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网元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799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网元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网元(包括服务GRPS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 WCDMA)系统是当前基于无线WCDMA技术实现业务接入的重要系统 和方法。WCDMA的核心网架构如图I所示,包括服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服务)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简称为 SGSN)、关ロ GPRS 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Node,简称为GGSN)和归属用户签约寄存器等网元,本文中将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简称为HLR)和3G中的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简称为HSS)统称为归属用户签约寄存器,用HLR/HSS表示。由于现有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核心网络使用与WCDMA相同架构,以下WCDMA统指WCDMA及TD-SCDMA。SGSN是GPRS网络的ー个基本的组成网元,是为了提供GPRS业务而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le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网络中引进的一个新的网元设备。主要完成分组数据包的路由转发、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逻辑链路管理、鉴权和加密等功能。GGSN提供数据报文在WCDMA网内和外部数据网之间的路由和封装,起网关作用,它包括PS附着用户的路由信息,路由信息用于把数据报文隧道到MS的当前附着点,SP,SGSN。HLR/HSS用于存储用户的分组域签约数据和路由信息。RNC是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是无线接入网的组成部分,用于提供移动性管理、呼叫处理、链接管理和切換机制。在3GPP23. 060R7版本及以后,引入了直连隧道(direct tunnel)技术,RNC与GGSN之间可以直接建立媒体面隧道,媒体面数据不用再经过SGSN转发。Node B是基站(无线收发信机),通过Uu接ロ与UE进行通信。移动网络的ー个重要特性是在终端持续移动的过程中仍保持业务的连续性收发,这就是切換功能。对于WCDMA核心网而言,切換功能是在重定位流程及2G、3G系统间切換中实现的,本文主要讨论重定位流程,不涉及2G、3G系统间切換问题。重定位流程完成用户在使用业务数据的过程中使数据在核心网内的接入路径随終端位置改变而改变,从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重定位流程是移动通信核心网中最复杂的流程。涉及到数据转发、路由更新的功能。重定位流程按发生的场景分为-服务无线网络子系统(ServiceRadio Network Subsystem, SRNS)重定位;-联合的硬切换和SRNS重定位;
-小区/URA(UTRAN Registration Area, UTRAN 注册■区域)联合更新和 SRNS 重定位;-路由区更新;-SRNS重定位取消。服务SRNS重定位过程服务SRNS重定位过程只在MS (终端)处于PMM-C0NNECTED (分组域移动管理-连接)状态时执行,Iur接ロ用于传送控制信令及用户数据。服务SRNS 重定位过程用于在 UTRAN((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UMTS无线接入网)侧从源RNC到目标RNC从ー个“固定的静止位置”,将UTRAN迁移到CN连接点。在这个过程中,Iu链接是重定位的。如果目标RNC连接在与源RNC相连 的同一个SGSN上,则SGSNSRNS(服务无线网络子系统)内部重定位过程被执行,该过程不做SGSN切換。否则,如果目标RNC与源RNC连接在不同SGSN上,则需做SGSN切换场景的服务SRNS重定位过程。图2a所示为源RNC(服务RNC)和目标RNC连接到不同的SGSN上时RNC的重新定位。图2b所示为SRNS重定位过程和路由区更新过程完成后的情形。服务SRNS重定位过程和RA (Routing Area,路由区)更新后,MS在新SGSN中注册,MS对于新SGSN而言处于PMM-C0NNECTED状态,目标RNC将作为服务RNC。服务SRNS重定位过程见图3的说明(基于3GPP TS 23. 060 R7及以后版本),包括重定位准备过程、重定位执行过程和重定位完成过程,具体如下步骤301 :源RNC决定发起SRNS重定位;步骤302 :源RNC发送重定位(Relocation Required)消息(包含重定位类型、原因、源ID,目标ID,源RNC到目标RNC透明容器等)给原SGSN,发起重定位准备过程。其中,源到目标RNC透明容器包括重定位协调必要的信息,安全功能性和RRC协议上下文信息(包括UE容量)。步骤303 :原SGSN根据目标小区ID,如果确定SRNS重定位是SGSN间的SRNS重定位,发送“转发重定位请求(Forward Relocation Required) ”消息给新SGSN,发起重定位资源分配过程。步骤304a :新SGSN发送重定位请求消息给目标RNC。该重定位请求消息中包括永久NAS(非接入层)UE识别号(如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MSI)、原因、CN域指示器、源RNC到目标RNC的透明容器和要设置的无线接入承载(Radio Access Bearer,简称为 RAB)等。该请求消息中还携带GGSN的用户面IP地址及TEID用于RNC与GGSN建立直连隧道。步骤304b :目标RNC接受RAB所有必要的资源包括Iu用户面成功分配后,建立与新SGSN的RAB承载,发送重定位请求证实(Relocation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给新SGSN ;步骤305 :目标RNC和新SGSN之间传送用户数据的资源已分配好,并且新SGSN已为SRNS的重定位准备就绪后,新SGSN发送“转发重定位响应(Forward RelocationResponse) ”消息到原SGSN ;至此,重定位资源分配过程被成功终结。
步骤306 :原SGSN发送重定位命令(Relocation Command)消息给新RNC,继续SRNS的重定位;重定位命令消息中包括要释放的RAB及受数据转发制约的RAB。原SGSN根据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为QoS)确定受数据转发制约的RAB。步骤307 :源RNC从PS域接收到重定位命令消息后,启动数据转发定时器,源RNC开始转发数据。在SRNS重定位中的数据转发应通过Iu接ロ执行,意味着源SRNC和目标RNC之间的数据交换在源SRNC中复制,并在IP层向目标RNC发送。步骤308 :当重定位准备过程被成功終止,并且源RNC准备就绪,源RNC通过发送“目标RNC到源RNC透明容器“中提供的RRC (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给MS,触发SRNS重定位的执行。 上述RRC消息如可以是物理通道重配置消息(Physical ChannelReconfiguration),消息中携带UE信息元和CN透明容器。步骤309 :当接收到重定位执行触发时,目标RNC应发送重定位检测消息给新SGSN0当重定位检测消息被发送时,目标RNC应启动源RNC操作。