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71404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计算机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随着NFC技术的发展,市场上逐步开发了很多支持该NFC技术的应用,该应用指的是应用提供商开发的基于NFC能力而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程序代码,利用该程序代码可以实现例如电子票务、移动支付、身份识别等服务功能。现有技术中的近场通信的应用都是分散存在的单个应用,用户一般将所需要的某个应用下载进行使用。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是目前的近场通信智能卡主要为单卡片单应用形式,一个卡片装载一个应用,而随着近场通信的应用越来越多,用户有时会产生使用多个应用来完成某项工作的需求,现有技术的近场通信智能卡没有实现在同一卡片上多个应用的统一管理,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和系统,以满足用户对多应用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包括业务平台接收近场通信智能卡发送的业务订购请求,并将所述业务订购请求转发至认证鉴权中心,所述业务订购请求中包括应用标识、与所述应用对应的应用类业务标识和应用类产品标识的绑定关系信息;所述认证鉴权中心在鉴权所述绑定关系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业务订购请求生成订购关系信息,所述订购关系信息包括所述近场通信智能卡标识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信息, 以使所述近场通信智能卡根据所述订购关系信息使用所述应用类产品。本发明提供一种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系统,包括业务平台和认证鉴权中心;所述业务平台,用于接收近场通信智能卡发送的业务订购请求,并将所述业务订购请求转发至认证鉴权中心,所述业务订购请求中包括应用标识、与所述应用对应的应用类业务标识和应用类产品标识的绑定关系信息;所述认证鉴权中心,用于在鉴权所述绑定关系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业务订购请求生成订购关系信息,所述订购关系信息包括所述近场通信智能卡标识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信息,以使所述近场通信智能卡根据订购关系信息使用所述应用类产品。本发明的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和系统,通过在认证鉴权中心生成订购关系,使得用户可以使用所订购产品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了用户对应用的使用效率,满足用户对多应用的需求。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实施例二的信令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中的应用-业务-产品模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实施例三的信令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1为本发明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业务平台接收近场通信智能卡发送的业务订购请求;其中,该业务订购请求中可以包括应用标识、与应用对应的应用类业务标识和应用类产品标识这三者的绑定关系信息。例如,应用类业务指的是将应用进行组合打包形成业务,应用类产品指的是将业务叠加资费形成产品。步骤102、业务平台将所述业务订购请求转发至认证鉴权中心;步骤103、认证鉴权中心对所述绑定关系信息进行鉴权,并在鉴权通过后,根据所述业务订购请求生成订购关系信息;其中,认证鉴权中心可以判断订购关系是否存在,若该订购关系信息正确,则可以表明鉴权通过,则生成订购关系信息。所述的订购关系信息可以包括近场通信智能卡标识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信息,以表明该近场通信智能卡订购了绑定关系信息中所包括的产品, 以使所述近场通信智能卡根据所述订购关系信息使用所述应用类产品。本实施例的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通过在认证鉴权中心生成订购关系,使得用户可以使用所订购产品中的应用,从而提高用户对应用的使用效率,满足用户对多应用的需求。为使得对于多应用产品的说明更加清楚,以下分别通过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对多应用产品的绑定流程和订购流程进行说明。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实施例二的信令示意图,本实施例对应用与业务、产品的创建和绑定流程进行描述,其中,业务标识即应用类业务标识,产品标识即应用类产品标识,并且以下所描述的方法步骤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变通,并不局限于所描述的顺序。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应用提供商向业务/产品管理平台发送创建业务请求;例如,该业务/产品管理平台主要用于完成电信运营商的电信业务/产品的生命周期的管理与发布。步骤202、业务/产品管理平台生成业务ID ;例如,业务/产品管理平台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创建业务请求,生成业务标识即业务ID。本步骤中生成的业务ID可以关联应用ID或者没有关联应用ID。步骤203、业务/产品管理平台将业务信息同步;例如,业务/产品管理平台将业务信息即上一步骤中所生成的业务ID进行信息同步,可以同步至认证鉴权中心、应用管理平台等。步骤204、应用提供商向业务/产品管理平台发送创建产品请求;步骤205、业务/产品管理平台生成产品ID ;例如,业务/产品管理平台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创建产品请求,生成产品标识即产品ID。本步骤中生成的产品ID可以为只是一个不包括内容的标识。步骤206、业务/产品管理平台将产品信息同步;例如,业务/产品管理平台将产品信息即上一步骤中所生成的产品ID进行信息同步,可以同步至认证鉴权中心、应用管理平台等。步骤207、应用提供商向应用管理平台上传应用代码;例如,应用代码是指的应用提供商开发的基于近场通信能力、实现某种特定应用的程序代码。