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137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特别是涉及一种既可以保证铃音响度足够大,又可以防止由于非常规操作铃音响度过大伤害人耳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日益普遍,其应用环境也是越来越复杂。不可避免的会在非常嘈杂的环境下使用,比如施工工地、地铁、公交车,闹市区和公共大型食堂等。由于周围环境噪声比较大,必然会影响到人耳的听觉。如果铃音响度不够大,用户就很难在嘈杂环境下感知来电铃音。这样就可能导致漏接比较重要的来电,影响到用户的正常工作。因此,移动终端厂家就会提高铃音响度来迎合市场需求,进而来电铃音的响度也是越来越大,甚至有的移动终端铃音响度等级已经达到了可能伤害人耳的地步,例如在移动终端喇叭的出音孔靠近人耳时来电,如果铃音响度过大,非常容易造成对人耳的伤害,尤其是使用二合一喇叭的移动终端。为解决嘈杂环境下铃音响度不足与防止铃音响度过大伤害人耳的矛盾,各个移动终端厂家也采取了一些规避措施。一种方法是,目前市面上的移动终端一般都提供振动功能,这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用户对铃音响度大小的依赖,但受到移动终端携带方式的限制。如果是在用户的随身口袋里,因为移动终端距人体比较近,来电时有振动,用户就很容易感知到,一般不会漏接来电。但是,如果移动终端是放在用户随身携带的包里,因为移动终端距人体比较远,来电时即使有振动,用户也不容易感知到,就很有可能漏接来电。另一种方法是,有的移动终端则采用来电铃音渐变的模式,即来电时铃音的响度是从小到大逐渐的达到最大,这种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铃音响度和安全的矛盾。在满足运营商对铃音响度限制的音频客观指标要求的同时,铃音响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其铃音响度还是无法满足用户在嘈杂环境下使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避免铃音过大而伤害人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中,在所述移动终端正面壳体内侧的出音孔的位置处设置有阻尼装置。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还具有下面特点在所述移动终端除正面外的任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音孔。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还具有下面特点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出音孔。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还具有下面特点所述出音孔的导音管道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喇叭的前音腔相连通。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还具有下面特点所述移动终端的喇叭的后音腔为密闭型的。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还具有下面特点所述阻尼装置包括阻尼布。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巧妙地利用移动终端喇叭音腔结构设计的改进,可以避免铃音过大而伤害人耳,并且可在保证满足运营商提出的限制来电铃音响度的客观音频指标的同时,铃音响度也是足够大,有效地减少嘈杂环境下使用漏接来电的概率。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出音孔结构设计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喇叭音腔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喇叭音腔的正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在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正面壳体内侧,在出音孔的位置处设置有阻尼装置,例如设置厚阻尼布等,还可以减小正面出音孔的面积和个数,进而降低正面出音的响度。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在除正面外的任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音孔。特别是在喇叭前音腔的侧面上增加侧出音孔,出音孔的位置可以在左右两侧面,也可以在上下两侧面上,当然也可以在背面上。侧出音孔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发明实施例只列举最常规的一种多出音孔设计,如图1所示,1是移动终端正面的出音孔,2是在本实施例移动终端左侧面上设置的出音孔,3是在本实施例移动终端右侧面上设置的出音孔,4是在本实施例移动终端上侧面上设置的出音孔,用来增加有效出音面积,分流正面出音孔的能量。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喇叭音腔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喇叭音腔的正视剖面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正面壳体内侧,出音孔1的位置处设置有阻尼装置22,例如较厚的阻尼布。喇叭单体20的后音腔M 为密闭型,这样可以避免前音腔与后音腔声波相互干涉,影响铃音响度。在喇叭出音孔设计时,除了常规的在移动终端喇叭的正面出音孔1外,同时在移动终端的两个侧面各增加了一个出音孔,如图3的左侧出音孔2和右侧出音孔3,或在终端的上侧面增加一个上侧出音孔4。这样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可以减少来电铃音从正面出音孔输出的分量,由此带来的铃音响度的损失则通过两个侧出音孔(或上侧出音孔)来补偿。对于复合膜的喇叭后音腔需要做密闭处理,而常规振膜的喇叭则不是强制要求的,但做密闭处理的话,音响效果更好。一般要求后音腔的密闭音腔至少ICC(立方厘米) 以上,如果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要求后音腔要达到1. 5CC以上。本实施例中侧出音孔的导音管道与喇叭的前音腔23相连通,并且避免过于狭长和过多弯折。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其工作原理是,声音的响度随着距离的增加是成平方衰减的,因此移动终端到人耳的距离只要不小于10cm,一般不会因为铃音过大而伤害到人耳,而对于限制铃音响度的客观音频指标,则是防止在极端情况下,即喇叭出音孔贴近人耳时突然来电,如果铃音响度过大就会很容易伤害的人耳。而本发明则正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贴近人耳的出音孔加厚了阻尼布的厚度,即增加了声阻尼,进而减少了喇叭正面出音孔输出的能量,降低铃音的响度,保证在极端情况下不至于伤害人耳。这个措施势必会影响来电铃音的响度,但可以通过增加侧面出音孔来弥补正面出音的损失。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在于,根据人们打电话的习惯,一般人耳都会正对移动终端喇叭的正面出音孔,那么降低正面出音的响度,就可以减少直达声对人耳的伤害;并通过增加侧出音孔来弥补正面出音响度的不足问题,从而,解决了即可以保护人耳,又可以缓解铃音响度不足的问题。采用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不但可以满足运营商提出的限制来电铃音响度的客观音频指标的要求,而且可以有效的缓解铃音音量不够大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提供给对来电铃音响度有客观指标要求的运营商的移动终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正面壳体内侧的出音孔的位置处设置有阻尼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除正面外的任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音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出音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上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出音孔。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孔的导音管道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喇叭的前音腔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的喇叭的后音腔为密闭型的。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装置包括阻尼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在所述移动终端正面壳体内侧的出音孔的位置处设置有阻尼装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巧妙地利用移动终端喇叭音腔结构设计的改进,可以避免铃音过大而伤害人耳,并且可在保证满足运营商提出的限制来电铃音响度的客观音频指标的同时,铃音响度也是足够大,有效地减少嘈杂环境下使用漏接来电的概率。
文档编号H04M1/60GK102307256SQ20111016962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2日
发明者秦世军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