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方法及延时、时差、延时阵列、时差阵列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4732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延时方法及延时、时差、延时阵列、时差阵列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号传输领域,特别是一种电信号的延时方法及延时、时差、延时阵列、时差阵列发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信号延时常常采用电磁延时方法,即利用阻抗匹配的均勻传输线作为延时线,或者,利用LC和运放组合电路作延时线,能够产生us级以下的线路延时。电磁延时线对传输线的要求非常高,同时,电磁延时线的抗干扰能力差,稳定性亦较差。LC延时线对传输信号的相位有影响,不能应用于对传输延时后信号相位要求高的场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超声波延时,以产生精确、稳定、纳秒级及以上的传输延时、传输延时阵列、传输时差、传输时差阵列。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信号的延时方法,该延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目标信号经信号输入端传输至第一转换器电路;经过第一转换器电路处理后传输至前端变送器;前端变送器将接收的电信号转化为超声波;超声波在声学材料棒中传输,并传输至后端变送器;后端变送器接收该超声波,并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发送至第二转换器电路;第二转换器电路将接收的电信号处理后经信号输出端输出目标信号。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目标信号的延时对应调整声学材料棒的长度。目标信号的延时对应调整声学材料棒的材质。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使用上述电信号延时方法的延时发生器, 所述延时发生器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及顺序串联在所述信号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第一转换器电路、前端变送器、声学材料棒、后端变送器和第二转换器电路。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时差发生器,所述时差发生器包括上述的两延时发生器;一延时发生器对应一信号延时;两延时发生器对应两信号延时,该两信号延时对应一延时时差。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延时阵列发生器,所述延时阵列发生器包括上述的至少三延时发生器;一延时发生器对应一信号延时;相邻两延时发生器的信号延时对应一延时时差;顺序排列的延时时差对应一延时阵列。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时差阵列发生器,所述时差阵列发生器包括上述的至少两时差发生器;一时差发生器对应一延时时差,顺序排列的至少两延时时差对应一时差阵列。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信号转化成超声波信号在声学材料棒中传输,然后再转化为电信号,最后变换为所需要的信号,实现信号的延时,该延时精确、稳定,且达到纳秒级及以上。该延时不影响信号的相位。任一传输路径实现信号传输的单向性。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实现单一传输延时、单一传输时差、传输延时阵列、传输时差阵列。任一路径传输延时及传输时差通过改变声学材料棒长度、材料等参数调整。


图1为本发明电信号延时方法的框图。图2为所述延时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时差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电信号的延时方法,该延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目标信号进入信号输入端;
52第一转换器电路接收由信号输入端传输来的信号,经处理后向前端变送器发送;
53前端变送器将接收的电信号转化为超声波;
54超声波在声学材料棒中传输,并传输至后端变送器;
55后端变送器接收该超声波,并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发送至第二转换器电路;
56第二转换器电路将接收的电信号处理后发送给信号输出端;
57信号输出端输出目标信号。信号输出端相对信号输入端的目标信号,其具有时间差,该时间差即为时间延时, 该延时对应调整声学材料棒的长度,当需要延时较大时,延长声学材料棒的长度;当需要延时较小时,缩短声学材料棒的长度。也可以通过改变声学材料棒的材质调节延时。将目标信号转化成超声波信号在声学材料棒中传输,然后再转化为电信号,最后变换为所需要的信号,实现信号的延时,该延时精确、稳定,且达到纳秒级及以上。该延时不影响信号的相位。任一传输路径实现信号传输的单向性。如图2所示,一种延时发生器,该延时发生器使用了上述延时方法,该延时发生器包括信号输入端111、信号输出端117及顺序串联在信号输入端111与信号输出端117之间的第一转换器电路112、前端变送器113、声学材料棒114、后端变送器115和第二转换器电路116。将信号转化成超声波信号在声学材料棒114中传输,然后再转化为电信号,最后变换为所需要的信号,实现信号的延时,该延时精确、稳定,且达到纳秒级及以上。该延时不影响信号的相位。