近场通信应用由智能卡内的实体应用和后台业务平台的业务系统应用两部分组成,将卡内实体应用下载并安装到智能卡中,在完成卡片应用数据个人化后,卡内实体应用即具备与后台业务系统应用交互完成完整应用流程的条件。步骤208、应用管理平台生成应用ID ;例如,应用管理平台主要用于完成近场通信应用的管理和发行,以及完成应用与业务、产品的绑定,同时通过与智能卡的交互,完成向智能卡的应用下载、个人化、删除等操作。本步骤中,应用管理平台在接收到应用提供商上传的应用代码后,可以将每个应用通过应用ID唯一标识。步骤209、应用管理平台生成应用与业务、产品的绑定关系信息;例如,对应用、业务和产品的关系进行说明,参见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中的应用-业务-产品模型示意图。电信业务是根据电信运营商的销售需要及用户需求,对应用进行组合打包后的中间产物,可以用于后续叠加不同的资费后销售给最终用户;每个业务可以通过步骤202中所生成的业务ID号唯一标识。电信业务与应用之间的绑定关系可以是多对多的关系,即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的将不同的应用绑定到电信业务上。
电信产品是叠加了资费的电信业务,电信产品是面向最终用户的可销售的商品; 每个产品可以通过步骤205中所生成的产品ID号唯一标识。电信业务与电信产品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即同一个业务可以通过叠加不同的资费生成不同的产品。例如,优惠券业务, 可以叠加两种资费策略,一种是按次形式,发布成1元/次的产品;另一种可以是包月,发布成5元/月的产品。应用管理平台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应用组合打包成应用类业务,用应用类业务标识唯一标识,并将业务和资费组合成应用类产品,用应用类产品标识唯一标识,同时记录应用标识、应用类业务标识和应用类产品标识的绑定信息。步骤210、应用管理平台将绑定信息同步,例如,可以同步至认证鉴权中心和计费平台等。步骤211、近场通信智能卡从应用管理平台下载应用,其中包括绑定关系信息;例如,近场通信智能卡可以向应用管理平台发送应用下载请求;应用管理平台可以根据上述请求,向近场通信智能卡返回其所请求下载的应用以及步骤209中生成的应用与业务、产品的绑定关系信息。本实施例的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通过将应用与业务和产品进行绑定,使得用户可以使用所订购产品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了用户对应用的使用效率,满足用户对多应用的需求。实施例三图4为本发明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实施例三的信令示意图,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对多应用产品创建后的订购流程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01、近场通信智能卡向业务平台发送业务订购请求;例如,近场通信智能卡在实施例二的步骤211中获取到绑定关系信息之后,可以得知下载的应用还绑定有相应的业务和产品,该智能卡可以选取其想要订购的产品,向业务平台发送业务订购请求,请求订购产品即叠加了资费的业务。具体实施例中,近场通信智能卡可以首先与读写终端交互,向读写终端发送业务订购请求,读写终端获取应用ID、绑定关系信息等,并将业务订购请求转发至业务平台。其中,上述的读写终端指的是可以读取近场通信智能卡中的信息,以及向近场通信智能卡中写入信息的装置,例如POS机等。步骤402、业务平台将所述业务订购请求转发至认证鉴权中心,请求对应用和订购关系等进行鉴权;步骤403、认证鉴权中心进行鉴权;例如,认证鉴权中心可以鉴权应用是否已经与业务、产品绑定;若应用未与任何业务、产品绑定,则返回错误信息;否则,可以表明鉴权通过,继续执行步骤404。步骤404、认证鉴权中心向计费平台发送扣费请求;例如,所述的扣费请求中可以包括绑定关系信息,以告知计费平台智能卡订购了哪个产品。步骤405、计费平台根据所述绑定关系信息中的产品标识,对所订购的应用类产品进行扣费;
例如,计费平台在对订购的产品扣费完成后,可以向认证鉴权中心返回扣费响应。步骤406、认证鉴权中心生成订购关系信息;例如,认证鉴权中心在接收到计费平台返回的扣费响应后,可以生成订购关系信息;该订购关系信息可以包括所述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卡标识、订购的产品、业务、应用、订购时间等信息。步骤407、认证鉴权中心通过业务平台向近场通信智能卡返回订购响应。例如,在订购成功后,由于在认证鉴权中心生成了订购关系信息,则近场通信智能卡后续就可以下载产品中对应的应用进行使用,在使用时同样会先做订购关系鉴权,如果鉴权没有订购关系,则可以提示用户要先订购才能使用。本实施例的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通过在认证鉴权中心生成订购关系,使得用户可以使用所订购产品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了用户对应用的使用效率,满足用户对多应用的需求。实施例四图5为本发明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业务管理系统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如图5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业务平台51和认证鉴权中心52 ;其中,业务平台51,用于接收近场通信智能卡发送的业务订购请求,并将所述业务订购请求转发至认证鉴权中心,所述业务订购请求中包括应用标识、与所述应用对应的应用类业务标识和应用类产品标识的绑定关系信息;认证鉴权中心52,用于在鉴权所述绑定关系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业务订购请求生成订购关系信息,所述订购关系信息包括所述近场通信智能卡标识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信息,以使所述近场通信智能卡根据订购关系信息使用所述应用类产品。本实施例中,认证鉴权中心52还用于接收业务/产品管理平台发送的应用类业务标识、应用类产品标识,以及应用管理平台发送的应用标识和绑定关系信息。本实施例的应用类业务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计费平台53。其中,认证鉴权中心 52,用于在鉴权所述绑定关系信息通过之后,向计费平台发送扣费请求,所述扣费请求中包括所述绑定关系信息;该计费平台53,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信息中的产品标识,对所订购的应用类产品进行扣费。