步骤310 目标SRNC向源RNC发送RAN移动性信息,包括本地区域标识和路由小区标识等,还包括終端与SRNC之间的序列号。收到这条信息后,終端开始向目标RNC发送上行数据包。終端完成重配置后,向目标RNC发送RAN移动性信息确认消息,通知目标RNC其已做好接受下行数据的准备。步骤311 :目标SRNC通过发送重定位完成消息给新SGSN发起重定位完成过程,其中携帯目标SRNC地址,如果是直连隧道方式,重定位完成消息中携帯目标SRNC地址媒体面地址,目标SRNC媒体面隧道端点标识符(TEID)。步骤312 :如果SRNC重定位是SGSN之间的重定位,新SGSN发送转发重定位完成消息给原SGSN。原SGSN返回对转发的重定位完成消息的确认。步骤313 :如果SRNS重定位是SGSN SRNS之间的重定位,或SRNS重定位是SGSNSRNS内的使用直连隧道的重定位,新SGSN发送更新F1DP(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消息(其中携帯新SGSN地址,SGSN隧道端点标识符,用于媒体面的目标RNC地址,RNCTEID,议定QoS)给相关GGSN ;如果是直连隧道方式,新SGSN发送的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携帯新SGSN控制面地址,新SGSN控制面隧道端点标识符,目标RNC地址媒体面地址,目标RNC媒体面隧道端点标识符以及DTI指示和议定QoS等相关信息给相关GGSN,GGSN更新它们的PDP上下文字段,并返回更新PDP上下文响应(Update PDPContext Response)消息,携带GGSN隧道端点标识符等。步骤314 :接收到转发重定位完成消息后,原SGSN发送Iu释放命令(Iu ReleaseCommand)消息给源RNC,当RNC数据转发定时器到期吋,源RNC响应ー个Iu释放完成(IuRelease Complete)消息;步骤315 :MS完成重新配置过程后,如果新路由区标识与以前的不一样,MS会发起路由区更新过程。路由区更新过程是为了将MS当前的位置信息登记在新SGSN,并将新SGSN信息更新到HLR中。本流程中的路由区更新部分只是执行的RA更新过程的ー个子集,因为MS处于 PMM-CONNECTED 状态。联合硬切换和SRNS重定位过程联合硬切换和SRNS重定位用于RNC之间无Iur接ロ,且该过程只在MS处于分组域移动管理-连接(PMM-CONNECTED)状态时执行。联合硬切换和SRNS重定位过程用于执行由UTRAN決定的硬切换时,在UTRAN侧从源RNC到目标RNCJf UTRAN迁移到CN(核心网)连接点。在这个过程中,Iu链接被重定位。如果目标RNC与源RNC连接到同一 SGSN上,则SGSN SRNS内部的重定位过程被执行。如果目标RNC连接到的SGSN与源RNC连接到的SGSN不同,则SGSN间的SRNS重定位过程 被执行。执行这个过程后接着执行SGSN之间的路由区更新过程。小区/URA联合更新和SRNS重定位过程这个过程只为处于PMM-CONNECTED状态的MS执行,这里Iur携带控制信令但没有
用户数据。小区/URA联合更新和SRNS重定位用于在UTRAN中执行小区重新选择时,在UTRAN侧从源SRNC到目标RNC将UTRAN迁移到CN连接点。在这个过程中,Iu链接被重定位。路由区更新当附着的MS检测到它已进入新RA或周期性RA更新定时器到期,就需进行路由区更新。SGSN通过发现它也管理前RA,检测到它是SGSN内部的路由区更新。在这种情况下,SGSN有MS的必要信息,因而没必要把新的MS位置通知GGSN或HLR,所以不会做GGSN切換,不是本专利的内容,本专利描述跨SGSN间的路由区更新。在跨SGSN间的路由区更新中,只有MS不在PMM连接状态,新SGSN才向GGSN发送PDP上下文更新请求,在PMM连接状态,PDP上下文更改请求在服务SRNS重定位过程或联合硬切換和SRNS重定位过程中完成。路由区更新流程见图4(基于3GPP TS 23. 060R6版本),具体如下步骤401,如果RRC连接还没有建立,建立RRC连接。MS发送路由区更新请求消息(P-TMSI,前 RAI,前 P-TMSI 签名,更新类型,Follow on Request)到新 SGSN。步骤402,如果RA更新是SGSN间的路由区更新,并且MS以前在PMM-IDLE (分组域移动管理-空闲)状态,新SGSN发送SGSN上下文请求消息(前P-TMSI,前RAI,前P-TMSI签名)到原SGSN,获取MS的丽和PDP上下文。步骤402a,原SGSN向源SRNS发送SRNS上下文请求消息,并得到SRNS上下文请求应答。步骤403,原SGSN向新SGSN发送SGSN上下文请求应答。步骤404,安全处理功能。步骤405,如果RA更新是SGSN间的路由区更新,新SGSN发送SGSN上下文证实消息给原SGSN。步骤406,原SGSN向源SRNS发送数据转发命令。步骤407,如果在步骤402a,源SRNS有缓存的数据,则源SRNS向原SGSN转发数据。步骤408,原SGSN向新SGSN转发数据。步骤409,如果RA更新是SGSN间的路由区更新,并且MS不在PMM连接状态,新SGSN向原GGSN发送更新PDP上下文请求(也称作PDP上下文更改请求)消息,原GGSN向新SGSN发送PDP上下文更改应答。步骤410,如果RA更新是SGSN间的RA更新,新SGSN通过发送更新位置(SGSN号码,SGSN地址,頂SI)给HLR,把SGSN的改变通知HLR。步骤411,如果RA更新是SGSN间的RA更新,HLR发送取消位置(Cancel Location)(MSI,取消类型)给原SGSN,原SGSN释放原Iu资源。步骤412,如果RA更新是SGSN间的路由区更新,HLR发送插入用户数据(MSI,签约数据)消息给新SGSN。步骤413,如果RA更新是SGSN间的RA更新,HLR通过发送Update LocationAck(IMSI)给新SGSN加以证实。 步骤414至步骤419为无线侧路由更新过程。业界目前提出了多种新的移动管理技术,其本质思想是用户身份和位置分离技术。现有技术中已有有关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Subscriber Identifier & LocatorSeparation Network, SILSN)的解决方案,如基于主机的实现如HIP技术,以及基于路由器的实现如位置身份分离协议(LISP)技术,每种实现中又有相关的多种技术进行支持,这些方案中終端用户的身份标识(文中表示为AID)在移动过程中不改变,根据终端的位置另行分配位置标识(文中表示为RID)来实现数据报文的路由和转发。图5示出了一种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SILSN)的网络架构,该SILSN架构的网络拓扑划分为拓扑关系上没有重叠的接入网和骨干网,接入网位于骨干网的边缘,负责所有终端的接入,骨干网负责接入的终端间数据报文的路由和转发。网络中,AID作为终端的用户身份标识,在終端移动过程中始終保持不变;RID是网络为终端分配的位置标识,在骨干网使用。应说明的是,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在不同的SILSN架构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但实质是ー样的。SILSN架构中,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固定终端和游牧终端中的ー种或多种,如手机、固定电话、电脑和服务器等等。SILSN架构中,接入网用于为终端提供ニ层(物理层和链路层)接入手段,维护终端与ASR之间的物理接入链路。SILSN架构中,骨干网的主要网元包括接入服务路由器(Access Service Router, ASR)是骨干网的边缘路由器,用于为终端分配RID,维护终端的AID-RID映射信息,到ILR登记注册和查询终端的AID-RID绑定关系,以及实现数据报文的路由和转发等。終端须经过ASR接入骨干网。ASR为终端分配的RID包含该ASR的地址信息,或者说指向本ASR,将该RID作为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时,该数据报文将被路由到该ASR。通用路由器(Common Router, CR),骨干网的核心路由器,用于根据数据报文中的RID进行选路,转发以RID为目的地址的数据报文。身份位置寄存器(Identity Location Register, I LR), ILR用于保存和维护归属用户终端的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映射信息,文中也写为AID-RID映射信息,处理对終端位置的注册、去注册和查询;可选地,骨干网还可以包括
