅助信息,根据GPS卫星的辅助信息进行GPS卫星捜索与測量,通过测量到的GPS卫星测量信息进行定位计算,得到移动终端I的定位结果数据。基于该实施例,移动终端I可以通过MSB定位流程进行定位。另外,基于图6所示实施例的结构,移动终端I也可以通过MSA定位流程进行定位。此时,MPC3用于接收发送单元301发送的定位请求并将该定位请求转发给PDE4,以及接收FOE4针对该定位请求返回的定位响应消息并转发给接收单元301。相应地,定位单元302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吋,具体根据接收单元301接收到的定位响应消息中的I3DE的地址信息,从TOE4获取GPS卫星的辅助信息,根据该GPS卫星的辅助信息进行GPS卫星搜索与測量,并将测量到的GPS卫星测量信息发送给H)E4。TOE4用于接收MPC3转发的定位·请求,井向MPC3返回定位响应消息,以及存储GPS卫星的辅助信息,通过定位単元302发送的GPS卫星测量信息进行定位计算,得到移动终端的定位结果数据并发送给定位単元302。基于该实施例,移动终端I便实现了通过MSA定位流程进行定位。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參见即可。对于移动终端、第三方定位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第三方定位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參见第三方定位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ー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0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逐渐增大的定位间隔启动MSB定位模式,对处于室内的移动终端进行高频率定位时,減少了移动终端的耗电,延长了移动终端电池的使用时间。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权利要求
1.ー种第三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接收定位应用平台发送的连续定位请求,该连续定位请求中包括预设定位间隔Tl,Tl为正数; 所述移动终端在基于移动终端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识别是否得到定位结果数据; 若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所述移动终端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定位应用平台,并以Tl为定位间隔,返回执行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 若未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所述移动終端回退至移动终端辅助MSA定位模式,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定位应用平台,以及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并以本次定位间隔T作为新定位间隔,返回执行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线性增长方式或非线性增长方式,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定位间隔上限值T2; 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之前,还包括 计算根据预先设置的线性增长方式或非线性增长方式增长后的本次定位间隔T ; 判断本次定位间隔T是否大于定位间隔上限值T2 ; 若本次定位间隔T大于定位间隔上限值T2,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预设定位间隔Tl,以Tl为定位间隔,返回执行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 否则,若本次定位间隔T不大于定位间隔上限值T2,执行所述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之前,还包括 所述向移动定位中心MPC发送定位请求; 所述MPC将该定位请求转发给定位实体roE,接收所述I3DE针对所述定位请求返回的定位响应消息并转发给所述移动终端,所述定位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PDE的地址信息; 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根据所述PDE的地址信息,从所述PDE获取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的辅助信息; 所述移动終端根据所述GPS卫星的辅助信息进行GPS卫星搜索与測量,通过测量得到的GPS卫星测量信息进行定位计算,以获得该移动终端的定位结果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定位应用平台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进行定位,根据所述PDE的地址信息,从所述PDE获取GPS卫星的辅助信息; 所述移动終端根据GPS卫星的辅助信息进行GPS卫星搜索与測量,并将测量得到的GPS卫星测量信息发送给TOE;所述PDE对移动终端发送的GPS測量信息进行定位计算,得到移动终端的定位结果数据并发送给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定位应用平台。
6.一种移动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定位应用平台发送的连续定位请求,该连续定位请求中包括预设定位间隔Tl,Tl为正数; 定位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连续定位请求,在定位工作模式为MSB定位模式优先下,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识别是否得到定位结果数据;若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指示发送单元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定位应用平台,并以Tl为定位间隔,返回开始执行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若未得到定位结果数据,回退至MSA定位模式,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指示发送单元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定位应用平台,以及以控制单元更新后的本次定位间隔T作为新定位间隔,返回开始执行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定位単元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定位应用平台;监听单元,用于监控所述定位単元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进行定位时具体采用的定位模式与定位间隔;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监听単元的监控结果,在所述定位単元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吋,将所述定位単元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所采用的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単元具体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线性增长方式或非线性增长方式,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単元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听単元的监控结果,在所述定位単元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时,根据预先设置的线性增长方式或非线性增长方式计算由所述上一次定位间隔增长后的本次定位间隔T ;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本次定位间隔T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定位间隔上限值T2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在本次定位间隔T大于定位间隔上限值T2吋,将所述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所述预设定位间隔Tl,以便所述定位单元以Tl为定位间隔,返回开始执行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在本次定位间隔T不大于定位间隔上限值T2时,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以便所述定位单元以更新模块更新后的本次定位间隔T作为新定位间隔,返回开始执行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
9.ー种第三方定位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与定位应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应用平台,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连续定位请求,以及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所述连续定位请求中包括预设定位间隔Tl,Tl为正数; 所述移动終端用于接收定位应用平台发送的连续定位请求;在MSB定位模式优先的定位工作模式下,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识别是否得到定位结果数据;若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所述移动终端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定位应用平台,并以Tl为定位间隔,返回执行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若未得到定位结果数据,所述移动终端回退至移动终端辅助MSA定位模式,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定位应用平台,以及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并以本次定位间隔T作为新定位间隔,返回执行所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終端具体为权利要求6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PC与PDE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単元接收到所述连续定位请求后向所述MPC发送定位请求;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MPC返回的定位响应消息,该定位响应消息中包括I3DE的地址信息; 所述MPC,用于接收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定位请求并将所述定位请求转发给所述TOE,以及接收所述PDE针对所述定位请求返回的定位响应消息并转发给所述接收单元;; 所述roE,用于接收所述MPC转发的定位请求,并向所述MPC返回定位响应消息,以及存储GPS卫星的辅助信息; 所述定位单元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时,具体根据所述定位响应消息中的F1DE的地址信息,从所述PDE获取GPS卫星的辅助信息,根据所述GPS卫星的辅助信息进行GPS卫星捜索与測量,通过测量到的GPS卫星测量信息进行定位计算,得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结果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PC与PDE;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単元接收到所述连续定位请求后向所述MPC发送定位请求;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MPC返回的定位响应消息,该定位响应消息中包括I3DE的地址信息; 所述MPC,用于接收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定位请求并将所述定位请求转发给所述TOE,以及接收所述PDE针对所述定位请求返回的定位响应消息并转发给所述接收单元; 所述定位单元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时,具体根据所述定位响应消息中的F1DE的地址信息,从所述PDE获取GPS卫星的辅助信息,根据所述GPS卫星的辅助信息进行GPS卫星捜索与測量,并将测量到的GPS卫星测量信息发送给所述TOE ; 所述TOE,用于接收所述MPC转发的定位请求,并向所述MPC返回定位响应消息,以及存储GPS卫星的辅助信息;通过所述定位单元发送的所述GPS卫星测量信息进行定位计算,得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结果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定位単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第三方定位方法与系统、移动终端,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接收定位应用平台发送的连续定位请求,其中包括预设定位间隔T1;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识别是否得到定位结果数据;若得到定位结果数据,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定位应用平台,并以T1为定位间隔,重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否则,启动MSA定位模式进行定位,并将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数据发送给定位应用平台,以及将上一次定位间隔更新为大于该上一次定位间隔的本次定位间隔T,并以本次定位间隔T作为新定位间隔,重新启动MSB定位模式进行定位的操作。本发明对处于室内的移动终端进行高频率定位时,减少了移动终端的耗电。
文档编号H04W52/02GK102695252SQ20111007284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5日
发明者杨恒, 杨晨, 田辛酉, 白春红, 蒋红源, 郑中平, 郭先海, 魏丫丫, 黄友瑞 申请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