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有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3567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兼有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有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耳机,该耳机可同时播放两路不同 信号且实现四种播放模式(耳机模式、扬声器模式、耳机和扬声器同时播放相同信号模式、 耳机和扬声器同时播放两路不同信号模式)的切换。声音输出控制电路可在各种不同用途 下控制相应的播放模式。该耳机将耳机单元和扬声器单元反向设置,耳机单元和扬声器单 元的连接处设置隔振装置,降低在耳机单元和扬声器单元同时处于工作状态时扬声器单元 的振动对耳机单元的影响。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普遍拥有多种音频播放设备,如MP 3 播放器、带有音乐播放器的手机等。为了能够与变幻莫测的信息时代齐头并进,人们已开始 不满足于对耳机高音质的追求,一副耳机具有多种既强大又便利的功能将是未来开发耳机 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市场上的耳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罩耳式、压耳式、塞耳式、入耳式。这几种 耳机在音质、外形上的设计发展已趋于成熟。因此,耳机开发商致力于开发多功能耳机,如 降噪耳机、无线耳机、防汗运动型、3D立体声音效耳机等。多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愈发追求随时随地便利地享受多媒体带来的娱乐效 果。对于人们所处的不同环境,一般需要用适合于不同环境的多媒体产品。如扬声器系统 适合用于家庭、影剧院、各种其他需扩声的场合,耳机适合人们需要音频信号但不影响到他 人的场合。于是人们需要在不同的场合以及不同爱好需求上配备相应不同的音频设备。这 就导致了人们需增加相关费用支出,并且在使用以及携带时均造成极大的不便。蒋颖锋、何代水提出的手机上的耳机和扬声器合一的立体声装置,专利号 200510028397. 6,包括手机上的声音输出控制电路、发声装置即由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 二合一的转换器和其他音腔组成。采用这种手机上的耳机和扬声器合一的立体声装置,本 身省了一个耳机插口,可随时播放FM,把此装置从手机拉出就是耳机,而在不影响他人的场 合也可把此装置摆在桌上分开适当距离,手机上可设置成扬声器模式实现良好的立体声效 果,给人们带来了很大便利。林英宇等提出的具有耳机模式和喇叭模式的声音输出装置,申请号 200610172056.0,将耳机与喇叭整合于同一个声音输出装置中,利用调整声音输出装置中 的扬声器模组的连接状态,改变扬声器模组的电路阻值,以使声音输出装置设定为耳机模 式或喇叭模式的输出音量值,进而提高声音输出装置的使用便利性。上述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均提高了使用便利性,但存在适用范围窄、结构复杂、改进 成本较高等不足。耳机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并与人耳紧密地声耦合的电声换能器。扬声器 是一种能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并辐射到空气中去的电声换能器。本发明在无须增加太多成本的前提下,将耳机和扬声器整合到一个装置中,实现了一种适用于多种场合多种环境 的耳机,并且满足部分特殊人群以及专业人士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上述人们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音频产品的费用支出以及 减少使用过程中的不便利性,提供一种兼有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耳机。该耳机可以分 别在耳机模式、扬声器模式、耳机和扬声器同时播放相同信号模式、耳机和扬声器同时播放 两路不同信号模式这四种模式中切换,设计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低廉,方便使用,且便于携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兼有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耳机,具 有如下构成由具有反向设置的耳机单元、扬声器单元构成,二个单元在同一个外壳内设 置,耳机单元与人耳耦合,扬声器单元向外辐射;耳机单元的信号输入的正负极与扬声器单 元信号输入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声音输出控制电路,由声音输出控制电路控制播放模式以及 播放音量,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声音特性由耳机单元和扬声器单元的电声参数以及前 后音腔所组成的系统决定。该耳机的耳机单元和扬声器单元间设置隔振装置,以同时满足 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音频特性要求。该耳机设计了声音输出控制电路,控制耳机的播放信号及播放音量仅有耳机单 元播放A信号或B信号、仅有扬声器单元播放A信号或B信号、耳机单元和扬声器单元同时 播放相同信号(A或B)、耳机单元和扬声器单元同时播放两路不同信号(A和B),以满足不 同模式下的声音输出需要。同时,该耳机为专业话务人员提供了一种选择,所述的声音输出 控制电路可设计选择开关,当话务人员处于休息状态时,如此时正在播放A信号(音乐或者 评书等),若该耳机的B信号接口有来电信号,此选择开关控制B信号接口接听来电信号并 自动断开A信号,使得话务人员可在工作闲暇之余选择自己所喜好信号(如音乐或评书等) 的同时,又不耽误工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四种播放模式,即耳机模式、扬声器模式、耳 机和扬声器同时播放相同信号模式、耳机和扬声器同时播放两路不同信号模式。