互联服务节点(InternetService Router, ISR),具有与传统 IP 网络、ASR 和 ILR的接ロ,用于实现身份、位置分离网络与传统IP网络的互联互通。可以看出,ASR为了实现报文的正常转发,需要在終端接入时为该終端分配RID,并需要到ILR注册该用户的AID与RID的绑定,以更新ILR中的该终端的绑定的RID。在一个示例中,ASR为每个终端维护该终端的对端信息(也可称为终端与通信对端的连接信息,或終端与通信对端的通信关系信息),其中包含该终端AID及其通信对端AID的对应关系信息,还可以包括该终端的AID-RID映射信息。WCDMA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类型的业务应用,但也存在很多应用上的问题,如GGSN不变,存在路由迂回。終端在一次连接及使用业务的过程中,GGSN保持不变。这样在用户发生移动的情况下,有可能移到距离GGSN很远而距离业务源较近的地方,从而造成路径迂回,导致传输资源浪费、时延变长。
使用静态公有地址作为终端的IP地址,会对用户的移动性有很大限制。静态公有IP地址由于路由规划的原因,只能从固定的网关出局。一旦移动到很远的地方,无法就近接入外部网络。不可避免的造成路由迂回,导致传输资源浪费、时延变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网元及系统,以解决路由迂回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在终端发生移动的场景下,该方法包括目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依次通过新服务GRPS支持节点(SGSN)、原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向新GGSN发送目标RNC为所述终端分配的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所述新GGSN为终端分配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并依次通过所述原GGSN、新SGSN向所述目标RNC发送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进ー步地,目标RNC向所述新SGSN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所述新SGSN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并向所述原GGSN发送第二消息所述原GGSN接收所述第二消息,并向所述新GGSN发送所述第三消息;所述新GGSN接收所述第三消息,所述第一至第三消息中均携帯所述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所述新GGSN通过所述原GGSN、新SGSN向所述目标RNC发送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的步骤,包括所述新GGSN向所述原GGSN发送第四消息;所述原GGSN接收所述第四消息,并向所述新SGSN发送第五消息;所述新SGSN接收所述第五消息并向所述目标RNC发送所述第六消息;所述第四至第六消息中均携帯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六消息为现有或新增消息。进ー步地,所述第一消息为重定位完成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所述第三消息为PDP上下文推送消息,所述第四消息为PDP上下文推送应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为更新PDP上下文应答,所述第六消息为通知消息。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还携带所述终端的实现切换所需信息,所述新GGSN根据所述终端的实现切换所需信息分配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进ー步地,所述原GGSN在接收所述第二消息后,判断是否需要切換,决定切换时选择新GGSN,井向选择的新GGSN发送所述第三消息。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GRPS支持节点(SGSN),所述SGSN包括该SGSN包括上行消息处理模块和下行消息处理模块,在终端发生移动的场景下,作为新SGSN时所述上行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发送的第一消息, 以及向原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中均携帯目标RNC为所述終端分配的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所述GGSN包括接收模块、地址分配模块和发送模块,在终端发生移动的场景下作为原GGSN时,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新SGSN发送的所述第二消息,还用于接收新GGSN发送的所述第四消息;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新GGSN发送第三消息,还用于向新SGSN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第三消息中均携帯目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为所述終端分配的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所述第四消息和第五消息中均携帯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作为新GGSN时,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原GGSN发送的所述第三消息;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原GGSN发送所述第四消息;所述地址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终端分配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服务GRPS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本发明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网元及系统按一定的路径实现了目标RNC与新GGSN之间信息的媒体面隧道地址的交互,实现了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避免了路由迂回。