本实施例的应用类业务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应用管理平台54、业务/产品管理平台阳。其中,业务/产品管理平台阳,用于生成应用类业务标识、应用类产品标识,并将所述应用类业务标识、应用类产品标识发送至所述应用管理平台;应用管理平台54,用于接收应用提供商发送的应用,并生成所述应用标识;并将所述应用组合打包成应用类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将所述业务和资费组合成应用类产品标识对应的产品,并将所述应用标识、 应用类业务标识和应用类产品标识进行绑定,生成所述绑定关系信息。本实施例中,应用管理平台54,用于接收近场通信智能卡56发送的应用下载请求;并向近场通信智能卡56返回应用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信息。本实施例的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系统,通过设置业务平台和认证鉴权中心,在认证鉴权中心生成订购关系,使得用户可以使用所订购产品中的应用,从而提高用户对应用的使用效率,满足用户对多应用的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业务平台接收近场通信智能卡发送的业务订购请求,并将所述业务订购请求转发至认证鉴权中心,所述业务订购请求中包括应用标识、与所述应用对应的应用类业务标识和应用类产品标识的绑定关系信息;所述认证鉴权中心在鉴权所述绑定关系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业务订购请求生成订购关系信息,所述订购关系信息包括所述近场通信智能卡标识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信息,以使所述近场通信智能卡根据所述订购关系信息使用所述应用类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认证鉴权中心接收业务/产品管理平台发送的应用类业务标识、应用类产品标识,以及应用管理平台发送的应用标识和所述绑定关系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认证鉴权中心鉴权所述绑定关系信息通过之后,还包括所述认证鉴权中心向计费平台发送扣费请求,所述扣费请求中包括所述绑定关系信息;所述计费平台根据所述绑定关系信息中的产品标识,对所订购的应用类产品进行扣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应用管理平台接收应用提供商发送的应用,并生成所述应用标识;还接收所述业务/产品管理平台发送的应用类业务标识、应用类产品标识;所述应用管理平台将所述应用组合打包成应用类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将所述业务和资费组合成应用类产品标识对应的产品,并将所述应用标识、应用类业务标识和应用类产品标识进行绑定,生成所述绑定关系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近场通信智能卡向所述应用管理平台发送应用下载请求; 所述应用管理平台向近场通信智能卡返回应用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信息。
6.一种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业务平台和认证鉴权中心;所述业务平台,用于接收近场通信智能卡发送的业务订购请求,并将所述业务订购请求转发至认证鉴权中心,所述业务订购请求中包括应用标识、与所述应用对应的应用类业务标识和应用类产品标识的绑定关系信息;所述认证鉴权中心,用于在鉴权所述绑定关系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业务订购请求生成订购关系信息,所述订购关系信息包括所述近场通信智能卡标识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信息,以使所述近场通信智能卡根据订购关系信息使用所述应用类产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鉴权中心,还用于接收业务/产品管理平台发送的应用类业务标识、应用类产品标识,以及应用管理平台发送的应用标识和绑定关系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费平台;所述认证鉴权中心,用于在鉴权所述绑定关系信息通过之后,向计费平台发送扣费请求,所述扣费请求中包括所述绑定关系信息;所述计费平台,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信息中的应用类产品标识,对所订购的应用类产品进行扣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用管理平台、业务/产品管理平台;所述业务/产品管理平台,用于生成应用类业务标识、应用类产品标识,并将所述应用类业务标识、应用类产品标识发送至所述应用管理平台;所述应用管理平台,用于接收应用提供商发送的应用,并生成所述应用标识;并将所述应用组合打包成应用类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将所述业务和资费组合成应用类产品标识对应的产品,并将所述应用标识、应用类业务标识和应用类产品标识进行绑定,生成所述绑定关系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所述近场通信智能卡发送的应用下载请求;并向近场通信智能卡返回应用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信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业务平台接收近场通信智能卡发送的业务订购请求,并将业务订购请求转发至认证鉴权中心,业务订购请求中包括应用标识、与应用对应的应用类业务标识和应用类产品标识的绑定关系信息;认证鉴权中心在鉴权绑定关系信息通过后,生成订购关系信息,订购关系信息包括近场通信智能卡标识以及绑定关系信息,以使近场通信智能卡根据订购关系信息使用应用类产品。本发明的近场通信智能卡的应用类业务管理方法和系统,通过在认证鉴权中心生成订购关系,使得用户可以使用所订购产品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了用户对应用的使用效率,满足用户对多应用的需求。
文档编号H04L9/32GK102208923SQ201110130470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
发明者刘婉, 王志军, 马丽 申请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