所述的前 两种模式使得使用者可根据个人需要、环境限制达到满意的选择;所述的后两种模式即耳 机和扬声器同时播放相同信号和两路不同信号模式,使得使用者可以同时播放两路不同的 音频信号,通过耳机单元收听个人所喜好信号的同时,又可以同时给外界一个其他信号,可 保护个人隐私,满足部分场合和部分用户的特殊需求。另外,该耳机给专业话务人员带来了 福音,使得专业话务人员可以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收听个人所喜好的音乐、评书等,改 变以往单调乏味的工作方式,为话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增添色彩。当专业话务人员需要在小 范围场地走动时,可设置成扬声器模式,当有来电时,亦不影响工作。该耳机为部分特殊人 群以及专业话务人员带来了便利的同时,又增添了娱乐效果。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多种输出 模式和多功能的发声装置,实现了耳机模式、扬声器模式、耳机和扬声器同时播放相同信号 模式、耳机和扬声器同时播放两路不同信号模式这四种模式中切换,设计结构相对简单,成 本低廉,方便使用,且便于携带。


图1为本发明的兼有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耳机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声音输出控制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声音输出控制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为了能够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根据图1所示,本发明的兼有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耳机,包含有耳机部分10、 扬声器部分20、隔振装置30以及声音输出控制电路31,以下分别就各部分进行说明。耳机部分10,包含有导线、耳机单元11、以及外壳等组成的腔体,其中导线的一端 连接声音输出控制电路31,一端与耳机单元11的音圈正负极相连。声音输出控制电路31 控制耳机部分的播放信号以及音量。耳机部分10与人耳耦合,人们可通过声音输出控制电 路31选择所需信号通过耳机部分10播放。扬声器部分20,包含有导线、扬声器单元21、以及外壳等组成的腔体,其中导线的 一端连接声音输出控制电路31,一端与扬声器单元21的音圈正负极相连。声音输出控制电 路31控制扬声器部分的播放信号以及音量。扬声器部分20向外界辐射声音信号,人们可 通过声音输出控制电路31选择所需信号通过扬声器部分20播放。为了降低扬声器部分20声音辐射对耳机部分10的影响,本发明特设计了隔振装 置30,该装置包含有弹簧32与质量块33。质量块33紧密接触耳机部分,振动自扬声器部 分20传来,在质量块33与扬声器部分20之间插入一具有弹性系数忍和力阻凡弹簧32, 扬声器部分20的振动作用于弹簧32上。该隔振装置的位移传递比为
权利要求
1.兼有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耳机,其特征是具有如下结构由具有反向设置的耳 机单元、扬声器单元构成,二个单元在同一个外壳内设置,耳机单元与人耳耦合,扬声器单 元向外辐射;耳机单元的信号输入的正负极与扬声器单元信号输入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声音 输出控制电路,由声音输出控制电路控制播放模式以及播放音量,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 的声音特性由耳机单元和扬声器单元的电声参数以及前后音腔所组成的系统决定;该耳机 的耳机单元和扬声器单元间设置隔振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有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同时具有耳 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所述的两种模式可同时以两路不同的信号馈给耳机单元和扬声器单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有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扬声器部分和 耳机部分通过隔振装置连接,隔振装置由弹簧(32 )与质量块(33 )构成;质量块(33 )紧密接 触耳机部分,振动自扬声器部分(20)传来,在质量块(33)与扬声器部分(20)之间插入一具 有弹性系数忍和力阻凡弹簧(32),扬声器部分(20)的振动作用于弹簧(32)上;质量块与 弹簧组成的隔振系统满足位移传递比小于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有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隔振装置需满足以下隔振条件扬声器部分的振动频率/大于隔振装置固定频率A的 在倍,即式中Kd——隔振元件的弹性系数,N/m或kg/m ; M~质量块的质量,N或k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有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耳机,具有如下结构由具有反向设置的耳机单元、扬声器单元构成,二个单元在同一个外壳内设置,耳机单元与人耳耦合,扬声器单元向外辐射;耳机单元的信号输入的正负极与扬声器单元信号输入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声音输出控制电路,由声音输出控制电路控制播放模式以及播放音量,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声音特性由耳机单元和扬声器单元的电声参数以及前后音腔所组成的系统决定;该耳机的耳机单元和扬声器单元间设置隔振装置。人们可以选择自己所需信号的同时,又以扬声器形式辐射给外界一个其他信号,满足特殊需求的场合和用户。
文档编号H04R1/10GK102137317SQ20111007684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9日
发明者卢国潮, 张爱平, 朱青, 杨伟, 沈勇 申请人:南京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