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ー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现有WCDMA系统分组域的架构图;图2a为服务SRNS重定位和路由区更新如的不意图;图2b为服务SRNS重定位和路由区更新后的不意图;图3是现有SRNS重定位过程的流程图;图4是现有路由区更新的流程图;图5为ー种SILSN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具有SILSN架构的WCDMA核心网架构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用于服务SRNS重定位的方法流程示意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ニ的用于联合的硬切换和SRNS重定位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用于小区/URA联合更新和SRNS重定位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用于路由区更新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SGSN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GGSN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建立直接隧道的实现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需要说明的是,由于TD-SCDMA核心网络架构与WCDMA核心网络架构一致,本发明方案在TD-SCDMA核心网络中同样适用,以下所述WCDMA统指WCDMA及TD-SCDMA。如图11所示,本发明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包括步骤111 :下行地址传递步骤,目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依次通过新服务GRPS支持节点(SGSN)、原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向新GGSN发送目标RNC为所述终端分配的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具体地,所述目标RNC依次通过新SGSN、原GGSN向新GGSN发送所述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的步骤,包括目标RNC向所述新SGSN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所述新SGSN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并向所述原GGSN发送第二消息所述原GGSN接收所述第二消息,并向新GGSN发送第三消息;所述新GGSN接收所述第三消息,所述第一至第三消息中均携帯所述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步骤112 :上行地址传递步骤,所述新GGSN为终端分配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并依次通过所述原GGSN、新SGSN向所述目标RNC发送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具体地,所述新GGSN通过所述原GGSN、新SGSN向所述目标RNC发送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的步骤,包括所述新GGSN向所述原GGSN发送第四消息;所述原GGSN接收所述第四消息,并向所述新SGSN发送第五消息;所述新SGSN接收所述第五消息并向所述目标RNC发送所述第六消息;所述第四至第六消息中均携帯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其中,前述第一至第六消息为现有或新增消息。优选地,所述第三消息还携带所述终端的实现切换所需信息(如MS的MSI和/或AID,PDP上下文信息(包含新SGSN、新RNC的地址与TEID,DTI),MS的鉴权信息等信息),所述新GGSN根据所述终端的实现切换所需信息分配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本发明中,优选地,原GGSN在接收所述第二消息后,判断是否需要切換,决定切換时选择新GGSN,井向选择的新GGSN发送所述第三消息。本发明所说的控制面隧道地址包括对应网元的控制面地址和控制面隧道端点标识(TEID),媒体面隧道地址包括对应网元的媒体面地址和媒体面隧道端点标识(TEID)。
为了便于阐述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ー步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下文中,本发明提供了 ー种在WCDMA系统中使用身份位置分离架构,在切换过程中支持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WCDMA核心网的移动性管理方法,以避免路由迂回。具体来讲,是将上述SILSN架构应用于WCDMA系统,来实现无固定锚点切換。需要说明的是,使用SILSN架构只是为了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流程也可广泛适用于其它身份位置分离架构。 根据背景技术记载的SILSN架构及其工作原理可以了解,終端移动发生跨ASR的切换时,切入一侧的新ASR要为终端分配RID,封装MS发出的报文及解封装发往MS的报文;切出一侧的原ASR要删除该终端的AID-RID映射信息,转发发往MS的报文到新ASR。同吋,新ASR或原ASR需要更新MS在ILR的AID-RID映射关系,并且,如果ASR、ISR使用AID-RID映射缓存在本地,需要有ー种机制将AID-RID映射改变通知ASR、ISR0在图6示出了ー种具有SILSN架构的WCDMA核心网的架构GGSN用作ASR的功能,与ILR之间有接ロ SI,接ロ SI用于向ILR查询通信对端的RID,注册、更改、删除MS的AID-RID映射关系等。GGSN与ISR之间有信令接ロ S2及数据接ロ D2,信令接ロ S2用于在GGSN切换时,通知ISR相关AID-RID绑定的更改,也可用于GGSN通知ISR注册、删除AID-RID绑定。GGSN与ISR之间的数据接ロ D2用于GGSN向ISR转发MS发送的发往外部网络的数据及ISR向GGSN转发发往MS的数据。ISR与外部网络的数据接ロ D3不在本专利描述的范围。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架构。由于无线接入网可能采用其他的结构,在其他架构中目标RNC可能是其他的无线侧网元。在基于以上WCDMA核心网架构的重定位准备过程中,GGSN不再需要锚定,可根据SGSN的切换进行GGSN的切换以减少路由迂回。下文主要针对为实现无固定锚点切换而在原有系统上进行的改进加以描述,包括相关的功能和流程。文中,在描述某网元作为原侧网元对終端切换进行处理时,称该终端为切出終端;在描述某网元作为目标侧网元对终端切换进行处理时,称该终端为切入終端。文中,还将终端的通信对端接入的网元简称为对端网元;另,在表述某个网元的功能时,将接入到该网元的用户终端称为终端,与接入该网元的用户终端通信的用户终端称为通信对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基于图5描述的WCDMA核心网架构,描述无锚点GGSN的服务SRNS重定位过程,切換过程无数据丢失,切換完成后,MS的数据报文通过新GGSN进行路由,以减少路由迂回。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服务SRNS重定位过程的流程包括步骤701-711 :同现有服务SRNS重定位流程的步骤301-311。步骤712.新SGSN通过发送转发重定位完成消息,发信号通知原SGSN,SRNS重定位过程已完成。步骤712和步骤713可同时发生。步骤712与现有流程步骤312—致。