任一传输路径实现信号传输的单向性。该延时发生器能够专用于特定延时结构。如图3所示,一种时差发生器,该时差发生器包括上述两延时发生器,一延时发生器包括信号输入端211、第一转换器电路212、前端变送器213、声学材料棒214、后端变送器 215、第二转换器电路216和信号输出端217 ;另一延时发生器包括信号输入端221、第一转换器电路222、前端变送器223、声学材料棒224、后端变送器225、第二转换器电路2 和信号输出端227 ;—延时发生器对应一信号延时;两延时发生器对应两信号延时,该两信号延时对应一延时时差。将信号转化成超声波信号在声学材料棒中传输,然后再转化为电信号, 最后变换为所需要的信号,实现信号的延时,该延时精确、稳定,且达到纳秒级及以上。该延时不影响信号的相位。任一传输路径实现信号传输的单向性。该时差发生器能够专用于特定传输时差结构。一种延时阵列发生器,该延时阵列发生器包括上述至少三延时发生器;一延时发生器对应一信号延时;相邻两延时发生器的信号延时对应一延时时差;顺序排列的延时时差对应一延时阵列。将信号转化成超声波信号在声学材料棒中传输,然后再转化为电信号, 最后变换为所需要的信号,实现信号的延时,该延时精确、稳定,且达到纳秒级及以上。该延时不影响信号的相位。任一传输路径实现信号传输的单向性。该延时阵列发生器能够专用于特定延时阵列结构。一种时差阵列发生器,该时差阵列发生器包括上述至少两时差发生器;一时差发生器对应一延时时差,顺序排列的至少两延时时差对应一时差阵列。将信号转化成超声波信号在声学材料棒中传输,然后再转化为电信号,最后变换为所需要的信号,实现信号的延时,该延时精确、稳定,且达到纳秒级及以上。该延时不影响信号的相位。任一传输路径实现信号传输的单向性。该时差阵列发生器能够用于特定延时阵列结果。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信号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延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目标信号经信号输入端传输至第一转换器电路;经过第一转换器电路处理后传输至前端变送器;前端变送器将接收的电信号转化为超声波;超声波在声学材料棒中传输,并传输至后端变送器; 后端变送器接收该超声波,并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发送至第二转换器电路;第二转换器电路将接收的电信号处理后经信号输出端输出目标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信号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信号的延时对应调整声学材料棒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信号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信号的延时对应调整声学材料棒的材质。
4.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电信号延时方法的延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发生器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及顺序串联在所述信号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第一转换器电路、前端变送器、声学材料棒、后端变送器和第二转换器电路。
5.一种时差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差发生器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延时发生器;一延时发生器对应一信号延时;两延时发生器对应两信号延时,该两信号延时对应一延时时差。
6.一种延时阵列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阵列发生器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至少三延时发生器;一延时发生器对应一信号延时;相邻两延时发生器的信号延时对应一延时时差;顺序排列的延时时差对应一延时阵列。
7.—种时差阵列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差阵列发生器包括权利要求5所述的至少两时差发生器;一时差发生器对应一延时时差,顺序排列的至少两延时时差对应一时差阵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信号的延时方法,该延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目标信号经信号输入端传输至第一转换器电路;经过第一转换器电路处理后传输至前端变送器;前端变送器将接收的电信号转化为超声波;超声波在声学材料棒中传输,并传输至后端变送器;后端变送器接收该超声波,并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发送至第二转换器电路;第二转换器电路将接收的电信号处理后经信号输出端输出目标信号。有益效果是将信号转化成超声波信号在声学材料棒中传输,然后再转化为电信号,最后变换为所需要的信号,实现信号的延时,该延时精确、稳定,且达到纳秒级及以上。该延时不影响信号的相位。通过不同组合,实现单一传输延时、单一传输时差、传输延时阵列、传输时差阵列。
文档编号H04B3/04GK102324985SQ20111017299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
发明者王毕众, 肖聪, 苏健平 申请人:深圳市建恒测控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