步骤713a新SGSN向原GGSN发送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其中携带用于控制面的新SGSN地址,SGSN TEID (隧道端点标识符),用于媒体面的新RNC地址,RNC TEID,议定QoS,DTI等),同现有服务SRNS重定位流程的步骤313。步骤A.原GGSN收到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后,根据消息中携帯的新SGSN地址,决定是否需要切换GGSN,这里决定是否需要切换GGSN可以根据本地策略也可以访问外部服务器获取信息等方式,如果不切換GGSN与现有后续流程相同,本实施例主要描述切换GGSN的情況。
原GGSN如果决定切换GGSN,可根据新SGSN的地址,查询本地配置,查询外部服务器等方式获得新GGSN的地址(即选择新GGSN);在得到新GGSN地址以后,原GGSN向新GGSN发送PDP上下文推送消息,PDP上下文推送消息中可包括MS的MSI和/或AID,PDP上下文信息(包含新SGSN、新RNC的地址与TEID,DTI),MS的鉴权信息等信息。此处PDP上下文推送消息的目的是通知新GGSN MS需要切換,及把MS相关的PDP上下文,鉴权信息等发送给新GGSN,不局限于一条消息。步骤B.新GGSN收到原GGSN发送的PDP上下文推送消息后,为MS分配ー个其自身的地址作为MS的RID,该RID可以是接受原GGSN消息的地址(即第二地址信息),也可以是ー个新分配的新GGSN的其他IP地址;同时,新GGSN为收到的MS的上下文分配GTP(GPRSTunneling Protocol, GPRS隧道协议)隧道(包括控制面及媒体面TEID)。步骤Cl.新GGSN向原GGSN发送PDP上下文推送消息应答,应答包括新GGSN是否接受切換,MS的MSI,新GGSN地址(可与接受原GGSN消息的IP地址相同,也可以不同),新GGSN控制面及媒体面TEID,MS的AID,为MS分配的RID,临时转发TEID (如果MS需要GGSN对PDU数据包用PDU序列号排序),临时PDU序列号(如果MS需要GGSN对PDU数据包用PDU序列号排序)等信息。步骤C2.原GGSN收到新GGSN发送的PDP上下文推送消息应答,如果新GGSN不接受切換,原GGSN可根据策略和配置选择另ー个GGSN重复步骤A ;也可以不再进行切换尝试,使用现有流程完成服务SRNS重定位过程。如果新GGSN接受切換,原GGSN向新GGSN发送TOP上下文切换消息,可包括MS的IMSI和/或AID,上下行PDU序列号(如果MS需要GGSN对PDU数据包用PDU序列号排序)
等信息。如果MS需要GGSN对下行PDU数据包用PDU序列号排序,原GGSN开始将下行数据包向新GGSN的临时转发TEID发送,使用临时PDU序列号;新GGSN收到后用下行PDU序列号排序,使用新RNC的媒体面TEID向新RNC发送。如果MS不需要GGSN对下行PDU数据包用PDU序列号排序,则原GGSN可使用新RNC的媒体面TEID向新RNC转发。针对MS不需要GGSN对下行PDU数据包用PDU序列号排序的情形,新GGSN不需分配临时转发TEID和临时PDU序列号,步骤Cl中PDP上下文推送消息应答不需携带临时转发TEID和临时PDU序列号;原GGSN可不向新GGSN发送步骤C2中PDP上下文切換消息,新GGSN在收到发往MS的数据时使用新RNC的媒体面TEID向新RNC发送。原GGSN可直接封装转发MS的上行数据包,或用新GGSN的媒体面TEID向新GGSN转发。
步骤713b.原GGSN向新SGSN发送更新PDP上下文响应,与原有流程步骤313更新PDP上下文响应消息格式一致,但是媒体面TEID及控制面TEID填写在步骤Cl中收到的新GGSN的媒体面TEID及控制面TEID ;媒体面的GGSN地址及控制面的GGSN地址填写在步骤Cl中收到的新GGSN的媒体面的GGSN地址及控制面的GGSN地址。此步骤后,新SGSN开始向新GGSN,而不是原GGSN发送控制面数据;如果没有采用直连隧道方式,新SGSN开始向新GGSN,而不是原GGSN发送媒体面数据。步骤C3.如果使用直连隧道方式,新SGSN通知新RNC新GGSN的媒体面地址及TEID,此步骤后,新RNC开始向新GGSN,而不是原GGSN发送媒体面数据。步骤D.原GGSN可根据MS的通讯对端表,查找所有MS关联的对端GGSN (除新GGSN),发送MS AID-RID映射变更的消息,并接收AID-RID映射变更消息的应答。步骤E.原GGSN向ILR发送AID-RID映射变更的消息,并接收ILR的应答。
步骤F.原GGSN收到所有对端(GGSN,ISR, ILR)发送的AID-RID映射变更消息的应答后,可停止向新GGSN转发数据,删除相关信息;同吋,向新GGSN发送停止转发消息,新GGSN收到该消息后可删除分配的临时转发TEID和临时PDU序列号。如果不要求PDU序列号排序,则可不向新GGSN发送停止转发消息。步骤F也可在原GGSN设置转发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后向新GGSN发送停止转发消息。也可在新GGSN对临时转发TEID和临时PDU序列号使用老化机制,则可不向新GGSN发送停止转发消息。步骤714.接收到转发重定位完成消息,原SGSN发送Iu释放命令给源RNC。当RNC数据转发定时器到期,源RNC用Iu释放完成消息响应。步骤714与现有流程步骤314—致。步骤715. MS发起路由区更新过程,由于MS处于PMM-CONNECTED模式,它只是执行的RA更新过程的ー个子集。步骤715与现有流程步骤315 —致。本实施例步骤A到F是本专利的不同现有流程的改动,由新SGSN的PDP上下文更新消息触发,用于GGSN的无缝切換。与联合硬切換和SRNS重定位流程,联合的小区/URA和服务RNS重定位的流程区别在于无线侧,因此不影响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步骤A到F同样可用于现有流程的联合硬切換和SRNS重定位过程及联合的小区/URA更新和SRNS重定位过程,由新SGSN的PDP上下文更新消息触发,实现GGSN的无缝切換。此外,本实施例还可具有如下变例/替代方式例如,步骤C2中,原GGSN也可以将其保存的通讯对端的AID-RID缓存发送给新GGSN。例如,在步骤D中,通知通讯对端有多种方式方式一,不执行步骤D,只执行步骤E,AID-RID的映射信息的更新由ILR通知;方式ニ,使用广播通知方式。例如,也可以不执行步骤D,原GGSN转发所有发往MS的数据给新GGSN,且转发时间长于所有GGSN缓存AID-RID映射的时间,确保原GGSN转发所有对端GGSN由于AID-RID缓存老化,查询ILR得到新AID-RID映射之前的数据包.原GGSN收到发往MS的数据时可以通知对端网元(GGSN、ISR)MS已切换到新GGSN。例如,步骤D和/或E也可由新GGSN执行,原GGSN可发送缓存的MS的通讯对端表发送给新GGSN.例如,如果原GGSN与MS之间有多个PDP上下文,原GGSN在收到最后ー个PDP上下文变更通知时,执行步骤A-F,一次性将多个PDP上下文传给新GGSN。实施例ニ本实施例基于图5描述的WCDMA核心网架构,描述联合硬切换和SRNS重定位流程,联合硬切换和SRNS重定位流程完成后,MS关联到新SGSN与新GGSN。步骤801 :源RNC发起PS域的联合硬切换和SRNS重定位。同现有联合硬切换和SRNS重定位流程。
步骤802 :源RNC通过发送重定位请求(Relocation Required)消息给原SGSN(OldSGSN),发起重定位准备过程;该重定位请求中包含的重定位类型、原因、源小区ID、目标小区ID、源RNC到目标RNC透明容器等内容。与步骤702不同的是,这里将重定位类型设置为“涉及UE”。同现有联合硬切換和SRNS重定位流程。步骤803-807 :与步骤703-707类同,同现有联合硬切换和SRNS重定位流程。步骤808 :源RNC通过发送RRC消息给MS,触发SRNS重定位的执行;终端发送RRC消息给目标RNC。同现有联合硬切換和SRNS重定位流程。步骤809 :源RNC通过原SGSN、新SGSN向目标RNC发送传递RNC上下文(ForwardSRNC Context)消息。同现有联合硬切换和SRNS重定位流程。步骤810 :当目标RNC发现终端在其服务区吋,目标RNC向新SGSN发送重定位检测(Relocation Detect)消息。同现有联合硬切换和SRNS重定位流程。步骤811 :当目标RNC收到终端发送过来的RRC消息时(步骤808),目标RNC向新SGSN发送重定位完成(Relocation Complete)消息。同现有联合硬切换和SRNS重定位流程。步骤812 :新SGSN通过发送转发重定位完成消息,发信号通知原SGSN,SRNS重定位过程已完成。步骤812和步骤813可同时发生。同现有联合硬切換和SRNS重定位流程。步骤813a :新SGSN向原GGSN发送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其中携带用于控制面的新SGSN地址,SGSN TEID (隧道端点标识符),用于媒体面的新RNC地址,RNC TEID,议定QoS,DTI等),同现有联合硬切换和SRNS重定位流程。步骤A :同实施例ー步骤A。步骤B :同实施例ー步骤B。步骤Cl :同实施例ー步骤Cl。步骤C2 :同实施例ー步骤C2。步骤813b:同实施例一步骤713b。步骤C3 :同实施例ー步骤C3。步骤D :同实施例ー步骤D。步骤E :同实施例ー步骤E。步骤F :同实施例ー步骤F。步骤814 :接收到转发重定位完成消息,原SGSN发送Iu释放命令给源RNC。当RNC数据转发定时器到期,源RNC用Iu释放完成消息响应。同现有联合硬切換和SRNS重定位流程。
步骤815 :位置更新过程,同现有联合硬切換和SRNS重定位流程。此外,本实施例还可具有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变例。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基于图5描述的WCDMA核心网架构,描述联合的小区/URA和SRNS重定位流程,联合的小区/URA和SRNS重定位流程完成后,MS关联到新SGSN与新GGSN。步骤901 :终端向源RNC发送小区更新(Cell Update)消息,或者发送URA Update或Cell Update或GRA Update。同现有联合的小区/URA和SRNS重定位流程。步骤902-909 :与实施例ー步骤702-709类同。同现有联合的小区/URA和SRNS重定位流程。步骤910 :目标RNC向终端发送小区更新确认(Cell Update Confirm)消息,或者 是发送 URA Update Confirm 或 Cell Update Confirm 或 GRA Update Confirm;终端向目标RNC发送RAN移动性信息确认消息(RAN Mobility Information Confirm)。同现有联合的小区/URA和SRNS重定位流程。步骤911 :当目标RNC收到终端发送过来的RAN移动性信息确认消息时(步骤910),目标RNC向新SGSN发送重定位完成(Relocation Complete)消息。同现有联合的小区/URA和SRNS重定位流程。步骤912 :新SGSN通过发送转发重定位完成消息,发信号通知原SGSN,SRNS重定位过程已完成。步骤912和步骤913可同时发生。同现有联合的小区/URA和SRNS重定位流程。步骤913a :新SGSN向原GGSN发送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其中携带用于控制面的新SGSN地址,SGSN TEID (隧道端点标识符),用于媒体面的新RNC地址,RNC TEID,议定QoS,DTI等),同现有联合的小区/URA和SRNS重定位流程。步骤A :同实施例ー步骤A。步骤B :同实施例ー步骤B。步骤Cl :同实施例ー步骤Cl。步骤C2 :同实施例ー步骤C2。步骤913b:同实施例一步骤713b。步骤C3 :同实施例ー步骤C3。步骤D :同实施例ー步骤D。步骤E :同实施例ー步骤E。步骤F :同实施例ー步骤F。步骤914 :接收到转发重定位完成消息,原SGSN发送Iu释放命令给源RNC。当RNC数据转发定时器到期,源RNC用Iu释放完成消息响应。同现有联合的小区/URA和SRNS重定位流程。步骤915 :位置更新过程,同现有联合的小区/URA和SRNS重定位流程。此外,本实施例还可具有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变例。实施例四本实施例基于图5描述的WCDMA核心网架构,描述路由区更新过程,路由区更新完成后,MS关联到新SGSN与新GGSN。
步骤1001-1008 :与现有路由区更新流程步骤401-408相同。步骤1009a新SGSN向原GGSN发送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其中携带新SGSN地址,SGSN TEID (隧道端点标识符),用于媒体面的新RNC地址,RNC TEID,议定QoS等),同现有路由区更新步骤409。步骤A :原GGSN收到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后,根据消息中携帯的新SGSN地址,决定是否需要切换GGSN,这里决定是否需要切换GGSN可以根据本地策略也可以访问外部服务器获取信息等方式,如果不切換GGSN与现有后续流程相同,本实施例主要描述切换GGSN的情況。原GGSN如果决定切换GGSN,可根据新SGSN的地址,查询本地配置,查询外部服务器等方式获得新GGSN的地址;在得到新GGSN地址以后,原GGSN向新GGSN发送PDP上下文推送消息,PDP上下文推送消息中可包括MS的頂SI和/或AID,PDP上下文信息(包含新SGSN的地址与TEID) ,MS的鉴权信息等信息。此处PDP上下文推送消息的目的是通知新 GGSN MS需要切換,及把MS相关的PDP上下文,鉴权信息等发送给新GGSN,不局限于一条消
o步骤B.新GGSN收到原GGSN发送的PDP上下文推送消息后,为MS分配ー个其自身的地址作为MS的RID,该RID可以是接受原GGSN消息的地址(即第二地址信息),也可以是ー个新分配的新GGSN的其他IP地址;同时,新GGSN为收到的MS的上下文分配GTP(GPRSTunneling Protocol, GPRS隧道协议)隧道(包括控制面及媒体面TEID)。步骤Cl.新GGSN向原GGSN发送PDP上下文推送消息应答,应答包括新GGSN是否接受切換,MS的MSI,新GGSN地址(可与接受原GGSN消息的IP地址相同,也可以不同),新GGSN控制面及媒体面TEID,MS的AID,为MS分配的RID等信息。 步骤C2原GGSN收到新GGSN发送的PDP上下文推送消息应答,如果新GGSN不接受切換,原GGSN可根据策略和配置选择另ー个GGSN重复步骤A ;也可以不再进行切換尝试,使用现有流程完成服务SRNS重定位过程。原GGSN可使用新SGSN的媒体面TEID向新SGSN转发。原GGSN可直接封装转发MS的上行数据包,或用新GGSN的媒体面TEID向新GGSN转发。步骤713b.原GGSN向新SGSN发送更新PDP上下文响应,与原有流程步骤313更新PDP上下文响应消息格式一致,但是媒体面TEID及控制面TEID填写在步骤Cl中收到的新GGSN的媒体面TEID及控制面TEID ;媒体面的GGSN地址及控制面的GGSN地址填写在步骤Cl中收到的新GGSN的媒体面的GGSN地址及用于控制面的GGSN地址。此步骤后,新SGSN开始向新GGSN,而不是原GGSN发送数据.步骤D.原GGSN可根据MS的通讯对端表,查找所有MS关联的对端GGSN (除新GGSN),发送MS AID-RID映射变更的消息,并接收AID-RID映射变更消息的应答。步骤E.原GGSN向ILR发送AID-RID映射变更的消息,并接收ILR的应答。步骤1010-1019 :与现有路由区更新流程步骤410-419相同。此外,本实施例还可具有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变例。由于TD-SCDMA核心网与WCDMA核心网使用相同架构,故本发明技术方案同样可以用于TD-SCDMA及类似架构核心网络。为了实现前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GRPS支持节点(SGSN),与本发明特别相关地,如图12所示,所述SGSN包括上行消息处理模块和下行消息处理模块,在终端发生移动的场景下,作为新SGSN时所述上行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向原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中均携帯目标RNC为所述終端分配的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所述下行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原GGSN发送的第五消息并向所述目标RNC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五消息和第六消息中均携帯所述新GGSN为所述終端分配的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进ー步地,所述第一消息为重定位完成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所述第五消息为更新PDP上下文应答,所述第六消息为通知消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与本发明特别相关地,如图13所示,所述GGSN包括接收模块、地址分配模块和发送模块,在终端发生移动的场景下作为原GGSN时,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新SGSN发送的所述第二消息,还用于接收新GGSN发送的所述第四消息;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新GGSN发送第三消息,还用于向新SGSN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第三消息中均携帯目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为所述終端分配的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所述第四消息和第五消息中均携帯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作为新GGSN时,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原GGSN发送的所述第三消息;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原GGSN发送所述第四消息;所述地址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终端分配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进ー步地,所述第二消息为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所述第三消息为PDP上下文推送消息,所述第四消息为PDP上下文推送应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为更新PDP上下文应答。优选地,所述第三消息还携带所述终端的实现切换所需信息,所述新GGSN的地址分配模块,根据所述终端的实现切换所需信息分配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更进一歩地,所述GGSN还包括切换控制模块,在终端发生移动的场景下,作为原GGSN时,用于在决定切换时选择所述新GGSN ;所述发送模块,向选择的新GGSN发送所述第ニ消息。本发明中,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包括新GGSN的媒体面地址和媒体面TEID,所述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包括目标RNC的媒体面地址和媒体面TEID。所述终端发生移动的场景包括服务RNC重定位(Serving RNS Relocation)场景、联合硬切换和 SRNC 重定位(Combined Hard Handover and SRNS Relocation)场景、联合的小区/URA 和 SRNS 重定位(Combined Cell/URA Update and SRNS Relocation)场景。另外,本发明还提供来了ー种建立直接隧道的实现系统,该系统如前所述的服务GRPS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如图14所示。根据以上描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支持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避免路由迂回,并且可以尽量基于现有重定位流程,不影响现有重定位流程的一致性,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 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权利要求
1.一种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终端发生移动的场景下,该方法包括 目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依次通过新服务GRPS支持节点(SGSN)、原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向新GGSN发送目标RNC为所述终端分配的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 所述新GGSN为终端分配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并依次通过所述原GGSN、新SGSN向所述目标RNC发送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干,目标RNC向所述新SGSN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所述新SGSN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并向所述原GGSN发送第二消息 所述原GGSN接收所述第二消息,并向所述新GGSN发送所述第三消息; 所述新GGSN接收所述第三消息,所述第一至第三消息中均携帯所述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 所述新GGSN通过所述原GGSN、新SGSN向所述目标RNC发送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的步骤,包括 所述新GGSN向所述原GGSN发送第四消息; 所述原GGSN接收所述第四消息,并向所述新SGSN发送第五消息; 所述新SGSN接收所述第五消息并向所述目标RNC发送所述第六消息; 所述第四至第六消息中均携帯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六消息为现有或新增消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重定位完成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所述第三消息为PDP上下文推送消息,所述第四消息为PDP上下文推送应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为更新PDP上下文应答,所述第六消息为通知消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还携带所述终端的实现切換所需信息,所述新GGSN根据所述终端的实现切换所需信息分配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GGSN在接收所述第二消息后,判断是否需要切換,决定切換时选择新GGSN,井向选择的新GGSN发送所述第三消息。
6.如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发生移动的场景包括服务RNC重定位(Serving RNS Relocation)场景、联合硬切换和SRNC重定位(CombinedHard Handover and SRNS Relocation)场景、联合的小区/URA 和 SRNS 重定位(CombinedCell/URA Update and SRNS Relocation)场景。
7.如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隧道地址包括对应网元的控制面地址和控制面隧道端点标识(TEID),所述媒体面隧道地址包括对应网元的媒体面地址和媒体面TEID。
8.一种服务GRPS支持节点(SGSN),其特征在于,所述SGSN包括包括上行消息处理模块和下行消息处理模块,在终端发生移动的场景下,作为新SGSN时 所述上行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向原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中均携帯目标RNC为所述終端分配的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 所述下行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原GGSN发送的第五消息并向所述目标RNC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五消息和第六消息中均携帯所述新GGSN为所述終端分配的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SGSN,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重定位完成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所述第五消息为更新PDP上下文应答,所述第六消息为通知消肩、O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SGSN,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发生移动的场景包括服务RNC 重定位(Serving RNS Relocation)场景、联合硬切换和 SRNC 重定位(Combined HardHandover and SRNS Relocation)场景、联合的小区/URA 和 SRNS 重定位(Combined Cell/URA Update and SRNS Relocation)场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SGSN,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包括新GGSN的媒体面地址和媒体面(隧道端点标识)TEID,所述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包括目标RNC的媒体面地址和媒体面(隧道端点标识)TEID。
12.—种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其特征在于,所述GGSN包括接收模块、地址分配模块和发送模块,在终端发生移动的场景下 作为原GGSN时,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新SGSN发送的所述第二消息,还用于接收新GGSN发送的所述第四消息;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新GGSN发送第三消息,还用于向新SGSN发送第五消息; 所述第二消息、第三消息中均携带目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为所述终端分配的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所述第四消息和第五消息中均携带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 作为新GGSN时,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原GGSN发送的所述第三消息;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原GGSN发送所述第四消息;所述地址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终端分配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GGSN,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所述第三消息为PDP上下文推送消息,所述第四消息为PDP上下文推送应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为更新PDP上下文应答。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GGSN,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还携带所述终端的实现切换所需信息,所述新GGSN的地址分配模块,根据所述终端的实现切换所需信息分配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GGSN,其特征在于所述GGSN还包括切换控制模块,在终端发生移动的场景下,作为原GGSN时,用于在决定切换时选择所述新GGSN ;所述发送模块,向选择的新GGSN发送所述第三消息。
16.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GGSN,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包括新GGSN的媒体面地址和媒体面隧道端点标识(TEID),所述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包括目标RNC的媒体面地址和媒体面TEID。
17.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GGSN,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发生移动的场景包括服务RNC重定位(Serving RNS Relocation)场景、联合硬切换和SRNC重定位(Combined Hard Handover and SRNS Relocation)场景、联合的小区/URA 和 SRNS 重定位(Combined Cell/URA Update and SRNS Relocation)场景。
18.—种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GRPS支持节点(SGSN)和如权利要求中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GPRS支 持节点(GGSN)。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网元及系统。在终端发生移动的场景下,该方法包括目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依次通过新服务GRPS支持节点(SGSN)、原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向新GGSN发送目标RNC为所述终端分配的下行媒体面隧道地址;所述新GGSN为终端分配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并依次通过所述原GGSN、新SGSN向所述目标RNC发送所述上行媒体面隧道地址。本发明在实现直连隧道的基础上解决了路由迂回的问题。
文档编号H04L29/12GK102858008SQ2011101767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8日
发明者沈炯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